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理化检验技术资格考试试题
理化检验培训试题及答案

理化检验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理化检验的常用仪器?A. 紫外分光光度计B. 原子吸收光谱仪C. 电子天平D. 离心机答案:D2. 理化检验中,下列哪种方法常用于测定金属离子的含量?A. 重量分析法B. 滴定分析法C. 色谱分析法D. 电泳分析法答案:B3. 在理化检验中,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常用的标准物质?A. 纯水B. 纯乙醇C. 氯化钠D. 硫酸铜答案:B4. 理化检验中,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化学分析的基本操作?A. 称量B. 溶解C. 过滤D. 离心答案:D5.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有机污染物?A. 多环芳烃B. 重金属离子C. 农药残留D.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理化检验中,下列哪些仪器可以用于测定物质的组成?A. 红外光谱仪B. 质谱仪C. 核磁共振仪D. 电子天平答案:ABC2. 下列哪些操作是理化检验中常见的前处理方法?A. 萃取B. 蒸馏C. 过滤D. 离心答案:ABCD3. 在理化检验中,下列哪些物质可以作为标准物质?A. 纯水B. 纯乙醇C. 氯化钠D. 硫酸铜答案:ACD4. 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测定溶液的pH值?A. 酸度计B. 滴定法C. 电位法D. 色谱法答案:ABC5. 理化检验中,下列哪些物质属于无机污染物?A. 多环芳烃B. 重金属离子C. 农药残留D. 硫酸盐答案: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理化检验中,所有仪器都需要定期校准。
(对)2. 理化检验中,离心机不用于分离颗粒物质。
(错)3. 理化检验中,标准物质的纯度必须达到99.99%以上。
(错)4. 理化检验中,重量分析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对)5. 理化检验中,原子吸收光谱仪不能用于测定非金属元素。
(错)6. 理化检验中,所有样品都需要进行前处理。
(错)7. 理化检验中,色谱分析法不能用于分离混合物。
(错)8. 理化检验中,核磁共振仪可以用来测定分子结构。
理化检验习题及参考答案

理化检验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食品中淀粉的测定,样品水解处理时应选用下列()。
A、回流B、分馏C、提取D、蒸馏正确答案:A2、盖勃法测定牛乳的脂肪含量时,乳脂计的读数方法是()。
A、读取酸层和脂肪层的最高点B、读取酸层和脂肪层的最低点C、读取酸层和脂肪层的最高和最低点的平均数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3、测定面粉中灰分含量时,坩埚恒重是指前后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
A、5mgB、2mgC、0.2mgD、0.5mg正确答案:D4、以下不是还原糖的是()。
A、乳糖B、果糖C、麦芽糖D、蔗糖正确答案:D5、下列不属于对糖果糕点感官分析人员要求的一项是()。
A、无明显个人气味B、身体健康C、具超常敏感性D、对产品无偏见正确答案:C6、不是食品中挥发酸成分的是()。
A、乳酸B、甲酸C、醋酸D、丁酸正确答案:A7、优级纯试剂的标签颜色是()。
A、深绿色B、蓝色C、玫瑰红色D、红色正确答案:A8、玻璃器皿上附着的黄褐色铁锈斑点可用()洗除。
A、热碱水B、乙醇C、0.5%草酸D、10%盐酸正确答案:D9、试验室中常用的铬酸洗液,用久后表示失效的颜色是()。
A、绿色B、黄色C、无色D、红色正确答案:A10、用马弗炉灰化样品时,下面操作不正确的是()。
A、将坩埚与样品在电炉上小心炭化后放入。
B、关闭电源后,开启炉门,降温至室温时取出。
C、用坩埚盛装样品。
D、将坩埚与坩埚盖同时放入灰化。
正确答案:B11、双硫腙比色法测定铅中,铅与双硫腙生成()络合物,其测量波长为()。
A、红色、510nmB、绿色、570nmC、黄色、530nmD、蓝色、550nm正确答案:A12、下列中毒急救方法错误的是()。
A、呼吸系统急性中毒时,应使中毒者离开现场,使其呼吸新鲜空气或做抗休克处理。
B、H2S中毒立即进行洗胃,使之呕吐。
C、误食了重金属盐溶液应立即洗胃,使之呕吐。
D、皮肤、眼、鼻受毒物侵害时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单选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单选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IOO题,每题1分,共100分)1、测定酱菜中NaCI所用的标准溶液是()A、NaOHB、HC1C、N a2C03D、AgN03正确答案:D2、测水不溶性灰分时,需用()先溶解总灰分,过滤后,再高温处理。
A、蒸馆水B、去离子水C、矿泉水D、纯净水正确答案:B3、在不加样品的情况下,用测定样品同样的方法、步骤,对空白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称之为: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平行试验;D、预试验正确答案:B4、酸水解法测脂肪含量中,加石油醴的主要作用是()oA、提取样中结合脂肪B、使水层、酸层分离清晰C、减少乙醴的挥发D、加速对脂肪的提取正确答案:B5、在间接碘量法测定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oA、滴定一开始就加入淀粉指示剂B、边滴定边快速摇动C、加入过量K1并在室温和避光直射的条件下滴定D、在70~80°C恒温条件下滴定正确答案:C6、玻璃器皿上附着的黄褐色铁锈斑点可用()洗除。
A、10%盐酸B、热碱水C、0.5%草酸D、乙醇正确答案:C7、检验分析方法是否存在系统误差的方法是()oA、空白试验B、对各种仪器进行校正C、回收试验D、增加测定次数正确答案:C8、凯氏定氮法用硼酸作吸收液,可采用下列()作指示剂。
A、甲基红-澳甲酚绿B、甲基橙C、酚酰D、次甲基蓝正确答案:A9、测定水分最为专一,也是测定水分最为准确的化学方法是()A、卡尔•费休法B、减压蒸馆法C、蒸馆法D、直接干燥法正确答案:A10、下列影响分光光度法测量的准确度因素分析不正确的是()A、样品量的称量误差B、最大吸收锋处有干扰C、波长的精密度D、显色反应条件的控制正确答案:DIK碳酸饮料C02含量除赋予产品清凉刹口感外,还能()(足量的二氧化碳能起到杀菌、抑菌的作用,还能通过蒸发带走体内热量,起到降温作用,让人喝起来非常爽口。
)A、减少酸味B、抑制细菌生长C、增加甜味D、杀菌正确答案:B12、若变量x、y,存在严格的线性关系,则相关系数()oA、少于1B、等于-1C、无法确定D、等于1正确答案:C13、硫酸不能作为基准物质,是因为其()。
理化检验试题

理化检验试题题目一:化学实验试题一: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方法及步骤。
实验背景: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常见的气体,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
这个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方法和步骤来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材料和设备:- 气体收集瓶- 碘酒- 粗木条或火柴头实验步骤:1. 取一瓶清洁干燥的气体收集瓶,并将其倒置于水中(瓶口朝下),确保没有气泡逸出。
2. 向瓶内注入一些已知含氧气的气体,例如空气中的氧气。
3. 取一小瓶碘酒,将瓶口迅速倒置于气体收集瓶的瓶口上方,让碘酒中的液滴渗入气体收集瓶内。
4. 若瓶内的溶液变蓝或增加了颜色,说明其中有氧气存在。
实验步骤:1. 清洗并干燥气体收集瓶,确保不含氧气。
2. 取一小块粗木条或火柴头, 迅速点燃并将其放入气体收集瓶内。
3. 右手捂住瓶口,并观察瓶内发生的变化。
4. 若瓶内火焰熄灭,且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浑浊,说明其中有二氧化碳存在。
试题二:燃烧实验实验方法:鉴定不同材料的热量。
实验材料和设备:- 恒温水槽- 温度计- 燃烧炉- 不同材料的固体样品实验步骤:1. 安放恒温水槽,将天平放在水槽外围的桌上。
2. 将实验样品放在燃烧炉上并点火,将其燃烧至试验结束。
3. 同时在水槽中放入恒温水,并测定水的初始温度。
4. 将燃烧完毕的实验样品放入水槽中,等待水温回升并记录最终的水温。
5. 根据水的温度变化计算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
试题三:溶液离子鉴定实验方法:通过溶液离子的特性来鉴定溶液中所含离子的实验。
实验材料和设备:- 相应离子的溶液 (例如:AgNO3, BaCl2, Na2SO4, (NH4)2CO3, FeCl3, NaOH)- 试管- 滴管- 净化水实验步骤:1. 预先准备一定浓度的相应离子的溶液。
2. 取一定量的待测离子溶液,加入不同试管中。
每个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相应试剂溶液。
3. 观察试管中出现的现象,如沉淀、颜色变化等。
4.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判断溶液中所含的离子。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练习题库含答案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练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砷斑法测定砷时,与砷化氢作用生成砷斑的是()。
A、碘化钾B、氯化亚锡C、乙酸铅试纸D、溴化汞试纸正确答案:D2、食品仪器检测分析常用的有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和()。
A、光学分析法B、络合滴定法C、氧化还原法D、酸碱滴定法正确答案:A3、固体粉末采集时应该采取()。
A、尽可能取粉末B、只挑大块的C、边取边溶解D、边取边混合正确答案:D4、在肉制品加工中()具有调味、防腐、保鲜、提高保水性和粘着性等作用。
A、磷酸盐B、蔗糖C、味精D、食盐正确答案:A5、磷在酸性条件下与()作用生成磷钼酸铵。
A、氯化亚锡-硫酸肼B、氯化亚锡C、硫酸肼D、钼酸铵正确答案:D6、蓝-爱农法在测定还原糖含量时用()做指示剂。
A、次甲基蓝B、Cu2+的颜色C、硼酸D、亚铁氰化钾正确答案:A7、()是测定果酒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指示剂。
A、孔雀石绿B、甲基红C、淀粉D、酚酞正确答案:C8、测定食品中的灰分时,不能采用的助灰化方法是()。
A、加水溶解残渣后继续灰化B、加过氧化氢C、加灰化助剂D、提高灰化温度至800℃正确答案:D9、优级纯试剂的标签颜色是()。
A、红色B、蓝色C、玫瑰红色D、深绿色正确答案:D10、测定小麦粉的水分时,若空铝皿重 19.9784克,铝皿加干燥物22.1616克,样品加铝皿重22.2185克,则样品中水分含量为()。
A、1.84%B、1.54%C、2.54%D、1.00%正确答案:C11、试验室中常用的铬酸洗液,用久后表示失效的颜色是()。
A、红色B、无色C、黄色D、绿色正确答案:D12、用费林氏直接滴定法测还原糖应在沸腾状态下滴定,是因为()。
A、还原糖的氧化能力弱B、次甲基兰的还原态易被空气氧化C、反应需要高温D、降低反应速度正确答案:B13、测定面粉中灰分含量时,坩埚恒重是指前后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
A、2mgB、0.2mgC、5mgD、0.5mg正确答案:D14、下列强腐蚀性,剧毒物保管不妥的是()。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考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荧光光度法测维生素C含量,反应最终生成一种荧光化合物。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将21.4565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为21.4。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盐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只能用于水解淀粉制淀粉糖浆用而不能直接加入食品中。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重量法测总干物质(水分)其中“恒重”就是指两次称重应一样。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用标准溶液标定溶液浓度时,为了减少系统误差,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不能小于20mL。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分子里由烃基与醛基相边而构成的化合物叫做醛。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在强氧化剂作用下,单糖能完全被氧化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测定较深颜色样品的总酸时,可减少取样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凯氏定氮法采用硼酸在蒸馏的吸收液。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在分析结果的报告中,有效数字位数保留的越多越准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0.00250的有效数字为3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滴定分析中指示剂变色时说明计量点已经到达。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3.(标定NaOH选用邻苯二甲酸氢钠,使用前在110-120℃干燥至恒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水分测定时,为了让水分蒸发快一些,应将烘箱的门打开一些。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时,通常应用消化装置和回流装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移取灰分时应快速从550℃的茂福炉中将坩埚放入干燥器中。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7.蛋白质测定时蒸馏应该加入过量氢氧化钠。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8.()白酒中甲醇含量高与原料中果胶物质含量高有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9.()氨基酸态氮的甲醛滴定法是利用氨基酸是酸性化合物的性质。
理化检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理化检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单位是压力的单位?A. 帕斯卡(Pa)B. 牛顿(N)C. 焦耳(J)D. 米(m)答案:A2. 实验室中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A. 酚酞B. 硫酸铜C. 硝酸银D. 氯化钠答案:A3. 以下哪个是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常用的光源?A. 氙灯B. 钠灯C. 汞灯D. 钨灯答案:C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C5. 以下哪个是气体的物理性质?A. 可燃性B. 氧化性C. 扩散性D. 还原性答案:C6. 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是:A. 硫酸铜B. 氢氧化钠C. 无水硫酸铜D. 碳酸钠答案:C7. 以下哪个是化学变化的特征?A. 颜色改变B. 产生气体C. 产生沉淀D. 有新物质生成答案:D8. 实验室中常用的消毒剂是:A. 酒精B. 氢氧化钠C. 硫酸D. 氯化钠答案:A9. 以下哪个是溶液的物理性质?A. 可溶性B. 稳定性C. 均一性D. 酸性答案:C10. 以下哪个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A. 质量守恒B. 体积守恒C. 能量守恒D. 电荷守恒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化学方程式书写时,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符号是______。
答案:→12. 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都等于该物质的______。
答案: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13.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待测元素的原子化方式有______和______。
答案:火焰原子化、石墨炉原子化14. 实验室中常用的缓冲溶液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磷酸盐缓冲溶液、Tris-HCl缓冲溶液15.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酸和碱反应生成______和______。
答案:盐、水16. 实验室中常用的氧化剂有______和______。
答案:高锰酸钾、过氧化氢17. 根据电离理论,酸是能够释放出______离子的物质。
(完整word版)练习题-理化检验技术资格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A1/A2型题11.如果某种水合盐的蒸气压低于相同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压,这种盐可能发生的情况是A. 起泡B. 风化C.潮解D. 溶解E.自燃答案:C解析:此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压高于水合盐的平衡蒸气压,发生空气中水蒸气向水合盐方向移动,即潮解。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温度降低时,吸热化学反应速度减慢B.温度升高时,吸热化学反应速度加快C.温度降低时,放热化学反应速度减慢D. 温度升高时,放热化学反应速度加快E.温度升高时,放热化学反应速度减慢答案:E解析:化学反应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14.在下列干燥剂中,不可以作为氯的干燥剂的是A. 浓硫酸B. 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C.硅胶(网状多孔的Si02)D. 磷酐(P205)E.无水氯化钙答案:B解析:氯遇水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潮湿的氯与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会发生化学反应。
15.在氯气与水的反应中,氯是A. 是氧化剂,不是还原剂B. 是还原剂,不是氧化剂C.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D.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E.无法确定答案:D解析:氯气与水的反应是歧化反应。
16.使漂白粉发挥漂白作用的最佳条件是A. 干燥的漂白粉B. 把漂白粉放入水中C.把漂白粉放入稀酸溶液中D. 把漂白粉放人稀碱溶液中E.把漂白粉放人盐溶液中答案:C解析: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次氯酸钙与酸反应产生有漂白性的物质次氯酸。
Ca(C10)2+2HCl(稀)=CaCl2+2HCIO,Ca(CIO)2+C02+H20=CaC03十+2HCIO,次氯酸是弱酸,可以氧化色素,从而达到漂白目的。
18.在下列酸中,无商品出售的是A. HClOB. HClC. HN03D. HFE. H3P04答案:A解析: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
19.在下列各组物质中,两种物质均有剧毒的是A. 白磷、红磷B. 磷酸、偏磷酸C. 氯化钡、硫酸钡D.硫化氢、氟化氢E.硫化氢、红磷答案:D解析:红磷无毒,但硫化氢有神经毒性、氟化氢腐蚀性强,有剧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A1/A2型题11.如果某种水合盐的蒸气压低于相同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压,这种盐可能发生的情况是A. 起泡B. 风化C.潮解D. 溶解E.自燃答案:C解析:此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压高于水合盐的平衡蒸气压,发生空气中水蒸气向水合盐方向移动,即潮解。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温度降低时,吸热化学反应速度减慢B.温度升高时,吸热化学反应速度加快C.温度降低时,放热化学反应速度减慢 D. 温度升高时,放热化学反应速度加快E.温度升高时,放热化学反应速度减慢答案:E解析:化学反应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14.在下列干燥剂中,不可以作为氯的干燥剂的是A. 浓硫酸B. 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C.硅胶(网状多孔的Si02)D. 磷酐(P205)E.无水氯化钙答案:B解析:氯遇水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潮湿的氯与碱石灰(NaOH和CaO 的混合物)会发生化学反应。
15.在氯气与水的反应中,氯是A. 是氧化剂,不是还原剂B. 是还原剂,不是氧化剂C.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D.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E.无法确定答案:D解析:氯气与水的反应是歧化反应。
16.使漂白粉发挥漂白作用的最佳条件是A. 干燥的漂白粉B. 把漂白粉放入水中C.把漂白粉放入稀酸溶液中D. 把漂白粉放人稀碱溶液中E.把漂白粉放人盐溶液中答案:C解析: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次氯酸钙与酸反应产生有漂白性的物质次氯酸。
Ca(C10)2+2HCl(稀)=CaCl2+2HCIO,Ca(CIO)2+C02+H20=CaC03十+2HCIO,次氯酸是弱酸,可以氧化色素,从而达到漂白目的。
18.在下列酸中,无商品出售的是A. HClOB. HClC. HN03D. HFE. H3P04答案:A解析: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
19.在下列各组物质中,两种物质均有剧毒的是A. 白磷、红磷B. 磷酸、偏磷酸C. 氯化钡、硫酸钡D.硫化氢、氟化氢E.硫化氢、红磷答案:D解析:红磷无毒,但硫化氢有神经毒性、氟化氢腐蚀性强,有剧毒。
20.在空气中易潮解,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后在干燥的空气中又会风化的固体是A. 氯化钙B. 生石灰C. 烧碱D. 氯化镁E.硫酸钙答案:B解析:CaO+H20+C02=Ca(HC03)2,然后化学风化成碳酸钙。
21.既能电离又能水解,且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是A. CH3COO-B. HSO4-C. HPO4 2-D. HS-E. CO2答案:C解析:HP042-可以继续电离产生H+,也能水解成H2P04-和OH-。
所以能与强酸和强碱反应。
22.甲、乙、丙3只试管,分别注入同体积的/L的盐酸、硫酸和醋酸,再各加入同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现测得甲试管中溶液的pH为7,则A. 乙、丙中溶液的pH也为7B.乙溶液的pH<7,丙溶液PH>7 C.乙溶液的pH=7,丙溶液pH>7 D.乙溶液的pH<7,丙溶液的pH=7E.乙溶液的pH>7,丙溶液pH<7答案:B解析:甲、乙、丙3只试管加入同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后的反应产物分别是:NaCI、HSO4-、CH3COONa,其pH分别为7、<7、>7。
23.下列分子中,含有离子键的是A. C12B. NaClC . HClD. H2OE. CO2答案:B解析:其余都是共价键。
虽然HCl在水中可以电离,但分子状态仍是共价键。
24.通入水中,水仍保持中性的气体是A. CO2B. NOC. Cl2D.H2SE.N02答案:B解析:其他几种气体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不同的酸,使水呈酸性,而NO不与水反应,仍保持中性。
25.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lmolH2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B. 标准状况下,lmol水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C. 氧气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D. 32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约为44.8L。
E.1m01氧气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答案:E解析:在标准状况下,lm01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L。
26. 下列分子和离子中,电子数相同的一组是A. NH3和Na+B. CO和C1-C.C02和Mg2+D.CO和Al3+E.CO和Mg2+答案:A解析:上述各分子和离子的电子数分别为;NH3为10,Na+为10,CO 为14,C1-为18,C02为22,Mg2+为10,A13+为10。
27.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较为常用的基准物是A. 升华碘B.K103C. K2Cr207D. KBr03E.NaOH答案:C28.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分子或离子中,既属于酸又属于碱的是A.H2OB.NH3C. N02D. CH3COO-E. C032+答案:A解析:H2O可以接受质子成H30+,也可以失去质子成OH-。
29.下列分子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A.COB. NaClC. HClD.H2OE.C02答案:E解析:二氧化碳是非极性分子。
30.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个长周期的元素个数是A.2B.8C.18D.36E.10答案:C解析:由元素周期表可明显得出答案。
31.在下列各种试剂中,用作缓冲溶液的是A.HC2H202+NaC2H302B.HCl+HC2H302C. NaOH+NH40HD. HCl+NaClE.NaOH+NaCl答案:A解析:缓冲溶液由足够浓度的共轭酸碱对组成,A就是弱酸十其共轭碱。
32.一种物质可定义为一种元素,则它的所有原子具有相同的A.原子量B. 原子序数C.放射性D. 中子数E. 正电子数答案:B解析: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同时也确定物质的种类。
33.在下列阳离子中,能与氨形成络离子的是A.Ca2+B.Fe2+C. Sc3+D.K3+E. Cu2+答案:E解析:氨分子中的氮原子拥有一对孤对电子,而铜离子又有空的电子轨道(4s,4p),所以它们可以形成配位键,形成铜氨络离子。
34.与氯气作用生成漂白粉的物质是A. 碳酸钙B. 水合硫酸钙C. 无水硫酸钙D. 氢氧化钙E.氢氧化镁答案:D解析:3Ca(OH)2+ 2C12=Ca(C10)2漂白粉+CaCl2·Ca(OH)2·H2O+H20。
35.用半透膜分离胶体溶液与晶体溶液的方法,叫做A.电泳B. 渗析C. 胶溶D.过滤E.电解答案:B解析:渗析的概念。
36.在硫酸中,硫的化合价或氧化数是A.+2B.-2C.-4D. +6E.+4答案:D解析:H2S04中H为+1价,O为-2价,由化合价代数和为。
可计算出硫的化合价。
37.两容器大小同样,一个充满氢气,另一个充满二氧化碳,在常压下,它们含有同样的A.原子数B.电子数C.气体重量D. 中子数E.分子数答案:E解析: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38.下列化合物中表现得最强的氢键是 A.NH3B.H2OC. H2SD. HCIE. HF答案:E解析:HF的半径较小。
39.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且与羟基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 丙醛B. 甲酸C.甲酸乙酯D.葡萄糖E.果糖答案:C解析:三个C,两个O。
40.在滴定分析中,标定盐酸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A.碳酸氢钠B. 无水碳酸钠C. 硫酸钠D. 氢氧化钠E. 邻苯甲酸氢钠答案:B解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吸潮,无法准确称量。
41.沉淀陈化作用的主要目的是A. 使沉淀作用完全B.加快沉淀速度C. 使小晶体转化为大晶体D.除去表面吸附的杂质E.以上都不是答案:D解析:陈化作用指在沉淀生成后,将沉淀与母液一起放置一段时间。
通过陈化作用,可以获得晶形完整、粒大而纯净的沉淀。
42.纸层析分析方法属于A. 常量分析方法B.半微量分析方法C. 微量分析方法D.超微量分析方法E.痕量分析方法答案:C解析:微量分析一般指试样重量为1~15mg或体积为~2ml的化学分析。
43.下列离子中,离子的溶液颜色为棕黄色的是A.Fe3+B.Fe2+C. Cr3+D. Mn2+E.Zn2+答案:A解析:Fe2+浅绿色,Fe3+棕黄色,Cr3+绿色,Mn2+为浅粉色,Zn2+无色。
44.颗粒物大小通常用粒径表示,大气中颗粒物的粒径通常表示为A.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B. 质量中值直径C.扩散直径D.几何直径E.球体直径答案:A解析:由于通常难以测得实际颗粒的粒径和密度,而空气动力学直径可直接由动力学的方法测量求得;这样使具有不同形状、密度、光学与电学性质的颗粒粒径有了统一的量度。
45.使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时,对于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等电子亲和能力较强的物质,最适合的检测器为A. 热导检测器(TCD)B.电子捕获检测器(n:D)C.氢焰离子化检测器(FID)D.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E.热离子检测器(丁D)答案:B解析:电子捕获检测器是一种离子化检测器,主要用于分析测定卤化物、含磷(硫) 化合物以及过氧化物、硝基化合物、金属有机物、金属螯合物、甾族化合物、多环芳烃和共轭羟基化合物等电负性物质。
46.pH的定义是A. 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的对数B. 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对数C.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 D.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对数E.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答案:C解析:pH=-lg[H+],[H+]指的是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有时也被写为[H3O+],水合氢离子活度),单位为摩尔/升,在稀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约等于氢离子浓度,可以用氢离子浓度近似计算。
47.在非水滴定中,滴定碱的标准溶液是A. 盐酸的冰醋酸溶液B. 硫酸的冰醋酸溶液C. 硝酸的冰醋酸溶液D. 氢溴酸的冰醋酸溶液E.高氯酸的冰醋酸溶液答案:E解析:非水滴定是指在水以外的溶剂中进行滴定的方法,现多指在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法,主要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分析。
滴定碱时多用酸性溶剂,如乙酸、乙酸酐等,标准溶液多用高氯酸的冰醋酸溶液,常用甲基紫为指示剂。
48.下列离子中,与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热的浓乙酸铵或氢氧化钠后沉淀溶解的是A. Ag+B. Hg2+C. Pb2+D. Ba2+E. Ca2+答案:C解析:PbSO4+2NH4Ac=Pb(Ac)2+(NH4)2SO449.在非水滴定中,用作标定碱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的物质是A. 邻苯二甲酸氢钾B.苯甲酸C.苯酚D.甲醇钠 E.二甲基甲酰铵答案:B解析:非水滴定中常用的碱标准溶液为甲醇钠的苯—甲醇溶液,标定常用基准物质为苯甲酸。
50.下列有关酸碱指示剂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多数是有颜色的物质B. 它们是弱酸和弱碱C.它们的离解常数决定发生颜色改变时的pHD.指示剂应当用大量,目的是能清楚看到颜色改变E.温度是影响滴定的一种因素答案:D解析:酸碱指示剂只需要微量,大剂量反而使颜色变化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