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16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三)
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

数学试卷 第1页(共32页) 数学试卷 第2页(共32页)绝密★启用前福建省福州市2016年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 学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实数中的无理数是( ) A .0.7B .12C .πD .8- 2.如图是3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成的几何体,它的俯视图是( )AB CD3.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1∠与2∠的位置关系是 ( ) A .同位角 B .内错角 C .同旁内角D .对顶角 4.下列算式中,结果等于6a 的是( ) A .42a a +B .222a a a ++C .23a aD .222a aa5.不等式组10,30x x +⎧⎨-⎩>>的解集是( ) A .1x ->B .3x >C .13x -<<D .3x <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B .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2C .概率很小的事件不可能发生D .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次,正面朝上的次数一定为50次 7.A ,B 是数轴上两点,线段AB 上的点表示的数中,有互为相反数的是( )ABCD8.平面宜角坐标系中,已知□ABCD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 m n ,(2,1)B -,(,)C m n --,则点D 的坐标是( ) A .(2,1)-B .(2,1)--C .(1,2)--D .(1,2)-9.如图,以O 为圆心,半径为1的弧交坐标轴于A ,B 两点,P 是AB 上一点(不与A ,B 重合),连接OP ,设POB α∠=,则点P 的坐标是( ) A .(sin ,sin )αα B .(cos ,cos )αα C .(cos ,sin )ααD .(sin ,cos )αα10.对于不同的x ,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A .平均数,中位数B .众数,中位数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数学试卷 第3页(共32页) 数学试卷 第4页(共32页)C .平均数,方差D .中位数,方差11.已知点(1,)A m -,(1,)B m ,(2,1)C m +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这个函数图象可以是( )ABCD12.下列选项中,能使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0ax x c -+=一定有实数根的是 ( ) A .0a >B .0a =C .0c >D .0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3.分解因式:24x -= .14.,则x 的取值范围是 .15.已知四个点的坐标分别是(1,1)-,(2,2),23(,)32,1(5,)5--,从中随机选取一个点,在反比例函数1y x=图象上的概率是 . 16.如图所示的两段弧中,位于上方的弧半径为r 上,下方的弧半径为r 下,则r 上 r 下(填“>”“=”“<”).17.若10x y +=,1xy =,则33x y xy +的值是 .18.如图,6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网格,菱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菱形的一个角(O ∠)为60,A ,B ,C 都在格点上,则tan ABC ∠的值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9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本小题满分7分)计算:0|1|(2016)--.20.(本小题满分7分)化简:2()a b a b a b+--+.21.(本小题满分8分)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如图所示,其中AB AD =,BC DC =. 求证:BAC DAC ∠=∠.22.(本小题满分8分)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某班去看演出,甲种票每张24元,乙种票每张18元.如果35名学生购票恰好用去750元,甲、乙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23.(本小题满分10分)福州市2011—2015年常住人口数统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福州市常住人口数,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 万人; (2)与上一年相比,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 ;(3)预测2016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多少万人?请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说明理由. 24.(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正方形ABCD 内接于O ,M 为AD 的中点,连接BM ,CM . (1)求证:BM CM =;(2)当O 的半径为2时,求BM 的长.25.(本小题满分12分)数学试卷 第5页(共32页) 数学试卷 第6页(共32页)如图,在ABC △中,1AB AC ==,BC =,在AC 边上截取AD BC =,连接BD . (1)通过计算,判断2AD 与AC CD 的大小关系; (2)求ABD ∠的度数.26.(本小题满分13分)如图,矩形ABCD 中,4AB =,3AD =,M 是边CD 上一点,将ADM △沿直线AM 对折,得到ANM △.(1)当AN 平分MAB ∠时,求DM 的长;(2)连接BN ,当1DM =时,求ABN △的面积;(3)当射线BN 交线段CD 于点F 时,求DF 的最大值.27.(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抛物线2(0)y ax bx c a =++≠经过原点,顶点为(,)(0)A h k h ≠. (1)当1h =,2k =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抛物线2(0)y tx t =≠也经过A 点,求a 与t 之间的关系式; (3)当点A 在抛物线2y x x =-上,且21h -≤<时,求a 的取值范围.备用图福建省福州市2016年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答案解析第Ⅰ卷2.【答案】C【解析】人站在几何体的正面,从上往下看,正方形个数从左到右依次为2,1,故选:C.【提示】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考点】三视图3.【答案】B【解析】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与∠2是内错角.故选B.【提示】根据内错角的定义求解.【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对顶角、邻补角.4.【答案】D【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合并同类项.【解析】A.426a a a+≠,据此判断即可.B.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可得2222a a a a++=.3C.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可得235=.a a aD.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可得2226=.a a a a∵426+≠,a a a∴选项A的结果不等于a6;∵2222++=,3a a a a∴选项B的结果不等于a6;∵235=,a a a∴选项C的结果不等于a6;4∵2226a a a a=,∴选项D的结果等于a6.故选:D.5.【答案】B【解析】1030 xx+>⎧⎨->⎩解不等式①,得1x>-,解不等式②,得3x>,由①②可得,3x>,故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3x>.故选B.【提示】根据解不等式组的方法可以求得原不等式组的解集.【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6.【答案】A【解析】A.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所以A选项正确;B.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在0与1之间,所以B选项错误;C.概率很小的事件不是不可能发生,而是发生的机会较小,所以C选项错误;D.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次,正面朝上的次数可能为50次,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A.【提示】一般地,在大量重复实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 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为P(A)=p;概率是频率(多个)的波动稳定值,是对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的表现.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P(A)=1;不可能发生事件的概率P(A)=0.【考点】概率的意义.7.【答案】B【解析】表示互为相反数的点,必须要满足在数轴原点0的左右两侧,从四个答案观察发现,只有B选项的线段AB符合,其余答案的线段都在原点0的同一侧,所以可以得出答案为B.故选:B【提示】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通过观察线段AB上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就可以做出判断.【考点】相反数,数轴5 / 1668.【答案】A【解析】∵A (m ,n ),C (-m ,-n ), ∴点A 和点C 关于原点对称,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D 和B 关于原点对称, ∵B (2,-1),∴点D 的坐标是(-2,1). 故选:A .【提示】由点的坐标特征得出点A 和点C 关于原点对称,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 和B 关于原点对称,即可得出点D 的坐标.【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 9.【答案】C【解析】过P 作PQ ⊥OB ,交OB 于点Q ,在直角三角形OPQ 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表示出OQ 与PQ ,即可确定出P 的坐标. 过P 作PQ ⊥OB ,交OB 于点Q , 在Rt OPQ ∆中,1,POQ OP α=∠=, ∴sin ,cos PQ OQOP OPαα==,即 则P 的坐标为(cos sin αα,), 故选C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坐标与图形性质 10.【答案】B【解析】由表可知,年龄为15岁与年龄为16岁的频数和为1010x x +-=, 则总人数为:5+15+10=30,故该组数据的众数为14岁,中位数为:14岁,即对于不同的x ,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众数和中位数, 故选:B .7 / 16【提示】由频数分布表可知后两组的频数和为10,即可得知总人数,结合前两组的频数知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及第15、16个数据的平均数,可得答案. 【考点】统计量的选择,频数(率)分布表 11.【答案】C【解析】∵点A (-1,m ),B (1,m ), ∴A 与B 关于y 轴对称,故A ,B 错误; ∵B (1,m ),C (2,m+1),∴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提示】由点A (-1,m ),B (1,m ),C (2,m+1)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可得A 与B 关于y 轴对称,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继而求得答案. 【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函数的图象 12.【答案】D【解析】∵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 ∴2(4)41640ac ac ∆=--=-≥,且0a ≠, ∴4ac ≤,且0a ≠;A 、若0a >,当1a =、5c =时,54ac =>,此选项错误;B 、0a ≠不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此选项错误;C 、若0c >,当1a =、5c =时,54ac =>,此选项错误;D 、若0c =,则04ac =≤,此选项正确; 故选:D .【提示】根据方程有实数根可得4ac ≤,且0a ≠,对每个选项逐一判断即可。
福建省福州市2016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6年福建省福州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1.下列算式中,与(﹣3)2相等的是()A.﹣32B.(﹣3)×2 C.(﹣3)×(﹣3)D.(﹣3)+(﹣3)2.近期浙江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这种被称为“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密度仅每立方厘米0.00016克,数据0.0001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是()A.1.6×104B.0.16×10﹣3C.1.6×10﹣4D.16×10﹣53.如图,能表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线段共有()A.2条B.3条C.4条D.5条4.如图,数轴上表示的是下列哪个不等式组的解集()A.B.C.D.5.一元二次方程(x+1)2+2016=0的根的情况是()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只有一个实数根D.无实数根6.如图,∠MON内有一点P,P点关于OM的轴对称点是G,P点关于ON的轴对称点是H,GH 分别交OM、ON于A、B点.若GH的长为10cm,求△PAB的周长为()A.5cm B.10cm C.20cm D.15cm7.长方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如图所示,则其左视图面积为()A.3 B.4 C.12 D.168.函数y=|2x|的图象是()A. B.C. D.9.已知∠MON=36°,先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M、ON于点A、B,再以A 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ON于点C,度量∠ACO的度数为()A.36° B.72° C.108°D.180°10.甲、乙两名运动员在六次射击测试中的成绩如表(单位:环):如果两人测试成绩的中位数相同,那么乙第四次射击的成绩(表中标记为“★”)可以是()A.6环B.7环C.8环D.9环11.已知点N在x轴上,则点M(m,m2﹣2m+3)与点N的距离最小值为()A.1 B.2 C.3 D.12.如图,四边形ABCD中,AC=6,BD=8,AC与BD所夹锐角为60°,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A.12 B.12C.24 D.24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3.化简: = .14.使分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15.某情报站有A、B、C、D四种互不相同的密码,每周使用其中的一种密码,且每周都是以上周未使用的三种密码中等可能地随机选用一种,如果第1周使用A种密码,那么第3周也使用A种密码的概率是.16.已知矩形ABCD中,点A、B、D的坐标分别为(1,0),(2,2),(3,﹣1),则点C的坐标为.17.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BD、AC的长分别为2,2,以点B为圆心的弧与AD、DC 相切,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8.如图,双曲线y=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与等腰直角三角形OAB相交于C点和D点,∠A=90°,OA=1,OC=2BD,则k的值是.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90分.19.计算:()﹣1+4cos60°﹣|﹣3|+.20.化简:.21.如图,点D、A、C在同一直线上,AB∥CE,AB=CD,∠B=∠D,求证:BC=DE.22.已知A,B两件服装的成本共500元,鑫洋服装店老板分别以30%和20%的利润率定价后进行销售,该服装店共获利130元,问A,B两件服装的成本各是多少元?23.某学校为了提高学生学科能力,决定开设以下校本课程:A.文学院,B.小小数学家,C.小小外交家,D.未来科学家,为了解学生最喜欢哪一项校本课程,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次被调查的学生共有人;(2)请你将条形统计图(2)补充完整;(3)在平时的小小外交家的课堂学习中,甲、乙、丙、丁四人表现优秀,现决定从这四名同学中任选两名参加全国英语口语大赛,求恰好同时选中甲、乙两位同学的概率(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解答).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B(2,0),O(0,0),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A.(1)求k的值;(2)将△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60°,得到△COD,其中点A与点C对应,点B与点D对应,试判断点D是否在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25.如图,△ABC中,∠ACB=90°,D是边AB上的一点,且∠A=2∠DCB,E是BC上的一点,以EC为直径的⊙O经过点D.(1)求证:AB是⊙O的切线;(2)若CD=2,BE=EO,求BD的长.26.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2,P是BC边上的任一点(与B、C不重合),设BP=x,连接AP,以AP为边向两侧作等边△APD和等边△APE,分别与边AB、AC交于点M、N.(1)求证:AM=AN;(2)当x为何值时,线段BM的长度最大;(3)当∠BAD=15°时,求x的值.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x+2过点B(1,0).(1)求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C的坐标及与x轴的另一交点A的坐标;(2)以AC为边在第二象限画正方形ACPQ,求P、Q两点的坐标;(3)若点M在抛物线y=ax2﹣x+2的对称轴上,且∠AMC=45°,求点M的坐标.2016年福建省福州十九中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1.下列算式中,与(﹣3)2相等的是()A.﹣32B.(﹣3)×2 C.(﹣3)×(﹣3)D.(﹣3)+(﹣3)【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分析】原式利用乘方的意义计算出结果,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3)2=9,A、原式=﹣9,不相等;B、原式=﹣6,不相等;C、原式=9,相等;D、原式=﹣6,不相等,故选C2.近期浙江大学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这种被称为“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密度仅每立方厘米0.00016克,数据0.0001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是()A.1.6×104B.0.16×10﹣3C.1.6×10﹣4D.16×10﹣5【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16=1.6×10﹣4,故选:C.3.如图,能表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线段共有()A.2条B.3条C.4条D.5条【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分析】首先熟悉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即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解答】解: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可判断:AB表示点A到直线BC的距离;AD表示点A到直线BD的距离;BD表示点B到直线AC的距离;CB表示点C到直线AB的距离;CD表示点C到直线BD的距离.共5条.故选D.4.如图,数轴上表示的是下列哪个不等式组的解集()A.B.C.D.【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分析】根据数轴上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得出此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由数轴上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得出此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A、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故A错误;B、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故B正确;C、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故C错误;D、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x<5,故D错误.故选:B.5.一元二次方程(x+1)2+2016=0的根的情况是()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只有一个实数根D.无实数根【考点】根的判别式.【分析】先将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再求出判别式△的值即可判断.【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x+1)2+2016=0即为x2+2x+2017=0,∵△=4﹣4×1×2017<0,∴原方程无实数根.故选D.6.如图,∠MON内有一点P,P点关于OM的轴对称点是G,P点关于ON的轴对称点是H,GH 分别交OM、ON于A、B点.若GH的长为10cm,求△PAB的周长为()A.5cm B.10cm C.20cm D.15cm【考点】轴对称的性质.【分析】连结PG、PH,如图,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OM垂直平分PG,ON垂直平分PH,则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AP=AG,BP=BH,于是利用等线段代换可得△PAB的周长=GH=10cm.【解答】解:连结PG、PH,如图,∵P点关于OM的轴对称点是G,P点关于ON的轴对称点是H,∴OM垂直平分PG,ON垂直平分PH,∴AP=AG,BP=BH,∴△PAB 的周长=AP+AB+BP=AG+AB+BH=GH=10cm .故选B .7.长方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如图所示,则其左视图面积为( )A .3B .4C .12D .16【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分析】根据物体的主视图与俯视图可以得出,物体的长与高以及长与宽,进而得出左视图面积=宽×高.【解答】解:由主视图易得高为1,由俯视图易得宽为3.则左视图面积=1×3=3,故选:A .8.函数y=|2x|的图象是( )A .B .C .D .【考点】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进行讨论判断即可.【解答】解:函数y=|2x|,当x≥0时,y=2x;当x≤0时,y=﹣2x,故图象C符合,故选C9.已知∠MON=36°,先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M、ON于点A、B,再以A 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ON于点C,度量∠ACO的度数为()A.36° B.72° C.108°D.180°【考点】作图—基本作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得∠ACB=∠ABC=72°,进而得到∠ACO=180°﹣72°=108°.【解答】解:如图所示,∵AO=BO,∠AOB=36°,∴△AOB中,∠ABC=72°,∵AB=AC,∴△ABC中,∠ACB=∠ABC=72°,∴∠ACO=180°﹣72°=108°.故选:C.10.甲、乙两名运动员在六次射击测试中的成绩如表(单位:环):如果两人测试成绩的中位数相同,那么乙第四次射击的成绩(表中标记为“★”)可以是()A.6环B.7环C.8环D.9环【考点】中位数.【分析】先求得甲测试成绩的中位数,再设乙第四次射击的成绩为x,根据两人测试成绩的中位数相同,列出关于x的方程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甲测试成绩的中位数=(8+8)÷2=8,∵两人测试成绩的中位数相同,∴乙测试成绩的中位数也是8,设乙第四次射击的成绩为x,则(9+x)÷2=8,解得x=7.故选(B)11.已知点N在x轴上,则点M(m,m2﹣2m+3)与点N的距离最小值为()A.1 B.2 C.3 D.【考点】点的坐标.【分析】先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求出点M到x轴的最小距离,再根据垂线段最短解答.【解答】解:∵m2﹣2m+3=(m2﹣2m+1)+2=(m﹣1)2+2,∴点M到x轴的最小距离为2,∵点N在x轴上,∴由垂线段最短可知MN的最小值为2.故选B.12.如图,四边形ABCD中,AC=6,BD=8,AC与BD所夹锐角为60°,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A.12 B.12C.24 D.24【考点】解直角三角形.【分析】作AE⊥BD于E,CF⊥BD于F,由于AC、BD夹角为θ,所以AE=OA•sinθ,CF=OC•sinθ,根据S四边形ABCD=S△ABD+S△BDC=BD•AE+BD•CF=BD•(AE+CF )可以求出面积.【解答】作AE⊥BD于E,CF⊥BD于F,由于AC、BD夹角为θ,所以AE=OA•sin60°,CF=OC•sin60°,∴S四边形ABCD=S△ABD+S△BDC=BD•AE+BD•CF=BD•(AE+CF)=×8×6×sin60°=12.故选:B.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3.化简: = .【考点】分式的加减法.【分析】原式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故答案为:.14.使分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x≠1 .【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先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关于x的不等式,求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分式有意义,∴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15.某情报站有A、B、C、D四种互不相同的密码,每周使用其中的一种密码,且每周都是以上周未使用的三种密码中等可能地随机选用一种,如果第1周使用A种密码,那么第3周也使用A种密码的概率是.【考点】概率公式.【分析】由题意可得,第n+1周也使用A种密码的概率 P n+1=P n•,得出P2=0,P3=.【解答】解:第一周使用A,第二周使用A的概率P2=0,第三周使用A的概率P3=;故答案为:.16.已知矩形ABCD中,点A、B、D的坐标分别为(1,0),(2,2),(3,﹣1),则点C的坐标为(4,1).【考点】矩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解析式,进而利用矩形的性质求出直线CD解析式,同理求出直线BC解析式,最后联立解方程组即可.【解答】解:如图,设直线AB解析式为y=kx+b,∵A(1,0),B(2,2),∴,∴,∴直线AB解析式为y=2x﹣2,∵四边形ABCD是矩形,∴设直线CD解析式为y=2x+b'①∵D(3,﹣1),∴6+b'=﹣1,∴b'=﹣7,∴直线CD解析式为y=2x﹣7,同理:直线BC解析式为y=﹣x+3②联立①②解得,x=4,y=1,∴C(4,1),故答案为(4,1).17.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BD、AC的长分别为2,2,以点B为圆心的弧与AD、DC相切,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π.【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菱形的性质.【分析】连接AC、BD、BE,在Rt△AOB中可得∠BAO=30°,∠ABO=60°,在Rt△ABE中求出BE,得出扇形半径,由菱形面积减去扇形面积即可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解答】解:连接AC、BD、BE,∵四边形ABCD是菱形,∴AC与BD互相垂直且平分,∴AO=,BO=1,∵tan∠BAO=,tan∠ABO=,∴∠BAO=30°,∠ABO=60°,∴AB=2,∠BAE=60°,∵以B为圆心的弧与AD相切,∴∠AEB=90°,在Rt△ABE中,AB=2,∠BAE=60°,∴BE=ABsin60°=,∴S菱形﹣S扇形=×2×2﹣=2﹣π.故答案为:2﹣π.18.如图,双曲线y=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与等腰直角三角形OAB相交于C点和D点,∠A=90°,OA=1,OC=2BD,则k的值是.【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作CE⊥OB于E,DP⊥OB于P,设OC=2x,则BD=x,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点D、C的坐标,再根据k=xy,列出关于x的方程,从而求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解答】解:作CE⊥OB于E,DP⊥OB于P,设OC=2x,则BD=x,∴C(2x•,2x•),D(﹣x, x),∵C、D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x)2=(﹣x)x,解得x=,∴k=(×)2=.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90分.19.计算:()﹣1+4cos60°﹣|﹣3|+.【考点】实数的运算;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析】根据实数的运算顺序,首先计算乘方、开方、乘法,然后从左向右依次计算,求出算式()﹣1+4cos60°﹣|﹣3|+的值是多少即可.【解答】解:()﹣1+4cos60°﹣|﹣3|+=﹣2+4×﹣3+3=﹣2+2﹣3+3=020.化简:.【考点】分式的加减法.【分析】原式变形后,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x.21.如图,点D、A、C在同一直线上,AB∥CE,AB=CD,∠B=∠D,求证:BC=DE.【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由两个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证明△ABC≌△CDE,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BC=DE.【解答】证明:∵AB∥EC,∴∠BAC=∠DCE,在△ABC和△CDE中,,∴△ABC≌△CDE,∴BC=DE.22.已知A,B两件服装的成本共500元,鑫洋服装店老板分别以30%和20%的利润率定价后进行销售,该服装店共获利130元,问A,B两件服装的成本各是多少元?【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设A服装成本为x元,B服装成本y元,由题意得等量关系:①成本共500元;②共获利130元,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再解即可.【解答】解:设A服装成本为x元,B服装成本y元,由题意得:,解得:,答:A服装成本为300元,B服装成本200元.23.某学校为了提高学生学科能力,决定开设以下校本课程:A.文学院,B.小小数学家,C.小小外交家,D.未来科学家,为了解学生最喜欢哪一项校本课程,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次被调查的学生共有200 人;(2)请你将条形统计图(2)补充完整;(3)在平时的小小外交家的课堂学习中,甲、乙、丙、丁四人表现优秀,现决定从这四名同学中任选两名参加全国英语口语大赛,求恰好同时选中甲、乙两位同学的概率(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解答).【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分析】(1)由A是36°,A的人数为20人,即可求得这次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2)由(1),可求得C的人数,即可将条形统计图(2)补充完整;(3)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恰好同时选中甲、乙两位同学的情况,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A是36°,∴A占36°÷360=10%,∵A的人数为20人,∴这次被调查的学生共有:20÷10%=200(人),故答案为:200;(2)如图,C有:200﹣20﹣80﹣40=60(人),(3)画树状图得:∵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恰好同时选中甲、乙两位同学的有2种情况,∴恰好同时选中甲、乙两位同学的概率为: =.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B(2,0),O(0,0),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A.(1)求k的值;(2)将△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60°,得到△COD,其中点A与点C对应,点B与点D对应,试判断点D是否在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分析】(1)根据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A(,1),可以求得k的值;(2)根据题目中信息可以画出旋转后的图形,然后求出点D的坐标,即可判断点D是否在该函数的图象上,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1)∵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A(,1),∴,得k=,即k的值是;(2)∵B(2,0)∴OB=2又∵△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60°得到△COD∴OD=OB=2,∠BOD=60°,如右图所示,过点D作DE⊥x轴于点E,在Rt△DOE中,OE=OD•cos60°=,DE=OD•sin60°=,∴D点坐标是(1,),由(1)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当x=1时,,∴点D(1,)在该反比例函的图象上.25.如图,△ABC中,∠ACB=90°,D是边AB上的一点,且∠A=2∠DCB,E是BC上的一点,以EC为直径的⊙O经过点D.(1)求证:AB是⊙O的切线;(2)若CD=2,BE=EO,求BD的长.【考点】切线的判定.【分析】(1)连接OD,如图1所示,由OD=OC,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DOB 为△COD的外角,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等量代换可得出∠DOB=2∠DCB,又∠A=2∠DCB,可得出∠A=∠DOB,又∠ACB=90°,可得出直角三角形ABC中两锐角互余,等量代换可得出∠B与∠ODB互余,即OD垂直于BD,确定出AB为圆O的切线,得证;(2)过O作OM垂直于CD,根据垂径定理得到M为DC的中点,由BD垂直于OD,得到三角形BDO为直角三角形,再由BE=OE=OD,得到OD等于OB的一半,可得出∠B=30°,进而确定出∠DOB=60°,又OD=OC,利用等边对等角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DOB为三角形DOC的外角,利用外角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可得出∠DCB=30°,在三角形CMO中,根据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OC=2OM,由弦心距OM的长求出OC的长,进而确定出OD及OB 的长,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D的长【解答】(1)证明:连接OD,如图所示:∵OD=OC,∴∠DCB=∠ODC,又∠DOB为△COD的外角,∴∠DOB=∠DCB+∠ODC=2∠DCB,又∵∠A=2∠DCB,∴∠A=∠DOB,∵∠ACB=90°,∴∠A+∠B=90°,∴∠DOB+∠B=90°,∴∠BDO=90°,∴OD⊥AB,又∵D在⊙O上,∴AB是⊙O的切线;(2)过点O作OM⊥CD于点M,∵OD=OE=BE=BO,∠BDO=90°,∴∠B=30°,∴∠DOB=60°,∵OD=OC,∴∠DCB=∠ODC,又∵∠DOB为△ODC的外角,∴∠DOB=∠DCB+∠ODC=2∠DCB,∴∠DCB=30°,∵在Rt△OCM中,∠DCB=30°,CM=CD=,∴OC=2,∴OD=2,BO=BE+OE=2OE=4,∴在Rt△BDO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D=2.26.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2,P是BC边上的任一点(与B、C不重合),设BP=x,连接AP,以AP为边向两侧作等边△APD和等边△APE,分别与边AB、AC交于点M、N.(1)求证:AM=AN;(2)当x为何值时,线段BM的长度最大;(3)当∠BAD=15°时,求x的值.【考点】三角形综合题.【分析】(1)由已知条件可以得出AD=AP,∠DAP=∠BAC=60°,∠ADM=∠APN=60°,从而得出∠DAM=∠PAN,可以得出△ADM≌△APN,就可以得出结论.(2)首先证得△BPM∽△CAP,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得BM=﹣x2+x,继而求得答案.(3)首先连接DE,分别交AB,AC于点G,H,连接PG,由∠BAD=15°,由∠DAP=60°可以得出∠PAG=45°.由已知条件可以得出四边形ADPE是菱形,就有DO垂直平分AP,得到GP=AG,就有∠PAG=∠APG=45°,得出∠PGA=90°,设BG=t,在Rt△BPG中∠APG=60°,就可以求出BP=2t,PG=t,从而求得t的值,即可以求出结论.【解答】解:(1)证明:∵△ABC、△APD和△APE是等边三角形,∴AD=AP,∠DAP=∠BAC=60°,∠ADM=∠APN=60°,∴∠DAM=∠PAN.在△ADM和△APN中,∵,∴△ADM≌△APN(ASA),∴AM=AN.(2)∵△ABC、△ADP是等边三角形,∴∠B=∠C=∠DAP=∠BAC=60°,∴∠DAM=∠PAC,∵∠ADM=∠B,∠DMA=∠BMP,∴180°﹣∠ADM﹣∠DMA=180°﹣∠B﹣∠BMP,∴∠DAM=∠BPM,∴∠BPM=∠NAP,∴△BPM∽△CAP,∴=,∵等边△ABC的边长为2,BP=x,∴CP=2﹣x,CA=2,∴,∴BM=﹣x2+x=﹣(x﹣1)2+,∴当x=1时,线段BM的长度最大;(3)如图,连接DE,分别交AB,AC于点G,H,连接PG,∵∠BAD=15°,∵∠DAP=60°,∴∠PAG=45°.∵△APD和△APE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ADPE是菱形,∴DO垂直平分AP,∴GP=AG,∴∠PAG=∠APG=45°,∴∠PGA=90°.设BG=t,在Rt△BPG中,∠ABP=60°,∴BP=2t,PG=t,∴AG=PG=t,∴t+t=2,解得t=﹣1,∴x=2t=2﹣2.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x+2过点B(1,0).(1)求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C的坐标及与x轴的另一交点A的坐标;(2)以AC为边在第二象限画正方形ACPQ,求P、Q两点的坐标;(3)若点M在抛物线y=ax2﹣x+2的对称轴上,且∠AMC=45°,求点M的坐标.【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根据解析式即可求得C点的坐标,应用待定系数法,求得a,然后令y=0,解方程即可求得A的坐标.(2)如图2中,依据三角形全等即可P、Q两点的坐标;(3)如图2中,连接QC、PA交于点K,以K为圆心KC为半径画圆交对称轴于M(点M在AC上方),此时∠AMC=∠AKC=45°;如图3中,点K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为K′,以K′为圆心KC为半径画圆交对称轴于M(点M在AC下方),此时∠AMC=∠AK′C=45°,分别利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把B(1,0)代入抛物线y=ax2﹣x+2,得a﹣+2=0,解得a=﹣.所以y=﹣x2﹣x+2,当x=0时,y=2,所以抛物线与y轴交点C的坐标为(0,2).当y=0时,﹣x2﹣x+2=0,解得x1=1,x2=﹣3,所以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A的坐标为(﹣3,0);(2)如图1中,过P点作PE⊥y轴于E,过点Q作QF⊥x轴于F.∵四边形ACPQ是正方形,∴AC=CP=AQ,∠QAC=∠ACP=90°,∴∠ACO+∠PCE=90°,∵∠AOC=90°,∴∠ACO+∠OAC=90°,∴∠OAC=∠PCE,在△AOC与△PCE中,,∴△AOC≌△PCE(AAS),∴PE=OC=2,CE=AO=3,∴OE=OC+CE=5,∴点P的坐标为(﹣2,5).同理△AOC≌△QFA,∴QF=AO=3,AF=OC=2,∴OF=AF+OA=5,∴点Q的坐标为(﹣5,3);(3)如图2中,连接QC、PA交于点K,以K为圆心KC为半径画圆交对称轴于M(点M在AC上方),此时∠AMC=∠AKC=45°设点M(﹣1,m),∵点K(﹣,),KC=,∴(﹣1+)2+(m﹣)2=,解得m=或(舍弃),∴点M坐标(﹣1,).如图3中,点K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为K′,以K′为圆心KC为半径画圆交对称轴于M(点M在AC下方),此时∠AMC=∠AK′C=45°∵点K′(﹣,﹣),∴(﹣1+)2+(m+)2=,解得m=﹣3或2(舍弃),∴点M坐标(﹣1,﹣3),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M坐标(﹣1,)或(﹣1,﹣3).。
福建省福州市2016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二)

福建省福州市2016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二)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满分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
1.不等式1﹣x>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B.C.
D.
2.如图,已知AB∥CD,与∠1是同位角的角是()
A.∠2 B.∠3 C.∠4 D.∠5
3.下列交通标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4.数据0,1,1,x,3,4的平均数是2,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 1 B. 3 C. 1.5 D. 2
5.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OB=60°,AB=AC=2,则弦BC的长为()A.B. 3 C.2D. 4
6.若代数式x 2
+ax可以分解因式,则常数a不可以取()
A.﹣1 B.0 C. 1 D. 2 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a+5a=7a B.2x﹣x=1 C.3+a=3a D.x2?x3=x6
8.如图,已知△ABC(AC<BC),用尺规在BC上确定一点P,使PA+PC=BC,则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
A.B.
C.D.
9.关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象经过点(1,1)
B.两个分支分布在第二、四象限
C.两个分支关于x轴成轴对称
D.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10.如图,一个半径为r的圆形纸片在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内任意运动,则在该等边三角形内,这个圆形纸片“不能接触到的部分”的面积是()
A.B.C.D.πr2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11.要使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福建省2016届初中毕业班数学综合模拟试卷(三)含答案 (1)

2016年初中毕业班数学科综合模拟试卷(三)(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有四个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数A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3.若n 边形的内角和是1080°,则n 的值是( ). A .6 B .7 C .8 D .9 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该几何体是( ). A .三棱柱 B .长方体 C .圆柱 D .圆锥5.分解因式2222y x -结果正确的是( ).A .)(222y x -B .))((2y x y x -+C .2)(2y x +D .2)(2y x - 6.已知⊙O 的直径为5, 圆心O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5,则直线AB 与⊙O 的位置关系 ( ).A .相交B .相切C .相离D .相交或相切7.设从南安到福州乘坐汽车所需的时间是t (小时),汽车的平均速度为v (千米/时),则下面刻画v 与t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8.8-的立方根是 .9.南安人口约为1 500 000人,将1 5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10.如图,在ABC Rt ∆中,︒=∠90C ,︒=∠40A ,则=∠B °.11.计算:___________222=+++a a a . 12.方程32124=--x x 的解是=x .1314.如图,PA 是⊙O 的切线,切点为A ,P A ∠APO =30°,则⊙O 的半径为_______. 15.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45°,半径长为12,则该扇形的弧长为 . 16.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cm 6与cm 8,则菱形的周长为cm ______. 17.无论m 取什么实数,点)43,2(++m m A 都在直线l 上.(1)当1=m 时,点A 的坐标为 ;(2)若),(b a B 是直线l 上的动点,则2)53(+-b a 的值等于 . (第14题图)三、解答题(共89分)18.(9分)计算:320155531201-+-⨯-÷-.19.(9分)先化简,再求值:)4()2(2++-a a a ,其中3-=a .20.(9分)如图,在△ABC 中,CD 是AB 边上的中线,E 是CD 的中点,过点C 作AB 的平行线交AE 的延长线于点F ,连接BF . (1) 求证:CF =AD ;(2) 若CA =CB ,试判断四边形CDB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1.(9分)某公司有甲、乙两种品牌的打印机,其中甲品牌有A、B两种型号,乙品牌有C、D、E 三种型号.红星中学计划从甲、乙两种品牌中各选购一种型号的打印机.(1)利用树状图或列表法写出所有的选购方案;(2)如果各种型号的打印机被选购的可能性相同,那么C型号打印机被选购的概率是多少?22.(9分)小刚就本班同学的上学方式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图(1)和图(2)是他通过采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求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2)在图(1)中,将表示“步行”的部分补充完整;(3)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出“骑车”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4)如果全年级共500名同学,请你估算全年级步行上学的学生人数.(第23题图)23.(9分)如图,反比例函数xk y 11=(0>x )的图象与直线b x k y +=22交于)7,3(P 、Q 两点. (1)直接写出1k 的值;(2)若直线b x k y +=22与y 轴交于点A ,4:3:=PQ AP ,当21y y <时,求出相应的x 的取值范围.24.(9分)某商场用36万元购进A 、B 两种商品,销售完后共获利6万元,其进价和售价如下表:(1)该商场购进A 、B 两种商品各多少件;(2)商场第二次以原进价购进A 、B两种商品.购进B 种商品的件数不变,而购进A 种商品的件数是第一次的2倍,A 种商品按原售价出售,而B 种商品打折销售.若两种商品销售完毕,要使第二次经营活动获利不少于81600元,B 种商品最低售价为每件多少元?(注:获利=售价-进价)乘车步行 骑车上学方式图⑴图⑵25.(12分)已知:如图,直线434+-=x y 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点A 、B ,点C 的坐标是()0,2-. (1)请直接写出AB 的长度;(2)现有一动点P 从B 出发由B 向C 运动,另一动点Q 从A 出发由A 向B 运动,两点同时出发,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当P 运动到C 时停止.设从出发起运动了t 秒,APQ ∆的面积为S . ①试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②问当t 为何值时,APQ ∆是一个以AP 为腰的等腰 三角形?26.(14分)如图,抛物线1)3(212--=x y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顶点为D . (1)求点A ,B ,D 的坐标;(2) 连接CD ,过原点O 作OE ⊥CD ,垂足为H ,OE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 ,连接AE ,AD ,求证:∠AEO=∠ADC ;(3)以(2)中的点E 为圆心,1为半径画圆,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 ,过点P 作⊙E的切线,切点为Q ,当PQ 的长最小时,求点P 的坐标,并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2016届初中毕业班数学科综合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C 2.D 3.A 4.D 5.B 6.C 7.A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8.2- 9.6105.1⨯ 10.50 11.1 12.6 13.0 14.1 15.π3 16.20 17.(1))7,3(;(2)49 三、解答题(共89分) 18.(本小题9分)解:原式3112+--=3=.19.(本小题9分)解:原式=a a a a 44422+++-=422+a .当3-=a 时,原式=4)3(22+-⨯=1020.(本小题9分)⑴∵AB ∥CF∴∠EAD=∠EFC, ∠ADE=∠FCE,∵E 是CD 的中点,∴DE=CE ∴△ADE ≌FCE ∴AD=CF∵CD 是AB 边上的中线 ∴AD=BD ∴BD=CF(2)由(1)知BD=CF 又∵BD ∥CF∴四边形CDBF 是平行四边形 ∵CA=CB,AD=BD∴∠CDB=90°∴四边形CDBF 是矩形.- 21.(本小题9分)解:(1)树状图或列表略(2)C 型号打印机被选购的概率是3162=. 22.(本小题9分)解: (1)40人;(2)略;(3)108°(4)100人. 23.(本小题9分)解:(1)211=k ;(2)过P 作x PB ⊥轴于点B ,过Q 作x QC ⊥轴于点C则QC PB //,4:3::==∴PQ AP BC OB ,∴433434=⨯==OB BC , ∴7=+=BC OB OC ,即点Q 的横坐标为7,由图象可得,当21y y <时,相应的x 的取值范围为73<<x .24.(本小题9分)解:(1)设购进A 种商品x 件,B 种商品y 件.根据题意,得12001000360000,(13801200)(12001000)60000.x y x y +=⎧⎨-+-=⎩化简,得651800,9103000.x y x y +=⎧⎨+=⎩ 解得200,120.x y =⎧⎨=⎩答:该商场购进A 、B 两种商品分别为200件和120件;(2)由于A 商品购进400件,获利为72000400)12001380(=⨯-(元).从而B 商品售完获利应不少于96007200081600=-(元).设B 商品每件售价为a 元,则)1000(120-a ≥9600. 解得a ≥1080.答:B 种商品最低售价为每件1080元. 25.(本小题12分)(1)5=AB ;(2)①如图,作y QM ⊥轴于点M ,(第23题图)作x QN ⊥轴于点N ,由AMQ ∆∽AOB ∆得AO AM OB QM AB AQ ==,即435AM QM t ==,则t QM 53=,t AM 54=.∴t QN OM 544-== 由题意可得5=CB ,t CP -=5,t AO CP S ACP 21021-=⋅=∆,252221t t QN PB S QPB -=⋅=∆,∴252t S S S S QPB ACP AcB =--=∆∆∆()50≤<t .②在APO Rt ∆中,()2222243+-=+=t AO PO AP ,由①得:t NB 533-=在PQN Rt ∆中,358-=-=t NB BP PN ,22222544358⎪⎭⎫ ⎝⎛-+⎪⎭⎫ ⎝⎛-=+=t t QN PN PQi)当AQ AP =时,22AQ AP =,解得:625=t ; ii)当PQ PA =时,22PQ PA =,解得:11501=t ,02=t (不合舍去).26.(本小题14分)解:(1)解:顶点D 的坐标为(3,﹣1). 令y=0,得(x ﹣3)2﹣1=0,解得:x 1=3+,x 2=3﹣, ∵点A 在点B 的左侧, ∴A (3﹣,0),B (3+,0).(2)证明:如答图1,过顶点D 作DG ⊥y 轴于点G ,则G (0,﹣1),GD=3.令x=0,得y=, ∴C (0,).∴CG=OC+OG=+1=, ∴tan ∠DCG=.设对称轴交x 轴于点M ,则OM=3,DM=1,AM=3﹣(3﹣)=.由OE ⊥CD ,易知∠EOM=∠DCG .∴tan ∠EOM=tan ∠DCG==,解得EM=2,∴DE=EM+DM=3.在Rt△AEM中,AM=,EM=2,由勾股定理得:AE=;在Rt△ADM中,AM=,DM=1,由勾股定理得:AD=.∵AE2+AD2=6+3=9=DE2,∴△ADE为直角三角形,∠EAD=90°.设AE交CD于点F,∵∠AEO+∠EFH=90°,∠ADC+AFD=90°,∠EFH=∠AFD(对顶角相等),∴∠AEO=∠ADC.(3)解:依题意画出图形,如答图2所示:由⊙E的半径为1,根据切线性质及勾股定理,得PQ2=EP2﹣1,要使切线长PQ最小,只需EP长最小,即EP2最小.设点P坐标为(x,y),由勾股定理得:EP2=(x﹣3)2+(y﹣2)2.∵y=(x﹣3)2﹣1,∴(x﹣3)2=2y+2.∴EP2=2y+2+(y﹣2)2=(y﹣1)2+5当y=1时,EP2有最小值,最小值为5.将y=1代入y=(x﹣3)2﹣1,得(x﹣3)2﹣1=1,解得:x1=1,x2=5.又∵点P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x1=1舍去.∴P(5,1).此时点Q坐标为(3,1)或(,).。
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6 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模拟试题(全卷共4页,三大题,27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涂)在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毕业学校 姓名 考生号一、选择题(共12 小题,每题3分.满分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实数中的无理数是A .0.7B .21C .πD .-8 【考点】无理数. 【专题】计算题.【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最典型就是π,选出答案即可. 【解答】解:∵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且0.7为有限小数,为有限小数,-8为正数,都属于有理数, π为无限不循环小数, ∴π为无理数. 故选:C .【点评】题目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题目整体较简单,是要熟记无理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此类问题.2.如图是3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它的俯视图是A .B .C .D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分析】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解答】解:人站在几何体的正面,从上往下看,正方形个数从左到右依次为2,1,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主视图是从物体的正面看得到的视图.3.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1和∠2的位置关系是A .同位角B .内错角第2题C.同旁内角D.对顶角【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对顶角、邻补角.【分析】根据内错角的定义求解.【解答】解: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与∠2是内错角.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同位角:三线八角中的某两个角是不是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完全由那两个角在图形中的相对位置决定.在复杂的图形中判别三类角时,应从角的两边入手,具有上述关系的角必有两边在同一直线上,此直线即为截线,而另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边,它们所在的直线即为被截的线.4.下列算式中,结果等于a6的是A.a4+a2B.a2+a2+a2C.a4·a2D.a2·a2·a2【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合并同类项.【专题】计算题;推理填空题.【分析】A:a4+a2≠a6,据此判断即可.B: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可得a2+a2+a2=3a2.C: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可得a2•a3=a5.D: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可得a2•a2•a2=a6.【解答】解:∵a4+a2≠a6,∴选项A的结果不等于a6;∵a2+a2+a2=3a2,∴选项B的结果不等于a6;∵a2•a3=a5,∴选项C的结果不等于a6;∵a2•a2•a2=a6,∴选项D的结果等于a6.故选:D.【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底数必须相同;②按照运算性质,只有相乘时才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2)此题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要熟练掌握.5.不等式组⎩⎨⎧>->+0301x x 的解集是A .x >-1B .x >3C .-1<x <3D .x <3【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专题】方程与不等式.【分析】根据解不等式组的方法可以求得原不等式组的解集. 【解答】解解不等式①,得 x >-1, 解不等式②,得 x >3,由①②可得,x >3,故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 >3.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B .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为21C .概率很小的事件不可能发生D .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次,正面朝上的次数一定为50次【考点】概率的意义.【分析】根据概率的意义和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P (A )=1、不可能发生事件的概率P (A )=0对A 、B 、C 进行判定;根据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对D 进行判定.【解答】解:A、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所以A选项正确;B、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在0与1之间,所以B选项错误;C、概率很小的事件不是不可能发生,而是发生的机会较小,所以C选项错误;D、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次,正面朝上的次数可能为50次,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概率的意义:一般地,在大量重复实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mn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为 P(A)=p;概率是频率(多个)的波动稳定值,是对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的表现.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P(A)=1;不可能发生事件的概率 P(A)=0.7.A,B是数轴上两点,线段AB上的点表示的数中,有互为相反数的是8.平面宜角坐标系中,已知□ABCD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m,n),B ( 2,-l ),C(-m,-n),则点D的坐标是A.(-2 ,l )B.(-2,-l ) C.(-1,-2 ) D .(-1,2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由点的坐标特征得出点A和点C关于原点对称,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和B关于原点对称,即可得出点D的坐标.【解答】解:∵A(m,n),C(-m,-n),∴点A和点C关于原点对称,∵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和B关于原点对称,∵B(2,-1),∴点D的坐标是(-2,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和B关于原点对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AB上一点(不9.如图,以O 为圆心,半径为1 的弧交坐标轴于A,B 两点,P是⌒与A,B重合),连接OP,设∠POB=α,则点P的坐标是A.(sinα,sinα)B.(cosα,cosα)C.(cosα,sinα)D.(sinα,cosα)【考点】解直角三角形;坐标与图形性质.【专题】计算题;三角形.【分析】过P作PQ⊥OB,交OB于点Q,在直角三角形OPQ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表示出OQ与PQ,即可确定出P的坐标.【解答】解:过P作PQ⊥OB,交OB于点Q,在Rt△OPQ中,OP=1,∠POQ=α,∴,,即PQ=sinα,OQ=cosα,则P的坐标为(cosα,sinα),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以及坐标与图形性质,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0.下表是某校合唱团成员的年龄分布年龄/岁13 14 15 16频数 5 15 x 10-x对于不同的x,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A.平均数,中位数B.众数,中位数C.平均数,方差D.中位数,方差【考点】统计量的选择;频数(率)分布表.【分析】由频数分布表可知后两组的频数和为10,即可得知总人数,结合前两组的频数知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及第15、16个数据的平均数,可得答案.【解答】解:由表可知,年龄为15岁与年龄为16岁的频数和为x+10-x=10,则总人数为:5+15+10=30,故该组数据的众数为14岁,中位数为:,即对于不同的x ,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众数和中位数,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频数分布表及统计量的选择,由表中数据得出数据的总数是根本,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及方差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1.已知点A (-l ,m ),B ( l ,m ),C ( 2,m +l )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这个函数图象可以是A B C D【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函数的图象.【分析】由点A (-1,m ),B (1,m ),C (2,m+1)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可得A 与B 关于y 轴对称,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点A (-1,m ),B (1,m ), ∴A 与B 关于y 轴对称,故A ,B 错误; ∵B(1,m ),C (2,m+1),∴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注意掌握排除法在选择题中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12.下列选项中,能使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4x +c =0一定有实数根的是A .a >0B .a =0C .c >0D .c =0【考点】根的判别式.【分析】根据方程有实数根可得ac≤4,且a≠0,对每个选项逐一判断即可. 【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 ∴△=(-4)2-4ac=16-4ac≥0,且a≠0, ∴ac≤4,且a≠0;A 、若a >0,当a=1、c=5时,ac=5>4,此选项错误;B 、a=0不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此选项错误;C 、若c >0,当a=1、c=5时,ac=5>4,此选项错误;xyO xy Oxy Oxy OD 、若c=0,则ac=0≤4,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13.分解因式:x 2-4= .【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 【专题】因式分解.【分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即可. 【解答】解:x 2-4=(x+2)(x-2). 故答案为:(x+2)(x-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式子的特点是:两项平方项,符号相反.14.若二次根式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求出x 的取值范围.【解答】解:若二次根式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1≥0,解得x≥-1. 故答案为:x≥-1.【点评】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 概念:式子(a≥0)叫二次根式;性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15.已知四个点的坐标分别是(-1,1),(2,2),(32,23),(-5,-51),从中随机选一个点,在反比例函数y =x1图象上的概率是 . 【考点】概率公式;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先判断四个点的坐标是否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再让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个数除以点的总数即为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概率,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1×1=-1,2×2=4,,,∴2个点的坐标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概率是2÷4=.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概率公式,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6.如图所示的两段弧中,位于上方的弧半径为r上,下方的弧半径为r下,则r上r下.(填“>“,”“=”“<”)【考点】弧长的计算.【分析】利用垂径定理,分别作出两段弧所在圆的圆心,然后比较两个圆的半径即可.【解答】解:如图,r上<r下.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弧长公式:圆周长公式:C=2πR (2)弧长公式:(弧长为l,圆心角度数为n,圆的半径为R);正确区分弧、弧的度数、弧长三个概念,度数相等的弧,弧长不一定相等,弧长相等的弧不一定是等弧,只有在同圆或等圆中,才有等弧的概念,才是三者的统一.17.若x+y=10,xy=1 ,则x3y+xy3=.【考点】代数式求值.【分析】可将该多项式分解为xy(x2+y2),又因为x2+y2=(x+y)2-2xy,然后将x+y与xy的值代入即可.【解答】解:x3y+xy3=xy(x2+y2)=xy[(x+y)2-2xy]=1×(102-2×1)=98.故答案为:98.【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和代数式变形.解决本类问题的一般方法:若已知x+y与xy的值,则x2+y2=(x+y)2-2xy,再将x+y与xy的值代入即可.18.如图,6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网格,菱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菱形的一个角(∠O)为60°,A,B,C 都在格点上,则tan∠ABC的值是.【考点】菱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专题】网格型.【分析】如图,连接EA、EB,先证明∠AEB=90°,根据,求出AE、EB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连接EA,EC,设菱形的边长为a,由题意得∠AEF=30°,∠BEF=60°,,EB=2a∴∠AEB=90°,∴.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三角函数、特殊三角形边角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共9 小题,满分90 分)19.(7分)计算:|-1|-38+(-2016)0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立方根;零指数幂.【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立方根的定义和零指数幂的性质化简求出答案. 【解答】解:|-1|-38+(-2016)0 =1-2+1 =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20.(7分)化简:a -b -ba b a ++2)(【考点】分式的加减法.【分析】先约分,再去括号,最后合并同类项即可. 【解答】解:原式=a-b-(a+b ) =a-b-a-b =-2b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1.(8分)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如图所示,其中AB =AD ,BC =DC ,求证:∠BAC =∠DAC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在△ABC 和△ADC 中,由三组对边分别相等可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 )证得△ABC≌△ADC,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在△ABC 和△ADC 中,有,∴△ABC≌△ADC(SSS ), ∴∠BAC=∠DA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证出△ABC≌△ADC.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出两三角形全等是关键.22.(8分)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某班去看演出,甲种票每张24 元,乙种票每张18 元.如果35名学生购票恰好用去750元,甲乙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设甲种票买了x张,乙种票买了y张.然后根据购票总张数为35张,总费用为750元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设甲种票买了x张,乙种票买了y张.根据题意得:.解得:.答:甲种票买了20张,乙种票买了15张.【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23.(10分)福州市2011~2015年常住人口数统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福州市常住人口数,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万人;(2)与上一年相比,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万人;(3)预测2019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多少万人?请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说明理由.【考点】折线统计图.【分析】(1)将2015年人数减去2014年人数即可;(2)计算出每年与上一年相比,增加的百分率即可得知;(3)可从每年人口增加的数量加以预测.【解答】解:(1)福州市常住人口数,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750-743=7(万人);(2)由图可知2012年增加:,2013年增加:,2014年增加:,2015年增加:,故与上一年相比,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2014年;(3)预测2019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757万人,理由:从统计图可知,福州市常住人口每年增加的数量的众数是7万人,由此可以预测2019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757万人.故答案为:(1)7;(2)201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从条形图中读出每年人口的数量及增加的幅度是解题的关键.24.(12分)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M 为⌒AD中点,连接BM,CM.(1)求证:BM=CM;(2)当⊙O的半径为2 时,求⌒BM的长.【考点】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分析】(1)根据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定理解答即可;(2)根据弧长公式计算.【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D,∴,∵M为中点,∴=,∴+=+,即=,∴BM=CM;(2)解:∵⊙O的半径为2,∴⊙O的周长为4π,∴的长=π.【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弧长的计算、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掌握弧长的计算公式、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5.如图,在△ABC中,AB=AC=1,BC=215,在AC边上截取AD=BC,连接BD.(1)通过计算,判断AD2与AC·CD 的大小关系;(2)求∠ABD 的度数.【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分析】(1)先求得AD、CD的长,然后再计算出AD2与AC•CD的值,从而可得到AD2与AC•CD的关系;(2)由(1)可得到BD2=AC•CD,然后依据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证明△BCD∽△ABC,依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DBC=∠A,DB=CB,然后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ABD的度数.【解答】解:(1)∵AD=BC=1,,∴AD=,DC=1-=.∴AD2=,AC•CD=.∴AD2=AC•CD.(2)∵AD=BC,AD2=AC•CD,∴BC2=AC•CD,即.又∵∠C=∠C,∴△BCD∽△ACB.∴,∠DBC=∠A.∴DB=CB=A D.∴∠A=∠ABD,∠C=∠BDC.设∠A=x,则∠ABD=x,∠DBC=x,∠C=2x.∵∠A+∠ABC+∠C=180°,∴x+2x+2x=180°.解得:x=36°.∴∠ABD=3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证得△BCD∽△ABC是解题的关键.26.(13分)如图,矩形ABCD 中,AB=4,AD=3,M 是边CD 上一点,将△ADM沿直线AM 对折,得到△ANM.(1)当AN平分∠MAB时,求DM的长;(2)连接BN ,当DM=1时,求△ABN的面积;(3)当射线BN 交线段CD于点F时,求DF的最大值.【考点】矩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1)由折叠性质得∠MAN=∠DAM,证出∠DAM=∠MAN=∠NAB,由三角函数得出DM=AD•tan∠DAM=即可;(2)延长MN交AB延长线于点Q,由矩形的性质得出∠DMA=∠MAQ,由折叠性质得出∠DMA=∠AMQ,AN=AD=3,MN=MD=1,得出∠MAQ=∠AMQ,证出MQ=AQ,设NQ=x,则AQ=MQ=1+x,证出∠ANQ=90°,在R t△ANQ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 NQ=4,AQ=5,即可求出△ABN的面积;(3)过点A作AH⊥BF于点H,证明△ABH∽△BFC,得出对应边成比例,得出当点N、H重合(即AH=AN)时,AH最大,BH最小,CF最小,DF最大,此时点M、F重合,B、N、M三点共线,由折叠性质得:AD=AH,由AAS证明△ABH≌△BFC,得出CF=BH,由勾股定理求出BH,得出CF,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1)由折叠性质得:△ANM≌△ADM,∴∠MAN=∠DAM,∵AN平分∠MAB,∠MAN=∠NAB,∴∠DAM=∠MAN=∠NAB,∵四边形ABCD是矩形,∴∠DAB=90°,∴∠DAM=30°,∴DM=AD•tan∠DAM=3×tan30°=;(2)延长MN交AB延长线于点Q,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是矩形,∴AB∥DC,∴∠DMA=∠MAQ,由折叠性质得:△ANM≌△ADM,∴∠DMA=∠AMQ,AN=AD=3,MN=MD=1,∴∠MAQ=∠AMQ,∴MQ=AQ,设NQ=x,则AQ=MQ=1+x,∵∠ANM=90°,∴∠ANQ=90°,在Rt△AN Q中,由勾股定理得:AQ2=AN2+NQ2,∴(x+1)2=32+x2,解得:x=4,∴NQ=4,AQ=5,∵AB=4,AQ=5,∴;(3)过点A作AH⊥BF于点H,如图2所示:∵四边形ABCD是矩形,∴AB∥DC,∴∠HBA=∠BFC,∵∠AHB=∠BCF=90°,∴△ABH∽△BFC,∴,∵AH≤AN=3,AB=4,∴当点N、H重合(即AH=AN)时,AH最大,BH最小,CF最小,DF最大,此时点M、F 重合,B、N、M三点共线,如图3所示:由折叠性质得:AD=AH,∵AD=BC,∴AH=BC,在△ABH和△BFC中,,∴△ABH≌△BFC(AAS),∴CF=BH,由勾股定理得:,∴DF的最大值=DC-CF=.【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熟练掌握矩形和折叠的性质,证明三角形相似和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7.(13分)已知,抛物线y=ax2+bx+c ( a≠0)经过原点,顶点为A ( h,k ) (h≠0).(1)当h=1,k=2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抛物线y=tx2(t≠0)也经过A点,求a与t之间的关系式;(3)当点A在抛物线y=x2-x上,且-2≤h<1时,求a的取值范围.【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用顶点式解决这个问题,设抛物线为y=a(x-1)2+2,原点代入即可.(2)设抛物线为y=ax2+bx,则,b=-2ah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出k(用a、h表示),又抛物线y=tx2也经过A(h,k),求出k,列出方程即可解决.(3)根据条件列出关于a的不等式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顶点为A(1,2),设抛物线为y=a(x-1)2+2,∵抛物线经过原点,∴0=a(0-1)2+2,∴a=-2,∴抛物线解析式为y=-2x2+4x.(2)∵抛物线经过原点,∴设抛物线为y=ax2+bx,∵,∴b=-2ah,∴y=ax2-2ahx,∵顶点A(h,k),∴k=ah2-2ah2=-ah2,抛物线y=tx2也经过A(h,k),∴k=th2,∴th2=ah2-2ah2,∴t=-a,(3)∵点A在抛物线y=x2-x上,∴k=h2-h,又k=ah2-2ah2,∴,∵-2≤h<1,∴-2≤<1,①当1+a>0时,即a>-1时,,解得a>0,②当1+a<0时,即a<-1时,解得,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a>0或.【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题、不等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参数解决问题,题目比较难参数比较多,第三个问题解不等式要注意讨论,属于中考压轴题.。
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版)

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2016•福州)下列实数中的无理数是()A. 0.7B.C. πD. ﹣82.(2016•福州)如图是3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它的俯视图是()A. B. C. D.3.(2016•福州)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与∠2的位置关系是()A. 同位角B. 内错角C. 同旁内角D. 对顶角4.(2016•福州)下列算式中,结果等于a6的是()A. a4+a2B. a2+a2+a2C. a2•a3D. a2•a2•a25.(2016•福州)不等式组的解集是()A. x>﹣1B. x>3C. ﹣1<x<3D. x<36.(2016•福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B. 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为C. 概率很小的事件不可能发生D. 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次,正面朝上的次数一定为50次7.(2016•福州)A,B是数轴上两点,线段AB上的点表示的数中,有互为相反数的是()A. B.C. D.8.(2016•福州)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D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m,n),B(2,﹣1),C(﹣m,﹣n),则点D的坐标是()A. (﹣2,1)B. (﹣2,﹣1)C. (﹣1,﹣2)D. (﹣1,2)9.(2016•福州)如图,以圆O为圆心,半径为1的弧交坐标轴于A,B两点,P是上一点(不与A,B重合),连接OP,设∠POB=α,则点P的坐标是()A. (sinα,sinα)B. (cosα,cosα)C. (cosα,sinα)D. (sinα,cosα)10.(2016•福州)下表是某校合唱团成员的年龄分布对于不同的x,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A. 平均数、中位数B. 众数、中位数C. 平均数、方差D. 中位数、方差11.(2016•福州)已知点A(﹣1,m),B(1,m),C(2,m+1)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这个函数图象可以是()A. B.C. D.12.(2016•福州)下列选项中,能使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4x+c=0一定有实数根的是()A. a>0B. a=0C. c>0D. c=0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13.(2016•福州)分解因式:x2﹣4=________.14.(2016•福州)若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5.(2016•福州)已知四个点的坐标分别是(﹣1,1),(2,2),(,),(﹣5,﹣),从中随机选取一个点,在反比例函数y= 图象上的概率是________.16.(2016•福州)如图所示的两段弧中,位于上方的弧半径为r上,下方的弧半径为r下,则r上________r下.(填“<”“=”“<”)17.(2016•福州)若x+y=10,xy=1,则x3y+xy3的值是________.18.(2016•福州)如图,6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网格,菱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菱形的一个角(∠O)为60°,A,B,C都在格点上,则tan∠ABC的值是________.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90分)19.(2016•福州)计算:|﹣1|﹣+(﹣2016)0.20.(2016•福州)化简:a﹣b﹣.21.(2016•福州)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如图所示,其中AB=AD,BC=DC.求证:∠BAC=∠DAC.22.(2016•福州)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某班去看演出,甲种票每张24元,乙种票每张18元.如果35名学生购票恰好用去750元,甲乙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23.(2016•福州)福州市2011﹣2015年常住人口数统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福州市常住人口数,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________万人;(2)与上一年相比,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________;(3)预测2016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多少万人?请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说明理由.24.(2016•福州)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M为中点,连接BM,CM.(1)求证:BM=CM;(2)当⊙O的半径为2时,求的长.25.(2016•福州)如图,在△ABC中,AB=AC=1,BC= ,在AC边上截取AD=BC,连接BD.(1)通过计算,判断AD2与AC•CD的大小关系;(2)求∠ABD的度数.26.(2016•福州)如图,矩形ABCD中,AB=4,AD=3,M是边CD上一点,将△ADM沿直线AM对折,得到△ANM.(1)当AN平分∠MAB时,求DM的长;(2)连接BN,当DM=1时,求△ABN的面积;(3)当射线BN交线段CD于点F时,求DF的最大值.27.(2016•福州)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经过原点,顶点为A(h,k)(h≠0).(1)当h=1,k=2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抛物线y=tx2(t≠0)也经过A点,求a与t之间的关系式;(3)当点A在抛物线y=x2﹣x上,且﹣2≤h<1时,求a的取值范围.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2016•福州)下列实数中的无理数是()A. 0.7B.C. πD. ﹣8【答案】C【考点】无理数的认识【解答】解:∵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且0.7为有限小数,为有限小数,﹣8为整数,都属于有理数,π为无限不循环小数,∴π为无理数.故选:C.【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最典型就是π,选出答案即可.题目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题目整体较简单,是要熟记无理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此类问题.2.(2016•福州)如图是3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它的俯视图是()A. B. C. D.【答案】C【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解答】解:人站在几何体的正面,从上往下看,正方形个数从左到右依次为2,1,故选:C.【分析】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主视图是从物体的正面看得到的视图.3.(2016•福州)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与∠2的位置关系是()A. 同位角B. 内错角C. 同旁内角D. 对顶角【答案】B【考点】对顶角、邻补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解答】解: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与∠2是内错角.故选B.【分析】根据内错角的定义求解.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同位角:三线八角中的某两个角是不是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完全由那两个角在图形中的相对位置决定.在复杂的图形中判别三类角时,应从角的两边入手,具有上述关系的角必有两边在同一直线上,此直线即为截线,而另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边,它们所在的直线即为被截的线.4.(2016•福州)下列算式中,结果等于a6的是()A. a4+a2B. a2+a2+a2C. a2•a3D. a2•a2•a2【答案】D【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解答】解:∵a4+a2≠a6,∴选项A的结果不等于a6;∵a2+a2+a2=3a2,∴选项B的结果不等于a6;∵a2•a3=a5,∴选项C的结果不等于a6;∵a2•a2•a2=a6,∴选项D的结果等于a6.故选:D.【分析】A:a4+a2≠a6,据此判断即可.B: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可得a2+a2+a2=3a2.C: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可得a2•a3=a5.D: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可得a2•a2•a2=a6.(1)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底数必须相同;②按照运算性质,只有相乘时才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2)此题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要熟练掌握.5.(2016•福州)不等式组的解集是()A. x>﹣1B. x>3C. ﹣1<x<3D. x<3【答案】B【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答】解:解不等式,得x>﹣1,解不等式,得x>3,由可得,x>3,故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3.故选B.【分析】根据解不等式组的方法可以求得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6.(2016•福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B. 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为C. 概率很小的事件不可能发生D. 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次,正面朝上的次数一定为50次【答案】A【考点】概率的意义【解答】解:A、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所以A选项正确;B、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在0与1之间,所以B选项错误;C、概率很小的事件不是不可能发生,而是发生的机会较小,所以C选项错误;D、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次,正面朝上的次数可能为50次,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A.【分析】根据概率的意义和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P(A)=1、不可能发生事件的概率P (A)=0对A、B、C进行判定;根据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对D进行判定.本题考查了概率的意义:一般地,在大量重复实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mn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为P(A)=p;概率是频率(多个)的波动稳定值,是对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的表现.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P(A)=1;不可能发生事件的概率P(A)=0.7.(2016•福州)A,B是数轴上两点,线段AB上的点表示的数中,有互为相反数的是()A. B.C. D.【答案】B【考点】数轴及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相反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解答】解:表示互为相反数的点,必须要满足在数轴原点0的左右两侧,从四个答案观察发现,只有B选项的线段AB符合,其余答案的线段都在原点0的同一侧,所以可以得出答案为B.故选:B【分析】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通过观察线段AB上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就可以做出判断.本题考查了互为相反数的概念,解题关键是要熟悉互为相反数概念,数形结合观察线段AB上的点与原点的距离.8.(2016•福州)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D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m,n),B(2,﹣1),C(﹣m,﹣n),则点D的坐标是()A. (﹣2,1)B. (﹣2,﹣1)C. (﹣1,﹣2)D. (﹣1,2)【答案】A【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答】解:∵A(m,n),C(﹣m,﹣n),∴点A和点C关于原点对称,∵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和B关于原点对称,∵B(2,﹣1),∴点D的坐标是(﹣2,1).故选:A.【分析】由点的坐标特征得出点A和点C关于原点对称,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和B关于原点对称,即可得出点D的坐标.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和B关于原点对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2016•福州)如图,以圆O为圆心,半径为1的弧交坐标轴于A,B两点,P是上一点(不与A,B重合),连接OP,设∠POB=α,则点P的坐标是()A. (sinα,sinα)B. (cosα,cosα)C. (cosα,sinα)D. (sinα,cosα)【答案】C【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解直角三角形【解答】解:过P作PQ⊥OB,交OB于点Q,在Rt△OPQ中,OP=1,∠POQ=α,∴sinα= ,cosα= ,即PQ=sinα,OQ=cosα,则P的坐标为(c osα,sinα),故选C.【分析】过P作PQ⊥OB,交OB于点Q,在直角三角形OPQ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表示出OQ与PQ,即可确定出P的坐标.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以及坐标与图形性质,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0.(2016•福州)下表是某校合唱团成员的年龄分布对于不同的x,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A. 平均数、中位数B. 众数、中位数C. 平均数、方差D. 中位数、方差【答案】B【考点】频数(率)分布表,常用统计量的选择【解答】解:由表可知,年龄为15岁与年龄为16岁的频数和为x+10﹣x=10,则总人数为:5+15+10=30,故该组数据的众数为14岁,中位数为:=14岁,即对于不同的x,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众数和中位数,故选:B.【分析】由频数分布表可知后两组的频数和为10,即可得知总人数,结合前两组的频数知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及第15、16个数据的平均数,可得答案.本题主要考查频数分布表及统计量的选择,由表中数据得出数据的总数是根本,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及方差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1.(2016•福州)已知点A(﹣1,m),B(1,m),C(2,m+1)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这个函数图象可以是()A. B.C. D.【答案】C【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函数的图象【解答】解:∵点A(﹣1,m),B(1,m),∴A与B关于y轴对称,故A,B错误;∵B(1,m),C(2,m+1),∴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C.【分析】由点A(﹣1,m),B(1,m),C(2,m+1)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可得A 与B关于y轴对称,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继而求得答案.此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注意掌握排除法在选择题中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12.(2016•福州)下列选项中,能使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4x+c=0一定有实数根的是()A. a>0B. a=0C. c>0D. c=0【答案】D【考点】根的判别式【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4)2﹣4ac=16﹣4ac≥0,且a≠0,∴ac≤4,且a≠0;A、若a>0,当a=1、c=5时,ac=5>4,此选项错误;B、a=0不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此选项错误;C、若c>0,当a=1、c=5时,ac=5>4,此选项错误;D、若c=0,则ac=0≤4,此选项正确;故选:D.【分析】根据方程有实数根可得ac≤4,且a≠0,对每个选项逐一判断即可.本题主要考查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13.(2016•福州)分解因式:x2﹣4=________.【答案】(x+2)(x﹣2)【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解答】解:x2﹣4=(x+2)(x﹣2).故答案为:(x+2)(x﹣2).【分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即可.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式子的特点是:两项平方项,符号相反.14.(2016•福州)若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x≥﹣1【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解答】解:若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求出x的取值范围.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概念:式子(a≥0)叫二次根式;性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15.(2016•福州)已知四个点的坐标分别是(﹣1,1),(2,2),(,),(﹣5,﹣),从中随机选取一个点,在反比例函数y= 图象上的概率是________.【答案】【考点】概率公式,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解:∵﹣1×1=﹣1,2×2=4,×=1,(﹣5)×(﹣)=1,∴2个点的坐标在反比例函数y= 图象上,∴在反比例函数y= 图象上的概率是2÷4= .故答案为:.【分析】先判断四个点的坐标是否在反比例函数y= 图象上,再让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点的个数除以点的总数即为在反比例函数y= 图象上的概率,依此即可求解.考查了概率公式,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6.(2016•福州)如图所示的两段弧中,位于上方的弧半径为r上,下方的弧半径为r下,则r上________r下.(填“<”“=”“<”)【答案】<【考点】弧长的计算【解答】解:如图,r上<r下.故答案为<.【分析】利用垂径定理,分别作出两段弧所在圆的圆心,然后比较两个圆的半径即可.本题考查了弧长公式:圆周长公式:C=2πR (2)弧长公式:l= (弧长为l,圆心角度数为n,圆的半径为R);正确区分弧、弧的度数、弧长三个概念,度数相等的弧,弧长不一定相等,弧长相等的弧不一定是等弧,只有在同圆或等圆中,才有等弧的概念,才是三者的统一.17.(2016•福州)若x+y=10,xy=1,则x3y+xy3的值是________.【答案】98【考点】代数式求值,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解答】解:x3y+xy3=xy(x2+y2)=xy[(x+y)2﹣2xy]=1×(102﹣2×1)=98.故答案为:98.【分析】可将该多项式分解为xy(x2+y2),又因为x2+y2=(x+y)2﹣2xy,然后将x+y 与xy的值代入即可.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和代数式变形.解决本类问题的一般方法:若已知x+y与xy的值,则x2+y2=(x+y)2﹣2xy,再将x+y与xy的值代入即可.18.(2016•福州)如图,6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网格,菱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菱形的一个角(∠O)为60°,A,B,C都在格点上,则tan∠ABC的值是________.【答案】【考点】菱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解答】解:如图,连接EA,EC,设菱形的边长为a,由题意得∠AEF=30°,∠BEF=60°,AE= a,EB=2a∴∠AEB=90°,∴tan∠ABC= = = .故答案为.【分析】如图,连接EA、EB,先证明∠AEB=90°,根据tan∠ABC= ,求出AE、EB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三角函数、特殊三角形边角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90分)19.(2016•福州)计算:|﹣1|﹣+(﹣2016)0.【答案】解:|﹣1|﹣+(﹣2016)0=1﹣2+1=0.【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立方根,零指数幂【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立方根的定义和零指数幂的性质化简求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20.(2016•福州)化简:a﹣b﹣.【答案】解:原式=a﹣b﹣(a+b)=a﹣b﹣a﹣b=﹣2b.【考点】分式的加减法【分析】先约分,再去括号,最后合并同类项即可.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1.(2016•福州)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如图所示,其中AB=AD,BC=DC.求证:∠BAC=∠DAC.【答案】证明:在△ABC和△ADC中,有,所以△ABC≌△ADC(SSS),所以∠BAC=∠DA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在△ABC和△ADC中,由三组对边分别相等可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证得△ABC≌△ADC,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证出△ABC≌△ADC.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出两三角形全等是关键.22.(2016•福州)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某班去看演出,甲种票每张24元,乙种票每张18元.如果35名学生购票恰好用去750元,甲乙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答案】解:设甲种票买了x张,乙种票买了y张.根据题意得:.解得:.答:甲种票买了20张,乙种票买了15张【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鸡兔同笼问题【分析】设甲种票买了x张,乙种票买了y张.然后根据购票总张数为35张,总费用为750元列方程求解即可.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23.(2016•福州)福州市2011﹣2015年常住人口数统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福州市常住人口数,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________万人;(2)与上一年相比,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________;(3)预测2016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多少万人?请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说明理由.【答案】(1)7(2)2014(3)解:预测2016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757万人,理由:从统计图可知,福州市常住人口每年增加的数量的众数是7万人,由此可以预测2016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757万人【考点】折线统计图【解答】解:(1)福州市常住人口数,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750﹣743=7(万人);(2)由图可知2012年增加:×100%≈0.98%,2013年增加:×100%≈0.97%,2014年增加:×100%≈1.2%,2015年增加:×100%≈0.94%,故与上一年相比,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2014年;故答案为:(1)7;(2)2014.【分析】(1)将2015年人数减去2014年人数即可;(2)计算出每年与上一年相比,增加的百分率即可得知;(3)可从每年人口增加的数量加以预测.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从条形图中读出每年人口的数量及增加的幅度是解题的关键.24.(2016•福州)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M为中点,连接BM,CM.(1)求证:BM=CM;(2)当⊙O的半径为2时,求的长.【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D,∴= ,∵M为中点,∴= ,∴+ = + ,即= ,∴BM=CM;(2)解:∵⊙O的半径为2,∴⊙O的周长为4π,∴的长= ×4π= π【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分析】(1)根据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定理解答即可;(2)根据弧长公式计算.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弧长的计算、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掌握弧长的计算公式、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5.(2016•福州)如图,在△ABC中,AB=AC=1,BC= ,在AC边上截取AD=BC,连接BD.(1)通过计算,判断AD2与AC•CD的大小关系;(2)求∠ABD的度数.【答案】(1)解:∵AB=BC=1,BC= ,∴AD= ,DC=1﹣= .∴AD2= = ,AC•CD=1× = .∴AD2=AC•CD(2)解:∵AD=BD,AD2=AC•CD,∴BD2=AC•CD,即.又∵∠C=∠C,∴△BCD∽△ABC.∴,∠DBC=∠A.∴DB=CB=AD.∴∠A=∠ABD,∠C=∠D.设∠A=x,则∠ABD=x,∠DBC=x,∠C=2x.∵∠A+∠ABC+∠C=180°,∴x+2x+2x=180°.解得:x=36°.∴∠ABD=36°【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分析】(1)先求得AD、CD的长,然后再计算出AD2与AC•CD的值,从而可得到AD2与AC•CD的关系;(2)由(1)可得到BD2=AC•CD,然后依据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证明△BCD∽△ABC,依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DBC=∠A,DB=CB,然后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ABD的度数.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证得△BCD∽△ABC是解题的关键.26.(2016•福州)如图,矩形ABCD中,AB=4,AD=3,M是边CD上一点,将△ADM沿直线AM对折,得到△ANM.(1)当AN平分∠MAB时,求DM的长;(2)连接BN,当DM=1时,求△ABN的面积;(3)当射线BN交线段CD于点F时,求DF的最大值.【答案】(1)由折叠性质得:△ANM≌△ADM,∴∠MAN=∠DAM,∵AN平分∠MAB,∠MAN=∠NAB,∴∠DAM=∠MAN=∠NAB,∵四边形ABCD是矩形,∴∠DAB=90°,∴∠DAM=30°,∴DM=AD•tan∠DAM=3×tan30°=3×=(2)延长MN交AB延长线于点Q,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是矩形,∴AB∥DC,∴∠DMA=∠MAQ,由折叠性质得:△ANM≌△ADM,∴∠DMA=∠AMQ,AN=AD=3,MN=MD=1,∴∠MAQ=∠AMQ,∴MQ=AQ,设NQ=x,则AQ=MQ=1+x,∵∠ANM=90°,∴∠ANQ=90°,在Rt△ANQ中,由勾股定理得:AQ2=AN2+NQ2,∴(x+1)2=32+x2,解得:x=4,∴NQ=4,AQ=5,∵AB=4,AQ=5,∴S△NAB= S△NAQ= ×AN•NQ= ××3×4= ;(3)过点A作AH⊥BF于点H,如图2所示:∵四边形ABCD是矩形,∴AB∥DC,∴∠HBA=∠BFC,∵∠AHB=∠BCF=90°,∴△ABH∽△BFC,∴,∵AH≤AN=3,AB=4,∴当点N、H重合(即AH=AN)时,AH最大,BH最小,CF最小,DF最大,此时点M、F重合,B、N、M三点共线,如图3所示:由折叠性质得:AD=AH,∵AD=BC,∴AH=BC,在△ABH和△BFC中,,∴△ABH≌△BFC(AAS),∴CF=BH,由勾股定理得:BH= = = ,∴CF= ,∴DF的最大值=DC﹣CF=4﹣【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分析】(1)由折叠性质得∠MAN=∠DAM,证出∠DAM=∠MAN=∠NAB,由三角函数得出DM=AD•tan∠DAM= 即可;(2)延长MN交AB延长线于点Q,由矩形的性质得出∠DMA=∠MAQ,由折叠性质得出∠DMA=∠AMQ,AN=AD=3,MN=MD=1,得出∠MAQ=∠AMQ,证出MQ=AQ,设NQ=x,则AQ=MQ=1+x,证出∠ANQ=90°,在Rt△ANQ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NQ=4,AQ=5,即可求出△ABN的面积;(3)过点A作AH⊥BF于点H,证明△ABH∽△BFC,得出对应边成比例= ,得出当点N、H重合(即AH=AN)时,AH最大,BH最小,CF最小,DF最大,此时点M、F重合,B、N、M三点共线,由折叠性质得:AD=AH,由AAS证明△ABH≌△BFC,得出CF=BH,由勾股定理求出BH,得出CF,即可得出结果.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熟练掌握矩形和折叠的性质,证明三角形相似和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7.(2016•福州)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经过原点,顶点为A(h,k)(h≠0).(1)当h=1,k=2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抛物线y=tx2(t≠0)也经过A点,求a与t之间的关系式;(3)当点A在抛物线y=x2﹣x上,且﹣2≤h<1时,求a的取值范围.【答案】(1)∵顶点为A(1,2),设抛物线为y=a(x﹣1)2+2,∵抛物线经过原点,∴0=a(0﹣1)2+2,∴a=﹣2,∴抛物线解析式为y=﹣2x2+4x(2)∵抛物线经过原点,∴设抛物线为y=ax2+bx,∵h=﹣,∴b=﹣2ah,∴y=ax2﹣2ahx,∵顶点A(h,k),∴k=ah2﹣2ah,抛物线y=tx2也经过A(h,k),∴k=th2,∴th2=ah2﹣2ah2,∴t=﹣a,(3)∵点A在抛物线y=x2﹣x上,∴k=h2﹣h,又k=ah2﹣2ah2,∴h= ,∵﹣2≤h<1,∴﹣2≤ <1,①当1+a>0时,即a>﹣1时,,解得a>0,②当1+a<0时,即a<﹣1时,解得a≤﹣,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a>0或a≤﹣【考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用顶点式解决这个问题,设抛物线为y=a(x﹣1)2+2,原点代入即可.(2)设抛物线为y=ax2+bx,则h=﹣,b=﹣2ah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出k(用a、h表示),又抛物线y=tx2也经过A(h,k),求出k,列出方程即可解决.(3)根据条件列出关于a 的不等式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题、不等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参数解决问题,题目比较难参数比较多,第三个问题解不等式要注意讨论,属于中考压轴题.。
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数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数学试题一、选择题(共12 小题,每题3分.满分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实数中的无理数是A .0.7B .21C .πD .-8 【考点】无理数. 【专题】计算题.【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最典型就是π,选出答案即可. 【解答】解:∵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且0.7为有限小数,为有限小数,-8为正数,都属于有理数, π为无限不循环小数, ∴π为无理数. 故选:C .【点评】题目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题目整体较简单,是要熟记无理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此类问题.2.如图是3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它的俯视图是A .B .C .D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分析】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解答】解:人站在几何体的正面,从上往下看,正方形个数从左到右依次为2,1,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主视图是从物体的正面看得到的视图.3.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1和∠2的位置关系是A .同位角B .内错角C .同旁内角D .对顶角第2题【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对顶角、邻补角.【分析】根据内错角的定义求解.【解答】解: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与∠2是内错角.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同位角:三线八角中的某两个角是不是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完全由那两个角在图形中的相对位置决定.在复杂的图形中判别三类角时,应从角的两边入手,具有上述关系的角必有两边在同一直线上,此直线即为截线,而另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边,它们所在的直线即为被截的线.4.下列算式中,结果等于a6的是A.a4+a2B.a2+a2+a2C.a4·a2D.a2·a2·a2【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合并同类项.【专题】计算题;推理填空题.【分析】A:a4+a2≠a6,据此判断即可.B: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可得a2+a2+a2=3a2.C: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可得a2•a3=a5.D: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可得a2•a2•a2=a6.【解答】解:∵a4+a2≠a6,∴选项A的结果不等于a6;∵a2+a2+a2=3a2,∴选项B的结果不等于a6;∵a2•a3=a5,∴选项C的结果不等于a6;∵a2•a2•a2=a6,∴选项D的结果等于a6.故选:D.【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底数必须相同;②按照运算性质,只有相乘时才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2)此题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要熟练掌握.5.不等式组⎩⎨⎧>->+0301x x 的解集是A .x >-1B .x >3C .-1<x <3D .x <3【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专题】方程与不等式.【分析】根据解不等式组的方法可以求得原不等式组的解集. 【解答】解解不等式①,得 x >-1, 解不等式②,得 x >3,由①②可得,x >3,故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 >3.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B .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为21C .概率很小的事件不可能发生D .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次,正面朝上的次数一定为50次【考点】概率的意义.【分析】根据概率的意义和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P(A)=1、不可能发生事件的概率P (A)=0对A、B、C进行判定;根据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对D进行判定.【解答】解:A、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所以A选项正确;B、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在0与1之间,所以B选项错误;C、概率很小的事件不是不可能发生,而是发生的机会较小,所以C选项错误;D、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次,正面朝上的次数可能为50次,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概率的意义:一般地,在大量重复实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mn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为 P(A)=p;概率是频率(多个)的波动稳定值,是对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的表现.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P(A)=1;不可能发生事件的概率 P(A)=0.7.A,B是数轴上两点,线段AB上的点表示的数中,有互为相反数的是8.平面宜角坐标系中,已知□ABCD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m,n),B ( 2,-l ),C(-m,-n),则点D的坐标是A.(-2 ,l )B.(-2,-l ) C.(-1,-2 ) D .(-1,2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由点的坐标特征得出点A和点C关于原点对称,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和B关于原点对称,即可得出点D的坐标.【解答】解:∵A(m,n),C(-m,-n),∴点A和点C关于原点对称,∵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和B关于原点对称,∵B(2,-1),∴点D的坐标是(-2,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和B关于原点对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AB上一点(不9.如图,以O 为圆心,半径为1 的弧交坐标轴于A,B 两点,P是⌒与A,B重合),连接OP,设∠POB=α,则点P的坐标是A.(sinα,sinα)B.(cosα,cosα)C.(cosα,sinα)D.(sinα,cosα)【考点】解直角三角形;坐标与图形性质.【专题】计算题;三角形.【分析】过P作PQ⊥OB,交OB于点Q,在直角三角形OPQ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表示出OQ与PQ,即可确定出P的坐标.【解答】解:过P作PQ⊥OB,交OB于点Q,在Rt△OPQ中,OP=1,∠POQ=α,∴,,即PQ=sinα,OQ=cosα,则P的坐标为(cosα,sinα),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以及坐标与图形性质,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0.下表是某校合唱团成员的年龄分布对于不同的x,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A.平均数,中位数B.众数,中位数C.平均数,方差D.中位数,方差【考点】统计量的选择;频数(率)分布表.【分析】由频数分布表可知后两组的频数和为10,即可得知总人数,结合前两组的频数知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及第15、16个数据的平均数,可得答案.【解答】解:由表可知,年龄为15岁与年龄为16岁的频数和为x+10-x=10, 则总人数为:5+15+10=30,故该组数据的众数为14岁,中位数为:,即对于不同的x ,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众数和中位数,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频数分布表及统计量的选择,由表中数据得出数据的总数是根本,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及方差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1.已知点A (-l ,m ),B ( l ,m ),C ( 2,m +l )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这个函数图象可以是A B C D【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函数的图象.【分析】由点A (-1,m ),B (1,m ),C (2,m+1)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可得A 与B 关于y 轴对称,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点A (-1,m ),B (1,m ), ∴A 与B 关于y 轴对称,故A ,B 错误; ∵B(1,m ),C (2,m+1),∴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注意掌握排除法在选择题中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12.下列选项中,能使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4x +c =0一定有实数根的是A .a >0B .a =0C .c >0D .c =0【考点】根的判别式.【分析】根据方程有实数根可得ac≤4,且a≠0,对每个选项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4)2-4ac=16-4ac≥0,且a≠0,∴ac≤4,且a≠0;A、若a>0,当a=1、c=5时,ac=5>4,此选项错误;B、a=0不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此选项错误;C、若c>0,当a=1、c=5时,ac=5>4,此选项错误;D、若c=0,则ac=0≤4,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4分,满分24分)13.分解因式:x2-4=.【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专题】因式分解.【分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即可.【解答】解:x2-4=(x+2)(x-2).故答案为:(x+2)(x-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式子的特点是:两项平方项,符号相反.14.若二次根式1x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求出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若二次根式1x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点评】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 概念:式子(a≥0)叫二次根式;性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15.已知四个点的坐标分别是(-1,1),(2,2),(32,23),(-5,-51),从中随机选一个点,在反比例函数y =x1图象上的概率是 . 【考点】概率公式;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分析】先判断四个点的坐标是否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再让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个数除以点的总数即为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概率,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1×1=-1, 2×2=4,,,∴2个点的坐标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概率是2÷4=.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概率公式,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6.如图所示的两段弧中,位于上方的弧半径为r 上,下方的弧半径为r 下,则r 上 r 下.(填“>“,”“=”“<”)【考点】弧长的计算.【分析】利用垂径定理,分别作出两段弧所在圆的圆心,然后比较两个圆的半径即可.【解答】解:如图,r上<r下.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弧长公式:圆周长公式:C=2πR (2)弧长公式:(弧长为l,圆心角度数为n,圆的半径为R);正确区分弧、弧的度数、弧长三个概念,度数相等的弧,弧长不一定相等,弧长相等的弧不一定是等弧,只有在同圆或等圆中,才有等弧的概念,才是三者的统一.17.若x+y=10,xy=1 ,则x3y+xy3=.【考点】代数式求值.【分析】可将该多项式分解为xy(x2+y2),又因为x2+y2=(x+y)2-2xy,然后将x+y与xy的值代入即可.【解答】解:x3y+xy3=xy(x2+y2)=xy[(x+y)2-2xy]=1×(102-2×1)=98.故答案为:98.【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和代数式变形.解决本类问题的一般方法:若已知x+y与xy的值,则x2+y2=(x+y)2-2xy,再将x+y与xy的值代入即可.18.如图,6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网格,菱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菱形的一个角(∠O)为60°,A,B,C 都在格点上,则tan∠ABC的值是.【考点】菱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 【专题】网格型.【分析】如图,连接EA 、EB ,先证明∠AEB=90°,根据,求出AE 、EB 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连接EA ,EC ,设菱形的边长为a ,由题意得∠AEF=30°,∠BEF=60°,,EB=2a∴∠AEB=90°, ∴.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三角函数、特殊三角形边角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共9 小题,满分90 分) 19.(7分)计算:|-1|-38+(-2016)0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立方根;零指数幂.【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立方根的定义和零指数幂的性质化简求出答案. 【解答】解:|-1|-38+(-2016)0 =1-2+1 =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20.(7分)化简:a -b -ba b a ++2)(【考点】分式的加减法.【分析】先约分,再去括号,最后合并同类项即可. 【解答】解:原式=a-b-(a+b ) =a-b-a-b =-2b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1.(8分)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如图所示,其中AB=AD,BC=DC,求证:∠BAC=∠DAC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在△ABC和△ADC中,由三组对边分别相等可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证得△ABC≌△ADC,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在△ABC和△ADC中,有,∴△ABC≌△ADC(SSS),∴∠BAC=∠DA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证出△ABC≌△ADC.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出两三角形全等是关键.22.(8分)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某班去看演出,甲种票每张24 元,乙种票每张18 元.如果35名学生购票恰好用去750元,甲乙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设甲种票买了x张,乙种票买了y张.然后根据购票总张数为35张,总费用为750元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设甲种票买了x张,乙种票买了y张.根据题意得:.解得:.答:甲种票买了20张,乙种票买了15张.【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23.(10分)福州市2011~2015年常住人口数统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福州市常住人口数,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万人;(2)与上一年相比,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万人;(3)预测2016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多少万人?请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说明理由.【考点】折线统计图.【分析】(1)将2015年人数减去2014年人数即可;(2)计算出每年与上一年相比,增加的百分率即可得知;(3)可从每年人口增加的数量加以预测.【解答】解:(1)福州市常住人口数,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750-743=7(万人);(2)由图可知2012年增加:,2013年增加:,2014年增加:,2015年增加:,故与上一年相比,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2014年;(3)预测2016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757万人,理由:从统计图可知,福州市常住人口每年增加的数量的众数是7万人,由此可以预测2016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757万人.故答案为:(1)7;(2)201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从条形图中读出每年人口的数量及增加的幅度是解题的关键.24.(12分)如图,正方形ABCD 内接于⊙O ,M 为⌒AD 中点,连接BM ,CM .(1)求证:BM =CM ;(2)当⊙O 的半径为2 时,求⌒BM 的长.【考点】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分析】(1)根据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定理解答即可;(2)根据弧长公式计算.【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CD, ∴, ∵M 为中点,∴=,∴+=+,即=,∴BM=CM;(2)解:∵⊙O 的半径为2,∴⊙O 的周长为4π, ∴的长=π.【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弧长的计算、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掌握弧长的计算公式、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5.如图,在△ABC中,AB=AC=1,BC=215,在AC边上截取AD=BC,连接BD.(1)通过计算,判断AD2与AC·CD 的大小关系;(2)求∠ABD 的度数.【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分析】(1)先求得AD、CD的长,然后再计算出AD2与AC•CD的值,从而可得到AD2与AC•CD的关系;(2)由(1)可得到BD2=AC•CD,然后依据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证明△BCD∽△ABC,依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DBC=∠A,DB=CB,然后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ABD的度数.【解答】解:(1)∵A D=BC=1,,∴AD=,DC=1-=.∴AD2=,AC•CD=.∴AD2=AC•CD.(2)∵AD=BC,AD2=AC•CD,∴BC2=AC•CD,即.又∵∠C=∠C,∴△BCD∽△ACB.∴,∠DBC=∠A.∴DB=CB=AD.∴∠A=∠ABD,∠C=∠BDC.设∠A=x,则∠ABD=x,∠DBC=x,∠C=2x.∵∠A+∠ABC+∠C=180°,∴x+2x+2x=180°.解得:x=36°.∴∠ABD=3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证得△BCD∽△ABC是解题的关键.26.(13分)如图,矩形ABCD 中,AB=4,AD=3,M 是边CD 上一点,将△ADM沿直线AM 对折,得到△ANM.(1)当AN平分∠MAB时,求DM的长;(2)连接BN ,当DM=1时,求△ABN的面积;(3)当射线BN 交线段CD于点F时,求DF的最大值.【考点】矩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1)由折叠性质得∠MAN=∠DAM,证出∠DAM=∠MAN=∠NAB,由三角函数得出DM=AD•tan∠DAM=即可;(2)延长MN交AB延长线于点Q,由矩形的性质得出∠DMA=∠MAQ,由折叠性质得出∠DMA=∠AMQ,AN=AD=3,MN=MD=1,得出∠MAQ=∠AMQ,证出MQ=AQ,设NQ=x,则AQ=MQ=1+x,证出∠ANQ=90°,在Rt△ANQ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 NQ=4,AQ=5,即可求出△ABN的面积;(3)过点A作AH⊥BF于点H,证明△ABH∽△BFC,得出对应边成比例,得出当点N、H重合(即AH=AN)时,AH最大,BH最小,CF最小,DF最大,此时点M、F重合,B、N、M三点共线,由折叠性质得:AD=AH,由AAS证明△ABH≌△BFC,得出CF=BH,由勾股定理求出BH,得出CF,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1)由折叠性质得:△ANM≌△ADM,∴∠MAN=∠DAM,∵AN平分∠MAB,∠MAN=∠NAB,∴∠DAM=∠MAN=∠NAB,∵四边形ABCD是矩形,∴∠DAB=90°,∴∠DAM=30°,∴DM=AD•tan∠DAM=3×tan30°=;(2)延长MN交AB延长线于点Q,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是矩形,∴AB∥DC,∴∠DMA=∠MAQ,由折叠性质得:△ANM≌△ADM,∴∠DMA=∠AMQ,AN=AD=3,MN=MD=1,∴∠MAQ=∠AMQ,∴MQ=AQ,设NQ=x,则AQ=MQ=1+x,∵∠ANM=90°,∴∠ANQ=90°,在Rt△ANQ中,由勾股定理得:AQ2=AN2+NQ2,∴(x+1)2=32+x2,解得:x=4,∴NQ=4,AQ=5,∵AB=4,AQ=5,∴;(3)过点A作AH⊥BF于点H,如图2所示:∵四边形ABCD是矩形,∴AB∥DC,∴∠HBA=∠BFC,∵∠AHB=∠BCF=90°,∴△ABH∽△BFC,∴,∵AH≤AN=3,AB=4,∴当点N、H重合(即AH=AN)时,AH最大,BH最小,CF最小,DF最大,此时点M、F 重合,B、N、M三点共线,如图3所示:由折叠性质得:AD=AH,∵AD=BC,∴AH=BC,在△ABH和△BFC中,,∴△ABH≌△BFC(AAS),∴CF=BH,由勾股定理得:,∴DF的最大值=DC-CF=.【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熟练掌握矩形和折叠的性质,证明三角形相似和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7.(13分)已知,抛物线y=ax2+bx+c ( a≠0)经过原点,顶点为A ( h,k ) (h≠0).(1)当h=1,k=2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抛物线y=tx2(t≠0)也经过A点,求a与t之间的关系式;(3)当点A在抛物线y=x2-x上,且-2≤h<1时,求a的取值范围.【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用顶点式解决这个问题,设抛物线为y=a(x-1)2+2,原点代入即可.(2)设抛物线为y=ax2+bx,则,b=-2ah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出k(用a、h表示),又抛物线y=tx2也经过A(h,k),求出k,列出方程即可解决.(3)根据条件列出关于a的不等式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顶点为A(1,2),设抛物线为y=a(x-1)2+2,∵抛物线经过原点,∴0=a(0-1)2+2,∴a=-2,∴抛物线解析式为y=-2x2+4x.(2)∵抛物线经过原点,∴设抛物线为y=ax2+bx,∵,∴b=-2ah,∴y=ax2-2ahx,∵顶点A(h,k),∴k=ah2-2ah2=-ah2,抛物线y=tx2也经过A(h,k),∴k=th2,∴th2=ah2-2ah2,∴t=-a,(3)∵点A在抛物线y=x2-x上,∴k=h2-h,又k=ah2-2ah2,∴,∵-2≤h<1,∴-2≤<1,①当1+a>0时,即a>-1时,,解得a>0,②当1+a<0时,即a<-1时,解得,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a>0或.【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题、不等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参数解决问题,题目比较难参数比较多,第三个问题解不等式要注意讨论,属于中考压轴题.。
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一、(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实数中的无理数是()A.0.7 B.C.πD.﹣82.如图是3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它的俯视图是()A.B. C.D.3.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与∠2的位置关系是()A.同位角B.内错角C.同旁内角 D.对顶角4.下列算式中,结果等于a6的是()A.a4+a2 B.a2+a2+a2C.a2•a3 D.a2•a2•a25.不等式组的解集是()A.x>﹣1 B.x>3 C.﹣1<x<3 D.x<3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B.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为C.概率很小的事件不可能发生D.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次,正面朝上的次数一定为50次7.A,B是数轴上两点,线段AB上的点表示的数中,有互为相反数的是()A.B.C.D.8.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D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m,n),B(2,﹣1),C(﹣m,﹣n),则点D 的坐标是()A.(﹣2,1)B.(﹣2,﹣1) C.(﹣1,﹣2) D.(﹣1,2)9.如图,以圆O为圆心,半径为1的弧交坐标轴于A,B两点,P是上一点(不与A,B重合),连接OP,设∠POB=α,则点P的坐标是()A.(sinα,sinα) B.(cosα,cosα) C.(cosα,sinα) D.(sinα,cosα)10.下表是某校合唱团成员的年龄分布对于不同的x ,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A .平均数、中位数B .众数、中位数C .平均数、方差D .中位数、方差11.已知点A (﹣1,m ),B (1,m ),C (2,m+1)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这个函数图象可以是( )A .B .C .D .12.下列选项中,能使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4x+c=0一定有实数根的是( )A .a >0B .a=0C .c >0D .c=0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13.分解因式:x 2﹣4= .14.若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15.已知四个点的坐标分别是(﹣1,1),(2,2),(,),(﹣5,﹣),从中随机选取一个点,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概率是 .16.如图所示的两段弧中,位于上方的弧半径为r 上,下方的弧半径为r 下,则r 上 r 下.(填“<”“=”“<”)17.若x+y=10,xy=1,则x 3y+xy 3的值是 .18.如图,6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网格,菱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菱形的一个角(∠O)为60°,A ,B ,C 都在格点上,则tan∠ABC 的值是 .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90分)19.计算:|﹣1|﹣+(﹣2016)0.20.化简:a ﹣b ﹣.21.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如图所示,其中AB=AD ,BC=DC .求证:∠BAC=∠DAC.22.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某班去看演出,甲种票每张24元,乙种票每张18元.如果35名学生购票恰好用去750元,甲乙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23.福州市2011﹣2015年常住人口数统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福州市常住人口数,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 万人;(2)与上一年相比,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3)预测2016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多少万人?请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说明理由.24.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M为中点,连接BM,CM.(1)求证:BM=CM;(2)当⊙O的半径为2时,求的长.25.如图,在△ABC中,AB=AC=1,BC=,在AC边上截取AD=BC,连接BD.(1)通过计算,判断AD2与AC•CD的大小关系;(2)求∠ABD的度数.26.如图,矩形ABCD中,AB=4,AD=3,M是边CD上一点,将△ADM沿直线AM对折,得到△ANM.(1)当AN平分∠MAB时,求DM的长;(2)连接BN,当DM=1时,求△ABN的面积;(3)当射线BN交线段CD于点F时,求DF的最大值.27.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经过原点,顶点为A(h,k)(h≠0).(1)当h=1,k=2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抛物线y=tx2(t≠0)也经过A点,求a与t之间的关系式;(3)当点A在抛物线y=x2﹣x上,且﹣2≤h<1时,求a的取值范围.2016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实数中的无理数是()A.0.7 B.C.πD.﹣8【考点】无理数.【专题】计算题.【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最典型就是π,选出答案即可.【解答】解:∵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且0.7为有限小数,为有限小数,﹣8为正数,都属于有理数,π为无限不循环小数,∴π为无理数.故选:C.【点评】题目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题目整体较简单,是要熟记无理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此类问题.2.如图是3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它的俯视图是()A.B. C.D.【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分析】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解答】解:人站在几何体的正面,从上往下看,正方形个数从左到右依次为2,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主视图是从物体的正面看得到的视图.3.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与∠2的位置关系是()A.同位角B.内错角C.同旁内角 D.对顶角【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对顶角、邻补角.【分析】根据内错角的定义求解.【解答】解: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与∠2是内错角.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同位角:三线八角中的某两个角是不是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完全由那两个角在图形中的相对位置决定.在复杂的图形中判别三类角时,应从角的两边入手,具有上述关系的角必有两边在同一直线上,此直线即为截线,而另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边,它们所在的直线即为被截的线.4.下列算式中,结果等于a6的是()A.a4+a2 B.a2+a2+a2C.a2•a3 D.a2•a2•a2【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合并同类项.【专题】计算题;推理填空题.【分析】A:a4+a2≠a6,据此判断即可.B: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可得a2+a2+a2=3a2.C: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可得a2•a3=a5.D: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可得a2•a2•a2=a6.【解答】解:∵a4+a2≠a6,∴选项A的结果不等于a6;∵a2+a2+a2=3a2,∴选项B的结果不等于a6;∵a2•a3=a5,∴选项C的结果不等于a6;∵a2•a2•a2=a6,∴选项D的结果等于a6.故选:D.【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底数必须相同;②按照运算性质,只有相乘时才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2)此题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要熟练掌握.5.不等式组的解集是()A.x>﹣1 B.x>3 C.﹣1<x<3 D.x<3【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专题】方程与不等式.【分析】根据解不等式组的方法可以求得原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答】解:解不等式①,得x>﹣1,解不等式②,得x>3,由①②可得,x>3,故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B.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为C.概率很小的事件不可能发生D.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次,正面朝上的次数一定为50次【考点】概率的意义.【分析】根据概率的意义和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P(A)=1、不可能发生事件的概率P(A)=0对A、B、C进行判定;根据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对D进行判定.【解答】解:A、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所以A选项正确;B、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在0与1之间,所以B选项错误;C、概率很小的事件不是不可能发生,而是发生的机会较小,所以C选项错误;D、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次,正面朝上的次数可能为50次,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概率的意义:一般地,在大量重复实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mn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 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为P(A)=p;概率是频率(多个)的波动稳定值,是对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的表现.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P(A)=1;不可能发生事件的概率P(A)=0.7.A,B是数轴上两点,线段AB上的点表示的数中,有互为相反数的是()A.B.C.D.【考点】相反数;数轴.【专题】数形结合.【分析】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通过观察线段AB上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就可以做出判断.【解答】解:表示互为相反数的点,必须要满足在数轴原点0的左右两侧,从四个答案观察发现,只有B选项的线段AB符合,其余答案的线段都在原点0的同一侧,所以可以得出答案为B.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互为相反数的概念,解题关键是要熟悉互为相反数概念,数形结合观察线段AB上的点与原点的距离.8.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D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m,n),B(2,﹣1),C(﹣m,﹣n),则点D 的坐标是()A.(﹣2,1)B.(﹣2,﹣1) C.(﹣1,﹣2) D.(﹣1,2)【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由点的坐标特征得出点A和点C关于原点对称,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和B关于原点对称,即可得出点D的坐标.【解答】解:∵A(m,n),C(﹣m,﹣n),∴点A和点C关于原点对称,∵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和B关于原点对称,∵B(2,﹣1),∴点D的坐标是(﹣2,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 和B关于原点对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如图,以圆O为圆心,半径为1的弧交坐标轴于A,B两点,P是上一点(不与A,B重合),连接OP,设∠POB=α,则点P的坐标是()A.(sinα,sinα) B.(cosα,cosα) C.(cosα,sinα) D.(sinα,cosα)【考点】解直角三角形;坐标与图形性质.【专题】计算题;三角形.【分析】过P作PQ⊥OB,交OB于点Q,在直角三角形OPQ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表示出OQ与PQ,即可确定出P的坐标.【解答】解:过P作PQ⊥OB,交OB于点Q,在Rt△OPQ中,OP=1,∠POQ=α,∴sinα=,cosα=,即PQ=sinα,OQ=cosα,则P的坐标为(cosα,sinα),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以及坐标与图形性质,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0.下表是某校合唱团成员的年龄分布对于不同的x,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A.平均数、中位数B.众数、中位数C.平均数、方差 D.中位数、方差【考点】统计量的选择;频数(率)分布表.【分析】由频数分布表可知后两组的频数和为10,即可得知总人数,结合前两组的频数知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及第15、16个数据的平均数,可得答案.【解答】解:由表可知,年龄为15岁与年龄为16岁的频数和为x+10﹣x=10,则总人数为:5+15+10=30,故该组数据的众数为14岁,中位数为: =14岁,即对于不同的x,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众数和中位数,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频数分布表及统计量的选择,由表中数据得出数据的总数是根本,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及方差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1.已知点A(﹣1,m),B(1,m),C(2,m+1)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这个函数图象可以是()A. B.C. D.【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函数的图象.【分析】由点A(﹣1,m),B(1,m),C(2,m+1)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可得A与B关于y轴对称,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点A(﹣1,m),B(1,m),∴A与B关于y轴对称,故A,B错误;∵B(1,m),C(2,m+1),∴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注意掌握排除法在选择题中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12.下列选项中,能使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4x+c=0一定有实数根的是()A.a>0 B.a=0 C.c>0 D.c=0【考点】根的判别式.【分析】根据方程有实数根可得ac≤4,且a≠0,对每个选项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4)2﹣4ac=16﹣4ac≥0,且a≠0,∴ac≤4,且a≠0;A、若a>0,当a=1、c=5时,ac=5>4,此选项错误;B、a=0不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此选项错误;C、若c>0,当a=1、c=5时,ac=5>4,此选项错误;D、若c=0,则ac=0≤4,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13.分解因式:x2﹣4= (x+2)(x﹣2).【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专题】因式分解.【分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即可.【解答】解:x 2﹣4=(x+2)(x ﹣2).故答案为:(x+2)(x ﹣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式子的特点是:两项平方项,符号相反.14.若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x≥﹣1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求出x 的取值范围.【解答】解:若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点评】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概念:式子(a≥0)叫二次根式; 性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15.已知四个点的坐标分别是(﹣1,1),(2,2),(,),(﹣5,﹣),从中随机选取一个点,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概率是 .【考点】概率公式;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先判断四个点的坐标是否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再让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点的个数除以点的总数即为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概率,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1×1=﹣1,2×2=4,×=1,(﹣5)×(﹣)=1,∴2个点的坐标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概率是2÷4=.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概率公式,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6.如图所示的两段弧中,位于上方的弧半径为r 上,下方的弧半径为r 下,则r 上 = r 下.(填“<”“=”“<”)【考点】弧长的计算.【分析】利用垂径定理,分别作出两段弧所在圆的圆心,然后比较两个圆的半径即可.【解答】解:如图,r上=r下.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弧长公式:圆周长公式:C=2πR (2)弧长公式:l=(弧长为l,圆心角度数为n,圆的半径为R);正确区分弧、弧的度数、弧长三个概念,度数相等的弧,弧长不一定相等,弧长相等的弧不一定是等弧,只有在同圆或等圆中,才有等弧的概念,才是三者的统一.17.若x+y=10,xy=1,则x3y+xy3的值是98 .【考点】代数式求值.【分析】可将该多项式分解为xy(x2+y2),又因为x2+y2=(x+y)2﹣2xy,然后将x+y与xy的值代入即可.【解答】解:x3y+xy3=xy(x2+y2)=xy[(x+y)2﹣2xy]=1×(102﹣2×1)=98.故答案为:98.【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和代数式变形.解决本类问题的一般方法:若已知x+y与xy的值,则x2+y2=(x+y)2﹣2xy,再将x+y与xy的值代入即可.18.如图,6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网格,菱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菱形的一个角(∠O)为60°,A,B,C都在格点上,则tan∠ABC的值是.【考点】菱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专题】网格型.【分析】如图,连接EA、EB,先证明∠AEB=90°,根据tan∠ABC=,求出AE、EB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连接EA,EC,设菱形的边长为a,由题意得∠AEF=30°,∠BEF=60°,AE=a,EB=2a∴∠AEB=90°,∴tan∠ABC===.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三角函数、特殊三角形边角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90分)19.计算:|﹣1|﹣+(﹣2016)0.【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立方根;零指数幂.【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立方根的定义和零指数幂的性质化简求出答案.【解答】解:|﹣1|﹣+(﹣2016)0=1﹣2+1=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20.化简:a﹣b﹣.【考点】分式的加减法.【分析】先约分,再去括号,最后合并同类项即可.【解答】解:原式=a﹣b﹣(a+b)=a﹣b﹣a﹣b=﹣2b.【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1.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如图所示,其中AB=AD,BC=DC.求证:∠BAC=∠DA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在△ABC和△ADC中,由三组对边分别相等可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证得△ABC≌△ADC,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在△ABC和△ADC中,有,∴△ABC≌△ADC(SSS),∴∠BAC=∠DA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证出△ABC≌△ADC.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出两三角形全等是关键.22.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某班去看演出,甲种票每张24元,乙种票每张18元.如果35名学生购票恰好用去750元,甲乙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设甲种票买了x张,乙种票买了y张.然后根据购票总张数为35张,总费用为750元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设甲种票买了x张,乙种票买了y张.根据题意得:.解得:.答:甲种票买了20张,乙种票买了15张.【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23.福州市2011﹣2015年常住人口数统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福州市常住人口数,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7 万人;(2)与上一年相比,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2014 ;(3)预测2016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多少万人?请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说明理由.【考点】折线统计图.【分析】(1)将2015年人数减去2014年人数即可;(2)计算出每年与上一年相比,增加的百分率即可得知;(3)可从每年人口增加的数量加以预测.【解答】解:(1)福州市常住人口数,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750﹣743=7(万人);(2)由图可知2012年增加:×100%≈0.98%,2013年增加:×100%≈0.97%,2014年增加:×100%≈1.2%,2015年增加:×100%≈0.94%,故与上一年相比,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2014年;(3)预测2016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757万人,理由:从统计图可知,福州市常住人口每年增加的数量的众数是7万人,由此可以预测2016年福州市常住人口数大约为757万人.故答案为:(1)7;(2)201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从条形图中读出每年人口的数量及增加的幅度是解题的关键.24.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M为中点,连接BM,CM.(1)求证:BM=CM;(2)当⊙O的半径为2时,求的长.【考点】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分析】(1)根据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定理解答即可;(2)根据弧长公式计算.【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D,∴=,∵M为中点,∴=,∴+=+,即=,∴BM=CM;(2)解:∵⊙O的半径为2,∴⊙O的周长为4π,∴的长=×4π=π.【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弧长的计算、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掌握弧长的计算公式、圆心距、弦、弧之间的关系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5.如图,在△ABC中,AB=AC=1,BC=,在AC边上截取AD=BC,连接BD.(1)通过计算,判断AD2与AC•CD的大小关系;(2)求∠ABD的度数.【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分析】(1)先求得AD、CD的长,然后再计算出AD2与AC•CD的值,从而可得到AD2与AC•CD的关系;(2)由(1)可得到BD2=AC•CD,然后依据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证明△BCD∽△ABC,依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DBC=∠A,DB=CB,然后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ABD的度数.【解答】解:(1)∵AB=BC=1,BC=,∴AD=,DC=1﹣=.∴AD2==,AC•CD=1×=.∴AD2=AC•CD.(2)∵AD=BD,AD2=AC•CD,∴BD2=AC•CD,即.又∵∠C=∠C,∴△BCD∽△ABC.∴,∠DBC=∠A.∴∠A=∠ABD,∠C=∠D.设∠A=x,则∠ABD=x,∠DBC=x,∠C=2x.∵∠A+∠ABC+∠C=180°,∴x+2x+2x=180°.解得:x=36°.∴∠ABD=3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证得△BCD∽△ABC是解题的关键.26.如图,矩形ABCD中,AB=4,AD=3,M是边CD上一点,将△ADM沿直线AM对折,得到△ANM.(1)当AN平分∠MAB时,求DM的长;(2)连接BN,当DM=1时,求△ABN的面积;(3)当射线BN交线段CD于点F时,求DF的最大值.【考点】矩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1)由折叠性质得∠MAN=∠DAM,证出∠DAM=∠MAN=∠NAB,由三角函数得出DM=AD•tan∠DAM=即可;(2)延长MN交AB延长线于点Q,由矩形的性质得出∠DMA=∠MAQ,由折叠性质得出∠DMA=∠AMQ,AN=AD=3,MN=MD=1,得出∠MAQ=∠AMQ,证出MQ=AQ,设NQ=x,则AQ=MQ=1+x,证出∠ANQ=90°,在Rt△ANQ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NQ=4,AQ=5,即可求出△ABN的面积;(3)过点A作AH⊥BF于点H,证明△ABH∽△BFC,得出对应边成比例=,得出当点N、H重合(即AH=AN)时,AH最大,BH最小,CF最小,DF最大,此时点M、F重合,B、N、M三点共线,由折叠性质得:AD=AH,由AAS 证明△ABH≌△BFC,得出CF=BH,由勾股定理求出BH,得出CF,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1)由折叠性质得:△ANM≌△ADM,∴∠MAN=∠DAM,∵AN平分∠MAB,∠MAN=∠NAB,∴∠DAM=∠MAN=∠NAB,∵四边形ABCD是矩形,∴∠DAB=90°,∴∠DAM=30°,∴DM=AD•tan∠DAM=3×tan30°=3×=;(2)延长MN交AB延长线于点Q,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是矩形,∴∠DMA=∠MAQ,由折叠性质得:△ANM≌△ADM,∴∠DMA=∠AMQ,AN=AD=3,MN=MD=1,∴∠MAQ=∠AMQ,∴MQ=AQ,设NQ=x ,则AQ=MQ=1+x ,∵∠ANM=90°,∴∠ANQ=90°,在Rt△ANQ 中,由勾股定理得:AQ 2=AN 2+NQ 2,∴(x+1)2=32+x 2,解得:x=4,∴NQ=4,AQ=5,∵AB=4,AQ=5,∴S △NAB =S △NAQ =×AN•NQ=××3×4=;(3)过点A 作AH⊥BF 于点H ,如图2所示:∵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DC,∴∠HBA=∠BFC,∵∠AHB=∠BCF=90°,∴△ABH∽△BFC,∴=,∵AH≤AN=3,AB=4,∴当点N 、H 重合(即AH=AN )时,AH 最大,BH 最小,CF 最小,DF 最大,此时点M 、F 重合,B 、N 、M 三点共线,如图3所示:由折叠性质得:AD=AH ,∵AD=BC,∴AH=BC,在△ABH 和△BFC 中,,∴△ABH≌△BFC(AAS ),由勾股定理得:BH===,∴CF=,∴DF的最大值=DC﹣CF=4﹣.【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熟练掌握矩形和折叠的性质,证明三角形相似和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7.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经过原点,顶点为A(h,k)(h≠0).(1)当h=1,k=2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抛物线y=tx2(t≠0)也经过A点,求a与t之间的关系式;(3)当点A在抛物线y=x2﹣x上,且﹣2≤h<1时,求a的取值范围.【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用顶点式解决这个问题,设抛物线为y=a(x﹣1)2+2,原点代入即可.(2)设抛物线为y=ax2+bx,则h=﹣,b=﹣2ah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出k(用a、h表示),又抛物线y=tx2也经过A(h,k),求出k,列出方程即可解决.(3)根据条件列出关于a的不等式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顶点为A(1,2),设抛物线为y=a(x﹣1)2+2,∵抛物线经过原点,∴0=a(0﹣1)2+2,∴a=﹣2,∴抛物线解析式为y=﹣2x2+4x.(2)∵抛物线经过原点,∴设抛物线为y=ax2+bx,∵h=﹣,∴b=﹣2ah,∴y=ax2﹣2ahx,∵顶点A(h,k),∴k=ah2﹣2ah,抛物线y=tx2也经过A(h,k),∴k=th2,∴th2=ah2﹣2ah2,∴t=﹣a,(3)∵点A在抛物线y=x2﹣x上,∴k=h2﹣h,又k=ah2﹣2ah2,∴h=,∵﹣2≤h<1,∴﹣2≤<1,①当1+a>0时,即a>﹣1时,,解得a>0,②当1+a<0时,即a<﹣1时,解得a≤﹣,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a>0或a≤﹣.【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题、不等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参数解决问题,题目比较难参数比较多,第三个问题解不等式要注意讨论,属于中考压轴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福州市2015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三)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2015的倒数是()
A.2015 B.﹣2015 C.﹣D.
2.闽侯县历史悠久,地处福建省东部,福州市西南侧,总面积约2140平方公里,呈月芽形拱卫省会城市,是福建最靠近省会城市的一个县.历史悠久,素称“八闽首邑“.将214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2.14×103 B.2.14×104 C.21.4×102 D.0.214×104
3.如图,由4个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A.B.C.D.
4.已知反比例函数,当x<0时,它的图象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A.B.C.D.
6.下列由两个圆组成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7.下列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是()
A.x2=1 B.(x+1)2=0 C.x2+1=0 D.2(x+1)=0
8.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图,能得出∠A′O′B′=∠AOB的依据是()
A.(SAS)B.(SSS)C.(ASA)D.(AAS)
9.有一个从袋子中摸球的游戏,小红根据游戏规则,作出了如图所示的树形图,则此次摸球的游戏规则是()
A.随机摸出一个球后放回,再随机摸出1个球
B.随机摸出一个球后不放回,再随机摸出1个球
C.随机摸出一个球后放回,再随机摸出3个球
D.随机摸出一个球后不放回,再随机摸出3个球
10.如图,在2×2正方形网格中,△ABC是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则sin∠CAB=()
A.B.C.D.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1.分解因式:x2﹣4=.
12.如图所示的三角板中的两个锐角的和等于度.
13.如图是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如果转动一次转盘,转盘中阴影部分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120°.则停止后指针指向阴影部分的概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