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地质构造断层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褶皱、断层)

背斜一般形成山岭,向斜一般形成谷地,想一想, 背斜谷和向斜山形成的原因?
外 力
背斜特殊地形: 谷地 原因: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疏松,容易被侵蚀。
作 向斜特殊地形: 山岭
用 原因: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
后期:外力作用向斜成山
(1)该图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一幅地质图,图中所示
地质构造为 向斜 ,理由是 :
地质构造主要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
褶皱
断层
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发生的 弯曲变形,叫褶皱。
褶皱的形成
强大挤压
平整的岩层 背斜
背斜
持续作用
向斜
3、背斜与向斜的判定方法 1、“岩层形态”判定法
背斜(甲)岩层形态: 岩层向上拱起
向斜(乙)岩层形态: 岩层向下弯曲
甲
乙
2、“岩层新老关系”判定法
褶皱 断裂 断层
5、断层形成的地质构造
地垒 :相对上升的岩块,多形成块状山地。如:庐山、 华山、泰山、峨眉山等
地堑 :相对下降的岩块,多形成盆地或谷地。如:吐 鲁番盆地、渭河谷地、汾河谷地等
断层构造地带,由于 岩石破碎,易受风化 侵蚀,常常发育成沟 谷、河流、泉。
华山西峰
峨眉山万佛顶
地垒地形
地质构造
4、读某地地质构造和等高线示意图,该地
是( A )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谷
C.背斜成谷
D.向斜成山
探究7:
读储油、储气构造示意图,假如你是一位地质工程师, 请解决如下问题:
(1)你选择在A还是B处开采石油或天然气?为什么? (2)你选择在A还是B处开采地下水?为什么?
A
B
答:(1)A 原因: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 易于储油、储气。
地质构造常识(节理、劈理、断层、褶皱)

【转】地质构造常识(节理、劈理、断层、褶皱)转载自:李传转载于:2010-11-26 12:18 | 分类:百科知识阅读:(1) 评论:(0) 一、节理(一)基本概念1、节理:岩石受力作用形成的破裂面或裂纹,称为节理,它是破裂面两侧的岩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一种构造。
节理的产状也可用走向、倾向和倾角进行描述。
2、节理组和节理系:在同一时期,同一成因条件下形成的,彼此相互平行或近于平行的一群节理叫节理组;在同一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有规律组合的节理组,叫节理系。
(二)节理分类1、按节理的成因分类节理按成因可分为原生节理、构造节理和表生节理。
(1)原生节理:指岩石形成过程形成的节理,如玄武岩的柱状节理(2)构造节理:是岩石受地壳构造应力作用产生的,这类节理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规律性,发育深度较大,对地下水的活动和工程建设的影响也较大。
构造节理与褶皱、断层及区域性地质构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们常常相互伴生,是工程地质调查工作中的重点对象(相对于节理、表生节理)。
(3)表生节理:又称风化节理、非构造节理,是岩石受外动力地质作用(风、水、生物等)产生的,如由风化作用产生的风化裂隙等,这类节理限在空间分布上常局限于地表浅部岩石中,对地下水的活动及工程建设有较大的影响。
2、按力学性质进行分类(1)张节理:在垂直于主张应力方向上发生张裂而形成的节理,叫张节理。
张节理大多发育在脆性岩石中,尤其在褶皱转折端等张拉应力集中的部位最发育,它主要有以下特征:裂口是张开的,剖面呈上宽下窄的楔形,常被后期物质或岩脉填充;节理面粗糙不平,一般无滑动擦痕和磨擦镜面;产状不稳定,沿其走向和倾向都延伸不远即行尖灭;在砾岩或砂岩中发育的张节理常常绕过砾石、结核或粗砂粒,其张裂面明显凹凸不平或弯曲;张节理追踪X型剪节理发育呈锯齿状。
(2)剪节理:岩石受剪应力作用发生剪切破裂而形成的节理,叫剪节理,它一般在与最大主应力呈45°夹角的平面上产生,且共轭出现,呈X状交叉,构成X 型剪节理。
地质构造的四种类型

地质构造的四种类型
1.折叠构造:是指由于地壳中岩石层次的不同,受到水平方向的挤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构造变形,其共同特征是岩层弯曲和形成凸起和凹陷。
常见的折叠构造有地皮褶皱和背斜。
2. 断层构造:是指地球表面或地壳内断层面上的岩石产生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的现象,其形成原因是地壳应力的作用。
断层构造可以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三种类型。
3. 岩浆构造:是指地球表面或地壳内存在的岩浆活动所产生的各种构造形态。
岩浆构造主要包括火山、岩浆脉、熔岩台地、地堑等。
4. 活动构造:是指地球表面或地壳内因地壳运动而形成的各种构造形态。
活动构造包括地震、地质构造变形、地壳运动、地壳下降等。
以上四种类型的地质构造在地球历史和地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 1 -。
断层的基本类型

断层的基本类型
断层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由于岩石的强烈拉张或挤压而产生的地质结构。
断层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正断层、褶皱断层和剪切断层。
正断层是由于岩石发生膨胀而产生的断层类型,这种断层类型通常发生在近海地区,由于地壳向外膨胀,地壳会发生拉张而使岩石对角线破裂,形成著名的“双V”断层。
这种断层可以产生地震,引发山体滑坡,也可能导致地面沉降等一系列后果。
褶皱断层是岩石失去弹性的结果,这种断层在地壳构造运动过程中是较为常见的,这种断层发生时,岩石由于被挤压而变形,破裂,形成一种摺叠状的断层,形成斜坡或高耸的山体,褶皱断层也可能产生地震,但不太可能引发山体滑坡。
剪切断层是岩石由于破坏而发生的断层,是地壳运动过程中最常见的断层,当地壳发生剪切作用时,岩石会破裂,通常是由于岩石在活动断层处发生变形,剪切断层可能会引发大面积的地面塌陷,也可能引发地震。
断层的基本类型,正断层、褶皱断层和剪切断层,都在地质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质结构,从而更加准确地预测地震。
同时它也是研究地质演化的重要线索,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地质演化的过程,从而更好地利用地资源。
因此,断层的研究对于人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益处,从而使我们更好地利用和利用地质资源,保护环境,
提高人类生活水平。
因此,对断层的基本类型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应当加以深入研究。
地质构造常识(节理、劈理、断层、褶皱)

【转】地质构造常识(节理、劈理、断层、褶皱)一、节理(一)基本概念1、节理:岩石受力作用形成的破裂面或裂纹,称为节理,它是破裂面两侧的岩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一种构造。
节理的产状也可用走向、倾向和倾角进行描述。
2、节理组和节理系:在同一时期,同一成因条件下形成的,彼此相互平行或近于平行的一群节理叫节理组;在同一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有规律组合的节理组,叫节理系。
(二)节理分类1、按节理的成因分类节理按成因可分为原生节理、构造节理和表生节理。
(1)原生节理:指岩石形成过程形成的节理,如玄武岩的柱状节理(2)构造节理:是岩石受地壳构造应力作用产生的,这类节理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规律性,发育深度较大,对地下水的活动和工程建设的影响也较大。
构造节理与褶皱、断层及区域性地质构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们常常相互伴生,是工程地质调查工作中的重点对象(相对于节理、表生节理)。
(3)表生节理:又称风化节理、非构造节理,是岩石受外动力地质作用(风、水、生物等)产生的,如由风化作用产生的风化裂隙等,这类节理限在空间分布上常局限于地表浅部岩石中,对地下水的活动及工程建设有较大的影响。
2、按力学性质进行分类(1)张节理:在垂直于主张应力方向上发生张裂而形成的节理,叫张节理。
张节理大多发育在脆性岩石中,尤其在褶皱转折端等张拉应力集中的部位最发育,它主要有以下特征:裂口是张开的,剖面呈上宽下窄的楔形,常被后期物质或岩脉填充;节理面粗糙不平,一般无滑动擦痕和磨擦镜面;产状不稳定,沿其走向和倾向都延伸不远即行尖灭;在砾岩或砂岩中发育的张节理常常绕过砾石、结核或粗砂粒,其张裂面明显凹凸不平或弯曲;张节理追踪X型剪节理发育呈锯齿状。
(2)剪节理:岩石受剪应力作用发生剪切破裂而形成的节理,叫剪节理,它一般在与最大主应力呈45°夹角的平面上产生,且共轭出现,呈X状交叉,构成X 型剪节理。
它具有以下特征:剪节理的裂口是闭合的,节理面平直而光滑,常见有滑动擦痕和磨光镜面;剪节理的产状稳定,沿其走向和倾向可延伸很远;在砾岩或砂岩中发育的剪节理常切砾石、砂粒、结核和岩脉,而不改变其方向;剪节理的发育密度较大,节理间距小而且具有等间距性,在软弱薄层岩石中常常密集成带出现。
地质断层简介

【平移断层】也称走向滑动断层,即两盘沿断层面走向发生相对错动的断层。
按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向可分为左行平移断层和右行平移断层。
前者两盘显示左旋,即逆时针方向旋转;后者两盘显示右旋,即顺时针方向旋转。
平移断层的同义词有平推断层、挫断层,部分同义词有横推断层、撕裂断层。
【走向滑动断层】平移断层的同义词。
平行于断层走向发生相对位移的断层。
图示新西兰阿尔卑斯走向滑动断层,沿断层形成一系列陡倾伏褶皱。
【横冲断层】大规模的走向滑动断层,其中的断层面倾角很陡。
【斜向滑动断层】两盘相对错动的方向介于断层走向和倾向之间的断层。
【倾向滑动断层】平行于断层面倾向发生相对位移的断层。
【撕裂断层】一种倾角很陡的甚至是直立的平移断层。
这种断层只发生在(而且仅限制在)低角度逆掩断层的辗掩岩席或滑体上,其走向与逆掩断层相垂直。
位移是水平的,是由于辗掩岩席(或滑体)在逆冲过程中的差动运动造成的,它同一般的平移断层不同之处,在于它只发生在逆掩断层的上盘。
以往曾误译为捩断层或横错断层。
【挫断层】平移断层的同义词。
又称平挫断层。
断层面大体上近于直立的横移断层。
【侧移断层】沿断层发生有走向断距的断层。
【左行平移断层】当观察者面对断层时,远离一侧的断盘向左错动的平移断层,即断层两盘作逆时针相对错动的平移断层。
【右行平移断层】观察者面对断层时,远离一侧的断盘向右错动的平移断层,即断层两盘作顺时针相对错动的平移断层。
【正平移断层】断层两盘以平移运动为主,兼有上盘相对下降特点的断层。
【平移正断层】断层两盘以上盘相对下降为主,兼有水平位移的断层。
【逆平移断层】断层两盘以水平运动为主,兼有上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平移逆断层】断层两盘以上盘上升为主,兼有水平位移的断层。
【同向断层】与大型正断层伴生的次级断层,其倾向与主断层相同。
"断层面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同的阶梯状正断层组。
【反向断层】又称对偶断层。
为大型正断层的伴生断层,它们的倾向与主断层相反。
"断层面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反的阶梯状正断层,又称抬斜断块。
第4讲 第四章 地质构造

和节理又统称断裂构造。
4.1.2 岩层的产状
岩层的产状是 指岩层的空间位置, 它是研究地质构造 的基础。
产状用走向、 倾向和倾角来表示, 称为产状要素。
产状要素用地 质罗盘进行测量 。
走向: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 走向线就是层面上的水平线。
向斜是两翼岩层向核部倾斜,形态 上是岩层向下弯曲的褶皱。向斜核部岩 层时代较新,冀部时代较老。
(1)根据轴面产状,褶皱可分为: ①直立褶皱 轴面近于直立,两翼倾向相反,
倾角大小近于相等。
②斜歪褶皱 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斜方向 相反,倾角大小不等。
③倒转褶皱 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向同一方 向倾斜,倾角大小不等。其中一翼岩层为正常 层序,另一翼岩层倒转。若两翼岩层向同一方 向倾斜,倾角大小又相等,称同斜相褶皱。
4.2.4 褶皱构造的工程地质评价
褶皱的核部是岩层强烈变形的部位,一般在背斜的顶部和 向斜的底部发育有拉张裂隙,这些裂隙把岩层切割成块状。 在变形强烈时,沿褶皱核部常有断层发生,造成岩石破碎或 形成构造角砾岩带。此外,地下水多聚积在向斜核部,背斜 核部的裂隙也往往是地下水富集和流动的通道。
由于岩层构造变形和地下水的影响,所以公路、隧道工 程或桥梁工程在褶皱核部容易遇到工程地质问题。
第四章 地质构造
4.1 岩层产状与地层接触关系 4.2 褶皱 4、3 节理 4、4 断层 4.5 活断层 4、6 地质图
4.l 岩层产状与地层接触关系
4.1.1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是一种机械运动,按运动方向可分
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使岩块相互分离裂开或是相向聚汇,
发生挤压、弯曲或剪切、错开。 垂直运动则使相邻块体作差异性上升或下降。 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和变位,形成的产
构造地质学10章断层概论

处在标准状态下的岩石,如受水平挤压(两 侧均匀受压)(见图),可能出现两组逆断 层。
自然界最常见的是不均匀的侧向挤压,因此,他提出 了三种附加应力状态。
断层三角面侵蚀过程
断层三角面
3、错断山脊和错断河流(突然拐弯)
A K
AHB C
C DG D
F
F
E
E
错断山脊A、B、C、D ;错断河 F;断层池G;改向河H; 改向河老河床
平移断层作用的地貌效应
4、串珠状湖泊和洼地与带状分布的泉水与 现代活动断层分布有关。
(二) 构造标志
1、 构造线和地质体的不连续
正-平移断层
A以断层端点为旋轴 B以断层中点为旋轴
枢纽断层
逆-平移断层
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的剖面表示
○⊕
表示右行平 移断层,反 之,为左行 平移断层
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的平面表示
表示下降
下盘
上盘 下盘
小型左行平移断层
正断层
逆断层
§4.断层的形成机制
断层形成机制涉及破裂的发生和断层的形成、 断层作用与应力状态、岩石力学性质,以及断层 作用与断层形成环境的物理状态等问题,所以其 形成机制是复杂的。
第十章 断层 (Fault) 概论
§1.断层概念 §2.断层的几何要素 和位移 §3.断层的分类 §4.断层的形成机制 §5.断层的识别(标 志)及研究
§1.断层的概念
第五章我们讲了岩石的脆性破坏理论。一种 是垂直拉伸方向的张裂;另一种是略小于450角 度斜交挤压方向的剪裂。无论是张裂还是剪裂, 当平行破裂面位移为零(或很小),这个破裂 不连续面称为节理。当位移显著时,就称为断 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