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活血祛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
活血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

2 . 2 典型病例
患 者 ,男 ,8 0岁 ,2 0 1 1年 9月 3 日初诊 。
患者 5个月前 右背及胁肋部 出现潮红斑 ,很快 出现黄豆大小
藤3 0 g ,丹参 1 5 g ,当归 1 5 g ,川 芎 1 5 g ,首乌藤 1 5 g ,白
芍 1 5 g ,元胡 2 5 g ,党参 1 5 g ,全蝎 6 g,川楝子 1 0 g ,炙
刀 割痛 或阵发性疼痛和感觉过敏 。疼 痛的程度往往 随年 龄增
可 留色素沉 着 ; 显 效 :疼痛 基本缓 解 ,局部 仅觉 轻微疼 痛 , 无须使 用止痛 药 ; 有效 : 疼 痛缓解但仍须 止痛药 ; 无效 : 疼痛 未见 缓解 ,仍 须服止痛 药。总有效率 = 痊 愈率 +显效率 +有
《 中国 医 学 创 新》 第1 0 卷 第2 期( 总 第2 4 8 期) 2 0 1 3 年1 月 临历 与 实践 L i n c h u a n g y u s h i j i a n
活血止痛汤治疗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 O 例
王甜 甜 ① 刘瑛 琦 ②
【 摘 要 】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 汤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 带状 疱疹后遗 神经痛患者 6 0 例 ,随机分 为治疗组 和对 照组 ,各 3 O 例。治疗组
字Z 2 0 0 力 ,神倦气短 ,纳差便溏 ,舌淡紫边有瘀点脉涩 缓。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医辨证为气血亏虚 、瘀血 阻络。治以益气养血 、活血化瘀 。方用活血止痛汤加减 :鸡
2 . 1 治疗 结果见表 l 。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第 一、第二医院皮肤科 门诊 ,采 用随机法 ,分为两组 ,治疗
组 和对照 组 ,各 3 0例。 为了避免误 差 ,在 样本选 择时 ,统
自拟通络活血汤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疼痛

自拟通络活血汤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疼痛带状疱疹发作治疗痊愈后患者仍残留顽固性神经痛。
笔者在1998-2007年10年间用自拟通络活血汤加减治疗此病例20例,疗效良好。
现将经验治法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比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5岁以下2例,35~50岁4例,50~60岁6例,60岁以上8例;病程1~6个月,平均3.9个月;发病在胸腰部者13例,颈部2例,臀部3例,面额部2例。
治疗前曾用过B族维生素或其他中药治疗,效果不佳。
1.2 治疗方法(1)原服用B族维生素或其他中药的停止原治疗。
(2)用自拟通络活血汤,方药组成:生地30g,大黄12g,当归12g,葛根15g,柴胡15g,桃仁10g,红花12g,元胡12g,甘草6g。
随症加减:血瘀者加赤芍,气滞者加川楝子。
每日1剂,每剂1000~1500ml液体煎至300~500ml时分3次温热服。
(3)效果不佳者,加外用贴剂:方药组成大黄6g,天虫6g,蜈蚣1条,焙干研末后香油调匀,纱布涂抹外敷痛处,每日1次,每次至少敷4~6h。
1.3 疗效标准治愈:疼痛完全消失,无压痛。
好转:患处疼痛明显减轻,无生活影响。
效果不显:疼痛无明显好转。
2 结果服药9~15剂,平均12剂,外加贴剂4例,平均4.5贴。
治愈19例,好转1例。
其中单用方剂治愈16例,好转2例,无效0例。
3 典型病例患者,女,62岁。
2003年7月16日来院,其从1月底始出现左侧背腰部带状疱疹,疱疹明显,疼痛剧烈,经外院治疗后,疱疹消退,但疼痛不减,皮肤留有轻微瘢痕,触之痛更甚。
口干便燥,小便短赤,脉弦,舌红苔黄。
诊为热毒壅盛血络,治宜通络活血、凉血解毒。
方用大黄12g,当归12g,葛根15g,柴胡10g,桃仁12g,红花12g,元胡12g,生地30g,双花15g,连翘12g,川楝子12g,甘草6g,上方连用9剂后,疼痛明显减轻,此时加外用贴剂,与方剂合并连用3天后,疼痛完全消失,至今未复发。
止痛饮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42

瘀,软坚散结。
诸药辨证应用获得了满意疗效,减少了费用,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
参考文献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9~7722 刘辅仁.实用皮肤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38~34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病种质量控制标准(试行草案).1992:2(收稿2003212211;修回2004202220) 止痛饮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谭春明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中西医结合医院(528300) 摘 要:目的:观察舒肝解郁,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
方法: 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止痛饮,(柴胡、郁金、香附、桃仁、地龙、延胡索、青皮、枳壳、甘草)。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
提示: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利于抑制病毒合成,又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主题词:带状疱疹 中医药疗法 复方(中药) 治疗应用 @止痛饮 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药[剂] 治疗应用 疏肝解郁药[剂] 治疗应用 病案 笔者于临床自拟止痛饮结合加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并随机设阿昔洛韦治疗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疼痛变化,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两组病例共72例,均来自门诊,病程在4周以上,水疱、皮疹已消退结痂,遗留患处神经痛。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42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26~78岁;病程1个月至半年;分布于胸背部20例,腰腹部12例,头部4例,四肢6例。
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25~82岁;病程1个月至半年;分部于胸背部13例,腰腹部12例,头部1例,四肢4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中止痛饮组成:柴胡、青皮各10g,郁金、香附、地龙、延胡索各15g,桃仁8g,枳壳12g,甘草5g。
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30例

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30例登封市人民医院王文涛主题词;活血化瘀法带状疱疹后遗痛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假如治疗不及时或失当常遗留有后遗痛,其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疼痛,其临床特征为持续性、自发性灼痛或深在性疼痛、跳痛,自发性刀割样疼痛。
多发生在中老龄人,一般治疗效果差,好些时候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现将我几年的临床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一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30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56~75岁,男16例,女14例,面部疼痛4例,腰部疼痛26例病程为25天~3月。
二诊断标准:30例患者中,多有带状疱疹史,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诊断标准。
三治疗方法;治疗原则;活血化瘀法中医方药:::桃仁9克红花9克川芎9克生地9克当归12克赤勺12克全虫6克蜈蚣10克面部疼痛可加白芷9克菊花12克,腰部疼痛可加柴胡9克,地骨皮15克,每日一每日二次,口服,10 副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四治疗效果:疗效标准: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标准为依据。
痊愈:疼痛感及伴发症状完全消失,皮损处仅留下色素沉着。
显效:疼痛感程度轻,其他症状有所改善。
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治疗结果:痊愈21例,占70%,显效6例,占20%,无效3例占10%.五案例; 患者李××,男,56岁,农民,2003年6月3日出诊。
患者于一月前出现左侧腰部针刺样疼痛,口服阿司匹林等药物疼痛无缓解,就到当地卫生所治疗,给以消炎止痛药物治疗,4天后局部出疱疹,原以为疱疹一出就好了,一月过后疱疹消而疼痛依然如旧,遂来我处就诊。
患者左侧腰部疼痛难忍,急躁不安,局部有色素沉着,大便干,舌暗,脉涩。
中医辩证为血瘀阻络。
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佐以安神,桃仁9克,红花9克,川芎9克,生地9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全虫6克,蜈蚣10克,柴胡9克,地骨皮15克,磁石25克,琥珀2克,三付,日一付,连服6付,疼痛缓解,情绪基本稳定,去磁石续服6服,后家人告知5付服完疼痛完全消失,续服1付,后无复发。
活血祛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天, 平均 4 .5I .5天 。两 组性 别 、 龄 等一 般资 料 1 1 -4 00 ) .5 。
12 治 疗 方 法 .
李 双 , ,8 , 民 。因左 侧肩 部 皮 肤 簇集 性 水 女 5岁 农
疱伴 疼 痛 4 O天 于 20 07年 6月 3日到 我科 就 诊 。就 诊
治疗 带状疱疹 后遗 神经 痛 的疗 效结 果报 告如下 。
1 对 像 与 方 法
11 研 究对 象 .
治疗 组痊 愈 及 显 效 率 为 8 .4 对 照 组 痊 愈 及 12 %, 显 效率 为 5 . %。S S 1 计 学对 其 分 析 , 行 33 4 P S 2统 进
检 验( = 7 7 9 P<0 0 ) 差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2 .3 , .5 ,
维普资讯
第 2 第 】 7卷 期
Vn . 7 NO— ]2
.
叫川 省 I生 管理 干 部学 院学 报
J J At OF S C O1RN ’ I HUAN CON I T NUI NG EDUC ̄ I Ol EG S T ON C L E OF M
治疗 2周 后 进行 疗 效评 定 , 效 评定 为l , 愈 : 疗 _ 痊 2 J
规 治疗或 非正规 治疗 后 出现 的持 续 性 烧 灼样 、 刺 样 针 或抽 搐样 神 经 痛 。 目前 治 疗 方 法 较 多 , 效 果 不 佳 。 但 现将 我院 2 0 0 6年 1 ~20 月 0 7年 1月 采用 活血 祛 瘀 汤
表 1 两 组 治疗 结 果 [ ( ) % ]
[ 键 词 ] 活 血 祛瘀 汤 ; 关 带状 疱 疹 后 送 神 经 痛 [ 图分 类 号 ] 8 中 R29 [ 献标识码] 文 B [ 章 编 号 ]03 0 x 2 o )J 06 0 文 10 —4 3 (08O 一 00— 2
自拟活血解毒汤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6例

笔 者 自 19 9 3年 3月 以 来 , 手 法 治 疗 、 敷 跌 打 以 外 膏并 配 舍早 期 功 能锻 炼治疗 踝 关 节 扭 伤 , 欢满 意 。 疗 1 临床 赉料 L l 一 般 赍 料 车 组 1 0例 , 为 急 性 患 者 , 明 显 1 均 有 外伤史 + 龄 最小 l 年 2岁 , 大 5 最 3岁 } 7 男 4例 , 3 女 6 例 ; 加 体育运动损伤 6 参 3例 , 他 原 甩 致 损 伤 4 其 7例 ; 病 程 最 短 l mi, 长 8 , 为 单 侧 损 伤 , 僦 6 O n最 h均 左 1例 , 右侧 5 9倒 + 踝 损 伤 7 外 5例 , 踝 损 伤 3 内 5例 ; 诊 对 患 初 足 完全 不 能负 重 4 9例 , 行 6 踱 l例 。
自拟 活 血 解 毒 汤 配 合 针 刺 治 疗 带 状 疱 疹 后 遗 神 经 痛 4 6例
喻 典 平
安徽省 含 山县环峰 医院
关键词 带 状疱 疹 神 经 痛 活 血 解 毒 汤 针 刺
芩、 黄柏 、 当归 尾 、 兰 , 碎 补 、 寄 奴 等 ) 敷 患 处 , 泽 骨 刘 外
绷 带 包 扎 固 定 ,d换 药 l敬 , 药 4敬 为 1十 疗 程 2 换 1 33 功 能 锻炼 .. 敷 药 固 定 期 间 抬 高 患 足 , 法 及 敷 手 药 后 适 当 做 跖 趾 关 节 和 膝 关 节 的 伸 屈 运 动 , 肿 消 除 瘀 关键词 踝 关 节扭 伤 手法 中药 外敷 功 能 锻 炼
广 东 省 台 山市 中 医医 院 5 9 0 2 20
后 可做 踝 关 节 伸 屈 及 内 、 翻 运 动 , 适 当 行 走 , 意 外 并 注
在 损 伤 早 期 2 h 内 , 足 避 免 负 重 和 踝 部 运 动 4 患 1 4 治 疗 蛄果 . 治 疗 l十 疗 程 并 随 访 , 愈 6 治 8例 ( 占
自拟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8例临床观察

注 : 与对 照 组 比较 , *P< 0 . 0 5 。
4 体 会
.
般 资料 比较 , 差 异均 无 统 计学 意 义 ( P> 0 . 0 5 ) , 具 有
带 状疱 疹后遗 神经 痛是 水 痘 一带 状 疱疹 病 毒 感染 引起 的急性 疱 疹 好转 后 , 局 部皮 肤 遗 留 的神 经 感 觉 异 常综合 征 。中 医学 认 为 , 带状 疱 疹 后 遗 神 经痛 主要 是 由于疱 疹后 期余 毒 未尽 , 气 滞 血瘀 , 气血运行不畅 , 脉
月; 部位 : 头 颈部 7 例, 胸背 部 1 2例 , 腰腹 部 1 4例 , 臀部
3 例, 四肢 1 2例 。对 照组 4 6例 , 年龄 4 3 ~8 5岁 , 平 均
6 4 . 8 ±9 . 1岁 ; 病程 2 ~1 4个 月 , 平均 5 . 8 ±2 . 9月 ; 部 位: 头颈部 8例 , 胸 背部 l 1 例, 腰腹 部 1 5例 , 臀 部 2例 , 四肢 1 2例 。2组 患者 在性 别 、 年龄 、 病程 、 病 变部 位 等
5 参考文 献
[ 1 ] 赵辨. 临床 皮 肤 病 学 E M3 . 南京 : 江 苏 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 2 0 0葛根、 桑枝 ; 发于腰腹部加五加皮、 炒
杜仲 、 续断 ; 发 于 臀部 加 柴 胡 、 枳壳; 发 于 四肢 加 桑 枝 、 牛膝 、 木瓜 。每 日 1 剂, 水煎, 分早 晚两 次 温 服 , 4周 为
滞, 痹 阻经络 , 不 荣 则 痛 。故 治 疗 以益 气 养 阴 , 活 血 通 络止痛 为原 则 。 自拟 止 痛 汤 中 , 黄芪 、 党参、 白术 补 气 固表 ; 丹参、 延 胡 索通 络 止 痛 ; 当归、 乳香、 没 药 活 血 化 瘀, 通 络活络 ; 玄参 、 天冬、 麦冬 益 气 养 阴 , 濡润筋脉; 白
观察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类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

观察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类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发布时间:2021-09-16T07:43:59.603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9期作者:徐佰文[导读]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9年2月到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共84例,按照患者的就诊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先就诊的42例为参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后就诊的42例为研究组通过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类中药进行治疗,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控制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
肇东市第二中医院 1511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带状疱疹遗神经痛患者通过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类中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9年2月到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共84例,按照患者的就诊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先就诊的42例为参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后就诊的42例为研究组通过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类中药进行治疗,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控制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
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通过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类中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确切,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促使患者的病情更快恢复,有必要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中药;治疗效果[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regulating qi and relieving pain in patients with postherpetic neuralgia caused by banded spore eruption.Methods 84 patients with postherpetic neuralgia caused by herpes zoste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9 to June 2020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reatment.The first 42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as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second 42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uch as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regulating qi and relieving pain as the research group,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control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P < 0.05).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it can be confirmed that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regulating qi and relieving pain in patients with postherpetic neuralgia caused by banded spore eruption is very accurate.I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promot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to recover faster.It is necessary to vigorously promote it in clinical bed.【 key words 】 postherpetic neuralgia of banded spore eruption;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Regulating qi and relieving pai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reatment effect带状疱疹患者在治愈后,如果仍然出现持续疼痛症状,并且时间超过30天,就可以判定患者出现后遗神经痛,这将会引发患者出现多种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拟活血祛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
发表时间:2010-08-25T14:17:27.653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杂志2009年第10期供稿作者:赵鹤新
[导读]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蟀患疮”、“火带疮”
赵鹤新
河南鹤壁鹤煤公司总医院 (河南 458000)
【摘要】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蟀患疮”、“火带疮”。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表现为受病部位灼痛、窜痛、刺痛,而且疼处固定不移,频繁发作,经久不愈。
中医辨证应归于“瘀”证范畴。
笔者自拟“活血祛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中侵犯肋间神经22例,腰骶部神经12例,颈部、臀部及四肢神经5例,面、听神经3例;对照组30例中侵犯肋间神经17例,颈部、背及腰骶部四肢神经7例,面、听神经者6例。
治疗组基本方药选用自拟“活血祛痛汤”,其他兼证花裁加减,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理气除湿止痛。
疗效满意。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活血祛痛汤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09)10-0080-0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愈后常见的后遗症状,临床治疗颇为困难。
笔者采用自拟活血祛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门诊及住院的带状疱疹患者,经治疗1个月以上仍有明显的后遗神经痛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18例,女24例,23~68岁,平均46.3岁;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23~68岁,平均43.6岁。
治疗组42例中侵犯肋间神经22例,腰骶部神经12例,颈部、臀部及四肢神经5例,面、听神经3例;对照组30例中侵犯肋间神经17例,颈部、背及腰骶部四肢神经7例,面、听神经者6例。
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单侧沿外周神经分布的成簇水泡性损害伴有神经痛,疱疹结痂脱落后皮肿疼痛,并有烧灼及似虫咬感,经一般治疗疼痛不止者。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基本方药选用自拟“活血祛痛汤”。
基本处方:黄芪30 g、当归12 g、赤芍30 g、川芎12 g、桃仁15 g、红花10 g、丹参30 g、泽兰12 g、玉金12 g、玄胡15 g、枣仁15 g,每日1剂,水煎服,随证加减,直至症状全部消失。
辨证加减:热毒炽盛见皮肤红肿伴渗出,丘疱疹及干痂和小粟粒状水疱,自觉灼热剧痛,伴咽口苦、溲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加连翘、荆芥、龙胆草各10g;湿热壅滞见:明显黄白水泡,可见成簇疱疹、溃破渗出、疱液浑浊、皮肤欣红或糜烂,患处灼热剧痛、腹胀纳差、舌质淡、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或滑而数。
加苍术15g,白术、茯苓、10g; 1天1剂,水煎分3次服。
视其疼痛部位不同而加引经药,头面部加荆芥、防风、川芎、地龙、川楝各10g,细辛3g;胸胁背部加龙胆草、元胡、川芎、五灵脂(包)各10g,郁金、制乳没各8g;腰腹背部加羌活、独活、川芎、五灵脂(包)10g,金银花、防风、荆芥、香附、牛膝、杜仲各12g,制乳没各8g;四肢者加荆芥、连翘、防风、元胡、丹参、赤芍、羌活、龙胆草、伸筋草各10g,鸡血藤20g。
对照组口服病毒灵1次0.2g,1天3次;维生素B 1 1次 20mg,1天3次;维生素B 121次25μg,1天3次;去痛片1次0.5g,1天3次;阿昔洛韦1次0.2g,1天5次,连服2周为1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参照文献 [1] 疗效标准。
显效:疱疹干涸结痂,无新疹出现,疼痛及自觉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神经痛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疱疹干涸结痂,红肿渗出灼痛消除,无新疹出现,自觉症状及神经疼痛基本消失;无效:皮损未改善,疼痛未减。
3.2 结果:治疗组42例中,显效18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100%。
平均病程16.4天。
对照组30例中,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6%,平均病程18天。
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病程均优于对照组(P<0.05)。
4 病案举例
病人,女,62岁,左头额部患带状疱疹3月余,现皮疹已完全消退,遗留带状疱疹分布的色素减退斑,自感皮肤针刺样疼痛,头晕,疲乏无力,口干,舌暗苔白脉弦,用上述拟方加减治疗,15天后疼痛缓解,症状消失,临床治愈。
5讨论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蟀患疮”、“火带疮”。
《医宗金鉴》云:“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此属肝、心二经风火……湿者色黄白、水疮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此属脾、肺二经湿、热……”。
指出本病因为风、湿、热,其发病与心、肝、脾、肺诸脏有关。
? 《证治准绳•疡医》“缠腰火丹”条目云:“或间绕腰生疮,累累如珠何如?曰:是名火带疮,亦名缠腰火丹,由心肾不交,肝火内炽,流入膀胱,缠于带脉,故如束带”。
《灵枢•经脉》说:“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
说明带状疱疹乃湿热毒邪循肝经而发,病因为肝气郁结,久而化火妄动、脾经湿热内蕴、外溢皮肤而生。
年老体弱者,常因气血亏损,气滞血瘀,血虚肝旺,湿热毒盛而成。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属于邪毒阻滞,气滞血瘀,湿热内蕴,内伤心、肝、脾三脏,心火旺则血热,热灼皮肤,故疼痛难忍。
[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表现为受病部位灼痛、窜痛、刺痛,而且疼处固定不移,频繁发作,经久不愈。
中医辨证应归于“瘀”证范畴 [3] 。
笔者自拟“活血祛痛汤”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根据经络分布,结合药物的性味归经,辨证论治,加减用药。
方中黄芪量大,配以当归,重在益气养血活血;桃仁、红花、当归、赤芍、丹参活血化瘀;佐泽兰、玉金、玄胡以理气止痛,以助活血之功。
共奏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理气除湿止痛之效。
参考文献
[1]张立新,白彦平,宋佩华等,活血化瘀法在带状疮疹初期治疗中的作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5):71 72 [2]程永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进展,《亚太传统医药》,2007, 12:69 70 [3]秦淑华,田谣等,中药治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9例疗效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07,23:95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