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地球仪和地图限时》规范训练(含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 第1节 地球与地球仪限时规范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图中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解析①图内,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该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A在B的西北方;②图内,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该图是以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A在B 的西北方;③图内,根据指向标可以判断A在B的西南方;④图内,根据经纬网可直接判断A在B的东北方答案 B(2013·唐山市调研)南部苏丹于当地时间2011年7月9日宣布正式从苏丹分离,并成立南苏丹共和国,成为世界上最新的国家。
读下图,完成2~3题。
2.南苏丹首都位于北京的( )。
A.西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东北方3.据图估算南苏丹共和国的领土南北最大距离可能约为 ( )。
A.800千米B.600千米C.1 110千米D.400千米解析从图中信息看,南苏丹首都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在北纬8°以南,东经32°以西,对照北京的经纬度,可以确定其位于北京的西南方;从图中可以看出,南苏丹的领土南北最大跨度约为8°,由此可以估算其南北的领土距离约为800千米。
答案 2.A 3.A[下图为地球星瓣图,图中a为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的极点(38°N,0°)。
据此回答4~6题。
[4.与陆半球对应的“水半球”的极点应是图中 ( )。
A.b B.cC.d D.e[5.回答“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B.北半球、西半球C.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6.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 )。
A.经度0°向西至20°W B.20°W向西至90°WC.90°W向东至90°E D.20°W向东至90°E解析第4题,“水半球”和“陆半球”的极点相对应,“陆半球”的极点为(38°N,0°),则“水半球”的极点为(38°S,180°);结合图中b、c、d、e所处的海陆位置,可判断出c点为“水半球”的极点。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1.1地球仪与地图练习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1.1地球仪与地图练习题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练出高分[基础落实练]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2题。
1.P点的地理坐标为()A.(30°N,80°E)B.(30°S,80°E)C.(30°N,80°W)D.(30°S,80°W)2.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地点,其坐标为()A.(60°N,80°E)B.(60°S,100°E)C.(30°S,100°E)D.(60°S,80°W)『答案』 1.C 2.B『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变化规律可知,P点地理坐标是(30°N,80°W)。
第2题,同理可知M点的地理坐标是(60°N,80°W)。
根据“对跖点”的规律可知,二者的经度相差180°;纬度值相等,而南北半球相反。
由此可知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地点,其坐标为(60°S,100°E)。
下图为“部分地区经纬网图”。
读图,回答3~4题。
3.C点在D点的()A.东北B.西北C.西南D.东南4.从A点飞往B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A.一直向东B.一直向西C.先东北再东南D.先正北再正南『答案』 3.B 4.D『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C的地理坐标是(60°N,135°E),D的地理坐标为(0°,135°W),故C点在D点的西北方向。
第4题,据图可知A点的地理坐标是(60°N,135°W),B点的地理坐标是(60°N,45°E),A、B两点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故两者之间的最短距离为经线圈所在的劣弧长,其方向是先向正北,过极点后再向正南。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 《地球仪和地图限时》规范训练(含答案)

限时规范训练1 地球仪和地图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
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
读下图,回答1~2题。
1.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解析:乙地和甲地互为对跖点,故乙地的坐标是(30°N,135°W),对应于图中④地。
答案:D2.关于①②③④四地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西半球 B.②地位于低纬度C.③地位于大西洋 D.④地位于南温带解析:由图可知,①地位于110°E,在东半球;②地位于40°S,在中纬度;③地的坐标为(0°,45°W),位于大西洋;④地位于30°N,位于北温带。
答案:C如图是一幅经纬网地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地位于④地的( )A.东南方 B.西北方C.东北方 D.西南方解析:极地经纬网图要根据自转方向判断东西,顺自转方向为向东,故①地位于④地的东方;据纬度判断南北,图中极点为南极点,离其越近,越靠南,故①地又位于④地的南方,综合分析可知,①地位于④地的东南方。
答案:A4.某人从②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③地,其路程约为( )A.6 600 km B.5 000 kmC.3 330 km D.4 200 km解析: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长度约为111 km,60°纬线上经度相差1°的长度是111 km×cos60°,②地至③地先向正南方向经过的纬度距离约为30×111 km,即3 330 km,后向正东方向经过的经度距离为30×111 km×cos60°,即1 665 km,加在一起即为全程距离,最接近5 000 km。
答案:B读图,完成5~6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 地球与地球仪 湘教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课后限时集训(一)地球与地球仪(限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241页)一、选择题(2018·武汉模拟)读下面四幅图,回答1~2题。
1.①~④四地中位于北京(116°E,40°N)东南方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2.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面积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1.A 2.C[第1题,四地都位于北京的偏南方向,只要判读东西相对方向即可。
①位于130°E,位于北京偏东方。
第2题,同样经度间隔的纬线长度,随纬度升高而减小,经线长度都相等,故距赤道越近面积越大。
]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3~4题。
3.②地的地理坐标是( )A.(40°N,20°W)B.(40°S,20°E)C.(40°S,20°W)D.(40°N,20°E)4.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中纬度B.③地位于东半球C.④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D.①②两点间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距离3.B 4.B[第3题,根据自转方向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根据自转方向与经度递变关系可知②地为东经度;结合经度间隔可判断其经度。
第4题,①地位于20°S,属低纬度;③地经度为40°E,位于东半球;④地位于⑤地的西南方;①②两点间距离大于②③两点间距离。
]西北通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
以往因冰封影响,航运受限,但未来有望实现通航。
读下图,回答5~6题。
导学号:92040003】5.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甲地沿最近的线路飞往乙地,结合所学知识,该飞机飞行方向是( )A.一路正西B.先西北,后西南C.先东北,后东南D.先西南,后西北6.图示区域西北通道的长度约为(cos 70°≈0.342)()A.1 800 km B.13 500 kmC.5 000 km D.3 330 km5.B 6.C[第5题,球面上两点间的最近距离,即过两点以地心为圆心所作大圆的劣弧,在北半球的两点凸向北极附近的那段弧为劣弧,在南半球的两点凸向南极附近的那段弧为劣弧;若两点恰好位于同一经线圈上,则是过极点的那段劣弧;若两点同位于晨昏圈上,因晨昏圈本身是个大圆,则为晨昏圈上的那段劣弧。
高考一轮复习地球仪与地图同步训练题(解析版)

高考一轮复习地球仪与地图同步训练题一、选择题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 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和正西方向分别前进1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是 ( )A. 回到M点B. 在M点正西方C. 在M点正东方D. 在M点东南方2. O和P两点之间的纬线段长度约是 ( )A. 4440千米B. 3330千米C. 2220千米D. 1820千米3. 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A. 一直向东B.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C. 一直向西D. 先向东南,再向东北【答案】1. C 2. C 3. D【解析】经度间隔相同,纬线的长度不等,纬度越高,纬线长度越短。
60°纬线长度是赤道的一半,赤道上,经度间隔1°,距离是111千米。
纬度向南增大,说明是南纬。
在南半球,两点间最短距离先向南偏,后向北偏。
【1题详解】经度间隔相同,纬线的长度不等,纬度越高,纬线长度越短。
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和正西方向分别前进100千米,则其向正东100千米跨的经度较多,向正西100千米跨的经度较少,最终位置是在M点正东方,不能回到M点,C对。
A、B、D错。
【2题详解】60°纬线长度是赤道的一半,赤道上,经度间隔1°,距离是111千米。
O和P两点之间的纬线段跨经度40°,相当于赤道上跨经度20°的长度,OP间长度约是2220千米,C对。
A、B、D错。
【3题详解】图示纬度向南增大,说明是南纬。
在南半球,两点间最短距离先向南偏,后向北偏。
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总体方向是向东飞,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先向东南,再向东北,D对。
A、B、C错。
2015年10月16日,中国和印度尼西亚正式签署雅万高铁项目协议。
图K1-2为印度尼西亚部分地区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高考一轮总复习区域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练习题(含解析)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单项选择题(30 °S,45°E)和乙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订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
已知甲地地互为对跖点。
读图回答1~2 题。
1.与乙地经纬度同样的是()A.①B.②C.③D.④2.对于①②③④地理地点的正确表达是()A.①位于西半球B.②位于低纬度C.③位于大西洋D.④位于南温带3~4 题。
读以下图,回答3.图中①②③地区面积对比()A.① >②B.② >③C.①=③D.没法比较()4.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③地区海面地心距离比①稍长B.③地区位于①地区的西北方向C.③地区位于北半球、东半球D.东北航向是②地区向③地区飞翔的近来航线读以下图,回答5~6 题。
5.在①点东南方向的是()A.④B.②C.③D.⑤6.从①到②最短距离的路径方向是()A.先向西南后西北B.先向东南后东北C.先向正南后正北D.向来向东南读图,达成7~8 题。
7.图中 B 城市位于 C 城市的 ()A.东北方B.西南方C.东南方D.西北方8. A 城市到 D城市的距离约为 ()A. 4 200 千米B. 5 200千米C. 72 000 千米D. 8 200千米以下图为地球星瓣图,图中 a 点为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的极点 (38 °N,0°) 。
据此回答 9~ 10 题。
9. 与“陆半球”对应的“水半球”的极点应是图中的()A. b 点B. c 点C. d 点D. e 点10.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A.0°向西至 20°W B.20°W向西至 90°WC.90°W向东至 90°E D.20°W向东至 90°E读两地区表示图,回答11~ 12 题。
11.飞机从乙地沿着近来距离飞往甲地,其方向是()A.由西北向东南B.由西南向东北C.由东北向西南D.由东向西12.图示地区()③甲、乙两城市沿海海①甲城市临大西洋,乙城市临太平洋②东、西半球地点不一样域的洋流流向不行能大概同样④甲城市所在地区实质范围比乙城市大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二、综合题13.读“局部经纬网图”,达成以下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章地球与地球仪限时规范训练湘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章地球与地球仪限时规范训练湘教版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的特征B.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C.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最中间的一层D.地壳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2.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石圈B.B所在的圈层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C.A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D.E圈层是岩浆的发源地3.结合下图(图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判断,下列关于上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震波通过①②界面时,波速都有明显的变化B.在D、E两圈层,既能检测到横波、又能检测到纵波C.地震波通过①界面时,纵波速度增加、横波速度降低D.地球的内部、外部圈层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解析第1题,地壳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最外侧的一层,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
第2题,图中的A圈层是大气圈,它是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C圈层是地壳,它只是岩石圈的一部分;E圈层是地核,而岩浆来源于上地幔。
第3题,图中①②分别表示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不管是横波还是纵波,经过这两个界面时波速都会有明显的变化。
答案(2012·湘潭质检)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
4.下列有关地球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整个大气圈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②圈层即岩石圈C.③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的发源地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5.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纵波、横波通过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时,波速都增加B.⑤圈层虽由固态物质组成,但在该圈层无法观测到横波C.①和②之间的圈层即水圈D.地球内部、外部各圈层都是连续且规则的6.下列有关地球几个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球仪与地图专题测试题-word文档资料

高考一轮复习地球仪与地图专题测试题一、选择题下图是某半球经纬网图,假设地球为正球体。
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a、b之间和c、d之间的最近距离,说法正确的是( )A.a、b之间的最近距离大于c、d之间的B.a、b之间的最近距离小于c、d之间的C.a、b之间的最近距离等于c、d之间的D.无法确定2.一架飞机以1000千米/时的速度飞行,从a地沿最短航线飞往b地,大约需要的时间是( )A.8小时 B.9小时 C.10小时 D.11小时3.从a地到c地路程最近的走法是( )A.先往正北,再往正南B.先往东南,再往东北C.一直往东南D.先往东北,再往东南纬线世界地图是按照纬线分割地球仪,以纬线为纵坐标线,以经线为横坐标线来绘制的世界地图。
下图为纬线世界地图,有一艘科考船从悉尼出发,到图中a点进行科学考察。
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a点位于悉尼的( )A.正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正西方5.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
下列有关图中a点与其对跖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位于东半球B.地方时总是相差12小时C.不可能同时属于同一日期D.球面最短距离为18 000千米读下图,完成6~7题。
乙6.有关甲、乙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比例尺图乙大于图甲B.图甲为地图,图乙为景观图C.两图图幅相同,图乙表示的范围更大D.图乙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7.关于图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试验区相距约580千米B.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试验区,其方向是先向正北、后向正东C.图甲的比例尺表示方式与图乙的不同D.若图甲比例尺放大1倍,则其图幅面积增大2倍图中图①②③表示同一区域(世界某区域),且其图幅依次减少3/4。
读图,完成8~9题。
8.若图②的比例尺为1∶N,则图①、图③的比例尺分别为( )A.2∶N 1∶2NB.1∶2N 2∶NC.2∶N 4∶ND.1∶2N 1∶4N9.若甲、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1.65厘米,则图①的比例尺约为( )A.1∶3 000 000B.1∶30 000 000C.1∶300 000D.1∶30 000在深圳的张先生与王先生要开车到S小区洽谈业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限时规范训练1 地球仪和地图
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
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
读下图,回答1~2题。
1.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析:乙地和甲地互为对跖点,故乙地的坐标是(30°N,135°W),对应于图中④地。
答案:D
2.关于①②③④四地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西半球 B.②地位于低纬度
C.③地位于大西洋 D.④地位于南温带
解析:由图可知,①地位于110°E,在东半球;②地位于40°S,在中纬度;③地的坐标为(0°,45°W),位于大西洋;④地位于30°N,位于北温带。
答案:C
如图是一幅经纬网地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地位于④地的( )
A.东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解析:极地经纬网图要根据自转方向判断东西,顺自转方向为向东,故①地位于④地的东方;据纬度判断南北,图中极点为南极点,离其越近,越靠南,故①地又位于④地的南方,综合分析可知,①地位于④地的东南方。
答案:A
4.某人从②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③地,其路程约为( )
A.6 600 km B.5 000 km
C.3 330 km D.4 200 km
解析: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长度约为111 km,60°纬线上经度相差1°的长度是111 km×cos60°,②地至③地先向正南方向经过的纬度距离约为30×111 km,即3 330 km,后向正东方向经过的经度距离为30×111 km×cos60°,即1 665 km,加在一起即为全程距离,最接近5 000 km。
答案:B
读图,完成5~6题。
5.分析甲、乙两图,可以看出( )
A.比例尺甲大于乙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解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比例尺可知,甲图为线段式,乙图为数字式,且甲大于乙。
答案:A
6.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正北后正东
B.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东北方向
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的西南方向
D.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解析:依据甲图中的指向标,可判断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西北方,火车站在科技园的西南方;若比例尺放大1倍,图幅面积将增大3倍。
答案:C
读我国南极考察站示意图,完成7~8题。
7.在中山站10千米高空看69°S纬线的形状近似呈( )
A.正圆B.椭圆
C.直线段D.曲线段
解析:在中山站10千米高空不能俯视整个69°S纬线圈,因而见到的是曲线段。
答案:D
8.我国泰山站(73°51′S,76°58′E)位于中国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
据图可知长城站应位于泰山站的( )
A.东南方B.东北方
C.西南方D.西北方
解析: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自转,从两站的相互位置可以看出长城站应位于泰山站的西北方向。
答案:D
读两区域示意图,完成9~10题。
9.飞机从乙地沿着最近距离飞往甲地,其方向是( )
A.由西北向东南B.由西南向东北
C.由东北向西南D.由东向西
解析:利用甲地位于南半球、西经度,乙地位于北半球、东经度,两地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综合判断,乙地位于甲地的东北方向,故飞机从乙地沿着最近距离飞往甲地,其方向是由东北向西南。
答案:C
10.图示区域( )
①甲城市临大西洋,乙城市临太平洋
②东、西半球位置不同
③甲、乙两城市沿海海域的洋流流向不可能大致相同
④甲城市所在区域实际范围比乙城市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先根据图中经纬度信息进行区域定位,乙城市位于印度半岛西部,甲城市位于南美洲秘鲁西部,所临海洋、所在东西半球即可确定;甲城市沿海海域秘鲁寒流与乙城市附近北印度洋冬季洋流流向大致相同;甲城市所在区域纬度比乙城市低(跨经度范围相当),故区域实际范围比乙城市大。
答案:B
读图,回答11~12题。
11.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解析:图中四幅图图幅相近,b图比例尺最小,则实际范围最大。
答案:B
12.若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b、c、d四处坡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a=b=c=d B.a>c>d>b
C.b>d>c>a D.c>b>a>d
解析:等高距相同,比例尺大的表示实际距离短,则坡度陡。
答案:B
二、综合题(共52分)
13.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26分)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____,B点与A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所属的纬度地带是________。
(2)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____,C点和D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
(3)图中F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____,所属的纬度地带为________,F点在E点的______方向。
(4)图中A点在C点的________方向,E点在C点的______方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
答案:(1)(15°S,15°W)南半球、东半球 1 110千米低纬度
(2)(60°S,170°W)南半球、西半球275千米(或277.5千米)
(3)(70°N,180°)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西北
(4)东北东北
14.读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26分)
(1)甲在乙的________方向,丙在丁的________方向。
(2)丙地位于________(东、西)半球,________(高、中、低)纬度,________(热量带)。
(3)沿图中的弧线,由甲到乙飞行,是不是最短航线?为什么?
(4)写出丙点对跖点的坐标,并判断该点到南极点的距离。
解析:(1)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即可判断。
(2)20°W向东到160°E 的范围属于东半球,丙在该范围内;纬度30°—60°属于中纬度,丙为45°;丙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
(3)在地球上,沿过地心的大圆的劣弧段飞行,其距离最短;图中甲、乙之间的弧线为晨昏圈的一部分,晨昏圈为过地心的大圆。
(4)对跖的两点(同位于赤道除外),其经度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纬度值相等,南北纬相反。
丙点的对跖点与南极点相距45°,故到南极点的距离约为5 000千米。
答案:(1)东南东北(2)东中北温带(3)是。
甲、乙同位于晨昏圈上,晨昏圈是地球上的大圆,图中甲、乙之间的弧线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距离最短。
(4)(45°S,30°W)。
5 0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