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优化设计综合突破专题十七中考作文题型训练三材料作文写作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版
2019最新中考专题复习 近三年中考作文详解

2019年中考专题复习
而今天,我们的学习也是需要有恒心 的,因为知识是从一个字,一门课, 一道题,一本书,日积月累,一点一 滴地积累起来的。如果没有恒心,不 从“一”开始,不进行坚持不懈的积 累,却想一鸣惊人,那只是空想。有 些人一步登天,但是,幻想毕竟不等 于现实。哪有一跃而上的高峰,哪有 一步登天的先例?成功之花,都是用 中考必胜 汗水辛勤浇灌出来的,只有锲而不舍
2019年中考专题复习
点评:本文是一篇有理有据的议论文, 思路清晰,材料充分,文章开篇即表 明观点“恒心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 条件”,接着自然引出古今事例来证 明观点,最后联系现实,总结全文, 点明中心。
中考必胜
2019年中考专题复习
【2017年中考作文】 【思路点拨】 2017年广东中考的作文题《原 来, 》,题目中的“原来”是 题眼,读透题眼很关键。“原来”一 词在字典里有两个解释:一是起初, 没有经过改变的;二是表示发现真实 情况。题目很显然用到了第二种意思。 “原来”限制了考生写作的范围,文 章写作的重点必须要有一个发现的过 中考必胜 程,由不明白到明白的发现真实情况
2019年中考专题复习
【佳作展示】
恒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一 成语已是家喻户晓了。它告诉人们, 恒心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要 想在学习与事业上取得成功,必须经 过长期的坚持不懈,这,需要有恒心。 中考必胜 没有恒心,即使有远大的目标,到头
2019年中考专题复习
翻开史册,古今中外有所成就的人, 哪一个没有恒心?
2019年中考专题复习
姥姥瘦小的身子在前面依旧不停歇 地艰难前进着,那步履似乎变得更加 沉重,前进的速度越来越慢。太阳公 公似乎也很是不给力,这一会儿就连 个脸都不露了。春天真的不会来了吗? 那明媚的阳光、和煦的春风……多希 望我的生活时时处处都有艳阳普照啊!
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训练:专题十七 写作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七写作一、写作题1.微笑,多么温暖的表情。
收获鲜花掌声时,不应欣喜若狂,用微笑淡然面对,才能把握自我;遇到崎岖坎坷时,不应消沉沮丧,用微笑乐观面对,才能突破自我;在平常的日子里,也要面带微笑,去发现生活的美好……请以“面对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2.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当代中国青年“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老师说:“追求梦想过程中,你会经历许多的酸甜苦辣,而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种成长。
”同学说:“人生的故事可更精彩,而我们就是这个故事中的主角。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不要套作,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3.写作语文老师陈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在指导写作的时候,她经常拟写“写作任务单”,引导同学们关注生活或学习中的“痛点”问题,并通过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思考,达到“以文解惑,以文助人”的目的。
下面是陈老师拟定的一份“写作任务单”,请你根据这份任务单写一篇作文。
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⑴亲爱的同学,请问,你在阅读,旅行,锻炼,做家务,练书法,做社会实践等活动前,喜欢做计划吗?依计划行事的过程中,你有过怎样的心理感受?你有过没做计划却先“野蛮”干起来的体验吗?我们的一连串问题想必引起了你不少联想与思考吧。
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与你的同龄人交流,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抒发感想,亦可以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2018-2019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七 材料归纳、分析与鉴赏

例 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
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 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
笑脸逗我;待我佯装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 皮的孩子! (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 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 合爱女的性格特征。 2.结构类 (1)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2)答题模式:不能。因为:①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
3.修辞类
(1)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 处?
(2)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或给人赋予物的形态,或给事物赋予其 他事物的形态,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夸张:营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排比:节奏鲜明,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清单三
艺术鉴赏
对文本材料进行艺术鉴赏,是指对文本材料包含的艺术因素(包括观 察、感受的角度,艺术手法的运用,语言表达,等等)进行鉴别和欣赏。附 加题“鉴赏”的考查虽然出现在《考试说明》中,但在试题中出现得并 不多,这可能是因为在前面的文学作品和古诗词的考查中已出现,为避 免重复,在此就不出现了。
清单四
清单二
内容分析
对所论问题进行分析,是指对文本材料中所论述的某一问题进行分解剖 析,使之更为明确清晰。对文本材料的分析,包括分析文本材料的层次, 分析文本材料的内涵,分析文本材料的意义,分析文本材料的手法,等 等。由于分析对象不一样,其注意点也不相同。分析层次要注意层次之 间的联系;分析内涵要注意表层和深层的意思;分析材料意义,要理解全 文,也要联系有关背景;分析手法要注意手法的表达效果。
2020年初中语文中考复习专题十七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版

专题十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2019·北京)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基础差,底子薄,人口多,贫困人口尤其是农村的贫困人口众多。
为了促进发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异下,政府始终将扶贫减贫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
建国之初,国家实行土地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消除贫困奠定了制度基础。
1978年国家全面实施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为进一步提升减贫成效,自1986年起,党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政府成立了专门扶贫机构,开始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并先后制定实施了《因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2013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和政府又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
图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2017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中国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联合国总部举办的中国脱贫成就展开幕式上,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明娜明确表示,中国减贫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了重要经验。
【材料二】全社会广泛参与扶贫工作,加快推进了扶贫开发的进程。
例如,我国社会参与最广泛的民间公益事业——希望工程,截至2018年已累计接受捐款150.23亿元,资助困难学生594.9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0110所。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因贫困失学的儿童犹如久旱禾苗逢甘霖,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扬起了理想的风帆。
而发达地区、科研院校、民营企业,適过对口支援、定点帮扶、结对帮扶,实施专项扶贫工程,推动了贫困治理的专业化发展,提升了贫困治理的实际成效。
如东部发达地区帮扶西部地区的“东西部扶贫协作”,自1996年至2014年,实施合作项目8万余个。
2019中考作文题目及满分范文三篇

【导语】整理了中考作文题目及满分范文,大家可以看看满分作文都是怎么写的,和自己的作文对比一下,看看思路和遣词造句上的不同都在哪里,在平常多加以练习,一定能在作文上有大的突破!篇一2019年广东中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1)瞬间,也拥有丰盈的过去。
(2)突破,意思是打破,如困难、限制等;突破,是做不敢做、不愿做或没做过的事情;突破,是破茧成蝶。
请根据上述文字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题目要包含词语“瞬间”或“突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美丽的瞬间任何一个美丽的瞬间,都含着万千的艰辛考验。
——题记彩旗飘扬,一个黄色的面庞出现在奥运会的起跑线上。
当哨声响彻耳际,顿时尘土飞扬,一个熟悉的身影飞身而上。
这一刻,空气停止了它的步伐,所有人都屏息凝气。
终于,终点被跨过了,一个奇迹诞生了,整个赛场欢呼雀跃。
就是他,刘翔,被永远载入了史册,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
课堂.上,同学们沉默了,谁也不敢尝试。
黑板上的千古难题让同学们绞尽了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整个教室鸦雀无声,老师焦急地等待着。
不,有一只手坚定地挺立起来,无声地闪烁着光芒。
当他流畅地读出了答案,掌声此起彼伏,笼罩着教室。
看看自己那被笔磨破了的手,他心满意足。
傲梅固然美丽,可人们却仅仅看到了它那盛放的片刻,在那背后,是数不尽的酸楚。
在训练馆中,总能看到一个不变的身影。
在刘翔--鸣惊人之前,这里就是他日夜为伴的“家”。
走.上跑道,地上洒遍了汗珠,就着这些汗珠,成就了瞬间的辉煌。
也许,刘翔肩负着太多了。
十三亿人的希望,刘翔硬是扛着。
于是,他更努力地训练,日夜不歇,哪管它春夏秋冬,哪管它严寒酷暑。
要知道,艳美的彩虹,都是在风雨的考验中诞生的。
夜深了,城里一片黑暗,鸟儿陷入了沉沉的梦乡。
微弱的灯光下,一个稚嫩的身躯,一本破旧的书,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
汗珠溢出了额头,浸湿了衣襟。
专题十七 说明文阅读——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讲义

专题十七说明文阅读——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讲义专题十七说明文阅读知识点讲解考点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1.常见题型(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的特征?(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说明对象的?2.答题思路(1)了解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常从事物的形状、性质、方位、构造、类别、功能等方面进行说明。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抽象事理,常从概念、原理、成因、规律、联系等方面进行说明。
(2)找出说明对象的方法①看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就直接表明了文中要说明的事物,即文章的说明对象。
②抓首段,文章有时在首段结尾处揭示说明对象。
③找结尾段,文章有时会在结尾处点出说明对象。
④抓关键句,有时用中心句或总结句来点明说明对象。
⑤归纳总结,若以上四种方法都不行,可认真研读全文,逐段分析,归纳总结,从而确定说明对象。
(3)概括说明对象特征的方法①抓首括句和中心句,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句,说明文往往运用这些句子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的特征。
②结合标点,尤其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归纳层意,并进行综合概括。
③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摘要组合,并简要地表述。
④对重要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也可以从事物的“定义”入手。
3.答题模板说明对象的特征是:①……②……考点二:分析标题的作用1.常见题型(1)选文的题目有什么作用/好处?2.答题思路标题的作用:(1)内容上:点明说明对象是XX;说明对象的XX特征,揭示说明内容。
(2)表达上:运用了xx(修辞或写作方法)(3)表达效果: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生动形象,新颖有趣。
【注】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情况:(1)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或引用诗句、成语等;(2)运用问句的形式(设问、疑问句;含“为什么”“什么”“为何”等);(3)引用热门话题,贴近生活。
比如“低碳生活”“世博会”等。
考点三:分析说明顺序与文章结构1.常见题型(1)全文(某一段、某几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2019年中考语文-作文写作真题汇编(含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作文写作真题汇编(精选全国中考真题+参考答案,建议下载练习)淮安2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
(60分)语言真奇妙!细加品味你会发现,即便是生活中的一句看似平常的话,说话的语境、方式不同,表达的意思、效果也不同,让你产生的心理感受也会不同。
请从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补全文题,写—篇文章。
文题:那句话,说得有点。
备选词语:深意、味道、智慧、艺术、委婉、大胆、暖心、扎心、离谱、冒昧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例文:那句话,说得有点难忘我总也忘不了一句话,那是妈妈对我说的:“做事要专心致志、一气呵成才能有成效。
”一句很普通的话,却让我印象深刻。
妈妈为什么说这句话呢?还要从前年寒假说起。
那个假期,老师留了几篇周记。
我很想玩,就是迟迟不肯动笔。
一天早上,妈妈要出门办事,走之前跟我说好要完成一篇周记。
我很不情愿的坐在写字台旁,无精打采的写了一点,边写边想:“今天的《射雕英雄传》正演到精彩处,看不成了。
”写了不到一半,已经完全不在状态了,心里痒痒的。
反正妈妈中午才回来,时间还来得及,先看会电视再说。
于是我心安理得的看上了我最喜欢的电视剧。
不久,肚子饿了,又吃起了小点心。
当我再回到书桌前时,脑子一片空白,一点思路也没有。
不管了,找点资料凑够字就算了。
最后,终于写完了,像一块石头落了地,心情舒畅,又高高兴兴的看起了动画片。
时间过得真快,十二点到了。
妈妈一进家门,就拿起我的作文。
看了几行,脸上流露出痛苦的表情。
她实在不想往下看了,因为那些错别字和病句只能让她越看越火。
妈妈知道我没有用心写周记,她压了压怒气,掷地有声的对我说:“做事要一气呵成、专心致志才能有成效。
”下午,妈妈在出门前嘱咐我把周记重写一遍。
听到这个消息,我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垂头丧气。
这种长篇大论,重写一篇谈何容易!可是胳膊哪能扭得过大腿,抗议是徒劳的,想想满脸怒气的妈妈,只能遵命了。
(课标通用)甘肃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优化设计试卷分析及备考建议(近三年)

甘肃省各地区近三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备考建议甘肃省各地区中考语文试题遵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了“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稳中求进”的命题原则。
试题的指导性、学科性、文本性等特色比较鲜明,既注重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又注重考查综合学习能力,充分体现了中考的选拔功能。
通过近几年的题型比对,预计2019年的中考试题导向、分值安排以及考点的难易程度不会有太大变化,总体趋向稳定。
近三年来使用省卷的地市在增加,下面以省卷和兰州卷为例进行分析。
两套试卷都设有基础知识积累、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四大板块。
其中阅读与写作仍然是重点考查内容,这体现了中学语文读写并重的原则。
题型设置兼顾主观题和客观题。
主观题所占分值较大,主要注重对考生语文基本素养、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考查,这符合新课标对学生素质方面的要求。
第一板块:积累与运用(一)语文积累范围: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词义、句式的理解和掌握,历年题型大致稳定。
备考建议:预测2019年此部分的考查形式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多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似字的差异,有重点地进行识记。
汉字书写、词语的使用、病句的辨别或修改等题型在训练中都要涉及,对新题型和题型变化也不容忽视。
总体而言,这一部分题目难度不大,只要平时认真训练,考场上规范答题,取得较为理想的分数并不难。
(二)名著阅读范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了14部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骆驼祥子》《红岩》《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简·爱》《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朝花夕拾》《繁星·春水》。
估计2019年主体内容应该大致相同,可能会有一两部名著篇目做调整。
内容:应涉及作家作品、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典型事件等。
形式:填空、简答。
备考建议:预测2019年中考“名著阅读”考查的内容比较细,也比较深入,但难度不大,容易得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材料作文写作
专题提升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爱鸟不养鸟。
”美国某国家公园就禁止游客给野生动物喂食,理由是一旦喂食就把
野生动物变成了乞丐,因此,他们的告示上醒目地写着:“让野生动物野!”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阐述观点,也可以编
写童话,还可以……
要求: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把鸟圈养在笼子里,以便使鸟保持自己的天性;“让野生动物野”中的“野”说的是天性、个性,整
句话明确表达了“张扬个性”的主题。
“个性”在现实中有许多表现:做同一件事时比别人高超,
这里的“个性”与“出类拔萃”近义;某人比别人多一项技能,这里的“个性”与“特长”近义;人
人遵守纪律,“他”却有意违反纪律,这里的“个性”与“叛逆”近义。
总之,“个性”就是与众不
同的个人特点。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土
附着在大地上,
就是土壤。
飘浮在半空中,
只能是尘埃。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600字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
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其实寓意深刻。
说“土”,显然只是个象征,命题者是借土说人,托物
言志。
可以立意为:①把握人生,如何看待或者找准自己的位置;②明确位置,体现价值;③环境的作
用不可忽视;④要脚踏实地做土壤,不做飘浮的尘埃;⑤个人只有根植于集体,才能避免成为飘浮在
空中的尘埃等。
此文要精心构思,把握主题,言之有物,不泛泛而谈,切忌盲目感慨、空洞议论。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白龙马帮助唐僧完成了取经之行,被佛祖赐予“天马”的光荣称号。
回到长安后,它去磨坊探
望当年不愿协助唐僧共赴西天取经的老朋友——青龙马。
得知白龙马的成功与荣誉,青龙马十分后悔。
它说:“其实这些年我也一直在不停地走,论路程
也不比你短。
可除了甜美的草料外,我却什么也不曾得到。
”
白龙马说:“你贪图驾轻就熟,满足于主人提供的草料,自然就不会有外出闯一闯的勇气。
你走
路没有方向,永远只会在原地打转转。
我却涉深水,穿沙漠,忍饥渴,斗妖魔,历尽千辛万苦,才完成
这次伟大的行程。
我认为我的成功源于三点:有远大明确的目标,不怕吃苦流汗,一直坚持走下去。
”
青龙马听了之后想:再有机会,我绝不再犹豫观望了。
认真阅读这则材料,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②文体不限,题目自拟;③字数在600以上。
,白龙马的成功经验有三点:有远大明确的目标,不怕吃苦流汗,一直坚持走下去。
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落笔,写出自己对人生追求的看法。
也可以从青龙马的角度立意,青龙马的教训是:畏惧受累,目光短浅,没有远大的目标。
人生其实很简单,就是怎样对待机会。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可以写写自己把握机会、取得成功的故事,也可以表达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四、台湾歌手齐豫的歌曲《窗外有蓝天》,歌词如下:
如果我的祝福
能够让你不再感到孤独
这属于春天的音符
我最美的祝福
是送给你成长的礼物
如果我的付出
能够让你不再彷徨无助
我愿将所有的希望
化成亮丽的阳光
照亮你心灵最深处
……
擦亮你心窗抹去尘埃
喔……你将会看见
窗外依然有蓝天
窗外依然有蓝天
请以“窗外有蓝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书写规范;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怎样活着才算有意义?活着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这是每个人都要考虑的问题。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一曲《爱的奉献》之所以能久唱不衰,是因为它唱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奉献与索取是一对矛盾,一心索取的人,贪欲永远得不到满足,再者,没有别人的奉献,自己又能索取什么?
奉献是不计报酬的给予,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是“我为人人”。
奉献者付出的是青春,是汗水,是热情,是一种无私的爱心,甚至是无价的生命。
因为有人奉献,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会不断增加,人类才会不断前进。
奉献者收获的是一种幸福,一种崇高的情感,是他人的尊敬与爱戴,是自己生命的延长。
“祝福”“付出”,其实就是奉献之歌!
五、理解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章鱼被敌人咬住不放时,它会向敌人喷墨、变色,如果仍然无效,它会不假思索地收缩肌肉,切断被咬住的触角逃亡而去。
海豹原来群居在海岛上,栖息于岩石,但潮水来了,它无立足之地,便由陆居变为水居,全身做了调试与演化,它不但学会了游泳,还精于潜水。
金鱼在宽广的池中不知道有多逍遥,但屈身鱼盆或者鱼缸后,由于转身不便,它会自动瘦身,鳍也变小了……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书写规范;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
章鱼有了“舍”;为了“适者生存”,海豹有了“演化”;为了“适者生存”,金鱼有了“变身”。
还有什么东西能比“生命”更重要呢?其实,生活的最高智慧就是懂得自我保护,懂得合理舍弃,人
生路上,不也该有如此的明智之举吗?
六、依据右边漫画提供的信息,构思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
少于6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分析漫画可知,应以“进步”为话题进行写作。
如写议论文,可把“每
天进步一点点是成功的开始”“每天创新一点点是领先的开始”“每天多做一点点是卓越的开始”作为三个分论点进行论证;如写记叙文,可把其中的一点作为文章主题,写人叙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