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及17种摄影构图技巧

合集下载

摄影基础知识入门与技术

摄影基础知识入门与技术

摄影基础知识入门与技术一、摄影基础知识入门1.1 摄影的定义和历史摄影是通过光线在感光材料上形成图像的过程。

摄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但真正的摄影技术始于19世纪初。

1.2 摄影机构成和原理摄影机由镜头、快门、感光元件等组成。

镜头负责调节光线,快门控制曝光时间,感光元件记录图像。

1.3 光圈、快门和ISO光圈是镜头口径大小的表示,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量;快门控制曝光时间,即相机感应器接收到光线的时间;ISO是感应器对于光线敏感度的设置。

1.4 曝光三要素曝光三要素是指在不同环境下合理地设置曝光参数,以保证照片质量。

三要素包括:ISO、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

二、摄影技术2.1 构图技巧构图是指将画面中各个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视觉上达到一定效果。

常用构图技巧包括:对称构图、黄金分割构图、对角线构图等。

2.2 焦距和景深焦距是指镜头中心点到感应器的距离,控制拍摄主体大小;景深是指照片中清晰的区域范围,受光圈大小、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等因素影响。

2.3 光线控制技巧光线控制技巧包括:反光板、闪光灯、补光灯等。

反光板可用于反射阳光或其他强光源,以达到柔和的效果;闪光灯可用于低照度环境,提供额外的补充照明;补光灯则可用于室内或暗处拍摄。

2.4 合理运用后期处理技术后期处理技术包括:色彩调整、剪裁、修饰等。

合理运用后期处理技术可以使照片更加完美。

三、总结本文介绍了摄影基础知识入门和一些常见的摄影技术。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和技巧,可以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并创造出更加优美的照片作品。

摄影技巧学会这15种构图方法

摄影技巧学会这15种构图方法

摄影技巧学会这15种构图方法摄影技巧:学会这 15 种构图方法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

而构图,作为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决定一张照片的成败。

掌握好构图方法,可以让你的照片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 15 种实用的构图方法,帮助你提升摄影水平。

一、中心构图法中心构图是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这种构图方法简单直接,能够突出主体,使观众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在主体上。

比如拍摄一朵盛开的鲜花,将其放在画面正中央,周围虚化背景,就能很好地展现花朵的美丽。

二、对称构图法对称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的特点。

可以是左右对称,也可以是上下对称。

例如拍摄一座古老的建筑,利用其对称的结构进行构图,能够展现出建筑的庄严和规整。

三、三分法构图将画面横向和纵向均分为三等份,形成一个“九宫格”。

把主体放在四条分割线的交叉点上或者沿着分割线分布,这样的构图符合人的视觉习惯,让画面看起来更加协调和舒适。

拍摄风景时,常常将地平线放在横向的三分之一处。

四、黄金分割构图法黄金分割比例约为 0618:1。

在摄影中,可以将主体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让画面更具美感。

这种构图方法相对较难掌握,但一旦运用得当,会使照片显得非常精致。

五、框架构图法利用窗户、门框等框架元素将主体框住,能够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纵深感。

框架就像是一个引导观众视线的通道,让观众更容易关注到框内的主体。

六、引导线构图法画面中的线条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例如道路、河流、栏杆等。

将主体放在引导线的尽头或者交汇处,能够增强画面的吸引力和故事性。

七、对角线构图法主体沿着画面的对角线分布,能够使画面更具动感和张力。

这种构图方法适合拍摄运动中的物体或者具有延伸感的场景。

八、三角形构图法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在画面中构建三角形的元素组合,可以让画面更加稳固和均衡。

比如拍摄山峰、人物组合等。

九、留白构图法在画面中留下一定的空白空间,给观众留下想象的余地,营造出简洁、宁静的氛围。

摄影基础知识及实用技巧

摄影基础知识及实用技巧

摄影基础知识及实用技巧摄影是一门用光影和色彩记录瞬间、表达情感与故事的艺术。

无论是想要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还是追求专业的摄影成就,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实用技巧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摄影基础知识1、相机的基本构造和功能镜头:负责捕捉光线和成像,不同的镜头有着不同的焦距和光圈,从而影响拍摄的视角和景深。

传感器:类似于传统相机的胶片,是接收光线并将其转化为图像信号的部件。

快门: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长短,决定了曝光的时间。

光圈:调节进光量的大小,影响景深和曝光。

感光度(ISO):衡量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高ISO 会增加噪点,但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有助于提高快门速度。

2、曝光三要素光圈:光圈越大(数值越小),景深越浅,背景虚化效果越明显;光圈越小(数值越大),景深越深,画面中的清晰范围越大。

快门速度:高速快门可以定格瞬间,适合拍摄运动物体;慢速快门能创造出流动感和模糊效果,常用于拍摄夜景、水流等。

感光度(ISO):ISO 越高,相机对光线越敏感,但过高的 ISO 会导致图像噪点增多,影响画质。

3、构图原则对称构图:画面左右或上下对称,给人平衡、稳定的感觉。

三分法构图:将画面横竖平均分成九等份,把主体放在四条分割线的交点上或沿着分割线分布,能使画面更具吸引力。

引导线构图:利用线条引导观众的视线,增强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

框架构图:利用窗户、门框等框架元素将主体框住,突出主体,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4、色彩和光线色彩的情感表达:不同的颜色能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

光线的方向:顺光使物体表面均匀受光,缺乏立体感;侧光能够突出物体的纹理和轮廓;逆光则可以营造出独特的轮廓光和剪影效果。

二、实用技巧1、拍摄前的准备了解拍摄场景:提前到达拍摄地点,观察光线、环境和可能出现的元素,规划好拍摄角度和构图。

检查设备:确保相机电池充足、存储卡有足够空间、镜头清洁。

2、拍摄角度和高度低角度拍摄:可以使主体显得高大、有气势。

摄影构图知识点总结大全

摄影构图知识点总结大全

摄影构图知识点总结大全摄影构图是指摄影师在拍摄时对画面的布局、构造和组织,在摄影中占有重要地位。

好的构图可以让画面更生动、更有吸引力,更好地传达摄影师的拍摄意图。

下面将从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的要点和常见的构图技法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构图的基本原则1.对称与平衡对称和平衡是构图的基本原则之一,指的是画面中的元素在视觉上呈现出对称和平衡的状态。

对称构图能够让画面更加稳定、端庄,而平衡构图则能使画面显得整体和谐。

2.黄金比例黄金比例是构图中常用的比例法则,将画面平分为黄金比例的比例大小,在摄影中被广泛应用,能够使画面更加美观、引人注目。

将主体放在黄金比例的交点上,能够达到画面更加和谐、舒适的效果。

3.前景、主体、背景构图中的前景、主体和背景关系着画面的层次和深度。

构图时应该考虑将前景、主体和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4.比例与尺度比例和尺度是构图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合理的比例和尺度能够使画面更加平衡和稳定。

需要根据拍摄对象的大小和场景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比例和尺度。

5.线条与形状线条和形状在构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使画面更加有层次和深度感。

对于线条和形状的运用需要考虑它们的方向、长度和大小等因素。

6.光影效果光影效果在构图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合理的光影能够赋予画面更加立体和丰富的质感。

要考虑光线的方向、强度和色彩等因素,在构图中进行合理的运用。

二、构图的要点1.选择合适的视角在构图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拍摄视角,能够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需要考虑从不同的角度拍摄,找到最适合拍摄对象的角度。

2.控制画面空间在构图时要注意控制画面空间,不要让画面显得空洞或拥挤,需要留出适当的空间来给观众留白,使画面更具吸引力。

3.突出主体构图中的主体是最引人注目的部分,需要将主体放在画面的重点位置,让观众一眼就能够看到主体,突出主题。

4.合理运用对比对比是构图中的常用手法,可以增加画面的冲击力和吸引力。

摄影构图的十七种方法

摄影构图的十七种方法

摄影构图的十七种方法摄影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照片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不同的构图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拍摄出不同风格的照片,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摄影构图的十七种方法。

首先,我们来说说对称构图。

对称构图是指在画面中通过对称的方式来排列元素,使得画面左右或上下呈现出一种平衡的状态。

这种构图方法常常被用于拍摄建筑物或者风景,能够给人一种稳重和庄严的感觉。

其次,是黄金分割构图。

黄金分割构图是指将画面分割成黄金比例的方式进行构图,这种构图方法能够使画面更加和谐美丽,常用于拍摄人物或者静物。

接下来,是逆光构图。

逆光构图是指摄影时光线来自被拍摄物体的背后,这种构图方法可以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效果,常用于拍摄人物或者风景。

再者,是前景构图。

前景构图是指在画面中加入一个清晰的前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常用于拍摄风景照。

此外,还有透视构图。

透视构图是指通过透视关系来排列画面中的元素,以营造出一种深度和立体感,常用于拍摄建筑物或者街头照片。

另外,是对角线构图。

对角线构图是指通过对角线的方式来排列画面中的元素,以引导观众的视线,常用于拍摄人物或者风景。

再者,是重复构图。

重复构图是指通过重复的元素来排列画面,以营造出一种韵律感和美感,常用于拍摄建筑物或者街头照片。

接下来,是运动构图。

运动构图是指通过捕捉运动的瞬间来拍摄画面,以营造出一种动感和活力,常用于拍摄运动或者街头照片。

再者,是剪影构图。

剪影构图是指通过对光线的运用,将被拍摄物体的轮廓呈现出来,以营造出一种神秘感和艺术感,常用于拍摄人物或者风景。

此外,还有低角度构图。

低角度构图是指从下往上拍摄画面,以营造出一种威严和力量感,常用于拍摄建筑物或者人物。

另外,是高角度构图。

高角度构图是指从上往下拍摄画面,以营造出一种俯视感和全景感,常用于拍摄风景或者人物。

再者,是鸟瞰构图。

鸟瞰构图是指通过高空俯视的方式来拍摄画面,以营造出一种全景感和宏伟感,常用于拍摄风景或者城市。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教程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教程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教程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摄像机记录和捕捉图像。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摄影师,需要学习一些摄影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介绍摄影入门的基础知识教程,以帮助初学者快速入门。

一、摄影器材1.相机:学习摄影的第一步就是选择一台合适的相机。

常见的相机类型包括单反相机、无反光相机和傻瓜相机。

初学者可以选择傻瓜相机或手机相机作为起始设备,以更便宜和易操作的特点来入门。

2.镜头:镜头决定了摄影的视角和成像质量。

常见的镜头包括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

初学者可以选择一个适用于多种场景的标准镜头来开始摄影旅程。

3.三脚架:使用三脚架可以提供稳定的拍摄环境,特别是在长时间曝光或远距离拍摄时。

选择一个轻便且稳固的三脚架可以提高摄影效果。

二、光线与曝光1.光线:光线是摄影的基础,它影响照片的亮度、色彩和质感。

了解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拍摄技巧可以提高照片的质量。

常见的光线类型包括自然光、室内光和闪光灯光。

2.曝光:曝光是指相机感光介质(胶片或数码传感器)接收光线的时间。

掌握好曝光可以获得适当的亮度和对比度。

通常,曝光由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来控制。

三、构图与视角1.构图:构图是指将物体、人物和景色有机地布置在画面中的过程。

合理的构图可以增强照片的艺术感。

常见的构图技巧包括规则三分法、对称构图和前景引导。

2.视角:视角是指摄影师拍摄主题时所处的位置和拍摄角度。

选择不同的视角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常见的视角包括鸟瞰视角、蛙眼视角和平视视角。

四、快门速度与光圈1.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决定了相机曝光的时间长度。

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冻结快速运动的主题,而较慢的快门速度可以捕捉到运动的模糊效果。

2.光圈:光圈是相机镜头的一个属性,它决定了进入相机的光线量。

较大的光圈可以进一步减少景深,将主题与背景分离;较小的光圈可以增加景深,保持整个画面清晰。

五、焦距与景深1.焦距:焦距决定了镜头的视角和放大倍率。

较长的焦距可以产生近距离拍摄效果,而较短的焦距可以拍摄大范围的景象。

摄影画面构图知识点总结

摄影画面构图知识点总结

摄影画面构图知识点总结一、构图的基本原则1. 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构图中常用的原则之一,将画面分为3等分,然后在对分线上或对分点上放置主体或元素,能够让画面显得更加和谐、平衡和美感。

2. 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将画面上的元素按对称原则进行镜像布局,让画面显得平衡和稳定,通常用于拍摄建筑或风景等。

3. 头部构图头部构图是指在画面上留有足够的空间,让画面产生延伸的感觉,与画面中的元素形成对比,给人留白而舒适的感觉。

4. 圆形构图圆形构图是运用画面上的元素或光线的方向,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让画面显得和谐、统一,给人一种舒适和美感的感觉。

5.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通过对角线的布局来吸引观众的目光,使画面显得更加有层次和动感。

6. 运用线条画面中的线条是构图中非常重要的元素,能够引导视线,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感,让画面显得更加有趣。

二、构图的关键要素1. 主体主体是照片中最重要的元素,它吸引观众的目光,是构图的核心。

在构图中,要注意将主体放置在黄金分割点或构图中心,让主体能够更加突出和吸引眼球。

2. 前景前景是画面中距离镜头最近的元素,它能够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感,提高照片的立体感和表现力。

3. 背景背景是画面中主体或前景之后的元素,它能够营造出适合主题的环境和氛围,增加画面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4. 空间空间是画面中的元素之间的位置和关系,正确处理空间能够让画面显得更加和谐和舒适,增加画面的厚度感。

5. 光影光影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能够赋予画面丰富的层次感和表现力,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魅力。

合理运用光影,能够让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6. 线条线条是构图中的重要元素,能够引导观众的目光,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感,让画面更加有趣和富有表现力。

7. 比例画面中的元素的大小和比例关系是构图中需要注意的关键要素,能够影响画面的平衡和和谐,对比度和韵律。

三、构图的技巧和方法1. 等待时机在拍摄中,摄影师应该耐心等待最佳的时机,抓住主体的最佳瞬间,以获得更加生动和有趣的照片。

新手必学的20个基本的摄影构图技巧

新手必学的20个基本的摄影构图技巧

新手必学的20个基本的摄影构图技巧0.构图的定义《辞海》:“造型艺术”术语。

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了解完了何为构图之后,马上进图正题吧。

1. 三分割法(英: Rule of Thirds)摄影的基本技巧之一,国也把它称之为“九宫格构图法”。

用两条水平线和垂直线将画面九等分,将主题元素置于线的交点之上,既突出主题,又能使画面更为舒适。

三分割法-例图1三分割法-例图22. 对称法(英: Centered position and Symmetry)对称是构图的基础手法之一,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

左右对称适用于道路、建筑摄影。

上下对称适用于反射、倒影等情况。

上图可谓是三分割法和对称法的完美结合之作。

3. 突出前景营造深入感。

(英: Foreground Interest and Depth)将感兴趣的主体置于前景中,有效追加深入感,可以营造立体氛围。

例图1-1例图1-2上例的下图将石头作为前景,更突显出石头的质感。

例图2-1例图2-2上面的例子,仔细对比一下,下图的主题元素是不是更有立体感呢?4. 框中框构图法(英: Frame within the Frame)框中框构图法-例图1上图利用拱形门作为里面的教堂的图框,给人一种向里面延伸的立体感。

框中框构图法-例图2框中框不一定是人工的拱形建筑或者窗户,像上图就是有效利用了树干作为非完全封闭的Frame,带给人一种立体感。

5. 引导线构图法(英: Leading Lines)引导线有助于将看图的人的视线集中在最重要的元素上。

可以利用道路、墙壁、规则图形等作为引导线。

引导线构图法-例图1上图有效利用地板图案上的线条作为引导线,将我们的目光引向照片的主题元素--埃菲尔铁塔。

同时该图还采用了上述的左右对称法。

引导线构图法-例图2如同上面的例图一样,引导线可以不必是直线,有时候曲线更有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一、光圈光圈,是镜头中光线通过的孔径大小,用F表示。

简单理解成水管孔径大小,孔径越大,水流越过。

所以光圈越大,光线越多,但F后面的数值越小,如大光圈F1.4。

光圈与景深有直接关系:光圈越大,景深越小,也就是背景虚化模糊程度越高,如拍摄人物时,使用大光圈虚化背景,人物突出;而拍摄风景时,需要背景清晰,就要用到小光圈。

二、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就是曝光时间。

快门速度分为高速快门和慢门,高速快门可以抓拍运动瞬间,同时拍摄不容易产生抖动模糊;慢门也就是长曝光,增加曝光时间在弱光拍摄更有利,还可以表现主体动感,记录光点轨迹,如水流车轨光绘星轨等等。

快门的运行原理如下图:按下快门后:(1)后幕帘开启(2)前幕帘开启,曝光开始(3)后幕帘关闭,曝光结束(4)前幕帘关闭。

三、对焦对焦,就是调节对焦机构移动焦平面位置,让主体成像清晰。

对焦主要有自动对焦AF和手动对焦MF,自动对焦又分为单次自动对焦,伺服(连续)自动对焦,智能自动对焦三类。

1、单次自动对焦单次自动对焦一般用AF-S表示,半按快门后听到“嘀”一声,表示对焦完成,按下快门拍摄即可,一般适合拍摄静物,如商品拍摄,花草拍摄,摆拍人像等。

2、伺服(连续)自动对焦伺服对焦,也称为连续对焦,用AF-C表示。

拍摄移动主体时,保持半按快门,可以持续对焦直到拍摄结束,不用重新半按快门,适合拍摄移动主体,如体育运动,野生动物等。

3、智能自动对焦就是相机自动对焦,用AF-A表示,根据主体是否运动选择单次对焦或连续对焦,有时候会出错。

4、手动对焦手动对焦用MF表示,是最精准的对焦方式。

当自动对焦失效,如拍摄距离过近、有物体遮挡时,都需要手动对焦来调整。

还有需要注意细节的拍摄题材,如微距摄影,都需要使用手动对焦。

四、焦距焦距是镜头的光学中心到感光元件的距离,镜头上标示的50mm,代表焦距50mm的定焦镜头;标示的24-70mm代表焦距24-70mm的变焦镜头。

焦距要明白两点:视角与景深。

1、视角焦距越小,我们称为广角,如18mm。

广角的视角大,可以在有限空间内拍摄到更多的内容。

焦距越大,我们称为长焦,如300mm。

长焦的视角小,可以拉近放大拍摄主体。

当我们拍摄一群人时,使用广角拍摄可以将所有人都拍到画面中,而使用长焦可以拍摄其中一个人,有拉近放大的效果。

2、景深焦距越小,景深越大,背景清晰,常用来拍摄风光。

焦距越大,景深越小,背景模糊,常用来拍摄特写。

五、白平衡白平衡,就是还原环境的真实色彩,通过控制色温来调整色彩氛围。

最简单的理解和应用方法:当你想要偏黄显暖调时,调高色温K值。

当你想要偏蓝显冷调时,调低色温K值。

当画面偏色,需要让色彩正常时,偏蓝就调高色温K值,偏黄就调低色温K值。

六、测光测光就是测量画面亮度,提供曝光参数。

主要有三种测光模式:评价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和点测光。

1、评价测光最智能评价测光是将画面光线进行平均测量,是最智能的。

但不适合于光比过大的场景使用,会造成测量结果有偏差,如大面积亮色或暗色时。

2、中央重点测光最常用中央重点测光是对画面中央1/3左右的面积进行测光,拍摄时一般都是将主体放在中央,可以保证主体曝光正确,同时可以避免中央以外的区域影响曝光结果。

3、点测光最精准点测光就是对画面3%的面积进行测光,当主体不在中央时,直接对准主体进行测光,保证主体曝光的准确,是最精准的方式,结合点测联动功能是最完美的拍摄手段,不然只能测光后锁定曝光再构图对焦拍摄了。

怎么看曝光参数?当我们对准主体进行半按快门时,取景器、机顶显示屏和液晶显示屏都有光圈快门感光度,这时的三个参数就是准确曝光的曝光参数。

17种摄影构图技巧1、对称式构图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呼应的特性,但其缺陷就是过于呆板、缺少变化。

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作风的物体。

如下图,拍的是一座桥,根据桥本身对称的特性,非常适宜采用对称式构图去拍摄。

如下这张图中,理论上运用了三分法和对称式构图的组合,在这种带有水面的场景,采用上下对称的构图方式,可以很好地将空中和倒影相别离。

2、三分法三分法构图应该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构图方法。

这个构图方法是用4条直线,将画面分割成9个相等的方格。

这种构图,表现鲜明,画面精练。

目前,绝大多数的数码相机以致是手机都内置了九宫格辅助构图线,它适宜应用于各种拍摄题材,最常运用的就是风光、人物等。

如下这张例图中,分别将画面中的主体树木,水平线是放在框架线的部分,这就是非常典型的三分法构图,令画面主体非常鲜明地表现出来。

3、框架式构图选择框架式前景,能把观众的视野引向框架内的景物,突出主体,同时也能制造出纵深感。

将主体影像包围起来,构成一种框架可营造一种神秘气氛,就似乎一个人从藏匿处偷偷窥视某个中央。

框架式构图有助于将主体影像与风光融为一体,赋予照片更大的视觉冲击。

下面的这张图拍摄于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画面中,拱门框住了圣马可教堂和钟楼。

透过拱门框住风光,是文艺复兴时期常用的绘画方法。

框架不一定是拱门和窗户,它还可以是树干或者树叶,下图拍摄于爱尔兰的基尔代尔郡,用树干和草地框住远处的桥和房子,让画面增加了一种深度。

4、引导线引导线构图法,就是应用画面中的线条去引导观者的目光,让他的目光最终可以集聚到画面的焦点。

当然引导线并不一定是细致的线,只需是有方向性的、连续的东西,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引导线。

在理想生活中,道路、河流、划一排列的树木、颜色、阴影以致是人的目光都可以当做引导线运用。

如这张埃菲尔铁塔的照片,运用铺路石作为引导线,将观众的目光带到埃菲尔铁塔上,在这个画面中还同时运用了中心对称构图法。

引导线并非一定是直的,如下图所示,曲线的道路延伸到树的位置,同样能带动观众的目光。

5、对角线和三角形对角线和三角形构图可以给照片添加动态的张力,让照片看起来更生动。

相对来说,水平线和垂直线就显得很稳定,假设一个人站在水平的表面上,他看起来就很稳定,但当把它放在倾斜的表面,就会给人构成一种慌张感。

这样的构图方式更多地被运用在建筑和运动拍摄上。

6、图案和纹理人类天生就容易被图案所吸收,图案可以是拱门的外形、地板上的花纹、墙上的浮雕,将这些作为画面的视觉主体,搭配光影,便能表现出特别的质感。

7、奇数规律奇数规律是说,画面中主体是奇数时,画面在视觉上比较动人。

例如,假设你要拍摄不止一个人的照片时,不要拍2个人,应该拍3、5或7个人。

当然,关于婚纱摄影来说,这是个愚笨的想法。

但是只需有可能,假设你拍的不只仅是真实生活的纪念照,就要记住奇数规律。

8、填满画面让主体填满画面,周围留很少空间以致不留空间,它有助于观众完好关注主体而不受任何干扰,而且还能让人很清楚地看到这个主体的细节。

如下图,第一张,狮子的脸部填满了整个画面,可以让观众清楚地观察到它的眼睛和毛发细。

9、应用空白空间在上面提到,要填满空间,而这个却正好相反,在画面中留出一些空白空间,它同样能让你的主题很明显且具有吸收力,同时还创造出一种极简的画面。

10、将主体与背景分别运用浅景深将主体与背景分别,同样是突出主体的好方法。

经过运用大光圈,将背景模糊,明晰的主体一下子就成了画面的焦点,这样的技巧最常用在人像和生活小品的拍摄上。

11、改动一下视角往常很多相机都具备翻转屏幕,单反相机也都配备了好用的实时取景功用,这就给我们拍摄非常规角度的照片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不要总是以人眼的高度去展开创作,试着将视野降低或者进步,用不一样的角度去拍摄事物,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2、寻觅特定的颜色组合关于设计师而言,颜色的组合非常重要,但在摄影中却很容易被忽略。

将某些颜色组合起来,可以在视觉上愈加引人注目。

如下面的色轮,相对的两种颜色为互补色,将这两种颜色布置在同一个画面里,可以使画面更有吸收力。

如下图的夜景图片中,蓝色的夜空和黄色的建筑组合在一同,是不是一下子就吸收住了你的目光?13、空间准绳空间准绳说的是为图象中移动的物体,在其行进方向留出大量空间。

譬如下图的船是往右行驶的,因而可以在右侧的画面留出空白,这样图像就富有动感,假设是在左侧留出大量空白,则给人一种船行将驶出视野外的觉得,可能会致使主题不突出等问题。

下面这张照片中,弹吉他的歌手面朝右侧,因此在其右侧留白,我们就能顺着他的视野自但是然地看到桥上的风光,倚靠栏杆的路人,还有那对跳舞的夫妇。

14、坚持画面平衡摄影初学者常犯的一个错误是过于注重主体,而不留意与之搭配的背景或陪衬。

其实好的照片需求前后景致的交相呼应,给人以整齐有致的感觉,恰当的留出背景也可以让主体愈加的突出。

而且,具有前景和后景的照片会更有空间感。

15、并列并列是一种非常有力气的构图方式。

并列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放在同一个画面里,让它们构成互补,使两者都发挥它重要的一部分,用照片讲述一个故事。

这样的构图方式常用于人文题材。

下图中,整齐有致的报亭和其身后庄严的教堂并排在一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它们却以不同的方式代表着巴黎,讲述着巴黎,通知我们一个关于这个城市两个不同的故事。

16、黄金三角形构图黄金三角形构图和三分法构图非常相似,只不过,这里的直线是从画面的4个角动身,在左右两边构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然后将画面的元素构入这些交叉的中央。

这幅图的金三角准绳应用得巧妙。

两个雕像的头构成了一条隐形的对角线,从而将人们视野引向埃菲尔铁塔。

左侧的线正好与对角线重合在了埃菲尔铁塔的重心部位,而右侧的线则与对角线重合在了两个雕塑的中间位置。

这两个重合点可不是随意的一点,而是对角线上的黄金分割点。

17、黄金比例黄金比例原本是一个数学规律,由莱昂纳多・斐波纳契在公元1200年左右发现。

他留意到自然界中大量呈现了这个比例,以此为基础的自然结构设计即适用又美观。

固然在绘画和设计范畴,黄金比例被视为一个准绳,但摄影圈内对此并没有过多的讨论,由于这是一个高阶的构图方法,而很多人都弄不明白它。

但其实黄金比例并不复杂,它和三分法构图非常类似,只是它的画面比例不是1:1:1,而是1:0.61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