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唐氏的介绍》
唐氏家族字辈20个字辈全集

唐氏家族字辈20个字辈全集
唐氏家族字辈是指唐姓家族中代代相传的字辈,用于区分不同世代的人。
根据你的要求,我将为你列举唐氏家族字辈的前20个字辈全集。
1. 字辈一,子。
2. 字辈二,孙。
3. 字辈三,仲。
4. 字辈四,叔。
5. 字辈五,伯。
6. 字辈六,仁。
7. 字辈七,义。
8. 字辈八,礼。
9. 字辈九,信。
10. 字辈十,忠。
11. 字辈十一,孝。
12. 字辈十二,慈。
13. 字辈十三,德。
14. 字辈十四,勇。
15. 字辈十五,智。
16. 字辈十六,信。
17. 字辈十七,念。
18. 字辈十八,诚。
19. 字辈十九,良。
20. 字辈二十,贤。
以上是唐氏家族字辈的前20个字辈全集。
这些字辈代表了唐氏家族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和家族传统。
每个字辈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象征,代表着家族成员所应秉持的美德和品质。
这些字辈在家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凝聚着家族的凝聚力和传承精神。
姓氏唐的起源及相关故事

姓氏唐的起源及相关故事咱来说说唐姓的起源哈。
一、起源。
1. 源于祁姓。
- 传说那可是老久远了。
帝尧啊,他姓祁,名放勋,他被尊称为唐尧。
他的后代呢,就有以唐为姓的。
你想啊,尧那可是圣明的君主,他治理下的唐国那也是相当有名气。
后来他的子孙在周朝的时候呢,被封到唐这个地方,慢慢就以唐为氏了。
这就像是一棵大树,尧是根,唐姓就是从这根上长出来的一根粗壮的枝桠。
2. 源于姬姓。
- 在周朝的时候,周成王把唐地封给了他的弟弟叔虞。
叔虞的子孙里面呢,就有以唐为姓的。
这就好比周成王给了叔虞一块风水宝地,叔虞的后代就在这块地上扎根,然后“唐”这个姓就像地里长出来的庄稼一样,在家族里繁衍开来了。
3. 少数民族改姓。
- 像满族啊,就有一些家族后来改成了唐姓。
比如说满族他塔喇氏,在清朝的时候,因为各种历史原因,比如和汉族文化融合啊,就把自己的姓改成了唐姓。
这就像不同的河流汇聚到一起,少数民族的文化和汉族文化交融,姓氏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 还有蒙古族也有改姓唐的情况呢。
这就像是不同民族在一个大花园里,互相分享花朵,少数民族把自己独特的姓氏花朵,变成了汉族姓氏花园里的唐姓这一朵。
二、相关故事。
1. 唐伯虎点秋香。
- 这唐伯虎啊,可是唐姓里超级有名的人物。
他是明朝的大才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传说他为了追求秋香,那可是费了不少周折呢。
他混进华府,扮成个下人,什么脏活累活都干,就为了接近秋香。
他还在华府里耍了不少聪明才智,又是作诗,又是画画的。
像他画的画那可是栩栩如生,大家都知道他的画值钱得很。
最后呢,他终于抱得美人归。
不过呢,这故事有很多版本,有的说秋香其实没那么漂亮,有的说唐伯虎点秋香就是个传说,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故事可是让唐伯虎这个唐姓才子更加家喻户晓了。
2. 唐僧西天取经。
- 唐僧啊,也就是玄奘法师,他本名叫陈祎,不过他可是唐朝的和尚,大家都习惯称他为唐僧。
他为了求取佛教真经,那可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啊。
他从长安出发,一路往西,带着他的几个徒弟,什么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
唐氏族谱第一部

唐氏族谱目录第一部唐氏族谱续修语(七律)唐氏族规唐氏字辈前言续谱凡例唐姓的起源唐姓、郡氏:晋昌郡、翼城郡唐氏总源图抄源本流记附(一)唐氏谱序附(二)唐氏谱序附(三)渠阳唐氏谱序附(四)唐氏谱序附(五)渠阳唐氏合建家庙序附(六)唐氏谱序附(七)唐氏谱序附(八)重修唐氏谱序附(九)重修唐氏谱再序附(十)唐氏谱序唐氏谱续修序言杨家沟唐氏第二次续修宗谱序杨家沟《唐氏族谱》二OO七年续修族谱序重修唐氏谱序唐氏祠堂对联并附神座对联牌坊对联并附赞凡例十则唐谱宗政第二部鉴修宗支图及唐氏唐氏介祖启序世系图(今放生北门村支脉)徙川先祖唐光富发派徙川先祖唐光伯发派光伯祖长房仲遐房系光伯祖二房仲遴房系徙川祖公唐光琏发派南冲寺学堂湾唐氏徙川前启序世系图自楚来川东到南冲寺分支发派衍庆图光武发派图光舜发派图按语(一)两汉时期于史记载的唐氏著名人物(二)三国时见于史册的唐氏著名人物(三)南北朝时期的唐姓名人(四)唐朝时期的唐氏大家族(五)两宋时期唐氏名人(六)明朝时期唐氏名人,明清以来唐氏的分布与唐姓名人(七)唐氏宗族名人及名卿纪略,宗族内名卿,唐氏三祖衍图(八)共和国时期我族部分族人简介第三部世系蕃衍及厝所一、唐氏世祖蕃衍及陵寝(入川前)二、来乐至杨家沟光富祖蕃衍及陵寝三、居杨家沟下节唐光伯世系蕃衍及陵寝四、唐光琏祖来乐至杨家沟北门坳世系蕃衍及陵寝五、居南冲寺学堂湾唐光武唐光舜二祖世系蕃衍及陵寝第四部唐氏谱家箴家训编修按语报本篇治家篇事亲篇为学篇性命关系论志意心身四大境界仕官类学问类冠公六悔铭惜字惜谷要言十好语葬祭类念庵诗云蒙童入学规矩吟十穷语家箴事亲友爱夫妇训后女戒行善悔过祖孙称呼辈次五服血缘亲戚图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文件为小沟人形坟地起诉序放生关圣武夫子肚脏文书唐氏谱第二次续修捐助人名单干支次序表裔孙续记表第一部七律唐氏谱续修语五百余年但录媵从今付梓庆新乘创垂后裔宗功远,伸引前徽祖武绳。
阖族详书无缺陷,开卷阅览有明徵。
百家姓中唐姓的来源及唐姓名人

百家姓中唐姓的来源及唐姓名人早期的唐氏,主要分布于魏、楚、晋、秦,如战国时魏有唐雎;楚有唐昧。
下面由为大家搜集的百家姓中唐姓的来源及唐姓名人,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唐姓起源主要有九:1、出自姚姓和姬姓与祁姓:为黄帝轩辕氏之后。
相传帝尧是黄帝轩辕氏的玄孙,姓伊祁,名放郧,尧是他的谥号。
他最初被封于陶,后来迁于唐,所以被称为陶唐氏。
成为天子后,开始以唐为国号,所以又称唐尧。
尧做了100年天子后禅位给舜,尧死后,舜封他的儿子丹朱为唐(今河北省唐县)侯。
到周武王时,唐侯作乱被成王所灭,唐国之地就被改封给成王之弟唐叔虞,原来帝尧的后裔则被迁往杜国,称唐杜氏。
唐杜氏的后裔有以国为氏的,称唐氏。
另外唐叔虞的子孙也以国为氏,后来就姓了唐。
同时周昭王时,曾封丹朱之后在鲁县为唐侯,被楚灭后,其子孙也姓唐。
春秋时,又有一支姬姓唐诸侯国,被楚昭王灭后,其后人也称为唐氏。
以上这4支唐氏,均源自轩辕氏。
2、源于西南夷:出自东汉时期白狼王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后汉书·南蛮传》载,汉代时南蛮白狼王为唐姓。
古称白狼族、白狼夷,就是今天少数民族普米族的先民。
在其周围的少数民族中,藏族、摩梭人称之为“巴”,彝族则称其为“俄祝”,纳西族称之为“博”。
清朝时期撰著的《云南通志》、《维西见闻录》等史籍中,亦将普米称为“巴直”。
普米族最初只有以上八大汉姓,其它普米族汉姓大多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例如格母部落的汉姓已发展为郭、杨、马、董、烟、肖、龙、宋、项等等。
3、据《三国志·郭淮传》所载:陇西(今甘肃)羌族中有唐姓。
4、源于回纥族:出自元朝时期大臣畏兀人唐仁祖,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
据史籍《元史·唐仁祖传》中的记载,元朝时期,西域畏兀人中有唐仁祖。
唐仁祖,字寿卿,畏兀人(回纥),因其祖辈称唐古直氏,因此宋、元时期其子孙都以汉姓唐为氏。
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尔大德五年(辛丑,公元1301年),唐仁祖授翰林学士承旨。
唐姓最正宗的字辈

唐姓最正宗的字辈唐姓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姓氏之一,起源于上古时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字辈体系。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唐姓最正宗的字辈。
唐姓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据传为姓氏源于泰姓。
唐姓字辈主要有“伯”、“仲”、“叔”、“季”等,这些字辈代表基因族群的顺序排名,也反映了封建时代的家族秩序。
唐姓的最正宗字辈应该是“伯”、“仲”、“叔”和“季”。
其中,“伯”代表排行老大的一支,通常是家族中的长子或长兄;“仲”代表排行老二的一支,指家族中次子或次兄;“叔”代表排行老三的一支,意味着家族中第三个儿子或兄弟;“季”代表排行老四的一支,通常是家族中第四个儿子或兄弟。
此外,唐姓还有一些特殊的字辈,如“世”、“万”、“子”等。
其中,“世”字辈通常作为唐姓中的庶出子弟所使用的字辈,意味着他们在家族中的地位稍次一些;“万”字辈通常用于唐姓家族中第五个儿子或兄弟;“子”字辈表示是唐姓族人的后代。
除了这些最正宗的字辈之外,唐姓也有一些其他的字辈用于区分不同的支系,如“文”、“武”、“庆”、“祥”等。
这些字辈代表了唐姓家族中属于不同世系或分支的人。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家族的字辈排名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使用哪种字辈还要考虑家族传统、辈分、家族规模等因素。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字辈的使用也逐渐少见,一些家族已经不再使用传统的字辈命名。
总而言之,唐姓最正宗的字辈是“伯”、“仲”、“叔”和“季”,也包括一些特殊的字辈如“世”、“万”、“子”等。
这些字辈反映了唐姓家族中世代相传的家族秩序和地位,是唐姓家族的重要标志之一。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碰撞,字辈的使用逐渐趋于多样化,个人的命名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因此,选择使用何种字辈往往取决于个人和家族的意愿以及环境的影响。
全国唐氏家族字辈对照表

全国唐氏家族字辈对照表
全国唐氏家族字辈对照表
唐氏家族自南北朝时期开始形成,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中国众多姓氏中,唐氏家族是比较典型的有文化传承的大家族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唐氏家族的族谱结构和历史沿革,下面将给大家介绍全国唐氏家族字辈对照表。
一、祖、宗、族
唐氏家族的“祖、宗、族”字辈是最为常见的三个字辈,这是因为“祖、宗、族”字辈具有代表性、地位高、世系清晰等特点。
二、世
唐氏家族的“世”字辈多半用于区分上下辈份,实际上也可以代表世系的深浅。
三、字
唐氏家族的“字”字辈多半是为了与同辈的人区分开来。
这一字辈在过去的文化中很重要,因为在那个时候的文化里,人们的字比名更为重要。
四、名
唐氏家族的“名”字辈是辈分中最基本的结构,是为了区别不同的人。
由于人口增长和文化的普及,名字会出现重名或者同音的情况,这时“字”就变得更为重要。
五、号
唐氏家族的“号”一般是十六世纪以后开始使用的,这一字辈不是很常见。
在唐氏家族中,“号”多数是以字辈加上一些别称和属地来组成。
六、谥
唐氏家族的“谥”是一种非常尊重的字辈,多数用于已故族人的表示。
谥号是对已逝亲人的一种尊荣和尊重。
下面是全国唐氏家族字辈对照表:
1.祖、宗、族
2.世
3.字
4.名
5.号
6.谥
不同字辈代表着唐氏家族中不同的辈分和地位,也对于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作用。
希望这份全国唐氏家族字辈对照表能为广大唐氏家族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在探索家族历史和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推崇仁爱互帮,继承家族的优秀传统。
唐姓的来源和历史

唐姓的来源和历史
唐姓是一个典型的多名族、多源流的姓氏,关于唐姓的姓氏起源,书籍上明确记载的有3各来源:
1、出自祁姓:
相传是出自于上古帝王尧的儿子丹朱,丹朱被舜封为唐侯,在西周周成王时期,因为发动暴乱,而后被家住出去封号,遂带领子孙迁移临近西周都城丰镐的杜地为诸侯,或沿称唐氏,或称唐杜氏。
2、姬姓:
据《姓氏考略》及《世本》所载,周成王镇压唐厚叛乱后又改封自己弟弟叔虞为唐侯,所以,唐叔虞支系的遂以唐为姓氏,并时代使用。
3、其他姓氏改姓:
历史上关于改姓为唐的有很多,譬如,三国时古羌人、元朝西域人以及清朝满洲八旗塔塔喇氏等氏族。
唐姓的寓意和象征

唐姓的寓意和象征
唐姓的寓意和象征可以从以下角度理解:
1. 唐姓的寓意:
- 繁荣昌盛: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代,以经济、文化和艺术等方面的繁荣而著名。
因此,唐姓也可以寓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
- 华丽辉煌: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的时期,有着许多具有影响力的文学、诗歌和艺术作品。
唐姓可以寓意华丽辉煌、文化精英。
- 坚定力量: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王朝,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政治统治力。
因此,唐姓也可以寓意坚定力量、争强好胜。
2. 唐姓的象征:
- 贤能才干:唐姓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如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等。
这些人物具有卓越的才干
和领导才能,唐姓可象征着贤能才干。
- 文化繁荣:唐姓与唐朝的文化辉煌息息相关,唐代有许多优秀的文学、艺术和科技成就。
因此,唐姓也象征着文化
繁荣和创造力。
- 彰显身份:在中国,姓氏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和家族传承。
有唐姓意味者,可能与唐朝的历史传承或家族血脉有关,
象征着自己的家族荣誉和身份。
需要注意的是,姓氏的寓意和象征通常是在历史和文化背
景中形成的,个体的特点和赋予姓氏的意义可能因人而异。
因此,具体的寓意和象征还需要根据个体和家族的具体情
况来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家姓:《唐氏的介绍》
历史来源
唐姓,是一个起源中国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4位。
一﹕出自「祁」姓,以国名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唐氏,祁姓,亦曰伊祁,尧初陶唐之后。
尧初封唐侯,其地中
山唐县是也,舜封尧之子丹朱为唐侯。
至夏时,丹朱裔孙刘累迁于鲁县,至周朝改为唐公,周成王灭唐,以其地封叔虞,号曰唐叔。
然后
迁唐公于杜,降爵为伯,今长安杜城是也。
故唐氏为尧帝之后。
二﹕
据《三国志.郭淮传》所载,陇西羌族有唐氏。
迁徙分布
当代唐姓的人口已达780余万,为全国第二十五位大姓,大约占
全国人口的0.62%。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唐姓人口由51万激增到780
余万,增长了15倍之多,唐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唐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
在全国
的分布当前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二省,大约占唐姓总人口的35%,其次分布于安徽、重庆、广西、江苏、贵州、云南六省,又集中了34%的唐姓人口。
湖南居住了唐姓总人口的18%,为唐姓第一大省。
全国形成了湘桂云贵川渝、皖苏两大块唐姓高比率区域。
在近600年间,唐姓
人口流动的水准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流动方
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向西南和
南方的移民成为移动的主流。
唐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湘
桂渝、云川东部、广东北部、江西西端、湖北西南,唐姓占当地人口
的比例在1.1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3%以上,这个区域的面积仅占
了总国土面积的14.4%,居住了大约51%的唐姓人群。
在云川西部、海南、广东大部、鄂赣大部、皖苏沪、浙江北部、福建西部、山东东部、河南南端、陕甘宁南部、青海东部、内蒙古东北角、黑龙江西北角,
唐姓在人群中的比例在0.38%--1.14%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3.7%,居住了大约34%的唐姓人群。
堂号
"移风堂":汉朝时候,费汛为萧县令,爱民如子,先教后罚,在官9年,连地方的坏风俗都转变了,全县3年都没有打官司的。
邻县沛县发生蝗灾,蝗虫到了萧界,不入萧境。
皇帝封费汛为梁相。
唐姓又有以"晋阳"、"晋昌"、"北海"为其堂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