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报告模板
影像学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影像学诊断报告书写规范第一部分呼吸系统一、正常胸部平片1、正常胸片: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大小,位置及密度正常。
两肺纹理走行自然,未见扭曲及聚拢。
两肺野清晰,未见实变及肿块影。
胸膜无增厚及粘连。
气管居中,纵隔居中,无增宽。
心脏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内。
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2、肋骨像: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
片中所示骨性肋骨骨质连续性完整,未见中断影像。
二、气管和支气管疾病1、先天性支气管囊肿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右肺下野可见一类圆形囊状透亮区,壁较薄,其内未见气液平。
气管居中,无增宽。
心脏大小,形态在正常范围内。
双膈光滑,肋膈角锐利。
(与正常肺不同的是右肺下叶,为判断理由)2、支气管炎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两肺纹理增多增粗,以右肺明显,气管居中,纵隔居中,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心影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
(以右肺纹理增多增粗为主要判断理由)3、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胸廓呈捅状,肋骨平举,肋间隙增宽,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大小,位置及密度正常。
两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野透亮增强,肺纹理变细,双肺野清晰,未见实变及肿块影,胸膜无增厚及粘连。
气管居中,京戏狭窄。
心脏呈垂位型,心脏无扩大。
双侧膈肌变平,肋膈变平,肋膈角锐利。
4、支气管扩张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两下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
并隐约可见多个囊状透亮区。
余肺、野清晰,未见实变及肿块影。
胸膜无增厚及粘连。
气管居中,纵隔居中,无增宽。
心脏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内。
双侧膈肌光滑,肋隔角锐利。
三、肺部炎症1、大叶性肺炎胸廓对称,肋骨走行自然,未见畸形及骨质破坏。
两肺门不大,位置及密度正常。
右上肺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下缘清楚平直,上缘模糊,余肺野清晰,未见实性变及肿块影。
胸膜无增厚及粘连。
CT影像报告模板

CT影像报告模板
患者信息:
姓名:XXX年龄:XX岁性别:XX就诊日期:XXXX年X月X日
影像检查方式:CT
扫描部位:(描述扫描部位,如头部、胸部等)
扫描方法:(如螺旋CT、多排螺旋CT等)
扫描层厚:(如5mm)
造影剂:(注射造影剂与否)
其他备注:(如患者有过敏史,注明)
影像特征及诊断:
(根据影像所见进行详细描述)
1.骨骼系统:
(描述骨骼系统的影像所见,包括骨骼结构、骨折、骨质增生、肿瘤等)
2.胸部:
(描述胸部的影像所见,包括肺部、气管、食管、心脏、血管等)3.腹部:
(描述腹部的影像所见,包括肝、胆囊、胰腺、肾脏、脾、肠道等)4.盆腔与骨盆:
(描述盆腔与骨盆的影像所见,包括子宫、卵巢、前列腺、膀胱、骨
盆骨折等)
5.其他部位:
(如头颅、颈部、四肢等部位的影像所见,进行相应描述)
6.结论:
(根据影像所见进行诊断,如有需要可以提出建议或进一步检查意见)注意事项:
(特殊注意事项,如需要患者追踪复查等)
报告医师:
(医师姓名、职称)
以上报告为影像学所见,具体诊断及治疗请结合临床医生的要求。
影像诊断报告模板

检查所见 右膝关节结构正常,膝关节诸骨呈唇刺样改变,股骨内侧髁关节软骨局部毛糙、变薄,相邻
软骨下骨内见小斑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胫骨平台内侧见小囊状长T1长T2信号,外侧半月板前后
角内线样高信号,未达关节面。关节囊腔内见条状液性信号影。内外侧半月板未见异常信号。前后 交叉韧带及胫腓侧副韧带未见异常。
诊断意见
结石性胆囊炎。
检查所见
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最大直径约为1.0cm,胆总管末端见结节状充盈缺损,胰管未见扩张。 胆囊体积增大,囊内见多发低信号充盈缺损结节,囊壁增厚。
诊断意见
与201 5年6月1 8日片对比:
1.结石性胆囊炎较前无明显变化。
2.胆总管末端结石并肝内胆胆管扩张较前显著。 检查所见
1.肝左叶肝癌并肝内多发子灶,门脉左支癌栓。
2.肝动脉门静脉瘘;脾动脉瘤。
3.肝多发囊肿。 检查所见
上腹部MRI增强扫描显示:肝脏大小形态如常,轮廓光整,肝内多发结节、团片状 号,较大者位于肝左叶,病灶边界不清,动脉早期肝左叶见多发迂曲强化小血管影,门脉显影, 脉晚期、门脉及延迟期病灶强化幅度低于肝实质;肝内另见多发囊状低信号无强化影,较大者直径 约1.7cm。门脉左支内见低信号充盈缺损,门脉右支及门静脉主干显影良好,门脉主干未见增宽。 胆囊未见显示。胰腺、脾脏实质内未见异常强化灶。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 诊断意见
1. 肝左叶肝癌并肝内多发子灶,门脉左支癌栓并动
2.肝多发囊肿。 检查所见
双肾大小形态如常,轮廓光整,实质信号均匀,肾盂肾盏未见扩张积液,肾周围脂肪间隙清 晰。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
诊断意见
双肾MR平扫未见异常。 检查所见
双肾大小、形态、位置正常,肾实质未见异常信号影,双肾盂、肾盏未见扩张,肾周结构未见异 常。所见肝实质内见多发结节状稍长 诊断意见
最新影像诊断报告模板

最新影像诊断报告模板患者信息- 姓名:XXX- 性别:XXX- 年龄:XXX- 住院号:XXX- 门诊号:XXX- 就诊日期:XXX影像检查信息- 检查项目:XXX- 检查日期:XXX- 影像设备:XXX- 检查部位:XXX- 检查方法:XXX影像表现在本次影像检查中,观察到如下表现:1. 部位1:描述对应部位的影像表现,如大小、形状、密度、信号强度、增强程度等。
2. 部位2:继续描述其他部位的影像表现。
3. 部位3:继续描述其他部位的影像表现。
等等。
影像诊断综合患者的病史、体检结果以及本次影像的表现,得到以下影像诊断结果:1. 诊断1:基于影像结果,进行对应部位的疾病诊断,描述疾病的类型、程度、可能的原因及可能的并发症。
2. 诊断2:继续描述其他部位的诊断结果。
3. 诊断3:继续描述其他部位的诊断结果。
等等。
建议与治疗方案基于上述诊断结果,提出以下建议与治疗方案:1. 建议1:根据诊断结果,进一步进行其他辅助检查以明确病情。
2. 建议2:针对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疗或化疗等。
3. 建议3:继续描述其他部位的建议与治疗方案。
等等。
结论鉴于以上诊断结果和治疗建议,建议患者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并定期进行复查以评估疗效。
以上为本次最新影像诊断报告的内容,仅供医生参考。
医生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各种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
如有疑问,请及时与相关科室医生沟通。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模板,实际使用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影像科普放诊断报告模板

胸部1、胸廓对称,气管居中;两肺纹理增粗,肺野未见实质性病变,肺门形态如常;心影、纵隔无殊,两膈面光整,肋膈角锐利。
两肺纹理增粗。
1、两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双肺未见实质性病变。
纵隔无增宽,心影及双侧肺门大小形态位置未见异常;双侧膈面光整,双侧肋膈角锐利。
心肺膈未见明显X线异常。
2、右上肺野见大片状阴影,其内密度不均,边界模糊,局部肺纹理模糊不清;肺门未见增浓、增大,心影未见增大;余肺清晰;两膈面光滑,肋膈角锐利;胸廓对称,气管居中。
右上肺大叶性肺炎。
3、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
两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
肺门形态,大小,位置未见异常。
心脏形态大小未见异常。
纵隔及气管居中,未见移位。
纵隔未见增宽。
两膈光整,两肋膈角锐利。
支气管炎。
4、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
两下肺纹理增多模糊,沿肺纹理可见小斑片状渗出影。
纵隔及气管居中,未见移位。
纵隔未见增宽。
肺门形态,大小,位置未见异常。
心脏形态大小未见异常。
两膈光整,两肋膈角锐利。
支气管肺炎。
5、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双肺纹理清晰,未见明显实质性病变;肺门形态正常;心影、纵隔无特殊,膈面光整,两肋膈角锐利。
左右侧第肋骨骨皮质连续性中断。
左右侧第肋骨骨折6、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
左下肺野见大片呈外高内低弧形致密影,其上缘达第四前肋,左膈及肋膈角消失。
纵隔及心脏向右移位。
右侧肺野及膈面清晰。
左侧中等量胸腔积液。
7、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
左上肺可见小片状渗出影,其内密度不均,病灶边缘欠清。
余肺野清晰。
两肺门影正常,心脏大小正常。
气管纵隔居中,膈面光整,肋膈角锐利。
左上肺渗出灶,结合病史为浸润型肺结核。
8、所示胸廓骨骼及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
两上肺见斑点状密度增高影及纤维条索状影,两肺尖部见片状的边界清晰的高密度阴影,局部肋间隙缩小,两肺纹理增多。
纵隔及气管居中,纵隔未见增宽。
肺门形态,大小,位置未见异常。
心脏形态大小未见异常。
两膈光整,两肋膈角锐利。
影像报告模板

影像报告模板一、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XXX 性别,男/女年龄,X岁民族,XXX 住院号,XXXXXX 床号,XXX。
二、临床资料。
主诉,XXXXX。
现病史,XXXXX。
既往史,XXXXX。
个人史,XXXXX。
家族史,XXXXX。
体格检查:XXXXX。
三、影像学检查结果。
1. X光片/CT/MRI/超声等检查部位,XXXXX。
影像学表现,XXXXX。
诊断意见,XXXXX。
2. X光片/CT/MRI/超声等检查部位,XXXXX。
影像学表现,XXXXX。
诊断意见,XXXXX。
3. X光片/CT/MRI/超声等检查部位,XXXXX。
影像学表现,XXXXX。
诊断意见,XXXXX。
四、影像学诊断意见。
1. 主要诊断,XXXXX。
2. 次要诊断,XXXXX。
3. 鉴别诊断,XXXXX。
五、诊疗经过。
1. 治疗方案,XXXXX。
2. 用药情况,XXXXX。
3. 治疗效果,XXXXX。
六、出院情况。
1. 出院诊断,XXXXX。
2. 出院医嘱,XXXXX。
3. 门诊复查时间,XXXXX。
七、医生签名,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以上为影像报告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撰写影像报告时,需要注意临床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得出准确的诊断意见。
同时,在诊疗过程中也要及时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和出院情况,以便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跟踪观察和评估。
希望医务人员能够严格按照影像报告模板的要求进行撰写,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XXX医院CT检查报告单模板

XX总医院
CT检查报告单
住院号------ 呼吸内科扫描日期2019年8月19日CT号94700
姓名XXX性别女年龄25岁病区--床号--
胸部平扫
扫描层厚10mm扫描层距10mm扫描层数15
影像所见
胸部平扫并与2011-8-17本院片比较,左肺上叶斑片
样密度增高影范围缩小;其它征象无明显改变。
影像诊断左肺上叶肺炎消散期改变
审核———影像医师
联系电话:0359-xxxxxxx报告日期:8/19/201910:56:46PM
下载后若要修改,可以选择“工具”/取消文档保护,密码123,修改完毕重新选择“工具”’/ 保护文档,限制项目为“填写窗体”,然后自行设置密码,修改为.dot格式后保存到Word
模板目录。
使用过程中使用Tab键切换需要填充的选项,无需在键盘和鼠标间来回往复选
择。
以下为未隐藏表格虚框和窗体底纹的状态,使用前请将红字及以后部分删除使用。
XXX医院CT检查报告单模板

XX总医院
CT检查报告单
住院号------ 呼吸内科扫描日期2022年4月25日CT号94700
姓名 XXX 性别女年龄25岁病区-- 床号 --
胸部平扫
扫描层厚 10mm 扫描层距10mm 扫描层数15
影像所见
胸部平扫并与2011-8-17本院片比较,左肺上叶斑片
样密度增高影范围缩小;其它征象无明显改变。
影像诊断左肺上叶肺炎消散期改变
审核———影像医师
联系电话:0359-xxxxxxx 报告日期:4/25/2022 4:23:39 PM
下载后若要修改,可以选择“工具”/取消文档保护,密码123,修改完毕重新选择“工具”’/保护文档,限制项目为“填写窗体”,然后自行设置密码,修改为.dot格式后保存到Word 模板目录。
使用过程中使用Tab键切换需要填充的选项,无需在键盘和鼠标间来回往复选择。
以下为未隐藏表格虚框和窗体底纹的状态,使用前请将红字及以后部分删除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蝶鞍见稍长T1稍长T2信号软组织肿块,大小约1.5×1.41.6cm,信号均匀,视交叉受压上抬。
蝶鞍形态、大小及信号未见异常,两侧海绵窦结构清晰。
所见大脑、小脑、脑干未见异常。
诊断意见考虑垂体瘤可能,建议MRI增强检查。
检查所见上矢状窦、直窦、双侧横窦、乙状窦、窦汇走形自然,未见狭窄、中断及充盈缺损,下矢状窦显示欠佳。
诊断意见头颅MRV扫描未见异常。
检查所见喉癌术后:现喉部呈术后改变,术区结构不整,右声门上区见结节状等T1、稍长T2信号,直径约1.1cm,病灶境界模糊。
所见颈部结构及信号正常,肌间隙清晰,颈动脉间隙未见肿大淋巴结。
诊断意见喉癌术后,与2014-10-8MRI比较:右声门上区软组织结节,考虑复发可能。
检查所见左侧半卵圆中心及侧脑室旁见斑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呈高信号。
脑沟、裂、池未见增宽。
两侧脑室及三、四脑室位置、形态、大小正常,中线结构居中。
小脑、脑干、垂体、视交叉未见异常。
诊断意见左侧半卵圆中心及侧脑室旁急性脑梗塞。
检查所见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近乎中断,余颈动脉、基底动脉及双侧大脑前、右中、后动脉及其分支分布规则,边缘毛糙,局部稍变窄。
诊断意见脑动脉广泛硬化并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请结合临床。
上矢状窦、直窦、双侧横窦、乙状窦、窦汇走形自然,未见狭窄、中断及充盈缺损,下矢状窦显示欠佳。
诊断意见头颅MRV扫描未见异常。
检查所见双侧大脑半球结构对称,脑灰白质分界清晰,信号正常。
脑沟、裂、池未见增宽。
两侧脑室及三、四脑室位置、形态、大小正常,中线结构居中。
小脑、脑干、垂体、视交叉未见异常。
诊断意见颅脑MRI平扫未见异常。
检查所见双侧额叶见多发结节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病灶基本呈低信号,左侧病灶见小结节状高信号,左侧病灶周围见大片状水肿带环绕。
脑沟、裂、池未见增宽。
两侧脑室及三、四脑室位置、形态、大小正常,中线结构居中。
小脑、脑干、垂体、视交叉未见异常。
诊断意见双侧额叶多发占位,转移瘤可能,建议MRI增强扫描。
检查所见MRCP示:肝胆管未见狭窄、扩,胆总管轻度扩,腔未见充盈缺损,胰管未见扩。
胆囊大小正常,囊见多发结节状低信号,较大者直径约1cm,囊壁稍增厚。
诊断意见结石性胆囊炎。
胆总管轻度扩,建议复查。
检查所见肝外胆管未见狭窄、扩,腔未见充盈缺损,胰管未见扩。
胆囊体积增大,囊见结节状低信号充盈缺损,囊壁无增厚。
诊断意见结石性胆囊炎。
肝外胆管扩,胆总管最大直径约为1.0cm,胆总管末端见结节状充盈缺损,胰管未见扩。
胆囊体积增大,囊见多发低信号充盈缺损结节,囊壁增厚。
诊断意见与2015年6月18日片对比:1. 结石性胆囊炎较前无明显变化。
2. 胆总管末端结石并肝胆胆管扩较前显著。
检查所见上腹部(门静脉CT三维重建):门脉左支见充盈缺损,门脉右支及门静脉主干显影良好,门脉主干未见增宽。
动脉期门静脉明显显影,门静脉左支与肝动脉局部似相通。
脾动脉远段局部瘤样扩直径约6mm。
肝脏大小形态如常,轮廓光整,肝多发结节、团片状异常强化灶,较大者位于肝左叶,病灶边界不清,动脉早期肝左叶见多发迂曲强化小血管影,门脉显影,动脉晚期、门脉及延迟期病灶强化幅度低于肝实质;肝另见多发囊状低密度影,增强无强化,较大者直径约1.7cm。
胆囊未见显示。
胰腺、脾脏实质未见异常强化灶。
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
诊断意见1. 肝左叶肝癌并肝多发子灶,门脉左支癌栓。
2. 肝动脉门静脉瘘;脾动脉瘤。
3. 肝多发囊肿。
检查所见上腹部MRI增强扫描显示:肝脏大小形态如常,轮廓光整,肝多发结节、团片状DWI高信号,较大者位于肝左叶,病灶边界不清,动脉早期肝左叶见多发迂曲强化小血管影,门脉显影,动脉晚期、门脉及延迟期病灶强化幅度低于肝实质;肝另见多发囊状低信号无强化影,较大者直径约1.7cm。
门脉左支见低信号充盈缺损,门脉右支及门静脉主干显影良好,门脉主干未见增宽。
胆囊未见显示。
胰腺、脾脏实质未见异常强化灶。
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
诊断意见1. 肝左叶肝癌并肝多发子灶,门脉左支癌栓并动-门脉瘘。
2. 肝多发囊肿。
检查所见双肾大小形态如常,轮廓光整,实质信号均匀,肾盂肾盏未见扩积液,肾周围脂肪间隙清晰。
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
诊断意见双肾MRI平扫未见异常。
双肾大小、形态、位置正常,肾实质未见异常信号影,双肾盂、肾盏未见扩,肾周结构未见异常。
所见肝实质见多发结节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DWI呈高信号。
诊断意见1 双肾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2 肝多发血管瘤。
检查所见胸椎序列整齐,生理弧度自然;胸3、4椎体间隙狭窄,椎体稍变扁,椎体见斑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边界模糊,椎旁软组织明显肿胀,余胸椎椎体及附件形态大小无异常,骨性椎管无狭窄及异常密度影。
所见椎间盘未见明显膨出及突出征象。
双侧胸腔弧形液性信号。
诊断意见1. 胸3、4椎体结核并椎旁脓肿。
2. 双侧胸腔积液。
检查所见胸椎序列整齐,生理弧度自然;胸3椎体前缘见斑片状低密度影,边界模糊,椎旁软组织明显肿胀,余胸椎椎体及附件形态大小无异常,骨性椎管无狭窄及异常密度影。
所见椎间盘未见明显膨出及突出征象。
双肺斑片状高密度影,双侧胸腔弧形液性密度影。
诊断意见1. 胸3椎体骨质破坏并椎旁软组织影,结核可能,建议胸椎MR进一步检查。
2. 双肺炎症,双侧胸腔少量积液。
检查所见右膝关节结构正常,膝关节诸骨呈唇刺样改变,股骨侧髁关节软骨局部毛糙、变薄,相邻软骨下骨见小斑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胫骨平台侧见小囊状长T1长T2信号,外侧半月板前后角线样高信号,未达关节面。
关节囊腔见条状液性信号影。
外侧半月板未见异常信号。
前后交叉韧带及胫腓侧副韧带未见异常。
诊断意见1. 右膝关节骨质增生、股骨侧髁关节软骨局部III级损伤并骨髓水肿,提示膝关节退行性改变。
2. 右胫骨平台侧骨腱鞘囊肿。
3. 右膝外侧半月板前后角II级损伤。
4. 右膝关节少量积液。
检查所见双侧髋骨及股骨上段形态及大小正常,双侧髋关节间隙未见狭窄或增宽,髋关节骨性关节面光整,左侧髋臼及邻近肌群见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左侧髋关节见液性信号。
右侧髋部肌肉及脂肪组织形态及信号未见异常。
诊断意见左侧髋臼及周围肌群异常信号,髋关节积液,考虑炎性病变可能。
检查所见左膝关节结构正常,膝关节诸骨缘呈唇刺样改变,关节软骨变薄、毛糙,软骨下骨见斑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关节囊腔见条状液性信号影。
侧半月板前后角见线样高信号信号,未达关节面。
胫骨平台外后方见数个长T1短T2信号结节。
前后交叉韧带及胫腓侧副韧带未见异常。
诊断意见1. 左膝关节骨质增生、关节软骨III级损伤并软骨下骨髓水肿,提示左膝关节退行性改变。
2. 左膝关节少量积液。
3. 左胫骨平台外后方低信号结节,考虑钙质结节。
检查所见双侧脑室前后角旁脑白质见片絮状长T1、长T2信号,边缘模糊,双侧较对称。
脑沟、裂、池未见增宽。
两侧脑室及三、四脑室位置、形态、大小正常,中线结构居中。
小脑、脑干、垂体、视交叉未见异常。
诊断意见双侧脑室前后角旁脑白质脱髓鞘样变。
检查所见双侧大脑半球结构对称,脑灰白质分界清晰,信号正常。
脑沟、裂、池未见增宽。
两侧脑室及三、四脑室位置、形态、大小正常,中线结构居中。
小脑、脑干、垂体、视交叉未见异常。
诊断意见颅脑MRI平扫未见异常。
双侧半卵圆中心见多发斑点状长T1长T2信号,DWI呈等信号,双侧脑室周缘脑白质见条状长T1长T2信号,两侧对称。
蝶鞍扩大并脑脊液信号,垂体受压变扁。
脑沟、裂、池未见增宽。
两侧脑室及三、四脑室位置、形态、大小正常,中线结构居中。
小脑、脑干、视交叉未见异常。
诊断意见1. 双侧半卵圆中心多发旧腔梗。
2. 双侧脑室周缘脑白质脱髓鞘样变。
3. 空泡蝶鞍。
检查所见所见颈动脉、基底动脉及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及其分支管壁僵硬,边缘欠光整,走形欠自然,远端分支减少,未见明显节段性狭窄及中断现象。
诊断意见脑动脉硬化。
检查所见所见颈动脉、基底动脉及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及其分支管壁僵硬,边缘欠光整,走形欠自然,远端分支减少,未见明显节段性狭窄及中断现象。
诊断意见脑动脉硬化。
检查所见双侧大脑半球结构对称,脑灰白质分界清晰,信号正常。
脑沟、裂、池未见增宽。
两侧脑室及三、四脑室位置、形态、大小正常,中线结构居中。
小脑、脑干、垂体、视交叉未见异常。
诊断意见颅脑MRI平扫未见异常。
检查所见桥脑见斑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DWI呈高信号。
双侧脑室前后角旁脑白质见片絮状长T1、长T2信号,边缘模糊,双侧较对称。
脑沟、裂、池增宽。
双侧额颅骨板下少量新月形液性信号,两侧脑室及三、四脑室位置、形态、大小正常,中线结构居中。
小脑、垂体、视交叉未见异常。
诊断意见1 桥脑急性脑梗塞。
2 双侧脑室前后角旁脑白质脱髓鞘样变,脑萎缩。
3 双侧额少量硬膜下积液。
检查所见双侧额叶见多发结节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病灶基本呈低信号,左侧病灶见小结节状高信号,左侧病灶周围见大片状水肿带环绕。
脑沟、裂、池未见增宽。
两侧脑室及三、四脑室位置、形态、大小正常,中线结构居中。
小脑、脑干、垂体、视交叉未见异常。
诊断意见双侧额叶多发占位,转移瘤可能,建议MRI增强扫描。
检查所见双侧额叶、右侧小脑半球见结节状环形强化灶,最大者位于左侧额叶,长径约2.3cm,左侧额叶病灶周围见大片状水肿带环绕。
脑沟、裂、池未见增宽。
两侧脑室及三、四脑室位置、形态、大小正常,中线结构居中。
脑干、垂体、视交叉未见异常。
诊断意见双侧额叶、右侧小脑转移瘤。
检查所见双侧额顶叶见多发斑点、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DWI呈等信号。
双侧脑室前后角旁脑白质见片絮状长T1、长T2信号,边缘模糊,双侧较对称。
脑沟、裂、池未见增宽。
两侧脑室及三、四脑室位置、形态、大小正常,中线结构居中。
小脑、脑干、垂体、视交叉未见异常。
所见双侧筛窦及上颌窦粘膜增厚。
诊断意见1 双侧额顶叶多发旧性腔隙性脑梗塞。
2 双侧脑室前后角旁脑白质脱髓鞘样变。
3 双侧筛窦及上颌窦炎。
检查所见双侧半卵圆中心见散在斑点状长T1长T2信号,DWI呈等信号,边缘模糊,双侧脑室周缘脑白质见条状长T1长T2信号,两侧对称。
脑沟、裂、池未见增宽。
两侧脑室及三、四脑室位置、形态、大小正常,中线结构居中。
小脑、脑干、垂体、视交叉未见异常。
右侧蝶窦见等T1稍长T2信号,双侧筛窦粘膜增厚。
诊断意见1. 双侧半卵圆中心散在旧腔梗。
2. 双侧脑室周缘脑白质脱髓鞘样变。
3. 右侧蝶窦炎。
4. 双侧筛窦炎。
检查所见左侧半卵圆中心、侧脑室体旁、双基底节区、右丘脑见多发斑点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DWI 呈等或稍低信号。
左丘脑见斑点状长T1、短T2信号,DWI呈低信号;双侧脑室前后角旁脑白质见片絮状长T1、长T2信号,边缘模糊,双侧较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