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检测

合集下载

混凝土路面摩擦系数检测标准

混凝土路面摩擦系数检测标准

混凝土路面摩擦系数检测标准一、前言混凝土路面摩擦系数检测是保障公路安全的重要环节。

摩擦系数是指路面与车辆轮胎之间的摩擦力,是路面防滑能力的重要指标。

为了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和顺畅,制定一套严格的混凝土路面摩擦系数检测标准是必要的。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路面摩擦系数检测。

三、术语和定义3.1 摩擦系数路面与车辆轮胎之间的摩擦力。

3.2 制动距离车辆在制动过程中,从开始制动的瞬间到完全停止的距离。

3.3 制动时间车辆在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3.4 车速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速度。

四、检测设备及工具4.1 摩擦系数测试仪4.2 制动距离计4.3 制动时间计4.4 车速计4.5 清洗器五、检测方法5.1 前期准备在进行检测前,需要对测试仪器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

同时需要清洗测试路段并确保路面干燥。

5.2 检测过程车辆按照标准速度行驶至测试路段,测试人员启动测试仪器,车辆进入测试路段后,测试人员启动计时器,车辆在测试路段上制动。

在车辆完全停止前,测试人员记录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然后清洗测试路段,准备下一次检测。

5.3 检测次数每个测试点至少进行3次检测,并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5.4 测试速度混凝土路面的检测速度应在40km/h-60km/h之间。

5.5 检测路段检测路段应在混凝土路面中选择典型路段进行检测。

六、数据处理6.1 计算摩擦系数摩擦系数=制动力/车重6.2 处理结果每个检测点的检测结果应该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各点之间的差异,找出异常数据并进行处理。

七、质量控制7.1 仪器校准测试仪器需要定期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

7.2 检测人员检测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

七、参考标准GB/T 14683-2011公路路面摩擦系数测试方法八、总结混凝土路面摩擦系数检测是公路安全的保障措施之一,制定一套标准的检测方法对于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标准对于混凝土路面摩擦系数检测提供了详细的检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摩擦力测试仪标准参数

摩擦力测试仪标准参数

摩擦力测试仪标准参数
摩擦力测试仪的标准参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测试速度:摩擦力测试仪的测试速度通常以每分钟移动的距离来衡量,常见的测试速度有0.1m/min、0.3m/min、1m/min 等。

2. 载荷范围:摩擦力测试仪的载荷范围表示能够施加的最大压力或力量,常见的载荷范围有0-500N、0-1000N、0-2000N等。

3. 测试台面尺寸:测试台面的尺寸决定了能够测试的样品的最大尺寸,常见的测试台面尺寸有300mm×300mm、
400mm×400mm等。

4. 测试行程:测试行程表示测试台面的最大移动距离,常见的测试行程有100mm、200mm、300mm等。

5. 测试精度:测试精度是指摩擦力测试仪能够达到的测试结果的精确度,通常以百分比或小数表示,例如±1%、±0.5%等。

6. 控制方式:摩擦力测试仪的控制方式可以是手动、自动或计算机控制,手动控制需要操作人员手动调整载荷和行程,自动控制需要预设一定的测试参数,计算机控制则可以通过软件来控制和记录测试过程和结果。

7. 输出方式:摩擦力测试仪通常会提供测试结果的输出方式,常见的输出方式有LCD显示屏、打印机输出、USB接口输出
等。

这些标准参数可以根据不同的摩擦力测试仪型号和厂家的要求而有所差异,具体选择时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

第6节摩擦力学情检测(原卷版+解析)

第6节摩擦力学情检测(原卷版+解析)

浙教版7年级下册第三章运动与力第6节摩擦力学情检测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1.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是要在手上抹些碳酸镁粉末,而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

这样做的目的是()A.前者是为了增大摩擦,后者是为了减小摩擦B.前者是为了减小摩擦,后者是为了增大摩擦C.两者都是为了增大摩擦D.两者都是为了减小摩擦2.(2021七下·仙居期末)如图是一叠试卷,小明发现抽出数学试卷比抽出科学试卷要困难一些。

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A.科学试卷的惯性较小,较易抽出B.数学试卷的质量较大,较难抽出C.科学试卷的表面光滑,摩擦力小,较易抽出D.数学试卷受到压力大,摩擦力大,较难抽出3.(2021七下·越城期末)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时,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同学们得到如下结论,错误的是()A.控制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B.致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减速的原因,是小车受到向后的阻力C.实验中通过改变平面上铺设的材料的不同来改变阻力的大小D.通过实验,伽利略直接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4.(2021七下·西湖期末)传统的漂流需要筑坝蓄水,受降雨变化影响很大。

近期各大景区都推出了新型玻璃栈道漂流,此漂流只需在玻璃栈道内加入少量水,就可以让橡皮艇在玻璃栈道内快速滑下(见图)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玻璃栈道内加入少量水主要是为了减小下滑时橡皮艇受到的摩擦力B.橡皮艇加速下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以下滑时的橡皮艇为参照物,旁边的树木是静止的D.人坐在橡皮艇上,橡皮艇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5.(2021七下·上城期末)在早晚高峰,城市交通拥堵日益常态化,共享单车的面世避免了人们长时间堵在路上,节能省时。

下列关于中学生骑共享单车上学的情形中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平地面上匀速骑行时摩擦力保持不变B.普通中学生骑行最大速度一般可以达到50m/sC.不蹬脚踏板,车速越来越慢是因为惯性越来越小D.骑行过程中,中学生相对于身上背的书包是运动的6.(2021七下·上城期末)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测量滑动摩擦力原理

测量滑动摩擦力原理

测量滑动摩擦力原理
滑动摩擦力是指当两个物体表面相对滑动时产生的阻力。

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实验进行。

材料:
1. 水平平台
2. 一块平滑的物体
3. 弹簧测力计
4. 绳子
5. 物体重量
实验步骤:
1. 将水平平台放在水平桌面上,并确保其稳定。

2. 将一块平滑的物体放在水平平台上,确保其与平台接触完全。

3. 将弹簧测力计的一端连接到平台上,并用绳子将另一端连接到物体上。

4. 调整测力计的位置,使其与物体之间的绳子垂直。

5. 测量物体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6. 将物体轻轻拉动,使其与平台进行相对滑动。

7. 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值,记录下摩擦力的大小。

8. 重复实验多次,以得到更准确的平均值。

实验注意事项:
1. 确保水平平台的表面光滑,以减小其他因素对摩擦力测量的影响。

2. 在测量过程中,物体与平台的接触应尽量保持一致,避免产生侧向力。

3. 在进行读数时,要小心不要用力拉动物体,以避免改变摩擦力的大小。

4. 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并计算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测量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从而研究和理解摩擦力的性质和特点。

摩擦力显微镜简述

摩擦力显微镜简述

不仅如此,LFM也已经成为研究纳米尺度摩擦学-润滑剂和光滑表面摩擦及研磨性质的重要工具。为研究原子尺度上的摩擦机理,Mate等和Ruan、Bhushan对新鲜解离的石墨(HOPG)进行了表征。HOPG原子尺度摩擦力显示出高定向裂解处与对应形貌图像具有相同周期性(图5.2a),然而摩擦和形貌图像中的峰值位置彼此之间发生了相对移动(图5.2b)。利用原子间势能的傅里叶公式对摩擦力针尖和石墨表面原子间平衡力的计算结果表明,垂直和横向方向的原子间力最大值并不在同一位置,这就是观察到横向力和对应形貌图像中峰谷移动的原因。同时,所观察到的摩擦力变化是由样品与LFM针尖间内在横向力变化引起的,而不一定是原子尺度粘附-滑移过程造成的。对HOPG在微米尺度上进行研究也观察到摩擦力变化,它们是由于解离过程中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解离的石墨表面虽然原子级平坦,但也存在线形区域,该区域摩擦系数要高近一个数量级。TEM结果显示这些线形区域包括有不同取向和无定形碳的石墨面。
早期的力调制是在压电扫描器z方向加一调制信号来诱导垂直振荡。这项技术虽然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些缺点。额外高频调制信号加到压电扫描器,能激发扫描器的机械共振,这有可能降低形貌和力调制图像的质量。新发展的力调制系统包含一个额外的压电调制控制器来分别独立调制针尖位置,减少了扫描器共振的乱真激发。结合先进的Interleave扫描技术,力调制技术对样品刚性的鉴别具有相当高的灵敏度,并且减少了调制和形貌中假象存在的可能性。
1.斥力模式原子力显微镜(AFM)
微悬臂是原子力显微镜(AFM)关键组成部分之一,通常由一个一般100~500μm长和大约500nm~5μm厚的硅片或氮化硅片制成。微悬臂顶端有一个尖锐针尖,用来检测样品-针尖间的相互作用力。对于一般的形貌成像,探针尖连续(接触模式)或间断(轻敲模式)与样品接触,并在样品表面上作光栅模式扫描。通过计算机控制针尖与样品位置的相对移动。当有电压作用在压电扫描器电极时,它会产生微量移动。根据压电扫描器的精确移动,就可以进行形貌成像和力测量。原子力显微镜(AFM)设计可以有所不同,扫描器即可以使微悬臂下的样品扫描,也可以使样品上的微悬臂扫描。原子力显微镜(AFM)压电扫描器通常能在(x,y,z)三个方向上移动,由于扫描设计尺寸和所选用压电陶瓷的不同,扫描器最大扫描范围x、y轴方向可以在500nm~125μm之间变化,垂直z轴一般为几微米。好的扫描器能够在小于1?尺度上产生稳定移动。

《摩擦力》同步检测

《摩擦力》同步检测

《摩擦力》同步检测高垚骏(安徽省宣州区新田中心初中)提供一、选择题1.(2013年丽水中考题)如图1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的实验。

在甲、乙两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乙中的木块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B.图甲中的木块只受到拉力、滑动摩擦力等两个力C.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D.该实验得出的结论:物体间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小2.(2013年台州中考题)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

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

下列解释合理是()A.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B.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C.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D.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3.分析下列各种摩擦:①走路时,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③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④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

其中属于有益摩擦的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②和④D.①和④4.“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实现落月,正在月球上进行科学探测。

下列有关“玉兔”号月球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月球车轮子的表面积较大,目的是为了减小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B.当月球车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月球车登上月球后,它将失去惯性D.与在地球上相比,同样的路面上,月球车在月球表面上匀速前进时受到的摩擦阻力变小5.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小明和同学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边学习边实验,这是物理课堂常见的情景。

让你想象一下,如果教室里的摩擦力突然消失,对可能出现的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同学们稍微活动就会从椅子上纷纷滑到地面上B.固定吊灯的螺丝从天花板上滑出,致使吊灯落到地上C.写字时铅笔从手中滑出飘在空中D.由于太滑,稍一用力桌椅就会在地面上不停的滑动着6.(2013年扬州中考题)小明观察图2的漫画,总结了四个观点,错误的是()A.甲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B.乙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甲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C.丙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D.丙图箱子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7.如图3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

摩擦力与摩擦系数的实验测定

摩擦力与摩擦系数的实验测定

摩擦力与摩擦系数的实验测定摩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力,无论是走路、开车还是使用各种机械设备,摩擦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摩擦力正是由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面产生的力,当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摩擦力会抵消掉一部分机械能,从而产生热能,并阻碍物体的运动。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测定摩擦力和摩擦系数来了解不同物体之间的摩擦特性。

摩擦力的实验测定是一项基础物理实验,旨在研究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特性。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利用水平面上的运动来进行实验。

首先,我们选取一块光滑的水平面,例如一块木板或金属板。

然后,在木板的一端放置一个物体,并利用力计来测定所施加的力。

接着,我们逐渐增加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直到物体开始运动。

这个开始运动的力值就是摩擦力。

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我们要多次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公式F=μN 来计算摩擦力,其中 F 是摩擦力,μ是摩擦系数,N 是垂直于接触面的压力。

摩擦系数反映了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特性,它是用来衡量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比例关系。

摩擦系数的实验测定有很多方法,这里我们介绍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倾斜面法。

倾斜面法是利用一个倾斜的平面来测定物体在施加力下的运动情况。

首先,我们选取一个倾斜面,将物体放置在倾斜面上,并记录下物体开始运动的倾斜角度。

利用三角函数的关系,我们可以计算出斜面的倾斜角度θ。

接下来,我们逐渐增加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直到物体开始运动。

我们可以测量到物体开始运动时的施加力F,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斜面的倾斜角度和物体的质量计算出施加在物体上的重力N。

最后,我们可以应用公式F=μN 计算出摩擦系数μ。

当然,摩擦系数的测定也受到一些限制和误差。

例如,实际物体的表面并非完全光滑,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微小的凹陷和凸起,这些微观结构将影响到摩擦力的测量。

另外,实验中物体的质量、表面材质等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多次实验并取平均值的方法,并且要注意选择相对平滑、一致的物体进行实验。

摩擦力的测量实验

摩擦力的测量实验

摩擦力的测量实验摩擦力是物体间接触时所产生的一种力。

它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准确测量和了解摩擦力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摩擦力测量实验方法,并阐述实验步骤、原理和数据分析。

实验步骤:1. 实验器材准备(介绍所需器材的名称和数量)2. 摩擦力测量装置搭建(详细描述装置搭建的过程,包括如何设置刻度尺、挂载待测物体等)3. 调整实验装置(说明如何调整装置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如保持刻度尺平直、水平摆放等)4. 测量静摩擦力(描述实验过程,包括如何逐渐增加施加在待测物体上的力,记录刻度尺示数等)5. 测量动摩擦力(说明如何逐渐增加施加在待测物体上的力,以使其运动起来,记录刻度尺示数等)6. 数据记录和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包括摩擦力与施加力的关系图表等)实验原理:摩擦力是由于两个物体表面之间微观不规则的接触而产生的。

具体来说,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指当应力尚未足够大时,物体之间的接触面保持相对静止的力。

动摩擦力是指在物体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力。

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施加不同的力来研究摩擦力。

当施加的力小于或等于静摩擦力时,物体保持静止。

当施加的力超过静摩擦力时,物体开始运动,此时的力就是动摩擦力。

实验数据分析:整理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将施加的力(单位:N)作为横坐标,摩擦力(单位:N)作为纵坐标,绘制摩擦力与施加力的关系图表。

根据图表可以观察到以下几个特征:1. 静摩擦力与施加力成正比关系,但当力超过一定值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2. 动摩擦力略小于静摩擦力,且随着施加力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通过实验数据和图表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摩擦力的特性和规律。

例如,通过计算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比值,我们可以得到摩擦因数,它是描述物体摩擦特性的重要参数,可以用于工程设计和运动学分析等领域。

总结:摩擦力的测量实验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实验,通过合适的装置搭建和准确的数据记录与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摩擦力的性质和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减小摩擦D以上说法都不对
7、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C在任何情况下摩擦力总是有害的
D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8、如图所示,是木块分别在木板、棉布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比较甲、乙两图可得结论_________
比较甲、丙两图可得结论_________.作Βιβλιοθήκη 等级书写等级教师评语
八年级物理学科当堂检测
课题
第3节摩擦力
学生姓名
班级
日期
1.让世人瞩目的我国首条磁悬浮列车线路在上海建成.科学家们利用磁悬浮使得列车与导轨脱离接触,目的是为了,从而提高车速.
2.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_____时,在_________________上会产生一种_____的力,这种力就叫做_____.
3.实验室中研究滑动摩擦时,是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_________________运动,弹簧秤的示数直接表示______力的大小,根据______条件,这时弹簧秤的示数与_________________力的大小相等,因而间接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力的大小.
4.一个质量是10 kg的物体,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0 N,物体受到的拉力是_____ N,水平面对它的支持力是______N,如果将该物体用绳吊起来,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 N.
5(选做)重为100 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30 N的力沿水平向右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 N,方向______ .
6.骑自行车的人,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用力捏闸,其目的是为了()
A增大压力以增大摩擦B使接触面粗糙以增大摩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