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四肢保护性约束带重塑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一、品管圈活动的概念品管圈活动是源自日本的一种新型管理方法,它以团队为单位,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协作、交流经验、寻找问题的方式,共同制定改善措施,确保护理品质的管理方法。

品管圈是一种围绕“预防”展开的自我改进的小组活动,通过员工之间的合作与协作,达到提高服务质量、预防错误、提高效率、改进工作环境等目的。

品管圈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1. 小组协作:品管圈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寻找问题,共同制定改善措施。

2. 交流经验:品管圈活动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交流经验,分享工作中的成功案例和失败经验,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3. 共同探讨问题:品管圈活动注重小组成员共同探讨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4. 自我改进:品管圈活动是一种自我改进的管理方法,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逐步改善工作质量。

二、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现状精神科护理是一项复杂而又高风险的工作,因此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精神科护理中,患者的行为预测困难、自伤自杀行为频繁、暴力事件发生率高等特点,使得风险管理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目前,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缺乏系统性:部分医疗机构对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重视不够,缺乏系统的管理方法和措施。

2. 缺乏经验交流:由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导致各个医疗机构之间缺乏经验交流的平台,难以共同探讨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 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护理人员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可能会忽略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

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引入新的管理方法和途径来加以解决。

1. 提高风险意识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在品管圈活动中,护理人员会通过与同事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探讨问题,深入了解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从而提高了对潜在风险的认识和理解。

2. 共同探讨问题品管圈活动注重小组共同探讨问题,这有利于护理人员找到问题的根源,尤其是在精神科护理中,患者的行为预测困难,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共同探讨,可以找到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1. 引言1.1 介绍品管圈活动和精神病护理管理品管圈活动是一种通过团队合作和持续改进来提高工作质量的方法。

而精神病护理管理是指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综合的、全面的、连续的护理管理,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率。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护理质量,增强团队合作,改善服务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随着精神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和护理需求的不断提高,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通过引入品管圈活动,可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疗事故,保障患者安全。

品管圈活动和精神病护理管理,相互结合,共同发挥作用,为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品管圈活动与精神病护理管理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是一种创新的护理模式,将为精神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护理体验和服务质量。

1.2 阐述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精神病护理管理是为精神病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康复和社会支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品管圈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病情变化,从而提供更有效的护理方案。

通过定期召开品管圈会议,护理人员可以及时分享和讨论患者的情况,共同找到最佳的护理方案。

品管圈活动可以促进团队协作和交流,提高整个护理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品管圈会议上,护理人员可以交流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并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最重要的是,通过品管圈活动,护理人员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护理质量,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最新的护理理念和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护理知识和技术,提高护理服务的水平和效果。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必要手段之一。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可以帮助精神科护理团队识别和改进照护质量问题。

该方法基于团队合作,从专业技能、经验和知识交流中汲取智慧,通过反思和持续改进来
提高患者照护质量。

在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品管圈活动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精神科护理团队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

通过集体学习、讨论现实
案例和评估患者照护质量,团队成员可以识别出某些行为或程序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伤害或
不适。

例如,团队成员可以分析药物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评估预防和减少自伤
行为的策略,或审查纪录定义和沟通流程是否存在问题。

通过这些活动,团队可以识别并
改善可能对患者造成风险的因素。

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精神科护理团队制定改进措施。

通过集体协商、制定改进计划和
实施方案、监测和反馈改变情况,团队成员可以在全面的视野下改善照护质量。

例如,团
队成员可能决定实施剂量极限预警系统来降低某个药物的过量使用,采用传染病控制措施
来减少院内感染,或制定更适合患者的疼痛管理计划。

通过这些活动,团队可以制定针对
目标问题的可行改进计划。

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精神科护理团队促进协同合作和共同进步。

通过共同学习和实践,团队成员可以增强相互之间的协作能力,建立共同目标和价值观。

通过持续反馈和改进,
团队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从而提高患者照护质量。

例如,团队成员可以共同开展
心理卫生教育活动,参与临床案例研讨会,或在专业期刊发表文章。

通过这些活动,团队
可以增强合作和共同进步的文化氛围。

品管圈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管理中的应用解析

品管圈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管理中的应用解析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年1月第36卷第1期 IntJNurs,January2017,Vol.36.No.1·15· 3 金秋.手术室全期一体化护理对提高老年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及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主要原因在于:①舒应的意义﹝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24):适护理倡导以人为中心,改变了传统的手术室护理模3411-3414.式,提高了患者的心理舒适度;②舒适护理充分发挥 4 李玉姣.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负性情绪了整体护理的内涵,为护士业务素养的提高提供了动应激反应改善的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力,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③舒适护理有利于确保(9):862-863.各项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 5 吕秋荣,周美英,温秀娟,等.护理干预对屈光不正行系,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LASIK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综上所述,手术室实施舒适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应理杂志,2014,20(17):2082-2084. 6 刘蕴萍.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激反应,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护理学杂志,2014,33(2):284-286. 7 周艳,林红.手术室舒适护理对非全身麻醉患者的心理状参考文献 1 陆燕,易桔红,徐锡明,等.护理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围态及舒适度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9):1539-1542.术期应激反应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8 关柏秋,夏莹,曹晓燕,等.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23):2172-2173. 2 孙晓铮.综合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室患者手术应激中的应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8):152-153.(本文编辑:腾悦)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2):3288-3290.品管圈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管理中的应用冯春杰【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改善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的 、意 义及 如何 实施 等 ,并 发 出倡 议 。
材料 、方法 、评价 测量 的工具 、环境 ”等 6个 方 面展 示
1.2 组 圈
问题 的全 貌 ,层 层 展 开 ,分 析 到 可 以采 取 对 策 为 止 ,
1.2.1 募 集 圈员 、确 定 圈 名 、圈徽 及 其 意 义 以 科 圈员集 体归 纳 出真正 的主要 原 因。
杨 玲 花
(武汉市优抚 医院护理部 ,湖北 武汉 430023)
【摘要 】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及成效。方法 :在武汉市优抚医院所有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的精
神科病房 ,开展 8个月 的品管圈活动 ;对比品管 圈活动前后住院患者满意率 、护理人 员满 意率及不 同环 节护理质量 合格率 的差异与成效 。结
群体 的工作热情 、积极性 、创造性普遍提高 。结 论 :将 品管圈应 用到医院优 质护理服务的持续改进 中,不仅可 以提高护理 的管理与服务质 量,
获得患者及其家属 、医生的满 意 ,也能充分发挥护理队伍 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 团队力量 ,提升医院综合服务与管理能力。
【关键词 】 品管圈;精神科 ;护士;优质护理
与成效 介绍 如下 :
标项 目+目标值 ;目标 值 必 须量 化 ,且具 有 一 定 的挑
1 具 体做 法
战性 。
1.1 护理 部对 护 士 长 和 护理 人 员 分 层 次 进行 医 院 1.3.5 解 析 通 过 鱼 骨 图或 关 联 图进 行 主 题 问 题
品 管圈专项 培 训 ,使 护 理人 员 明确 开 展 品 管 圈 的 目 探讨 分 析 ,找 出原 因 的关键 所 在 ,员全 程参 与 ,对 医院 护理 工作 任务 、上级 领导 或 主 管 部 门反 复 强 调 或 检 查 评 审 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品管圈活动(QC circle)是一种质量管理工具,起源于日本,是一种由员工自主组织开展的小组活动。

品管圈活动以质量改进为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际行动,探索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实现持续改进。

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护理人员可以借鉴品管圈活动的理念和方法,组织护理团队开展相关的小组活动,以提高精神病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促进护理团队的沟通和协作。

精神病患者的治疗通常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工作,包括医生、护士、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

这些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通过品管圈活动,护理团队可以定期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工作中的问题和经验,共同探讨和解决治疗中的难题,加强团队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和质量。

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护理团队发现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在精神病护理中,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常常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护理工作中可能会面临一些独特的挑战和困难。

通过品管圈活动,护理团队可以深入调查和分析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际行动和改进。

针对某一类患者常见的行为问题,护理团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际观察,总结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优化,以提高护理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品管圈活动也可以帮助护理团队建立和完善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在精神病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变化有敏锐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同时需要应对复杂的护理问题和应急情况。

通过品管圈活动,护理团队可以针对不同的护理环节和问题,总结出标准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将经验和技能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提高护理服务的规范性和稳定性。

品管圈活动也可以促进护理人员的专业发展和团队学习氛围的形成。

精神病护理是一个复杂而且不断发展的领域,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应对患者的变化和需求。

论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危险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论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危险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论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危险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团队合作的质量管理方法,旨在促进团队的沟通、协作和持续改进。

在精神科危险物品管理中,品管圈活动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团队识别和解决潜在的危
险和问题。

首先,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团队识别危险物品的潜在风险。

团队可以通过讨论过去的
事故和风险事件,将这些问题作为品管圈活动的话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例如,团队可以
讨论患者在使用银屑病药物过程中造成的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以识别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其次,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团队设计和实施危险物品管理计划。

通过团队的合作,可
以制定管理危险物品的标准操作程序,并确保它们得到有效执行。

例如,团队可以讨论如
何确保所有危险药物都被妥善存储和处置,并确保团队成员都收到了相关的培训和教育。

此外,品管圈活动还可以帮助团队持续改进危险物品管理计划。

通过定期的品管圈活动,团队可以检查管理计划的有效性,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

例如,团队可以讨论如何
改进药品储存区域的布置,以便更好地控制风险,并寻找其他改进的机会。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倪传艳【摘要】目的探究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采用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方法在精神病专科医院开展评估安全活动,鼓励科室积极参与品管圈活动,借助培训、专家指导以及推进会等途径,根据品管圈活动实施步骤,完成品管圈活动有效完成,并对完成情况予以专家评审.结果首期启动10个品管圈,主题包括安全防护4个、护理管理3个、差错预防1个、健康教育1个、服务满意度1个;10个品管圈中有7个完成结题,按时结题率为70.00%;7个结题品管圈中,平均目标达成率与目标进步率分别为109.96%、55.09%.结论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采用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效果,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的特点,在临床上值得借鉴.【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年(卷),期】2017(014)010【总页数】3页(P3-5)【关键词】品管圈活动;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应用【作者】倪传艳【作者单位】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早期干预二科,重庆 40114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4品管圈活动主要内容为在相同或相似的工作现场以及工作性质的工作人员,自愿自发的予以质量管理活动所构建的队伍。

品管圈活动比传统行政管理工作的管理形式更活泼,在发现问题、查找原因、解决答案以及持续改善上,充分凝聚了工作人员的智慧[1-2]。

在医院中应用品管圈活动,能够充分改善医院的质量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

该研究探究了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采用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首期开展10个品管圈,总计参与142名,包括各级护理人员与部分医生。

主题包括安全防护4个、护理管理3个、差错预防1个、健康教育1个、服务满意度41个。

1.2 方法聘请院外专家对品管圈活动的予以培训以及技术指导,对其实施方案充分制定,建立领导小组,拨放一定的经费,建立完善有关监督机制以及激励机制,开展活动进度汇报会以及圈长活动经验交流会等,对品管圈活动予以有效指导,对于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与跟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四肢保护性约束带重塑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2-06T10:26:48.02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2期作者:熊凌凯李文杰[导读] 近年来,随着品管圈概念在各个行业的成功推广和应用,也逐渐被运用到医院管理当中。

(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为研发精神科保护性约束带,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病区于2017年1月—2018年2月开展了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精神科;四肢;约束带;重塑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2-0275-02 近年来,随着品管圈概念在各个行业的成功推广和应用,也逐渐被运用到医院管理当中[1-3]。

由于精神科病房的特殊性,病房安全属首要处理问题,据统计精神科暴力攻击,自伤、自杀等不良事件占比明显居高,严重危害他人及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我院1986年建院至今仍使用传统的保护性约束带,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护士使用满意度仅为25%。

因此,研发一套适用于精神科约束带的出现尤为重
要、迫在眉睫。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为精神科男病区,护士共有16人,年龄19~41岁;护士长1人,护士长助理1人;职称: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4人,护士10人;学历:本科3人,大专7人,中专6人。

1.2 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及确定主题通过自愿报名的形式成立QCC小组,小组由6名护士组成,其中2名圈员被推举为正副圈长,护士长担任辅导员。

第1次圈会在头脑风暴法后经讨论确定“萤火圈”作为圈名,并确定圈徽。

通过头脑风暴法,根据选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QCC-story判定表进行判定,将“精神科四肢保护性约束带的重塑”作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

1.2.2课题明确化小组成员通过检索互联网并调研了省内7家精神病医院22种保护性约束带的使用情况。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调研,92%以上患者使用四肢保护性约束带,对全院207名护理人员进行调研。

结果91.6%的人表明,锁式约束带在安全性上优于其他约束带。

进行望差值及攻坚点的拟定,并根据上级政策、圈的优势及克服能力进行评分,确定攻坚点。

具体研发四肢保护性约束带,带锁定功能。

1.2.3目标值设定通过检索万方数据库,我们并未发现约束带相关的衡量量表及相关标准。

根据品管程序我们自行设计较为合理的衡量量表。

舒适度状况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四个维度。

设计出精神科保护性约束带舒适度及便捷度衡量量表。

1.2.4最适策实施与检讨及效果确认对应望差值和攻坚点,共拟定11条方策。

并按照可行性,经济性、效应性、圈能力等指标进行最适策追究。

根据8/2原则进行评价与筛选对策。

最终选定5个对策组,排序后开始分步实施。

1.2.5评价方法
1.2.5.1精神科保护性约束带舒适及便捷度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环境4个维度,该量表采用1-4likerlScale评分法,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不同意,3同意,4表示非常同意,反项题1表示非常同意,2表示同意,3表示不同意,4表示非常不同意,分数越高表示越舒适及便捷。

填表说明:量表中每一个问题均有4个数字来作为答案,请选择最为接近你,现在感觉的数字,这就是你此刻的感觉。

注:*为反项评分项。

1.2.5.2使用同一查检表收集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精神科四肢保护性约束带使用情况。

同时对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使用医院护理部制作的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10项,分别以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级评定,对应分值分别为5、4、3、2、1分;评分3分表示患者对护理工作总体满意。

1.3 统计分析
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内前后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使用成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实施前后约束合格情况
开展品管圈后精神科四肢保护性约束带目标达标率为102%。

进步率为48.1%,均达到预期目标。

精神科四肢保护性约束带开展前的舒适性32分人,提升到开展后的52分;便捷度量表由开展前60.5分,提升到开展后82.3分;约束带由290cm,缩短到了93cn;成本从50元下降为25元;约束时间由90/次秒下降至30秒/次;解除约束时间由50秒/次下降至5秒/次;教学时间从10分钟减少至1分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P<0.05)。

2.2 患者满意度
护理工作满意度由实施前的25%,提高到开展后的72.3%,显著高于实施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P<0.05)。

3.讨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圈员们的品管手法,成就感以及凝聚力都有明显的提升。

数据显示:开展品管圈后精神科四肢保护性约束带重塑目标达标率为102%。

进步率为48.1%,均达到预期目标。

护理工作满意度由实施前的25%,提高到开展后的72.3%,显著高于实施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P<0.05)。

说明品管圈活动可以重塑精神科四肢保护性约束带,提高护理质量,保障病房安全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钟朝嵩.品管圈实际演练法[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8.
[2]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
[3]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