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福德功德
佛教如何理解佛教中的功德和福德

佛教:如何理解佛教中的功德和福德
佛教中的功德,《佛学大辞典》指功能福德,也就是行善所获得的因果报应,所得的福利。
慧远《维摩义记》卷一中说:“功名者,亦名福德,福谓福利,善能资润福利行人,故名为福。
功谓功能,善有资润利益之功,故名为功。
”功德有“有漏”和“无漏”之分,有漏近乎虚,无漏方为实。
《景德传灯录》卷三记载,梁武帝问菩提达摩:“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记,有何功德?”达摩说:“并无功德,此等行为仅仅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
”六祖惠能在《坛经》中引述了这个故事,并继续阐扬发挥,慧能说:“武帝混淆了功德和福德两个概念,功德在法身中,不在布施设斋中,常见本性念念不住才是功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功德在自性中寻找,不在布施设斋中显现。
”六祖慧能第一次将功德和福德区别开来,这一说法直抵事物的核心。
功德属自心自性的水清月现,福德乃自身自主的故意行为;功德是客观再现,福德是主观表现。
一属纯真,一属做作。
一是有为,一是无为。
一为无漏,一为有漏。
一为无心插柳,一为有心栽花。
福德属《金刚经》里的住相布施,布施一住相立即打了折扣,因为所舍是为所得,而功德出自本性,来自一尘不染无欲无求之纯正本心,功德因此而生。
福德深厚的人,身上这3个特征很明显,藏不住!

福德深厚的人,身上这3个特征很明显,藏不住!
一个人的福报,都是由自己积累造就的。
你的运气好坏,你的人生坎坷,一切都是取决于自己。
生命,其实就是一场因果。
你种下了什么因,就会结出什么果。
你越是善良,你做的好事越多,福报也越多。
一个福德深厚的人,往往会以下这几个明显特征:
1、宅心仁厚,不论他人是非。
生活中,不会斤斤计较。
能够容人,宽宏大量。
对一些小恩怨,能够拿得起放得下。
从来不在别人的背后议论他人。
坦坦荡荡,踏实实在。
越是仁厚的人,越是有福气。
表面上看,偶然会吃亏。
但从长远看,是不会吃亏的。
只会活得更多的福报。
2、孝敬父母,能团结家人。
正所谓家和万事兴。
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孝顺父母,团结兄弟姐妹,
一家人和和睦睦,事业上也会过得越来越好。
想要有好的福报,应该先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做起。
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无法孝敬,
那更谈不上其他的善事了。
《增广贤文》有云: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省心录》有云: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你对父母孝顺,将来子女也会对你孝顺。
一切,都是有因果的。
3、努力进取。
要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
想要有福报,只有踏踏实实的努力。
家境再好,也会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我们大部分的福报都是在自己勤奋的汗水里。
做好人功德无量

改面相的故事清代崇明县有一个叫黄求爵的人,看相的判断他没有儿子,寽命只有60岁。
后来有从南洋来的一支船遇到大风要翻沉,黄求爵赶紧出十两银子请鱼船去救援,把十三个人都救上了岸。
再次遇到那个看相的,相士很惊讶地说:您满面都是阴骘纹,必定做了积德的大好事,您不仅有儿子,儿子还能考中迚士,您自己也得到上寽。
后来黄求爵果然有了儿子,名字叫振风,考中了康熙...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的自性本来清净,具有无量微妙功德。
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本性中就万德万善;当我们按佛菩萨的教导生活时,我们的心可以时时刻刻涌起善念、慈悲、智慧、快乐、安祥、友爱、温馨、关怀、祝福等。
... 你不改抵触顶撞父母,你根本不可能改命你不改抵触顶撞父母,你根本不可能改命——兼告诉大家“坏风水”是怎么回事看到这里师兄发现自己是住在寺庙旁边,心里非常忧愁,不知道怎么化解,我给大家讲一点我知道的。
我打小就比一般人敏感,天生就会那么一点(也只会这么一点),我怕人把我当不正常,比如当小白鼠围观骂斥,所以很老实闭嘴。
算命我是不懂的,我小时候自然懂得的是望气(少许皮毛)。
那时我最爱往一家人家里跑,我什么也不干,我就去呆着。
为什么呢?这家人的家里祥瑞气旋绕,只呆在里面,就非常舒服,就像蒸气浴,瑞气包裹着自己实在太舒服,虽然还不大通光,但是从无晦暗之感。
我当时诧异的想:我看这家人,丝毫特殊的地方都没有,两个退休老人(干净,脾气好),工资微薄,两个子女没读多少书,早早辍学在家,还没找到工作,那么这些祥瑞气到底是什么缘故——过了三年,这两个子女成家了,配偶虽然普通,各方面都非常一般,但是生下两个孩子,我一看,两颗明珠,一个如日光,一个如月光,光华灿烂。
原来那瑞气旋绕三年不绝,是为这两个孩子。
我感叹的是:原来一个人有福报要来,三年前就有预兆了!子女的配偶因为非常孝顺父母师长(我娘说这人非常孝顺父母师长,绝不会久居人下),本来没有读大学,但是婚后几年就成为地方大官长,从此这家人是富贵得很。
功德是什么意思

功德是什么意思功德是佛教语,意思即造福与人。
功德可分为两类:一是作为,二是不作为。
在一般情况下,不管是积极行善还是消极向善,都会产生相应的结果,从而对社会、对个体或群体起到影响作用。
功就是说做事有所成效;德是好品德。
具备了这样良好的道德修养,自然会受人尊敬。
社会和谐需要全民族乃至每个公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提高道德水平和增强诚信意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如果把加强道德建设比喻为制造飞机的零件,那么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则像制造发动机,是整架飞机形成良性循环的关键。
大量的实践表明,培育道德素质不能单纯靠宣传教育,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形成并根深蒂固于广大干部群众头脑中的优秀思想道德传统和各种美德。
因此,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必须使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将崇高的精神融入到日常行为之中,落实到为人处世之上,转化为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
古人云:“厚德载物”,只有重视道德、懂得感恩的人才配享受幸福快乐的生活!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讲求以德服人,礼贤下士,因此“德者得也”。
而西方的法律规定刑罚的目的是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益不受侵害。
“以刑去刑”是非常有害的。
首先,我们知道,刑法和刑罚的本身并无绝对价值,它是维护秩序的一种手段。
其次,刑法不同于伦理学、经济学等,刑罚不仅具有镇压功能,也具有教育、预防功能,尤其在惩治少数犯罪上,既要严厉打击,又要教育挽救,不仅要保证犯罪人受到法律追究,更要通过案例给社会以警示,给人民以启迪。
再次,我们注意到,很多青年走上犯罪道路,往往不是他们没有良知、贪婪和物欲的驱使,恰恰相反,一些干部党员违纪违法甚至违法犯罪,往往正是忽略了自己的人格、官格、法律底线导致的。
最后,现代科技已经把现场勘查、指纹鉴别、 DNA 检测等诸多侦破手段集于一身,刑侦技术手段达到前所未有的尖端。
但是如果忽略犯罪特征、辨认罪犯及有利条件的记忆,我们很难找出某人犯罪的蛛丝马迹。
有德有位

有德有位这几天翁源县下暴雨,县城到我们东华寺之间的线路被冲坏了,所以今天晚上估计是来不了电了。
我们就点着蜡烛,坐在这里聊一聊天吧。
也很难得,平时大家都忙,尤其是今天来的居士菩萨们,平时在家里都忙得不得了,如果不是明天浴佛节,恐怕很难有时间来,可以说居士菩萨们是百忙之中赶来参加这个浴佛节。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个主题——学佛的人应该如何修福德?无论你是修行人还是世俗中人,要想在修行上有所成就,或在世间法上有所成就,都不能缺福德。
“福”是福气,“德”是德行、品德。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知道自己是在修福修德呢?不管你修什么,首先你必须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如果没有智慧,你就不能肯定你所做的一切与修福德是相符合,还是相违背。
为什么有些人事业做得很大很有影响力?就是因为他有福德的缘故。
一个人的福德有多大,他的事业就能做多大,修行的果位就能证多高。
尤其是出家人经常讲:“我们要培福报,修功德。
”通过哪些方面能证明我们在修福德呢?都知道出家人是人天师表,既然是人天师表,在你身上就应该体现出福德厚重,福德感人。
所以做事情不成功,你谁都不要埋怨,要埋怨自己没有福德。
如果你有德行,谁不推崇你,不认可你呢?如果你有福报,做任何事情碰到的都是顺缘,而不是逆缘。
相反,如果你没有福德,只要做事,处处碰到的都是逆缘。
实际上我们平时省吃俭用,包容,忍让,这些都是修福德不可缺少的方法和途径。
东华寺的硬件建设已经基本完工了,可以说目前像东华寺建得这么好、档次这么高的寺院,在国内外还不是很多。
有些出家人和居士就是冲着东华寺的环境来的。
不管你们是什么心态留在东华寺,我都希望大家能在修福修德方面多下功夫。
前几天我去了东北的大连和大庆,因为那里有我们东华寺的和尚在开山。
当地的居士说:“他们是东华寺的富二代,到我们这里来开山,肯定会建得比东华寺还好。
”为什么他们把从东华寺出去的和尚称为“富二代”呢?为什么东华寺出去的和尚给人这样的感觉呢?东华寺的富裕和这些“二代”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古人讲好儿女不用爹妈的钱。
功德与福德的区别

功德与福德的区别
现在有很多人把“功德”两个字错解了,认为跑跑道场,在寺庙里捐点钱,布施一点财物,就是做功德了,这是错误的,功德不是用金钱买来的,为寺庙捐钱、布施财物是种福田,是福德,功德是靠自己修行才能有的。
在梁武帝朝代时,梁武帝为使佛门大复活,以他的财富和地位,在国中建立了四百八十所寺庙,帮助几十万人出家,达摩祖师那时来到中国,梁武帝见到祖师时,很自豪地问:我替佛教做了这么多事,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说:并无功德,梁武帝一听很生气,也很迷惘,从此不再为达摩祖师护法,达摩祖师才落脚少林,从此面壁。
功德是什么?通过学习佛陀的教导努力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这些是金钱买不来的,是要靠自己修行才能得来的,梁武帝不知道他修的是很大的福德,而不是功德,功德是任何人不能够代替的,是靠自己亲力亲为去学佛修行、持好佛陀所制定的清净戒律,持戒的意义很广泛,不止是五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戒定慧主要目的是修清净平等觉。
佛称之为两足尊:一是福德具足,二是智慧具足;布施财物是福德,但不包括功德;功德是通过修行而得以提升的智慧、是依正庄严、是清净平等、是无漏的功德与福报。
智慧、庄严、清净、平等、无漏,就是佛所说的广大圆满,我们学佛修行要搞清楚功德与福德,一定要福慧双修,只有福慧双修才能成就,两者缺一都不行,佛陀到达福慧皆究竟圆满,我们无论是做功德还是福德,都不能以有所求的心去做,只要是有所求的心去做,功德与福德都会大打折扣,要向佛陀学习以无欲无求的心去做利益一切众生的事,帮助众生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是成佛的根本。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中国佛教网。
现代社会修积功德之十大善事

第三是素食
所有的恶业中,杀业最重。素食就是戒杀,不与众生结怨仇,一日食素,则世上的杀业一日与我无关,何况肉类充满毒素和各类激素,带来种种疾病,比如痛风、心脏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等。蔬菜虽说现在也有农药和激素,比起动物性食品仍然要洁净得多,何况我们可以选择低毒、无污染的蔬菜食用。若素食之外积极放生,则功德不可思议。放生不仅是给动物死里逃生机会,在冥冥中也为自己安排了一条“绝处逢生”之路。其无形的功果更是不可估量,尤其对于患有顽病怪疾,或求寿求子求健康之人士来说,“放生”更为重要。放生应注意的事项,如属于咸水的海鲜鱼类,则应该放回海中。如属于淡水的鱼类则应放到水塘中。鸟雀应到山林中去放。以使它们回到适应生活的大自然中去。
第四持戒
持戒就是守法,遵守社会道德、国家法律、单位规章制度,乃至一切行为准则。走到哪里,就遵守哪里的法律,行为规则,这很重要,持戒守法就是庄严自己,就是为大众做榜样,就是清净无染,若做种种布施修福,不过锦上添花,与持戒比起来,持戒的功德大。曾听过做一千件好事,不若与一人解怨类似的话,持戒是防非止恶,是内求,修种种布施供养是外求,求人不若求己。若学佛人受持八关斋戒,一日一夜,可得60万世不愁吃穿的果报,来生可生天上,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可中品中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放生可选择的种类非常多,要常放,最好长期放,或许愿每月若干。又或许愿放生若干为一愿,不限时间,越早完成越好,完成一愿后再又继续。像袁了凡许若干善愿以求某事达成一样。但要注意,若放生蛇类应给它回向后,嘱其不要被人看到,免得吓人。
放生花钱可量力而为,如果经济不富有的话,可用“积沙成塔”之方法,每日积蓄三毛、五毛或三五元,则每月亦可积到九元至百五十元放生款,可救不少物命,只要有恒心和信心,日久必获校验。
福德真的很重要很重要

福德真的很重要很重要!有人要求智慧不求福报。
现在好多人爱谈这个问题,他认为福报算什么呢?我求智慧呀。
有人天福报还要有智慧才行,对!可是你知道不知道?你想得到并且转变自己业力而有人天福报的那个智慧是从哪里来的呀?究竟的来说,一点路也不能省,你的福报没有积累够而想开智慧的话,门儿都没有。
佛法的参照点永远是某件事情是否更接近实相真理,因此,任何带你更接近实相的,就是福德的行为;任何带你远离实相的,就是缺乏福德。
它的范围可以从看起来很小的事情一直到非常重要的事情。
现在人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赚钱、享乐而展开的。
要知道:吃苦就是了苦,享福就是消福。
人的福报象银行的存款,只取不存,就会透支。
当福报享尽,一切不顺就会显现。
当你福报不够时,很多问题越想越糊涂;解决之道在于「福德」。
当你具足福德,甚至听到婴儿的哭闹声,你都会当下明白,这就是顿悟。
世人学道者多,悟道者少,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并非完全是根器的原因。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缺少福报有关。
比如一部跟自己最契机的经论,哪怕只有几行字,可能看后会发生全身心的变化;一位善知识,哪怕只见一次面,就能直接打开自己的某个心结,如果没有福报的话,都可能见不到。
一个修行人找到什么样的师傅,这固然与宿世的因缘、和个人的发心有关,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自己的福德。
福德、发心不够的,很容易遇到假师傅。
俗话说"吃亏是福"。
吃了亏之后,比如说被人冤枉,被人诽谤,要是心里很坦然,不起怨恨,则是消了业,就是福报。
要是怨恨不平,则又造了业。
我们的民族有惜福、积福的传统,比如吃饭要吃干净,不要浪费,不然会折损福报;上物不要下用,下物不要上用。
比如水桶用旧了不要用作粪桶,袜子用破了不要用来抹桌子,帽子不要用来垫坐;要孝顺父母,恭敬长辈;佛像佛经要放在较高的、干净的地方。
而相反,如果长辈溺爱孩子,会很快地消耗掉孩子的福报。
很多地方的人喜欢给小孩或老人做寿,大办酒席,殊不知这样也非常折损福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真正的福德功德
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慧律法师发布时间:2012-7-13 20:38:35繁體版
问:什么叫福德?什么叫功德?
慧律法师答:从粗浅的事相角度来讲:一个人经济很好,也很肯布施,就说这个人很有福德;来听经闻法、拜佛、念佛,就说这个人功德无量。
简单讲就是用金钱、体力、时间、空间来修福、修慧叫做福德或功德,这是方便给众生一种信心、支持和赞叹。
从深入的义理上讲:真正的福德和功德来自于自性清净的觉性,叫做自觉圣智。
如果没有开悟见性,只要是生灭法的,不属于真正的福德与功德,开采自性才是心性的真正的福德与功德。
比如:行善但会继续轮回的这个不能算是福德,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功德,要是以无所住心、清净心、自觉圣智的心来布施或者是行善,这就是真正的自性福德与功德;虽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可度,这个是真正的福德和功德。
简单讲修一切善绝不执着,也不夸大,也不伏法,完全会归到空性,这样叫做真正的福德与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