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_《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完整版)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教学考试要求:<一〉课程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酸雨的防治和无磷洗涤剂的使用为例,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二〉考纲要求:1.硅元素及其化合物:2.氯元素及其化合物:(1)了解碳、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1)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了解碳、硅及其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2)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了解常见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3。
氧、硫元素及其化合物 4。
氮元素及其化合物(1)了解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1)了解氮单质及其主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2)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二、考点梳理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考点一碳、硅单质的性质及用途12.化学性质碳、硅在参与化学反应时,一般表现还原性。
考点二碳、硅的氧化物1.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毒,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①燃烧:2CO+O2错误!2CO2. ②还原CuO:CO+CuO错误!Cu+CO2。
2.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比较[深化拓展](1)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使用玻璃塞,盛放氢氟酸不能使用玻璃瓶只能使用塑料瓶,因为玻璃中含有的SiO2可以与NaOH溶液、氢氟酸反应。
(2)SiO2是H2SiO3的酸酐,但它不溶于水,不能直接将它与水作用制备H2SiO3。
(3)非金属氧化物的熔、沸点一般较低,但SiO2的熔、沸点却很高。
(4)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SiO2却能与氢氟酸作用。
考点三硅酸及硅酸盐1.硅酸(1)溶解性: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弱酸性:酸性比碳酸还弱: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一轮总复习)概论

第一节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诊断]知识点一 碳、硅单质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1.C 、Si 单质的存在形态、物理性质及用途(1)自然界中碳元素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而硅元素因有亲氧性,所以仅有化合态。
碳单质主要有金刚石、石墨、C 60等同素异形体,硅单质主要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两大类。
(2)单质的结构、物理性质与用途比较碳 硅结构 金刚石:空间网状结构石墨:层状结构晶体硅:与金刚石类似的空间网状结构物理 性质 金刚石熔点高、硬度大石墨熔点高、质软,有滑腻感 晶体硅为灰黑色固体,有金属光泽、硬度大、熔点高用途 金刚石用作切割刀具,石墨用作电极、铅笔芯 晶体硅用作半导体材料、硅芯片和硅太阳能电池 2.碳和硅的化学性质(1)碳单质的化学性质——还原性。
①与O 2的反应:O 2不足:2C +O 2=====点燃2CO ;O 2充足:C +O 2=====点燃CO 2。
②与其他物质的反应:a .与CuO 反应:2CuO +C=====高温2Cu +CO 2↑(可用于金属的冶炼);b .与CO 2反应:CO 2+C=====高温2CO ;c .与水蒸气反应:C +H 2O(g)=====高温CO +H 2(制水煤气); d .与浓硫酸反应: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
(2)硅的化学性质——还原性。
①与氢氟酸反应:Si +4HF===SiF 4↑+2H 2↑;②与NaOH 溶液反应:Si +2NaOH +H 2O===Na 2SiO 3+2H 2↑; ③与O 2反应:Si +O 2SiO 2。
[基础诊断]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C 、Si 在自然界中均存在游离态( )(2)高纯度的硅广泛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 ) (3)硅可由二氧化硅还原制得( )(4)对于反应3C +SiO 2=====高温SiC +2CO ↑,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的质量比为2∶1( ) 【答案】 (1)× (2)√ (3)√ (4)√2.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看,碳和硅均为ⅣA 族元素,自然界中有碳的多种单质存在,自然界中有硅的单质吗?为什么?【答案】 没有,因为硅有很强的亲氧性,在地壳形成时硅与氧易结合,难分离,因而硅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氧化物和硅酸盐形式存在。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整理

(2)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SO3 + 2 NaOH = Na2SO4 + H2O SO3 + Ca(OH)2 = CaSO4 + H2O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SO3 + CaO = CaSO4
1、在放电或高温八下:、NO2和NO 放电 N2 + O2 =或2高温NO (无色) 一氧化氮
漂白性 无 无 有
无
硫
是 黄
硫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是:
生成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化学方程式是:
点燃
S + O2 === SO2
六、二氧化硫
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 气大,易液化 ,易溶于水(1∶40) 。
化学性质: (1) 与H2O的反应
SO2 + H2O = H2SO3(亚硫酸)
品红 SO2 红色
褪色 无色
用途:它可以用来漂白纸浆、毛、丝、 草编制品等。
漂白性物质小结
氧化作用
化合作用 吸附作用
HClO、O3 Na2O2、H2O2 Ca(ClO)2 化学变化
SO2
活性炭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永久漂白
暂时漂白 永久漂白
七、SO3
无色固体,酸性氧化物
化学性质:
(1) 与H2O的反应
硅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 两种同素异形体
晶体硅的物理性质:
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 熔沸点高的固体。单质硅是良好的半导体 材料。
人工制造出来的单质硅(晶体硅)
硅的用途
晶体管、集成电路、硅整流器、太阳能电 池、硅合金等。
晶体管
高中化学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讲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考点1 碳、硅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一、碳、硅的单质1.存在:自然界中碳元素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而硅元素因有亲氧性,所以仅有化合态。
碳单质主要有金刚石、石墨、C 60等同素异形体,硅单质主要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两大类。
2.碳、硅单质的结构、物理性质与用途的比较碳、硅在参与化学反应时,一般表现还原性。
碳⎩⎪⎪⎨⎪⎪⎧与O 2反应⎩⎪⎨⎪⎧O 2(足量):C +O 2=====点燃CO 2O 2(不足):2C +O 2=====点燃2CO 与氧化物反应⎩⎪⎨⎪⎧CuO :2CuO +C=====△2Cu +CO 2↑(冶炼金属)SiO 2:SiO 2+2C=====高温Si +2CO ↑(制取粗硅)H 2O :C +H 2O (g )=====高温CO +H 2(制取水煤气)与强氧化性酸反应⎩⎪⎨⎪⎧浓H 2SO 4: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浓HNO 3: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 二、碳、硅的氧化物 1.CO 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能使人中毒的原因是其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相结合,因缺氧而中毒。
(2)化学性质①可燃性:2CO +O 2=====点燃2CO 2。
②还原性:CO 还原Fe 2O 3的反应为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
2.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的比较 (1)物理性质①熔、沸点:CO 2的熔、沸点比SiO 2的熔、沸点低。
②溶解性:CO 2可溶于水,SiO 2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CO 2+H 2OH 2CO 3CO 2:化工原料、灭火剂。
干冰用作制冷剂,人工降雨。
SiO 2:制光学仪器、石英玻璃。
水晶可制作饰品,常用来制造通讯材料光导纤维。
考点2 硅酸盐及无机非金属材料一、硅酸和硅酸钠 1.硅酸(H 2SiO 3)硅酸不溶于水,其酸性比碳酸弱,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作用 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 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
玻璃、陶瓷、水泥
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
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怎 样 制
Cl2+H2O == HCl+HClO
光照
2HClO === 自来水杀菌消毒
2HCl+O2
↑
备???Βιβλιοθήκη 制漂白液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
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 与强碱(NaOH)反应,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 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硅酸盐是由
硅、氧、金属元 因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
素组成的化合物 的总称,分布广, 结构复杂,化学 性质稳定。一般 不溶于水。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
归纳整理
知识 系统
硅元硅素单:质无:机与非碳相金似属,材有料晶中体的和主无定角形,两在种地。壳晶中体硅 结含构量类26似.3于%金,刚次石于,氧有金。属是光一泽种的亲灰氧黑元色固素体,,以熔熔点点高
(很1高41的0℃氧)化,物硬及度大硅,酸较盐脆形,式常存温在下化于学岩性石质、不沙活子泼。 是和良土好壤的中半,导占体地,应壳用质:半量导90体%晶以体上管。及芯片、光电池等
有效氯?
制漂白粉 和漂粉精
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化合物!
Cl-+Ag+ = AgCl ↓
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
干扰离子(CO32- 、SO32- 、SO42-)
要求能 写出相 关的化 学方程 式!!
了解酸雨的成因!
布置作业
中学第一课堂本章内容 高效全程导学本章A、B卷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标要求
1.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要点精讲
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
二、本章知识结构梳理
(一)硅及其化合物
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
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
(二)氯
1、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
2、氯气的性质
(三)硫、氮
1、二氧化硫的性质
硫
硫黄晶体色黄,火山口处有埋藏。
二硫化碳去溶解,扔在河中水底淌。
无色有毒味刺激,易溶于水易液化。
二氧化硫
此气无色有毒性,容易液化坏环境。
与水与氧或漂白,反应都可逆进行。
2、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性质
浓硫酸
硫酸稳定沸点高,制酸试剂多奇招。
加热与铜碳反应,强氧化性本领高。
硫酸吸水又脱水,干燥剂中大英豪。
碱性气体需回避,还原物质逃不掉。
硝酸
挥发分解都容易,金属反应无氢气。
能把碳硫来氧化,常温铁铝做容器。
3、氨气、氨水与铵盐的性质
氮气
性质稳定空气中,特殊条件也作用。
放电氧化续二度,有水硝酸也生成,
氨
气轻味臭易液化,液氨气化温骤下。
铵盐与碱共制取,混合一起把热加。
易溶于水成喷泉,氨成氨水弱碱显。
靠近盐酸白烟起,可制氮肥酸式盐。
高中化学必修一 非金属与其化合物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非金属与其化合物知识点归纳(精华版)1. 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及其特性氢(H)•最轻的元素;•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不易液化和固化;•与氧等元素发生反应时,易形成水化合物。
卤素(F、Cl、Br、I)•在自由状态下为单质;•电负性较高,能轻易地从其他元素中夺去电子,形成阴离子;•与金属反应时,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aCl、KBr等。
硫(S)•在自由状态下为单质;•没有明显的金属或非金属特性;•可形成多种氧化物,如SO2、SO3等。
碳(C)•最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之一;•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石墨、金刚石等;•与氧和氢等元素反应时,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如CO、CO2、CH4等。
2. 常见的非金属化合物及其性质酸(包括无机酸和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呈酸性;•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可与金属反应,发生置换反应,并释放氢气。
氯化物•在水溶液中呈碱性;•可与银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与铁盐反应,生成深绿色或暗红色溶液。
硫酸盐•在水溶液中呈酸性;•可与钡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与铵盐反应,释放氨气。
有机化合物•与水不易混溶;•可分为烷类、烯类、炔类等不同类型;•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如燃烧、酸碱中和等。
3. 非金属的应用氧•常用于焊接、氧化、脱硫等工业领域;•用于呼吸机、氧气袋等生命救治领域。
氮•用于制造氨气、硝酸等工业产品;•用于控制食品腐败、保持新鲜等食品保存领域。
卤素•用于消毒、药品等领域;•用于电子产品等高科技领域。
碳•用于生产炭黑、活性炭等工业产品;•用于生产石墨电极等高科技领域。
4. 非金属与环境问题相关污染物•SO2:主要来源于燃煤、燃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NOx: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化石燃料的燃烧等;•CO2: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能源消耗等。
影响•酸雨:由于SO2、NOx等气体在大气中与水蒸气反应而形成的酸性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温室效应:由于大量CO2等气体的排放,导致地球气温升高,进而产生如海平面上升等严重后果;•其他: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也与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有关。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非金属是指在常温下不具有金属光泽和导电性的元素或化合物,非金属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分布广泛,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化学、生物、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因此对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进行总结和了解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将就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应用和合成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非金属元素的性质:1.物理性质:非金属元素一般为固体、液体或气体,其中气态非金属元素包括氢、氮、氧、氟、氯、溴、碘等。
非金属元素的密度一般较小,可以轻松地浮在水的表面。
非金属元素的熔点、沸点和硬度较低,一般具有较弱的热传导性和电导性。
2.化学性质:非金属元素一般具有较高的电负性,能够与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
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稳定性较高,常常作为助剂或催化剂参与反应。
3.光谱性质:非金属元素常常具有多种发光性质,在光谱分析和光电子学中具有重要应用。
二、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1.氢:氢是一种无色、无味、轻于空气的气体,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
氢具有非常高的比热容、导热性和燃烧性。
氢气可用作气体燃料、合成氨、氢氟酸等的原料。
2.氧:氧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广泛存在于大气、地壳和水体中。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维持生命的必需物质。
氧气的主要应用包括呼吸、氧气焊接和燃烧等。
3.氮: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占据大气中约78%的体积比例。
氮气主要应用于提供氮气氛,保护易氧化的物质,例如电子元件、食品包装、制药工业等。
4.碳:碳是一种有黑色固体、透明、高熔点的物质,具有较高的强度、导热性和化学的稳定性。
碳的主要应用包括作为能源燃料、制备有机化合物、电池材料和制造钻石等。
5.硫:硫是一种黄绿色的固体,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
硫主要应用于制造硫酸、橡胶、农药和颜料等。
6.卤素:卤素包括氟、氯、溴、碘和石碱等元素。
它们一般是气体或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颜色和腐蚀性。
卤素的主要应用包括消毒剂、制冷剂、荧光灯、镜子反射的涂层和荧光染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网络】1、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2.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3.氯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4.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5.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要点梳理】要点一、碳、硅及其化合物1.碳碳在常温下非常稳定,但在高温条件下活动性增强,主要表现为还原性。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2C+O22CO C+O2CO2(2)与某些氧化物反应C+CO22CO C+H2O(g)CO+H22C+SiO2Si+2CO↑C+2CuO2Cu+CO2↑(3)与氧化性酸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C+4HNO3(浓)CO2↑+4NO2↑+2H2O2.碳的氧化物(1)CO:主要表现还原性2CO+O22CO23CO+Fe2O32Fe+3CO2CO+H2O CO2+H2(2)CO2①弱氧化性:CO2+C2CO②酸性氧化物的三点通性CO2+H2O H2CO3CO2+Ca(OH)2=CaCO3↓+H2OCO2+CaO CaCO3其它性质:CO2+H2O+CaCO3=Ca(HCO3)22CO2+Ca(OH)2=Ca(HCO3)2Na2SiO3 +CO2 +H2O ==H2SiO3↓+ Na2CO3 (CO2少量)Ca(ClO)2+H2O+CO2=CaCO3↓+2HClO2Na2O2+2CO2=2Na2CO3+O23.碳酸盐(1)溶解性正盐中只有碱金属的碳酸盐和铵盐溶于水,所有酸式盐均溶于水。
一般酸式盐比相应正盐易溶,但碱金属的碳酸氢盐比碳酸盐的溶解度小。
(2)热稳定性一般规律:可溶性碳酸正盐>不溶性碳酸正盐>酸式碳酸盐。
如:Na2CO3>CaCO3>NaHCO3(3)正盐与酸式盐的相互转化4.硅单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两种元素分别是氧和硅。
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它总是与氧相互化合,硅主要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
硅原子结构和碳原子结构相似。
硅元素是构成岩石与许多矿物的基本元素,碳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必要元素。
(1)硅的性质:还原性为主Si+2Cl2SiCl4(无色液体)Si+O2SiO2(2)硅的制取:工业上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可得粗硅:SiO2+2C Si+2CO↑(3)硅的用途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单质,用途非常广泛,作为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硅可用来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硅整流器、半导体器件。
硅还可制成太阳能电池。
5.二氧化硅(1)酸性氧化物的通性SiO2+CaO CaSiO3SiO2+2NaOH==Na2SiO3+H2O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SiO2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2)氧化性SiO2+CaO CaSiO3(3) SiO2和HF反应:SiO2+4HF=SiF4↑+2H2O(特性)玻璃中含有SiO2,可以用HF来刻蚀玻璃。
盛放氢氟酸不能用玻璃瓶,可以用塑料瓶。
(4)SiO2用途天然二氧化硅有结晶形和无定形两大类,统称硅石。
它的硬度较大,熔点较高。
以SiO2为主要成分的沙子是基本的建筑材料。
纯净的SiO2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
石英、玛瑙(成分SiO2)用于制作饰物和工艺品。
6.硅酸硅酸是一种溶解度很小的弱酸,酸性比碳酸弱,只能通过硅酸盐与酸反应制取。
Na2SiO3 + 2HCl==H2SiO3(胶体)+2NaCl要点二、氯及其化合物氯原子很容易得到一个电子而形成氯离子(Cl-),表现为典型的氧化性。
1.氯气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Cl2+2Na2NaCl 3Cl2+2Fe2FeCl3Cl2+Cu CuCl2(2)与非金属反应:Cl2+H22HCl点燃的氢气在氯气瓶中继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瓶口有大量的白雾(HCl气体和空气中的水形成盐酸酸雾)。
新制的氯水久置的氯水成分分子:Cl2、H2O、HClO离子:H+、Cl-、ClO-、OH-分子:H2O离子:H+、Cl-、OH-颜色黄绿色无色性质酸性、漂白性酸性且酸性增强、无漂白性原因新制的氯水中存在Cl2+H2O HClO+H++Cl-久置的氯水中HClO完全分解为O2而消耗,最后成为HCl溶液(4)与碱反应:①工业制漂白粉或漂粉精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2+Ca(ClO)2;有效成分为:Ca(ClO)2漂白粉的使用:Ca(ClO)2+ 2HCl=CaCl2+2HClOCa(ClO)2+ H2O+CO2=CaCO3↓+2HClO通过此反应可比较得出酸性强弱:H2CO3>HClO②氯气的尾气处理Cl2+2NaOH=NaCl+NaClO+H2O(5)与某些盐溶液反应Cl2+2KI=I2+2KClCl2+2Fe2+=2Fe3++2Cl—Cl2+ SO2+2H2O=2HCl+ H2SO42.氯气的实验室制备MnO2+4HCl(浓)MnCl2+Cl2↑+2H2O3.次氯酸、漂白粉的性质(1)HClO是一种弱酸,H2CO3>HClOCa(ClO)2+CO2+H2O=CaCO3↓+2HClO(2) HClO和ClO-都具有强氧化性,无论酸性、碱性条件下都可以跟亚铁盐、碘化物、硫化物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3)HClO见光易分解:2HClO2HCl+O2↑。
4.氯离子的检验在被检物质的溶液中,先滴入少量的稀硝酸,将其酸化,排除CO32-等离子的干扰,然后再滴入AgNO3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则可判断该溶液中含有Cl-。
要点三、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1.S: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俗称硫磺,是一种黄色晶体,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1) 氧化性:①和金属Fe+S FeS(黑色) 2Cu+S Cu2S(黑色)②和非金属S+H2H2S(2)还原性:S+O2SO22.SO2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有很大危害。
(1)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与H2O反应:SO2+H2O H2SO3②与碱反应:SO2+2NaOH=Na2SO3+H2OSO2+Na2SO3+H2O= 2NaHSO3SO2+Ca(OH)2=CaSO3↓+H2OSO2+CaSO3+H2O=Ca(HSO3)2(CO2,SO2均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与碱性氧化物的作用SO2+CaO =CaSO3(2)氧化性和还原性SO2中的S元素化合价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表现出双重性,但以还原性为主。
例:SO2 +2H2S=3S↓+2H2O ——氧化性SO2+I2+2H2O=H2SO4+2HI ——还原性SO2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SO2可以被O2、Cl2、Br2、I2、KMnO4、HNO3、Fe3+等所氧化(3)特性:漂白性二氧化硫有漂白性,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这种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
因此,二氧化硫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溶液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小结所学的漂白剂及其漂白原理漂白剂漂白原理活性炭物理吸附HClO、O3、H2O2强氧化作用SO2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又复色3.浓硫酸硫酸是一种强酸,其稀溶液具有酸的通性。
但浓硫酸还具有三大特性:(1)吸水性:可做气体干燥剂。
(2)脱水性:按水的组成比脱去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生成水。
浓硫酸对皮肤有强腐蚀性。
(3)强氧化性2H2SO4(浓)+ C CO2↑+ 2H2O + 2SO2↑2H2SO4(浓) + Cu CuSO4 + 2H2O +SO2↑常温时,Fe、Al与浓硫酸作用,使金属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钝化)。
要点四、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1.氮气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左右,氮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氧气、氢气发生反应:N2+O2 2NO2.NO NO2物理性质色态味无色、无味、气体红棕色、刺激性气味、气体密度略大于空气大于空气熔沸点低低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水并反应毒性有毒有毒化学性质与水不反应3NO2+H2O=2HNO3+NO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与碱不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与氧气2NO+O2=2NO2不反应实验室制法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氨气(NH3)(1)与酸反应NH3+HCl=NH4Cl(白烟)NH3+HNO3=NH4NO3(白烟)2NH3+H2SO4=(NH4)2SO4(2)与水反应: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并发生反应,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可溶解700体积氨气。
实验室可以用氨气做喷泉实验。
氨的水溶液是氨水,NH3+H2O NH3·H2O NH4++OH-(NH3·H2O是弱碱)所以,氨水中的微粒共有六种:分子:NH3·H2O、H2O、NH3;离子:NH4+、OH-、H+(3)还原性在催化剂作用下氨气可以被氧化成一氧化氮:因此,氨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硝酸:NH3NO NO2HNO3此外,氨还可与Cl2反应:8NH3+3Cl2=2N2+6NH4Cl(氨过量)(4)氨气的实验室制法①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②装置:固-固反应加热装置(同制O2)③干燥:碱石灰(或固体NaOH、固体CaO)(不能用浓H2SO4、CaCl2干燥,因CaCl2与NH3反应:CaCl2+8NH3= CaCl2·8 NH3)④收集:向下排空气法收集⑤验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蘸有浓HCl的玻璃棒接近瓶口(产生白烟)。
⑥尾气吸收:水(防止倒吸)4.铵盐(1)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都易溶于水(2)铵盐的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受热易分解NH4Cl NH3↑+ HCl↑(用于除去或分离铵盐)NH4HCO3NH3↑+ H2O + CO2↑②与碱反应NH4++OH-NH3↑+H2O(用于NH4+的检验)③NH3与NH4+的相互转化5.硝酸(1)酸的通性:(石蕊、金属、碱、碱性化合物、某些盐)(2)氧化性:①与金属单质的反应:a.活泼金属b.Al、Fe钝化常温浓硝酸可使铝、铁钝化,但加热能使它们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Al+6HNO3(浓)Al(NO3)3+3NO2↑+3H2Oc.不活泼金属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②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C+4HNO3(浓)CO2+4NO2↑+2H2O③与还原性物质的反应:如可使下列变化发生Fe2+→Fe3+;SO32-→SO42-;I-→I2(3)不稳定性:(浓硝酸应保存在棕色瓶中,并置于阴凉处)【典型例题解析】类型一:氯及其化合物例1、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A.CuCl2B.FeCl2C.FeCl3D.AlCl3【思路点拨】具有可变价态的金属(如Fe、Cu等)与氯气反应,生成高价态金属氯化物;活泼的金属与盐酸反应,生成低价态金属氯化物,而不活泼的金属与盐酸不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