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范文

合集下载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重要知识点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重要知识点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1.食物到哪里去了一、填空1人吃下的食物要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等器官。

(小肠)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

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

2.食物的消化,一靠(牙齿)咀嚼和(胃)蠕动,将食物粉碎;二靠(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帮助,把食物变成可以被吸收的成分。

3.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

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4.在口腔内酒被初步消化的营养物质是(淀粉)。

二、实验探究实验名称: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材料:试管两支、烧杯、温水、碘酒、滴管、淀粉液。

实验步骤: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

2.将两支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3.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加入一滴碘酒,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没加唾液的淀粉液变成了蓝色,加了唾液淀粉液没有变色。

实验结论:唾液能消化淀粉。

三、问答题1.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1)不挑食。

(2)吃饭定时定量。

(3)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

(4)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5)饭前便后要洗手。

(6)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2. 为什么馒头嚼的时间长了,感觉有甜味?答: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

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馒头里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所以馒头嚼的时间长了,感觉有甜味。

2.我们的呼吸一、填空1.人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2. 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

3.呼吸是人体(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4. 消化器官吸取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内作用,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问答1.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1)不吸烟。

(2)要注意环境卫生。

(3)寒冷的冬天要带口罩。

最新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最新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简答题:一、使用显微镜应该注意的问题?答:1.搬动显微镜时,要一手握镜臂,一手扶镜座,两上臂紧靠胸壁。

切勿一手斜提,前后摆动,以防镜头或其他零件跌落。

2.观察标本时,显微镜离实验台边缘应保持一定距离(5cm),以免显微镜翻倒落地。

镜柱与镜臂间的倾斜角度不得超过45度,用完立即还原。

3.使用时要严格按步骤操作,熟悉显微镜各部件性能,掌握粗、细调节钮的转动方向与镜筒升降关系。

转动粗调节钮向下时,眼睛必须注视物镜头。

4.观察带有液体的临时标本时要加盖片,不能使用倾斜关节,以免液体污染镜头和显微镜。

5.粗、细调节钮要配合使用,细调节钮不能单方向过度旋转,调节焦距时,要从侧面注视镜筒下降,以免压坏标本和镜头。

6.用单筒显微镜观察标本,应双眼同时睁开,左眼观察物像,右眼用以绘图,左手调节焦距,右手移动标本或绘图。

7.禁止随意拧开或调换目镜、物镜和聚光器等零件。

8.显微镜光学部件有污垢,可用擦镜纸或绸布擦净,切勿用手指、粗纸或手帕去擦,以防损坏镜面。

9.凡有腐蚀性和挥发性的化学试剂和药品,如碘、乙醇溶液、酸类、碱类等都不可与显微镜接触,如不慎污染时,应立即擦干净。

不要任意取下目镜,谨防灰尘落入镜筒。

10.使用油镜观察样品后,随即用二甲苯将油镜镜头和载波片擦净,以防其他的物镜玻璃上沾上香柏油。

二甲苯有毒,使用后马上洗手。

11.实验完毕,要将玻片取出,用擦镜纸将镜头擦拭干净后移开,不能与通光孔相对。

用绸布包好,放回镜箱。

切不可把显微镜放在直射光线下曝晒。

二、学会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答:1、取镜和安装。

2、对比。

3、观察。

4、移动调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

5、左眼看目镜调焦知道看清楚。

6、完成收好。

三、制作一份生命手册。

四、什么是试管婴儿?答:试管婴儿是将精子和卵子取出后在体外受精,形成受精卵,再将受精卵在体外继续培养一段时间(一般3-5天)后所形成的胚胎移植入母体子宫的助孕技术。

五、如何健康的度过青春期?答: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最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最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一、填空。

1.我们所吃的食物主要是被(小肠)消化、吸收。

2.食物在人体内被消化、吸收的原因是人体内的消化器官能分泌(唾液)、(胃液)、(肠液)等分解食物的消化液。

3.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

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4.人吃进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

5.呼吸是人体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6.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呼出的气体中,出现的现象是(火柴熄灭),这说明了我们呼出的气体已与我们呼入的气体成分发生了变化。

7.血管是血液在全身循环时所经过的(管状)的构造,它遍布人的全身,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8.血液之所以不停地循环是由于心脏的不断收缩与舒张。

当心脏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便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

9.血液把肠吸收的(养料)和肺吸收的(氧气)运送到全身各处,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交给(呼吸)器官、(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10.盲人看不到这五彩缤纷的世界是由于他们的(视觉)神经出现问题,但他们的耳朵比一般人的灵敏,这是由于他们的(听觉)神经系统比正常人的发达。

11.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能把身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大脑,并把大脑下达的命令传达给人体各部分。

12.脑分为(感觉中枢)、(运动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

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作的。

2.照相机里面的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

3.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形成(倒立的像)。

4.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它包括(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

1.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称为凸透镜。

2.凸透镜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人体内部的秘密第一单元:食物和消化器官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肝、胆、胰、小肠、大肠和直肠等。

肝脏产生胆汁。

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

唾液中含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所以,当我们嚼馒头的时间较长时,会感觉到甜味。

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胆汁和胰液等,这些液体能帮助消化。

食物在胃里被研磨分解,营养成分在小肠里被消化吸收。

人吃下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经过人体的消化,它们被分解成可供人体生长和组织修补的材料,同时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为了保护消化器官,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不挑食,定时定量,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实验1: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材料:两支试管、淀粉液、37℃的温水、水槽、滴管、碘酒。

实验步骤: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其中一支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

2.将两支试管放入37℃-40℃的温水中。

3.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滴入2-3滴碘酒。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没有变化,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呈现蓝色。

实验结论:唾液有消化淀粉的作用。

第二单元:呼吸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和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中相互作用,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燃烧的蜡烛熄灭。

呼吸器官主要包括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为了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不吸烟,不随地吐痰,注意环境卫生,寒冷的冬天要带口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实验2: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实验材料:水槽、玻璃管、集气瓶、澄清的石灰水、气球、烧杯、火柴等。

实验步骤:1.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严。

2.把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观察看到什么现象。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复习资料总结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复习资料总结

• 二.简答: • 1.陶瓷有什么特点? • 答:陶瓷有不导电、耐高温、耐腐蚀、 不怕水、较坚硬的特点。 • 2.世界各国为什么把陶瓷作为中国的 代名词? • 答: 因为中国素有瓷国美誉,世界各国 人民通过陶瓷了解了中华文明。
17、金属
• 一.填空: • 1.金属是(人造)材料,是由天然金 属矿(开采)、(冶炼)而来。 • 2.将废旧金属物品回收,冶炼加工就 可得到(再生)金属,所以金属是可 以(再生)的材料。
18玻璃与塑料
• 一、填空: • 1、我们用玻璃器皿盛酸、碱溶 液,是因为玻璃有(耐腐蚀)的 特点。 • 2、玻璃和塑料有很多共同点, 把它们分别联入电路中,我们发 现它们都(不导电),它们都是 人工合成的(人造)材料。
• 玻璃是以石英砂、纯碱、长石和石灰石等 为主要原料,经熔融、成型、冷却固化而 成的非结晶无机材料 • 塑料为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可以自由改 变形体样式。它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 大部份为良好绝缘体,具有抗化学和大气 腐蚀的作用,易于塑造成形。
2.火山地壳的厚度平均为60千米 左右并且大部分为岩层;而地球的半 径达6000千米左右,地壳只有薄薄 的一层。 2、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 用下,沿着地壳裂隙向上升,在地壳 比较薄的部位或者地壳裂缝距地面较 近处,上升的岩浆在巨大压力下冲出 地面,形成火山。
• 二.简答: • 1.怎样给物体分类? • 答:(1)天然材料(2)人造材料 (3)再生材料(4)不可再生材料 • 2.材料的使用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 响? • 答:(1)有利方面:带来好处和方便。 (2)负面影响:造成环境污染,使资 源贫乏。
16、陶瓷
• 一.填空: • 1.中国的原始陶器制作始于距今约( 七 千 )年前。 • 2.中国是世界上出口陶瓷最早的国家,素 有(瓷国)美誉。 • 3.陶瓷属于(人造 )材料。 • 4.在高压线杆上用到陶瓷,是因为陶瓷有 (不导电)的特点,应用于航天飞机上是 因为陶瓷有(耐高温)的特点,应用于底 下管道是因为陶瓷有(耐腐蚀)的特点。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1、人吃下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食物要经过(口腔)、(食道)、(胃)、(肝)、(胆)、(胰)、(小肠)、(大肠)、(直肠)等消化器官.食物残渣经呼吸、排汗、大小便等途径排出体外.2、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等 .3、食物在(胃里)被分解.在(小肠)里被消化吸收.4.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馒头嚼的时间长了.感觉有甜味.5.如何保护消化器官:不挑食.定时定量.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不是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要剧烈运动.6.血液把消化器官吸取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运到全身各处.在人体内(作用).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有把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交给呼吸器官·排泄器官排出体外.7. 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燃烧的蜡烛熄灭.8. 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共4个腔.9. 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10. 心脏总是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 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人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一次心跳.11、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 12、人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 人脑不同区域掌握不同功能.通常把脑分成:视觉中枢、听觉中枢、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13、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3部分构成.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成为凸透镜. 凸透镜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14、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其实就是(凸透镜).近视镜是凹面镜.15、太阳灶是利用了凸透镜的(聚光)作用.16、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成倒立放大的像;(近大离我们看的物体-蜡烛近)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成倒立缩小的像.(远小)17、⑴眼睛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包括: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四部分.⑵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像.与视网膜连接的视神经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人脑能自动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正立的视觉.⑶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能看见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健康的眼睛晶状体调节能力强.远近都能看清.近视眼的凸度变大.不能自由调节了⑷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长期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紧张状态.失去调节能力.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这就是近视⑸如何保护眼睛:做眼睛保健操.不在晃动的车上看书也.不在强光.弱光下看书.不躺着看书.有强光要戴防护罩.⑹晶状体---镜头视网膜—胶片瞳孔—光圈18、潜望镜是军事上用于(侦察)的仪器.利用潜望镜能在(隐蔽)的地方清楚地看到敌人阵地的情况.19、潜望镜中的镜子2块相互平行的平面镜组成的.20、想看自己脑后的头发.需要(2)面平面镜子.21、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研究出很多的“眼睛”供人类使用.例如商场里有(监控器).医院里有(电子胃镜)、(CT扫描仪)等.地震现场有(生命探测仪).道路路口有(电子监控中心).太空中有(哈勃望远镜).22、电子胃镜主要由(内镜)、(视频处理器)、(电视监控器)三部分组成.第三单元生物的生长与繁殖23、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花生和大豆种子是双子叶植物.由种皮和胚组成.胚包括:子叶、胚芽、胚根. 玉米种子是单子叶植物.由种皮、子叶、胚芽、胚根、胚乳组成.即种皮、胚、胚乳组成.24、种子发芽需要(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影响种子生长的环境因素(空气)(水)(温度)(光照).25、辣椒播种前5天.应用温度为(52—55度)的温水浸泡种子.置于室温下(8—12)小时.26、人们浸泡种子的目的是为了(让种子发芽).27、在浸泡种子期间.要经常翻动种子.以利(透气).在水分不足时应(淘洗)种子.当有百分之8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28、构造齐全的花由(雄蕊)、(雌蕊)、(花瓣)、(萼片)组成.这样的花叫(完全花).有白菜花、桃花. 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或三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有南瓜花、百合花和桑树花.29、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传粉是花粉传递到(雌蕊)柱头的过程.30、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叫做(自花传粉). 植物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传粉媒介有昆虫和风.31、果实的特征有果皮和种子.大豆的(种子)就是大豆的果实.32、植物不仅能用种子繁殖后代.还能用根、茎、叶等器官繁殖.33、用茎繁殖的常用方法有(扦插)、(压条).34、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是(多利).它于1996年7月5日出生于(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科学家认为它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的来临.35、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时.可以(培养一颗心脏)并进行(移植).36、(袁隆平)院士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也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第四单元星空37、⑴夜晚迷路.怎样利用星座知识辨别方向?先找到形状想勺子的北斗星座.在勺端最亮的一颗就是北极星.它的正下方就是正北方.顺时针即是东南西方.⑵如何根据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方向判断季节/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通过观察.我发现北斗七星的斗柄在春季朝向(东).38、北极星总是在(正北)方向.黑夜中它可以帮助我们(辨认方向).39、春季.(狮子座)位于北斗七星的南方.它头部朝西.尾巴在东.(天蝎座)是夏季南天最显眼的星座.里面亮星云集.是夏季星座的代表, 天蝎座中有一颗红色亮星被称为“商星”.它就是著名的(大火星).40、春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狮子座;夏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天蝎座;秋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仙后座;冬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猎户座.41、夏季晴朗的夜空中长长的“带子”是银河.在它的东岸有一颗亮星叫牛郎星.位于天鹰座;在它的西岸有颗亮星叫织女星.位于天琴座.42、随日期的推移.星座的位置逐渐西移.最终消失在地平线以下.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43、像抬起一个平面的一端而形成的一个斜坡.就是一个简单机械.叫做(斜面).用斜面提升重物时.使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斜面越(长).坡度越(小).越省力.44、生活中(楼梯)、(斧头)、(盘山公路)、(螺丝)等都是利用了斜面原理.45、螺丝钉实际上就是一个(旋转)的斜面.46、当用一根棍子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杠杆). 当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当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当重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47、生活中(夹子)、(剪子)、(钉书机)、(钳子)等工具都是利用了杠杆原理.48、镊子属于(费力)杠杆.果枝钳属于(省力)杠杆.49、边缘有(槽).可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50、滑轮的种类有很多.最基本的有两种:(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51、定滑轮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的作用:(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52、齿轮具有(传递动力)、(改变力的大小和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53、自行车表面涂漆的原因是(为了防锈).。

青岛版五四制科学 五年级下册复习内容

青岛版五四制科学 五年级下册复习内容

五下科学必背内容1、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不断生长、繁殖、衰老、死亡。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时,会发现一个个小格子,这些小格子就是细胞。

4、显微镜主要用来观察肉眼看不见的细小物体。

5、我知道的动物细胞有血细胞、肌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

植物细胞有叶子薄壁细胞、鸭跖草下表皮细胞、水蕴草细胞。

6、细胞是由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最早观察到的。

7、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

8、动物细胞和人体细胞基本构成相同。

9、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基本构成不相同。

10、生物体同一部分、不同作用的细胞,形状、大小都不同。

11、生物体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细胞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

12、显微镜的构成部分:目镜、准焦螺旋、聚光镜、物镜、反光镜。

13、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

14、胎儿在黑暗的子宫里呆大约9个月,就准备呱呱坠地了。

15、生长、发育、衰老、死亡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

16、青少年在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这个阶段称为青春期。

17、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一般女孩比男孩早两年。

18、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

19、如何健康的度过青春期:加强锻炼,合理饮食,保证睡眠,心理咨询。

20、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心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

2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变异。

生物可以发生变异,发生的变异能遗传。

22、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23、多利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的来临,多利是通过克隆来的。

植物克隆能使一片树叶变成一片树林。

24、袁隆平院士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

也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5、国际上甚至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当做中国第五大发明,称其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26、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青岛版(2017)六三制最新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2017)六三制最新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全)第一单元心和脑第一课我们的脑1.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

2.我们的大脑包括:感觉中枢、听觉中枢、运动中枢、视觉中枢等。

3.脑分为大脑、小脑、脑干三个部分。

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功能。

第二课神经系统4.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周围神经共同组成的。

5.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能把身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并把脑下达的命令传达给身体各部分。

6.发令枪响后,运动员的耳朵接收到声音刺激,听神经将信号传给脑,脑判断出是起跑信号,将指令通过神经传给肌肉,运动员便开始奔跑。

7.如何测测我们的反应速度:(1)手指与尺子的零刻度线持平,准备捏住尺子。

(2)记录尺子掉下时捏住的刻度,这个距离可以说明接尺子的同学的反应速度。

第三课保护脑8.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我们在学习、运动等活动中都要用到脑。

9.人体是怎样对脑进行保护的?(1)颅骨与脑组织之间有膜,这些膜可以降低撞击的力度,具有保护和支持脑组织的作用。

(2)打哈欠是人脑增加血氧含量的一种短暂的自我保护方式。

打哈欠的时候,人的肺部扩张,心脏交换血量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就会增加,从而缓解疲劳。

10.我们如何保护脑?(1)充足睡眠。

在睡眠状态中,脑的耗氧量大大减少,有利于保护脑、恢复脑力。

(2)使脑各部分休息。

一天内交替学习不同的课程,进行不同的活动,可以使脑的各部分轮流得到休息。

(3)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缓解大脑疲劳。

(4)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酗酒会损伤大脑,让人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5)骑车要戴头盔。

第四课心脏和血管11.我们的身体像一架精密的仪器在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心脏像发动机,血管像纵横交错的管线。

它们的结构分别是怎样的?12.人在不同的状态下,心率是不一样的。

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参加体育运动时,心率会明显加快。

若人体某一器官发生病变,也常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科学基础训练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1. 食物到哪里去了我想研究的问题2.食物在人体里的运动变化过程是怎样的?3.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哪些?4.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观察实验我的体验:食物经过口腔、食道、胃等我的交流:食物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我的发现:食物在人体里的运动变化过程复杂。

我的交流: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肝、胰等我的发现: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肝、胰等我的猜想:唾液能初步消化淀粉。

我的方案:取两支试管,倒入等量的稀淀粉液,在其中的一个试管中加入一些唾液摇匀。

然后向两只试管中滴入同量的碘酒,观察现象。

我的记录:试管1 淀粉液、碘酒、试管不加唾液变蓝色试管2 加唾液没有变化我的发现:唾液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填一填1.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肛门,呼吸、排汗、大小便。

2.蓝3.唾液腺,淀粉,麦芽糖。

4.消化,小肠5.不挑食,定时定量,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不是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生活中的科学:一靠牙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将食物粉碎;二靠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帮助,把食物变成可以被吸收的成分。

2.我们的呼吸我想研究的问题2.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相同吗?3.我们的呼吸器官有哪些?4.怎样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观察实验我的体验:屏住呼吸。

我的交流:不舒服。

我的发现: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

我的猜想: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不相同。

我的方案:1.收集呼出的气体,把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观察;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充满空气的杯子里。

2.用打气筒通过橡皮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充气,用嘴通过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吹气。

我的记录:火柴继续燃烧火柴燃烧变弱,并很快熄灭石灰水没有变化石灰水变浑浊我的发现: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不相同。

我的交流: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我的发现: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我的交流: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我的发现:呼吸是人体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填一填1.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2.氧气、二氧化碳。

3.不吸烟、注意环境卫生、冬天戴口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小法官1.对2.对3.对3.心脏和血管我想研究的问题2.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3.血管的种类有哪些?4.心脏的结构是怎样的?观察研究我的猜想:人在静止、轻微运动和剧烈运动时心跳不一样。

我的方案:测同一个人静止、轻微运动和剧烈运动后的1分钟脉搏跳动次数。

我的记录:略我的发现:人在不同状态下脉搏跳动次数不一样。

我的猜想: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

我的方案:观察心脏模型。

我的发现:心脏分为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我的交流: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

我的发现:血管是血液在全身循环时所经过的管状构造。

填一填1. 左,倒置的梨,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2. 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

3.收缩,舒张,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心脏。

4.60——1005.略小法官1错 2.错 3.错 4.对生活中的科学科学饮食、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不吸烟、不饮酒。

4.脑与神经我想研究的问题2.人的各种神经中枢的“职责”是怎样的?观察实验我的方法:抓尺子。

我的发现:反应速度越来越快。

我的交流:脑主管着人体的一切活动。

我的发现:脑是人体的“司令部”。

我的交流:神经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报告给脑。

我的发现: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

我的交流:脑和神经协调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人体活动。

我的发现:脑和神经协调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人体活动。

我的收获:1. 脑、脊髓、神经。

2. 感觉、听觉、运动、视觉。

3.神经。

4.科学单元活动一一、我的收获1. 填一填。

(1)分解、呼吸、排汗、大小便(2)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3)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静脉血管、动脉血管、毛细血管(4)养料、氧气、二氧化碳、呼吸、排泄(5)氧气、二氧化碳2. 选一选。

(1)B(2)C(3)A(4)C(5)A(6)C(7)C(8)C3. 小法官。

(1)对(2)错(3)对(4)对(5)错(6)对二、生活中的科学1. 答:不好,这样做影响消化。

2. 答:不好,这样影响呼吸。

3. 答:因为大脑过度疲劳。

应该适当休息,科学用脑。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5.凸透镜观察实验凸透镜能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我的玩法:用激光灯照凸透镜。

我的发现:凸透镜改变了光的传播路线。

凸透镜的放大作用。

我的玩法:用放大镜看字。

我的发现:字变大了。

凸透镜的聚光作用。

我的玩法:阳光下,在放大镜下面放一张纸。

我的发现:纸冒烟了。

凸透镜的成像作用。

我的玩法:用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做实验。

我的发现:纸屏上出现倒立的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我的方案: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放在一条线上,适当调节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

我的记录:距纸屏近、距蜡烛远像倒立、缩小距纸屏远、距蜡烛近像倒立、放大距纸屏、蜡烛相等时像倒立、等大我的发现:利用凸透镜成像都是倒立的。

我的收获:1. 填一填。

(1)镜片、镜框、镜柄(2)边缘薄、中间厚(3)放大、聚光、成像(4)放大2. 小法官。

(1)对(2)对(3)错(4)对6.照相机和眼睛观察实验做个照相机。

我的方案:用凸透镜、纸盒、半透明纸、剪刀、胶水等制作。

我的发现: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

玩照相机。

我的玩法:在校园里照相。

我的发现:距离远近不同,像的大小不同。

眼球的结构。

我的交流:我的发现: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

眼镜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我的猜想:我的方案:用凸透镜、纸屏做模拟看的实验。

我的发现: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

我的收获(1)眼球、瞳孔、晶状体、视神经、视网膜(2)光圈、镜头(3)瞳孔、晶状体、视网膜七保护眼睛问题:怎样保护眼睛?近视眼的成因:我的猜想:晶状体发生病变。

我的方案:利用凸透镜做个模拟实验。

我的发现:眼睛的晶状体凸度变大,能看见近处的物体,眼睛的晶状体凸度变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健康的眼睛远近都能看清,近视眼的凸度变大,不能自由调节了。

我的收获:1沙眼,近视眼,白内障2.保护眼睛的方法:做眼睛保健操。

不在抖动的车上看书也,不在强光,弱光下看书。

不躺着看书,有强光要戴防护罩。

3:肌肉,变大,近处。

4,近视眼,老花眼,沙眼。

5,晶状体生活中的科学:1做眼睛保健操。

不在抖动的车上看书也,不在强光,弱光下看书。

不躺着看书,有强光要戴防护罩。

2,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长期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紧张状态,失去调节能力,,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这就是近视。

八,潜望镜的秘密潜望镜是利用什么原理制成的?潜望镜的秘密:我的猜想,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反射的原理制成的。

我的方案:观察潜望镜。

我的发现:利用潜望镜可以看到上面或是下面的物体。

制作潜望镜:我的方案,利用牙膏盒,放上两面平面镜,倾斜45度角,两面平面镜要平行。

我的发现:利用潜望镜可以看到眼睛不能直接看到的物体。

玩潜望镜:我的玩法:蹲在桌子旁,用潜望镜观察同学。

我的发现:利用潜望镜在桌子下可以看到同学们。

我的收获:1反射,光的传播方向2.两面,倾斜的9.神奇的眼睛问题:电子胃镜,CT扫描仪等有什么作用?我了解的神奇的眼睛:我的交流:生命探测仪,CT扫描仪,电子胃镜,B超机。

我的发现:这些神奇的眼睛作用很大。

水里有什么?我的猜想水里有细菌,病毒,矿物质等,。

我的方案:用显微镜观察水滴。

我的发现:有很多微生物。

各种各样的眼睛:我的交流:显微镜,生命探测仪,CT扫描仪,电子胃镜,B超机。

幻灯机镜头,照相机镜头。

我的发现:这些神奇的眼睛作用很大,应用广泛。

制作潜望镜:我的做法:用两面平面镜互相平行,倾斜45度角,放在纸盒的上下各一个,在镜子的旁边各开一个口。

我的发现:制作潜望镜很好玩。

我的收获:1显微镜2左眼3显微镜,电子胃镜,B超机4,生命探测仪单元活动一1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2凸透镜,底片实物3 牵引晶状体的肌肉二,1 √ 2 × 3 √ 4 × 5 × 6 ×三,1 A 2 B 3 B四,1生命探测仪,CT扫描仪,电子胃镜,B超机,显微镜2,照相机距离爸爸近一些,照的像就大一些。

3因为玻璃杯是圆柱形的,中间凸起,起到了凸透镜的放大作用,所以字变大了。

4.显微镜可以放大看见极小的微生物。

照相机的凸透镜可以使物体成像。

等五年级第三单元生物的生长与繁殖10、种子发芽了观察与思考我想研究的问题:1、种子是怎样发芽的?2、种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发芽?3、种子里面是什么样的?4、种子的结构是什么样的?(研究的问题,老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引导,学生能积极的思考,提出的问题都可以)探究与体验观察实验观察种子的构造1、花生或大豆种子我的猜想:种子的构造有种皮、子叶、胚芽、胚根我的方案:利用镊子、放大镜、小刀对花生或是大豆种子进行观察我的发现:种子的构造有种皮、子叶、胚芽、胚根;花生、大豆有两片子叶。

2、玉米种子我的猜想:种子的构造有种皮、子叶、胚芽、胚根我的方案:利用镊子、放大镜、小刀对玉米种子进行观察我的发现:种子的构造有种皮、子叶、胚芽、胚根。

玉米有一片子叶。

种子发芽与水的多少的关系我的方案:找三个种子,分别放在3个小盘中,一号种子放在水量多的小盘中,二号种子放在水量适中的小盘中,三号种子凡在无水的小盘中。

我的记录:1号种子(水量多)2号种子(水量适中)3号种子(无水)第一天种子泡大了,种皮破裂种子变涨没有变化第二天种皮因水量过多,过分破裂种皮有破裂没有变化第三天种子发出胚芽没有变化、、、、、、我的发现:种子发芽与水有关系,但水不能过多。

种子发芽与空气的关系我的方案:选用2个泡过水的大豆种子,一个置于水中,一个置于空气中,观察他们的变化我的记录:1号种子(置于水中)2号种子(至于空气中)第1天种子泡大了,种皮破裂种子变涨第3天种皮因水量过多,过分破裂种皮有破裂第5天种子发出胚芽、、、、、、我的发现:在有一定水的条件下,种子发芽还需要空气。

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我的方案:选用3个泡过水的大豆种子,一个置于热炉上或是阳光下暴晒,一个置于温度适宜空气中,一个放在冰箱里,观察他们的变化我的记录:1号种子(温度较高)2号种子(温度适宜)3号种子(温度较低)第一天种子变干了种子变涨没有变化第二天种子干了,没有发芽种皮有破裂没有变化第三天种子干了,没有发芽种子发出胚芽没有变化、、、、、、我的发现:在有一定水的条件下,种子发芽还需要适宜的温度把发芽的种子种在花盆中,继续观察我的记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操作进行填写)我的发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操作进行填写)我的收获:1、种皮、子叶、胚芽、胚根2、温度、空气、水11、种辣椒我想研究的问题1、怎样种辣椒呢?2、辣椒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啊?(研究的问题,老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引导,学生能积极的思考,提出的问题都可以)探究与体验观察实验:辣椒的主要特征我的交流:辣椒的品种很多,有朝天椒、青椒、果椒等;颜色有红色、绿色、黄色等;辣椒的植株高度一般是40—60公分,在结出果实之前开花;辣椒的主根不发达,根系再生能力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