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水与嘉陵江干流洪水遭遇分析
嘉陵江流域的水环境问题及水污染治理的探讨

水质标准 ,为Ⅳ类水 ;碧 口断面达到 Ⅲ类水质标 准 的项 目为 :氨 氮 ;文 县 断 面 达 到 Ⅲ类 水 质 标 准 的项 目为 :氨 氮 。从 数 据 中 可 以 看 出 ,影 响 水 质 类别的主要项 目是氨氮。
表2 2 0 0 9 — 2 0 1 2年嘉陵止新设排污 口,增加植被 覆盖率 、整治河道等措施保护水 源 ,防止水污染。 关键词 :嘉 陵江流域 ;水环境现状 ;建议
中图分类号 :1 、 , 2 1 3 . 4 文献标识 码 :A
1 嘉 陵 江 流 域 的 概 况
1 . 1 自然地 理 状况及 水 系情 况
2 嘉 陵江 流域水质调查与排污 口调查
2 . 1 水 质调 查及 评 价
嘉 陵江 干支 流 主要河 流有 嘉 陵江 、长 丰河 ( 青
作 者简介 :张 晓青 ( 1 9 8 2 一), 女 , 工程师 ,从事水 环境监测工作 。E - ma i l :1 5 8 7 7 4 4 8 2 @q q . t o m
20 09  ̄ g 2 Ol O F -2 2 01 1 ̄ o1 2  ̄
资料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评价河长共 1 7 3 5 . 7 k m, 评价的项 目 主要有溶解氧 、 氨氮 、 高锰酸盐指数、 硫 酸 盐 、硫 化 物 、化 学 需 氧 量 、砷 、挥 发 酚 、氰
干流流域面积 8 . 8 8 3 万k m 2 ,涉及甘肃 、陕西 、四 川、 重庆 4 省( 市) , 嘉 陵江 上游 白龙江 流域 为 山 区 ,
山高 坡 陡 ,河 谷 深 切 ,岸 陡 谷 峡 ,西 源 西 汉 水 流 域 为低 山 、深 丘地 形 。
嘉 陵江 水系 主要 河流 为嘉 陵江 干流 、白龙 江 、
嘉陵江流域洪水预警机制研究

嘉陵江流域洪水预警机制研究作者:左良栋徐艳来源:《中国水运》2014年第06期摘要:本文初步分析了嘉陵江流域的暴雨洪水特性,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洪水预警的相关研究,结合嘉陵江流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预警机制的思路,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嘉陵江洪水预警机制嘉陵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径流由降雨补给,水量丰沛。
北碚站多年平均流量为2 120m3/ s,年径流量为670 亿m3,干流、涪江、渠江径流量分别占全江径流总量的45% , 25% 和30%。
流域内的洪水由暴雨形成,常出现在每年的6 月中旬至9 月中旬,其中7、8 两月最多。
洪水的特征是历时短、洪峰高。
由于嘉陵江流域形状略似扇形,洪水向心汇流,加剧涨势,常常引发严重洪灾。
分析山区河流的河道、地形、汇流情况等,确定主要影响因子,充分考虑空间分布和时程演变的不均匀性,建立嘉陵江流域陆面水文模型与大气模型耦合的模拟系统,用于模拟流域过去的径流过程及预报和预测流域未来的径流过程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一。
研究综述目前,针对流域水循环规律分析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有两种:数理统计方法和水文模型方法。
数理统计方法主要是对实测径流、降水等水循环要素序列进行趋势分析与检验。
检验方法包括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两种。
由于水文序列具有非正态性,因此通常非参数检验比参数检验方法更适于水文序列的时间变化分析。
近年来,无参数Mann-Kendall检验方法(以下简称“MK检验”)在水文序列的趋势分析检验和流域水循环变化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鉴于趋势分析检验等统计方法具有无法反映水循环要素之间的物理联系,也无法揭示径流变化的弊端,近年来,流域水文模型逐渐成为流域水文响应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的方法。
1、流域水文模型流域水文模型的建立和完善基于人们在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对其习性认知度的不断提高,同时得益于社会发展需要的“倒逼”,并有赖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支撑。
回顾水运模型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地理知识】秦岭简史一起来了解6亿年前的古秦岭!

【地理知识】秦岭简史一起来了解6亿年前的古秦岭!6亿年前,今天我们称之为大秦岭的地方,尚是一片汪洋大海,即古秦岭洋。
在古秦岭洋两岸,一南一北,有两个地理板块——华北板块、扬子板块,遥相呼应!4亿年前,地球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构造运动。
在以苏格兰加里东山命名的“加里东运动”中,秦岭开始隆起,并逐步上升为陆地。
这时,大秦岭南部的大巴山,依然沉浸在海水之中。
3.75亿年前,地球开始了新一轮造山运动。
在以德国海西山命名的“海西运动”中,大秦岭南部的大巴山隆起,并上逐步升为陆地。
至此,大秦岭全部浮出海面,呈现出完整的陆地样貌。
这时,如今称之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尚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
这片海域,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相通,横贯欧亚大陆南部,气候温暖,海洋动植物发育繁盛,被称之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
随后,广泛发生了(1)印支运动,(2)燕山运动和(3)喜马拉雅运动,合称“阿尔卑斯造山运动”。
于是,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相继褶皱升起,沿“古地中海”形成了欧亚东西向巨大褶皱带,即“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皱带”。
“阿尔卑斯造山运动”使贯通欧亚非三大洲的古地中海大大缩小,世界大陆和海洋大致形成了现今格局。
上述三大造山运动主要影响大秦岭西部,对大秦岭地理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
特别是“印支运动”,改变了以前“南海北陆”的基本格局,深刻影响了中国古地理环境发展进程。
2.4亿年前,印度板块以较快速度向北移动、挤压,其北部发生强烈褶皱断裂和抬升,促使昆仑山的可可西里地区隆生为陆地。
随着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插入古洋壳下,并推动着洋壳不断发生断裂,大秦岭与青藏高原结合部(四川西部、甘肃和青海南部)全部褶皱升起,海水退至新疆南部、西藏和滇西一带。
2.1亿年前,“特提斯海”北部再次进入了构造活跃期,北羌塘地区、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横断山脉脱离了海浸。
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大部分由浅海转为陆地。
从此,中国南北陆地连为一体,全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陆地环境。
(自然地理学专业论文)重庆市洪涝灾害研究

学科专业:指导教师:重庆市洪涝灾害研究自然地理学况明生教授研究方向:地貌与环境信息系统研究生:叶正伟(98127)内容摘要洪涝灾害是重庆市自然灾害中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种灾害类型。
洪涝灾害的形成机制、成灾过程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对于重庆市洪涝灾害的减灾与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重庆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显著.夏季水热同期,暴雨频繁发生。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质构造复杂,河流密布,沟谷深邃。
这些是重庆市洪涝灾害发生的基本因素。
因为重庆市洪涝灾害与暴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从重庆市降水入手,从分析重庆市降水尤其是暴雨的形成过程、分布规律及其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来研究重庆市洪涝灾害。
以此为基础,本文首先就重庆市洪涝灾害的概念作了划定,进而分析了重庆地区降水的类型、年际、月际和季节变化,指出重庆市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也正是重庆市洪涝灾害的多发期,并重点讨论了重庆市夏季降水的主要特征,以及其对重庆市洪涝灾害形成的影响。
其次,本文分析了重庆市洪水的特点和重庆市洪涝灾害的几种不同类型。
即:1.过境洪水型:2.本地暴雨型;3.混合型。
在这里本文又重点讨论了重庆市洪涝灾害的一些重要特征,即洪涝灾害的时空规律、出现频次、灾情程度等。
f而在重庆市洪涝灾害的成灾机制和背景分析上,本文主要从影响重庆市夏季降水的主要物理因素、地形地貌背景、地表径流与水系背景和人为活动因素四方面来讨论。
其中,针对以影响暴雨降水为主要因素的物理因子,分析了青藏高原位势场变化、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南亚高压活动、ENSO现象和西南季风对重庆市洪涝灾害的影响。
f/文未,针对重庆市洪涝灾害减灾防灾所存在的问题,本文相应地提出了重庆市洪涝灾害的减灾防灾对策。
关键词:重庆∥洪涝洛赢赫减漏灾对簧ASTUDYONTHEFLOODDISASTEROFCHONGQINGSupervisor:Prof.KuangMingshengMajor:PhysicalGeographySpeciality:PhysiognomyandEnvironmentalInformationSystemAthour:Yezhengwei(98127)AbstractFlooddisasterisoneprevalentdisasterthatcausesgreatlossinalltypesofdisasterintheChongqingcity.AstudyOnthathowtheChongqingflooddisasterisformed,whatistheruleofflooddisasterhasgreatmeaningtOthepreventionandcureofChongqingflooddisaster.TheChongqingcitysituatedinthesubtropicareawhichisgreatlyinfluencedbymonsoon.InsummerChongqinghasampleofstorm.precipitation,especiallylotsofChongqinghasacomplexgeologicalconformation,andthemainphysiognomyisthemountainsandhillshereandthere.ManyriversrunacrosstheChongqingregion.andthesearethefundamentalbasesoftheChongqingflooddisaster.BasedonthesynthesisoftheformerstudyoftheChongqingflooddisaster,thispaperfocusontherelationshipsofthestormandtheflooddisaster.Inthefirstplace,thispaperanalyzedtheprocess,distributionruleofChongqingprecipitation,anditsdamagetotheecologicalsystem.AiidefinitionoftheChongqingflooddisasterisgiven.Andthenthetypeoftheprecipitation,seasonalchange,monthlychange,andtheannualchangeofprecipitationisanalyzed.Atthesametime,thispaperemphasizedonthefeaturesofsummerprecipitation,andhowitinfluencedChongqingflooddisasterInthesecondplace,threetypesofChongqingfloodarediscussedtheyareasfollows:1.flooddisastercausedbyfloodfromupperbranch;2flooddisastercausedbynativeflood;3.flooddisastercausedbybothbranchfloodandnativeflood.Andsomeimportantfeaturesoftheupperandspacialrule,theChongqingflooddisastersuchasthetemporaloccurrencefrequencyandthethesituationoftheChongqingflooddisasterarealsoanalyzedAstothebackgroundoftheChongqingflooddisaster.thispaperproceedwiththefollowingmainimportantfactors:themainphysicalfactorthatinfluencedChognqingsummerprecipitation;physiognomyfactor.Thereinto·andterrain;theChongqingwatersystem;man—madethispaperfocusedonthemainphysicalfactorsFinally,inallusiontotheproblemofthesituationofChongqingflooddisaster,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mentofpreventionandcureoftheChongqingflooddisasterispointedout.Keywords:thecityofChongqing;flooddisaster;precipitation;storm;preventionandcure;countermeasurement重庆市洪涝灾害研究1引言气象灾害同其它自然灾害一样是人类的大敌,它常常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惨重损失。
嘉陵江水资源调查之:嘉陵江概述

嘉陵江⽔资源调查之:嘉陵江概述嘉陵江(Chia-ling River ) 国家AAAAA级风景区中国长江上游的⽀流。
发源于秦岭,来⾃陕西省凤县的东源与⽢肃天⽔的西汉⽔汇合后,西南流经略阳,穿⼤巴⼭,⾄四川省⼴元市昭化纳⽩龙江,南流经南充到合川先後与涪江、渠江汇合,到重庆市注⼊长江。
长1,119公⾥,流域⾯积近16万平⽅公⾥,是长江⽀流中流域⾯积最⼤,长度仅次于汉⽔,流量仅次于岷江的⼤河。
嘉陵江古称阆⽔、渝⽔,是长江⽔系中流域⾯积最⼤的⽀流,因流经陕西省凤县东北嘉陵⾕⽽得名。
上源为⽩龙江和西汉⽔,直⾄陕西省略阳县两河⼝以下始称嘉陵江,全长为1119公⾥,流域⾯积近16万平⽅公⾥,超过汉江,居长江⽀流之⾸。
昭化以上为上游,⾏经⾼⼭地区,多暴⾬,有“⼀⾬成灾”之说;昭化⾄合川为中游,有航运之利;合川以下为下游段。
嘉陵江切穿华蓥⼭南延 3⽀脉后。
形成风光奇丽的沥⿐、温塘、观⾳3峡⾕,于重庆汇⼊长江。
上游⽩龙江建有碧⼝⼤型⽔电站。
⽔运年货运量占四川内河航运年货运量的四分之⼀,是四川的重要航道。
江中鱼类多达163种,居四川省各河之⾸。
⼴布于嘉陵江流域的紫红⾊砂泥岩,质地松脆,植被覆被率低,⽔⼟流失严重。
嘉陵江是长江北岸主要⽀流之⼀,⾃北向南纵贯四川盆地中部,于重庆市朝天门码头注⼊长江,全长1,119公⾥。
嘉陵江流域⾃北向南流的⼲流与⾃西北向东南流的涪江和⾃东北向西南流的渠江在合川附近汇合,构成巨⼤的扇形向⼼河⽹。
嘉陵江流域东北以秦岭、⼤巴⼭与汉⽔为界,东南以华蓥⼭与长江相隔,西北有龙门⼭与岷江接壤,西及西南有⼀低矮的分⽔岭与沱江毗连,流域⾯积16万平⽅公⾥,在长江各⼤⽀流中居⾸位。
嘉陵江⽀流众多,流域⾯积在500平⽅公⾥以上的⼀级⽀流就有17条,如东河、西河、⽩龙江及涪江、渠江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嘉陵江⽔系呈树枝状,东西基本对称。
嘉陵江是四川省内挟带泥沙最多的河流。
由于上游黄⼟区⼟质疏松,中下游紫红⾊页岩⼜易于风化,加之岸坡很陡,耕垦过度,植被覆盖很差,造成坡⾯侵蚀强烈,流域内出现两个⽔⼟流失严重的地区,⼀个在上游陕西、⽢肃境内,⼀个在中下游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区。
“2018.7.11”略阳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2018.7.11”略阳暴雨洪水特性分析发表时间:2019-06-21T16:09:24.200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25期作者:魏铎[导读] 今后的防汛工作要密切关注短历时、高强度的降雨,提前预警,采取防范措施,为当地政府防御暴雨山洪灾害提供准确及时的科学依据。
陕西省汉中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陕西省汉中市 723000 摘要:2018年7月11日,受上游强降雨影响,嘉陵江略阳县城段11日15时(以下简称“7.11”)发生了接近二十年一遇的洪水,洪峰流量达5400 m3/s,本次洪水造成略阳县城遭受重大经济损失,沿河商铺被淹,大量农田冲毁,交通、电力、通讯中断,公共服务设施损毁严重。
本文对这次暴雨洪水特性、洪水量级及洪水预报进行了分析,对嘉陵江流域局部性暴雨洪水的形成条件和演进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嘉陵江流域;“2018.7.11”;暴雨洪水特性分析1.流域概述嘉陵江是长江一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凤县秦岭南麓代王山(海拔2598m)西侧大凤沟,向西南方向流经陕西省的凤县、甘肃省的两当县、徽县,在陕西省略阳县白水江镇汇入西汉水、永宁河、青泥河等支流,经略阳、宁强进入四川省广元市,最后在重庆市汇入长江。
嘉陵江全长1132km,全流域面积15.98万km2。
略阳水文站位于陕西省略阳县城,设立于1939年8月。
控制流域面积19206 km2,控制断面以上河长205 km。
流域形状呈宽扁状扇形,支流多,河源长,控制流域平均比降7.01‰。
海拔在1000-2500m之间。
河段大多为深山峡谷,水流湍急,河床以粗沙砾石为主。
略阳水文站断面以上流域河流水系比较发达,主要支流有西汉水、青泥河、永宁河等,主要支流基本上都分布在甘肃境内。
嘉陵江干流设有凤州水文站、茨坝水文站、谈家庄水文站、略阳水文站。
支流永宁河设有永宁水文站,青泥河设有成县水文站,西汉水设有镡家坝水文站,以上6处水文站与略阳站一起组成了略阳站以上水文测报基本站网。
嘉陵江流域整体设计洪水研究

第52卷第2期2021年2月㊀㊀人㊀民㊀长㊀江Yangtze㊀River㊀㊀Vol.52,No.2Feb.,2021收稿日期:2020-04-21基金项目: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资助项目(079919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539009)作者简介:李立平,男,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水文分析计算及水库优化调度方面的研究工作㊂E -mail :lilp@㊀㊀文章编号:1001-4179(2021)02-0072-06嘉陵江流域整体设计洪水研究李立平1,高玉磊2,李妍清1(1.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湖北武汉430010;㊀ 2.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流域枢纽运行管理中心,湖北宜昌443133)摘要:为研究流域不同来水条件下的洪水组合情形,以干支流复杂的嘉陵江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干支流控制性水文站的流量资料,开展了嘉陵江流域整体设计洪水研究㊂结果表明:北碚站年最大洪峰流量出现在5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主要集中在7~9月(87.0%),量级一般在10000~40000m 3/s ㊂渠江罗渡溪站占北碚站洪量的比例大于其面积占比,干流武胜站和涪江小河坝站占北碚站洪量的比例小于其面积占比㊂干流与涪江㊁干流与渠江洪峰遭遇的概率较高,渠江与涪江洪峰遭遇概率较低;随着洪水时段的增加,三江洪峰遭遇的概率略有增加㊂嘉陵江的洪水主要由干涪遭遇㊁干渠遭遇㊁三江遭遇和渠江来水较大导致,据此分别选取了1958,1975,1956,1989年及1981年7月洪水等5次典型洪水并采用同倍比法整体放大洪水过程㊂推求的整体设计洪水过程可为梯级水库群防洪调度决策和流域洪水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㊂关㊀键㊀词:设计洪水;洪水特性;洪水地区组成;洪水遭遇;嘉陵江中图法分类号:TV122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DOI :10.16232/ki.1001-4179.2021.02.012㊀㊀设计洪水是流域开发治理方案与工程规模的基础,也是水利工程设计与制定安全运用策略的重要依据[1]㊂国内外学者对受到梯级水库影响的设计洪水开展了众多的研究[2]㊂张文胜[3]综述了国内外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并展望了设计洪水计算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㊂李天元[4]提出了基于Copula 函数的改进离散求和法,研究了清江梯级水库下游设计洪水㊂闫宝伟[5]应用Copula 函数构造了上游断面与区间洪水的联合分布,推导了设计洪水的地区组成㊂然而,以往的水库㊁堤防等防洪工程的设计洪水研究多侧重于坝址㊁控制点的局部河段,对于流域整体防洪层面总体考虑相对不足㊂根据最新批复的‘2019年度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运用计划“[6],联合调度的水工程由2018年度的40座控制性水库,进一步扩展至100座水工程,调度范围也由上中游扩展至全流域[7]㊂因此,开展流域层面的整体设计洪水研究十分必要,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㊂本文以干支流较为复杂的嘉陵江流域为例,系统开展流域整体设计洪水研究㊂在分析骨干控制点洪水过程特性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多个不同类型的典型年洪水过程[8],根据骨干控制点的典型洪水特性和具体防洪形势,合理选择不同控制时段,推求各控制节点不同组成和遭遇类型的典型年设计洪水过程,为梯级水库群防洪调度决策和流域洪水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㊂1㊀研究区域及数据嘉陵江是长江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流,位于东经102ʎ30ᶄ~109ʎ00ᶄ㊁北纬29ʎ20ᶄ~34ʎ33ᶄ之间,流经陕西㊁甘肃㊁四川㊁重庆4省(直辖市),干流全长1120km,落差2300m,平均比降2.05ɢ㊂全流域面积15.98万km 2,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㊂按流域地形及河道特征,将干流分为上㊁中㊁下游㊂广元以上为上游,广元至合川为中游,合川至河口为下游㊂嘉陵江水系㊀第2期㊀㊀㊀李立平,等:嘉陵江流域整体设计洪水研究发育,自上而下的主要支流有西汉水㊁白龙江㊁东河㊁西河㊁渠江㊁涪江等㊂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约960mm,由于地形复杂,各地气候条件的差异,降雨在地域分布上很不均匀,一般是盆地边缘的降水大于盆地中部㊂流域内蒸发量因风力微弱,气候湿润,相对湿度大,年蒸发量为800~1000mm㊂考虑嘉陵江的防洪需求,本次研究以嘉陵江干流北碚站作为骨干控制点,涪江小河坝站㊁渠江罗渡溪站㊁嘉陵江武胜站作为枝杈控制节点,碧口㊁宝珠寺㊁亭子口㊁草街等作为主要水库节点,本次收集了各水文站点1954~2016年流量资料㊂嘉陵江流域主要水系及控制节点如图1所示㊂图1㊀嘉陵江流域水系及控制站点示意Fig.1㊀River network and hydrological stations in the Jialing River Basin2㊀嘉陵江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因地形条件的差异,暴雨在嘉陵江干流区域的分布很不均匀㊂流域上游,地势较高,多年平均暴雨日数不足1d,中下游位于盆地腹部地区,暴雨也较盆地边缘少,平均每年可发生2~3d 暴雨㊂嘉陵江支流渠江上游地处著名的大巴山暴雨区,日雨量ȡ50mm 的暴雨日数平均每年达5d 以上㊂涪江上游位于盆地边缘,为著名的川西暴雨区,年平均暴雨日数达6~7d㊂流域暴雨大多发生在4~10月,尤其以7~9月发生的概率最大,约占75%,上游武都㊁成县以北地区甚至90%以上的暴雨发生在7~8月㊂渠江8月暴雨较少,表现出伏旱和秋季暴雨的特点㊂两大暴雨区持续时间相差不大,单站暴雨可持续4d 之久㊂暴雨走向大多自西向东或自西北向东南,但是也有少数暴雨自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㊂1d 暴雨笼罩面积可达4万~5万km 2,最大时可笼罩整个流域中下游地区㊂嘉陵江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㊂洪水特性受流域下垫面和支流洪水加入影响㊂嘉陵江干流的大洪水主要由秦岭南坡㊁四川盆地边缘地区和丘陵接壤一带的大暴雨造成,主雨区在阳平关㊁碧口以下至南部县以上的广大地区㊂每次大洪水时,阳平关㊁碧口至昭化一带都发生大的暴雨,并且形成嘉陵江干流的大洪水㊂洪水在向下游演进时,若昭化以下继续发生大暴雨,两岸支流洪水的汇入洪峰向下游增大显著;若昭化以下雨量不大,则洪峰向下游加大不多,甚至洪峰向下游有减少现象(如 81㊃7 洪水,上游金银台站 81㊃7 洪峰流量为31000m 3/s,下游武胜站为28900m 3/s; 81㊃8 洪水金银台站洪峰流量为23000m 3/s,下游武胜站为18400m 3/s; 98㊃8 洪水金银台站洪峰流量为22700m 3/s,而下游武胜站为19200m 3/s)㊂嘉陵江下游合川段渠江和涪江分别从左右岸汇入后,形成巨大的扇形水系,由于渠江和涪江均位于四川的暴雨区,因此极易形成大洪水㊂不同的暴雨时程分配和走向,使得干支流洪水的组成及遭遇情况各异㊂嘉陵江洪水过程多呈双峰或多峰形,北碚站单峰3~5d,复峰可达7~12d,峰现持续时间约4h 左右㊂3㊀嘉陵江洪水特性3.1㊀洪水发生时间分布特征根据1940~2016年北碚站流量资料分析北碚站的洪水发生时间分布特征㊂从年最大洪峰流量散点图(见图2)可见:北碚站年最大洪峰流量出现在5月中旬至10月上旬,7~9月为年最大洪峰出现的集中时段(87.0%),最早为5月19日(1967年),最晚为10月3日(1975年)㊂7月中旬出现的次数最多,占总数的18.2%,7月上旬次之㊂受秋汛影响,年最大洪水9月比8月出现的次数多㊂8月上中旬出现洪峰相对较少的空档期,以后洪峰又增多㊂当西太平洋副高提前西移时,嘉陵江流域汛期即会提前,这种情况下嘉陵江6月底至7月上旬即可出现较大洪水,至8月份长江锋面移入华北时,嘉陵江流域降雨减少,往往出现洪峰的低潮,至9月上中旬,极锋南旋,常发生秋季洪水,甚至年最大洪水也会发生在该期内㊂北碚站年最大洪峰流量量级一般为10000~40000m 3/s;小于10000m 3/s 有3次;大于40000m 3/s 仅有1次,出现在1981年7月;年最大洪峰流量在20000m 3/s 以上的占61.0%,在30000m 3/s 以上的占16.8%㊂北碚站年最大3d 洪量最大为97.1亿m 3(1981年),最小为11.8亿m 3,多年均值为49.0亿m 3;年最大7d 洪量最大为146.8亿m 3(1956年),最小为22.237㊀㊀人㊀民㊀长㊀江2021年㊀亿m 3,多年均值为81.9亿m 3;年最大15d 洪量最大为233.8亿m 3(1956年),最小为44.4亿m 3,多年均值为125.4亿m 3㊂北碚站年最大3,7d 和15d 洪量时间分布特征与年最大洪峰散点图类似㊂图2㊀嘉陵江北碚站年最大洪峰散点图Fig.2㊀Annual maximum instantaneous floods of Beibei Staiton3.2㊀洪水地区分布特征根据北碚站1940~2016年流量资料,分析年最大洪峰流量Q m ㊁3d 洪量W 3d ㊁7d 洪量W 7d ㊁15d 洪量W 15d 和30d 洪量W 30d 排序前3的年份可知,北碚站年最大洪水过程一般历时5~10d,因此北碚站洪水控制时段选择为15d㊂根据干流武胜㊁渠江罗渡溪㊁涪江小河坝水文站1954~2016年同步洪水资料,分析了嘉陵江洪水地区分布特征(见表1)㊂表1㊀嘉陵江北碚站以上洪水地区组成Tab.1㊀Flood region composition of Beibei Station河名站名集水面积3d 洪量7d 洪量15d 洪量面积/km 2占比/%洪量/亿m 3占比/%洪量/亿m 3占比/%洪量/亿m 3占比/%嘉陵江武胜7971451.115.631.926.732.643.234.5涪江小河坝2948818.9 4.79.511.213.721.617.2渠江罗渡溪3807124.422.445.635.042.748.538.6未控区间-8869 5.7 6.413.09.011.012.29.7嘉陵江北碚156142100.049.0100.081.9100.0125.4100.0㊀㊀由表1可以看出:短时段3,7d 洪量3站中以处于大巴山暴雨区的罗渡溪站最大,均占北碚的40%以上,均大于其面积占比;武胜次之,3,7d 洪量占北碚的32%左右,小于面积占比;小河坝以上集水面积最小,洪量占比也小于其面积占比㊂15d 洪量组成中,武胜与小河坝占比有所增加,武胜与罗渡溪占北碚洪量的比重相当㊂3.3㊀洪水遭遇分布规律洪水遭遇主要考虑洪峰遭遇和洪水过程遭遇两种情况[9-10]㊂若洪峰(日平均流量)同日出现,即为洪峰遭遇㊂洪水过程遭遇指时段洪量有超过一半时间重叠[11-13]㊂嘉陵江流域位于川东的大巴山㊁秦岭及龙门山之南,受地形及气候因素影响,流域内暴雨区分东西两处㊂东部位于大巴山南麓,渠江流域的南江㊁万源一带;西部位于龙门山南麓的涪江上游安县㊁江油,嘉陵江的剑阁㊁广元一带㊂由于暴雨中心位置不同,洪水的组成遭遇也不同,涪江与嘉陵江干流常为同一雨区,洪水有明显的同步性,洪水的遭遇机会也较多;涪江与渠江两流域,东西相隔,暴雨发生的时间各不相同,洪水遭遇机会较少;嘉陵江干流与渠江虽属相邻,但雨区往往不一致㊂涪江小河坝站㊁嘉陵江武胜站和渠江罗渡溪站距离北碚站较近,本次在分析其洪水遭遇特征规律时不考虑各站洪水传播至北碚的时间差异㊂嘉陵江干支流年最大洪峰㊁最大3d 洪水过程㊁最大7d 洪水过程和最大15d 洪水过程遭遇情况如表2所列㊂表2㊀1954~2016年北碚站干支流遭遇频次、概率统计Tab.2㊀Frequency and probability of the flood processcoincidence of Beibei Station from 1954~2016遭遇情况洪峰最大3d 洪水过程最大7d 洪水过程最大15d 洪水过程频次/次频率/%频次/次频率/%频次/次频率/%频次/次频率/%干流与涪江遭遇--1117.502336.502133.30干流与渠江遭遇3 4.761219.001015.901117.50涪江与渠江遭遇----1 1.59812.70三江遭遇1 1.591 1.594 6.35914.30遭遇频次合计4243849㊀㊀北碚站1954~2016年系列中,上游干支流年最大洪峰共遭遇4次,其中干流与渠江遭遇(简称干渠遭遇)3次,三江遭遇1次;年最大3d 洪水过程有24a 发生遭遇,其中干流与涪江遭遇(简称干涪遭遇)概率与干渠遭遇概率相当,分别为17.5%和19.0%,三江遭遇概率较低,仅有1a 发生遭遇,概率为1.59%;年最大7d 洪水过程有38a 发生遭遇,其中干涪遭遇概率较高,为36.5%,干渠遭遇概率为15.9%,渠江与涪江遭遇(简称涪渠遭遇)概率较低,三江遭遇概率为6.35%;年最大15d 洪水过程有49a 发生遭遇,其中干涪遭遇概率较高,为33.3%,干渠遭遇概率为17.5%,三江遭遇概率为14.3%㊂4㊀典型年分类选取根据1954~2016年63a 北碚站洪水地区分布特征及小河坝站㊁罗渡溪站及武胜站洪水遭遇情况,以及4站实测年最大3,7d 和15d 洪量排位统计及各年洪水组成情况,综合分析北碚站的大洪水特征㊂根据北碚站不同历时洪量分布情形,重点分析年最大3d 和7d 洪量排序前6㊁年最大15d 洪量排序前5的大水年份,主要有1981,1975,1989,1956,2011,1984,2012,1958年和2010年等9个年份,各年最大3,7d 和15d洪量及洪水地区组成情况如表3所列㊂47㊀第2期㊀㊀㊀李立平,等:嘉陵江流域整体设计洪水研究表3㊀北碚站大水年份洪量洪水地区组成汇总Tab.3㊀Flood region composition of Beibei Station in typical flood year序号年份洪量类型北碚站武胜站小河坝站罗渡溪站洪量/亿m 3排位发生时间/(月-日)洪量/亿m 3占比/%洪量/亿m 3占比/%洪量/亿m 3占比/%说明11981最大3d 97.1107-15~07-1749.1050.6 6.446.621.0021.6干涪遭遇最大7d 138.7307-13~07-1966.0047.641.1029.627.4019.7最大15d220.5208-17~08-31120.4054.640.2018.240.8018.5涪渠遭遇21975最大3d 85.0210-02~10-0423.0027.1 3.59 4.247.5055.9干渠遭遇最大7d 145.7209-29~10-0546.2031.713.409.276.9052.8干渠遭遇最大15d189.9509-25~10-0963.2033.319.1010.196.2050.7涪渠遭遇31989最大3d 80.8307-10~07-1216.2020.0 3.48 4.341.5051.3最大7d 122.9407-09~07-1527.4022.37.80 6.456.8046.2最大15d160.21307-08~07-2244.5027.814.008.768.0042.541956最大3d 77.2406-25~06-2749.0063.420.1026.17.8810.2干涪遭遇最大7d 146.8106-25~07-0170.8048.327.5018.732.4022.1干涪遭遇最大15d233.8106-25~07-09101.3043.340.7017.463.7027.3三江遭遇52011最大3d 75.4509-19~09-2121.9029.0 2.67 3.551.2067.9干渠遭遇最大7d 108.41109-15~09-2131.8029.3 6.70 6.167.0061.8干渠遭遇最大15d155.11709-09~09-2348.4031.211.007.187.5056.4干渠遭遇61984最大3d 74.0607-07~07-0924.8033.57.219.731.3042.3干渠遭遇最大7d 112.7807-04~07-1036.0031.914.3012.746.2041.0干渠遭遇最大15d173.0707-03~07-1766.2038.332.8019.057.1033.0干涪遭遇72010最大3d 71.9707-19~07-218.2311.5 1.79 2.549.3068.6干涪遭遇最大7d 109.01007-16~07-2222.7020.88.007.369.5063.8干涪遭遇最大15d207.1307-16~07-3081.2039.226.8012.986.2041.6干渠遭遇81958最大3d 68.9908-22~08-2436.3052.7 5.908.69.6714.0最大7d 119.8607-02~07-0840.0033.48.00 6.759.4049.6最大15d166.71008-14~08-2887.6052.648.0028.818.6011.2干涪遭遇92012最大3d 56.82007-09~07-1121.5038.0 5.7010.029.3051.6干渠遭遇最大7d 120.3507-05~07-1137.2030.914.6012.159.5049.4三江遭遇最大15d193.3407-01~07-1557.1029.525.1013.091.6047.4三江遭遇多年平均最大3d 49.015.6031.9 4.79.522.4045.6最大7d 81.926.7032.611.213.735.0042.7最大15d125.443.2034.521.617.248.5038.6㊀㊀从北碚站洪水地区组成中可以看出,1981年7月北碚洪水洪峰排位第1,1981年8月北碚洪水年最大15d 洪量排位第2,因此,将1981年北碚站的两场洪水分别进行分析㊂根据北碚站的洪水成因,将各大水年份分为了干涪遭遇典型㊁干渠遭遇典型㊁三江遭遇典型和渠江来水较大典型㊂其中干涪遭遇典型仅有1958年洪水,渠江来水较大典型仅有1989年洪水,因此,分别选择这两个大水年份作为该类洪水的典型㊂干渠遭遇导致北碚大水年份有1975,2011年和1984年㊂1975,2011年和1984年均是干渠遭遇后形成的 尖瘦型 洪水过程,区别在于1975年和2011年渠江来水较大,1984年渠江来水不大,1975年北碚站年最大3d 洪量排位第2,1984年北碚站最大3d 洪量排位第6,2011年北碚站年最大3d 洪量排位第5㊂因此,选择1975年作为干渠遭遇后形成的 尖瘦型 洪水典型㊂三江遭遇导致北碚大水的有1981年8月㊁2010年㊁1981年7月㊁1956年和2012年洪水㊂1981年7月,北碚是由三江遭遇形成的 尖瘦型 洪水,1981年三江洪峰同日出现且发生遭遇,形成的北碚洪峰排历史第1位㊂因此,选择1981年7月洪水作为三江遭遇后形成的 尖瘦型 洪水典型㊂1956年㊁1981年7月㊁1981年8月㊁2010年和2012年均是由三江遭遇形成的主峰在前的 肥胖型 洪水,1956年干流来水较大,三江遭遇后形成北碚最大15d 洪量排位第1㊂因此,选择1956年作为三江遭遇后形成的主峰在前 肥胖型 洪水典型㊂北碚站各典型年洪水特性如表4所列㊂5㊀嘉陵江整体设计洪水根据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等相关已有研究成果,北碚站采用的设计洪水成果如表5~6所示㊂57㊀㊀人㊀民㊀长㊀江2021年㊀表4㊀北碚站典型年洪水特性一览Tab.4㊀Flood features in typical years of Beibei Station项目时间洪水成因洪水来源峰型干涪遭遇干渠遭遇三江遭遇干流来水较大涪江来水较大渠江来水较大尖瘦型肥胖型(主峰在前)肥胖型(主峰在后)干涪遭遇典型1958年∗∗∗干渠遭遇典型1975年∗∗∗三江遭遇典型1981年7月∗∗∗∗1956年∗∗∗渠江来水较大典型1989年∗∗表5㊀嘉陵江北碚水文站设计洪水成果(Q m )Tab.5㊀Design flood results of Beibei Station (Q m )项目统计参数设计值/(m 3㊃s -1)均值/(m 3㊃s -1)Cv Cs/Cv P =1%P =2%P =5%P =10%P =20%Q m246000.362.55080046700411003650031400㊀㊀表6㊀嘉陵江北碚水文站设计洪水成果(W 24h ,W 72h ,W 168h )Tab.6㊀Design flood results of Beibei Station (W 24h ,W 72h ,W 168h )项目统计参数设计值/亿m 3均值/(m 3㊃s -1)CvCs/Cv P =1%P =2%P =5%P =10%P =20%W 24h 20.00.36 2.541.338.033.429.625.5W 72h 50.90.36 2.5105.096.785.075.465.0W 168h84.70.362.0175.0157.0141.0125.0109.0㊀㊀北碚站选取了1958,1975,1956,1989年及1981年7月等5次典型洪水㊂北碚以上整体设计洪水采用典型年法㊂整体设计洪水放大采用同倍比法,以保持典型样本的原过程㊂根据北碚站各典型年洪水过程分别统计出Q m ㊁W 24h ㊁W 72h 和W 168h ,计算不同时段各典型年放大倍比系数,在选用放大倍比时,充分考虑控制站洪水过程的峰型㊁上游主要站放大后洪水量级的合理性等因素合理选定[14-15]㊂限于篇幅,以1981年7月洪水为例,北碚站该典型年放大倍比及采用情形见表7㊂以北碚站为控制点的 81㊃7 型嘉陵江整体设计洪水过程线(P =2%)如图3所示㊂㊀注:Δt =6h ㊂图3㊀以北碚为控制点的 81㊃7 型整体设计洪水过程(P =2%)Fig.3㊀Synthetic design flood of 81㊃7 (P =2%)in Jialing River Basin表7㊀北碚站 81㊃7 洪水放大倍比Tab.7㊀Magnification coefficients of 81㊃7 flood in Beibei Station项目P =1%P =2%P =5%P =10%P =20%说明Q m 1.13 1.040.920.810.70采用W 24h 1.09 1.010.890.780.68W 72h1.09 1.000.880.780.67W 1681.261.131.020.900.796㊀结论本次研究以干支流较为复杂的嘉陵江为例,系统开展了流域整体设计洪水研究㊂以嘉陵江干流北碚站作为骨干控制点,涪江小河坝站㊁渠江罗渡溪站㊁嘉陵江武胜站作为枝杈控制节点,通过流量资料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㊂(1)北碚站年最大洪水过程一般历时5~10d,因此北碚站洪水控制时段选择为15d㊂北碚站年最大洪峰流量出现在5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主要集中在7~9月(87.0%),量级一般为10000~40000m 3/s,由于受秋汛影响,年最大洪水9月比8月出现的次数多㊂(2)北碚洪水组成中,短时段3,7d 洪量以罗渡溪站为最大,均占北碚的40%以上,大于其面积占比㊂15d 洪量组成中,武胜与小河坝占比有所增加,武胜与罗渡溪占北碚洪量的比重相当㊂(3)嘉陵江与涪江㊁渠江洪水遭遇的概率较高,渠江与涪江遭遇概率较低,随着洪水时段的增加,三江遭遇的概率略有增加㊂(4)嘉陵江的洪水主要由干涪遭遇㊁干渠遭遇㊁三江遭遇和渠江来水较大造成㊂综合分析各大水年的成因㊁洪水来源及峰形,分类选取了1958,1975年㊁1981年7月㊁1956年和1989年等5个洪水典型㊂参考文献:[1]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S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2]㊀郭生练,刘章君,熊立华.设计洪水计算方法研究进展与评价[J ].水利学报,2016,47(3):302-314.[3]㊀张文胜,赵学民.长江洪水特性及防洪对策探讨[J ].水利水电技术,2004,35(5):80-82.[4]㊀李天元,郭生练,刘章君,等.梯级水库下游设计洪水计算方法研究[J ].水利学报,2014,45(6):641-648.[5]㊀闫宝伟,郭生练,郭靖,等.基于Copula 函数的设计洪水地区组成研究[J ].水力发电学报,2010,29(6):60-65.[6]㊀长江水利委员会.2019年度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运用计划[R ].武汉:长江水利委员会,2019.[7]㊀王国安.中国设计洪水研究回顾和最新进展[J ].科技导报,2008,26(21):85-89.[8]㊀孙昭华,李义天,刘云.长江中游洪水调度研究(Ⅱ):整体防洪设计洪水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22):5836-5841.[9]㊀张洪刚,郭海晋,欧应钧.长江流域洪水地区组成与遭遇规律研究[J ].人民长江,2013,44(10):62-65,87.67㊀第2期㊀㊀㊀李立平,等:嘉陵江流域整体设计洪水研究[10]㊀赵英林.洞庭湖洪水地区组成及遭遇分析[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7,30(1):36-39.[11]㊀张新田,邵骏,郭卫.雅砻江与川江洪水地区组成及遭遇规律分析[J].人民长江,2018,49(22):23-27.[12]㊀闫宝伟,郭生练,余维.长江和清江洪水过程遭遇风险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2013,32(1):52-55.[13]㊀熊莹.长江上游干支流洪水组成与遭遇研究[J].人民长江,2012,43(10):42-45.[14]㊀肖义,郭生练,方彬,等.设计洪水过程线方法研究进展与评价[J].水力发电,2006,32(7):64-66.[15]㊀孙保沭,许拯民.计算修匀设计洪水过程线方法探讨[J].水文,2006,26(6):63-64.(编辑:江文)引用本文:李立平,高玉磊,李妍清.嘉陵江流域整体设计洪水研究[J].人民长江,2021,52(2):72-77.Analysis on regional synthetic design flood in Jialing River BasinLI Liping1,GAO Yulei2,LI Yanqing1(1.Bureau of Hydrology,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Wuhan430010,China;㊀2.River Basin Hub AdministrationCenter,China Three Gorges Corporation,Yichang443133,China)Abstract:㊀In order to explore flood region composition in Jialing River Basin,we analyzed regional synthetic design flood using observed historical hydrological dat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nual maximum peak flow of Beibei Station occurred during middle of May to the early of October,and most occurred during July to September(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was about87.0%),with amplitude of10000~40000m3/s.The proportion of the flood volume at Luoduxi station to that at Beibei station was great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proportion of control area.While on the mainstream,the proportion of the flood volume at Wusheng station and Xiaoheba station to that at Beibei station was small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proportion of control area.The probability of flood en-countering between Jialing River and Fujiang River,and that of Jialing River and Qujiang River were high,while the probability of flood encountering between Qujiang River and Beijiang River was low.The probability of flood encountering among Jialing River, Qujiang River and Fujiang River increased sligh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lood period.The flood in Jialing River was mainly caused by the flood encounters among above tributaries and the flood from Qujiang River.Therefore,flood in1958,1975,1981Ju-ly,1956and1989were selected as typical floods and homogeneous enlargement method was adopted to calculate design floods.The derived regional synthetic design flood could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flood control operation of cascade reservoirs and flood utilization.Key words:㊀design flood;characteristics of flood;flood region composition;flood encountering;Jialing River77。
西汉时期大地震导致嘉陵江夺古汉水河道

西汉时期大地震导致嘉陵江夺古汉水河道据史料记载在西汉初期以前汉水的发源地是位于甘肃省天水市西南,当时汉水的上游现今陕西省略阳县一带有多座山间湖泊,这些湖泊被称为天池大泽,由于这些湖泊蓄水量足够大,汉水的上游是可以行船无阻,当时可以从陕西省汉中市乘船经汉水逆流而上可以到达陇西,顺流而下可抵达东楚。
公元前186年2月22日【汉高后二年正月二十七】地震,武都道羌道山崩,地震至八月乃止,压死八百六十余人。
根据史料记载可以发现在公元前186年2月22日在甘肃省武都-陕西省略阳县和宁强县一线-四川省青川县这块区域发生了一次特别大的地震,地震导致甘肃省东南武都,舟曲,陕西省略阳县境内多地发生山崩,强余震一直持续了8个月之久,地震导致至少860余人遇难,那个时代在川甘陕交界发生地震能造成数百人遇难实属罕见【因为那个时代川甘陕交界人口稀少】。
现代的地质调查和考察发现在现代的陕西省宁强县境内的汉王山一带曾经发生过特大规模山体滑坡,正是因为这次山体滑坡导致古汉水上游【现代的汉水】堵塞形成堰塞湖,公元前161年堰塞湖湖水从堰塞湖南部溢流而出进入古潜水河道随后流入嘉陵江上游河道完成了嘉陵江夺古汉水【现代的汉水】河道。
史料记载公元前186年这次大地震主要破坏区域是武都道和羌道,破坏主要表现为山崩;武都道是位于现代的陕西省略阳县附近,而羌道则位于现代的甘肃省舟曲县附近。
官方测距显示甘肃省舟曲县和陕西省略阳县直线距离为173千米左右。
而史料记载武都道,羌道发生山崩;山崩对应的地震烈度为10度或者10度以上【因为只有地震烈度在10度或者10度以上才会导致山崩】。
另外古武都道【现代的陕西省略阳县】距离古汉水发生山崩堵塞河道的区域直线距离约为32千米左右,而古汉水发生山崩堵塞河道的区域地震烈度也应该为10度或者10度以上。
因此推测公元前186年2月22日发生在川甘陕交界的大地震地震烈度为10度的区域是西北-东南走向,10度区域长超过173千米,宽超过32千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水 文 站基 本 资 料
本 次 主要 分析 嘉 陵 江干 流 与 支 流西 汉 水 的遭 遇 问题 , 因 [ 稿 日期 ] 2 1 收 0 1—0 5—0 3
略 阳水 文站 是嘉 陵江 干 流控制 站 , 水 面积 1 0 m , 集 92 6k
该站 建 于 1 3 9 9年 8月 , 放 前 观 测 项 目主 要 是 水 文 、 量 , 解 流 但 观测不 连续 , 间断 ;9 1 恢复 观测 至今 , 有 15 年 有水 文 、 流量 、
[ 者简 介 ] 苗 磊 ( 9 6一) 女 , 北邯 郸 人 , 程师 , 作 17 , 河 工 主要 从事 水 文水 资源 研究 工作 。
1 45
3 3卷 第 5
地 下 水
21 0 1年 9 月
降 水 、 发 等项 目。有关 水文 站 基本 情况 见表 3 蒸
表 3 水 文 测 站 基 本 情 况 表
谈 家 庄水 文 站 为 国家 基 本 水 文 测 站 , 立 于 17 设 9 5年 1
月, 一直 观 测至 今 。该站 控制 流 域 面积 66 4 k 由甘 肃 省 9 m , 水 文勘 测局 领 导 。观 测 项 目有水 位 、 流量 、 沙 、 泥 降水 、 温 水
居多 , 个别 年 份年最 大 流量 发生 在 4 5月 和 1 、 0月 , 量 级 明 但
表 1 年 最 大 流 量 发 生 时 间 统 计 表
1 流 域 概 况
嘉 陵 江是 长江 一级 支 流 , 源 于秦 岭 南 麓 陕 西 省宝 鸡 市 发 风 县代 王 山西 侧 的 东 峪 沟 , 西南 方 向流 经 陕 西 省 的凤 县 、 向
甘 肃省 的 两 当 、 县 、 徽 于徽 县 的 虞关 石 土 地 庙 又 进 入 陕 西 省
显 较 小 , 因为汛期 未 发生 大 洪 水造 成 的。各 站 年 最 大 流 量 是 时 间分布 见表 l 。
和 水化 学 分析 等 。
3 2 谭 家 坝水 文站 .
嘉 陵江 洪水 的另 一 特点 是 洪 水 年 际变 化 较 大 , 大值 与 最 最 小 值 倍 比在 2 O倍 以 上 , 从 下 游 至 上 游 倍 比越 来 越 大 。 且
最 大
最小
最 大/ tJ  ̄/ ,
流量 ( s 发 生 日期 流 量 ( s 发 生 日期 倍 比 m /) m /)
域 面积 分别 为 2 1 7 k 和 18 7 5 k 略 阳 一广 元 区间 7 m 3 . m 。
有 清河 、 燕子 河 等较 大支 流加 入 。
嘉 陵 江支 流较 多 , 略 阳水 文 站 以上 主要 有 永 宁 河 、 在 青 泥河 和 西汉 水 。其 中最 大 的是 西 汉 水 , 域 面 积 9 5 9 k 流 6 m ,
占略 阳水文 站集 水 面积 的 4 . % , 9 8 其次 是永 宁河 、 泥河 , 清 流
测 站
各 水文 站 实测 最大 、 汉 水基 本控 制 站 ,9 8年 由甘肃 省 15
水 文总 站设 立 , 站控 制流 域 面积 95 8k 该 3 m 。观测项 目有 水 位、 流量 、 泥沙 、 降水 等 。
33 . 略 阳 水 文 站
2 1 年 9月 01
地 下 水
G o n tr r u d wae
第3 3卷
第 5期
S p 2 1 e ., 0 1 V 13 N0. o. 3 5
西 汉 水 与 嘉 陵 江 干 流 洪 水 遭 遇 分 析
苗 磊
( 陕西水 环 境工 程勘 测设 计 研究 院 , 西 西 安 7 0 1 ) 陕 10 8 【 摘 要 ] 对嘉 陵 江干流 与 支流 西汉 水的 典 型 历 史 洪 水进 行 了调 查 , 分 析 嘉 陵 江干 流 谈 家 庄和 略 阳水 文站 在
一
个 在 略 阳 、 强一 带 , 宁 中心 是 略 阳县 郭 镇 站 , 量 为 2 2 9 雨 4 .
境 内, 略阳、 经 宁强 , 燕 子 砭 的 丁 家 坝 流 人 四川 , 经 曲折 在 几 于 重庆 市 注入 长 江 。嘉 陵 江全 长 1 19 k 流 域 面 积 1 . 8 1 m, 5 9
万 k m 。
嘉 陵江 广元 以上为 上游 , 势北 高南 低 , 地 河道 长 3 9 k 7 m, 天 然落 差 15 1m, 均 比降 4 0 o 3 平 . % 。上 游河 段穿 行 于秦 巴 山 区, 两岸 山势 陡 峻 , 流 植 被 良好 , 坡 一 般 在 4 。 右 。河 干 岸 O左 道 水流 湍 急 , 险滩 , 道 多 呈 “ 形 , 多 河 u” 阶地 不 发 育 , 枯 水 洪 位 变 幅大 , 岸耕 地 甚少 。 两
设 计 洪水 的基础 上 , 出 了西汉 水与 嘉 陵江 大洪 水基 本不 遭遇 的 结论 , 提 为嘉 陵江 干流 的 防洪提供 科 学依 据 。
[ 关键 词 ] 嘉陵 江 ; 西汉 水 ; 水遭遇 洪 [ 中图分 类 号 ] T 1 2 V 2 [ 文献 标识 码 ] B [ 文章 编号 ] 1 0 0 4—1 8 2 1 ) 5— 1 5— 2 1 4( 0 1 0 0 4 0 此与 本次 分 析有关 的水文 站包 括 干 流 的谈 家 庄 、 阳水 文 站 略 和支 流西 汉 水的谭 家 坝水 文站 。
2 洪水 特 性
嘉 陵江 上游 干 流洪 水 由暴 雨 形 成 , 水 特 点 是 涨水 快 , 洪 3 1 谈家 庄水 文 站 .
退水慢 , 峰高 量大 , 年最 大 流量 在 4—1 0月都 有 发 生 , 洪 水 大
多发 生 在 6月 下 旬 ~9月 , 最 大 流 量 发生 在 7月 和 9月 的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