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增值税案例分析

增值税案例分析

偷逃增值税案例分析案例一:移花接木利用运费分解销售收入,偷逃增值税某机械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004年4月,当地国税稽查大队在对其2003年度的纳税申报表、会计报表等有关数据进行审核时,发现该厂2003年度应税销售数量比上年增长了51%,而实现的增值税额却没有同步增长,税负降低了1。

2个百分点.经查阅会计报表存货结存情况,发现期初与期末相比差别不太大,从而排除了该单位由于进货量大或积压产品而造成税负降低的可能。

通过对该厂2003年度的账簿、凭证及相关纳税资料的审查,发现该厂销往外地的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其中可能存在隐瞒收入问题。

经过进一步审查销售费用,发现该厂销售费用在2003年度曾一度出现贷方余额,其借方发生额是该厂销售面粉机械时所支付的运输费用,同时提取了进项税额;贷方发生额反映的是销售面粉机械时向购货方收取的费用,原始单据为运费发票,企业财务负责人称该项运费为向购货方收取的代垫运费。

但经检查人员对运输部门所开具的运费发票的审核,发现运费发票是开给该机械厂的,并已按税法规定提取了进项税额.再查阅销售部门的销售合同,发现合同中只对到货价格作了规定,运费由销货方支付。

调查至此,企业财务人员承认所谓“代垫运输费用",其实是其自行分离出去的部分销售收入。

经最终审核计算,该机械厂全年少计应税销售收入645220元。

案例二:瞒天过海之一关联企业压价销售,偷逃增值税某纺织公司下属三个独立核算子公司,皆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从事棉纱、棉布及针织内衣的生产。

其中A公司和B公司为内资企业,C公司为中外合资企业。

2001年10月,市国税局对该纺织公司下属的两个内资分公司进行税务审查,发现2000年B公司全年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差额仅0。

49万元,税负率过低。

又经审查其资产负债表,发现年底并无原材料或产成品积压现象。

检查人员决定对B公司进行全面检查.经对企业的销售收入明细账和产成品明细账进行检查,发现B公司的产品全部销售给总公司或C公司,销售价格平均低于成本价格20%左右,与市场销售价格相差悬殊。

2023初级会计增值税经典案例题

2023初级会计增值税经典案例题

2023初级会计增值税经典案例题在学习初级会计的过程中,增值税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作为一个涉及财务、税务等多方面内容的复杂课题,增值税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给会计人员带来不小的挑战。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增值税相关知识,我将在本文中介绍2023初级会计增值税经典案例题,并就此展开全面评估和分析。

1. 案例一:某公司在2023年1月份发生了如下业务:1)1月2日,购入原材料1万元。

2)1月10日,生产产品A,并报废500元。

3)1月15日,销售产品A,售价2万元。

4)1月20日,购入办公用品500元。

5)1月25日,支付增值税款500元。

要求:根据以上情况,计算该公司1月份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并填制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本案例考察了对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及增值税申报表的填制,需要考生熟练掌握增值税的税率、计税方法等知识点,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会计实务中去。

2. 案例二:某公司2023年度销售额为80万元,其销售商品应税销售额60万元。

已知该公司2023年内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0万元,准予抵扣的增值税额为8万元。

要求:请根据上述数据,计算该公司的应纳增值税额,若有退税应退税额度,并填制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本案例考察了对应纳增值税额的计算及适用税率的确定,同时也要求考生对退税的核算和处理有一定的了解,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和处理。

以上两个经典案例题涵盖了增值税的基本内容和相关会计实务操作,通过对这两个案例的深入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增值税的计算方法、纳税申报和退税处理等内容。

也能够帮助大家在实际工作中更加熟练地运用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会计实务水平。

个人观点和理解:增值税作为我国重要的税收制度之一,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和学习相关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如。

也需要不断关注和学习相关政策法规的更新和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理解和应对策略。

最新土地增值税案例分析1

最新土地增值税案例分析1

最新土地增值税案例分析1最新土地增值税案例分析1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繁荣,土地增值税政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土地增值税是指在土地转让或者房地产交易时,根据土地增值收取的一种税费,旨在调节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抑制过度投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最新土地增值税案例分析如下。

案例一:A公司购买土地投资A公司是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购买了一块位于城市中心的土地用于商业开发。

该土地总面积为10,000平方米,购买时总成本为500万元。

A 公司打算在土地上建设一座商业综合体,斥资2000万元进行开发,预计销售后的市值将达到5000万元。

经过几年的努力,商业综合体项目完工并成功销售出售,售价达到预期。

案例二:B个人购买二手房出售B个人是一名普通职工,购买了一套二手房用作居住。

近期由于个人财务紧张,B决定出售这套房产以缓解经济压力。

根据房产中介公司的评估,该套二手房市值为200万元。

购买时的成本为100万元,用于房屋装修的费用为20万元。

B个人需要根据土地增值税政策缴纳相应的税款。

增值额=(销售价格-购买价格-装修费用),税率为20%,应缴税款=增值额*税率。

据此,B个人的增值额为(200万元-100万元-20万元)=80万元,应缴税款为80万元*0.2=16万元。

B个人在二手房转让后需要申报土地增值税,并缴纳16万元的税款。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土地增值税政策的实施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起到了促进作用。

土地增值税的计算方式合理,能够对于投资者的收益进行衡量,确保土地的合理流转。

对于中小型房地产开发商和个人投资者而言,土地增值税的缴纳虽然增加了成本负担,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

综上所述,土地增值税是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和调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合理计算和缴纳土地增值税,能够确保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市场的健康发展。

增值税的税务筹划案例分析

增值税的税务筹划案例分析

增值税的税务筹划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增值税税收已成为我国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增值税的征收,企业税务筹划逐渐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增值税的税务筹划并提供一些建议。

案例一:A公司在营业过程中,普通票据较多,导致增值税缴纳额较高。

A公司是一家以销售为主的企业,每月销售额度较大,普通发票数量众多。

然而,普通发票的销售额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比例的增值税。

为减少增值税缴纳额,A公司可以考虑以下策略:1. 开展电子商务: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商品,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减少增值税缴纳。

2. 优化备案:合理备案,将销售发票金额合理分摊至各个门店,避免大额发票集中在某一门店,从而减少增值税负担。

3. 优化进销存管理:合理控制库存,避免库存积压,减少不必要的增值税缴纳。

案例二:B公司存在跨地区进销货物的情况,面临增值税征收的复杂性。

B公司是一家跨地区经营的企业,由于涉及到多个地区的进销货物,面临增值税征收的复杂性。

在纳税筹划方面,B公司可以考虑以下建议:1. 选择合适的增值税征收方式: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增值税征收方式,如一般计税方法、简易计税方法等。

2. 合理利用地方税收优惠政策:不同地区对于增值税征收的优惠政策有所不同,B公司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进销货物的地区,以获得更多的税收优惠。

3. 资金结算策略:合理安排跨地区货物的资金结算,避免因为资金结算的不合理导致增值税征收上的困扰。

案例三:C公司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展税负调整。

C公司是一家以代理销售为主的企业,每月以代理销售为主要经营模式。

为了减少税负,C公司可以考虑以下策略:1. 调整经营模式:将代理销售的商品转变为经销销售,从而能够直接获取销售利润,而无需支付代理佣金,从而减少增值税负担。

2. 合理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通过与其它企业开展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交易,以调整企业增值税的支付时间和税负。

3. 积极应用税收优惠政策:及时了解并适应变化的税收法规,积极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减少增值税负。

财务税务培训案例分析与解答

财务税务培训案例分析与解答

财务税务培训案例分析与解答案例一:企业增值税申报不合规一家生产型企业在进行增值税申报时,由于财务人员的疏忽,将部分不符合抵扣条件的进项税额进行了抵扣。

在税务机关进行税务检查时发现了这一问题,要求企业补缴相应的税款及滞纳金。

分析:根据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企业可以将购买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增值税税额,作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

但并非所有进项税额都可以进行抵扣,如用于非生产经营活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解答:企业应认真核对增值税进项税额,确保所有抵扣项目符合法规要求。

对于已申报不合规的进项税额,应及时与税务机关沟通,补缴应缴税款及滞纳金,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案例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汇算清缴错误一名个体工商户在汇算清缴时,误将子女的教育费用纳入了扣除项目,导致多报了应纳税所得额。

在税务机关进行税务检查时,要求其补缴多缴的税款。

分析: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体工商户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合理的费用,包括生产经营所需的费用和家庭生活所需的费用。

但家庭生活费用并非全部可以扣除,如子女教育费用,只有符合相关条件的才能纳入扣除。

解答:个体工商户在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仔细核对各项扣除项目,确保符合法规要求。

对于已多报的应纳税所得额,应及时与税务机关沟通,补缴应缴税款。

案例三:企业亏损弥补不符合规定一家企业因经营不善,连续几年出现亏损。

在弥补亏损时,企业将部分非经营性支出计入了弥补亏损范围内。

税务机关在税务检查时,要求企业调整弥补亏损范围,补缴相应的税款。

分析: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亏损的弥补应仅限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亏损。

非经营性支出不得用于弥补亏损。

解答:企业应严格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进行亏损弥补。

对于已将非经营性支出纳入弥补亏损范围的企业,应及时调整,补缴应缴税款。

(文章大约前30%的内容,后续还有其他案例分析与解答,请期待后续内容。

增值税典型案例计算与分析

增值税典型案例计算与分析

1.A建筑公司承揽一个1000万元的项目,分包出去300万元。

要求:计算A应缴纳的增值税。

分析:A 税收筹划的空间?A应缴纳增值税:1000*11%=110万元,如果分包方取得完税证明,A的增值税抵扣额为300*11%=33万元,所以A最终应缴纳110-33=77万元。

A可以以清包的方式提供建筑服务,只买辅助材料,可以通过收人工费,管理费或者其他费用来减少增值税的缴纳。

A最终需缴纳(1000-300)*3%=21万元2.B展览公司每月都要在市展览馆举办一期产品展览会,参展的客商有500多家,营业收入大约1000万元。

展览公司同时要支付C展览馆租金费用每月500万元。

要求:计算B应缴纳的增值税。

分析:B税收筹划的空间?B应缴纳增值税为1000*17%-500*11%=115万元会展服务企业的销售额有门票费、参展参会费、广告费、展品运输代理及装卸搬运服务费等。

由于各项收入涉及不同的税率,而依据税法规定,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将从高税率征收。

因此,企业应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的销售额,避免从高征收,以降低整体的销项税额。

分开核算不同税率的销售额,从而3.D酒吧每月收入30万元,其中15万元的收入是出售酒水、小食品带来的,也就是商品销售行为带来的;其他15万元收入属于娱乐收入。

要求:计算D应缴纳的增值税。

分析:D税收筹划的空间?D酒吧有两种缴纳增值税的行为分开缴纳:15*17%+15*6%=3.45万元合并缴纳:30*6%=1.8万元因为1.8万元<3.45万元,所以D酒吧合并缴纳增值税更优4.E与F(均为自然人)非亲非故,进行房产交易,为规避税收,两人签署了赠与协议。

要求:1)参照CPA 教材,指出正常交易下转让人应支付的税金有哪几种?税率多少?2)指出赠与情形下,赠与人应支付的税金有哪几种?税率多少?3)指出本案行为的后果。

1)转让人应支付的税金有增值税5%,个人所得税20%,印花税0.5%,土地增值税30%-60%,教育费附加:3%,地方教育附加:2%,城建税:1%,5%,7%。

增值税案例分析

增值税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 增值税】增值税案例分析【案例简介】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 4 月初增值税进项税余额为零,4月该公司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外购用于生产家具的木材一批,全部价款已付并验收入库,取得对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货款为40 万元,运输单位开具的货运发票注明的运费金额为1>700
(2)外购建筑涂料用于装饰公司办公楼,取得对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9 万元,已办理验收入库手续。

(3)销售家具一批,取得销售额(含增值税) 93.6 万元。

【案例分析】
外购建筑涂料用于装饰公司办公楼的进项税额9 万元不得抵扣;
该公司4月份销项税额=93.6 + (1 + 17%)X 17%=13.6(万元)
该公司4月份进项税额=40X17%+伙7%=6.87(万元)
该公司 4 月份应纳增值税税额=13.6-6.87=6.73(万元)(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会计经验:增值税纳税实例及案例分析

会计经验:增值税纳税实例及案例分析

增值税纳税实例及案例分析增值税纳税实例及案例分析 【例】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

2013年11月有关生产经营业务如下: ①销售甲产品给某大商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不含税销售额80万元;另外,开具普通发票,取得销售甲产品的送货运输费收入5.85万元。

 ②销售乙产品,开具普通发票,取得含税销售额29.25万元。

 ③将试制的一批应税新产品用于本企业基建工程,成本价为20万元,成本利润率为10%,该新产品无同类产品市场销售价格。

 ④销售使用过的进口摩托车5辆,开具普通发票,每辆取得含税销售额1.04万元;该摩托车原值每辆0.9万元。

 ⑤购进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支付的货款60万元、进项税额10.2万元;另外支付购货的运输费用6万元,取得运输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

 ⑥向农业生产者购进免税农产品一批,支付收购价30万元,支付给运输单位的运费5万元,取得相关的合法票据。

本月下旬将购进的农产品的20%用于本企业职工福利(以上相关票据均符合税法的规定)。

 计算该企业2013年5月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①销售甲产品的销项税额: 80x17%+5.85&divide;(1+17%)x17%=14.45(万元) ②销售乙产品的销项税额: 29.25&divide;(1+17%)x17%=4.25(万元) ③自用新产品的销项税额: 20x(1+10%)x17%=3.74(万元) ④销售使用过的摩托车应纳税额: 1.04&divide;(1+4%)x4%x50%x5=0.1(万元) ⑤外购货物应抵扣的进项税额: 10.2+6x7%=10.62(万元) ⑥外购免税农产品应抵扣的进项税额: (30x13%+5x7%)x(1-20%)=3.4(万元) ⑦该企业11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14.45+4.25+3.74+0.1-10.62-3.4=8.52(万元)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当月发生购进货物的全部进项税额为 70000 元。
其他相关资料 , 上月进项税额已全部抵扣完毕。购销货物增值税税率均为 税务局核定的 B 产品成本利润率为 10%。
17%,
根据上述资料 , 回答下列问题 :
分析 :
f 某公司 2016 年 10 月业务如下 :
(1) 销售 A 产品 50 台, 不含税单价 8000 元。货款收到后 , 向购买方开具了增值 税专用发票 , 并将提货单交给了购买方。截止月底 , 购买方尚未提货。
案例二 某公司 2016 年 10 月业务如下 :
(1) 销售 A 产品 50 台, 不含税单价 8000 元。货款收到后 , 向购买方开具了增值 税专用发票 , 并将提货单交给了购买方。截止月底 , 购买方尚未提货。
(2) 将 20 台新试制的 B产品分配给投资者 , 单位成本为 6000 元。该产品尚未 投放市场。
当期发生的进项税额中扣除。用于职工福利和非正常损失都不可抵扣进项税 额)
1. 当月允许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 () 万元。 6.8+4*11%-1*17%-0.4*17%=68.202
2. 当月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 () 万元。 800*17%+58.5/(1+17%)*17%=144.5
3. 当月应纳增值税额为 () 万元。 144.5-68.202=76.298
某百货大楼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 购销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为 17%。2014 年 1 月 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
(1) 购进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物金额为 68 万元 , 同
400 万元 , 增值税为
时支付货物运费 4 万元 , 取得运费专用发票。 ( 运费为交通运输服务税率 11%, 且取得专用
(3) 单位内部基本建设领用甲材料 1000 公斤 , 每公斤单位成本为 50 元。
(4) 改、扩建单位幼儿园领用甲材料 200 公斤 , 每公斤单位成本为 50 元, 同时 领用 A 产品
5 台。
பைடு நூலகம்
(5) 当月丢失库存乙材料 800 公斤 , 每公斤单位成本为 20 元 , 作待处理财产损 溢处理。
(2) 将 20 台新试制的 B产品分配给投资者 , 单位成本为 6000 元。该产品尚未 投放市场。
(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视同销售货物 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移送当天。按组成价格计算销售额 )
, 纳税
发票 )
(2) 销售货物取得不含增值税价款为 800 万元 , 向消费者个人销售货物价款为 58.5 万元。 ( 价款为含税价 )
(3) 上年购进的货物用于职工福利 , 进价 1 万元 , 售价 1.2 万元 ( 进价、售价均 不含增值税 , 下同 ) 。
(4) 上年购进的货物发生损失 , 进价 4000 元 , 售价 5000 元。 ( 上年购进的货物 已抵扣销项税 , 已抵扣进项税的购进货物或劳务 , 事后改变用途 , 用于不准抵扣进项 税额的情形 , 应从
案例一
某百货大楼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 购销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为 17%。2014 年 1 月 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
(1) 购进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物金额为 68 万元 , 同
400 万元 , 增值税为
时支付货物运费 4 万元 , 取得运费专用发票。 (2) 销售货物取得不含增值税价款为 800 万元 , 向消费者个人销售货物价款为 58.5 万元。 (3) 上年购进的货物用于职工福利 , 进价 1 万元 , 售价 1.2 万元 ( 进价、售价均 不含增值税 , 下同 ) 。 (4) 上年购进的货物发生损失 , 进价 4000 元 , 售价 5000 元。 分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