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高中政治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综合检测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第十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第十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新人教版
据暗物质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介绍,天文观测表明,宇宙中最 重要的成分是暗物质和暗能量,暗物质占宇宙 25%,暗能量占 70%, 通常所观测到的普通物质只占宇宙质量 5%。
材料中的“暗物质”与我们哲学上讲的物质是不是一回事?
提示:(1)哲学上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 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 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 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地震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尽量减少地震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原理
理解
强调 误区
物质是运动的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
侧重强 离开运动
物质,运动是 态只有在运动中才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宇 宙并非上帝所造,当然也不会有上帝创造世界的活动,现代科学可 以解释宇宙的起源,这说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人类能 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④正确。②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运动是 物质的根本属性,③说法错误。故答案选 C。
[题组冲关] 1.(2016·山东烟台模拟)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 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可见,辩证唯物主
2.(2016·吉林长春模拟)在哲学讨论课上,甲同学说“物质是 永恒的”,乙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假如你是哲学
老师,你认为对甲乙两位同学观点的评价中,正确的是( B )
①这两种说法自相矛盾,相互对立 ②甲同学说的“物质”与 乙同学说的“事物”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③甲同学的观点是对 的,乙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④甲同学是从物质的属性而言的,乙 同学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而言的

高中政治第2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1框世界的物质性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

高中政治第2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1框世界的物质性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

世界的物质性(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是( )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B.自然界依赖于人的意识C.尊重自然,顺应自然D.坚持科学发展观【解析】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A符合题意;C、D都很重要但都不是基本前提;B表述错误。

【答案】 A2.山东省博兴县吕艺镇道口村农民将野生芦苇资源变废为宝,在对芦苇经过一定处理后,编织成苇箔、苇帘、苇席等芦苇制品,深受市场青睐。

从哲学上看,农民对野生芦苇资源进行处理,编织成芦苇制品,其首要前提是( ) 【导学号:25520055】A.肯定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B.承认自然物的形态是可以改变的C.尊重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D.掌握熟练的编织技术【解析】人们改造世界的首要前提是尊重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规律,选C;A、B、D不符合题意。

【答案】 C3.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下面对物质的这一定义理解正确的是( )①物质具有客观性②物质具有可知性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物质是具体事物的总和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解析】“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说明物质具有客观性,①正确。

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说明物质具有可知性,②正确。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物质区别于意识的特性,③正确。

物质与具体事物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④错误。

【答案】 C4.大量化石和文化遗物证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人类的进化演变过程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

这表明( ) 【导学号:25520056】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依存B.人类产生前的自然界才具有客观性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有区别的D.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解析】本题属于体现、说明类选择题,重点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A、B、C均不符合题意。

材料表明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故答案选D。

精选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4

精选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4

世界的物质性1.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的诞生距今也有46亿年之久。

由此可见,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这表明( )A.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B.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C.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解析:A 材料涉及自然界的客观性。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目要求。

2.近年来,由于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了许多宇宙间的物质新形态,比如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等,在地球上有的已经被局部发现。

这表明( ) A.现象世界并没有统一的本质B.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的全面进步C.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自然科学的证明D.那些未经证实的新发现往往成为科学进步的干扰因素解析:C 本题以天文学家发现的许多宇宙间的物质新形态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的理解能力。

在四个选项中,A、D两项说法错误。

B项“全面进步”不符合题意。

3.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C.所有有形的物体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解析:D 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故选D项。

4.有一位美国高官说:“当今世界,没有美国想办而办不到的事情。

”为了证明美国人领导世界的才能,他们摧毁了支持恐怖组织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把“不听话”的萨达姆政权推翻,主导了中东和平进程,干涉朝鲜和伊朗核问题,现在又现身叙利亚,支持国内的反对派,制造内乱……我们似乎可以从中得出“社会的发展由人的愿望和目的决定”的结论。

这种观点( )A.是不可知论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B.否定了社会的客观性C.肯定了社会存在和发展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D.是一种唯心主义自然观解析:B 材料中的观点是一种唯心史观,否认了社会的客观性,故B项正确。

A、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讨世界的本质每课转动检测四探讨世界的本质新人教版必修4

2017_2018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讨世界的本质每课转动检测四探讨世界的本质新人教版必修4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选C 此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迅速进展的P2P网贷平台、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业态”“调整进展战略,顺势而为进行变革”说明事物是运动转变进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进展的进程,②③适合题意;①④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表现,故此题答案选C。
5.“时刻去哪儿了?可否找到它,带着此刻的经历回到过去,懂点事,听点话,让爸妈的笑容漫上脸颊?时刻,或许就在内心,确实是一个渐渐知道了什么是辛苦,什么是责任,什么才叫一个家……时刻哪里都没去,就在原地等待着,等待着看一幕幕花开的芳香,等待着知道的人,去做让它都感到幸福的情形。”这启发咱们( )
6.某村在爱惜本地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挖掘、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把一个一般的少数民族村寨建设成为一个生动展现少数民族生活的“博物馆”和闻名的旅行景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带动了本地经济的进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唯物主义观点看,该村取得成功的缘故在于( )
①因地制宜,将文化爱惜与文化资源开发结合起来
7.在小说《狼图腾》中,狼会吃牧民的羊,也会捕杀野兔、黄鼠、旱獭、黄羊“草原四害”,爱惜了草原,支撑了草原民族的生存和进展。因此,有的游牧民族尊重狼,产生了对狼的图腾崇拜。这种“崇拜”实质上是( )
A.敬畏狼与人类长期和谐共处的规律
B.尊重狼、草原和人之间的内在联系
C.尊重人们无法改造和战胜自然的实际
A.科技进展不断改变着事物的固有属性
B.科技进步提高意识活动的主动制造性
C.科技进展提高了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
D.科技进展使电脑具有制造物质的功能
解析:选C 此题考查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知识。3D打印是打印技术的一场革命,标志着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应选C。事物的固有属性是客观的,故A说法错误;材料不是强调熟悉世界,故B不符合题意;人们能够改变具体的物质形态,制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形态,但不能制造物质本身,故D说法错误。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习题(2)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习题(2)

探究世界的本质一、选择题1.达尔文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至今还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

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在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彩,不断为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①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化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现行理论认为宇宙从大爆炸中诞生时产生了等量的正物质和反物质,但我们很难在宇宙中找到反物质。

近期,欧洲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多个反氢原子,并使其存在了0.17秒,这是物理学界的突破性发现,也是人类首次捕获到反物质。

材料表明()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反物质是人类意识的产物C.物质是人类创造出来的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可知性3.“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此诗所蕴含的哲理主要有()A.物质和运动是辩证统一的B.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4.漫画中父亲的做法()①忽视了静止的条件性、暂时性和相对性②体现了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③忽视了运动的无条件性、永恒性和绝对性④体现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欧布里德向邻居借了一笔钱后,一直拖着不还,邻居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

现在的我已经不是一个月前向你借钱的我了,你怎么能叫现在的我为过去的我还钱呢?”下列选项中与欧布里德犯了同样错误的是()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②子非鱼,焉知鱼之乐③白马非马④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6.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提出:无极而太极。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
币政策协调配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❶2018 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 自 2011 年以来中央连续第八年定调这一政策组合。❷不过,虽然 都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在具体表述上,今年 政府工作报告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有明显的不同。对于财政政策, 今年的表述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要聚力增效”,去年 则是“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❸对于货币政策,今年的表
述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去年则是“货 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❹在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 策需要相互协调配合,才能有利于实现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宏观调控目标。

新人教版必修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世界的物质性

新人教版必修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世界的物质性

素养感悟 (1)政治认同:认同新发展理念,树立理论自信。 (2)科学精神:正确理解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 自然的关系。 (3)法治意识:树立依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4)公共参与:自觉加入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行列。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把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作为2018年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解决人 民群众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以法律的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卫蓝 天。这是因为 A.生物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①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是完全一样的
②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具有物质性
③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一切活动无需人的意识的参与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客观物质过程
A.③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23456789
7.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因为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④是主观唯心主义在生活中的表现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典例6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含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C.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456789
2.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联系表现在
√A.没有物质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
B.没有物质,就没有物质具体形态 C.物质是永恒的,物质具体形态是暂时的 D.物质概括的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属性,而物质具体形态除了有这种共同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新人教版必修4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新人教版必修4

生的 物质决定意识
反对“二元论”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世界的真正统一
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两个观点( )。 A.前者揭示了物质的属性,后者揭示了世界的特征 B.前者概括了物质的根本属性,后者概括了世界的本质 C.前者指出了物质的特性,后者指出了世界的属性 D.前者揭示了物质的特性,后者阐明了世界的本质
运动。”下列选项与此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②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③
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④天行有常,不为尧 存,不为桀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是离开物质谈运 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②③与之一致;①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排 除;④是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不符合题意。
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割裂物质和运动的
内在统一会导致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的错误
(1)运动的原因也在于物质自身,在于物质内部存在的矛盾。运动是 物质自身所固有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强加于物质的。
(2)物质除了运动这一根本属性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 许多属性,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中,运动属性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 的前提和基础。
【答案】C
三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区别 角度 含义
特点或性质 联系
错误倾向
运 动
静 止
整个 物质 世界
物质 的具 体形 态
是指宇宙中无 条 一切事物的永 恒 变化和过程 对的 是事物的空 间 位 置 , 某有 条 一方面性质暂 时 在一定时期对的 内基本不变
件 的
件 的
的 、
的 、
、绝、相①特有②对止动的静物运殊、统止质动状动一是世与态中运界相,有静动是对静的绝静中;①认的②而导辩不论只运只否致变承动承认相论认是认相对;静形绝对主止而对静义而上运止和否学动则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选择题
1.中国高度重视绿色增长,努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

这一发展道路的哲学依据是( )
A.自然界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社会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D.世界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解析:D 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它们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B说法错误。

C与题意不符。

中国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是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作出的选择,其哲学依据是世界的客观物质性原理,D符合题意。

2.某研究小组发表公报说,他们利用星团天文望远镜,发现了宇宙诞生初期形成的原始星系团,这有助于了解宇宙的构成和星系进化过程。

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了( )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②自然界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
③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自然界的属性④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B 本题考查自然界的客观性。

该研究小组利用星团天文望远镜,发现了宇宙诞生初期形成的原始星系团,体现了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①④正确。

②是唯心主义观点,错误;自然界的属性是客观的,不能改变,③错误。

3.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集中体现为( )
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C.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D.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具有客观性
解析:D 本题考查对人类社会客观性的理解。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集中体现为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具有客观性,D项符合题意。

A、B两项是人类社会物质性的表现,但不是集中表现;C项与题意无关。

故选D。

4.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及其团队宣布借助阿尔法磁谱仪寻找暗物质(反物质)。

在业已完成的观测中,暗物质的6个特征已有5个得到确认,这一研究结果将人类对暗物质的探索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上述暗物质与哲学上的物质的关系是( )
A.前者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后者不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
B.前者是后者的具体形态,两者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C.后者是对前者的概括和总结,两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前者依赖于人的意识,后者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解析:B 暗物质属于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哲学上讲的物质的表现形式,二者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B项符合题意。

其他三项说法错误。

5.(2017·安徽江南十校联考)诗句“无风花犹落,无雨絮自飞”所包含的哲理,下列表述最确切的是( )
A.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
B.事物运动是相对运动与绝对静止的统一
C.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D.任何事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
解析:A “无风花犹落,无雨絮自飞”强调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A符合题意。

B说法错误,应为“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说法错误,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故选A。

6.毛泽东同志指出:“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净是不动没有,净是动也没有。

”这告诉我们( )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
B.世界上的事物具有相对静止性
C.世界上一切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解析:C “动”是指运动,“不动”是指静止。

由“又动又不动”知,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选C。

A错误,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D题干未涉及。

7.日本观叶石楠、美国红栌、鸡腿菇……一个个农业新名词日益走进百姓生活。

我国农艺师近年来不断从外国引进农作物新品种,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观念。

农艺师的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为人类造福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解析:C 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

材料中的农艺师利用规律使洋菜“本土化”,为人类造福,C 符合题意;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A说法错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B说法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D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也是客观的。

8.近年来,世界多国遭遇极寒天气。

虽然人们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能对这种异常天气作出预测,但不能完全消灭这些现象或者阻止这些现象的发生。

这说明( )
A.自然现象的出现是无规律可循的
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世界上的物质是永恒运动的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解析:D 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完全消灭这些现象或者阻止这些现象的发生,正说明规律的客观性,所以D正确;自然现象的出现是有规律可循的,人在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A、B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9.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

推进城镇化必须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运动和把握规律”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过程。

解析:回答本题要找准答题切入点。

可从顺势而为、水到渠成两方面思考。

在“顺势而为”方面,要明确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中一个历史过程,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在“水到渠成”方面,要明确城镇化有其自身的规律,要按城镇化的自身规律进行,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答案:规律是客观的。

它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

因此推进城镇化,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推进城镇化必须顺势而为;同时,城镇化自身也有其内在的规律,这也要求我们遵循城镇化的内在规律,使城镇化成为一个水到渠成的自然历史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