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矿集团-煤矿非煤产业发展纪实
新矿集团开辟内涵发展新路径

新矿集团开辟内涵发展新路径在山东能源新矿集团,优化、升级和创新这三个词语已经成为各单位干部职工的“热词”。
新常态下的新矿集团立足实际,积极优化系统、投资、结构和人员,升级内部管理,聚焦内涵发展,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
“规模大、摊子大、人员多并不等于实力强,发展不能求大不求效、抓量不抓质、重投入不重产出,必须把价值导向调整到追求内涵提升,打造核心竞争力上来。
”新矿集团董事长张文如是说。
针对过去的十多年间,企业抓发展、扩规模致使经济总量大、资产规模大、投资总额大,进而影响到在经营压力加大时的转身慢、转身难等难题,新矿集团把优化、升级和创新作为度危求进、治亏创效的长远措施,“三轮”驱动,组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矿老、井深、战线长、人员多是新矿集团一大特点,各生产矿井以此为突破口,进行了投资、系统、结构、人员等多方面的大优化。
矿井以满足安全可靠、技术可行、设计合理为前提对设计再优化,降低投资8.07亿元。
优化投资保重点,果断停止了昭苏盛泉、喀什工业园等5个项目。
优化资产结构,有序推进了临汶石膏矿、泰汶矿业转让和8家无实质性经营业务企业清算合并工作。
盘活现有资产,强化设备调剂及再利用,去年倒装工作面29个,利用设备2663台架,设备综合利用率同比提高2.26%,吨煤维修费、材料费分别同比下降4.2元、8.3元。
优化人员配置,新区用人从老区调剂补充。
去年老区减少原煤生产人员2380人,向新区整建制输出5支专业化快掘队伍,转移人员1519人、减员4512人。
全年实施优化项目245项,封闭生产采区5个、巷道66576米,减少生产水平3个、通风设施85组,平均单产、综合单进同比分别提高10%、4.3%,人吨效率同比提高8%。
以内部市场化管理为抓手,拓展市场化内涵和外延,全力打造内部市场化运营升级版。
完善矿业集团与各权属单位之间的市场化结算体系和程序以及各类市场要素,在内部市场体系内促进人力资源流动、设备调剂使用,使得富余人员和闲置设备成为企业创收增盈的宝贵资源,华丰煤矿25名管理人员主动摘了官帽子当工人,组建起创业队伍外出承揽掘进工程。
引领风云际会 椽笔激扬华章——新汶矿业集团发展纪实

赵 团今天越发青春洋溢 , 魅力四射 。 矿 和 年 产 百 万 吨 以 上 的 济 阳 、 这 是 因 为 自 19 9 8年 企 业 改 制 以 官两矿将于 20 年相继投产。新 07 来 ,新矿集团一直在探 索一条适 疆 煤 化 工 项 目在 新 疆 自治 区 党 合老 国有煤炭企业持 续发展 的道 委 、政府的高度 重视和伊 犁州的
路。在 以董事长、 党委 书记 郎庆田 为首的企业最 高决策集体 的带领 下 ,运 用市场 经 济 规 律 和 先进 经
营理 念 再造 企 业 ,新 矿 集 团一 步
步迈向卓越 ,(4年 实现 销售收 2( ) ) 入 跨 越 百 亿 ,0 5年 又 突破 10 20 5 亿 元 ,跨 入 并 保 持 了 中 国煤 炭 工 业 10强前 十 的位 置 。 0 新 矿 的 发 展 道 路 越 走 越 宽 阔 , 矿的发展 模 式令 各界 瞩 目。 新
维普资讯
弓领风云际会 椽笔激扬华章 I
新汶矿业集团发展纪实
O王 淑 萍 盂 宪明
2 0 蓁月 ; 0 6 迎
快 省 内龙 固 、 阳 、 官 、 港 新 炭 生 产 的技 术 难题 ,新 汶老 区 实 济 赵 东 矿 建设 。 东港矿 井年 底 具 备 生产 现 了稳 产 增 效 。 去 年 生 产 原 煤
源 , 进 跨 国际 、 地 域 、 行 业 5 推 跨 跨 0兆瓦低热量 ( 泥 )热 电厂 、0 4)7亿元 建设 营运 了 2 1 非煤 煤 5 (7 . 5个
的资源共享、 势互补 , 9 省 兆 瓦的 焦 化 电 厂 和 年 产 2 0 0万 优 在 个 40 区整 合 占有 了一批 煤 炭 资 源 。 以 块粉灰砖 的新型 建材 厂。 确保 矿 井 采矿 管 理技 术 为 主 导 , 通过 资 本 、 主要废 弃物 全部 综合 利 用 , 实现 资 管理 、 术 的 市场 化 输 出运 作 , 技 先 源“ 吃干榨尽 ” 能源梯级 利 用。 、 后 在 山 西 、 徽 、 南 、 州 等 省 安 河 贵 以科 学发展 、 全发展 、 安 和谐 买断 、托 管、建设 了一批 中小煤 发 展 为 引领 ,集 中开 展 灾 害防 治 矿 , 陕西、 在 河北 、 内蒙、 疆等省 技 术 、 源 节约技 术 、 洁 生产技 新 资 清
创新规范和谐发展

创新规范以和谐新矿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以下简称新矿集团)是一家以煤炭、煤化工、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四大板块为主体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
近年来,新矿集团按照建设“千亿新矿、亿吨集团”、打造国际化新型能源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定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产业集中、资源集中、地域集中”的思路,重点打造“四大产业板块”,加快建设山东、蒙宁、贵州、新疆“四大基地”,企业竞争能力、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2011年集团完成原煤产量439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66亿元,企业资产总额673亿元,位列2011中国煤炭工业100强第15位。
先后荣获首届山东省管理创新优秀企业奖、中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管理奖、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先进单位、全国煤炭行业节能减排先进企业、山东省节能突出贡献企业等称号,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矿区,是煤炭系统首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新汶矿区连续三年杜绝了安全生产与社区火灾、治安案件、群体上访等重大事件,6个单位荣获“全国煤炭系统和谐社区建设先进单位称号”,4个单位建成了省级安全社区并申报了全国安全社区,25个单位获得了地级以上花园式单位称号,有1个单位被中央文明办、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称号。
企业和谐矿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理念引领、明确方向,把和谐矿区建设作为治企理念的升华飞跃和谐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发展的永恒主题,和谐发展的理念,强调速度与效益的和谐,强调数量与质量的和谐,注重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文化需要的和谐统一,注重生命与健康、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富裕安康的本质要求,从本质上体现了矿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造福职工、惠及长远的美好愿景。
记煤矿发展创新历程

记煤矿发展创新历程煤矿是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的基础,是我国能源工业的重要支柱。
煤炭在我国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煤炭开采和利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从我国煤矿发展的创新历程进行探讨。
中国古代煤矿开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当时是利用地下隧道直接取煤。
但是,现代煤矿开采则是从19世纪末开始的。
在这个时期,由于煤矿需求增大,为了提高煤炭的产量和质量,人们开始尝试新的煤矿开采技术。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二战之间,我国的煤矿开采技术有了重大突破。
1917年,陕西矿务局实行露天矿采矿,标志着我国煤炭生产迈向现代化。
1920年代至1940年代,煤炭工业开始工业化生产,出现了煤矿机械化开采、选煤煤炭洗选等新技术。
新中国成立后,煤矿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950年代,我国开始建立煤炭工业体系,大规模发展煤矿。
当时主要采用的是露天矿开采和手工采掘技术。
然而,这种传统的煤矿开采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在1957年进行了“煤矿现代化建设运动”,开始进行煤矿机械化掘进和机械化运输设备的引进和研制工作。
20世纪60年代,我国煤矿开采技术以及煤炭生产能力得到了飞跃式的增长。
1965年,我国首次使用了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代表了我国煤矿技术发展的一个重大突破。
继续推广和应用这一技术,我国的煤炭产量和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开放的推进行业的发展,我国煤矿工业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措施。
1980年代末与199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煤矿技术,推广煤矿科学管理。
同时,为提高煤炭开采效率和安全性,我国开始研制和应用液压采煤机、连续输送机、短镜桩和支架自动化控制等新设备和技术。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煤矿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
进入21世纪后,为了应对环保压力,我国煤矿工业开始致力于清洁和高效利用煤炭。
煤矿能源利用的创新包括煤炭洁净化技术、煤矿废弃物回收利用、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捕集等。
永不停歇创大业——新矿集团鄂庄煤矿创业发展纪略

冒 山 企 管 0. 东 业 理26 0 5
维普资讯
开发 ” 产业链。 面对该矿三采区上部煤炭储量赋存条 件较差、 运输环节复杂 、 可采价值低 的实际 , 了改 为 变这 一 现状 ,他 们 重点 实施 了煤层 地 下 气化 技 术 的 研究与开发 ,0 1 4月份 ,他们开始筹建煤层 气 20 年 化站 ,0 2 2 2 2 0 年 月 8日 ,样气化炉正式点火运行。 1 为了不断增加产气量 ,他们对煤层气化站进行了二 期改造 , 成功应用了富氧技术 , 使产气量达到了 5万 立方 / , 日 为工 业用 气提供 了基 础 和前 提 。在此 基础 上, 他们 向传统烧瓷技术发起挑战 , 以煤层气代替液 化 石油 气烧 制玻 化砖 。 2 0 0 3年 初 , 们紧 紧 抓 住莱 他 芜市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 , 通过 实施资本运营战略 , 对兆峰陶瓷 ( 莱芜) 玻化砖有限公司进行了成功的租 赁经营 , 注册成立了莱芜市泰山阳光陶瓷有限公司。 通过 不 断 实施技 术 改造 和科 技 创新 , 破 富 氧 、 离 突 分 组分、 提高发热值 , 铺设管路 , 修建了 1 万立方的储 气柜 。 将地下煤层气成功引入烧制陶瓷 , 氏了陶瓷 的烧制成本 , 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 , 阳光陶 瓷 日产 成品玻 化砖 1万平 方米 。陶瓷 生产 出来 后 , 考 虑到产品初期投入市场后短时间内难以形成销售规 模 ,为带动企业销售规模 的扩展 ,2 0 年元月份 , 03 他们又对企业内部的建筑队扩股改制 ,注册成立 了 莱芜市泰山阳光建安公 司,以此作为产业链条延伸 的载体 ,并依托其土地 、水泥 、矸石砖 、地板砖资 源 及产 品优 势 ,进 军房 地产 开 发 行业 ,建 成 了莱 芜 市 建 筑 面积 达 1 平 方 米 的 “ 0万 阳光 花 园 ”房地 产 开发项目。 第三条是 “ 矿石—矿粉一冶炼一铸造 ”产业链 条。企业要想发展 ,就不能仅仅固守在煤炭上 ,必 须要有新的资源、新的项目、新的产业的加盟和推 动。为此 , 他们调整资源配置 , 优化产业结构 , 把铁矿 石资源引导战略又引入了企业新一轮发展进程 中 , 形成 了以铁为核心的第三条产业链 。莱新铁矿原是 集团公司重点建设项目。 0 3年 6 1 20 月 6日, 集团公 司决定由他们全面接手管理 ,从而迈出了跨行业整 合资源的步伐。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 , 拉长 矿石产业链 , 提升矿石价值 , 他们经过 充分的市场调 研, 投资 1 亿元 , . 2 建成一座 3 0 的冶炼高炉 , 5 m。 进 步提 升 了企业 的规 模 。然 而 , 经过 市 场调 查 分 析 , 矿石生产经营的实践证明 ,从矿石到生铁的延伸只 是矿石加工的初级阶段 , 生产工艺简单 , 产品附加值 较低 ,企业效益得不 ̄ t大的提升。只有在此基础 J L ] 上, 进行 再整 合 、 再延伸 、 加工 , 能 实现 由初 级 产 再 才 品到终级产品的逐级升值。 基于此 , 他们正在筹备铸 造项 目 , 不断完善 “ 矿石 一 铁 矿粉 一冶金 一铸件 ” 的 产业链条 , 实现纵向一体化经营。 在循环经济的推动下 ,该矿构筑起多元循环发 展 的产 业 格局 ,企业 非煤 产 值 连 续 四年 翻 番 ,0 5 2 0 年 非煤 产值 突破 了 1 2亿 元 , 2 0 是 0 1年 3 0多倍 , 企
20141103卜昌森董事长在能源集团第二届矿长(经理)论坛上的报告

在能源集团第二届矿长(经理)论坛上的报告(2014年11月1日)董事长、党委书记卜昌森同志们:去年5月份,我们以“责任、担当、创新”为主题,举办了能源集团首届矿长论坛;6月份又以“自信、自强、自立”为主题,举办了能源集团首届非煤产业经理论坛。
在座的绝大多数同志都参加了去年的论坛,普遍反映受益很大,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在各单位有效复制、开花结果,确实以小成本搭建了大平台、碰撞出了大智慧。
当时我们就提出,今后要多搭建平台,让大家经常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启发,许多矿长、经理也积极要求能源集团不断创造这样的交流机会。
这次论坛,正是去年论坛的延续、深化和提升。
在决战四季度的关键时候,能源集团下决心举办这次论坛,更为重要和现实的是,矿长、经理队伍是能源集团发展的中坚和脊梁,也是直面挑战、度危求进的中流砥柱。
自古就有“郡县治则天下安”之说。
在今年国家安监总局举办的4期涉煤央企和省管煤企高管人员安全资格证培训班上,在讲到要抓关键人的时候,我都反复讲,首要的是抓矿长、抓厂长。
“闻鼙鼓而思良将”。
无数的经验教训证明,一个人可以使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同样,一个人也能够使一个欣欣向荣的企业走向衰败。
也就是说,一个单位,成也在矿长、经理,败也在矿长、经理。
所以,面对当前十分严峻的经济形势,非常有必要组织矿长、经理统一思想,交流经验,鼓舞斗志,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上午,大家收看了新矿集团生产新技术和新巨龙公司工作专题片,15位矿长、经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交流了自己当好矿长、当好经理的认识、做法和体会。
大家准备得都很充分,讲得都很好,讲的是真感悟、心里话,讲的是好思路、亮点事,我听了以后,很振奋、很感动、很高兴,感受较深的有这样几点:第一,讲出了直面困境的精气神。
面对困难,我们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是畏难发愁、偃旗息鼓,还是知难不惧、迎难而上?是萎靡不振、坐以待毙,还是泰山压顶不弯腰、该出手时就出手?大家给出了答案:高庄矿孙国光矿长去年论坛上讲的是“困难时期挺起骨干矿井脊梁”,今天又讲了“困境下矿长更要有精气神”,一脉相承,如同姊妹篇。
新矿集团泰莱区成为煤炭工业企业文化示范基地

区获得了全国煤炭工业企业文化示范纂 千万吨的煤炭基地 。 泰莱区在新_集团 下, 矿 促进了母子文化的和谐共进, 有力推 地荣誉称 示范基地的诞生, 对于推动 意义极其特殊 , 它是集团的老区、 本部, 动_二级 战略经营单位构建起符合 自 r 身
山东省构建以集团文化为主的 “ 一主多 是集团外向发展 的依托和根据地 。 从一 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 宽容的创建氖围使
元” 文化建设模式 , 具有普遍的典型示 定意义上讲, 泰莱区的文化就代表了新 新矿集团泰莱区多元文化并存, 先后涌现
范意义。 矿集团的文化。
出华丰矿市场化管理模式、 翟镇矿差异文
新矿集团是 — 家以 有资产为主体、
新矿集团泰莱区作为全国 ‘ 企业文化 化、, E fJ矿链式文化、 S 等 庄矿闭环文, 孙
司先后荣获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 中国企
1 位, 7 5 中国煤炭工业10 0 强第1位 。 0 7 历经建设、 2 2 0 推进、 发展、 提升等阶段, 全力 业管理文f创新奖、 匕 山东省企业文化建没
年泰莱区销售收入突破20L 预计今 培育和打造强势企业文化, 0  ̄ 元, 构建了 “ 主 首批示范单位等荣誉称 ( 一 一 作者单位: 新
多种所有制并存, 以煤为主、 多种产业共 示范基地’ 其定位就是 “ ’ , —主多元, 和谐 村矿精益管理等子文化, 形成了母子文化
同发展的大犁企业集团, 业信贷信誉 发展 ’ 的典范。 多年来, 新矿集团按照 “ 以 相辅相成、 相融共生的生动局而。 集团公 AA 级。 08 A 20 年位列中国最大 业集团 文L 匕 管企业, 文化兴企业” 的建设理念,
新矿集团泰菜 区 成为煤炭 工业企 业文化 示范 基地
谋久调优向新而生——山东能源新矿集团转型发展纪实

82《中国经贸》 2019年5月下谋久调优 向新而生——山东能源新矿集团转型发展纪实■ 特约记者/李希平 王 威 通讯员/郭立众 周 峰“不是企业消灭事故,就是事故消灭企业;不是企业治理环境,就是环境取缔企业;不是企业引领创新,就是创新淘汰企业。
”山东能源新矿集团负责人,用这三句话阐述当下煤炭企业经营形势变化之彻底,“虽然年初我们充分预判了形势,但政策和环境变化,仍然始料未及。
个别政策颠覆行业原有模式、机制和体系,正重塑行业新任务、标定行业新要求、划定行业新红线。
”面对重重压力,作为省外拥有两个大型煤化基地和众多在建项目、省内拥有数座百年开采历史和千米深井的新矿集团,又该如何有效突出重围、转出新路?“煤海”红色“脉动”——把企业党建创新转化为发展动能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在新疆建成世界单体最大煤制气基地,正以此为辐射,全面融入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清洁能源的国家战略规划。
就在那里,活跃着一个12名党员组成的“天山雪莲”党支部。
2018年底,煤制天然气项目被列入承担我国冬季天然气保供单位。
“天山雪莲”党支部所在采掘工区负责为煤制气提供原料煤。
面对原料煤需求量增加近一倍这一实际,他们立下“宁肯煤等气,不能气等煤”誓言,主动“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树形象”,研究摸索顶板压力和采空区顶板跨落规律,解决开采难题,圆满完成“保供”任务,还为新疆地区弱胶结含水层下开采提供了可借鉴技术措施。
新矿集团发展项目分布新疆、内蒙等7个省区及山东7个地市,管理挑战极大。
他们将项目点上的800多个像“天山雪莲”这样的党组织,打造成促进项目MAY . 2019 CHINA GLOBAL BUSINESS 83发展的强劲“动力源”。
他们将党建工作“嵌入公司治理、嵌入生产经营”,发挥党建“政治引领、驱动发展、服务保障”功能,“聚心、聚智、聚力”,以“智慧党建、融合党建、创新党建、务实党建、动力党建、价值党建”作支撑,“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建设作保障,党委层面“聚核心”、支部层面“筑堡垒”、党员层面“作表率”,党建创新成为企业发展强有力的“脉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矿集团*煤矿非煤产业
发展纪实
新矿集团*煤矿非煤产业发展纪实
打造非煤“联合舰队”—新矿集团**煤矿非煤产业发展纪实
汶水西流,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大汶口文化。
座落在其支流柴汶河南岸的**煤矿,建于1958年,年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经改扩建后,实际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
近几年,在稳定煤炭安全生产的基础上,该矿以“二次创业”的豪迈激情和敢为人先的胆识,与时俱进,创新求变,大力发展非煤产业,通过实施改制、跨越、整合,从而引发了一场革命性的非煤产业变革,并实现了由“由黑到白”的激情跨越,进而成功打造出了一支产权清晰、机制灵活、能征惯战、纵横驰骋的非煤产业“联合舰队”。
20XX年,改矿非煤总产值完成*亿元,实现利润*万元。
时光荏苒,回首**非煤舰队的不平凡航程,那一次次
的劈波斩浪,纵横驰骋,既惊心动魄,又精彩纷呈,令人回味无穷。
一场革命性的非煤产业变革
**矿的非煤产业从一开始走的就是多元化经营、全方位推进的路子。
这样发展的结果,使矿区非煤产业在“量”上迅速膨胀,产值增高、厂网点增多、从业人员增加,从表面上看,真可谓四面开花,一片繁荣景象。
但热火朝天的背后,却是效益的尴尬,上亿元的产值仅仅产生了不到百万元的利润,1999年甚至出现了亏损。
严酷的现实,使**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经过全面细致的分析,他们认识到,盲目的多元化,带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
一是经营厂点多,生产规模小,无法取得规模生产所必然带来的成本与价格优势;二是产业结构单一,依煤而生,为煤服务,难以分散单一产业带来的不可抗拒风险;三是产权结构单一,多数非煤厂点资产结构不合理,国有、集体资产所占比例较大,企业经营者无压力,职工不关心,导致资产长期处于低效运营状态。
面对困难,矿班子成员解放思想,以敢为人先的胆识,改革创新,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非煤管理体制,走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发展之路,彻底解决制约非煤发
展的产权问题。
“拆庙搬神”,撤销原多种经营公司机关。
成立了由矿长、书记任主任,有关领导及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非煤产业发展委员会,下设非煤产业办公室,按照“宏观指导,合理规划,科学评价,推进改革”的原则,具体负责全矿非煤产业的平衡、协调及宏观指导工作,变微观管理为宏观指导。
此举措的出台,由原来的单纯行政管理向以资产为纽带的间接管理过渡,实现了从管理到服务、从检查到监督、从控制到引导的深刻转变,引发了非煤产业的一场革命,计划经济下的非煤管理体制从此被彻底打破。
“为马群提供赛场”,拍卖厂网点。
靠市场规律选择千里马,产生经营者,不用伯乐来相马,而是通过给马群提供赛场,让千里马从万马丛中脱颖而出。
根据这一思路,他们结合厂点实际,对焦化厂等6个厂点,通过出售固定资产的方式,实行买断经营。
对明达输送带厂等6个厂点通过租赁固定资产、买断流动资产的方式进行租赁经营。
20XX年又先后完成了永祥紧固件厂和泰洁公司的改制。
同时,所有改制厂点全部完成了工商登记注册,成为独立法人。
“引渠放水”,民营经济百舸争流。
新的管理体制下,矿非煤委对各民营企业实施宏观协调和引导,除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