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平衡状态及其判断

合集下载

人教高一化学必修2-教你三法断平衡

人教高一化学必修2-教你三法断平衡

教你三法断平衡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这是化学平衡的概念,也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判断依据,为此可有如下的判断方法(以x A+y B z C为例):1.直接判断法(1)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0;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v A(消耗)=v A(生成)。

(2)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不变”不能理解成“相等”或“成某一比例”)。

2.间接判断法(1)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物质的量分数或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2)体积一定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3)状态一定时,各气体的体积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3.特例判断法(1)对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分子总数不相等(x+y≠z)的可逆反应来说,混合气体的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时,反应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对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分子总数相等(x+y=z)的可逆反应来说,混合气体的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而改变时,不能作为该反应是否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

(2)当存在有色气体的反应体系的颜色深浅不再变化时(如:2NO 2N2O4平衡体系的红棕色深浅不再变化),标志该可逆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例题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 AB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同时生成n mol B2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 B2解析如果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或B2),说明有2n mol AB发生分解,如果此时有2n mol AB生成,则表示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同理,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说明有n mol A2和n mol B2发生了化合,如果此时有n mol B2生成,则表示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高一化学 专题14 化学平衡 含解析

高一化学 专题14 化学平衡 含解析

专题14 化学平衡【知识回顾】一、化学平衡1.可逆反应(1)概念: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2)表示:采用“”表示。

(3)特点:①二同:a.相同条件下;b.正逆反应同时进行。

②一小:任一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任一组分的转化率均小于100%。

2.化学平衡状态(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均保持不变的状态。

(2)特征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②等——V(正)=V≠0;③动——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④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⑤变——外界条件改变,平衡也随之改变。

3.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1)本质标志:v(正)=v(逆)——反应体系中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

(2)等价标志: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反应物的转化率等保持不变。

注意: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有两个核心的判断依据:①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②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只要抓住这两个特征就可确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对于随反应的发生而发生变化的物理量如果不变了,即说明可逆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关键是看给定的条件能否推出参与反应的任一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二、化学平衡移动1.概念: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以后,若反应条件(如温度、浓度、压强等)发生了变化,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也会随之改变,从而在一段时间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这种由原平衡状态向新平衡状态的变化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2.过程:3.平衡移动方向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1)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v正=v逆,平衡不移动。

(3)v正<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化学平衡判断专题

化学平衡判断专题

二 化学平衡的标志:变量不变即平衡
1 直接标志:N2(g) + 3H2(g)
2NH3(g)
同一物质:(1) V正(N2)=V逆(N2) V正(NH3)=V逆(NH3)
(2) 消耗1molN2同时生成1molN2 消耗1molNH3同时生成1molNH3
(3)断裂1mol N三N 键同时形成1mol N三N 键 断裂3molN--H键同时形成3molN--H键
A D 的分子数不变 B A物质的量分数不变 C B的体积分数不变
D CA:CB:CC:C D=1:4:2:2
⑵ 间接标志 (1)有颜色的物质参与反应,颜色不变则平衡
(2) 恒容绝热时,体系温度不变 (3)各组分转化率、产率不变 (4) 气体总物质的量: ∆n=0 n总不变 则不平衡
∆n≠0 n总不变则平衡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NO2的转化率保持不变 ⑦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综合提高] 1 在恒容恒温容器中:
能说明N2 (g) +3H2 (g) 能说明 I2 (g) +H2 (g) 能说明A (s) +3B (g)
2NH3 (g)达平衡的是( ACD ) 2HI (g)达平衡的是( D ) 2C (g) +D (g)达平衡的是( BCD )
D. 混合气体的温度不再变化
例4、 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
A(g)+3B(g)
2C(g)+2D(s) 达到平衡的标
志的是( ②⑧ )
①C的生成 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A、B、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

微考点10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 -高一化学易混易错微考点(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解析版)

微考点10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  -高一化学易混易错微考点(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解析版)

微考点10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易混易错聚焦一、聚焦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状态的误区1.易混易错点(1)可逆反应不等同于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可逆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2)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可以从正反应方向建立,也可以从逆反应方向建立。

(3)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指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若用不同物质表示时,反应速率不一定相等。

(4)化学反应达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百分含量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

(5)可逆反应体系中,反应物不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生成物也不能完全转化为反应物。

2.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1)正、逆反应速率相等①同种物质:v 正=v 逆≠0②不同种物质:v 正(A )v 逆(B )=A 化学计量数B 化学计量数(2)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①各组分的浓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②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3)间接标志——“变量不变”①反应体系中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改变而变化(适用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

②对于反应混合物中存在有颜色变化的物质的可逆反应,若体系中颜色不再改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③全是气体参加的反应前后化学计量数改变的可逆反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④对绝热密闭容器,温度保持不变。

⑤对恒压容器的非等体积气体反应,密度保持不变。

总之,选定反应中“变量”,即随反应进行而变化的量,当变量不再变化时,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4)①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的反应,总压强不变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的标志;恒温恒压条件下,对于一切可逆反应,总压强不变均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的标志。

②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物、生成物都是气体的化学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作为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

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物、生成物都是气体的化学反应,若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作为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

高中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高中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 各组分的量(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2. 判断原则: 前变后定
3. 常考化学平衡的判断方法:
(1)直接判断:v(正) = v(逆) ≠ 0;
①同种物质,方向相反,速率相等。
②不同物质,方向相反,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
例1:下列各关系式中能说明反应N2+3H2
态的是 B
2NH3已达平衡状
A. 3v正(N2)=v正(H2) C. v正(N2)=v逆(NH3)
确的是___C____。
A. Q1+Q2>Q3 B. Q1+Q2>2Q3 C.2Q1+Q2<4Q3 D.2Q1+Q2 <2Q3
衡状态的是 BC
A. 混合气体的压强
B. 混合气体的密度
C. B的物质的量浓度
D.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4. 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A(g)+B(g) 2C(g),已知 反应过程某一时刻A、B、C浓度分别为0.2 mol·L-1、0.1 mol·L-1、
0.2 mol·L-1,达到平衡时浓度可能正确的是 B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2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5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学习目标】(1min) 1. 掌握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 2. 巩固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问题导学】(5min) 1. 化学平衡状态具有什么特征? 2. 判断化学平衡的标志是什么?
【点拨精讲】(24min)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 判断依据:(1) v(正) = v(逆) ≠ 0;
E. 生成0.5molN2的同时,有1.5molH2生成
F. 2V正(H2) = 3V逆(NH3)
(2)间接判断:

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6.2.3化学平衡状态(共33张ppt)

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6.2.3化学平衡状态(共33张ppt)

任 务 02
2.1 化学平衡的建立
高温高压
N2 + 3H2 催化剂 2NH3
反应刚开始时:

率 v
v正
v逆
0
反应过程中:
v正 = v逆
化学平衡状态
t1
时间t
反应物浓度—最—大——,正反应速率—最—大—— , 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生成物浓度为—0——,逆反应速率为—0—。 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逆反应速率—逐—渐—增— 大
2.建立个性与共性、对立与统一的科学辩证观。
教学引入:高炉炼铁尾气之谜
教学引入:高炉炼铁尾气之谜
增加炼铁高炉的高度,不能改变高
炉尾气中CO的比例,原因是:
C+CO2
2CO是一个可逆反应,不
能完全进行,存在一定的反应限度。在
高炉中Fe2O3与CO的反应也不能全部转 化为Fe和CO2。
任 务 01
×100%
课堂检测
2.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高温高压
N2 + 3H2 催化剂 2NH3
673 K、30 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c点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a点的正反应速率比b点的大 C.d点(t1时刻)和e点(t2时刻)处n(N2)不同 D.在t2时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课堂检测
3.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
N2 + 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表示正、逆
反应速率可以用N2或H2或NH3来表示:下列能表示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高中化学必修2》课程纲要

《高中化学必修2》课程纲要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必修2》◆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人教版2007年第三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2. 设计《课课练》,并根据学情和教材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优化作业》。

二、实施方式设计预习提纲,同时依据课程标准辅助相应适量的《课课练》和优化作业,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堂巩固.预习提纲的结构分为:预习要点(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建议等),学习摘要,尝试应用与交流,问题整理反馈。

《课课练》和优化作业分基础巩固(90%)和拓展提高(10%)两部分,并规定合理的量和完成时间,力求课堂完成、课堂反馈、课堂解决.三、教∕学方法1. 问题驱动教学: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习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交流,主动思考分析、解决。

2。

先学后讲:课前预学探究,课中互助交流,发现问题和质疑,重点释疑共享,课堂反馈,巩固拓展。

3. 重、难点讲授:对于核心知识中的重、难点内容,典型例题,学生在预习或平时学习中所反映出的共性问题要精讲精练。

4. 巩固训练与分层辅导:分层设计相应的优化作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全批全改和部分面批面改相结合的形式实施分层辅导,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帮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5. 合作学习:建立4-6人组成的互助学习小组(指定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两名同学为组长、副组长),指导小组内学生制定互帮互学的要求和措施,进行组内讨论交流、方法分享、互评互学,达到组内合作学习、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6. 自主学习:勇于质疑,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查阅查资料、分析、解决问题,善于类比和反思,查漏补缺,定时完成课内外作业,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7。

复习与总结:善于总结和归纳,以每章或单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进行回顾和总结,梳理知识主干,构建单元的知识网络结构图,从整体上了解把握本单元知识和方法,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如何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如何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本质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特征是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具体如何判断是否平衡,主要看哪些量是变量,哪些量是恒量。

当变量不变时,化学反应就达到平衡状态。

一、判断反应体系中的变量和衡量1.总量:反应体系的总质量;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气体的总分子数);气体的总体积;气体的总质量;气体的密度;绝热体系的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混合气体的压强。

2. 个量:某反应物的质量、物质的量、分子数;某反应物的转化率、利用率或产物的产率;某气体的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气体的分压;某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正反应速率或逆反应速率;同一方向的某种或几种物质的转化量和生成量(与反应物质化学计量数成比例);相反方向的某种或几种物质的转化量和生成量(与反应物质化学计量数成比例);相反方向的某种或几种物质的断裂的化学键或生成的化学键(与反应物质化学计量数成比例对应数目的键)。

二、判断平衡状态的方法1.观察变量:当反应体系中的某个变量不变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极限思维法:假设反应向一个方向进行到底,观察这个方向的相关量是否发生变化。

若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三、实例分析反应体系:aA(g)+ bB(g)→cC(g)1.判断平衡状态的标志:(1)当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含量等变量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观察反应速率、转化率、产率等指标,若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实例分析:(1)降低温度,二氧化硫转化率增大,反应速率减小。

(2)在600℃时,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波动,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综上所述,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需关注反应体系中的变量,运用极限思维法分析各变量是否发生变化。

当变量不变时,可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用 NO2、NO、
O2 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 2∶2∶1 的状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⑦混合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⑦ C.①③④⑤ B.②③⑤⑦ D.全部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题组一
1
2
题组二
3
4
5
6
A.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
C.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


B.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 E. 单位时间内消耗2nmolNO2的同时生成2nmolO2 ( ) F. O2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
⑶、特殊标志:
①、对于有色物质参加反应,如果体系颜色不变, 反应达到平衡 ②、对于吸热或放热反应,如果体系温度不变, 反应达到平衡 ⑷、在等系数的气体反应中(只有气体)不能 作为平衡判据的是:
举例反应
mA(g) + nB(g)
pC(g) + qD(g)
平衡
压 强 ①m+n≠p+q时,总压强一定(其他条件一定) (恒容) ②m+n=p+q时,总压强一定(其他条件一定)
混合气体 的平均
分子量
不一定平 衡
① 一定时,只有当m+n≠p+q时,
②一定,但m+n=p+q时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在其他条 件不变的条件下,体系温度一定时
不一定平衡
平衡 不一定平 衡 不一定平 衡 不一定平 衡
正、逆反 应速率 的关系
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A同时生成m molA,即 v正=v逆 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B同时生成p molC, 均指 v正 ③vA:vB:vC:vD=m:n:p:q, v正不一定等于v逆 ④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了n molB,同时消耗q molD,因 均指 v逆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题组一
1
2
题组二
3
4
5
6
7

题组二 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判断
4.下列说法可以证明 H2(g)+I2(g) 两个 H—I 键断裂
②⑥⑨ 2HI(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H2 的同时,生成 n mol HI
②一个 H—H 键断裂的同时有 1 ③百分含量 w(HI)=w(I2) ④反应速率 v(H2)=v(I2)= v(HI) 2
7
8
题组二 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判断 6.在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s)+2B(g)
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能够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C.A 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C(g)+D(g),当下列 ( B )
解析 因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故无论反应是否平衡,混合气体的压强和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都不改变; A 为固态,其物质的量浓度为常数;若反应正向 移动,混合气体的质量增加,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大,反之变小, 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题组二 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判断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3.可逆反应:2NO2(g) 的标志的是 2n mol NO2
2NO(g)+O2(g)在体 (
A
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O2 的同时生成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O2 的同时生成 2n mol NO 态
气体的总压、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混合气体的密度、
【例5】 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 应A(g)+3B(g) 2C(g)+2D(s)达到平衡的标志 的是( ②⑧ ) ①C的生成 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A、B、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 3amolB ⑧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⑤体系中某反应物的转化率或某生成物的产率达到最大值且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以下几种情况不能作为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a.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混合气体的压强或气体的总物 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如2HI(g) 而变化。如2HI(g) I2(g)+H2(g)。 I2(g)+H2(g)。 b.全部是气体参加的体积不变的反应,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题组一
1
2
题组二
3
4
5
6
7
8
题组二 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判断 5.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2X(g)
Y(g)+Z(s), ( C )
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反应容器中 Y 的质量分数不变 C.X 的分解速率与 Y 的消耗速率相等 D.单位时间内生成 1 mol Y 的同时生成 2 mol X
2.“两标志”
(1)本质标志 v正=v逆≠0。对于某一可逆反应来说,正反应消耗掉某
反应物的速率等于逆反应生成该反应物的速率。
(2)等价标志 ①全部是气体参加的气体体积可变的反应,体系的压 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例如,
N2(g)+3H2(g)
2NH3(g)。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②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③对同一物质而言,断裂的化学键的物质的量与形成的化学键的物质的量相等。 ④对于有有色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的颜色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例如,2NO2(g) 注意 N2O4(g)。
⑤c(HI)∶c(H2)∶c(I2)=2∶1∶1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 子质量不再变化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⑩温度和压强一 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解析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等的可逆反应,可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键断裂、物 解析 (1) (1)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等的可逆反应,可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键断裂、物 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颜色、温度、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压强、密度等来判断。 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颜色、温度、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压强、密度等来判断。 (2)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相等的可逆反应, 可从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键断裂、 物质的量、 (2)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相等的可逆反应, 可从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键断裂、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颜色、温度等来判断 (此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压强、密度不能作为 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颜色、温度等来判断 (此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压强、密度不能作为 判断依据 )。 判断依据 )。
平衡 不一定平 衡 平衡 不一定平 衡
Mr
温 度
体系的密 度
ρ密度一定
2018年12月11日星期二
知识梳理·题型构建
“两审”“两标志”突破化学 平衡状态标志的判断 1.“两审”
一审题干条件: 是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 二审反应特点:①全部是气体参与的等体积反应还是非等体积反应; ②有固体参与的等体积反应还是非等体积反应。
解析
X 的分解速率与 Y 的消耗速率之比为 2∶1 时, 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
衡状态,故 C 项说明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小结:
举例反应 混合物体 系中各成 分的含量
mA(g) + nB(g)
pC(g) + qD(g)
平衡 平衡 平衡
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
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一定 ③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 ④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一定
c.全部是气体参加的反应,恒容条件下体系的密度保持不变。
复习: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以xA(g)+yB(g) zC(g)为例,分析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和反应混合物各组分浓度 保持不变是判断平衡的两大主要标志
⑴、直接标志:
速率关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 v正= v逆
在固定体积的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NO2 2NO + O2 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