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中的糖类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教案-4_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_教学设计_教案_1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过程与方法(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
(3)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
(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教学难点1.多糖的种类。
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复习提问蛋白质及核酸的知识点,为掌握糖类和脂质提供学习方法。
[创设情境一]报道:南京理工大学学生未吃早点而晕厥。
提问:1、未吃早点为什么会晕厥?提问:2、多媒体展示家庭一般的食谱,讨论这些食物含有的能量一样吗?【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设计意图]: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人人争做课堂的主人。
初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团队合作意识。
【导入新课】:情景导入,以学生早上不吃早餐而产生的低血糖的情景导入新课。
(一)糖类1.你能列举一些你所熟悉的糖的名称吗?看谁知道的最多?白糖、黄糖、冰糖、麦芽糖、葡萄糖、砂糖、蔗糖……【设计意图】初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二】。
2.这些糖都是同一种类型的糖吗?3.糖都是甜的吗?其实,除了我们熟悉的这些甜的糖之外,还有很多糖是不甜的,例如淀粉、植物细胞壁的组分之一的纤维素等都是糖类。
【设计意图】:初步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设自主探究情境】。
4.糖类由哪些元素构成?糖类可以分为几大类?每一种类型的糖类有哪些具体的糖?它们主要存在于哪种生物体上?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30~P31,细胞中的糖类的内容,并归纳整理知识结构。
2-3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第二章第3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2章第3节的内容,新课程标准中对该节内容的要求是学生能够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并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所以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肥胖原因为情境设疑引入,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再让学生举例说出几种所认识的糖类,问如何分类等,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科学概念;通过合作探究及创设问题情景等,紧密联系生活展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作用,明白糖类既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了解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作用和二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细胞分子水平了解一些健康的生活常识,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学生会对这部分知识较感兴趣,同时在初中时有简单学习过有关糖类、脂质的功能,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但学生对细胞中的糖的种类、结构和脂质的种类、功能并不完全了解,没有系统科学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1.通过对膳食、医疗等方面与糖类有关的讨论,能说明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理解糖类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2.通过对膳食与动植物细胞中脂质的讨论,能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3.通过对肥胖、家禽育肥等问题的讨论,能举例说出糖类和脂质的相互转化。
4.能够关注糖类、脂质等的过量摄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改进自己膳食行为的同时,向他人宣传健康饮食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二)教学难点:1.多糖的分子结构及作用。
2.脂肪的分子结构及作用。
3.糖类与脂质的相互转化。
五、教学过程课前自主阅读,完成学习任务单导引问题。
思考问题,形成概念:糖类类型、分类依据;单糖、二糖、多糖的分布、结构及作用等。
页,根据导引问题,课前阅读课本,根据问题导引完成学习任务单掌握知识:1.脂肪与糖类的相同和区别,概括脂肪的作用:最佳储能物质、储能、保温、缓冲、减压。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糖类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糖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糖类的学习,形成结构与功能观,并且举例说明糖类不同种类和作用。
2.基于对糖类具有多样种类和重要作用的分析,归纳概括出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对后续学习脂质,并且阐明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内容奠定基础。
3.讨论过量摄入糖类会产生各种疾病,学会控制糖类的摄入量,树立合理健康饮食的理念。
二、教材分析本节是在第一节的基础上深入学习糖类和脂质,需要掌握两者的种类、分布、功能以及相互转化的关系,并形成健康饮食的观念,课标对此节的内容要求为“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同时本节知识为后续学习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时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节初步认识了糖类和脂肪是细胞中的化合物,虽然糖类与脂肪和学生的联系密切,但是其并不知道它们的种类、分布和功能,而且本节的零碎知识点较多,可以整理为表格形式进行比较,并联系生活实例解释。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2.教学难点(1)多糖的分子结构及作用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联系生活,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不吃早饭会头晕乏力?设计意图:呈现实例现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到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进而由功能引入到糖类结构、种类的学习。
(二)列表比较糖类的种类、分布与功能,基于结构理解功能你能举例说出生活中的糖类吗?你认为糖类都是甜的吗?然后呈现白糖、红糖、白砂糖、葡萄糖等食物的图片,引导出有的糖并不是甜的。
师:提问1:单糖有哪些呢?它有什么样的特点?主要分布在哪里?呈现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的结构和图片,依次分析它们的特点。
提问2:二糖有哪些呢?它与单糖有何联系?呈现蔗糖、麦芽糖、乳糖的结构组成与图片,依次进行分析。
提问3:多糖有哪些呢?它们的分布有何区别?为什么都是多糖结构却不一样呢?呈现淀粉、糖原、纤维素的结构图,结合实例分析它们的功能、分布。
2.3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案)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课标要求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即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三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即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这两个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糖类不仅参与了细胞的结构组成,也是细胞执行各项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认识糖类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学生对生命的物质性的认识,提高健康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意识本节内容由于涉及概念较多,并且对学生今后学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命活动的调节内容非常重要,因此围绕概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经知道细胞中的化合物包含糖类,并且掌握了鉴定还原糖的方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糖类有一定了解,但所知道的又不完全准确,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但其分析问题、归纳与概括以及逻辑推理能力还有待提升。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突破糖类的种类和功能等重点内容,通过资料分析、实验探究、归纳总结等方法突破难点内容。
四、教学目标1、通过对膳食以及医疗等方面与糖类有关的讨论,能说明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理解糖类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生命观念、科学思维)2、通过探究实验活动,理解糖类的性质(科学探究)3、关注糖类过量摄入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改进自己膳食行为的同时,向他人宣传健康饮食的观念。
(社会责任)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教学难点:多糖的分子结构和作用六、研备思路《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强调: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需要,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学科特点和育人价值。
相比较而言生物学科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所以本节课采取的是主题式教学。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第2章第3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主要种类和作用。
3.举例说出糖类和脂质的相互转化。
4.关注糖类、脂肪等的过量摄入对健康的影响,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教学难点:1.多糖的分子结构及作用。
2.脂肪的分子结构及作用。
3.糖类与脂质的相互转化。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展示PPT,通过营养师指导健康饮食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食物中哪些成分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过量食用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怎样的影响?从而引出讨论对象: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设计意图:以“吃饭”、“营养师”这一情景,贯穿始终,引起学生共鸣,激发他们对“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讨论热情。
(二)播放微课,形成糖的概念为了深入研究糖,需要了解糖的研究历史。
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忽略这些问题。
而在这次设计中,我采用了播放微课的方法,引导学生对糖有初步的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观看微课后,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分子水平的糖是什么样的?从而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糖的分子式。
通过对分子式的分析,学生理解了单糖、二糖和多糖之间的关系。
最终形成糖的概念:引导学生概括出糖的元素组成、分子特点:糖类分子由C、H、O三种元素构成,多数糖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为2:1,因而糖类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设计意图:传统的教学多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来讲解糖的分类,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激情的调动,现在为学生提供微课,使教学内容上显得更加合理与紧凑,利于学生理解。
(三)利用表格,自主归纳糖的种类和作用【活动任务一】:自主阅读课本23-25页,并思考回答导引问题,归纳整理糖类的概念体系。
问题1:常见的单糖有哪些?如何区分?问题2:常见的单糖功能有何不同?问题3:常见的二糖有哪些?它们在组成和功能上有不同?问题4:常见的多糖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问题5:构成上述多糖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分子,它们的功能为什么存在差异?学生根据问题思考讨论,整理完成表格:【健康讲堂】:1.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的“控糖”建议,我们能否不加节制地喝饮料?指导健康生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的“控糖”建议:每日添加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g。
细胞中的糖类教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结合教材,了解糖的主要类型、分布与功能。
讲解
30s
提问:纤维素、淀粉、糖原都是多糖,水解的单糖都是葡萄糖,但为什么它们的性质和功能却相差那么多呢?让学生自己在课下思考,下节课进行讨论。
课下思考,讨论此问题
根据分子式思考存在的规律
讲解
4min
讲解糖类的分类依据、分布及功能。
单糖:不能水解的糖。常见单糖(核糖和脱氧核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着重强调葡萄糖是细胞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二糖:水解时能够形成两分子单糖的糖。媒体展示二糖的脱水缩合结构式,强调与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区别。 展示几种二糖的种类,分布及作用,指导学生分析,通过分析让学生了解几种主要的二糖及它们的组成。
2.糖类都甜吗?(回答:不是)甜的物质都是糖吗?(回答:不是)
提问
2min
列举糖的分子式,让学生自己观察出糖的元素组成,同时通过对分子式碳氧比的观察,介绍糖的俗称“碳水化合物”及其注意事项(不是所有糖的H与O比都为2∶1,如脱氧核糖;H与O比为2∶1的化合物也不全是糖,如甲醛、乳酸。所以“碳水化合物”仅是一种俗称,不是严格意义上糖类的称谓)
回答:米饭
导入
讲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min
让学生举例所知道的糖的种类,设问:糖类都甜吗?甜的物质都是糖吗?(说明:其实,除了我们熟悉的这些甜的糖之外,还有很多糖是不甜的,例如淀粉、纤维素等,甜的不一定都是糖.比如说:糖精) 那么到底什么是糖?引出糖的元素组成。
思考:1.日常生活中都接触到哪些糖?(回答:蔗糖,冰糖,红糖....)
教学片断设计
姓名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2.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doc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廿教学的设廿思路人教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新谍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细胞中的糖类与脂质”一节中,与旧人教版教材有许多相似之处,若在教学时述是按照原有的思路,就难以体现出生物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因此it学生参与教师的谍前准备和教学11程是便学生转换角色、变被动为主动探究的关鍵。
本节内容是包括了糖类的种类和作用、脂质的种类和作用,有关于细II中的这两种有机化合物,内容比较找显,与学生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尽量联系了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觥的物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也,増加感性认识。
而最后一段内容是对蛋白质、核酸、多糖三类生物大分子结构组成的高度概括,说明这三种生物大分子那是以单体为单位的多聚体,都有是以碳链为骨架,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最后课堂小结和典型例题示范巩固重点知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过程与方法】1. 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尝试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一些实师间题3.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成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三.教学重难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是本澡的重点;而多糖的种类及其结构、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是本谍的难点。
0.教学用具:PPT幺]灯片课前准备:1学生家庭的一般食谱。
(二)细胞的糖类糖的名称吗?(2)这些糖都是同一种类型的糖吗?(3)糖都是甜的吗?甜的都是糖吗?(说明:其实,除了我们熟悉的这些甜的糖之外,还有很多糖是不甜的,例如淀粉、植物细胞壁的组分之一的纤维素等都是糖类,甜的不一定都是糖.比如说:糖精)(4 )糖类由哪些元素构成?可分为几类?分组讨论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糖。
白糖、红糖、冰糖、麦芽糖、葡萄糖、砂糖、蔗糖...感受糖类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教案-4_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_教学设计_教案_5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 教学重点/难点
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为本课的重点;而多糖的种类及其结构、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是本课的难点。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1.作为早餐,你会选择牛奶鸡蛋还是面包开水?2. 很多人对脂肪类食物敬而远之,脂肪真的如此可怕吗?
(二)细胞中的糖类
通过解答上面的问题,指出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糖类的概念:关于碳水化合物名称的起源,可以举出一些例子。
哪些糖类是不
符合“碳水化合物”。
糖类的分类。
单糖:着重强调葡萄糖是细胞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单糖
的概念,常见单糖(可以适当写出它们的分子式)。
二糖:着重阐述二糖的种类、几种二糖水解产物;多糖:介绍淀粉、糖原(动物淀粉分布在什么地方)、纤维。
(三)细胞中的脂质
从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引入。
脂质的一般特性:分布、组成元素、溶解性、种类。
脂肪:完成讨论题,1,脂肪主要分布在动物的皮下组织、内脏周围。
2,例如花生等。
3,略。
总结脂肪的作用:储存能量(为什么);保温;保护
磷脂:作用——组成细胞膜、多种细胞器的重要成分。
分布
固醇:代表的物质(维生素D、性激素、胆固醇),各自的作用。
(四)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以问题作为引导:1,三种有机物共有那些特点?(都有C、H、O,都是有小单位连接而成)2,这些小单位以什么相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中的糖类》教学设计
北流市第二中学 谭玉梅
一、设计思想
基于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本设计借助多媒体的简洁性,直观性和交互性,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二、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和细胞》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中第四节的内容。
主要学习细胞中的糖类的种类和功能,本节内容连同本章其他章节是对细胞的物质组成的学习,是学习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本节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细胞中糖类的分类及其作用,整个内容除了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外,重点还在于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并培养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从中获得知识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会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在初中生物中曾学过相关的知识,但对此学生了解很浅。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恰当的启发指导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但学生对于多糖中的糖原这一概念比较陌生,可以用比较形象的直观的图示等来帮助学生理解。
四、教学目标:
1.掌握糖的基本组成元素。
2.掌握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
3.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
4.加强师生交流,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的情绪。
五、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糖类的种类、分布和作用。
教学难点:多糖的种类。
六、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环节
与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当你在学校参加运动会或剧烈运动
消耗了大量体力时,你认为能尽快为你补充能量
的物质是什么?(通过多媒体来展示各种食物,解
释米饭含糖量高,较其他食物能更快补充能量)
转入正题:能够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很
多,但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
学生自由发
言回答老师
问题。
以问题情境导
入,结合生活
常例,引起学
生共鸣,激发
学生学习兴
趣。
引导学生
主动地参与学
习过程。
(二)探究新知1、糖类的概念
(1)那么你们知道糖类为什么又称为“碳水化
合物”?同学们知道这一名称的由来吗?所有糖
(1)学生经
过课前预
习,说出糖
以问题导入,
结合生活实
例,引起学生
细胞中的糖类类都是“碳水化合物”吗?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糖类的化学组成,通过对
比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核糖分子式:C5H10O5
脱氧核糖分子式:C5H10O4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的分子式:C6H12O6
麦芽糖、蔗糖、乳糖的分子式是C12H22O11
结论:糖类的元素组成:C、H、O,且多数糖类
的化学组成符合C m(H2O)n,因此把糖类称作
“碳水化合物”。
(注意:不是所有的糖都满足
氢氧比2:1的比例,如脱氧核糖)
2、糖类的分类
提出问题:(1)你能否说出一些你熟悉的糖的
名字吗?糖类都是甜的吗?甜的物质都是糖类
吗?
讲解:其实除了以上熟悉甜的糖以外,还有很多
糖是不甜的,如淀粉,纤维素等也是糖类。
甜的
物质也不一定是糖类,比如糖精、木糖醇等。
(2)糖类如此繁多,我们如何来分类呢?
讲解:根据糖类是否能水解和水解后的产物,我
们可以将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3)单糖、二糖和多糖如何区分呢?它们分布
在哪里呢?又有什么功能?
3.教学新授
(1).单糖:不能再水解的糖,可被细胞直接吸
收。
其中葡萄糖是生物界中分布最普遍的单糖。
思考题1:人患急性肠炎的时侯,往往采取静脉
输液治疗,输液的成分中就含有葡萄糖,为什么
呢?
明确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
质,是生命的燃料,它在细胞内氧化分解,放出
大量的能量。
常见的单糖除了葡萄糖外,还有果糖、半乳
糖、核糖以及脱氧核糖。
阅读教材后,完成下
表。
种类分布功能
五
碳
糖
核糖动植
物细
胞
构成RNA的重要
物质
类的元素组
成是
C、H、O,
说出糖类又
称为“碳水
化合物”是
因为大多数
糖类H和O
的比例符合
2:1。
学生经过教
师引导得出
结论,认真
归纳,做笔
记。
(2)学生自
由发言:白糖,
冰糖,红糖等
各种糖类。
学生认真思
考,自由分
组,参与讨
论。
积极动脑,
认真思考,
跟随老师一
起探索新
知。
共鸣,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
通过让学生自
己比较部分糖
类的分子式异
同,有助于学
生更好的理解
糖的基本元素
组成。
培养学生观察
日常生活的学
习习惯,并培
养提出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以学生熟悉的
葡萄糖为切入
点来介绍单
糖,列举生活
中的实例启发
学生结合生活
实际学习新知
识。
以列表方式向
学生介绍各种
单糖的特征,
便于学生理
解,记忆。
单糖
六碳糖葡萄
糖
动植
物细
胞
细胞生命活动的
主要能源物质,
“生命的燃料”
(2)二糖:由2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水解后形成两分子的单糖。
通过多媒体展示几种二糖的组成示意图,分析几种二糖的组成及水解产物,然后引导学生完成下表。
种类组成分布生理功能
二糖蔗糖葡萄
糖
植物细胞,
发芽的小
麦、谷粒中
含量丰富
储能物质,
水解成单糖
后为生命活
动提供能量
思考题2: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但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需要定量摄取,为什么?
总结:糖尿病人饮食中,米饭、馒头等主食也需限量,是因为其中富含淀粉,淀粉经消化分解后生成的是葡萄糖。
那么淀粉是糖类中的哪一类呢?
(3)多糖:水解后能生产许多单糖(葡萄糖)的糖。
注意: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
通过多媒体展示几种多糖的分子组成示意图,总结出多糖的基本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分析几种多糖的水解产物。
种类分布功能认真听讲总
结,做笔
记。
认真总结,
记笔记。
积极动脑,
认真思考。
结合课本,
以列表方式向
学生介绍各种
二糖的特征,
便于学生理
解,记忆。
以学生熟悉的
糖尿病为切入
点来介绍多
糖,列举生活
中的实例启发
学生结合生活
实际学习新知
识
与二糖的概念
进行对比和区
分,协助学生
归纳总结,进
行记忆。
释
放
能
氧化
分解
学习负担。
(四)布置作业1.课本P33练习基础题1、2、3、4题
2.预习细胞中的脂质的内容,并通过查阅资料,
分析产生肥胖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好的减肥方法。
独自完成作
业。
复习巩固本节
知识。
安排预习内
容,易于学生
下节课接受新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