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每课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每课知识点总结发育: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1)青春期发育: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大脑功能特点心脏结构、功能完善化肺功能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性发育男性受雄性激素的调节,女性受雌性激素的调节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2)男孩第二性征:长喉结、变声、出胡须、出现腋毛阴毛、阴茎睾丸发育等。
女孩第二性征:乳房发育、臀部变圆、出现腋毛阴毛等。
3、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遗精是指男子进入青春期后,有时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月经是指女子进去青春期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4、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
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营养物质。
(膳食纤维为第七营养)(1)三大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维生素A:。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干眼症维生素B1: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维生素C: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缺乏时,佝偻病、骨质疏松症a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葡萄糖液,这是因为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b病人几天吃不下东西,身体明显消瘦,这是因为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消耗多而补充少。
3、小肠的结构特点: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目标
①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②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③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④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
①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②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③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知识点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知识点
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人类的起源
19世纪时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
2、现代类人猿
(1)种类: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
(2)生活环境:热带或亚热带丛林中。
(3)生活方式:树栖生活。
3、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在非洲、亚洲、欧洲等地区。
他们在热带丛林中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生活,靠前肢攀援来采集食物。
4、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根本区别
运动方式不同、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脑的发育程度不同。
二、从猿到人的进化
1、起源地:东非大裂谷地区。
2、进化的证据——古人类化石
(1)“露西”少女骨骼化石:距今300万年,髋骨较宽阔,下肢骨比上肢骨粗壮,说明她的运动方式是直立行走。
(2)东非时代古人类:距今175万年,能使用打磨石块等,说明当时的古人类能够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
3、进化的原因:
1千万至两千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地形和气候发生巨大变化,森林减少-----环境的改变。
4、人类进化的过程:
(1)森林古猿的两个分支
环境的改变下到地面上生活人类
森林古猿
森林减少继续留在森林现代类人猿
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作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2)森林古猿进化为人的过程
下地生活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大脑发达出现语言前肢解放手臂灵活能够用火。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

女娲造人
圣经.创世纪
人类从哪里来?
神创论
探究新知 探究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人类的起源
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 —达尔文,提出了人类和类人猿有着 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指出人不 是由神创造的。
探究新知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比较
观察思考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 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探究新知
2、进化的主要证据?
石器
1.古人类用图中所示的石块
做什么?
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 体
2.从石块的形状推测,古人类 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制造和使用工具
探究新知 3、进化的过程中主要的变化有哪些?
运动方式:直立行走 制造和使用工具:不会—会、简单—复杂 着衣:御寒、遮羞
探究新知 人类进化的过程示意图:
现代人
直立行走
能制造和使用简单 或复杂的工具
脑的发育 程度
脑容量小(400mL) 没有语言文字能力
脑容量大(1200mL) 有很强的思维能力、
语言文字能力
探究新知 探究二:从猿到人的进化
阅读P3——P5 1、如何进化来的? 2、进化的主要证据是什么? 3、进化的过程中主要的变化有哪些?
探究新知 1、如何进化来的?
现代类人猿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等地的热带森林中。他们都是从大自然中获 取食物来生存,没有制造工具、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没有语言文字的能力。
探究新知
2 、这些现代类人猿的体形有什么共同点?
前肢粗长,后肢细短 髋骨较窄
探究新知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区别:
运动方式
制造工具的 能力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PPT课件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
学习目标
一、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在与环境的相互作 用中进化来的。
二、尝试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四种现代类人猿与人类 的异同、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人类的形态特征, 描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 的变化。
三、认同人类起源与森林古猿。
学习新知
女娲造人
亚当和夏娃
学习新知
查 尔 斯 ·罗 伯 特 ·达 尔 文 (Charles Robert Darwin, 1809年2月12日—1882年4 月19日),英国生物学家。
《物种起源》
——进化论
学习新知
一、人的起源
人类 现代类人猿
共同祖先
森林古猿
*课本第3页“观察与思考”
相同点
具有复杂的大脑和宽阔的胸廓,相似的面部表 情骨骼结构,眼的位置、外耳的形状、血型、行为 表现 等页相似。
学习新知
为什么会有相同点?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 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广布 于非、亚、欧地区,尤其 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学习新知
继续留在森林 过树栖生活
为什么会有不同点?
树栖生活转为 地面生活
学习新知
露 西 骨 骼
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 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别?
上肢较细 下肢粗长
2、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想象 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露西髋骨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
较粗壮,已能直立行走。
学习新知
1.“东非人”用图中所示的石 块做什么? 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
2.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 非人”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生物七年级人教版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人类进化的证据-------化石
1.什么叫化石? 2.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发现了许多早 期古人类化石,其中最主要的是___ 的骨骼化石,她的化石的髋骨___,下 肢骨更____。这说明了什么?
请继续阅读第4页完成上面思考题。
距今300万年前的化石 ——”露西(Lucy)”少女
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 的变化
B.由于地形和气候
C.为了扩大领地
A.能直立行走 C.产生了语言
D.为了躲避敌害
B.使用工具 D.脑量增加
A.现代类人猿,如同其祖先一样,仍过着以树栖为主的 热带丛林生活
B.“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已经可以制造简单的工具 C.“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已经能够用火,并且产生了语言 D.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有的其他生物,环境对人类没
1、就上“露肢西较”少细女的骨
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
肢是下否有肢区别粗?长
2、根据四肢和骨盆的
直立行走 形态,想象一下她的
运动方式是怎样的刮石块物体
做什么?
2、从石块的形状
来具推有测制,“造东和非使 人用”工已具经具的有能什力
么能力?
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
请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图,并结 合课文,回答课本第3页“观察 与思考”中的三个问题。
1.现代类人猿分布在热带或亚热带丛林中,都适于过树栖生活。 2.现代类人猿与人的根本区别是:
项目 运动方式
类人猿
臂行
直立行走
现代人
制造工具 使用自然工具,不会制造工具。 能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脑发育程度
脑的容量小,没有语言文字能力。
1.运动方式:从半直立行走到直立行走; 2.劳动方面: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使用天然工具,再到制 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直到制造和使用各种复杂的现代工 具(电脑); 3.穿衣方面:从赤身裸体到懂得御寒、遮羞。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A、森林古猿 B、长臂猿 C、猩猩 D、黑猩猩
2.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的原因是( B)
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 B、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C、为了扩大领地
D、为了躲避敌害
3.在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人类的
主要标志( A)
人类被称为“生物圈的主宰”, 那么,是否应与自然界和谐发展?
3、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 200多万年 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森 林 地形变化
古 气候变化 猿
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 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
人类 类人猿
古人称尼安德特人或简称尼人,生活于距今20万年 左右,我国已发现有马坝人、丁村人、长阳人等, 称为早期智人。新人亦称克鲁马努人或晚期智人, 生活于5万年前至现代。
森林古猿→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讨古论人:和人新类人起)→源现和代发人展→过未程来中人, 发生了哪些变化? 运动方式: 食物选择: 制造和使用工具方面: 穿衣方面: 脑容量:
④人类有复杂的语言 和文字
2、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
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 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 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
现代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 人类不断破坏森 林,以及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滥杀。
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自己 的迫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A能直立行走 B使用工具 C产生了语言 D、脑量增加
4.人区别于类人猿的特点不包括哪一项(B)
A、人能够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B、人有喜怒哀乐等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

C.人比猿高等
D.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
3.科学家确定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而不 是最早的原始类人猿化石,其重要依据是 ( B )
A.骨骼与现代人相似
B.能够两足直立行走
C.脑容量比森林古猿发达 D.能够使用工具
4.人类区别于类人猿的特点不包括 ( C )
A.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B.人具有语言文字能力
C.人有喜怒哀乐的表情 D.人能够直立行走
5.下列叙述属于事实的是 ( C ) A.人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B.人类起源于非洲 C.古人类学家在东非大裂谷发现了许多早期古人类化石 D.亚洲没有古人类化石
6.下列是人类进化历程的几个主要过程,按照进化的顺序, 排列正确的是 ( C )
①下到地面生活 火 ⑤大脑发达 立行走
8.下图是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以 树栖 生活为主,由于环境的变化, 转变到 陆地 生活。
(2)由图中可以看出,人类的体形一代一代地向着 直立行走 的方向发展。
(3)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人类的 大脑 越 来越发达,制造和使用的 工具 也越来越复杂、 精巧。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在动物园里的大猩猩,它和我们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D )
A.猩猩 B.狒狒 C.黑猩猩 D.森林古猿
2.有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 人和猿都有蚓突(阑尾);人和猿的胚胎在发育初期的前五
个பைடு நூலகம்几乎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 B )
A.人是由猿进化来的 B.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②使用工具 ⑥制造工具
③森林大量消失 ④使用 ⑦产生丰富的语言 ⑧直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教学教案
年级:七学科:生物备课教师刘应良审核人:刘应良时间:第 1 周
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教学目标
1.对比人类和类人猿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相似性,了解他们之间的相似与差异。
2.能指出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
3.能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步进化来的。
4.概述人类起源的大致过程。
二、重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3.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不断进化的。
三、难点:
1.尝试解读化石资料;
2.认同进化是生物与环境之间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教学策略
创设情景---观察思考----观看视频---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一、人类起源观点1.神创论2.进化论
二、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三、人类进化历程;
1、进化的原因:地壳的运动,森林大面积减少
2、主要证据:化石
3、历程:下地生活→直立行走→使用、制造工具→用火→产生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