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电镀
电镀基础

要严格控制各成分含量在范围内,否则就会使镀层烧焦发 红粗糙等不良现象出现.为了避免阳极泥引起麻点等现象, 阳极钛篮一定要用2-3层阳极袋装好,并伴随着5μ以下的 棉芯连续过滤.要增加极限电流密度上限值,给予连续的 空气搅拌也是必须的.
• (9)酸铜是指酸性硫酸盐镀铜,由于其镀层光亮性,柔 韧性,延展性,导电性等都很优良,而且它适合于做很 多种镀种的中间镀层,所以酸铜电镀界中运用非常广 泛.在塑胶电镀中,酸铜的作用也非常重要.由于其光 泽性好,整平性和深镀能力都非常好,所以塑胶电镀 利用酸铜来得到全光亮的镀层. • 酸铜的主要成分含量如下:
光铬
检查、测试、包装
脱挂
2 工艺说明
• (1) 除油 除油是通过乳化反应、皂化反映 以及溶剂溶解等原理除去工件表面的各种 有机、无机油污等.除油包括有机溶剂除油、 化学除油、电化学除油、超声波除油等.在 塑料电镀中经常用到的是超声波化学除油. • 加温和搅拌都会加速油滴进入溶液,加快 除油速度,提高除油效率,所以一般化学 除油工艺要求采用较高的温度措施,也有 用超声波来加快除油过程的。
⑧ 化学镀镍溶液自然分解现象: A.气体析出速度加快,产生大量气泡 ,呈沸腾状; B.镀层成黑色,镀件及容壁上开始生成粗糙的黑色镀层,同时 镀液中产生许多形状不规则的黑(深灰)色粒状沉积物; C.分解过程中,其颜色不断变淡,可嗅到强烈的氨气味,当镀 液变成绿色时不再析出气泡,氨气味减弱,化学镀液也完全分 解。 ⑨ 如何防止镀液分解及分解时的挽救措施: A.不得直接加入固态的化学药品,加料时必须打开过滤机,以 防局部浓度过高; B.化学镀必须注意装载量,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镀液分解;过 低镀层粗燥; C.在使用过程中防止镀液被铬酸、硫化物等杂质污染,这些杂 质可毒化化学镍催化,致使镀液沉积速度降低甚至失效; D.当镀液发生分解时,不要惊慌,要及时向镀液中添加大量冷 水或稀硫酸
第四章:电化学加工

e
铁片
铜片
阳极铁片 e
e 阴极铜片
NaCl
NaCl
4 电极的极化
在电化学过程中通常发生两种极化现象: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
1)浓差极化: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阳极金属不断溶解的条件之 一是生成的金属离子需要越过双电层,再向外迁移并扩散。然而, 离子迁移扩散的速度是有一定限度的。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如果 阳极表面的液层中的金属离子迁移扩散的速度较慢而来不及扩散 到溶液中去,就会在阳极表面造成离子堆积,引起电位值增大 (代数值增大),这就是浓差极化。
使金属钝化膜破坏的过程称为活化。金属活化后,新鲜的金属 表面露出,可以进一步的参与电解过程,从而使加工速度提高。
二 电化学加工的分类
第一类 电解加工 第二类 电镀,涂镀和电铸加工 第三类 电化学与其他加工方法相结合的电化学复合加工工艺, 例如 电解磨削,超声电解等
第二节 电解加工
一 电解加工的过程及特点
m KIt
V It
m KIt
V It
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电解溶解或析出的物质的量只与该物质的 电化学当量,电解电流和电解时间有关。在理论上不受电解液浓 度,温度,压力,电极形状等因素的影响,与上述诸因素无关。
实际金属蚀除量
理论计算蚀除量 100 %
因此上述公式需要修正为:
m KIt V It
1 修复零件磨损表面、恢复几何尺寸、实施超差补救。
2 填补零件表面的划伤、凹坑、斑蚀、空洞等缺陷。例如机床 导轨、活塞液压缸等表面的修补。
3 大型、复杂、单个小批工件的表面镀镍、铜、锌、金、银等 防腐层、耐腐层等,用以改善表面性能。
四 电铸和涂镀(电镀)加工有何异同点?
相同点:两者的加工原理完全一样。
电镀手册

目录第一章电镀的定义 3 第二章电镀的基本知识 3 第一節电镀液 3 第二節电镀反应 4 第三節电极与反应原理 5 第四節金属的电沉积过程 5 第五節影响电镀质量的因素 6 第三章电镀工艺7 第一節镀前预处理7 第二節镀后处理7 第四章镀锌8 第一節锌酸盐镀锌9 第二節氰化镀锌9 第三節铵盐镀锌9 第四節氯化物镀锌9 第五節硫酸盐镀锌9 第六節镀锌常见故障及纠正方法10 第七節镀锌后除氢处理10 第八節锌镀层的钝化处理11 第五章镀镍11 第一節普通镀镍(暗镀) 11 第二節光亮镍12 第三節高硫镍12 第四節镍封12 第五節缎面镍12 第六節高应力镍13 第七節镀多层镍13 第八節氨基磺酸盐镀镍13 第九節柠檬酸盐镀镍14 第六章镀铬14 第一節镀铬层的种类14 第二節镀铬的阳极15 第三節镀铬工艺15 第七章其它电镀17 第八章镀层性能测试18 第一節电镀层外观检验18第二節结合力试验18 第三節电镀层厚度的测量19 第四節孔隙率的测定19 第五節镀层显微硬度的测定19 第六節镀层内应力的测试19 第七節电镀层脆性测试19 第八節氢脆性的测试20 第九節镀层焊接性能的测试20 第九章电镀层的选择及标记21 第一節对电镀层的要求21 第二節镀层使用条件的分类21 第三節电镀层的选择21 第四節金属镀层的表示方式(GB-1238-76) 25 第五節金属镀层的表示方式(JIS H 0404) 25 第十章参考文献29电镀第一章电镀的定义电镀是指在含有欲镀金属的盐类溶液中﹐以被镀基体金属为阴极﹐通过电解作用﹐使镀液中欲镀金属的阳离子在基体金属表面沉积出来﹐形成镀层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
镀层性能不同于基体金属﹐具有新的特征。
根据镀层的功能分为防护性镀层﹐装饰性镀层及其它功能性镀层。
第二章电镀的基本知识第一節电镀液1.主盐主盐是指镀液中能在阴极上沉积出所要求镀层金属的盐﹐用于提供金属离子。
镀液中主盐浓度必须在一个适当的范围﹐主盐浓度增加或减少﹐在其它条件不变时﹐都会对电沉积过程及最后的镀层组织有影响。
电镀企业安全管理规定(4篇)

电镀企业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电镀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安全风险,保障生产经营的安全和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从事电镀生产作业的企业。
第三条电镀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优化安全生产环境,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
第四条电镀企业应建立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第二章安全管理职责第五条电镀企业的法人或者负责人应对安全生产负有最终责任,具体职责如下:(一)组织制定和修订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其有效实施。
(二)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并记录。
(三)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四)组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
第六条电镀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如下:(一)负责制定和修订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其落实情况。
(二)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并及时整改。
(三)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
(四)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五)收集、分析和报送安全生产事故和隐患信息。
第三章安全生产措施第七条电镀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一)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制定安全作业规程和操作规范。
(二)配备适量的安全设备和救援装备,并进行组织合理的摆放和维护。
(三)定期检测和维护设备设施,并制定维护记录。
(四)加强现场安全巡查和隐患处理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五)对涉及危险物品的操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和考核,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
第八条电镀企业应加强化学品管理,确保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一)使用符合要求的化学品,确保化学品质量和安全性。
(二)建立化学品管理台账,记录化学品的购进、使用和存储情况,并定期进行检查。
(三)加强化学品存储区域的防火、防爆措施,确保化学品的安全存放。
第九条电镀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
电镀管理规章制度范本(2篇)

电镀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电镀作业流程,确保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电镀作业工艺,包括镀铬、镀锌、镀金、镀镍等各种电镀作业。
第三条电镀作业应遵循“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环保第一”的原则。
第四条严禁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电镀作业行为。
第五条本制度的执行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二章职责与权限第六条电镀作业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电镀作业质量、安全和环保等问题负责,制定电镀作业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电镀作业负责人有权对电镀作业流程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八条电镀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擅自调整工艺参数。
第九条电镀作业人员应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并报告设备故障。
第十条电镀作业人员应参与相关安全培训,掌握安全操作技能,确保作业过程安全可靠。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十一条电镀作业前应检查设备的安全状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没有明显故障。
第十二条电镀作业人员不得穿戴金属饰品,防止发生电击事故。
第十三条电镀作业区域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第十四条电镀液品种繁多,应将不同种类的电镀液按规定分类存放,防止混用。
第十五条电镀液的配制和储存应符合相关规定,严禁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调整液体组分。
第四章质量管理第十六条电镀作业涉及的工艺参数和质量指标应符合标准规定,不得随意调整。
第十七条电镀作业人员应熟悉产品质量要求,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
第十八条电镀作业人员应对每一批次的产品进行检验,确保合格品率达到标准要求。
第十九条电镀作业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第五章环境保护第二十条电镀作业应使用环保型电镀液,严禁使用含有重金属和有毒物质的电镀液。
第二十一条电镀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排放,严禁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第二十二条电镀废液和废品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表面工程学各章要点

性能比较
单盐电解液 优点
成分简单,成本较低; 阴极电流效率很高; 废水处理方便; 可以使用较大的阴极电流密度。
络盐电解液 优点
阴极极化性能强,而且主要表现 为电化学极化,所以镀层结晶细致, 镀液分散能力好,氰化物电镀液是 典型的例子。
问题和对策
简单金属离子还原反应的交换电 流密度较大,阴极极化性能一般比 较小(镍,铁,钴例外),因此,镀 层结晶较粗,镀液分散能力和覆盖 能力也较差,仅适用于形状比较简 单的工件。 选择适当的添加剂,可以使镀层 结晶得到明显细化,还可获取光亮 镀层。镀液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可 以改善。
附加盐的作用
增加溶液的导电性
如:硫酸盐镀镍电解液(主盐为 NiSO4)中加入Na2SO4 或 MgSO4, 酸性镀铜电解液(主盐为 CuSO4)中加入 H2SO4。
提高阴极极化作用
多数附加盐都有较小的提高阴极极化作用,从而使镀层结晶细化。对 此作用的解释是:由于金属离子(如上面所说的Na+离子)的存在及向阴 极的迁移,使阴极附近放电金属离子的浓度降低。
电镀液组成
1. 单盐溶液→SnSO4 ↘CuSO4 溶液中是简单金属离子Sn2+和Cu2+ 。 问题:→需要高的过电位,镀层质量不好→粗糙 2. 络和物溶液→金属离子与络和剂形成络和离子,如[Zn(NH3)4]2+ 络和后溶液的平衡电位向负方向移动,有利于电沉积进行。 如:ψZn2+/Zn=-0.736v ψ [Zn(NH3)4]2+ /Zn=-0.1.26v 但是,关于络和离子的本质与沉积机理至今仍不清楚 白猫黑猫→技术 3. 导电盐→不参加反应,↑溶液导电能力,↓槽端电压。如Na2SO4。 4. 缓冲剂→在弱酸、弱碱溶液中加入,可自行调节PH值,↑溶液稳定性。 5. 阳极活化剂→活化阳极,提高离子供给能力。 6. 添加剂→各种各样,视目的而定。 如:光亮剂、整平剂、润湿剂、细化晶粒剂等等。
电镀基础知识

目 录
录
第六章 磷化
第一章 电镀基础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第三章 镀锌 第二章 电镀工艺流程
第七章 热浸镀锌 第八章 挂镀
第四章 锌铬酸盐
第五章 煮黑
第九章 镀镍
第十章 镀铬
第一章
目 录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电镀是获得金属保护层的主要方法之一,根 据对电镀层不同的要求,电镀层可分为:防护性 镀层、防护装饰性镀层、耐磨和减磨镀层、电性 能镀层、磁性能镀层、可焊性镀层、耐热镀层、 修复用镀层以及一些其它特殊功能性要求镀层。 电镀是一种电化学过程,也是一种氧化还原过 程。电镀的基本过程(以锌为例)是将零件浸在 金属盐的溶液中作为阴极,金属锌块作阳极,接 通直流电源后,在零件上就会沉积出金属锌镀 层。
四、浸药
目 录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1、开机工作时要将药桶内温度调到25—30℃,粘 度在55-85秒要搅拌均匀,产品浸泡时间在10—20秒, 因在生产中会有少量的砂粒带入桶中,所以,浸药桶内 药液需每周过滤一次,做螺帽时则须多过滤,以防砂粒 沉积在牙纹当中,生产过程中要随时测量药液的温度、 粘度。
第二章
目 录
常见的工艺流程: 前处理( 化 学 除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电化学除油
油 化学除锈或喷砂
活化 ) 后处理
电镀 (镀锌、镍、铜铬等) ( 钝化 封闭 脱水
烘干 )
注:每道工序之间都有水洗。
一、前处理
目 录 返 回
㈠、除油:
1、有机溶剂除油:利用有机溶剂能溶解两类 油脂的特点。 2、化学除油(碱液除油)借助于溶液皂化与 乳化作用以达到除去两类油污的目的。所谓皂化 就油脂与除油液中的碱起化学反应生成肥皂的过 程,动植物油中的主要成份硬脂酸酯与氢氧化钠 的化学反应是:
选修一化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选修一化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在高中化学选修一的学习中,第四章涵盖了丰富而重要的知识内容。
这一章主要围绕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展开,包括化学反应热、原电池和电解池等重要概念和原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详细梳理一下这一章的关键知识点。
一、化学反应热化学反应热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一)焓变(ΔH)焓变是用来描述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物理量。
如果ΔH 为正值,表示反应吸热;若ΔH 为负值,则表示反应放热。
(二)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还表明了能量变化。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需要注明物质的状态(s、l、g、aq)、反应热(ΔH 的数值和单位)以及计量系数。
计量系数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三)燃烧热在 101 kPa 时,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四)中和热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二、原电池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一)构成条件1、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金属,另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2、电解质溶液。
3、形成闭合回路。
4、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工作原理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负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以铜锌原电池为例,锌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 2e⁻= Zn²⁺;铜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 2e⁻= H₂↑。
(三)常见的原电池1、锌锰干电池:属于一次性电池,分为酸性和碱性两种。
2、铅蓄电池:可充电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
3、燃料电池:燃料(如氢气、甲烷等)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氧气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三、电解池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一)构成条件1、直流电源。
2、两个电极(惰性电极或活性电极)。
3、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下一页
(三)镀铁电解液 1、镀铁电解液的配制 1)低碳钢和盐酸 Fe+2HCI+4H2O=FeCI2 •4H2O+H2 2)三氯化铁和盐酸 FeCI3 + 4Fe+6HCI+12H2O=6FeCI2 •4H2O+3H2 3)氯化亚铁和盐酸 成本高,一般不用。
上一页
下一页
2、电解液的通电处理 1)目的:使Fe+2还原为Fe+3 2)方法:阳极为低碳钢板,阴极为工件 阴极面积:阳极面积=2—3 电流密度=6—10A/dm2 镀液温度20—60º C, PH=0.5—1.0 3)标志:溶液呈草绿色,清澈透明阴极上 的毛 刺呈球形,且坚实发亮
上一页 下一页
(二)不对称交流-直流镀铁 1、不对称交流-直流镀铁电源基本要求: 1)能供给正负半波单独可调的交流电,以 达到起镀时不对称比β的要求 2)能供给大小可调的直流电,以满足从起 镀到电镀过度平滑的要求 2、什么叫不对称比β ? 不对称交流电正半波电流强度I正与负半波 电流强度I负的比值。 β=I正/I负=D正/D负 3、电流波形变化图 图4-5
上一页
下一页
2)二次活化(THY-3) 目的:驱除表面一次活化的石墨 工艺参数:15V,14m/min 反极性 直观标志:中高碳钢、铸铁表面由黑色 银灰色
上一页 下一页
5、打底层 目的:1)改变金属的可锻性 2)提高工作层的稳定性 常用的有:特殊镍,碱性铜 工艺参数:正极性,2微米左右 10—12V,14m/min
上一页
下一页
3、影响镀铁层质量的主要因素 1) 氯化亚铁镀液的浓度 Fe+2过高镀层硬度; Fe+2过低镀层 硬度和应力。一般为450g/L。调整时应加酸 化水。 2) 氯化亚铁镀液的氧化 Fe+2 — eFe+3 Fe+3存在使镀层变脆、粗糙、疏松、毛刺 增多。
上一页 下一页
3) 氯化亚铁镀液的酸度 PH值 h ,且易产生氢氧化物夹层; PH值 镀液的导电性 、分散能力 。 一般,PH值 =1.0~1.3 4) 氯化亚铁镀液的纯净度
上一页 下一页
6、工作层(正极性) 常用镀液: 1)快速镍TDY102:一般摩擦付或配合部 件的修复 2)低应力镍TDY103:夹心层 3)铁合金:一般耐磨层 4)酸性铜TDY401:腐蚀性大,不能在钢 铁上直接刷镀,先用TDY401打底层 7、镀后处理: 磨削或水砂低打磨 8、检查质量:观察、剖析、急冷
上一页
下一页
2、表面准备 “12字原则”—越净越好,越光越好,越 少越好。 方法:除油、锈和机加工处理及堵孔、遮蔽 3、电净处理 主要目的:彻底去除油污,轻微除锈 工艺参数:工作电压8—15V 相对速度4— 8m/min, 正极性 直观状态:水膜均匀摊开
上一页 下一页
4、活化处理: 1)一次活化(THY-1或THY-2) 目的:去除表面氧化膜 工艺参数:15—18V,14 m/min 反极性 直观标志:中高碳钢表面露出均匀黑色 低碳钢为银灰色
上一页 下一页
3、严格控制工艺参数 1)工作电压 2)相对运动速度 3)镀液温度及刷镀过程温度 4、应用时刷液面积要小
本节结束
BACK
上一页
下一页
BACK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一、低温镀铁 第三节 低温镀铁与镀铬
二、镀铬
Back
一、低温镀铁
影视动画
镀铁工艺分为高温镀铁和低温镀铁。 (一)低温镀铁的特点 1、金属沉积速度快(0.3-0.4mm/h); 2、电流效率高(85-95%) 3、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廉; 4、镀层耐磨性好、硬度高 5、镀铁要求低电压大电流电源(按电源镀铁 可分为不对称交流-直流镀铁电源、直流电源 和特殊波形镀铁电源)。
Cu、Cr、Pb等属有害杂质。 阳极泥应定期清除
上一页 下一页
(四)镀铁工艺 镀铁工艺流程:镀前准备表面活化起镀 过渡镀直流镀铁 镀后处理 1、镀前准备 1)零件清洗 2)镀前机械加工 3)装挂和绝缘 4)再次清洗除油
上一页
下一页
2、阳极刻蚀 阳极:镀件,阴极:铅板;
阴极面积:阳极面积=3 ~ 4 刻蚀溶液:30%硫酸溶
上一页 下一页
2 活化பைடு நூலகம் 1) 1#活化液(THY—1) 浓硫酸 80.6g/l 硫酸铵 110.9g/l 酸性,ph=0.8--1.0,无色透明,去除金属 氧化物和铁锈,对金属腐蚀作用较低,主要用 于不锈钢,高碳钢,高合金钢,铸铁等。 反极性。
上一页
下一页
2) 2#活化液(THY—2) 浓盐酸 36---25g/l 氯化钠 140g/l 酸性 ph=0.6--0.8,无色透明,导电 性好 ,去除金属氧化物和铁锈能力较强, 主要适于中碳钢,中碳合金钢,高碳合 金钢,铝及其合金,灰铸铁等。 采用反极性。
铸铁、低、中碳钢
(一步刻蚀)
电流密度 (A/dm2) 刻蚀时间 (min) 直观标志
淬火钢、合金、高碳钢 (二步刻蚀) 第一步:8 ~ 10 第二步:60 ~70 第一步:8 ~ 10
20~60 0.5 ~3
第二步:0.5 ~1
铸铁—暗灰色,碳钢—灰白色,合金钢—银白色; 均无光泽 上一页 下一页
3、浸蚀 阳极刻蚀后,将工件挂入镀铁溶液中,不 通电,时间0.5min。 4、起镀 =1.3,时间t=3~3min,D正=10~15 A/dm2 5、过渡镀 在15~ 20min 内将逐渐提高到8,再转为直 流镀。 6、直流镀 D正 = 10~15 A/dm2 镀液温度为30~40C 电镀时间t按计算值 7、镀后处理 水冲10%苛性钠中和磨削涂油保护
第 二 节 电 刷 镀
一、电刷镀原理与特点
二、电刷镀溶液
三、电刷镀设备
四、电刷镀工艺
第 二 节 电 刷 镀
上一页
五、电刷镀质量 影响因素
下一页
返回首页
一、电刷镀原理与特点
图4-1 1、金属电刷镀的基本原理 它是一种电化学沉积的过程,零件 接电源负极,镀笔接电源正极,镀笔上 包着石墨阳极包套并蘸取镀液,通直流 电后,镀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在电场作用 下向工件表面沉积。
上一页 下一页
三、电刷镀设备
(一)刷镀电源(专用直流电源) 1)能够进行正负极转换 2)具有控制镀层厚度的安培小时计 说明:控制原理: Q=C.S.b C—耗电系数指电镀过程中,每平方分米镀 积1微米厚的镀层能消耗的电量(A h/ m . dm2 ) S—工件需镀面积(dm2) b—镀层厚度(m) Q—电镀过程中消耗电量 Q=I.t 3)具有过载保护装置
下一页
1、刷镀层设计 1)测量零件尺寸,计算镀层厚度(mm)。 2)根据镀层厚度,设计镀层。 当<安全厚度时,则为单一镀层; 当 >安全厚度时,则为复合镀层(打底层+尺寸 镀层+低应力夹心层+工作镀层+耐磨层)
耐磨层
3)根据工作要求 确定刷镀层种类
工作层 夹心层 打底层 (过渡层)
尺寸层
工件
上一页 下一页
3) 3#活化液(THY—3) 柠檬酸三钠 141.2 g/l 柠檬酸 94.2g/l 氯化镍 3.0g/l 酸性,ph=4.5---5.5,浅绿色透明,导电性 差,腐蚀性小,去除其他活化液活化后残留的 石墨或碳黑。 反极性。
上一页
下一页
(二) 常用电刷镀液简介 1、特殊镍TDY101:主要用于打底层 2、快速镍TDY102:一般摩擦付或配合部件的修 复 3、低应力镍TDY103:夹心层 4、铁合金T:一般耐磨层 5、酸性铜TDY401:腐蚀性大,不能在钢铁上直 接刷镀,先用TDY401打底层 6、碱性铜TDY403:改变钎焊性质,组织致密, 孔隙小,在铜、铁上结合良好
上一页 下一页
五、影响刷镀质量的主要因素
1 、工作电压 过高时,渡层粗糙发黑,脱层,阳极烧蚀。 过低时,沉积速度低,锻层质量低 2、相对速度 太小时,镀层粗糙,易少、发黑 太大时,沉积速度降低 选取时要与相对速度匹配(电压高,速度亦 高)
上一页 下一页
3、镀液温度 太高时,镀层硬度下降,耐磨性下降 太低时,镀层应力升高,脱层 一般为30---50º 。 C 冬季 要预热至35º C以上。 生产实际中,镀液温度难以控制,一般不加 以控制 4、阳极与工件之间的压力 压力过大,沉积速度 ,结合力
上一页
Back 下一页
镀铁影视
上一页
Back 下一页
二、镀铬
1、镀铬的特点 1)镀铬电解液的主要成分是铬酸,电流效率 低h=12 ~15% 2)镀铬要求槽电压很高,电流密度很大 3)镀铬所用阳极是不溶性铅 4)镀铬电解液的分散能力低 5)镀铬层具有硬度高、耐热、耐磨、耐腐 蚀、反光性好等特点
上一页 下一页
二、基本概念 1、电化当量k(g/A.h) :理论上1安培小时电量 能析出金属的重量(查手册) 2、理论镀积重量 根据法拉第一电解定律: G理=k.I.t 式中 I——电流强度(A) t——电镀时间(h) 如:在酸性铜溶液中,I=10A,t=4h, 求G理 解:G理=k.I.t=1.186*10*4=47.44(克)
上一页 下一页
六、电刷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镀层极性控制 电净、过镀层、工作层------正极性 活化(1、2、3)---反极性 2、镀层厚度控制------安培小时计 根据Q=C.S.计算电镀消耗的电量, 由安培小时计量控制---间接控制法 刷镀时, 注意运动轨迹的均匀性,否 则镀层厚度不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