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第七中学2015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01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匀称(chēn)干涸(hé)吹毛求疵(qī)B。

归省(shěnɡ)娴熟(shú)义愤填膺(___ɡ)C。

伫立(zhù)眷念(___)相得益彰(___ɡ)D。

阴霾(mái)拮据(jú)忍俊不禁(jìn)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零落倔强头晕目眩一拍既合B.琐屑烦躁锐不可挡销声匿迹C.恣睢胆怯开卷有益顾名思义D.厚实慰籍鸡犬不宁一泄千里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人们听了歌唱家___演唱的经典曲目——《天堂》,不由得触目伤怀。

B.重庆的吊脚楼因地制宜,依山而建,每根木柱、每片青瓦都闪烁着山城文明的光芒。

C.开展小组合作研究讨论时,组长建议同学们发言要直截了当,不必转弯抹角。

D.他苦心孤诣地设计出的、极具创意的建筑模型获得了本次创新大赛特等奖。

4.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___是散文家、诗人、学者,我们学过的《背影》《老王》都是他的作品。

B.___的散文《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表现了童年生活的情趣。

C.《变色龙》的作者是法国作家___,他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

D.___是“___”之一,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深受大众喜爱。

B.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登山队员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很困难。

C.乾清官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D.南极的恐龙和两栖动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其原因是板块把它们带到了南极而造成的。

二、填空题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___生残夜,___入旧年。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015年丹东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年丹东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年丹东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评分标准(Word版)辽宁省丹东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每小题2分,共20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骄奢( shē) 隐匿( nì ) 风骚( shāo )通宵达旦( xiāo )B.沉吟( yín ) 商酌( zhuó) 腻烦( fán ) 根深蒂固( dì)C.栈桥( jiàn ) 修身( xiū )辐射( fú ) 媚上欺下( mèi )D.怡悦( yuè ) 窒息( zhì ) 玄虚( xuán ) 顶礼膜拜( mé )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这些人迹罕致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没有多少人类存在的痕迹。

B.云好像绣上去般精致清盈,碧绿草场绵延到与天相接的地方。

C.这位少年在看到榜文的时候,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兴高采烈,眼中流露出的竟是不甘与惊呀。

D.在太阳露出半个脸的时候,她小心翼翼地敲响了他们的门。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A.《天女散花》是梅兰芳在60岁以后所推出的又一精巧绝伦的唱段。

B.店员看我们来来回回地斗嘴也忍俊不禁起来,忙过来给我们介绍鱼的品种习性。

C.在他的舞台上,他的这一连串表演,简直是气吞山河,让人眼花缭乱。

D.单位领导高估了我,尽管我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可领导仍嫌不够。

4.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为了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学期末,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活技能大赛。

B.有人说,人只有到了中年之后,就能深切地体味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

C.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不足。

D.为了防止“中东呼吸综合征”不流入我国,海关严格排查入境人员。

精品:辽宁省丹东市第七中学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辽宁省丹东市第七中学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20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犷.野(guǎng)瘠.薄(jí)绯.闻(fēi)廓然无累.(lěi)B.喑.哑(yīn)潜.行(qián)干瘪.(biē)马革.裹尸(gã)C.惩.罚(chãng)狡黠.(xiá)勾.当(gòu)尽态极妍.(yàn)D.慰藉.(jiâ)拂.晓(fó)秫.秸(shú)蹑.手蹑脚(niē)【答案】A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从根本上说,作文能力的高低取诀于人的生活积淀、心理敏感程度和思维深度。

B.物竟天择,适者生存,是大自然无法抗拒的规律。

C.目前我国正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的失衡日趋明显,令人堪忧。

D.他用那宽洪大量的襟怀承受着人间一切苦难。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

A取决;B物竞天择;D宽宏大量。

故选C。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A.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深思。

B.如何结合传统与时尚,发挥相得益彰....的效果,是他坚持不放弃的创作原则。

C.他没忘记曾经在村民面前的海誓山盟....,要在狗年的春节让大家贴上自己剪的窗纸。

D.太极武术自发轫以来,经过数年的传承,踪迹遍及大江南北,各门各派拳法套路虽有不同,但同出一家,共承一脉,是不容置疑....的。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阅读全段,了解语境,根据空处前后语言表达的意思选填最贴切的词语。

本题要求填的是形容词和动词,就要考虑与其后内容搭配问题,那么就要考虑哪个动词与之搭配。

辽宁省丹东市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一)

辽宁省丹东市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一)

辽宁省丹东市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一)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谮害(zèn)田圃(pǔ)亵渎(dú)恪尽职守(gè)B . 抽噎(yē)恣睢(suī)谀词(yú)郭然无累(lěi)C . 妖娆(ráo)拮据(jū)褴缕(lán)孜孜不倦(zǐ)D . 诓骗(kuānɡ)诘难(jié)狡黠(xiá)歇斯底里(xiē)2. (2分)下列字词注音、字形都正确的是()A . 漂渺piāo定然dìng珍奇zhēn闲游xánB . 笼罩zhào明星xīn街灯jiē陈列lièC . 宽广gǎng疏星shūn模糊hū海雾hǎiD . 绵羊mián昂头áng危险wēi夕暮mù3. (2分)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建筑工地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好一派热闹的场面。

B . 这个消息骇人听闻,你是不是胡编乱造的?C . 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D . 韩麦尔先生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但我觉得他还是我的良师益友。

4. (2分)(2016·仙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预计到2022年,我国的博物馆总量将超过八千座以上。

B . 尽管“西游”题材众多,但大多数作品形象刻板,情节老套。

C . 主流媒体承担着纯洁语言、倡导文明、传递正能量。

D . 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直指心灵的教育,是培养人生境界的教育,是提升美好品德的教育。

5. (2分)(2016·黄石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A . 玲玲用的不干净的、没有消毒的纸擦伤口,结果伤口又发炎了。

2015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5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5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一、基础。

(24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2分)(2)□□□□□□□,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分)(3)□□□□□,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北朝民歌《木兰诗》)(1分)(4)那些有害食品药品的从业人员,自己不使用“地沟油”“毒生姜”“毒胶囊”等,却将之大量倾销到市场去危害公众。

我们借用《论语》中的“□□□□,□□□□”来奉劝他们要坚守道德底线。

(2分)(5)将陆游《游山西村》补充完整。

(4分)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⑴钟声响起,院长dǐng lǐ mó bài( ),众修女齐声唱起《哈利路亚》。

⑵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jiān mò( )。

⑶腹侧留下一道道的chuāngyí( )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

⑷(雄吐绶鸡)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帆船,lái shìxiōng xiōng( )地向他走来。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把“广泛的”改为“广泛地”,再调到“交换”的前面)B.经过几个月的培训,使我掌握了使用多媒体的技术。

(在“经过”前加上“我”)C.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起不畏艰难的勇气。

(将“勇气”改为“信心”)D.当代青年应担负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

(在句末加上“的重任”)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3分)A.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而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B.假使我们不修这么多水利工程,遇到这样严重的水旱灾害,其后果是不可思议....的。

辽宁省丹东市第七中学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辽宁省丹东市第七中学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丹东七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出题人:一. 单项选择题(把下列各题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下面表格里。

每小题2分,共12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佝.偻( gōu)伫.立(zhù)脉.脉(mài)强聒.不舍(guō)B、崩殂.(cú)睿.智(ruì)灵柩.(jiù)恪.尽职守(gè)C、枘.凿(ruì)白蘋.洲(pín)崩殂.(cú)一抔.黄土(póu)D、扶掖.(yè)亵.渎(xiè)骈.进(bìng)弥.留之际(mí)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殒落了。

B.终日强聒不舍的人注定一事无成,只有言行相顾,心无旁骛的人,才能做好事情C. 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悌泗横流的。

D. 我们安放在那儿的花朵是永不凋谢的到我们化为无有的时候,它们仍在我们的上空盛开着。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A.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行。

B.“勤学好问”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不二法门....。

C.她不知道自己为何这么生气,但她就是感到怒不可遏....。

D.你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重蹈覆辙....,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夏天到了,大家游泳时要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事故。

B.近年来,海交会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

C.经过汶川大地震后,使我们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

D. 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充分吸取一切国外的先进经验。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①打开来读是一种享受,放在手中不轻易去打开也是一种享受②里边肯定有趣味更有智慧③就像一个个朋友,我熟悉它们的情感与思维方式,它们每一个珍贵的细节④未读的书是一片密封着的诱惑人的世界⑤而凡读过的书,都有了生命A.①③⑤④②B.④⑤①②③C.④②①⑤③D.①④②⑤③6.对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辽宁省丹东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语文试题7

辽宁省丹东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语文试题7

辽宁省丹东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语文试题7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7七上·稷山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 . 曲肱而枕之(gōng)乃悟前狼假寐(mì)不亦说乎(yuè)B . 撒盐空中差可拟(chā)尊君在不(fǒu)与友期行(qī)C . 吾日三省吾身(xǐng)君子之行(xíng)躇步跐蹈(cǐ)D . 家无井而出溉汲(gài)人不知而不愠(yùn)身亡所寄(wú)2. (2分) (2017七上·北京期中) 关于以下名家名作,选项中有误的一项是()A . 《狼》出自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是明代的蒲松龄,郭沫若称赞他“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B .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行、逸事。

C .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马致远的一首小令。

马致远,号东篱,人称“曲状元”,这首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

D . 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满族,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二、默写 (共1题;共8分)3. (8分) (2017七上·南通期中) 用课文原句填空。

(1) 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 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3) 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4)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

(5)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规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4. (12分) (2017九下·武冈月考) 综合运用。

辽宁省丹东市第七中学2016届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辽宁省丹东市第七中学2016届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丹东七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出题人:一. 单项选择题(把下列各题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下面表格里。

每小题2分,共12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佝.偻( gōu)伫.立(zhù)脉.脉(mài)强聒.不舍(guō)B、崩殂.(cú)睿.智(ruì)灵柩.(jiù)恪.尽职守(gè)C、枘.凿(ruì)白蘋.洲(pín)崩殂.(cú)一抔.黄土(póu)D、扶掖.(yè)亵.渎(xiè)骈.进(bìng)弥.留之际(mí)【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

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本题用反选排除法,A“脉”读mò,B“恪”读kè,D“骈”读pián,答案为C。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一百年前的今天,一棵巨星殒落了。

B.终日强聒不舍的人注定一事无成,只有言行相顾,心无旁骛的人,才能做好事情C. 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悌泗横流的。

D. 我们安放在那儿的花朵是永不凋谢的到我们化为无有的时候,它们仍在我们的上空盛开着。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语句中汉字,注意易错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用反选排除法,A“棵”为“颗”,C“悌”为“涕”,D“无”为“乌”,答案为B。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A.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行。

B.“勤学好问”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不二法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东七中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 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出题人 毕克峰 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狭隘.(ài) 包庇. (pì) 针砭.(biān) 并行不悖.(bèi)

B.摒.弃(bǐnɡ) 祈.祷(qí) 畸.形(jī) 瞠.目结舌(chēnɡ) C.瑕疵. (cī) 提防(dī) 应.届(yīnɡ) 忍俊不禁.(jīn) D.阿.谀(ē) 勾.当(ɡîu) 粗犷.(kuànɡ) 诲.人不倦(hu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甘败下风 德高望重 垂涎三尺 根深蒂固 B.歇斯底里 怒不可愕 冥思遐想 心无旁骛 C.断壁残垣 一泄千里 落英缤纷 鳞次栉比 D.吹毛求疵 长途跋涉 惟妙惟肖 粗制滥造 3、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博物馆里陈列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美术作品,画上的花鸟虫兽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B.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C.家中的相册里,总有一些年代久远、发黄褪色的老照片。这些照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D.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小姑娘,站在阳光下,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不禁使我想起了许多往事。 B.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看他有没有顽强的毅力。 C.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地壳运动造成的。 D.这次大赛本着公平、公正、公开,邀请了许多专业人士组成评委团为选手打分。 5、下列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 。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①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 不可太当真。 ②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 ③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④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 A、 ①③④② 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④①②③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将“莲”比作“君子”,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在污浊的世间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B.《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故事抨击了对读书人进行精神迫害的封建科举制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炎凉。 C.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D.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了奥楚蔑洛夫对小狗态度的多次变化,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谄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 7、下列对文学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中刘四爷是个土混混出身的车厂老板,极端的自私自利,虎妞性格泼辣,敢爱敢恨。 B.简·爱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有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遭遇,这样成了她自尊、坚强、独立的个性。 C.保尔在一次激战中头部受重伤。在养病期间,他认识了冬妮娅,后来冬妮娅成了他的妻子。 D.讲究孝道,仗义疏财,求贤若渴。这是《水浒传》中宋江的性格特征。 8、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个国家要真正赢得尊严,除了要有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社会事业之外,还要有 的文化底蕴,要有比较高的文明素质和道德的力量。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 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这部电影很受同学们的欢迎,大家 地谈论着影片中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 A.深沉 次序 津津有味 B.深沉 秩序 津津乐道 C.深厚 秩序 津津有味 D.深厚 次序 津津乐道 9、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组( ) ⑴一声声的问候,一份份不期而至的礼物,都是用真情渲染的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⑵一轮圆月缓缓爬上树梢,将它的清辉洒落在屋前的谷地上。 ⑶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的印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⑷不是每一次奋斗都有祝福;不是每一次付出都有感激;不是每一次进步都有肯定;不 是每一次成功都有掌声„„可他们仍然不放弃奋斗,不停止付出。 A.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B.拟人、 夸张、 比喻、 排比 C.比喻、 夸张、 拟人、 排比 D.夸张、 比喻、 排比、 拟人 10、从句子的语气用途等角度看下列选项中最能传神地表现人物性格的一项是( ) 从前,有个财主非常吝啬,从来不请别人吃饭。有一天,仆人提着篮子碗去河边。有人问:“莫非你家主人今天要请客?”仆人答道:“他请客?等下辈子吧!”此话恰被财主听到了,他对着仆人破口大骂:“你这个王八蛋! ”。 A.你怎么知道我不会请客? B.谁让你替我许下请客的日子? C. 我偏要请一次! D. 下辈子我也不会请。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夜沾湿何由彻。

12、塞下秋来风景异, 。 13、乱花渐欲迷人眼, 。 14、坐潭上,四面 , , , 。 15、无可奈何花落去, 。 16、 ,草色入帘青。 17、士不可以不弘毅, 。

三、阅读理解(60分) (一)文言文阅读(每题2分 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2题。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①,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②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③之乃晨炊褥食④。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⑤。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释:①行:善行。 ② 寄食: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 ③患:嫌恶。④褥食:在被窝里吃。⑤蒲伏:通“匍伏”。 18、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划两处停顿) 数 月 亭 长 妻 患 之 乃 晨 炊 褥 食 1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征于色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鱼我所欲也》) B。①入则无法家拂士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C。①信亦知其意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 D。①始为布衣时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而后喻. 喻: (2)于是信孰.视之 孰:

2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22、【乙】文中韩信由最初的“布衣”“寄食”,到日后成为著名的军事家,选文中的哪两件事让韩信受到触动?请简要概括。韩信的这种经历,用【甲】文的哪句话可以概括?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23~28题(共18分) 谁穿了我们遗弃的校服 ①在一个小花园里,碰到一位散步的老人,他的脸上,没有过多的悲喜,表情有些忧伤。他的肌肤,因为长年的劳作,已经显得锈迹斑斑,犹如枯朽的树皮。而裹在瘦弱骨架上的那身独特的衣服,则将他与这个城市的格格不入,衬托得越发鲜明。 ②那是一身中学生的校服。我从侧面,可以看见胸前写有“育才中学”几个小字。这显然是他读中学的孙子丢弃不穿的校服。校服原来的主人,当是一个热爱漫画的小男生,因为背后的空白处,画着一对牵手的小人儿,亲密无间地依偎在一起,旁边飞出一行可爱的彩字:我要永远陪你在一起。想来老人的小孙子,一定是心里喜欢上了某个女孩,而且异常大胆地在校服上表露出来。而老人定是看不懂这些的,校服在他这里,只是一件可以避寒的衣服,而且,是一件不应该被弃置一旁浪费掉的华衣美服。 ③想起自己年少的时候,最讨厌肥大难看的校服,没有别的学生的勇气,在校服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者写下信仰的格言,可以让校服变得另类一些;亦没有勇气,和父母要额外的钱,买喜欢的衣裙,所以只好每日委屈地穿着它,如一只被排挤走失的野猫一样,卑微地走来走去。 ④ 所以中学毕业的时候,几乎是蜕皮..一样地,迫不及待地从校服里逃出

来,且再也不去动它。而母亲却从此眷恋上了我的蓝白相间的校服。她穿着它下地劳作,外出买菜,在路上为一些琐事跟人争吵,或者因为疲惫,在田间地头睡了过去。有时候弟弟会笑话她,说她是我的校友,而且,远比我对学校忠贞和热爱,可以将校服穿上几年而不厌倦。母亲总是笑笑,说:“多好的衣服,结实,耐脏,穿起来从不会心疼,野生的一样,不娇贵。” ⑤可是我却因此有过自卑。记得是在路上,与自己的老师相遇。我很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