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王光美一次罕见的走后门 因何事为儿子说情?

合集下载

王光美小传之二

王光美小传之二

王光美小传之二中南海里欢乐幸福的家27岁的光美在和少奇结婚时,也同时成为少奇原有五个孩子的母亲。

其中何葆贞烈士留下的二男一女,即长子刘允斌、长女刘爱琴、次子刘允若;王前留下的一男一女:刘涛和刘允真(丁丁)。

后来,光美又生育一男三女,即刘平平、刘源、刘亭亭、刘小小。

王光美像自己的母亲那样,对非亲生的五个子女,都视同己出,体现出仁慈的母爱。

刘允斌是刘少奇和早期革命伴侣何葆贞的长子。

1945年考取莫斯科钢铁学院,后转入莫斯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取得副博士学位。

刘允斌在苏联与一位苏联姑娘结婚,生有一女索尼娅,还有一子阿廖沙。

这对姐弟还分别有一个中国的小名“苏苏”和“辽辽”。

1957年,刘允斌奉命回国,在包头某研究所从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是我国第一代航天专家,在我国航天发展史册中,还记载着他的名字。

刘少奇的长女刘爱琴仅比王光美小6岁,王光美给了她无微不至的关怀。

2002年5月18日,刘爱琴为生母举办“何葆贞同志诞生100周年纪念会”,王光美不顾体弱多病,亲临会场。

刘爱琴对王光美始终非常敬重,直到两人都到古稀之年,仍亲切地一声声叫着“妈妈”。

王光美在北京、回湖南、去开封,刘爱琴夫妇经常陪伴左右,倍加照顾。

刘涛1944年生于延安枣园,在王光美的一手抚育下成长起来。

光美对刘涛的疼爱比其他任何一个孩子都多,中南海里的同学们都知道,刘涛在刘家孩子中最受宠,打扮得像公主般漂亮,以至于后来刘涛与王光美的亲生女儿平平、亭亭吵架时,说出气话:“你们不是我的亲妹妹”时,平平和亭亭竟跑去追问王光美:“为什么姐姐是你亲生的,我们就不是亲生的?”在颐和园游览(左起:王光美、刘涛、刘少奇)刘涛考入清华大学后,正值“文革”开始,1966年底,江青单独约见刘涛,让她揭发父亲。

年轻幼稚的刘涛遂卷入了政治漩涡,写下了一张“揭发父亲”的大字报。

1972年8月,当刘涛得知父亲已在河南开封病逝时,她悲痛欲绝,内心充满了对父母的忏悔。

不久,刘涛带着积郁内心的悲愤、屈辱和悔恨,来到监狱探望被关押的王光美,沉痛地向母亲道歉,抱着母亲失声痛哭。

王光美:相逢一笑泯恩仇

王光美:相逢一笑泯恩仇

王光美:相逢一笑泯恩仇
佚名
【期刊名称】《国家人文历史》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1921.9.26-2006.10.13天秤座王光美,中国20世纪最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之一。

不说早年她放弃留美深造的机会,毅然选择了革命事业,也不提她如何贤惠开
明地经营自己的大家庭,单看"文革"时期,因为对丈夫刘少奇的坚贞,她所忍受的磨难和屈辱,就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然而这一切,她都坚强地挺住了,并有尊严地活了下来。

【总页数】1页(P55-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7
【相关文献】
1.相逢一笑泯恩仇——我所亲历的中古关系的恢复与重建 [J], 李北海
2.沧海一声笑——华山&黄河:相逢一笑泯恩仇 [J], 玉寒蝉
3.董明珠与张近东、雷军"相逢一笑泯恩仇"工匠精神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J], 侯隽;邹锡兰
4.\"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德、法两国从宿敌走向和解、和睦 [J], 赵映林
5.58同城和赶集网相逢一笑泯恩仇? [J], 徐徐困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王光美魂归花明楼

王光美魂归花明楼

王光美魂归花明楼作者:罗海岩来源:《财经国家周刊》2014年第24期在位居国家主席夫人的风华之时,一夜间被假以罪名,投入监狱12年之久。

出狱后倾其所有,不遗余力地组织救助贫困母亲的幸福工程,这就是记忆中的王光美。

2006年10月17日,第二届“中国消除贫困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揭晓。

王光美以“幸福工程”发起人身份获国家级“成就奖”。

当会议宣布王光美已于5天前逝世时,全场肃立默哀,许多与会的贫困母亲代表热泪盈眶。

在王光美追思会上,当刘源代表王光美子女,把母亲的抚恤金和积蓄共15 万元捐献幸福工程时,王光美魂归何处就引人关注,因为她的丈夫刘少奇的骨灰已撒入大海,而她生前又曾6次回到刘少奇的故乡湖南宁乡花明楼乡,还说过花明楼也是她的家乡。

王光美逝世后,骨灰一直保存在刘源家中,后来才由子女们安葬在花明楼。

那是花明楼景区一个鲜为人知的山岰,山峦环抱,松柏簇拥。

一块洁白的大理石和一块褐色大理石前后组合的墓碑,庄重而娟秀。

白色大理石只有两个如同剪影般的刘少奇和王光美侧面头像,略小的褐色大理石上,镌刻着紧紧握在一起的两只手。

墓碑上空无一字,更无落款和多余的装饰。

这就是王光美传奇人生的最后归宿。

墓碑按王光美子女们的意愿,由中央美院著名教授张得蒂设计,刘家几位子女共同树立。

据说有关方面开始要求安葬时不要搞纪念性活动,好像怕涉及“文革”产生不好的影响,后来又有当地政府想借机筹备纪念性典礼,刘源等子女们说,“这是我们的家事,就由我们几个子女来办吧。

”两个并肩的头像象征着刘少奇、王光美一生风雨同舟,共同走过生命的历程。

而两只紧握的手,则使人想起当年刘少奇和王光美在受到批斗时,王光美奋不顾身冲上前去,和刘少奇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他们信念坚定,忠贞不渝而如磐石。

花明楼景区内有刘少奇纪念馆、故居、雕像广场、花明园等众多景点。

1961年5月刘少奇和王光美回湖南调研时,曾在这里住宿多日和办公。

纪念园区里最庄严、肃穆的高大建筑当属71米高的刘少奇铜像,寓意少奇享年71岁。

王光美一次罕见的为儿子“走后门”

王光美一次罕见的为儿子“走后门”

王光美一次罕见的为儿子“走后门”

【期刊名称】《党的生活(云南)》
【年(卷),期】2012(000)012
【摘要】1982年,刘源临近大学毕业时,正值而立之年,在生命中有一半是在大起大落的境遇中度过的他,开始认真地思考毕业后的去向。

最后,他主动要求到河南农村工作,他要到父亲曾经战斗、蒙难过的地方去,作为儿子,他也希望以此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总页数】1页(P55-55)
【作者】无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3.11
【相关文献】
1.一次普通的视力检查儿子被查出弱视 [J], 盛燕飞
2.儿子第一次接待朋友 [J], 纪效莲
3.儿子的第一次“被告状” [J], 沈钱圆
4.一次终生难忘的采访——跟随王光美同志在河南迎送刘少奇同志骨灰的经过 [J], 邓质钢
5.第一次和儿子同台亮相 [J], 沈钰涵妈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王光美晚年为了儿子刘源,向上级领导提了一个请求,最终被批准

王光美晚年为了儿子刘源,向上级领导提了一个请求,最终被批准

王光美晚年为了儿子刘源,向上级领导提了一个请求,最终被批准艰苦的革命年代离我们很远,现在的年轻人可以通过影视资料学习革命先辈们的奋斗精神,但这远远不能让大家切实感受到这种精神。

对于经历过那段岁月的革命先辈们来说,唯有时刻牢记,督促自己磨砺,以更严格的方式要求自己,这也是他们长期保持良好作风和操守的重要秘诀。

刘少奇的妻子王光美受到丈夫的感染,虽然出生在大户人家,但她内心有一颗勤奋的心,并把它传给了自己的孩子。

王光美的生活非常低调,尽量避免因为个人的事情去打扰别人,但她还是为儿子刘源破例,向上级提出了合理的要求。

王光美有一个很好的家庭背景,她的母亲董洁茹来自一个富裕的家庭,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千金大小姐,而她的父亲王治昌在北洋政府任职,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在生下王光美之前,这对夫妇已经养育了六个儿子,他们渴望再有一个可爱的女儿,这个愿望在1921年的一天得到了实现。

当时王治昌正在美国参加一个会议,得知妻子在家里生了一个女儿,这让王治昌感到很兴奋,仿佛上天在预示着他的旅行会很顺利。

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王治昌给女儿取名 '光美'。

如父母所愿,王光美逐渐成为各科的佼佼者,尤其是在数理化方面,有着非凡的天赋。

年轻的王光美曾设想自己将来会成为一名科学家,为国家的科学研究做出巨大贡献,而王治昌夫妇已经为女儿的人生铺好了道路。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光美的哥哥姐姐们有的店铺,成为社会精英,有的在父母的安排下进入政府部门工作,王家子女在社会各阶层都占据了重要位置,成为一个人人皆知的名门望族。

说到王光美,她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听从父母的安排,坚持要把自己的科研梦想进行到底。

王光美先是考上了辅仁大学物理系,但由于中国的实验设备极差,师资力量落后,她决定店铺深造。

就在尘埃落定的时候,中共地下党员找到了王光美,希望她能为中共代表团担任翻译,协助谈判。

在听完整个故事后,王光美决定再做一次任性的选择,决定献身于革命事业,哪怕是把自己的生命置于危险之中。

王光美出狱后,第一个来看望她的人谁都想不到,他走后王光美大哭

王光美出狱后,第一个来看望她的人谁都想不到,他走后王光美大哭

王光美出狱后,第一个来看望她的人谁都想不到,他走后王光美大哭环球咨讯2017-05-13178评在毛主席众多的秘书中,叶子龙是一位比较特殊的人物。

他从延安时期就开始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见证了毛主席与江青的婚事,也见证过毛主席收到毛岸英牺牲噩耗的历史瞬间。

从1952年,毛主席开始频繁地到全国各地视察,从那之后的10年,毛泽东除了大部分视察活动都要叶子龙随行外,无论到哪里去,见什么人,事先都要由叶子龙安排,甚至还要让叶子龙去打前站。

叶子龙之所以能在毛主席身边工作那么长时间,并且一直深受毛主席信任,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有的学者认为,叶子龙为人实在,重感情吗,因此在毛泽东几大秘书中,他的结局最好,既不像田家英那样壮年身死,也不像胡乔木那样几度打入“冷宫”,更不像陈伯达那样身败名裂。

叶子龙为什么被评价为“重感情”呢?从一件事情可以看出来。

叶子龙是毛主席的秘书,自然要时刻牢记主席的各种指示,他本人后来回忆历史时也说:“我跟随毛泽东几十年,有个深切的体会,就是无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他的一言一行,都有强烈的目的性,从不做无用的事。

不说无关痛痒的话。

对他讲过的话,要特别留心地记住。

进城以后,作为毛泽东机要秘书和中央机要室主任的我,总想尽量把毛泽东的话一字不漏地记下来。

我曾多次向杨尚昆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汇报过这个想法,他们也深有同感。

为此,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其中一个就是录音。

”关于给毛主席讲话录音的事情,毛主席本人也是知情的,他曾经向叶子龙指示说:“录音要搞个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

”按照毛泽东的指示,机要室着手对录音工作做了许多明文规定。

这个规定送给毛泽东看了,他表示同意。

然而,由于实际工作中的沟通问题,有些录音毛主席事先并不知情,事后得知,发了脾气,例如,1961年,毛泽东就为在他的专列上安录音设备的事曾发了一次大脾气。

其实那次的事情与叶子龙无关,他当时正在河南农村搞调查研究工作,但依然被牵连,受了组织上的处分,后来离开了中南海。

揭秘-王光美同志的逝世的告别仪式

揭秘-王光美同志的逝世的告别仪式

揭秘:王光美同志的逝世的告别仪式本文导读:事实上,在王光美逝世之后,北京305医院就立即设立了王光美同志的临时灵堂,目的是供大家前来吊唁,灵堂设立之后,就有非常多的人送来了花圈,并且表示了内心中的遗憾。

王光美同志有很大的修养和成就,是我国第一位原子物理女硕士,文革期间,王光美也没有逃脱进监狱的命运,但是她没有怨言,一直以来都是刘少奇工作上的好助手,与此同时,也有一颗善良的心,一直为中国的扶贫事业做工作,在扶贫事业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晚年的时候,王光美同志患上癌症,但是却没有意志消沉,是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病痛的折磨。

王光美逝世的时候,扶贫机构的各位领导表示了自己的惋惜,并且进行了诚信的哀悼。

对于王光美同志的逝世,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值得惋惜的事情,但是王光美同志活了85年,每一年都是在为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在工作,逝世后,必然会被世人所铭记,刘少奇、王光美夫妇,成为了中国革命道路上的先锋,也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标杆。

1921年,王光美在北京出生时,他的父亲王治昌正以中国公使的身份在美国参加华盛顿九国会议,父亲收到电报得知自己多了一个女儿,非常开心,便触景生情,给女儿取名叫光美。

王光美是王治昌的第一个女儿,但是却不是王治昌的第一个孩子。

王光美还有其他的兄弟姐妹,那么王光美兄弟姐妹有多少个呢?他们都是谁呢?王治昌一生前后共娶过三位妻子,共为他生了十一个孩子,其中六个儿子五个女儿。

王治昌的第一位妻子在为他生下了长子光德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后来王广德也英年早逝。

第二位妻子是他昔日房东的女儿,为他生下了次子光琦和三子光超,光琦在1985年因脑血栓去世,三子光超是著名的皮肤科专家。

第二任妻子去世后,王治昌又娶了第三位妻子董洁如,为他生下了四子光杰,是著名的电子专家;五子光复,是优秀的飞行员;六子王光英,是王治昌年龄最小的儿子,因为是王治昌在伦敦时董洁如所生,故取名为王光英;以上便是王光美兄弟姐妹中的所有兄弟。

之后董洁如为王治昌生下了第一个女儿,王光美。

蒯大富自述我们是怎样把王光美骗出来批斗的(组图)

蒯大富自述我们是怎样把王光美骗出来批斗的(组图)

蒯大富自述:我们是怎样把王光美骗出来批斗的1967年1月,清华大学“井冈山”发生了骗斗王光美的事件。

此前,因为我们要求王光美回清华做检查,周恩来批评了我。

他说,主席指示:不同意王光美回清华面对面做检查,要背靠背地写检查。

我们也不敢再提出这个问题,只能等中央部署了。

骗斗王光美具体的策划过程,我并不知道。

我们学校电机系二年级为主的几十个同学,成立了一个“捉鬼队”,为首的叫李振言。

他们策划了一个很详细的计划,开始没跟我讲。

那次是1月6号行动的,李振言是在6号白天才告诉我,说我们想把王光美从中南海揪出来。

我当时真认为是一群孩子胡闹,根本不相信他们能干成。

他们说:老蒯,你给我们几辆车,我们就能把王光美骗出来。

我说你做梦呢,刘少奇搞白区工作的,那么多年的地下工作经验,你想骗就骗了?他们就说,你给我车吧。

我说给车没问题,因为清华当时在我们手下有几十辆车。

他要一个吉普,要一个卡车,要一个小车,我都给他了。

他说要试试。

我说,那你试吧,我也不指望你试成。

结果“捉鬼队”骗王光美,没想到真骗出来了。

接见关心交谈《北京日报》头版头条报道当时很匆忙,也没什么准备。

在清华西大操场,体育馆那儿有个台子。

就把王光美押到那个台子上去了。

当时外地来清华串联的学生很多,大喇叭一嚎,大操场站得满满的。

1月份北京多冷啊,那么多人全部站在那。

王光美说冷,意思她很冷嘛,她出门的时候也没穿好衣服,就给她找了一件军大衣。

她说脚也冷,有一个女同学就把棉鞋脱给她穿上了。

批斗会还没开始,孙岳秘书就来了。

周恩来把自己的车也派来了。

孙秘书说:总理听说这件事后,立刻就派我来找你。

我就问他:总理同不同意我批王光美?他说:同意,但是总理要我告诉你,有几条指示:不能打;不能侮辱;斗完以后立刻让我带走。

我说那行,可以。

当时我就在会场用大喇叭宣布,说总理同意我们斗王光美,但是不能打、不能侮辱。

我问王光美:打没打?王光美说没打。

我说侮辱你没有?她说没有。

但是第三条斗完带走我没有宣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王光美一次罕见的走后门因何事为儿子说情?
导语:1977年7月,邓小平正式复出,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他原来担任的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1977年7月,邓小平正式复出,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他原来担任的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党政军领导职务。

之后,邓小平自告奋勇主抓科技和教育工作。

不久,高等学校招生会在北京召开。

由于“左”的思想还束缚着许多人的头脑,因此会议争论十分激烈。

争论的主要问题是:现在是否可以像“文革”前一样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是否可以恢复考试?政治审查中如何克服唯成分论的影响,贯彻主要看本人政治表现的政策?招生中贯彻阶级路线与择优录取的关系?
对于上述问题,主持会议的原教育部主要领导人总也不表态,致使会期一延再延。

终于,邓小平发了脾气,警告教育部“要争取主动”,“不要成为阻力”。

对教育部送审稿上关于招收新生的政治审查条件,他认为“太繁琐”,这一段全部被他划掉,他又重新起草了一段。

招生文件上关于政治思想品德考核的一段,基本上是邓小平写的。

他说:“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

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

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


当年8月21日清晨,北京长安街沿途的高音喇叭里传出头条新闻:恢复高考。

很快,北京起重机厂召开正式会议传达相关文件,报考条件就张贴在车间的墙上。

刘源经过仔细研读,发现报名的政审条件中不涉及出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