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3-塑料、纤维和橡胶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有机合成材料》示范教案2

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课题分析本课题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合成材料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有机化合物中的“活动与探究”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学生通过填写分析一些具体物质的化学式、组成元素和相对分子质量,自己归纳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同时,教材从有机化合物中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的不同说明了其数目异常庞大的原因。
第二部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以及一些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目的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以及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这是本课题的重点。
教材还从结构与性质的密切关系的角度介绍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热塑性和热固性)。
此外,教材还介绍了治理“白色污染”的途径和方法,以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课时分配:1课时整体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初步区别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2)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3)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资料、上网等方式了解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2)通过探究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性质差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通过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了解化学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情感;(2)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3)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
教学重点1.了解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3.通过有机合成材料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教学难点1.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较好地组织学生进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
教具准备投影仪和相关资料;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火柴;聚乙烯塑料碎片、棉花、羊毛、木片、干草;的确良、尼龙、腈纶等合成纤维制品。
塑料 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通用试验方法-最新国标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1 范围1.1 本文件规定了测定塑料负荷(三点加荷下的弯曲应力)变形温度的通用方法。
为适应不同类型材料,规定了不同类型试样和不同的恒定试验负荷。
1.2 GB/T 1634.2 对塑料(包括填充塑料、纤维长度不大于7.5 mm的纤维增强塑料) 和硬橡胶规定了具体要求,GB/T 1634.3对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和长纤维增强塑料(纤维长度在加工前大于7.5mm)规定了具体要求。
1.3 本文件适用于评价不同类型材料在负荷下,以规定的升温速率升至高温时的相对性能。
所得结果不一定代表其可适用的最高温度。
因为实际使用时的主要因素如时间、负荷条件和标称表面应力等,可能与本试验条件不同。
只有从室温弯曲模量相同的材料得到的数据,才有真正的可比性。
1.4 本部分规定了试样的优选尺寸。
1.5 使用本方法获得的数据不用于预测实际的最终使用性能。
这些数据不用于分析或预测材料在高温下的耐久性。
1.6 本方法通常称作热变形温度试验(HDT),尽管没有官方文件使用该名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 75-2,塑料-荷载下挠度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和硬质橡胶ISO 75-3,塑料-载荷下挠度温度的测定-第3部分: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板和长纤维增强塑料ISO 291,塑料-调节和试验用标准大气ISO 16012,塑料-试样线性尺寸的测定IEC 60584-1,热电偶-第1部分:电动势规范和公差IEC 60751,工业铂电阻温度计和铂温度传感器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弯曲应变 flexural strainεf试样跨度中点外表面单位长度的微小的用分数表示的变化量。
注:以无量纲比值或百分数(%)表示3.2弯曲应变增量 flexural strain increaseΔεf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所规定的弯曲应变增加量。
最新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表 (GB 门类 大类 中类 三级联动开发用)

192 193 194 195
皮革制品制造 毛皮鞣制及制品加工 羽毛(绒)加工及制品制造 制鞋业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01 202 203 204
木材加工 人造板制造 木制品制造 竹、藤、棕、草等制品制造 家具制造业
211 212 213 214 219
木质家具制造 竹、藤家具制造 金属家具制造 塑料家具制造 其他家具制造 造纸和纸制品业
381 382 383 384 385
电机制造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 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 电池制造 家用电力器具制造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38 38 38 39 39 39 39 39 39 39 39 39 40 40 40 40 40 40 41 41 41 41 41 42 42 42 43 43 43 43 43 43 43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 金属加工机械制造 物料搬运设备制造 泵、阀门、压缩机及类似机械制造 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 烘炉、风机、衡器、包装等设备制造 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 通用零部件制造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金属制品修理 通用设备修理 专用设备修理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运输设备修理 电气设备修理 仪器仪表修理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F F
2016最新高中数理化书本目录详解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1.2函数及其表示1.3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2.1指数函数2.2对数函数2.3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函数与方程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数学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2直线的方程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第四章圆与方程2.1圆的方程2.2直线、圆的位置关系2.3空间直角坐标系数学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1.1算法与程序框图1.2基本算法语句1.3算法案例第二章统计2.1随机抽样2.2用样本估计总体2.3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章概率3.1随机事件的概率3.2古典概率3.3几何概率第一章三角函数1.1任意角和弧度制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4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5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第二章三角恒等变换3.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数学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应用举例第二章数列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2等差数列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4等比数列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三章不等式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3.4基本不等式数学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椭圆2.2 双曲线2.3 抛物线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变化率与导数3.2导数的计算3.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数学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1.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1.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合理推理与演绎证明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第四章框图4.1流程图4.2结构图数学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曲线与方程2.2椭圆2.3双曲线渐近线2.4抛物线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数学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变化率与导数1.2导数的计算1.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1.5定积分的概念1.6微积分基本定理1.7定积分的简单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合理推理与演绎推理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复数代数形成的四则运算数学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1.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1.2 排列与组合1.3 二项式定理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2.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2.4正态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2时间和位移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5自由落体运动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2弹力3摩擦力4力的合成5力的分解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牛顿第二定律4力学单位制5牛顿第三定律6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7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2平抛运动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4圆周运动5向心加速度6向心力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1行星的运动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3万有引力定律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5宇宙航行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追寻守恒量——能量2功3功率4重力势能5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7动能和动能定理8机械能守恒定律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物理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2库仑定律3电场强度4电势能和电势5电势差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7静电现象的应用8电容器的电容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第二章恒定电流1电源和电流2电动势3欧姆定律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5焦耳定律6导体的电阻7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8多用电表的原理9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10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1简单的逻辑电路第三章磁场1磁现象和磁场2磁感应强度3几种常见的磁场4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5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6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物理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1划时代的发现2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3楞次定律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5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6互感和自感7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第五章交变电流1交变电流2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3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4变压器5电能的输送第六章传感器1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2传感器的应用(一)3实验:传感器的应用物理选修3-3第七章分子动理论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分子的热运动3分子间的作用力4温度的温标5内能第八章气体1气体的等温变化2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4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1固体2液体3饱和汽和饱和气压4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第十章热力学定律1功和内能2热和内能3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4热力学第二定律5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6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物理选修3-4第十一章机械振动1简谐运动2简谐运动的描述3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4单摆5外力作用下的振动第十二章机械波1波的形成和传播2波的图像3波长、频率和波速4波的衍射和干涉5多普勒效应6惠更斯原理第十三章光1光的反射和折射2全反射3光的干涉4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5光的衍射6光的偏振7光的颜色8激光第十四章电磁波1电磁波的发现2电磁振荡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4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5电磁波谱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1相对论的诞生2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3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4广义相对论简介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能量守恒定律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2 动量和动量定律3 动量守恒定律4 碰撞5 反冲运动火箭第十七章波粒二项性1 能量量子化2 光的粒子性3 粒子的波动性4 概率波5 不确定性关系第十八章原子结构1 电子的发现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3 氢原子光谱4 玻尔的原子模型第十九章原子核1 原子核的组成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3 探测射线的方法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5 核力与结合能6 核裂变7 核聚变8 粒子和宇宙化学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节离子的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物质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节富集在海水的元素——氯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化学选修1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第一节合金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二节爱护水资源第三节垃圾资源化化学选修2第一章走进化学工业课题1 化工生产过程的基本问题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氮课题3 纯碱的生产第二章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课题1 获取洁净的水课题2 海水的综合利用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第三章化学与材料的发展课题1 无机非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材料课题3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第四章化学与技术的发展课题1 化肥和农药课题2 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学品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的常识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三节金属晶体第四节离子晶体化学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二节燃烧热能源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三节化学平衡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二节水的电解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第二节化学电源第三节电解池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化学选修5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第二节芳香烃第三节卤代烃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粉第二节醛第三节羧酸酯第四节有机合成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第二节糖类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第三节功能高分子材料。
禁塑禁什么限塑到何时禁(限)塑新政及终止塑料污染中国在行动

刊专稿禁塑禁什么?限塑到何时?禁(限)塑新政及终止塑料污染中国在行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2020年丨月丨9日,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箜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7月10日,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发出《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9月1丨日,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联合召开全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2020年以来,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等部门相继发出有关薄膜,商务领域.快递包装.邮政等方面相关要求,各省市就塑料污染管控与治理都积极行动起来。
总体上都明确要求: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推动替代产品,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
一时间,禁塑,限塑成为人们热搜热议的关键词,甚至有人简单地从字面“直译”理解为“以后要禁止使用塹料了! ”到底禁塹令要禁什么?限塑令限的又是什么?/禁(限)塑新政剑指何方自上世纪初发明酚醛树脂、开启合成材料的 新纪元以来,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100多年来,工业 化和现代化迅速发展,近40年来信息化快速普及,人类的平均寿命大大延长,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大 提升,这都离不开合成材料的重要贡献。
很简单的例子:如果没有合成材料及其显示 材料,手机、iPad及笔记本电脑、超薄电视都不会 是今天的样子;如果没有合成材料及其高端复合 材料,太空行走、探月都不可能实现,空客A380、波音梦幻787都不可能成功载客。
今天,合成橡胶为汽车的迅速普及和很多密 封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合成纤维为解决70亿 人的穿衣以及高端复合材料所需作出了重要贡 献,合成树脂为汽车轻量化、客机大型化、电子信 息以及人类探索太空都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可 见,无论是人类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还是高端制 造业、战略新兴产业以及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都 不可能离开合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
最新REACH法规161项SVHC(高关注物质)清单

最新REACH法规161项SVHC(⾼关注物质)清单随着REACH法规不断更新,⾃2008年10⽉开始截⾄到2014年12⽉17⽇⽌的七年间,已上升到161项。
特对历次正式⽣效的项⽬汇总供您参考:根据REACH 要求:列⼊候选清单中的SVHC(⾼关注物质),如果任⼀项SVHC 在物品中总含量超过0.1%,则⽣产商或者进⼝商必须向客户及消费者提供物品的安全使⽤信息,该信息⾄少包括含有SVHC 的名称。
根据REACH 要求:列⼊候选清单中的SVHC,如果任⼀项SVHC 在物品中总含量超过0.1%,且每年⽣产/进⼝该物品中的SVHC 总量超过1 吨,则⽣产商或者进⼝商必须通报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
第⼀批15项1-15(2008年10⽉28⽇正式⽣效):物质名称/ CAS No./ EC No./ 常见⽤途1. 4,4’-⼆氨基⼆苯甲烷/ 101-77-9/202-974-4 /偶氮染料,橡胶的环氧树脂固化剂2. 邻苯⼆甲酸甲苯基丁酯(BBP)/ 85-68-7/201-622-7 /⼄烯基泡沫,耐⽕砖和合成⽪⾰的增塑剂3. 邻苯⼆甲酸⼆(2-⼄基⼰基)酯(DEHP)/ 117-81-7 /204-211-0/ PVC增塑剂,液压液体和电容器⾥的绝缘体4. 邻苯⼆甲酸⼆丁基酯(DBP) /84-74-2 /201-557-4 /增塑剂,粘合剂和印刷油墨的添加剂5. 蒽/ 120-12-7/ 204-371-1/ 染料中间体6. ⼆甲苯麝⾹(MX) /81-15-2 /201-329-4 /⾹⽔,化妆品7. 短链氯化⽯蜡(C10-C13)(SCCP)/ 85535-84-8 /287-476-5 /⾦属加⼯过程中的润滑剂,橡胶和⽪⾰⾐料,胶⽔8. ⼆氯化钴 /7646-79-9 /231-589-4 /⼲燥剂,例如硅胶9. 六溴环⼗⼆烷(HBCDD)及所有主要的⾮对映异构体(HBCDD) /25637-99-4、3194-55-6(134237-50-6,134237-51-7,134237-52-8) /247-148-4;221-695-9/ 阻燃剂10. 重铬酸钠/ 10588-01-9,7789-12-0/ 234-190-3 /⾦属表⾯精整,⽪⾰制作,纺织品染⾊,⽊材防腐剂11. 氧化双三丁基锡/ 56-35-9 /200-268-0 /⽊材防腐剂12. 五氧化⼆砷/ 1303-28-2 /215-116-9 /杀菌剂,除草剂13. 三氧化⼆砷/ 1327-53-3 /215-481-4/ 除草剂,杀⾍剂14. 三⼄基砷酸酯 /15606-95-8 /427-700-2 /⽊材防腐剂15. 砷酸氢铅/ 7784-40-9/ 232-064-2 /杀⾍剂第⼆批13项16-28(2010年1⽉13⽇正式⽣效):物质名称 / CAS No./ EC No./ 常见⽤途16. 2,4-⼆硝基甲苯 / 121-14-2 / 204-450-0 / 制造染料中间体,炸药,油漆、涂料17. 蒽油 / 90640-80-5 / 292-602-7 / 橡胶制品,橡胶油,轮胎18. 蒽油,蒽糊,轻油 / 91995-17-4 / 295-278-5 / 橡胶制品,橡胶油,轮胎19. 蒽油、蒽糊,蒽馏分 / 91995-15-2 / 295-275-9 / 橡胶制品,橡胶油,轮胎20. 蒽油,含蒽量少 / 90640-82-7 / 292-604-8 / 橡胶制品,橡胶油,轮胎21. 蒽油,蒽糊 / 90640-81-6 / 292-603-2 / 橡胶制品,橡胶油,轮胎22. 邻苯⼆甲酸⼆异丁酯(DIBP) / 84-69-5 /201-553-2 / 树脂和橡胶的增塑剂,⼴泛⽤于塑料、橡胶、油漆及润滑油,乳化剂等⼯业中23. 铬酸铅 / 7758-97-6 / 231-846-0 / 可⽤作黄⾊颜料、氧化剂和⽕柴成分,油性合成树脂涂料印刷油墨、⽔彩和油彩的颜料,⾊纸、橡胶和塑料制品的着⾊剂24. 钼铬红(C.I.颜料红104) / 12656-85-8 / 235-759-9 / ⽤于涂料,油墨和塑料制品的着⾊25. 铅铬黄(C.I.颜料黄34) / 1344-37-2 / 215-693-7 / ⽤于制造涂料、油墨、⾊浆。
橡胶标准精选(最新)

橡胶标准精选(最新)G528《GB/T 528-2009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529《GB/T 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G531.1《GB/T 531.1-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G531.2《GB/T 531.2-2009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便携式橡胶国际硬度计法》G532《GB/T 532-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测定》G533《GB/T 533-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密度的测定》G539《GB/T 539-2008 耐油石棉橡胶板》G540《GB/T 540-2008 耐油石棉橡胶板试验方法》G1232.1《GB/T1232.1-2000 未硫化橡胶:门尼粘度的测定》G1233《GB/T 1233-2008 未硫化橡胶初期硫化特性的测定用圆盘剪切粘度计进行测定》G1660《GB/T 1660-2008 增塑剂运动黏度的测定》G1665《GB/T 1665-2008 增塑剂皂化值及酯含量的测定》G1668《GB/T 1668-2008 增塑剂酸值及酸度的测定》G1669《GB/T1669-2001 增塑剂加热减量的测定》G1670《GB/T 1670-2008 增塑剂热稳定性试验》G1671《GB/T 1671-2008 增塑剂闪点的测定克利夫兰开口杯法》G1676《GB/T 1676-2008 增塑剂碘值的测定》G1677《GB/T 1677-2008 增塑剂环氧值的测定》G1681《GB/T 1681-2009 硫化橡胶回弹性的测定》G1682《GB/T 1682-2014 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单试样法》G1685《GB/T 1685-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在常温和高温下压缩应力松弛的测定》G1688《GB/T 1688-2008 硫化橡胶伸张疲劳的测定》G1689《GB/T1689-1998 硫化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G1690《GB/T 1690-2010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G1692《GB/T 1692-2008 硫化橡胶绝缘电阻率的测定》G1693《GB/T 1693-2007 硫化橡胶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测定方法》G1695《GB/T 1695-2005 硫化橡胶工频击穿电压强度利耐电压的测定方法》G2438《GB/T2438-2002 硬质橡胶压碎强度的测定》G2439《GB/T2439-2001 硫化橡胶导电性能的测定》G2941《GB/T 2941-2006 橡胶物理试验方法试样制备和调节通用程序》G2942《GB/T 2942-2009 硫化橡胶与纤维帘线静态粘合强度的测定 H抽出法》G2946《GB/T 2946-2008 氯化铵》G3510《GB/T 3510-2006 未硫化胶塑性的测定快速塑性计法》G3511《GB/T 3511-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候性》G3512《GB/T 3512-2014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G3513《GB3513-2001 硫化橡胶与单根钢丝粘合力的测定:抽出法》G3515《GB/T 3515-2005 橡胶炭量含量的测定热解法》G3516《GB/T3516-2006 橡胶溶剂抽出物的测定》G3517《GB/T3517-2001 天然生胶塑性保持率的测定》G3672.1《GB/T3672.1-2002 橡胶制品的公差:尺寸公差》G3672.2《GB/T3672.2-2002 橡胶制品的公差:几何公差》G3777《GB/T3777-1996 橡胶用炭黑标准分类命名系统》G3778《GB3778-2003 橡胶用炭黑》G3780.1《GB/T 3780.1-2006 炭黑吸碘值试验方法》G3780.2《GB/T 3780.2-2007 炭黑吸油值的测定》G3780.4《GB/T 3780.4-2008 炭黑:压缩试样吸油值的测定》G3780.5《GB/T 3780.5-2008 炭黑:比表面积的测定CTAB法》G3780.6《GB/T3780.6-1998 橡胶用炭黑色值试验方法》G3780.7《GB/T 3780.7-2006 炭黑 pH值的测定》G3780.8《GB/T 3780.8-2008 炭黑:加热减量的测定》G3780.10《GB/T3780.10-2002 炭黑灰分的测定》G3780.12《GB/T 3780.12-2007 炭黑杂质的检查》G3780.14《GB/T 3780.14-2010 炭黑:硫含量的测定》G3780.15《GB/T 3780.15-2006 炭黑甲苯抽出物透光率的测定》G3780.17《GB/T 3780.17-2008 炭黑粒径的间接测定反射率法》G3780.18《GB/T 3780.18-2007 炭黑在天然橡胶(NR)中的鉴定方法》G3780.20《GB/T3780.20-1998 橡胶用炭黑甲苯抽出物透光率的测定:产品鉴定法》G3780.21《GB/T 3780.21-2006 炭黑:橡胶配合剂筛余物的测定水冲洗法》G3985《GB/T 3985-2008 石棉橡胶板》G4497.1《GB/T 4497.1-2010 橡胶全硫含量的测定第1部分:氧瓶燃烧法》G4497.2《GB/T 4497.2-2013 橡胶全硫含量的测定第2部分:过氧化钠熔融法》G4498《GB/T4498-1997 橡胶灰分的测定》G4499《GB/T4499-1997 硫化橡胶中防老剂的测定》G4500《GB/T4500-2003 橡胶中锌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G5574《GB/T 5574-2008 工业用橡胶板》G5576《GB/T5576-1997 橡胶和胶乳:命名法》G5577《GB/T 5577-2008 合成橡胶牌号规范》G6023《GB/T6023-1999工业用丁二烯中微量水的测定卡尔.费休库仑法》G6029《GB/T6029-1996 硫化橡胶中促进剂的测定》G6030《GB/T 6030-2006 橡胶中炭黑和炭黑/二氧化硅分散的评估快速比较法》G6031《GB/T6031-1998 硫化橡或热塑性橡胶硬度的测定》G6036《GB/T6036-2001 硫化橡或热塑性橡胶低温刚性的测定》G6038《GB/T 6038-2006 橡胶试验胶料配料、混炼和硫化设备及操作程序》G6489.《GB/T6489.1~4-2001 工业用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检验方法》G6737《GB/T6737-1997 生橡胶挥发分含量的测定》G7043.1《GB/T7043.1-2001 橡胶中铜含量的测定:光度法》G7043.2《GB/T7043.2-2001 橡胶中铜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法》G7044《GB/T 7044-2013 色素炭黑》G7045《GB/T7045-2003 色素炭黑:PH值的测定》G7046《GB/T7046-2003 色素炭黑: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收值的测定》G7047《GB/T 7047-2006 色素炭黑挥发分含量的测定》G7048《GB/T7048-2003 色素炭黑:黑度的测定》G7050《GB/T7050-2003 色素炭黑:着色力的测定》G7052《GB/T7052-2003 色素炭黑:流动度的测定》G7530《GB/T7530-1998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术语》G7535《GB/T7535-1996 硫化橡胶分类分类系统说明》G7543《GB7543-1996 橡胶医用手套》G7544《GB7544-2004 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7755《GB/T7755-2003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透气性的测定》G7757《GB/T 7757-2009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缩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7758《GB/T7758-2002 硫化橡胶低温性能的测定温度回缩法(TR试验)》G7759.1《GB/T 7759.1-2015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第1部分:在常温及高温条件下》G7759.2《GB/T 7759.2-2014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第2部分:在低温条件下》G7760《GB/T7760-2003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硬质板材粘合强度的测定90°剥离法》G7761《GB/T7761-2003 橡胶用锥形件测定与刚性材料的粘合强度》G7762《GB/T 7762-2014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G7764《GB/T7764-2001 橡胶鉴定:红外光谱法》G7766《GB/T 7766-2008 橡胶制品化学分析方法》G7767《GB/T7767-2003 炭黑术语》G8081《GB/T 8081-2008 天然生胶技术分级橡胶(TSR)规格导则》G8082《GB/T 8082-2008 天然生胶标准橡胶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G8086《GB/T 8086-2008 天然生胶杂质含量的测定》G8088《GB/T 8088-2008 天然生胶和天然胶乳氮含量的测定》G8089《GB/T 8089-2007 天然生胶烟胶片、白绉胶片和浅色绉胶片》G8145《GB/T8145-2003 脂松香》G8289《GB/T 8289-2008 浓缩天然胶乳氨保存离心或膏化胶乳规格》G8290《GB/T 8290-2008 浓缩天然胶乳取样》G8291《GB/T 8291-2008 浓缩天然胶乳凝块含量(筛余物)的测定》G8292《GB/T 8292-2008 浓缩天然胶乳挥发脂肪酸值的测定》G8293《GB/T 8293-2008 浓缩天然胶乳残渣含量的测定》G8294《GB/T 8294-2008 浓缩天然胶乳硼酸含量的测定》G8295《GB/T 8295-2008 天然橡胶和胶乳铜含量的测定光度法》G8296《GB/T 8296-2008 天然生胶和胶乳锰含量的测定高碘酸钠光度法》G8297《GB/T 8297-2008 浓缩天然胶乳氢氧化钾(KOH)值的测定》G8298《GB/T 8298-2008 浓缩天然胶乳总固体含量的测定》G8299《GB/T 8299-2008 浓缩天然胶乳干胶含量的测定》G8300《GB/T 8300-2008 浓缩天然胶乳碱度的测定》G8301《GB/T 8301-2008 浓缩天然胶乳机械稳定度的测定》G8655《GB/T 8655-2006 苯乙烯-丁二烯橡胶 (SBR) 1500》G8656《GB/T8656-1998 乳液和溶液聚合型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评价方法》G8657《GB/T8657-1998 苯乙烯-丁二烯生胶皂和有机酸含量的测定》G8658《GB/T8658-1998 乳液聚合型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生胶结合苯乙烯含量的测定》G8659《GB/T 8659-2008 丁二烯橡胶(BR)9000》G8660《GB/T 8660-2008 溶液聚合型丁二烯橡胶(BR)评价方法》G8826《GB/T8826-2003 防老剂RD》G8827《GB/T 8827-2006 防老剂 PAN》G8828《GB/T8828-2003 防老剂4010NA》G8829《GB/T 8829-2006 硫化促进剂NOBS》G9578《GB/T9578-2002 标准参比炭黑3号》G9579《GB/T 9579-2006 橡胶配合剂炭黑在丁苯橡胶中的鉴定方法》G9580《GB/T9580-2002 标准参比炭黑的鉴定方法》G9581《GB/T9581-2002 炭黑原料油乙烯焦油》G9865.1《GB/T9865.1-1996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样品和试样的制备:物理试验》G9867《GB/T 9867-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旋转辊筒式磨耗机法)》G9869《GB/T9869-1997 橡胶胶料硫化特性的测定》G9870.1《GB/T 9870.1-2006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动态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通则》G9870.2《GB/T 9870.2-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动态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低频扭摆法》G9871《GB/T 9871-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老化性能的测定拉伸应力松弛试验》G9872《GB/T9872-1998 氧瓶燃烧法测定橡胶和橡胶制品中溴和氯的含量》G9873《GB/T9873-2002 橡胶铅含量的测定双硫腙光度法》G9874《GB/T9874-2001 橡胶中铅含量的测定》G9875《GB/T9875-2001 橡胶聚合物的鉴定:化学方法》G9881《GB/T 9881-2008 橡胶术语》G9887《GB/T 9887-2008 胶乳制品术语》G9900《GB/T 9900-2008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导风筒》G10652《GB/T10652-2001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弹性的测定》G10653《GB/T10653-2001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压缩永久性的测定》G10654《GB/T10654-2001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拉伸强度的测定》G10655《GB/T10655-2003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空气透气率的测定》G10707《GB/T 10707-2008 橡胶燃烧性能的测定》G10722《GB/T10722-2003 炭黑总表面积和外表面积的测定:氮吸附法》G11201《GB/T11201-2002 橡胶中铁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G11202《GB/T11202-2003 橡胶中铁含量的测定1,10-菲罗啉光度法》G11203《GB/T11203-2001 橡胶中锌含量的测定》G11205《GB/T 11205-2009 橡胶热导率的测定热线法》G11206《GB/T 11206-2009 橡胶老化试验表面龟裂法》G11210《GB/T 11210-2014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抗静电和导电制品电阻的测定》G11211《GB/T 11211-2009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金属粘合强度的测定二板法》G11405《GB/T 11405-2006 工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G11406《GB11406-2001 工业邻苯二甲酸二辛酯》G11407《GB/T11407-2003 硫化促进剂M》G11408《GB/T11408-2003 硫化促进剂DM》G11409《GB/T 11409-2008 橡胶防老剂、硫化促进剂试验方法》G12584《GB/T 12584-2008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低温冲击试验》G12585《GB/T12585-2001 橡胶片材和橡胶涂织物挥发性液体透过速率的测定》G12586《GB/T12586-2003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耐屈挠破坏性的测定》G12587《GB/T12587-2003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抗压裂性的测定》G12824《GB/T12824-2002 苯乙烯--丁二烯橡胶》G12825《GB/T12825-2003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凹入度法硬度测定》G12827《GB/T 12827-2008 标准参比乙炔炭黑及鉴定方法》G12828《GB/T 12828-2006 生胶和未硫化混炼胶塑性值及复原值的测定平行板法》G12829《GB/T 12829-2006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小试样(德尔夫特试样)撕裂强度的测定》G12830《GB/T 12830-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刚性板剪切模量和粘合强度的测定四板剪切法》G12832《GB/T 12832-2008 橡胶结晶效应的测定硬度测量法》G12833《GB/T 12833-2006 橡胶和塑料撕裂强度和粘合强度测定中的多峰曲线分析》G12834《GB/T12834-2001 硫化橡胶性能优选等级》G13248《GB/T 13248-2008 橡胶和胶乳锰含量的测定高碘酸钠光度法》G13253《GB/T 13253-2006 橡胶中锰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G13460《GB/T 13460-2008 再生橡胶》G13489《GB/T 13489-2008 橡胶涂覆织物燃烧性能测定》G13646《GB/T 13646-2013 橡胶结合苯乙烯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13934《GB/T 13934-2006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屈挠龟裂和裂口增长的测定(德墨西亚型)》G13936《GB/T 13936-2014 硫化橡胶与金属粘接拉伸剪切强度测定方法》G14274《GB/T14274-2003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加速老化试验》G14647《GB/T 14647-2008 氯丁二烯橡胶CR121、CR122》G14795《GB/T 14795-2008 天然橡胶术语》G14797.1《GB/T 14797.1-2008 浓缩天然胶乳硫化胶乳》G14797.2《GB/T 14797.2-2008 浓缩天然胶乳硫化胶乳粘度的测定》G14831《GB/T14831-2003 胶乳制品蒸汽老化试验方法》G14832《GB/T 14832-2008 标准弹性体材料与液压液体的相容性试验》G14834《GB/T 14834-2009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金属粘附性及对金属腐蚀作用的测定》G14838《GB/T 14838-2009 橡胶与橡胶制品试验方法标准精密度的确定》G14853.1《GB/T14853.1-2002 橡胶用造粒炭黑:倾注密度的测定》G14853.2《GB/T 14853.2-2006 橡胶用造粒炭黑:细粉含量和粒子磨损量的测定》G14853.3《GB/T14853.3-2002 橡胶用造粒炭黑:粒子磨损量的测定》G14853.4《GB/T14853.4-2002 橡胶用造粒炭黑:堆积强度的测定》G14853.5《GB/T14853.5-2002 橡胶用造粒炭黑:粒子尺寸分布的测定》G14853.6《GB/T14853.6-2002 橡胶用造粒炭黑:单个粒子破碎强度的测定》G14853.7《GB/T14853.7-2002 橡胶用造粒炭黑:技术条件》G15251《GB/T 15251-2008 橡胶游离硫的测定》G15254《GB/T 15254-2014 硫化橡胶与金属粘接180°剥离试验》G15256《GB/T 15256-2014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多试样法)》G15257《GB/T 15257-2008 混合调节型氯丁二烯橡胶 CR321、CR322》G15338《GB/T 15338-2008 炭黑试验方法精密度和偏差的确认》G15339《GB/T 15339-2008 橡胶配合剂炭黑在丁腈橡胶中的鉴定方法》G15340《GB/T 15340-2008 天然、合成生胶取样及其制样方法》G16583《GB/T 16583-2008 不饱和橡胶中饱和橡胶的鉴定》G16584《GB/T16584-1996 橡胶用无转子硫化仪测定硫化特性》G16585《GB/T16585-1996 硫化橡胶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G16586《GB/T16586-1996 硫化橡胶与钢丝帘线粘合强度的测定》G16589《GB/T16589-1996 硫化橡胶分类:橡胶材料》G16996《GB/T16996-1997 硫化橡胶暴露于自然气侯或人工光后性能变化的评定》G17531《GB/T17531-1998 橡胶与橡胶制品化学试验方法准确度和偏差的确定》G17782《GB/T17782-1999 硫化橡胶压力空气热老化试验方法》G17783《GB/T17783-1999 硫化橡胶样品和试样的制备化学试验》G17821《GB/T 17821-2008 胶乳 5℃至40℃密度的测定》G18011《GB/T 18011-2008 浓缩天然胶乳干胶膜制备》G18012《GB/T 18012-2008 天然胶乳 pH值的测定》G18013《GB/T 18013-2008 天然生胶加速贮存硬化值的测定》G18118《GB/T18118-2000 合成生胶中防老剂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18174《GB/T18174-2000 橡胶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G18241.1《GB/T18241.1-2001 橡胶衬里:设备防腐衬里》G18241.2《GB/T18241.2-2000 橡胶衬里:磨机衬里》G18241.4《GB 18241.4-2006 橡胶衬里: 烟气脱硫衬里》G18396《GB/T 18396-2008 天然胶乳环法测定表面张力》G18864《GB/T18864-2002 硫化橡胶工业用抗静电和导电产品电阻极限范围》G18865《GB/T18865-2002 橡胶与橡胶制品实验室间试验确定的重复性值和再现性值置信区间》G18866《GB/T18866-2002 橡胶酸消化溶解法》G18941《GB/T18941-2003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定负荷冲击疲劳的测定》G18942《GB/T18942.1~2-2003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压缩应力应变特性的测定》G18943《GB/T 18943-2008 多孔橡胶与塑料动态缓冲性能测定》G18944.1《GB/T18944.1-2003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海绵与多孔橡胶制品:片材》G18945《GB/T18945-2003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恒定压力降时流量的估算方法》G18946《GB/T18946-2003 橡胶涂覆织物橡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测定直接拉力法》G18951《GB/T18951-2003 橡胶配合剂氧化锌试验方法》G18952《GB/T18952-2003 橡胶配合剂硫磺试验方法》G18953《GB/T18953-2003 橡胶配合剂硬脂酸定义及试验方法》G19089《GB/T 19089-2012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耐磨性的测定马丁代尔法》G19187《GB/T19187-2003 合成生胶抽样检查程序》G19188《GB/T19188-2003 天然生胶和合成生胶贮存指南》G19208《GB/T 19208-2008 硫化橡胶粉》G19241《GB/T19241-2003 不饱和橡胶中饱和橡胶的鉴定臭氧氧化法》G19242《GB/T19242-2003 硫化橡胶在压缩或剪切状态下蠕变的测定》G19243《GB/T19243-2003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有机物接触污染的试验方法》G19381《GB/T19381-2003 丁基橡胶药用瓶塞通用试验方法》G20020《GB/T 20020-2005 气相二氧化硅》G20027《GB/T 20027-2005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破裂强度的测定》G20028《GB/T 20028-2005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应用阿累尼鸟斯图推算寿命和最高使用温度》G20029《GB/T 20029-2005 仪器设备用橡胶隔震垫》G20415《GB 20415-2006 橡胶涂覆织物绝缘带》G20460《GB/T 20460-2006 橡胶配合剂天然碳酸钙试验方法》G20467《GB/T 20467-2006 软质泡沫聚合材料模压和挤出海绵胶制品成品的压缩性能试验》G20688.1《GB/T 20688.1-2007 橡胶支座第1部分:隔震橡胶支座试验方法》G20688.2《GB 20688.2-2006 橡胶支座第2部分:桥梁隔震橡胶支座》G20688.3《GB 20688.3-2006 橡胶支座第3部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G20688.4《GB 20688.4-2007 橡胶支座第4部分:普通橡胶支座》G20646《GB/T 20646-2006 橡胶配合剂对苯二胺(PPD)防老剂试验方法》G20739《GB/T 20739-2006 橡胶制品贮存指南》G20779.1《GB/T 20779.1-2006 电力防护用橡胶材料第1部分:通则》G20779.2《GB/T 20779.2-2007 电力防护用橡胶材料第2部分:电缆附件用橡胶材料》G20786《GB/T 20786-2015 橡胶履带》G21462《GB/T 21462-2008 氯丁二烯橡胶(CR)评价方法》G21463《GB/T 21463-2008 氯丁二烯橡胶胶乳碱度的测定》G21464《GB/T 21464-2008 橡胶乙烯-丙烯-二烯烃(EPDM)三元共聚物中5-乙叉降冰片烯(ENB)或双环戊二烯(DCPD)含量的测定》G21537《GB/T 21537-2008 锥型橡胶护舷》G21538《GB/T 21538-2008 金属薄板用涂覆胶辊》G21840《GB/T 21840-2008 硫化促进剂TBBS》G21841《GB/T 21841-2008 防老剂6PPD》G21869《GB/T 21869-2008 医用手套表面残余粉末的测定》G21870《GB/T 21870-2008 天然胶乳医用手套水抽提蛋白质的测定改进Lowry 法》G21871《GB/T 21871-2008 橡胶配合剂缩略语》G22027《GB/T 22027-2008 热塑性弹性体命名和缩略语》G23651《GB/T 23651-2009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硬度测试介绍与指南》G23654《GB/T 23654-2009 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建筑用预成型密封条的分类、要求和试验方法》G23655《GB/T 23655-2009 配合胶乳硫化程度的测定》G23656《GB/T 23656-2009 橡胶配合剂沉淀水合二氧化硅比表面积的测定CTAB法》G24133《GB/T 24133-2009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24135《GB/T 24135-2009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加速老化试验》G24136《GB/T 24136-2009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耐液体性能的测定》G24142《GB/T 24142-2009 橡胶涂覆织物变压器用胶囊和隔膜》G24143《GB/T 24143-2009 橡胶与橡胶制品试验方法灵敏度的确定》G24153《GB/T 24153-2009 橡胶及弹性体材料 N-亚硝基胺的测定》G24801《GB/T 24801-2009 橡胶防焦剂CTP》G24802《GB/T 24802-2009 橡胶增塑剂A》G25260.1《GB/T 25260.1-2010 合成胶乳第1部分:羧基丁苯胶乳(XSBRL)56C、55B》G25262《GB/T 25262-2010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磨耗试验指南》G25269《GB/T 25269-2010 橡胶试验设备校准指南》G27570《GB/T 27570-2011 室温硫化甲基硅橡胶》G28607《GB/T 28607-2012 标准弹性体材料与发动机油的相容性试验》G28610《GB/T 28610-2012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G30310《GB/T 30310-2013 化学纤维帘线、纱线和线绳附胶量测定的试验方法》G30311《GB/T 30311-2013 浸胶芳纶纱线、线绳和帘线拉伸性能的试验方法》G30314《GB/T 30314-2013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耐磨性的测定泰伯法》G30315《GB/T 30315-2013 浸胶帘线往复曲挠疲劳试验方法》G30680《GB/T 30680-2014 氟橡胶板通用技术条件》G32108《GB/T 32108-2015 浸胶线绳、纱线和帘线拉伸性能的试验方法》G32109《GB/T 32109-2015 浸胶纱线和帘子布粘合剥离性能试验方法》G32111《GB/T 32111-2015 冷轧钢板剪切用橡胶压紧环》GJ227A《GJB227A-1996 一般用途硅橡胶胶料规范》GJ251《GJB251A-2001 军用氟橡胶胶料规范》GJ462《GJB462A-1998 航天用胶料规范》GJ1582《GJB1582-1993 军用聚醚型聚氨酯橡胶涂覆锦纶织物规范》GJ1583《GJB1583-1993 军用氯丁橡胶涂覆锦纶织物规范》GJ1674《GJB1674-1993 丁腈橡胶涂覆棉织物规范》GJ1789《GJB1789-1993 军用橡胶胶板、胶条、模压和压出型材通用规范》GJ1790《GJB1790-1993 耐燃油氟硅橡胶材料规范》GJ1793《GJB1793-1993 军用天然橡胶涂覆橡胶锦纶织物规范》GJ2310《GJB2310-1995 硅橡胶海绵胶规范》GJ3712《GJB3712-1999 军用橡胶制品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导则》GJ5037《GJB5037-2001 航空橡胶板、绳、管及型材规范》GJ5068《GJB5068-2001 军用氟硅橡胶膜片规范》GJ5180《GJB 5180-2003 K ENB型三元乙丙橡胶规范》GJ5258《GJB 5258-2003 航空橡胶零件及型材用胶料规范》GJ5278《GJB 5278-2004 低摩擦系数氟橡胶胶料规范》GJ5870K《GJB 5870-2006 K 硫化橡胶与金属摩擦系数的测定》GJ5873K《GJB 5873-2006 K 模压硫化橡胶线性收缩率的测定》H7061《HB 7061-1994 飞机座舱用硅橡胶薄膜》H7136《HB7136-1995 氟硅橡胶试验用胶片》HG2013《HG/T2013、2287、2697、3078-2001 胶辊》HG2015《HG/T 2015-2003 橡胶海绵地毯衬垫、橡胶护舷、印染胶辊》HG2018《HG/T 2018-2003 轻便胶鞋》HG2096《HG/T 2096-2006 硫化促进剂CBS》HG2097《HG/T 2097-2008 发泡剂ADC》HG2196《HG/T 2196-2004 汽车用橡胶材料分类系统》HG2198《HG/T 2198-2011 硫化橡胶物理试验方法的一般要求》HG2287《HG/T 2287-2008 印刷胶辊》HG2298《HG/T2298~2299-2001 橡胶配合剂水分散体的测定方法》HG2404《HG/T 2404-2008 橡胶配合剂沉淀水合二氧化硅在丁苯胶中的鉴定》HG2423《HG/T 2423-2008 工业对苯二甲酸二辛酯》HG2445(合)《HG/T 2445~2446-2005 胶辊》(2005合订本)HG2450《HG/T2450,3079-1999 胶辊尺寸公差及表观硬度的测定》HG2564《HG/T 2564-2007 抗氧剂DLTDP》HG2580《HG/T 2580-2008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的测定》HG2581《HG/T 2581.1~2-2009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耐撕裂性能的测定》HG2582《HG/T 2582-2008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耐水渗透性能的测定》HG2584《HG/T 2584-2010 橡胶工业手套》HG2688《HG/T2688-2005 磷酸三苯酯》HG2689《HG/T2689-2005 磷酸三甲苯酯》HG2716《HG/T 2716-2008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静态耐臭氧龟裂性能的测定》HG2725《HG/T 2725-2007 散装炭黑采样标准方法》HG2862《HG/T2862-1997 防老剂BLF》HG2865《HG/T2865-1997 汽车液压制动橡胶皮碗》HG2866《HG/T2866-1997 橡胶护舷》HG2867《HG/T2867-1997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HG2868《HG/T2868-1997 变压器用橡胶隔膜》HG2879《HG/T2879.1~6-1997 橡胶配合剂陶土的试验方法》HG2880《HG/T 2880-2007 硅铝炭黑》HG2886《HG/T2886-1997 橡胶水坝》HG2887《HG/T2887-1997 变压器用橡胶材料》HG2888《HG/T2888~2889-1997 胶乳胶丝橡胶家用手套》HG2946《HG/T2946~2949,3051~3090-(97)橡胶杂品》HG2949《HG/T2949,3077-1999 电绝缘橡胶板、橡胶塑料辊硬度要求》HG3047《HG/T 3047-2004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透气性的测定》HG3048《HG/T 3048-2009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耐组合剪切曲挠和磨擦性能的测定》HG3049《HG/T3049~3613-1999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试验方法》HG3050《HG/T3050.1~3-2001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整卷特性的测定》HG3051《HG/T3051-2003 橡胶涂覆织物:气床垫》HG3052《HG/T 3052-2008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涂覆层粘合强度的测定》HG3057《HG/T3057…3074-(97)橡胶配合剂》HG3061《HG/T3061,3066~3073-1999 橡胶配合剂沉淀水合二氧化硅》HG3062《HG/T3062~3065-1999 沉淀水合二氧化硅试验方法》HG3080《HG/T 3080-2009 防震橡胶制品用橡胶材料》HG3095《HG/T3095…3104-(97)橡胶试验方法》HG3312《HG/T3312~3313-2000 甲基乙烯基,硫化钾基硅橡胶》HG3502《HG/T 3502-2008 工业癸二酸二辛酯》HG3643《HG/T3643~3644-1999 氯化石蜡-70,防老剂4020》HG3645《HG/T3645-1999 天然橡胶手套中水抽提蛋白质测定方法》HG3739(合)《HG/T 3739~3743-2004 橡胶化学助剂》(2004合订本)HG3748《HG/T 3748-2004 橡胶配合剂沉淀水合二氧化硅水可溶物含量的测定冷萃取法》HG3794《HG/T 3794-2005 无机抗菌剂性能及评价》HG3795《HG/T 3795-2005 抗氧剂1076》HG3836《HG/T 3836-2008 硫化橡胶滑动磨耗试验方法》HG3837《HG/T 3837-2008 橡胶总烃含量的测定热解法》HG3838《HG/T 3838-2008 橡胶游离硫含量的测定电位滴定法》HG3843《HG/T 3843-2008 硫化橡胶短时间静压缩试验方法》HG3844《HG/T 3844-2008 硬质橡胶弯曲强度的测定》HG3845《HG/T 3845-2008 硬质橡胶冲击强度的测定》HG3846《HG/T 3846-2008 硬质橡胶硬度的测定》HG3847《HG/T 3847-2008 硬质橡胶马丁耐热温度的测定》HG3848《HG/T 3848-2008 硬质橡胶抗剪切强度的测定》HG3863《HG/T 3863-2008 硬质橡胶压碎强度的测定》HG3866(合)《HG/T 3866~3867-2008 硫化橡胶压缩与伸缩耐寒系数的测定》HG3868《HG/T 3868-2008 硫化橡胶高温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的测定》HG3869《HG/T 3869-2008 硫化橡胶压缩或剪切性能的测定(扬子尼机械示波器法)》HG3870《HG/T 3870-2008 硫化橡胶溶胀指数测定方法》HG3871《HG/T 3871-2008 橡胶铅含量的测定双硫腙光度法》HG3873《HG/T 3873-2006 己二酸二辛酯》HG3874《HG/T 3874-2006 偏苯三酸三辛酯》HG3875《HG/T 3875-2006 酚醛胺(PAA)环氧树脂固化剂》HG3876《HG/T 3876-2006 抗氧剂 TPP》HG3877《HG/T 3877-2006 抗氧剂 TNPP》HG3878《HG/T 3878-2006 抗氧剂》HG3879《HG/T 3879-2006 热稳定剂硫醇甲基锡 TM-19》HG3953《HG/T3953~3954-2007 木工机械用胶辊、冶金胶辊》HG3974《HG/T 3974~3745-2007 抗氧剂626、抗氧剂3114》HG3977《HG/T 3977~3978-2007 烷氧基含磷钛酸酯偶联剂、烷氧基脂肪酸钛酸酯偶联剂》HG4070《HG/T 4070-2008 硅橡胶板》HG4071《HG/T 4071-2008 工业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HG4072《HG/T 4072~4073-2008 硼酰化钴、新癸酸钴》HG4074《HG/T 4074-2008 贮气柜用橡胶密封膜》SH1149《SH/T 1149-2006 合成橡胶胶乳取样》SH1150《SH/T1150-1999 合成橡胶胶乳pH值的测定》SH1154《SH/T1154-1999 合成橡胶胶乳总固物含量的测定》SH1155《SH/T1155-1999 合成橡胶胶乳密度的测定》SH1156《SH/T1156-1999 合成橡胶胶乳表面张力的测定》SH1157《SH/T1157-1997 丁晴橡胶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的测定》SH1539《SH/T 1539-2007 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溶剂抽出物含量的测定》SH1610《SH/T 1610-2001 苯乙烯-丁二烯嵌缎共聚物(SBS)》SH1717《SH/T1717-2002 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IIR)评价方法》SH1718《SH/T1718-2002 充油橡胶中油含量的测定》SH1759《SH/T 1759-2007 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溶液聚合物分子量分布》JG118《JG/T118-2000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JT4《JT/T4-2004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327《JT/T327-2004 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391《JT/T 391-2009 公路桥梁盆式支座》JT663《JT/T 663-2006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TB1893《TB/T 1893-2006 铁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TB2331《TB/T 2331-2004 铁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NY459《NY/T459-2001 天然生胶子午线轮胎橡胶》NY733《NY/T733-2003 天然生胶航空轮胎标准橡胶》NY734《NY/T734-2003 天然生胶通用标准橡胶生产工艺规程》NY735《NY/T735-2003 天然生胶子午线轮胎橡胶生产工艺规程》JJF1488《JJF1488-2014 橡胶、塑料薄膜测厚仪校准规范》。
2012高考化学 02 塑料、天丝和牛奶丝、纤维和织品的鉴别、橡胶复习资料

2012高考资料02:〔塑料、天丝和牛奶丝、纤维和织品的鉴别、橡胶〕●备课资料1.常见塑料的性能和用途(1)聚苯乙烯最早开发并商品化,硬,有热塑性和热固性,制作梳子、牙刷柄、肥皂盒、包装材料等;(2)聚乙烯 1933年开发,软,可成膜,制作农用薄膜、雨衣、牛奶袋、导线绝缘材料、口杯;(3)聚氯乙烯分软、硬两类,前者增塑剂多,适合制软材,如塑料布、软管等;后者可制硬质品,如塑料凉鞋、水桶、盆、棍、板;(4)聚丁二烯丁二烯在金属钠作用下聚合,或与其他含双键的化合物如苯乙烯共聚而得的聚合物,构成了一类合成橡胶,可制轮胎、软管等;(5)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硬,异常坚固,透明,俗称有机玻璃,可制眼镜、假牙、牙托、灯具、盆;(6)聚碳酸酯俗称玻璃钢,强度高,硬,透明,像钢板一样坚韧,3厘米厚的板材可阻挡4米近处射来的38口径步枪子弹,适宜制作防弹玻璃、宇航头盔;(7)有机硅烷系硅—铜合金与有机氯化物反应产物水解得的分子量约100万的聚合物,主要用作硅油、硅橡胶等,特点是耐高温;(8)聚四氟乙烯耐各种酸、碱及化学试剂的进攻,并能耐300℃的高温,有“塑料之王〞的美称,且强度高,用于制不粘锅、坩埚、烧杯、轴承、绝缘材料等;(9)酚醛树脂俗称电木,系苯酚在稀碱或酸的作用下和甲醛发生缩聚反应,形成立体网状结构的高聚物,坚牢而耐腐蚀,绝缘性好,常用作灯头和插座;它还可以和玻璃纤维牢固粘合加工成增强塑料,也称为“玻璃钢〞,可部分代替钢材;(10)泡沫塑料当树脂加入发泡剂成型时,固体塑料中含有很多细气泡,比重为0.02~0.03,它兼有塑料柔软、防水、绝缘性好及气体保暖、隔音功能强的优点,可制鞋垫、坐垫、床垫,柔软而轻便;也可代替棉花、丝棉和驼毛做棉衣和背心,挺括而富有弹性,硬质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多用于制救生圈及包装材料。
2.天丝和牛奶丝天丝 TENCEL是英国ACORDIS公司近年开发的新一代纺织纤维,其注册名“TENCEL〞,中文以“天丝〞命名,已在中国通过注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探索生活材料
3.4 塑料、纤维和橡胶
1. 合成材料 2. 复合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物质的结构对性能和用途的影响。
常见塑料的化学成分、性能和用途。
知道化学方法在制造合成纤维和合成 橡胶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 知道可以选择不同的组分材料,通 过改变各组分材料的含量来制造复合材 料,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天然橡胶的化学组成是聚异戊二烯:
CH2 C CH CH2 n CH3
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是由人工合成方法而制得的,采用不同 的原料(单体)可以合成出不同种类的橡胶。
合成橡胶
通用橡胶 如丁苯橡胶、顺丁橡胶、 氯丁橡胶等。
特种橡胶 如耐热和耐酸碱的氟橡 胶、耐高温和耐严寒的 硅橡胶等
硅橡胶
氟橡胶
2. 复合材料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以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以及橡 胶的硫化为例,了解物质的结构对性能 和用途的影响;化学在提供生活材料方 面的重要作用。
难点
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能和用 途的关系。
1. 合成材料
合成材料又称人造材料,是人为地把不 同物质经化学方法或聚合作用加工而成的材料, 其特质与原料不同。
合成材料无论是在人们的衣、食、住、行, 还是在现代工农业生产,或是在某些尖端科学技 术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复合材料的简介应用
复合材料的组成、特性,在现代工业的重要地位。
高考链接
1.(09四川卷)下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点解质
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
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氮,两者都
含有极性键 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
分子化合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⑥
C. ①②⑤⑥ D. ③④⑤⑥
答案: B
解析: 解答组合型选择题要关注选项组合。三角
洲的形成于胶体的形成有关,①正确,则排出 D选项;硫酸钡是难溶性盐属于强电解质,③ 错误,则排出A选项;氯气是非金属单质分子 中只含有非极性键,⑤错误,则排出C选项。
纤维
天然纤维:如棉花、羊毛、蚕丝和麻等
合成纤维: 如腈纶(人造羊毛) 、锦纶(尼龙)、 维纶、氯纶、涤纶(的确良)和丙纶 等“六大纶”。
天然纤维
合成纤维
与天然纤维相比,合成纤维具有优良的性 能,如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和 不怕虫蛀等。
合成纤维制成的床被
橡胶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天然橡胶主要来源于三叶橡胶树,当这种橡胶树 的表皮被割开时,就会流出乳白色的汁液,称为胶乳, 胶乳经凝聚、洗涤、成型、干燥即得天然橡胶。
玻璃钢,即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是由玻璃纤维 和合成树脂组成的复合材料。
玻璃钢的强度非常大,可达到某些合金钢的水 平,但密度却只有钢铁的五分之一,同时具有较高 的耐化学腐蚀性、电绝缘性和易加工性。
由玻璃钢制成的车身、 船身强度很高且质量很轻。
课堂小结
1. 常见的合成材料及其使用
塑料的性质、分类;纤维和橡胶的应用范围和特性
每种材料都有它的优缺点: 金属材料——强度大,但易受腐蚀 陶瓷材料——耐高温,但脆性大 合成材料——密度小,但不耐高温
而复合材料合成材料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 不同性能的材料组合起来,在性能上取长补短, 从而得到比单一材料性能优越的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制成的模型
复合材料板
玻璃钢就是一种典型的复合材料。
抗老化剂的作用:
就是不断的吸收这些活性自由基,使它们 无法老化塑料制品
塑料的分类:
热塑性塑料(聚乙烯, 聚氯乙烯, 聚丙烯等) 塑料
热固性塑料(酚醛塑料)
聚乙烯
酚醛塑料
热塑性塑料
热塑性塑料特性:
受热时软化并可熔化成流动的液体, 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后又熔化,可反复 加工,多次使用。
具有该特性原因:
塑料在一般情况下会导电吗?
塑料中的原子是以共价键形成的,没有自由 移动的离子。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塑料不易导电, 是良好的电绝缘材料。
(2) 纤维和橡胶
人类用棉花、羊毛、蚕丝和麻等天然纤维纺 纱织布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它们在我们的生 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而橡胶是制造飞机、汽车和医疗器械等所 必需的材料,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现在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合成材料分别是合 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总称三大合成材料。
(1) 塑料
塑料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聚合物,往往由小 分子的带有不饱和键有机物(单体)聚合而成。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增塑剂和防老化剂
树脂是构成塑料的基本原料,塑料的基本性
能主要决定于树脂的本性 。
松香
增塑剂是现代塑料工业最大的助剂品种,对促进塑料
过程和方法
通过展示塑料制品引入内容,进行 科学探究,在此基础上讨论热塑性塑料 和热固性塑料的结构特点。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纤维制品的认 识,并与热固性塑料的体型结构进行类 比,理解橡胶硫化的原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联系实际,集体讨论,对合成 材料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体会它们在生 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化学的兴趣。
热塑性塑料具有长链状的线型结构。 受热时,分子间作用力减弱,易滑动;冷 却时,相互引力增强,会重新硬化。
热固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特性: 在制造过程中受热时能变软塑成一定的形状,
但加工成型后就不会受热熔化 。
具有该特性原因:
热固性塑料初期也是长链状的,但再次受热 时,链与链间会形成共价键,产生一些交联,形 成体型网状结构,硬化定型。
工业特别是聚氯乙烯工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增塑剂功能 提高延伸性和断裂伸长率 改进柔软性
改进可逆弯曲强度 改进对各种基料的粘合 改进润滑性能和减少摩擦 减少静电充电能力 改进表面光泽和外观
增塑剂
塑料发生老化有两方面原因:
内部结构或组分具有易引起老化的弱点, 如具有不饱和双键、支链等等
外界或环境因素如阳光、氧气、水、高能辐射、 电、工业气体、海水、霉菌、细菌等等也是塑料 易老化的重要原因。
塑料、纤维和橡胶
你能发现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
合成材料是我们身边最常见也是最重要 的材料之一,它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最主要的三大合成材料分别是合成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塑料
橡胶
纤维
另外还有许多性能优越的复合材料 应用也十分广泛。
具有优良扩展性的体育器材 工业性能良好的硅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