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定律应用指导(四)
高一物理必修课件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汇报人:XX 20XX-01-23
目录
• 牛顿运动定律概述 • 牛顿运动定律在力学中的应用 • 牛顿运动定律在曲线运动中的应用 • 牛顿运动定律在碰撞和动量守恒中的应用 • 牛顿运动定律在万有引力与航天中的应用
01
牛顿运动定律概述
牛顿第一定律
定律内容: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 直线上。
曲线运动的轨迹特点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轨迹向合外力方向弯 曲,且位于速度方向和合外力方向所构成的 平面内。
曲线运动的性质
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具有加速度,且加速 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曲线运动中的牛顿运动定律
01
牛顿第一定律在曲线运动中的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两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物 体本身的大小时,此公式也近似适用。
天体运动的描述
天体运动的基本形式
包括匀速圆周运动和椭圆运动等。
天体运动的描述参数
如轨道半径、周期、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等。
开普勒三定律
描述了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速度和周期等规律。
航天器中的牛顿运动定律
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曲线
运动中,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因此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02 03
牛顿第二定律在曲线运动中的应用
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在曲线运动中 ,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因此物体具有加速度,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 外力的方向相同。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计算研究 对象的加速度。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4).ppt

制作人:李 剑 武
制作时间:2005年11月17日
动力学问题的分类:
(1)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运动情况;
(2)是已知运动情况分析受力情况。
程序如图所示:
动力学第一类基本问题
受力分析
合外力F 加速度 运动情况
动力学第二类基本问题
解题思路
首先要对所确定的研究对象作出受力情 况和运动情况分析,把题中所给的物理 情景弄清楚,然后由牛顿第二定律,通 过加速度这个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 结合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这是用牛顿 运动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实战演练(二)
已知物体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
一个滑雪的人,质量m=75kg,以Vo =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地 滑下,山坡的倾角=30O ,在t=5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S=60m,求滑雪人受
到的阻力(包括滑动摩擦和空气阻力).
解:已知 v0
2m /
s, s
60m, t
5s,
300, m
y 75kg
Fµ
FN F
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求出加速度
a F合 2.2 m / s2 1.1m / s2
G
m2
由运动学公式就可以求出4s末的速度vt和4s内发生的位移S
vt at 1.1 4m / s 4.4m / s s 1 at 2 1 1.116m 8.8m
22
教师小结
由上例可知,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可以来解决:已知物 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的一大类问题,解题的 一般思路可以表述为:
2)已知物体运动情况,确定其受力情况
而解决这两类问题的思路是互逆的,可简单表示为:
a 力的合成与分解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们为我们解释了物体运动的规律,并且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几个关于牛顿运动定律应用的例子,展示这些定律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一、运动中的惯性第一个应用例子是关于运动中的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其原有的状态,即静止物体保持静止,运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这就是物体的惯性。
拿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来说,当我们在汽车上突然刹车时,身体会继续保持前进的动力,直到与座椅或安全带接触,才会停下来。
这说明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我们会按照惯性继续移动。
二、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是描述物体加速度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之间关系的定律。
它告诉我们,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运用这一定律,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需要施加更大的力来加速一个较重的物体,而用相同大小的力加速一个较轻的物体时,后者的加速度更大。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个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
比如,开车时,我们需要踩下油门,施加一定的力来加速汽车。
同时,如果我们要减速或停车,需要踩下刹车踏板,通过施加反向的力来减少汽车的速度。
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会有一个同大小、反方向的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这个定律可以解释许多我们生活中的现象。
例如,当我们走路时,脚对地面施加力,地面也会对脚产生同样大小、反方向的力。
这种反作用力推动我们向前移动。
在工程领域中,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例如,当一架飞机在空气中飞行时,空气对飞机产生的阻力同时也是飞机推进的力。
这个定律有助于我们设计高效的飞机引擎和减少能源消耗。
四、万有引力定律最后一个应用例子是万有引力定律。
这个定律描述了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物理教案-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实用一篇

物理教案-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实用一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物理教案-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实用一篇物理教案-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1、知识目标:(1)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受力分析.(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力学问题.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利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表述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主要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动力学两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两类问题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物体的运动情况;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物体的受力.教法建议1、总结受力分析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快速的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2、强调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列方程求解;对结果的合理性讨论.要让学生逐步习惯于对问题先作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弄清问题的物理情景后再动笔算,并养成画情景图的好习惯.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这部分内容分层次要求,即解决两类基本问题——→解决斜面问题——→较简单的连接体问题,建议该节内容用2-3节课完成.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物体的受力分析;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两类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教学难点:物体的受力分析;如何正确运用力和运动关系处理问题.示例:一、受力分析方法小结通过基本练习,小结受力分析方法.(让学生说,老师必要时补充)1、练习:请对下例四幅图中的A、B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答案:2、受力分析方法小结(1)明确研究对象,把它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2)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外力顺序进行受力分析;(3)注意:分析各力的依据和方法:产生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分析静摩擦力可用假设光滑法.不多力、不丢力的方法:绕物一周分析受力;每分析一力均有施力物体;合力、分力不要重复分析,只保留实际受到的力.二、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3、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选取研究对象;(注意变换研究对象)画图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和运动情况;(画图很重要,要养成习惯)进行必要的力的合成和分解;(在使用正交分解时,通常选加速度方向为一坐标轴方向,当然也有例外)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求解;(要选定正方向)对解的合理性进行讨论.四、处理连接体问题的基本方法1、若连接体中各个物体产生的加速度相同,则可采用整体法求解该整体产生的加速度.2、若连接体中各个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不同,则一般不可采用整体法.(若学生情况允许,可再提高观点讲)3、若遇到求解连接体内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问题,则必须采用隔离法.以上各问题均通过典型例题落实.探究活动题目: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编一份有关牛顿运动定律应用的练习题.题量:4-6道.要求:给出题目详细解答,并注明选题意图及该题易错之处.评价:可操作性、针对性,可调动学生积极性.物理教案-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物理教案-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实用一篇扩展阅读物理教案-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实用一篇(扩展1)——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优选【1】篇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1、知识目标:(1)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受力分析.(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力学问题.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利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表述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主要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动力学两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两类问题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物体的运动情况;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物体的受力.教法建议1、总结受力分析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快速的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2、强调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列方程求解;对结果的合理性讨论.要让学生逐步习惯于对问题先作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弄清问题的物理情景后再动笔算,并养成画情景图的好习惯.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这部分内容分层次要求,即解决两类基本问题——→解决斜面问题——→较简单的连接体问题,建议该节内容用2-3节课完成.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物体的受力分析;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两类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教学难点:物体的受力分析;如何正确运用力和运动关系处理问题.示例:一、受力分析方法小结通过基本练习,小结受力分析方法.(让学生说,老师必要时补充)1、练习:请对下例四幅图中的A、B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答案:2、受力分析方法小结(1)明确研究对象,把它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2)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外力顺序进行受力分析;(3)注意:分析各力的依据和方法:产生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分析静摩擦力可用假设光滑法.不多力、不丢力的方法:绕物一周分析受力;每分析一力均有施力物体;合力、分力不要重复分析,只保留实际受到的力.二、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3、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选取研究对象;(注意变换研究对象)画图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和运动情况;(画图很重要,要养成习惯)进行必要的力的合成和分解;(在使用正交分解时,通常选加速度方向为一坐标轴方向,当然也有例外)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求解;(要选定正方向)对解的合理性进行讨论.四、处理连接体问题的基本方法1、若连接体中各个物体产生的加速度相同,则可采用整体法求解该整体产生的加速度.2、若连接体中各个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不同,则一般不可采用整体法.(若学生情况允许,可再提高观点讲)3、若遇到求解连接体内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问题,则必须采用隔离法.以上各问题均通过典型例题落实.探究活动题目: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编一份有关牛顿运动定律应用的练习题.题量:4-6道.要求:给出题目详细解答,并注明选题意图及该题易错之处.评价:可操作性、针对性,可调动学生积极性.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物理教案-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实用一篇(扩展2)——物理教案-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优选【1】篇物理教案-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11、知识目标:(1)知道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2)知道质量和速度的关系,知道在高速运动中必须考虑质量随速度而变化.2、能力目标: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合理使用资料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简介了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同时提出了物体的质量是随其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这实际上是有关静质量和动质量的问题.有了这个观念,就为后来学到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和相对论的有关知识打下一个基础.教法建议在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自学,并回答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自己查找感兴趣的相关资料,并撰写小论文.一方面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凡事不绝对化;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文字表述能力、资料综合、概括能力.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质量和速度的关系.教学难点:同上(本节要求不高,学生深入理解困难).示例:自学.提出问题:1、本节书是从哪两个角度讨论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的?2、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3、我们在讨论物理问题时,一直认为物体的质量是固定不变的,这个观点正确吗?应该怎样理解?回答问题:1、答: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要受到质点速率和量子现象(波粒二象性)的限制.(学生情况好,可简单提提量子化)2、答: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只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不适用于处理高速运动问题;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一般不适用于微观粒子.3、答:爱因斯坦相对论中指出:物体质量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在低速运动中,质量增大的十分微小,可以认为不变.(相对论中的质量-速度公式:)探究活动1、内容:让学生选择“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的感兴趣的一个内容,查资料,写一篇小论文.例如:研究为什么物体在高速运动中的受力情况不满足牛顿运动定律?什么是微观粒子,“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应该怎样认识?2、评价:拓展学生视野,防止凡事绝对化.学会筛选、整理资料,并清晰的表达出来.物理教案-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物理教案-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实用一篇(扩展3)——第3单元: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应用实用1篇第3单元: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应用 1第3单元: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应用物理教案-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实用一篇(扩展4)——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教案汇总二篇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教案 11、知识目标:(1)知道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2)知道质量和速度的关系,知道在高速运动中必须考虑质量随速度而变化.2、能力目标: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合理使用资料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简介了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同时提出了物体的质量是随其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这实际上是有关静质量和动质量的问题.有了这个观念,就为后来学到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和相对论的有关知识打下一个基础.教法建议在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自学,并回答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自己查找感兴趣的相关资料,并撰写小论文.一方面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凡事不绝对化;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文字表述能力、资料综合、概括能力.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质量和速度的关系.教学难点:同上(本节要求不高,学生深入理解困难).示例:自学.提出问题:1、本节书是从哪两个角度讨论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的?2、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3、我们在讨论物理问题时,一直认为物体的质量是固定不变的,这个观点正确吗?应该怎样理解?回答问题:1、答: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要受到质点速率和量子现象(波粒二象性)的限制.(学生情况好,可简单提提量子化)2、答: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只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不适用于处理高速运动问题;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一般不适用于微观粒子.3、答:爱因斯坦相对论中指出:物体质量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在低速运动中,质量增大的十分微小,可以认为不变.(相对论中的质量-速度公式:)探究活动1、内容:让学生选择“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的感兴趣的一个内容,查资料,写一篇小论文.例如:研究为什么物体在高速运动中的受力情况不满足牛顿运动定律?什么是微观粒子,“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应该怎样认识?2、评价:拓展学生视野,防止凡事绝对化.学会筛选、整理资料,并清晰的表达出来.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教案 21、知识目标:(1)知道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2)知道质量和速度的关系,知道在高速运动中必须考虑质量随速度而变化.2、能力目标: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合理使用资料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简介了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同时提出了物体的质量是随其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这实际上是有关静质量和动质量的问题.有了这个观念,就为后来学到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和相对论的有关知识打下一个基础.教法建议在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自学,并回答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自己查找感兴趣的相关资料,并撰写小论文.一方面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凡事不绝对化;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文字表述能力、资料综合、概括能力.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质量和速度的关系.教学难点:同上(本节要求不高,学生深入理解困难).示例:自学.提出问题:1、本节书是从哪两个角度讨论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的?2、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3、我们在讨论物理问题时,一直认为物体的质量是固定不变的,这个观点正确吗?应该怎样理解?回答问题:1、答: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要受到质点速率和量子现象(波粒二象性)的限制.(学生情况好,可简单提提量子化)2、答: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只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不适用于处理高速运动问题;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一般不适用于微观粒子.3、答:爱因斯坦相对论中指出:物体质量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在低速运动中,质量增大的十分微小,可以认为不变.(相对论中的质量-速度公式:)探究活动1、内容:让学生选择“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的感兴趣的一个内容,查资料,写一篇小论文.例如:研究为什么物体在高速运动中的受力情况不满足牛顿运动定律?什么是微观粒子,“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应该怎样认识?2、评价:拓展学生视野,防止凡事绝对化.学会筛选、整理资料,并清晰的表达出来.物理教案-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实用一篇(扩展5)——牛顿运动定律专题归纳范文1份牛顿运动定律专题归纳 1一、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应用1.关于力、运动状态及惯性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C.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D.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E.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F.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2.就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角度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的速度.这表明,可以通过科学进步使小质量的物体获得大惯性B.射出枪膛的XX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这表明它的惯性小了C.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XX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行驶目的3.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B.是否系好安全带对人和车的惯性有影响C.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车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D.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4.为了节约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D.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5.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FB.由m= aFC.由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mFD.由m= a二、牛顿第二定律应用:超重、失重问题6、跳水运动员从10 m跳台腾空跃起,先向上运动一段距离达到最高点后,再XX下落进入水池,不计空气阻力,关于运动员在空中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失重状态B.上升过程处于失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超重状态C.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均处于超重状态D.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7.在升降电梯内的地板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 kg,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7所示.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B.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体重计对晓敏的XX力C.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g/5.方向一定竖直向下8.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秤称得体重为490 N.他将弹簧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0至t3时间段内,弹簧秤的示数如图11所示,电梯运行的v-t图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9.一个质量为50 kg的人,站在竖直向上运动着的升降机底板上.他看到升降机上挂着一个带有重物的弹簧测力计,其示数为40 N,如图所示,该重物的质量为5 kg,这时人对升降机底板的压力是多大?(g取10 m/s(2)10.如图甲所示为学校操场上一质量不计的竖直滑杆,滑杆上端固定,下端悬空.为了研究学生沿杆的下滑情况,在杆顶部装有一拉力传感器,可显示杆顶端所受拉力的大小.现有一学生(可视为质点)从上端由静止开始滑下,5 s末滑到杆底时的速度恰好为零.以学生开始下滑时刻为计时起点,传感器显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求:(1)该学生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率;(2)滑杆的长度.三、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瞬时突变问题11.如图4所示,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 ) A.a1=0,a2=g B.a1=g,a2=gC.a1=0,a2=m+Mm+Mg D.a1=g,a2=MM1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33A.0 Bg C.g Dg 3313.如图所示,A、B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30°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ggA.都等于 B.和0 22MA+MBgMA+MBgC0 D.0和 MB2MB214.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A 和B之下,以加速度a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空然撤去拉力F,此瞬时A和B的加速度a1和a2.则( )A.a1=a2=0B.a1=a,a2=0mmC.a1=a,a2=a m1+m2m1+m2mD.a1=a,a2=-a m215质量相等的A、B、C三个球,通过两个相同的弹簧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2023学年上海高一上学期物理4-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4) 瞬时问题和电梯问题作业41

10A 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作业41第五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瞬时问题和电梯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日期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 A 、B 两球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且静止不动,两球质量之比m A ∶m B =5∶3,两球间连接一个轻弹簧(如图所示),如果突然剪断细线,则在剪断细线瞬间,A 球、B 球的加速度分别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A )g ,g(B )1.6g ,0(C )0.6g ,0(D )0,83g2. 有种自动扶梯,无人乘行时运转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
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正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则能正确反映该乘客在这两个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的是()3. 如图所示,A 、B 、C 三个小球的质量均为m ,A 、B 之间用一根没有弹性的轻绳连在一起,B 、C 之间用轻弹簧拴接,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整个系统静止,现将A 上面的细线剪断,使A 的上端失去拉力,则在剪断细线瞬间,A 、B 、C 的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 )1.5g ,1.5g ,0 (B )g ,2g ,0 (C )g ,g ,g(D )g ,g ,04. 如图所示,天花板上固定有一光滑的定滑轮,绕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左端悬挂一质量为M 的铁块;右端悬挂有两质量均为m 的铁块,上下两铁块用轻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轻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此时细线上的张力为2mg ,最初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某瞬间将细线烧断,则左端铁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A )g 41(B )g 31(C )g 32(D )gG NfGNf ʹG N fG N G NfG N f ʹ(A ) (B ) (C ) (D ) 加速 匀速 加速 匀速 加速 匀速 加速 匀速G fG NN v5. 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下挂一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与地面间有细线相连,处于静止状态,细线竖直向下的拉力大小为2mg .若剪断细线,则在剪断细线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 ) (A )a =g ,方向向上 (B )a =g ,方向向下 (C )a =2g ,方向向上(D )a =3g ,方向向上6. 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
物理教案: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物理教案: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一、引言物体在运动中受到的力和其运动状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这种关系的基础性理论,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程、交通、体育等。
本文将以物理教案的形式,介绍几个典型案例来展示牛顿运动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一级标题:弹簧振子的周期与质量的关系1. 案例背景与实验步骤:为了探究弹簧振子周期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学生们进行了如下实验:首先将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系在一个已知劲度系数为k2的弹簧上;然后改变弹簧上挂载物体的质量,记录不同质量下振子完成一次完整振动所需要的时间;最后利用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2. 结果分析与结论: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当挂载物体质量增加时,振子周期也相应增加。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和胡克定律F=kx,我们可以推导出振子的周期公式:T=2π√(m/k)。
因此,振子的周期与质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三、一级标题:汽车刹车距离与速度的关系1. 案例背景与实验步骤:在道路上驾驶汽车时,刹车距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关乎到行车安全。
学生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来研究汽车刹车距离与速度之间的关系:首先以不同速度v1、v2等进行加速,并记录每个速度下刹车完全停下所需的距离;然后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 结果分析与结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和动能定理W=(1/2)mv^2,我们可以推导出刹车距离公式:d=(v^2)/(2a)。
从而可以得知,刹车距离与速度平方成正比。
四、一级标题:摩擦力对运动物体加速度的影响1. 案例背景与实验步骤:摩擦力是一个在运动中经常遇到且常常被忽视的力。
学生们通过如下实验来研究摩擦力对运动物体加速度的影响:首先准备一个倾斜面,在上面放置一个小车,通过改变倾角和重物质量的方法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摩擦力;然后通过测量小车在不同条件下的加速度来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2. 结果分析与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当摩擦力增大时,物体的加速度相应减小。
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际应用

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际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它对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和技术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际应用。
一、牛顿第一定律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明了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一定律在交通运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举个例子,当一辆汽车在高速行驶时,如果突然刹车,乘车人员会因惯性律定的作用而前倾,因为车上的人物并未得到与车身一致的减速。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紧急刹车时,乘客会感到身体向前倾的现象。
二、牛顿第二定律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是指物体受力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这一定律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当我们使用各种机械设备时,都离不开受力的分析以及合力的计算。
通过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确定机械设备所需要的驱动力大小,从而保证工程机械正常运转。
三、牛顿第三定律在航天工程中的应用牛顿第三定律是指任何一个物体受到的力都有一个等大而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这一定律在航天工程中的应用尤为显著。
在火箭发射过程中,牛顿第三定律解释了为什么火箭能够推进。
火箭喷射出的废气作为一种反作用力,向后推动火箭本身,从而使火箭向前加速。
四、牛顿运动定律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在体育运动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田径运动中,运动员发力跳远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他们在离地之前会用力蹬地,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从而达到更高的起跳高度。
此外,在游泳比赛中,泳手腿部的蹬水动作也是应用了牛顿运动定律。
蹬水时,泳手的脚通过向后蹬水产生反作用力,推动泳手向前快速游进。
总结: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实际应用,我们可以看到牛顿运动定律在交通运输、机械工程、航天工程和体育运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经典力学的理解,更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结尾,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际应用不仅局限于上述领域,还延伸到更广泛的领域,如建筑工程、电子通讯等。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讲义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讲义一、牛顿运动定律的回顾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由艾萨克·牛顿在 17 世纪提出,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为: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这一定律揭示了物体具有惯性,即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其表达式为 F = ma,其中 F 表示作用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a 表示加速度。
这一定律定量地描述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牛顿运动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行走与跑步当我们行走或跑步时,脚向后蹬地,地面对脚产生向前的摩擦力,这个摩擦力推动我们向前运动。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脚对地面施加一个向后的力,地面就会对脚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向前的力。
同时,我们的身体要不断调整姿态以保持平衡,这也涉及到牛顿第一定律,即身体具有保持原有状态的惯性。
2、汽车的启动与刹车汽车启动时,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使汽车加速前进,这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牵引力越大,汽车的加速度就越大,加速时间就越短。
而在刹车时,刹车系统产生的阻力使汽车减速,直至停止。
同样遵循牛顿第二定律,阻力越大,加速度的负值越大,刹车距离就越短。
3、体育运动中的投掷项目比如铅球、标枪等投掷运动,运动员通过对物体施加力,使其获得加速度并被抛出。
运动员施加的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物体获得的初速度就越大,投掷的距离也就越远。
这充分体现了牛顿第二定律在其中的作用。
4、电梯的运行当我们乘坐电梯上升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的重力,使人产生向上的加速度。
而当电梯下降时,支持力小于重力,产生向下的加速度。
如果电梯匀速上升或下降,支持力则等于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用木棒沿水平方向将它以初速度v击出,它在水平面上滑行s米后停了下来.若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拉动此滑块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使滑块在移动距离为s时的速度达到4v,求(1)弹簧秤的读数为多大?(2)滑块运动的时间t.
2. 一机动车拉一拖车,由静止开始在水平轨道上匀加速前进,在运动开始后的头10s内走过40m,然后将拖车解脱.但机车的牵引力仍旧不变,再过10s两车相距60m.试求机动车和拖车质量之比.(计算时一切阻力均不计)
『答案』
1、(1)s
m v F 2172
=;(2)t =v s 2. 解:212
mgu S mv ⨯= 22
2(4)0
401722F mgu
a m
as v v t a
mv F S
S t mv -=
=--=== 2、2:1.
解:
2111
11
2
1121
22
2222
22
2
22
12121240()
10()0.8/()1210()60()1.2/0.8() 1.212a t s s t a m s F m m a F m a a t s t s a m s m m m m m ⎧=⎪⎪=⎨⎪=⎪⎩
⇒==+⨯=⎧=⎪⎪=⎨⎪=⎪⎩
⇒=+==米秒秒米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