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民国九年袁世凯流通银元之基本特徵及大版式
袁像九年版别大全

一、九年粗发版:此版多见,但原光好品相的并不易得。其 主要特征为头发粗,字体粗,年字第一划为圆头,造口上有 圆点暗记,中华两字常见断笔(偶见不断笔的),背嘉禾为 大嘉禾,类同于三年的背就是上文说的粗字版
二、九年中发版少见些,原光好品较粗发版多见而 较精发版少见。其主要特征为:整体包括头发较粗 发版精刻些,发呈一缕缕;字体较粗发版纤细,背 为大嘉禾,类同于三年背。为上文所说细字版
另外上一些网上泉友上传的版式
九年十背华缺笔
九年大耳
九年双耳朵~
点华 断笔中
九年大头点华
两点华,背面有一条头发丝一样的留 银
这枚应该就是云南版
2,华字不同(如下图所示)
九年的华字与三年不同,特点是华字里的双十缺一左脚,与八年的标准 版结构差不多,字体有分粗细,
3,民字不加点(如下图所示)
与八年的标准版差不多,字体有分粗细,
3,年字不同(如下图所示)
与八年的标准版差不多,字体有分粗细,常见的年字仅一种,另一种丁年为稀少版,
4,有造字(如下图所示)
年点呈7状,九字丿起笔带弯。
七、九年大肩章版 此版较稀,原光好品绝对难找。其主要特征为:整体类同于 九年中发版,但肩章偏大,肩星大而扁,背嘉禾有大头十年 的特征(但不完全相同),即右穗粒尾下弯钩芒。另外,左 穗粒有小翘芒,看图就清楚了:
八、九年缺口造此版存世稀少,天堂所见不过十数 枚。其主要特征为:整体为九年中发版特征,唯一 不同的是“造”字的口缺上面一横,为缺口造,而 且缺口干脆利落,不同于十年缺口的藕断丝连。请
• 壹,基本版式统称 1,标准版 2,细字版 3,粗字版 4,广州版 5,丁年连口造版 6,缺口造版
贰,共同特征 1,胸前勋章缺内齿(如下图所示)
图文详解袁大头三角圆各版别,超全!

图文详解袁大头三角圆各版别,超全!袁像三角圆银币,以“圆”字中间呈封口三角和嘉禾右勾芒为显著特征,是袁大头银币收藏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系列,版别丰富,其中还不乏广受追捧的精品版别。
一、1948年11月8日,中共东北局决定沈阳造币厂成立银币科,筹备制造银圆。
1949年5月—1951年4月,铸造三角圆。
二、1951年2月,中共西南局决定成都造币厂试铸大头,1951年4月—1954年初,正式生产银币。
三、1949年5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金融处接管中央造币厂, 改为人民造币厂。
6月7日—18日,中共华东局决定复工铸币,利用接管时库存的原料和半成品,生产银圆11天。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三角圆铸造于解放前后,有沈阳三角圆,成都三角圆和上海三角圆三种。
上海铸银元主要是为了解放军军需,而沈阳和成都据说是为了平衡藏疆地区(该地区百姓抵制使用纸币)的金融经济。
[一、沈阳三角圆]1、隐星三角圆:肩章肩星浅而弱,几乎模糊不清。
常见。
2、浮星(小星)三角圆:肩章模糊,肩星凸而较小。
常见。
3、中星三角圆:肩章模糊,肩星较小星略大。
常见。
4、大星三角圆:肩章相对清楚,肩星扁而大,此版有背珠和无珠两种。
较少。
5、大星凹肩章:肩章清晰下凹,星大。
此版有无O和浅O两版,都是三角圆中的名誉版别,稀少。
6、浅O修叶:三角圆中,修叶非常多见,而且形态各异,非常有趣。
一般来说,浅O必修叶,而修叶未必浅O。
7、浅O修尖叶(有雅称剑出鞘的)8、浅O修长叶9、浅O超长叶,少见。
10、浅O超短叶,少见11、修叉叶(雅称银蛇吐信):叶子修开叉,很像蛇头,而且中间似有蛇信,非常有趣。
少见。
12、修肩章:肩章修模痕迹明显,较少见。
13、修肩章肩星:肩章肩星修模明显,肩星基本清晰。
少见。
14、短芒(无勾芒)三角圆:除了没有右长勾芒,余者与普通三角圆无异。
稀少。
15、短芒修叶:除了短芒,还有修粗叶子。
稀少。
[二、成都三角圆]成都三角圆主要是嘉禾呈麦穗开芒状,俗称竹节花。
银元袁大头的版别、暗记、成色

民国二年十月十日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民国三年开始铸制“袁大头”银币(以下简称“大头”),直至民国十六年五月北伐胜利后停铸。
当时就财政部天津造币总厂(各年份都有铸造)每日生产三十万元,加上南京(仅三年)、武昌(三、九年)、杭州(八、十年)、广东(仅三年)、奉天(沈阳,仅三年)、安庆(仅八年)、南昌(仅九年),以及甘肃、云南、海南、山东、康定、成都及重庆造币分厂(局)等地方的生产,可见大头的生产量史无前例,加上军阀混战私铸甚多,故大头版别极为丰富,暗记多彩纷呈。
在解放初期,中央人民政府考虑部分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使用习惯,又铸造了一些大头。
所以,大头的生产时间最长,生产量最大,流通时间最长,版式最多。
因此,大头的收集与研究在银币收藏中是难度最大、研究最为深奥的币种。
下面按版别、暗记、成色三个方面浅谈。
版别三年版有老模和新模两种模具,老模具为185道边齿,新模具为170道边齿。
一、齿版别1、边齿有直齿边、橄榄齿边、疏齿边、密齿边、粗齿边、细齿边、鹰洋边、“T”字边、无齿边(光边)、异齿边。
2、边沿有宽边、窄边,有平边、高边(私版主要特征之一)。
3、内齿有直齿、曲齿、圆齿、小齿顶珠、大齿背珠、缺齿、长城型齿、花齿、异齿。
小齿顶珠又分上顶珠、下顶珠,按珠数量又分几齿珠,大齿背珠又分几齿珠。
二、属性版别1、中央版。
民国初年的中央政府在北京,因为其前后相继的统治者都出自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系统,所以又称北洋政府,天津造币局是北洋政府的中央制币机构。
各地沿用了天津造币局的版模,也统称为“天津版”。
在天津的版模流传、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磨损、开裂,但是版模难得,怎么办呢?就靠修改改模版。
“断笔民”等应当就是这样产生的。
“断笔民”断一笔、两笔、三笔的都有,凡是断一笔的,总是最下面的一横,然后依次往上,不知为何。
2、地方版⑴甘肃版。
仅三年,甘肃版的特征就是袁像明显头大脖子粗,背面圆字“开口贝”。
曲笔民的两面的内齿细长,明显与普通甘肃版的粗短不同,尤其是“民”字,最左边一竖,写法奇特;去字版是甘肃加字到普通甘肃版之间的过度版本,保留了一些甘肃加字的特征。
袁大头版别大全

大头版别(一)所谓的袁大头银圆是正面镌有袁世凯侧面像、背铸嘉禾图银圆的俗称。
它是民国北洋政府1914年(民国三年)二月公布的《国币条例》所确定的国币,在中国银元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袁大头银圆的产生背景清末,朝廷对外不能抵御外国列强的侵略,外国币在中国行用,失去了货币自主权。
对内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权日益削弱,各省地方长官为增强各自的财力及扩充军事力量也纷纷制造和发行货币,货币金融十分紊乱。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令江南造币厂归财政部管理,主张把铸币权集中于中央政府,并着手定币制。
不久,袁世凯在中外反动势力扶植下,迫使孙中山于民国元年四月一日让位,故币制问题未及整顿。
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有3个原因促使北洋政府实行币改:一是孙中山虽辞去临时大总统,但出于救国救民之心,于1912年8月24日应袁世凯之邀,进京与袁世凯先后谈话13次。
同年12月3日孙中山发出“创议钱币革命,对抗沙俄侵略”的通电。
二是北洋政府的国务总理熊希龄、农商总长张謇等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在市场上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而且各有各的流通范围,规格不一,折算繁琐,对收税、发饷、交换都有不便,市面恐慌,民众积怨,也主张实行币改。
三是袁世凯为了解决军费,也需要借助于货币,并趁机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来提高他的政治地位。
民国元年七月十五日,北洋政府设立了币制委员会,专门研究和拟定币制改革方案。
民国二年一月十四日,又拟定了币制委员会章程并调整了组成人员。
经过一段时间的热烈争论,熊希龄内阁于1914年1月17日提出了银本位制统一币制方案。
本位可供选择者有四,即金银复本位、金本位、金汇兑本位、银本位。
1914年2月7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其要点是:国币铸发权专属于政府。
旧有各官局所铸发之壹圆银币,政府以国币兑换改铸之但于一定期限内,认为与国币壹圆有同一之价格。
国币以壹圆银币为主币,重量为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以银九、铜一(后改为银89,铜11)铸造后总重量为七钱二分。
袁大头版别大全

大头版别(一)所谓的袁大头银圆是正面镌有袁世凯侧面像、背铸嘉禾图银圆的俗称。
它是民国北洋政府1914年(民国三年)二月公布的《国币条例》所确定的国币,在中国银元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袁大头银圆的产生背景清末,朝廷对外不能抵御外国列强的侵略,外国币在中国行用,失去了货币自主权。
对内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权日益削弱,各省地方长官为增强各自的财力及扩充军事力量也纷纷制造和发行货币,货币金融十分紊乱。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令江南造币厂归财政部管理,主张把铸币权集中于中央政府,并着手定币制。
不久,袁世凯在中外反动势力扶植下,迫使孙中山于民国元年四月一日让位,故币制问题未及整顿。
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有3个原因促使北洋政府实行币改:一是孙中山虽辞去临时大总统,但出于救国救民之心,于1912年8月24日应袁世凯之邀,进京与袁世凯先后谈话13次。
同年12月3日孙中山发出“创议钱币革命,对抗沙俄侵略”的通电。
二是北洋政府的国务总理熊希龄、农商总长张謇等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在市场上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而且各有各的流通范围,规格不一,折算繁琐,对收税、发饷、交换都有不便,市面恐慌,民众积怨,也主张实行币改。
三是袁世凯为了解决军费,也需要借助于货币,并趁机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来提高他的政治地位。
民国元年七月十五日,北洋政府设立了币制委员会,专门研究和拟定币制改革方案。
民国二年一月十四日,又拟定了币制委员会章程并调整了组成人员。
经过一段时间的热烈争论,熊希龄内阁于1914年1月17日提出了银本位制统一币制方案。
本位可供选择者有四,即金银复本位、金本位、金汇兑本位、银本位。
1914年2月7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其要点是:国币铸发权专属于政府。
“袁大头”银币版别考略

“袁大头”银币版别考略早在1999年,山东周传芳就对袁像嘉禾银币(简称“袁大头”,下同)版别进行过研究,很有见地,通俗易懂,并阐述了各版别的基本特征,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促进了“袁大头”版别的研究与收藏。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收藏“袁大头”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一些新的版别,现予以介绍如下:一、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1.普通版。
该银币正面为袁世凯侧面头像,上端为“中华民国三年”,背面为“壹圆”币值和嘉禾图案,周边为185道线(后铸有170道线),胸前周边设有暗记(即少一短线),边齿。
多见。
2.鹰洋边。
区别在于边形与墨西哥鹰洋的边形相同,俗称“鹰洋边”。
该币为试铸币。
罕见。
3.T字边。
区别在于边形为“T”字边形,俗称“T字边”。
该币为试铸币。
罕见。
4.签字版。
区别在于正面袁像的右侧有英文“L.Giorgt”字样。
罕见。
5.开口贝。
其主要特征为“圆”字贝开口,俗称“开口贝”。
因袁像眼中有一极短直线,好似眼睛睁着,故也称“睁眼币”。
胸前周边无暗记。
其银币成色较低,嘉禾较粗糙(图1)。
较多见。
6.甘肃加字版,图案与“开口贝”基本相同,主要特征是在袁像两侧镌上“甘肃”字样,俗称“甘肃加字版”(图2)。
甚少见。
7.O版。
主要区别在于“华”字为异书体,背面交叉嘉禾的束带中有一个很小的“O”字,俗称“O版”(图3)。
少见。
8.三角版。
主要区别在于银币背面“壹圆”二字笔画微肥,“圆”字中员上部像似一个三角形,俗称“三角版”(图4)。
少见。
9.三角O版。
图案与“三角版”相同,主要区别在于银币背面交叉嘉禾的束带中有一个很小的“O”字,俗称“三角。
版”(图5)。
少见。
10.断民版。
主要区别在于“民”字中间一横不连笔,形成断笔,俗称“断民版”(图6)。
少见。
11.勾点华。
主要区别在于繁体“华”字书写的第二笔为勾点,背面嘉禾一禾叶芒带勾,俗称“勾点华”(图7)。
少见。
12.提点华。
主要区别在于繁体“华”字书写的第二笔为“提点”故称“提点华”(图8)。
民国九年袁大头名誉品介绍(九)——斜口造版和缺口造版袁大头

民国九年袁大头名誉品介绍(九)——斜口造版和缺口造版袁
大头
各位玩家好,我是微拍堂钱币鉴定师郭振东,本期我们来讲讲民国九年袁大头的两个大名誉品——斜口造版袁大头和开口造版袁大头。
首先是斜口造版袁大头。
其特征是正面“中华民国九年造”中,“造”字的口左右宽窄不一,形成斜口状。
此版大名誉品,好品相者市场价格基本在4000元左右,大家在收藏过程中要仔细辨别哦。
第二个是缺口造版袁大头。
此版别的特征是正面“中华民国九年
造”中,“造”字口缺上横,特征比较明显。
缺口造版是九年大头中的大名誉品,好品相者市场价格10000元左右。
最后留一个小问题,九年的大名誉品缺口造版,造字的口缺的是上横还是下横?知道答案的玩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本期到此为止,感谢大家的观看,喜欢可以关注、点赞、转发一下,下一期我会和大家介绍民国九年袁大头的其他名誉品,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沟通交流可以私信哦。
袁大头银毫版别欣赏

一、签字版特征:整币精铸,头发似波浪,线条粗卷,立体 感强;肩星凸起,肩章十条线清晰精刻;胸前襟章和绶带立 体清晰;背面嘉禾饱满,显著特征是“每”字接近闭口。请 看图
二、普通版特征:整币普通铸造,头发立体感对比签字版头 发明显逊弱,线条稍细;肩星较扁,肩章线弱而模糊;襟章 绶带立体感差而弱;背面嘉禾与签字版对比立体感稍逊,显 著特点是“每”字大开口:
1:天津版(俗称北版) 数量:多见
2:福建大胡子版
数量:多见
3:福建军阀版(蒜头鼻、粗发、大胡子) 数量: 极少见
4:福建南阀版(俗称“长脸”或“大脸” 版) 数量:少见
6:军阀版(又称“南京版”)
数量:极少见
7:福建地方版(与福建版风格相似),头发异样, 嘉禾异样。 数量:稀见
鄂造九年两角
福建版大头三年一角的三个大版 1:下缺齿短胡子,最常见的版别
2:下缺齿长胡子 也常见
3:上缺齿(上缺齿的都为短胡子),少见
上下缺齿的的其它区别
• 中央版大头中圆版别初探 • 从签字版角度看,中央版大头中圆可分为 四版,即:签字版、普通版、签字版面配 普通版背和普通版面配签字版背。(由于 签字版大头壹圆有三个版别,故签字版中 圆本身是否有不同版别,有待研究) 兹将上述四版分别介绍如下,请兄弟们斧 正。
三、签字版面配普通版背特征:人像面拥有签字版 除加签字外的全部特征,背面配普通版的嘉禾面, “每”字是普通版写法,即大开口:
四、普通版面配签字版背特征:人像面是普通版特 征,背配有签字版特征的嘉禾面,嘉禾饱满,“每” 字与签字版相同,为接近闭口:
孙像开国纪念贰角试铸样币欣赏
孙像开国纪念壹角试铸样币欣赏
• 大头二角版别 • 大头二角版别非常丰富,玩起来也挺有意思的, 呵呵 图1:天津版(俗称北版) 数量:多见 图2:福建大胡子版 数量:多见 图3:福建军阀版(蒜头鼻、粗发、大胡子) 数 量:极少见 图4:福建南版下缺齿 数量:多见 图5:5年大头军阀版(俗称“长脸”或“大脸” 版) 数量:少见 图6:军阀版(又称“南京版”) 数量:极少 见 图7:福建地方版(与福建版风格相似),头发异 样,嘉禾异样。 数量:稀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國九年袁世凱流通銀元之基本特徵及大版式
大頭九年的版式比起其他年號來說要少的許多,最原始的資料(E.Kann)裡有9種,現常見的有三種,如細字版,粗字版,廣州版等,這三種版式品相好的也不難求,價位也還好,買品相好的較有收藏價值,但其餘的特殊版式就可遇不可求了,
此年號的大頭除廣州版外,其餘常見版式的實幣雕工都異常的精美,可以說比三年的天津標準版還漂亮,尤以細字版的為甚,無論是字體,人像及嘉禾圖案都很精緻,這也是九年的一大特點, 壹,基本版式統稱
1,標準版
2,細字版
3,粗字版
4,廣州版
5,丁年連口造版
6,缺口造版
貳,共同特徵
1,胸前勳章缺內齒(如下圖所示)
此年份的大頭銀元與三年的大頭一樣,在勳章處都缺一細內齒,但奇怪的是位置有些不同,如細字版的缺齒是在勳章處,而粗字版的缺齒卻在勳章前面,圖上為細字版,圖下為粗字版,
2,華字不同(如下圖所示)
九年的華字與三年不同,特點是華字裡的雙十缺一左腳,與八年的標準版結構差不多,字體有分粗細,
3,民字不加點(如下圖所示)
與八年的標準版差不多,字體有分粗細,
3,年字不同(如下圖所示)
與八年的標準版差不多,字體有分粗細,常見的年字僅一種,另一種丁年為稀少版, 4,有造字(如下圖所示)
九年的造字與八年的標準版差不多,依結構來說是一樣的,僅字體有分粗細,造字在九年裡至少有三種,常見的造字僅一種,也就是與八年的標準版相同,但只要筆劃結構不同的就是屬於不常見的版式,如有一種為類似八年的連口造版,但告部筆劃卻與一般八年的有差別,另一種為類似八年的缺口造,這二種都是稀少版,
參,細部解說
1,標準版(細字版與粗字版都常見,應都算普通的標準版)
標準版也可以說就是最常見的那一版,目前所見的九年大頭都是字體較細,人像雕刻也比較精緻的那一版,所以細字版也可以說就是為九年的標準版(請看下一段細字版解說),其他與三年標準版的不同之處就僅在於華字不同,民字不加點,年份不同,年字不同和多了個造字而已, 2,細字版(如下圖所示)
此版又稱為細髮版,從圖片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這版的頭髮雕工極為精緻,連一絲一絲都非常的清楚,整體看來甚至比三年簽字版還來的清楚(圖片請見前篇所述之三年文章),這也是此版的最特殊之處,上圖是為細字的鏡面版,這與一般的地章是有所差異的,因數量頗多,屬常見品, 3,粗字版(如下圖所示)
此版除了字體稍粗以外,正面人像及反面的嘉禾圖案也與細字版的不同,粗字版另外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正面的中字及華字所見大部份都會有稍微斷筆的現象(如下圖所示),是否為模具堵塞因素則不得而知,此版雖不算少,但品相很好的卻要比細字版還來的少一些,
另改刻八年的很多都是用此版,除非手法不精細,不然還是騙倒一堆人,
4,廣州版(如下圖所示)
此版另有一說為海南島版,但並不知這一說的資料由何而出,所以就先稱為廣州版,此版最大的特點就是人像,字體及圖案都很粗大,整體看起來就好像壓力不足而製出的瑕疵品,無論字體或圖案都非常的模糊,有些甚至模糊到就連內齒都快看不到了,另此版所見多數都有衣領透印的現象,一般來說,會有透印的情形產生一般都是壓力過大所造成的,但奇怪的是,如果壓力足夠的話又何以會造成此版錢幣圖案模糊的現象呢?這可就不得而知了,此版所見品相都不錯,唯一的缺點就是一枚未使用的原鑄光也很不明顯,
下面二張圖片為以上常見的三種版式部份對照圖,從圖片上就應該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以上三種版式差異比較大的地方,編號A為細字版,編號B為粗字版,編號C為廣州版,
5,丁年連口造版(如圖所示,圖片轉載自網路)
此版非常稀少,個人並無實幣可研究,與其他版式最大的差異就在於這版是丁年連口造(如上圖所示),此造字筆劃與一般的九年不同,也不是八年的連口造,依結構算是八年連口造和十年的造字綜合體,因為這造字的告部多了十年的那一撇(如下圖所示,圖A為八,九年的造字,圖B 為十年),此連口造字目前僅見於這一版,此版僅見數枚,本人的圖片資料裡僅見一枚,從原始圖片上看不出任何改刻的地方或變造之處,亦有流通的痕跡,人像也確實有細髮版的特徵,只不過磨損較大了些,個人認為此幣應為真品無疑,
6,缺口造版(如下圖所示,圖片轉載自網路)
此圖片是最近的拍賣轉載的,品相以九年大頭來說算差的了,但成交價卻也不低,是1千人民幣,約合台幣近5千,我個人非常願意有這種版式,也相信拍賣公司買的錢幣一定沒問題,但這枚九年的缺口造字卻讓我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麼那造字的口部裡顏色與其他地方不一樣?而且還有很明顯的磨擦痕跡,此放大圖片本人有刻意加深顏色及對比,這也是為了讓各位看清楚那痕跡而已,這也僅代表我個人的疑問而已,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事端,特提供網址如下,請各位自行作判斷,也如上述所說的,我願意相信有這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