中医妇科症瘕综述
中医疗法治百病——癥瘕(子宫肌瘤)?

中医疗法治百病——癥瘕(子宫肌瘤)癥瘕(子宫肌瘤)妇女因正气虚弱,血气失调,或气滞血瘀,痰湿内阻等而致下腹部胞中有结块,伴有或痛、或胀、或满,甚或出血者,称为癥瘕(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子宫肌瘤)。
诊断依据1、妇女子宫或胞脉、胞络等部结成包块,伴有或痛、或胀、或满。
2、或有月经过多、过少、疼痛、闭经、血崩、漏下不止、带下增多、堕胎、小产、不孕等症。
3、根据包块发生的部位、症状等及妇科有关检查,与内外科癥瘕相鉴别。
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辨证首当根据结块性质,辨明在气在血,以察病之深浅;次当根据患者体质强弱、病之新久、结块大小辨其虚实,明其善恶。
一般而言,癥瘕增长缓慢,无明显症状者,多为善证;癥瘕迅速增大,伴有疼痛、白带异常、低热等症者,多属恶证。
2、治疗原则以理气、祛瘀、利湿为大法,佐以散结消癥。
新病体强者,可攻可破;久病体弱者,攻邪之时须顾护正气,应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不可过于峻攻猛伐。
3、分证论治(1)气滞证【证候】小腹结块不坚,推之可移,时感疼痛,痛无定处,小腹胀满,胸闷不舒,精神抑郁,月经不调,舌暗红,苔薄,脉沉弦。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方药】香棱丸加减。
丁香、三棱、莪术各3g,枳壳、青皮、川楝子各10g,小茴香6g。
(2)血瘀证【证候】小腹积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面色黯暗,肌肤不润,口干不欲饮,月经量多或经期延后,淋漓不断,舌紫黯,或边有瘀点,脉沉涩。
【治法】活血祛瘀,散结消癥。
【方药】桂枝茯苓丸加减。
桂枝、茯苓、赤芍、丹皮、桃仁各10g。
若体质壮实而瘀甚者,可用大黄虫丸加减。
黄芩、白芍、干地黄各10g,甘草、杏仁各6g,干漆、大黄、虻虫、虫、蛴螬、水蛭各3g。
若血瘀甚而体质弱者,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20g,当归、川芎、赤芍、桃仁、各10g,红花6g,地龙3g。
(3)痰湿证【证候】小腹包块按之不坚,或如囊状,时或作痛,带下量多,色白质黏,形体肥胖,胸脘痞闷,时欲呕恶,月经后期或闭经,舌淡胖,苔白腻,脉沉滑。
《中医学》癥瘕

《中医学》癥瘕癥瘕积聚癥瘕积聚是一种病症,指腹内积块,或胀或痛。
症和积是有形的,而且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脏,属血分,瘕和聚是无形的,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腑,属气分。
积聚中焦病变为多,癥瘕下焦病变及妇科疾患为多,因而有不同名称。
癥瘕积聚的发生,多因情志抑郁,饮食内伤等,致使肝脾受伤,脏腑失调,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日久渐积而成。
而正气不足,更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妇科癥瘕为腹中结块的病。
坚硬不移动,痛有定处为“癥”;聚散无常,痛无定处为“瘕”。
其涵盖了各种妇科良性肿瘤,病种较多,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证。
此病多因脏腑失调、气血阻滞、瘀血内结引起,气聚为瘕,血瘀为症。
证候以气滞、血瘀、痰湿、湿热等四型多见。
英文名称Gynecologic Abdominal Lumps就诊科室中医妇科常见病因脏腑失调、气血阻滞、瘀血内结常见症状妇女下腹部胞中有结块伴疼痛或胀或满甚或阴道出血病因病机癥瘕的形成,多与正气虚弱、脏腑不和、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气聚为瘕,血瘀为癥,以气滞、血瘀、痰湿及毒热为多见。
1.气滞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气血运行受阻,滞于冲任胞宫,结块积于小腹,成为气滞癥瘕。
2.血瘀经期产后,胞脉空虚,余血未尽之际,房事不节,或外邪侵袭,凝滞气血,或暴怒伤肝,气逆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使瘀血留滞,瘀血内停,渐积成瘕。
3.痰湿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健运失职,湿浊内停,聚而为痰,痰湿下注冲任,阻滞胞络,痰血搏结,渐积成瘕。
4.毒热经期产后,胞脉空虚,余血未尽之际,外阴不洁,或房事不禁,感染湿热邪毒,入里化热,与血搏结,瘀阻冲任,结于胞脉,而成癥瘕。
临床表现有月经病、带下病、不孕症、生殖道炎症等病史,或精神创伤史。
主要表现为下腹部包块,或胀、或痛、或满,伴有月经异常、痛经,或带下异常等。
辨证施治1.气滞型证候:小腹有包块,积块不坚,推之可移,时聚时散,或上或下,时感疼痛,痛无定处,小腹胀满,胸闷不舒,精神抑郁,月经不调,舌红,苔薄,脉沉弦。
症瘕中西医诊治

3 西医诊治
西医诊治
在西医理论中,癥瘕多被视为一 种病症表现,通常涵盖了肿瘤、
囊肿、炎性包块等疾病
对于这些疾病,西医采用一系列 现代化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西医诊治
诊断方法
西医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CT、MRI等,可帮助医生确 定痞块的位置、大小和性质
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
姑息治疗
对于一些无法治愈的恶性 肿瘤或终末期患者,医生 可能会建议进行姑息治疗。 姑息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 状、减轻痛苦并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4 总结
01
中西医在诊治癥瘕方面各有优势
02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通过调理气血、疏通 经络等方法达到消除痞块的目的;西医则利用现代化 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对疾病进行精准诊断和治疗
2 中医诊治
6
在中医理论中,癥瘕的形成多与气滞血 瘀、痰湿内停、毒热内蕴等因素有关
根据病因的不同,中医采用不同的治疗 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疏肝理气
对于由肝气郁结引起的 癥瘕,中医采用疏肝理 气的方法,如柴胡疏肝 散等方剂,以疏肝解郁,
调和气血
化痰散结
对于由痰湿内停引起的 癥瘕,中医采用化痰散 结的方法,如二陈汤等 方剂,以化痰除湿,软
坚散结
清热解毒
对于由毒热内蕴引起的 癥瘕,中医采用清热解 毒的方法,如黄连解毒 汤等方剂,以清热解毒,
凉血散结
活血化瘀
对于由瘀血内阻引起的 癥瘕,中医采用活血化 瘀的方法,如桃红四物 汤等方剂,以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
中医诊治
除了内服中药,中医还采用针灸、按摩、外敷 等手段辅助治疗
针灸治疗可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按摩治疗可 舒缓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外敷治疗可直接作
妇科中医学——症瘕

肾虚血瘀
肾藏精,主生殖,妇人以血为本,气血之根在于肾。
先天肾气不足 后天伤肾 肾虚则气滞血瘀 瘀血久积 化精匮乏
癥瘕
诊 断
1、病史:有情志抑郁、经行产后感受外邪、月经不调、带 下异常等病史。
2、临床表现:初起可无症状,增大时妇人下腹部胞宫有肿 块,或兼胀满、或疼痛、或月经不调、或带下异常等症状者, 即可诊为癥瘕。 3、检查:
气滞血瘀
素性忧郁或情志内伤,肝气郁结,冲任阻滞,血行受阻, 齐聚血凝,积而成块;或经行产后,血室正开,风寒侵袭, 血脉凝涩不行,邪气与余血相搏结,积聚成块,逐日增大 而成癥瘕。
情志内伤 肝气郁结 经行产后 风寒侵袭
气滞血瘀 邪与血搏
滞于冲任 子宫
积聚成块
癥瘕
痰湿瘀结
脾阳不振 饮食不节 水湿不化 聚而成痰 痰浊 下注 与气血相搏,凝 滞气血,痰湿瘀 结积聚不散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中医妇科学
第十二章 妇科杂病
凡不属于经、带、胎、产疾病范 畴,而又与妇女解剖、生理、病因病 机特点密切相关的各种妇科疾病,统 称为妇科杂病。
病因病机
起居不慎,感受外邪 脏阴亏虚,情志不调
禀赋不足,气血虚弱
治 疗
重在整体调补肾、肝、脾功能,调理气血, 调治冲任、胞宫,以恢复其生理功能。 疗程较长。
输卵管积液(慢性炎症) 陈旧性异位妊娠包块
鉴别诊断
首先应与妊娠子宫及尿潴留鉴别;然后识别妇科良性癥瘕锁 设计的主要病种,如果卵巢良性肿瘤、子宫肌瘤、盆腔炎性 包块、陈旧性宫外孕。其鉴别主要见下表(12-1)。
辨证论治
中医药治疗癥瘕,在选择非手术治疗癥瘕的适应范围 后,辨证论治。气滞血瘀者,行气活血,化瘀消癥; 肾虚血瘀者,补肾活血,消癥散结。临证新病多实, 易攻易破;久病不愈,或术后,以补益气血为主,恢 复机体的正气。若正气已复,肿块未除,复以攻破为 主。术后有淤滞,可于补益气血之时,辅以行气活血 之品,并注重调其饮食,增进食欲,改善脾胃功能。 正如《医学入门·妇人门》指出:“善治癥瘕者,调 其气而破其血,消其食而豁其痰,衰其大半而止,不 可猛攻峻施,以伤元气。宁扶脾胃正气,待其自化”。
新编文档-中妇症瘕-精品文档

• 血瘀
包块特征 固定不移,疼痛拒按。 全身特征 肌肤少泽,口干不欲饮,月经不
调,或量多,或淋漓不断,面色 晦暗,舌紫暗,苔厚而干,脉沉 涩。
• 痰湿
包块特征 按之不坚,有时作痛。 全身特征 带下量多,脘腹痞闷,时欲呕
恶等。
• 毒热
包块特征 包块边界不清,形不正,灼 痛,拒按,痛及腰骶。
全身特征 带下量多或脓性或无色带下, 月经改变等,烦躁易怒,发热 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
3.其他检查:B超、内窥镜、腹部X线平片等检 查。
(二)鉴别诊断
与妊娠鉴别:
1、停经史 ; 2、早孕反应,子宫增大与停经月份相
符,质软,囊性感; 3、妇科检查、妊娠试验、B超检查。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 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 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 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 血者,后断三月也。所以血不止者,其 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 之。
• 方 解:
杏仁 陈皮 行上、中、下三焦之气滞而化痰结 槟榔 半夏、茯苓——除湿化痰,降逆止呕 桂心、当归——温经活血而消癥 甘草——调和诸药
毒热型:
治疗法则:解毒除湿,颇瘀消癥
方 药:银花蕺菜饮《中医妇科治疗学》加赤
芍、丹皮、丹参、三棱、莪术、皂角 刺。
• 方 解:
金银花、 土茯苓 清热解毒,利湿排脓
国家精品课程中医妇科学
主 讲 人: 侯丽辉 教授
提出问题
1.该病的中西医临床诊断? 2.该病的病因病机? 3.如何进行诊断? 4.临床的对策及转归? 5.中医治疗的优势与特色?
第四节 癥 瘕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
侯丽辉教授
中医学-症瘕

癥瘕妇女下腹部胞中有结块,伴有或痛或胀或满甚或出血者,称为癥瘕。
癥者,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瘕者,推之可移,痛无定处。
一般癥属血病,瘕属气病,两者密切相关,故并称癥瘕。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盆腔炎性包块、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若小腹肿块质地坚硬,凹凸不平,固定不移,增长速度快者,多为恶性。
结合辅助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者则预后不良。
病因病机1.病因癥瘕的形成,多因气滞、血瘀、痰凝结聚而成。
2.病机癥瘕的主要病机是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气滞、瘀血、痰湿内停。
病程日久,邪气愈甚,正气愈伤,故后期往往虚实错杂,致成痼疾。
病证鉴别癃闭癃闭为尿液在膀胱内积聚,不能溺出的疾病,虽有小腹膨隆、胀、满、痛等症,但导尿后诸症便可消失。
B超检査两者显示不同声像。
辨证论治根据气滞、血瘀、痰湿之证,分别采用行气、活血、化痰之法消癥。
新病多实,宜攻宜破;久病不愈,或术后,以补气血为主,恢复机体正气。
若正气已复,肿块未除,复以攻破为主。
术后若有瘀滞,可于补益气血之时,辅以行气活血之品,并注重调其饮食,增进食欲,改善脾胃功能。
分证治疗1.气滞证候:小腹胀满,积块不坚,推之可移,或上或下,痛无定处,苔薄润,脉沉弦。
治法:行气导滞,活血消癥。
方药:香棱丸加减。
2.血瘀证候:胞中积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面色晦暗,肌肤乏润,月经量多或经期延后,口干不欲饮,舌边有瘀点,脉沉涩。
治法:活血散结,破瘀消癥。
方药:桂枝茯苓丸加减。
3.痰湿证候:下腹包块时或作痛,按之柔软,带下较多,色白质黏腻,形体畏寒,胸脘痞闷,小便不多,舌苔白腻,舌质暗紫,脉细濡或沉滑。
治法:理气化痰,破瘀消癥。
方药:开郁二陈汤加减。
病案(例)摘要:石某,女,38岁,已婚,职员。
2018年9月29日初诊。
患者平素郁郁寡欢,月经基本正常。
近半年来因家庭琐事烦闷抑郁,自觉小腹胀满,有包块,积块不坚,推之可移,或上或下,痛无定处,舌苔薄润,脉沉弦。
请与癃闭相鉴别。
癥瘕中医辩证论治

癥瘕中医辩证论治妇人胞中结块。
伴有或胀,或痛,或满、甚或出血者。
称为症瘕。
症与瘕,按其病变性质有所不同。
症,坚硬成块,固定不移,推揉不散,痛有定处,病属血分,瘕,痞满无形,时聚时散,推揉转动,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但就其临床所见,每有先因气聚,日久则血瘀成症,因此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故前人每以症瘕并称。
《广韵》曰:“癥,腹病也。
《说文》曰:“瘕,女病也。
”症瘕一证,泛指一切腹内结块,临床上以妇女为多见。
正如《徐灵胎医书全集·医学源流论。
妇科论》中所指出的:“妇人之疾,与男子无异,惟经期胎产之病不同,并多癥瘕之疾,其所以多癥瘕之故。
亦以经带胎产之血,易于凝滞,故较之男子为多。
”所以妇科立专章讨论。
主要是指子宫、胞脉,胞络及冲任脉等部位发生的结块或伴疼痛的疾患。
症与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证治准绳·女科·积聚癥瘕》篇曰:“症积在腹内或肠胃之间,与脏气搏结坚牢,虽推之,不移,名曰症。
“瘕者,假也。
其结聚浮假而痛,推移乃动也。
”明确地指出了症与瘕在症状上的区别。
但因其病形相类,难以截然分开,且瘕聚曰久。
由气及血,病情发展,每多成症,故临床上每多症瘕并称。
与症瘕一名相类的有积聚,《景岳全书。
杂证谟。
积聚类》曰:“积者。
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由此言之,坚硬不移者,本有形也。
故不移者曰积;或聚或散者,本无形也,故无形者曰聚,”从其包块的质地言之,积同症类,为有形可征;聚与瘕似,聚散无常,故又有症积、瘕聚之名,但症瘕发生于下焦为多。
在症瘕积聚的分类方面,古人论述颇详,有五积六聚七症八瘕之说。
《证治准绳·女科·积聚症瘕》篇中概括地说:“古方有五积六聚七症八瘕之名,五藏之气积名曰积,故积有五;六府之气聚名曰聚,故聚有六。
……若夫七症八瘕则妇女居多。
”五积六聚之名最早见于《难经》,所谓五积者,即心之积曰伏梁,肺之积曰息贲。
肝之积曰肥气,脾之积曰痞气,肾之积曰奔豚。
『妇科门』癥瘕

『妇科门』癥瘕癥瘕妇女下腹有结块,或胀,或满,或痛者,称为“症瘕”。
症与瘕,按其病变性质有所不同。
症,坚硬成块,固定不移,推揉不散,痛有定处,病属血分,瘕,痞满无形,时聚时散,推揉转动,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但就其临床所见,每有先因气聚,日久则血瘀成症,因此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故前人每以症瘕并称。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盆腔炎性包块、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若小腹肿块质地坚硬,凸凹不平,固定不移,增长速度快者,多为恶性。
结合辅助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者则预后不良.关于癥瘕之疾,其论瘕者早于症,春秋时代《内经》一书中就有不少论述.《内经.素问。
骨空论》曰:“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此为瘕聚最早的记载,并认识到本病乃奇经任脉为病。
<<素问.平人气象论》中记有从脉象的角度分析疝瘕的病位,更加完整了瘕病的四诊内容,其曰:“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
”至于该书中论述的石瘕、肠覃两候,似应属于癥积之类。
《灵枢。
水胀篇》详述之:“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虾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
”肠覃为“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内乃生。
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
”提出以月事之行与不行区别两种不同的疾病,可能是对妇科与内科包块的鉴别诊断。
而且提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的治疗原则,并指出攻伐太过者可致死的戒条。
秦代之前药物学的总结《神农本草经》禹余粮条下述之“禹余粮,味甘,寒。
主咳逆寒热,烦满下赤白,血闭,症瘕,大热,炼饵服之,不饥,轻身延年。
生池泽及山岛中。
”首见症瘕之名。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论述了妊娠宿有症病的鉴别诊断和证治:“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 成 有 形 之邪 。
香附 9 g , 乌药 9 g , 当归 9 g , 赤芍 1 2 g , 煅 瓦楞子 1 5 g , 其 主要 功 效 为
调气和 营。
3 辩证论治
3 . 1 气 滞癌瘕 , 多 由肝气郁结 , 气血 运行阻滞而 成。症见精 神抑郁 等情志 变化 , 伴 经前乳房及 小腹胀痛 或满 , 胸 闷不舒 , 积 块疼痛拒 按 , 舌 质黯边有瘀点 、 瘀斑 , 脉沉 弦。
【 关键 词 】 妇科瘸瘕
1 基 本 概 念
体 处于气 血不足 、 气不摄 血的状态 , 治疗 当以益气缩 宫 为主 , 兼 软坚 消 癌。此时以补为主 , 补重于消 , 消寓于补之 中。 4 . 5 通瘀散结 : 李光荣 , 现任中国中医研究 院广安 门医院妇科 主任 , 全国政协委员。李 氏对 子宫肌 瘤的的治疗有独到经验 , 认为妇女一生 以
1 . 1 癜瘕 : 妇人下腹有结块 , 或胀 , 或满 , 或痛者 , 称为癜瘕 。一般以 隐见腹 内 , 按之形 证可验 , 坚硬不宜 , 痛 有定处者为瘸 , 以痛为主 ; 聚散无
常, 推之游移不定 , 痛无定处者为瘕 , 以胀为主 。 瘸瘕男女 皆可发病 , 与妇
科有关则 当分为“ 肠覃” 和“ 石瘕” 。肠覃属气病而未病 , 故月事 以时下 ; 石 瘕先气病 而后血病 , 故月事不来 。 两者都如怀子状 , 但有气病 、 血病 之分 。
2 病 因病 机
瘤瘕 的发 生 , 主要是 由于机体 的正气 不足 , 风寒湿热之邪 内侵 , 或者
般 选用理瘕汤 , 其 组成 由石斛 9 g , 麦冬 9 g , 生 甘草 4 . 5 g , 白蒺藜 9 g , 制
气滞 、 血瘀导致机体脏腑 功能失 调 , 气机阻滞 , 日积月累 , 积聚 不散 , 逐渐
病所 以皆生于气 。破血 , 消痰 , 消食之剂 , 必用气药者 以此也 。 4 . 7 对 于左 少腹有 瘕气上升 , 聚散不定 , 不觉 胀痛劳则更甚 的瘸瘕
一Leabharlann 状 除子 宫增大 , 质 硬外 , 常见月经量多 , 周 期缩短 , 经期延 长 , 或不规则 阴
道 出血 , 甚或 出现 贫血 , 不孕及流产等合并症等。
血 为用 , 经后 , 产后 或盆腔手术数脱 其血 , 如不 注意调节 , 必“ 血气 不和 , 百病 乃变化而生 。” 外邪 , 肝郁 , 气虚终 因影 响血行 , 使瘀 血留滞 , 则瘾积
渐成 。同时 , 李 氏认为 , 子宫肌瘤 以虚 中夹实 者多见 , 其病机为瘀血与痰
气病久则 为血病 , 久瘕必瘸 1
3 - 2 血瘀 瘢瘕 , 多 因经期 或产后 , 血室正 开 , 邪乘虚 人 , 瘀结 踞于胞
4 . 8 如瘕气 聚集成 块 , 攻冲酸楚 , 发则 白带量 多质稠则可用 莪术消
瘕汤 , 其组成为 , 肉桂心 2 . 4 g , 焦 白芍 9 g , 枳实炭 4 . 5 g , 香 白芷 3 g , 荆 三棱 2 . 4 g , 荔枝核 1 5 g , 制) i f S h 3 g , 莪术 3 g , 沉香 曲 4 . 5 g , 黄柏炭 6 g , 椿炭根 9 g ,
湿 相胶结而成瘢瘕 , 治以活血消 瘸 , 化痰散结 为主 , 佐 以益气养血 , 但亦 应 注意不可 妄投 峻剂 , 以免攻伐太过。 4 . 6 治癜瘕积聚 以行气为主。武叔卿日 : 瘤瘕 积聚 , 并起 于气 , 故有 气积气聚之说 。 然谓瘕属血病者 , 气聚而后血凝也 。 其夹湿夹痰 , 又各随 所积 而变见矣 。 夫痰与血食 , 皆赖气以行化。 故气行物生 , 气病物病 , 此百
乌贼骨 1 2 g . 其 主要功效为破气散结止带。
5 瘕瘕善恶诊断
可根据生长速度 , 光滑度 , 硬度 , 活动度 以及 消瘦程 度进行 鉴别。生
长速 度块 , 硬度大 , 包块 表面 凹凸不平 , 向周边扩散 生长 , 患者身 材常年
宫; 或为性交颇多 , 劳伤胞脉 , 瘀 结胞 中。症见 包块坚硬 , 固定 不移 , 疼痛 拒按 , 肌肤 甲错 , 经 色紫暗有 块 , 块下痛减 , 苔厚而干 , 脉沉涩有力 。
4 中 医治 疗
4 . 1 中西结合 : 中医治疗 瘸瘕 , 应首先确定 其是否 属于非手 术治疗 的适应范 围。凡 子宫肌瘤大于 3个月妊娠 子宫 , 贫血重 , 症状 明显 , 经非 手术治疗无效 , 或肌瘤增 大迅速有恶变可 疑者 ; 或肌瘤蒂扭转 , 年轻 尚未 生育 , 为避免肌瘤增 大形 成永久不孕者 , 均宜手术治疗。当明确该病属于 非手 术 治 疗 的适 应 范 围并 采 用 中 医 药治 疗 后 ,则 应 辩 证 为 先 , 再
长沙 , 4 1 0 0 0 0 )
要】 瘾瘕是 妇科常见病及 多发病 , 指腹腔 内的痞块 。现今 临床上 生殖系统肿 瘤, 盆腔 炎性 包块 , 卵巢子宫异位囊肿等引起 子宫肌瘤 辩证论治 中医治疗 诊断瘢瘕善 恶 预防护理
的 盆 腔 肿 块 都 可 参 照 中 医瘕 瘕 辨 证 论 治。
2 0 1 5 年7 月
第 1 4 卷 第7 期
今 日健 康
J I N R I J I AN K A N G ・ 3 7 5・
J u l y 2 01 5 Vo 1 . 1 4 No . 7
中医妇科瘕瘕 综述
朱小芳 莫 世 达
( 长沙医学 院【 1 0 8 2 3 】 1 2级 中医系针灸推拿班 , 湖南 【 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