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中心建设规划

合集下载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概述(Ⅱ)——研究试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概述(Ⅱ)——研究试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展 工 程 材 料 服 役 性 能 研 究 、先 进 材 料 解 析 与 综 合 评
价 等 关 键 技 术 研 究 ,建设 重 大工 程 材 料 测 试 共 性 技
务 l 。 丁程
1 0 [ r c neadTc n l y dri t no r io a C ieeMe i n dMa r d a 0 Wol Si c n eh o g ̄ en a o Ta t nl hns dc ea t i Me i ] d e o Mo zi f di i n ea c

构 建全 国大 型 科 学 仪器 设 备协 作 共用 网
在 现有 全 国大 型科 学 仪 器设 备 协 作 共 用 网 的基 础 上 ,以 国家 级 分 析 测 试 中心 和 国家 大 型 科 学 仪 器
中 心 为协 作 共 用 网 的重 要 结 点 ,建 设 大 型 科 学 仪 器
资 源 、分 析测 试 和技 术 方 法 等 功 能 完 备 的应 用 与 服
维普资讯
世 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科技 论坛
3 .国家大 型科 学仪 器 中心 的 建 设 与 完善
重点对现有 1 0个 国家 大 型 科 学 仪 器 中 心 在 仪
表 性 区域 和 生 态 环 境 类 型 的 野 外 试 验 观 测 站 群 、 数
境 、 源协 调 发 展 的重要 基 础 之 一 。 资
二 、研 究 实 验基 地 建 设 建立 与 国际 接 轨 的管 理 体 制 和运 行 机 制 ,坚 持
高标 准 、 起 点 , 取 “ 点 启 动 、 批 实 施 、 个 论 高 采 试 分 逐
1 国 家生 态 系统观 测研 究 台站 网络 建 设 .

关于建设中试中心项目的申请报告

关于建设中试中心项目的申请报告

关于建设中试中心项目的申请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方面仍存在差距。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向高质量发展,我单位拟建设一个中试中心项目,旨在为科研人员提供创新测试环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

二、项目背景当前,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科研资源分散、创新周期长、成果转化难等。

因此,建设一个中试中心项目势在必行。

该项目将为科研人员提供一流的研发设备和实验平台,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

三、项目目标1.搭建一流的研发设备和实验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创新测试环境;2.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效率,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3.吸引更多优秀科研人员和创新团队参与项目,形成协同创新效应;4.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向高质量发展。

四、项目内容1.设备建设:购置一批先进的研发设备,包括实验仪器、生产设备等,满足科研和中试的需求;2.平台建设:搭建一个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实验、研发、测试等服务;3.人才引进:吸引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和创新团队加入项目,提升项目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4.产业合作: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五、项目计划1.前期准备阶段:调研市场需求,制定项目规划和预算,组建项目团队,寻找合适的场地;2.设备建设阶段:购置研发设备,完成设备安装和调试,建立设备管理制度;3.平台建设阶段:搭建创新平台,建立服务流程和管理体系,制定开放共享政策;4.人才引进阶段: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开展人才招聘和培训工作,吸引优秀科研人员和创新团队;5.产业合作阶段: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六、项目预期效益1.提升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2.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向高质量发展;3.吸引更多优秀科研人员和创新团队加入项目,形成协同创新效应;4.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化工试验室建设方案

化工试验室建设方案

化工试验室建设方案一、建设目标本实验室建设的目标是为了提供一个安全、实用、高效的化工试验环境,为科研工作和学生实践提供支持和保障。

实验室将配备先进的设备和设施,满足各类化工试验的需要。

二、实验室布局1. 实验室总面积为200平方米,分为三个区域:样品准备区、试验区和储存区。

2. 样品准备区设置有样品处理台、样品储存柜、物质称量仪等设备,用于样品的准备和处理。

3. 试验区主要用于进行各种化工实验,配备实验台、试验仪器和设备,如反应釜、离心机、pH计、气相色谱仪等,并设有通风系统和安全装置。

4. 储存区采用专门的储物柜,用于存放试剂、溶液、样品等化学品,设有通风设施和防火措施。

三、实验室设备1. 通用设备:如天平、电磁搅拌器、热水槽、溶解仪等。

2. 分析测试设备: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质谱仪等。

3. 仪器设备:如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核磁共振仪等。

4. 特定设备:如高温高压反应釜、恒温恒湿培养箱等。

5. 安全设备:包括急救箱、安全镇静洗眼器、火灾报警器等。

四、环境控制1. 实验室内部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并设置恒温空调系统,以保持恒定的温湿度条件。

2. 实验室地面使用耐酸碱、耐磨损的材料,易清洁,并采取防滑措施。

3. 为防止环境污染,设有废液收集系统,废液适时处理。

五、安全管理1.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实验,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2. 紧急停电、紧急疏散等紧急情况设有紧急预案和相应的应急设施。

3. 实验室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消防演练,保持安全设备和消防器材的完好性。

4. 设置警示标识、警示标识、化学品标签等合理的标识系统,方便识别和管理。

六、资源支持1. 实验室将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2. 定期更新实验室设备和器材,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提供最新的试验条件。

3. 提供充足的化学试剂、溶剂、标准品等实验材料。

七、质量追踪实验室将建立质量管理系统,随时跟踪实验室设备的运行状态、设备维护情况和实验结果,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华为检测试中心2020年工作计划

华为检测试中心2020年工作计划

华为检测中心2020年工作计划一、总体思路2020年,根据公司产品和市场发展总体战略规划以及产品质量管理要求,检测中心将加强综合测试能力建设,特别是加强EMC、环境可靠性的测试能力建设,夯实基础。

大力投入产品研发的定型验收、出厂抽检以及投标送检前测试,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同时加强实验室和设备管理,营造良好的测试环境,提升检测和服务水平。

二、工作重点(一)产品研发定型全功能验收测试现阶段重点是开展产品验收的EMC、环境可靠性测试,并根据产品实际情况与产品事业部、研发中心共同展开软件功能、台体自动化等测试。

(二)产品出厂抽检与生产制造基地一起建立公司层面的产品出厂抽检流程,建立科学的抽样方法。

组织人力资源对公司各产品领域产品逐个进行梳理,为现有产品建立产品测试档案,包括全面的最新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测试方案、测试用例以及测试报告等等,形成标准抽检模板,并建立较为完整的测试环境。

当前产品的出厂抽检重点加强EMC、环境可靠性的测试,在做好、做透EMC、环境可靠性测试的基础上,逐步进行功能的检测。

功能的检测先由营配自动化产品台体测试开始,逐步覆盖其他功能和其他产品。

(三)样机送检前全功能测试全力配合营配网事业部、研发中心做好2020年3~4月份南网营配自动化产品招投标送检的软硬件测试。

后续将逐步为营配自动化产品、智能AI产品以及充换电产品提供投标送检前的EMC、环境可靠性委托测试服务,并与产品事业部部、研发中心协同进行功能测试。

(四)建立产品测试档案和用例库从营配自动化产品开始,为每种产品建立产品测试档案,逐步建立较为全面的EMC、环境可靠性测试方案和用例库,使得每一个测试步骤细化可控、遵循标准,并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测试环境。

逐步覆盖到智能AI产品、电动汽车充换电产品等产品领域。

(五)营造良好的测试环境,提升服务水平改善实验室环境,提供常用测试辅助工具,增加整改焊接台,方便测试整改。

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并提供设备使用培训和测试协助,同时改善在线设备管理系统,提供更方便的设备查询和借用服务。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分析测试中心建设的探讨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分析测试中心建设的探讨
.-— — —
7 .— 4 — - —
解萍基创人培的析试心设探 丽 于新 才养分测中建的讨
设备 , 必要 的分析 测试 技术 与方 法训 练不 仅 可 以增 强
学生 的动 手实 践 能力 , 且 可 以增 强 学生 的学 术研究 而 能力 和技 术研 发 能力 , 助 于培 养 出创 新 型 人才 , 有 适
培 养 中的 作 用
高校 分析测 试 中心在学 校 的科 研 、 学工作 中发 教
挥 了很大作 用 , 生 了较 好 的效 益 。 “ 、 、 ” 产 高 精 尖 的 仪 器设备在 一定程 度 上 反 映着 学 校科 研 实 力 的强 弱 和科研手段 的高低 , 学校 教 学科 研 、 科 建设 和人 是 学 才 培养 的重 要保 障 。
第2 4卷第 6期 21 0 0年 6月
化工B T tU
Ch m ia Id sr i e e c l n u ty Tm s
V 1 4, . o. 2 No 6 J n 6. 0 0 u . 2 1
d i1 . 9 9 j i n 1 0 o :0 3 6 / . s . 0 2—1 4 2 1 . 6 0 0 s 5 X. 0 0 0 .2
试 中心的定位也各有不 同。以黑龙江科技学 院新建分析测试中心为例 , 探讨了 以培养创新 型人才为 目标 的分析测试
中心的建设规划 。
关键词 创新人才 分 析 测 试 中心 建 设
随着 经济 的快 速 发展 , 会对人 才 的需 求从 最初 社
资 源 , 立分析 测试 中心 , 于完善 实践教 学体 系 , 成 对 实 现人 才 培养 目标 , 培养 创新 型人才具 有重 要意义 。
1 1 充 分发挥 分析 测试 仪 器 的作 用 , 实现 创 新型 . 是 人才培 养 目标 的有效途 径 由于分 析测 试 技术 在科 学 研究 、 质量 监 控 、 决 解

实验室规划建设方案

实验室规划建设方案

实验室规划建设方案
为了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我们需要对实验室进行规划和建设。


验室规划建设方案需要考虑实验室的功能需求、空间布局、设备配置、安全管理等方面,以确保实验室能够满足科研和教学的需要。

首先,我们需要对实验室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

根据实验室的具体用途,确定
实验室需要哪些功能区域,例如样品准备区、实验操作区、仪器设备区、数据分析区等。

在确定功能区域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实验室的使用频率和使用人数,以确定各个功能区域的大小和位置。

其次,空间布局是实验室规划建设的关键。

在确定功能区域的基础上,需要合
理布局各个功能区域,确保实验室的通道畅通、工作区域布局合理、设备摆放合适。

同时,还需要考虑实验室的通风、采光等环境因素,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设备配置是实验室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

根据实验室的功能需求,确定实验室
需要哪些设备和仪器,并合理配置这些设备和仪器。

在设备配置方面,需要考虑设备的品牌、型号、数量、摆放位置等,以确保实验室能够进行科研和教学活动。

安全管理是实验室规划建设的重点。

在实验室规划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实验
室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实验室的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紧急设备、安全标识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实验室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以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综上所述,实验室规划建设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实验室的功能需求、空间布局、
设备配置、安全管理等方面,以确保实验室能够满足科研和教学的需要。

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我们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为科研和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检验实验室建设规划

检验实验室建设规划

宇美检验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室的筹建总规划原则应以自身检验需求为根本,附带厂区环境为参考,结合外部获得推广评审标准为主要,而拟定实验室总建设规划原则。

一、建设依据、目的。

1、为了满足自身生产检验及产品改良需求以及依据安徽省外墙建筑材料推广要求,“安徽省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对于评定推广新型外墙墙体建筑材料评审要求,主要依据《安徽省建设新技术新产品推广证书管理办法》的具体内容。

外墙墙体建筑材料生产厂家需要获得推广,需要保证所生产的墙体材料质量达标,必须拥有自检相应实验室。

所以需要建设相应标准的检验实验室。

2、在评定方面具体要求为:检测设备:配有恒温干燥箱、万能试验机(10-100kN)、养护箱、试模的出厂检测仪器。

附有相关设备功能清单、购置发票和有效检定、校准证书。

所以以上设备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必须配备。

二、建设期限公司设定的试生产期限为5月20日,自试生产至投产阶段应至少有2个月时间,故而从总体估算实验室的的预期建设期限应为三个月。

三、硬件规划根据“安徽省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的《安徽省建设新技术新产品推广证书管理办法》所要求的检验设备硬件标准,所实行的检验实验项目必须按此标准建设,且结合公司自身对产品及原材料的检验需求以及未来的开发改良需求,具体的建设节点应该按照“投产前”“评审前”两个节点步骤实行,具体如下:1、投产前投产前的主要目标是为满足公司生产过程里原材料检验、成品检验的基本需求。

所添置的实验设备应能满足以上两点的要求。

2、评审前评审前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满足评审时“安徽省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所规定必须要有的检验项目能够得到满足,确保评审时能够顺利通过。

进而对公司的内部检验也是一个提升。

四、场地规划1、公司现有实验室场地位于一号生产车间内,内部尺寸为7500mm*6000mm,共计45m2。

南侧有窗,出入门位于北侧厂房内。

2、按实验室基本建设规范,应将操作台布置于南侧有窗位置,小型称量设备及实验易损器具摆放于操作台上,水路管线分布于南侧。

分析测试中心年度工作计划

分析测试中心年度工作计划

分析测试中心年度工作计划一、引言测试中心是一个组织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软件和硬件产品的测试工作。

测试中心的年度工作计划是一个指导性的文件,用于规划和安排测试中心在接下来的一年内的工作任务和目标。

本文旨在对测试中心年度工作计划进行分析,以确保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目标和任务测试中心的年度工作计划应该明确其目标和任务。

目标是指测试中心在一年内希望达到的目标结果,而任务是实现这些目标所需完成的具体工作。

测试中心的目标可能包括提高测试效率、提升测试质量、降低测试成本等,而任务则涉及到制定测试计划、执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等。

三、工作计划内容1.测试项目规划测试项目规划是测试中心年度工作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测试项目规划中,需要确定测试项目的范围、时间、资源等,并对测试进度进行安排,以确保测试项目按时完成。

2.测试流程优化测试流程是测试中心工作的基础。

通过优化测试流程,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质量。

测试中心年度工作计划应该对测试流程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瓶颈和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以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

3.测试工具和环境建设测试工具和环境对测试人员的工作至关重要。

测试中心年度工作计划应该明确测试工具和环境的需求,并制定相应的建设计划,以确保测试人员有适当的工具和环境来完成测试工作。

4.测试人员培训和管理测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对测试工作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测试中心年度工作计划应该包括测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计划,以提高测试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

5.质量保障和改进测试中心的工作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测试服务。

为了保证测试质量,测试中心年度工作计划应该包括质量保障措施的制定和改进计划的制定,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风险分析测试中心的工作面临着各种风险,如测试项目延期、测试资源不足、测试覆盖不全等。

测试中心年度工作计划应该对这些风险进行分析,并制定应对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

五、评估和改进测试中心年度工作计划的最终目的是改进测试中心的工作效果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峰重叠会影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准确性 及精度,所以必须进行重叠峰剥离。有 专门方法计算重叠值并已经程序化。
2019/9/8
• 逃逸峰剥离:入射到探测器的X射线会造成探 测器工作介质物质的激发,从而产生特征X射 线,如果这种X射线光子逃脱探头的检测,就 会造成一定的入射能量损失,并在谱图上形成 额外的谱峰,即逃逸峰。其能量为 • Ei–E0
• 定性分析:根据谱线的波长或能量特征值进行。 • 定量分析:C/C0=I/I0 • I量0和,C而0I分和别C为为分标析准样样品品XX射射线线强强度度和和元元素素含的量含。
201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8
• 3.2各种校正、重叠峰与逃逸峰剥离 • 定量分析的基本公式:C/C0=I/I0 • • I0和 C0分别为标准样品X射线强度和元素的含
3 X射线能谱与波谱定量分析
• 3.1定量X射线显微分析:
• 历史:用特征X射线进行化学分析,可以追朔到1913年Moseley 时代。那时。X射线光谱学产生了。在以后的二、三十年间发展 成为一门实用科学。1958年,第一台电子探针在法国CAMECA 诞生,1960年在英国剑桥,第一台能提供元素在样品中分布的成 象分析仪器问世。
量,而I和C为分析样品X射线强度和元素含量。 • 但以上公式中,强度I和I0要求是校正后的数值。
这些校正包括:仪器校正、逃逸峰和背景去除、 重叠峰剥离、也还包括阻挡校正、背散色校正、 吸收校正、荧光校正
2019/9/8
• 背景校正: • X射线的背景由样品内产生的连续X射线和随
后的样品部分吸收造成,对能谱分析,连续X 射线在探头内的损失对背景强度有影响。所以 背景校正由以上部分构成。
2019/9/8
• 吸收校正:样品对X射线的吸收效应必须校正。样品 越厚,吸收效应越明显。设样品深度为z处产生X射线 光子,则在深度z处产生的X射线在样品中穿过的路程 为 zcscθ(1/sinθ)。 此 时 , 其 强 度 减 少 了 exp(μρzcscθ)( 这 里 , μ 为 质 量 吸 收 系 数 ) 。 若 定 义 Φ (ρz)为特征X射线的深度分布函数,吸收校正因子fa fa=1/
• 这里,Ei为产生逃逸峰元素的能量,E0是探测 器工作介质物质的X射线激发能量。正比计数 管为2.96 keV,硅(锂)探头为1.739keV。
2019/9/8
• 阻挡校正:阻挡校正来源于电子与样品的交互 作用,它影响X射线产生的效率。
• 当电子束入射样品后,电子的能量在样品中逐 渐损耗。假定这些损耗是连续的,则能量为E 的电子经路程长度x时,材料的阻挡本领用下 式表示 s=–(1/ρ)•dE/dx
2019/9/8
• 荧光校正:样品中被分析元素之间和同一元素 原子内各壳层之间辐射激发,以及连续谱激发 都会对接收到的X射线强度产生影响,需要校 正。
• 如K-K荧光,被样品中另一元素K辐射所激发 的K辐射。
• fF=1/(1+(If/Ii)) • If/Ii由Castaing表达式给出,可参阅相关文献
• 自1968年Duncumb首先在透射电镜上安装波谱分析仪以来,对 微区结构和化学成分同时分析的方法获得迅速发展。随着扫描分 析电子显微术、透射分析电子显微术和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的 逐渐成熟,所分析区域越来越小。在达到0.5微米的空间分辨率 广泛应用后,由于使用高加速电细电子束和薄样品,对区域为百 埃甚至更小的超微区进行化学分析的技术也正在成熟。
• X射线能谱(EDS)与波谱(WDS)相比,其 峰背比小一个数量级,所以背景校正就更加重 要了。
• 关于连续X射线的产生、在样品内的吸收以及 在探头内的损失,都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 给出了专门的表达式,并已经程序化。
2019/9/8
• 重叠峰剥离:在X射线显微分析中,会遇 到元素特征峰重叠现象。X射线能谱 (EDS)与波谱(WDS)相比,不但峰 背比小,分辨率也低得多,因此峰的重 叠在分析过程中经常发生。
2019/9/8
• ZAF校正:阻挡校正因子fs,背散射校正fb, 吸收校正因子fa和荧光校正因子fF皆考虑材料 本身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统称为基质校正。
• 其中,背散射校正因子和阻挡校正因子为原子 序数Z的函数,二者可以合并,fsfb =fz。此时, 基质校正M= fsfbfafF=f(ZAF),称之为ZAF 校正。即原子序数校正、吸收校正和荧光校正。
高。 • (6)分析速度快,准确度较高,但不如常规化学分析。 • (7)设备价格昂贵, 无法分辨H、He、Li,对 C、N等轻元素分
析误差较大。
2019/9/8
Al合金中晶界析出相形态

2019/9/8
Al-Mg合金的拉伸断口
2019/9/8
• 定量与定性分析:入射电子激发样品产生的特 征X射线可用来进行成分分析,定性分析可以 进行该区域的元素识别,定量分析可以确定该 区域各元素的含量。
2019/9/8
特点:
• (1)综合分析能力强,可对同一微区进行成分和组织结构分析 • (2)可分析镀层和薄膜的成分和厚度,尤其是多层复合膜 • (3) 测定元素含量范围宽(波长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谱仪对元
素的检测范围为10-5~100%, 误差为0.5% • (4)可直接对导电固体样品进行分析微区分析,对样品无损伤。 • (5)谱仪具有自动化、智能化和专业化特点,长期使用稳定性
• 其中,ρ为材料的密度,s为阻挡本领。负号表 示E随x增加而减小。在实际校正过程中,通常 采用近似公式进行校正计算。
2019/9/8
• 背散射校正:电子束入射到样品中,有 一部分留在样品里并与样品的原子相互 作用产生各种辐射,但也有一部分由于 产生背散射离开样品。
• 背散射可又背散射系数加以定量描述。 所谓背散射系数,是指离开样品的那部 分电子所占的分数。电子束对样品的入 射角变化,会改变背散射系数。
• 式中,积分函数通常用实验确定。
2019/9/8
• 吸收校正:样品对X射线的吸收效应必须 校正。样品越厚,吸收效应越明显。在 样品一定深度处产生X射线光子,在样品 中出射的过程会被样品吸收,引起其强 度降低。已经定义了特征X射线的深度分 布函数,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吸收校正因 子。积分函数通常用实验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