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核的治疗,中医治疗很常见

合集下载

消瘰膏治疗炎症型淋巴结结核46例

消瘰膏治疗炎症型淋巴结结核46例

消瘰膏治疗炎症型淋巴结结核46例作者:陈福连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8年第03期[关键词]:淋巴结结核消瘰膏淋巴结结核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

2002年1月~2006年12月笔者自拟中药消瘰膏治疗炎症型淋巴结核4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46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8例;10岁以下3例,11岁~20岁6例,21岁~30岁19例,31岁~40岁8例,41岁~50岁7例,51岁以上3例;西药组32例,其中男13例,女19例,10岁以下2例,11岁~20岁4例,21岁~30岁12例,31岁~40岁6例,41岁~50岁5例,51岁以上3例。

病史:有结核病接触史或患病史。

发病部位以颈部为常见。

1.2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0.74-75)1.2.1 初起颈部一侧或两侧有单个或多个核状肿块,推之可移,皮色不变,亦不疼痛,病情发展核块与皮肤粘连,有轻度疼痛;1.2.2 可有肺结核病史或肺结核病接触史;1.2.3 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血液沉降率增快。

病理活检可助诊断。

2 治疗方法2.1 内服消瘰膏夏枯草1000g、海藻300g、生黄芪500g、皂角刺300g、天龙100g、蜈蚣50条、全虫50g、斑蝥3g、炮甲50g、大贝母200g、猫爪草300g、蜂蜜2000g。

将上药中天龙、蜈蚣、全虫、斑蝥、炮甲,分开单包,置于60℃烤箱中,烤后分别用小型粉碎机加工成极细末和匀。

将夏枯草、生黄芪、海藻、大贝母、皂角刺、猫爪草,以水浸泡,两煎后取汁浓缩,加入药末、蜂蜜文火熬膏成2000g即可。

2.2 外贴消瘰膏生半夏20g、生南星10g、甘遂20g、硇砂20g、麝香0.5g、生吡石10g、明矾10g、上药加工成级细末、取黑药肉熔化后加入药粉搅匀,摊于厚纸或布块上(每块厚度0.3cm、面积约3~5cm×3~5cm左右),冷却后装塑袋密封待用。

民间中医偏方治疗淋巴肿大祖传秘方治疗不看后悔

民间中医偏方治疗淋巴肿大祖传秘方治疗不看后悔

民间中医偏方治疗淋巴肿大~祖传秘方治疗~不看后悔淋巴结肿大的原因一般是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急慢性炎症,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引起如急性蜂窝织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牙龈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恙虫病、结核等。

淋巴结肿大发炎问题是目前所有西医都没有很好的调理办法,患者意识到淋巴出问题去医院就医,就会得到以下回答:1,不疼不痒不需要管它,定期复查就可以2,如果疼痛严重了就会开一些消炎药或者输液消炎暂时控制(一般医院开方:头孢,夏枯草,蒲地蓝等治标不治本)3,50%医生为了业绩创收会建议患者手术切除淋巴器官。

以上3点即使去最好的医院也是同样的回答,90%淋巴恶化患者都是被医院误导延误治疗。

如果靠手术和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不但提高不了疗效,相反淋巴结类病还长的快,还容易扩散.但用药时间久,总疗程较长,而且难免开刀之苦,易留瘢痕影响美容,术后易复发,费用昂贵,给病人带来巨大损失是小事,问题是不除根,过不了多长时间又会长出很多个。

患者朋友们可以通过食疗和去找民间偏方治疗。

一.中药偏方敷贴法:敷贴:将祖传中草药打碎后敷于患处20分钟左右。

本人为中医世家,祖传秘方治疗各种淋巴病,治疗方法为中草药外敷,不用内服.用一次就有明显的效果。

纯中药----不开刀-----不打针----对身体无任何伤害------本秘方治疗淋巴结病与众不同,必须要患者亲自上门医治,此药治疗用新鲜草药打碎后敷上效果最佳,想自己早日康复,想治病不走弯路必须亲自上门治疗.有很多患者就是不想上门治疗,坐在家里等别人卖药来治病,难道你坐在家里就那么相信别人卖的药真的能治好你的病你不怕是骗人的本来淋巴结病就是个很难治的病,医院里根本就治不好的,就算你的淋巴结病有点严重医生还会讲没事,我国医院目前还没有很好治疗淋巴结病的药,只有用消炎药,轻微的能消下去,稍微严重点的除了手术和化疗,医院根本就没办法,所以医生讲没事,到了医生讲有事的时候.你的淋巴病就是大事,坐在家里看别人广告讲上的那么好,是不是真的呢如果是假的或者那药对你无效果,浪费钱是小事,就不怕耽误了治病时间吗所以本方用新鲜草药打碎及时敷在患处,所以患者必须亲自上门,想一次性治好就不能怕麻烦。

淋巴结核(中西医结合治疗)

淋巴结核(中西医结合治疗)

淋巴结核一、概述淋巴结核是指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周围淋巴结所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性疾患,好发于人体颈部、腋窝、颌下等部位,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

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有回升趋势,但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常不以典型的肺结核形式出现,而淋巴结结核日渐增多,尤其是颈淋巴结核。

淋巴结核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多见于青年人,其病变程度、全身及局部症状轻,患者常无肺结核及其他肺外结核病史,亦无结核密切接触史,局部病变以肉芽或增生性病变为主,溃疡或坏死性病变较轻。

本病属中医“瘰疬”范畴。

二、西医诊断(一)有结核病史或结核病人接触史。

(二)慢性临床过程,淋巴结缓慢肿大,无红肿热痛,淋巴结质硬,成串、成堆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如继续增大、增多或出现疼痛,皮肤发红并有波动感者,或已经破溃,形成溃疡瘘管,长期不愈合者。

(三)伴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如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结核菌素实验新近转阳或强阳性,血沉增快,结核抗体阳性。

(四)淋巴结穿刺内容物或脓液中找到结核杆菌,淋巴结针吸或切除病检证实。

(五)X线片淋巴结有钙化或肺部有结核病灶者有助诊断。

(六)CT检查:可见密度较低的肿大淋巴结(25~40HU),增强扫描时中央区密度低,边缘呈现出密度增强的环行影(101~157HU),为特征性表现。

(七)B超检查:表现为低回声,后壁声增强,轮廓清楚。

干酪化后轮廓不清。

化脓后呈现不均匀的低回声暗区。

(八)临床常分为:结节型:起病缓慢,为无痛性肿块成串珠状,质地较硬,无粘连,可有轻压痛。

浸润型:有明显的淋巴结周围炎,肿大的淋巴结与周围组织和皮肤粘连,移动受限,疼痛与压痛增强,中心部开始干酪坏死。

脓肿型:肿块逐渐软化,形成寒性脓肿,有时疼痛剧烈,皮肤发紫,变薄,可自行破溃。

溃疡型: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创口经久不愈,形成溃疡或瘘管。

三、辨证分型:(一)气滞痰凝证多见于瘰疬初期,肿块坚实,无明显全身症状,苔黄腻,脉弦滑。

(二)阴虚火旺证核块逐渐增大,与皮肤粘连,皮色转暗红。

从本虚标实论治颈部淋巴结结核

从本虚标实论治颈部淋巴结结核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21年3月第36卷第3期CJTCMP,March2021,Vol.36, No.3• 1457 ••临证经验•从本虚标实论治颈部淋巴结结核靳汝辉,钮晓红,黄子慧,薛倩一(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两医结合医院,南京210014 )摘要:文章回顾中医占籍有关病机理论的论述,结合流行病学证据展开分析,提出“肝郁脾肾两虚是根 本,痨瘵邪毐侵淫是诱因,痰浊结块是标象”的颈部淋巴结结核病机理论新观点。

倡导颈部淋巴结结核中药治疗应“化痰杀毒治其标,疏肝健睥固肾治其本”,将缩短疗程、减少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及降低复发率作为中医治疗的切人点。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结核;本虚标实;病机理论;疏肝健脾固肾;肝郁脾肾两虚;痨瘵邪毒侵淫;痰浊结块基金资助: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N〇.Y B20I7042> ,江苏宵“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No.苏中医政丨20B]30号),南京市中医药青年人才培养计划(N〇.Z Y Q20050)Exploration of treatment of cervical lymph node tuberculosis from deficiency inorigin and excess in superficialityJIN Ru-hui,NIU Xiao-hong,HUANG Zi-hui,XUE Qian-yi(Nanjing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University of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X)14, China )A bstract:Reviewing the discussion of pathogenesis theory in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books, combining withthe analysis of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this paper put forward new ideas for pathogenesis theory of cervical lymph nodetuberculous, which is 'stagnation of liver qi and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kidney are the basis, tuberculosis and toxin invasion isthe inducement, while the symptoms are phlegm and turbid mass'. It is suggested that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cervicallymph ntxle tuberculous should 'treat the symptoms from phlegm retention and toxin, treat the prigin from dispersing the stagnatedliver-qi and invigorating the spleen and kidney'. Reducing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reduce the side effects of tuberculosis drugsand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are taken as the entry point in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K e y w o r d s!Cervical lymph node tuberculosis; Deficiency in origin and excess in superficiality: Pathogenesis theory; Soothing liver and strengthening spleen and reinforce kidney; Stagnation of live qi and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kidney;Tuberculosis and toxin invasion; Phlegm and turbid massFunding: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of Jiangsu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〇.YB2017042),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CM Key Discipline of Jiangsu Province during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N〇.[2013]30), TCM YouthTalent Training Program of Nanjing (N〇.ZYQ20050)颈部淋巴结结核是外科常见病,占淋巴系统结 核病的80%~90%,青年女性高发m。

中医外科颈部淋巴结结核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医外科颈部淋巴结结核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颈部淋巴结结核颈部淋巴结结核是颈部淋巴结因结核杆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中医称“凛疡”。

病生于颈侧,位属肝胆。

肝郁气滞,津液凝聚为痰,阻于经络而成。

痰气久郁可以化火伤阴,出现阴虚内热证候。

亦有肝肾阴虚之体,虚火上炎,灼津为痰而成者。

本病为一种阴证,未化脓的不易消散,已化脓破溃的往往不易收口,而形成窦道。

【诊断】1.好发于儿童及青年。

开始在颈侧胸锁乳突肌前后可触到黄豆大到鸽蛋大核状肿块,光滑坚实,推之移动,皮肤不红不热,亦无疼痛。

2 .核块逐渐增大增多,并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固定不移。

皮肤微红、微热、微痛。

肿块变软有波动感时,表示已经化脓。

3 .脓肿破溃,脓水清稀,夹有败絮状分泌物。

疮口呈潜行边缘,皮肤呈暗红色,久不愈合,形成窦道或溃疡。

4 .初起全身不明显,病情发展后,则可出现消瘦、乏力、低热、盗汗、食少等症。

5 .本病应与颈部慢性淋巴结炎、癌症转移等颈部淋巴结肿大相区别。

诊断不明时,可作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结核菌素试验、肺部透视等作为参考。

必要时作病理切片、穿刺抽取分泌物作涂片检查,以明确诊断。

【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1 .痰气凝结见于病的初期。

颈侧核块坚实,少则一枚,多则累累成串,无明显自觉症状和全身症状。

治法:疏肝行气,化痰散结。

方药举例:舒肝溃坚汤加减。

柴胡、当归、赤芍、夏枯草、僵蚕、香附、百部各IOg,海藻、石决明、猫爪草各15g,炮穿山甲、红花各5g。

2 .阴虚内热核块化脓或溃破脓水淋漓,午后潮热,两颔发红,手足心热,夜间盗汗,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化痰解毒。

方药举例:清骨散合消摞丸加减。

银柴胡、青蒿、地骨皮、知母、玄参、夏枯草、百部各10g,连翘20g,牡蛎30g,川贝母粉(吞服)Igo3.气血虚损摞疡长期不消或久溃不愈,饮食减少,面色少华,精神倦怠,虚热不退,脉虚数无力。

治法:补益气血,解郁化痰。

方药举例:人参养荣汤加香附、大贝母各10g、桔梗、陈皮各5g。

二、中成药夏枯草膏每次20ml,每日3〜4次。

名老中医治淋巴结核秘方

名老中医治淋巴结核秘方

名老中医治淋巴结核秘方本病主要指发生于颈部淋巴结的慢性感染性疾患。

常结成串,累累如贯珠,故名“瘰痨”。

临床以起病缓慢,初结块如豆,皮色不变,坚硬无痛,后渐大成串,将溃时皮色暗红,溃后脓水清稀,久不收口,可形成窦道或瘘管为特征,又名“鼠疮”。

1 .海甘消瘰汤治颈淋巴结结核[方剂] 海藻、昆布各24克,浙贝母、郁金、甘草、青皮、枳实各9克,玄参12克,生牡砺、桔核各15克。

[制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9例均愈。

[验证] 肖xx ,女,10岁,学生,964年5月4日就诊。

主诉:半年前右领下生1结节如蚕豆大,推之能动,不觉疼痛,经用清热散结之中药及链霉素肌注无效,且结节渐增,形如鸡卵,其父意欲转院治疗,因道路艰难未往。

诊时头已倾斜,面已改形,按之坚硬,推之不动,皮色未变。

西医诊断:颈淋巴结结核;中医印象:瘰疬。

处方如上,水煎服至4剂,肿块全散,皮下波动;再加活血祛瘀之药2剂,脓液尽消,表皮皱壅,停药观察,10年未发。

[备注] 本方由《医学心语》消痛丸加味而成。

用海藻、昆布、浙贝化痰以清其源;青皮、郁金、枳实理气以解其郁;玄参、牡蛎、桔核软坚散结;用甘草取其激海藻助牡蛎软坚破结。

海藻甘革同用,虽属中药配伍禁忌(为本草“十八反”内容之一),但前人亦有破例运用。

如《医宗金鉴》海藻玉壶汤、“验方”内消瘰疬九。

实践启示:在消瘰丸中加海藻甘草,软坚散结之力更强,未发现不良反应,且疗效满意,设想本方可能有抑制结核杆菌,促进病灶修复作用。

2 .荔枝疗法治淋巴结核[方剂] 鲜荔枝10 枚。

[制用法] 将荔枝洗净,捣烂如泥。

外敷患处,每日更换1 次。

[功效] 生津益血,理气止痛。

用治淋巴结核、赤肿疗毒及小儿疹疮。

[验证] 据《新中医》杂志介绍上方疗效理想。

3 .海带汤瘰疬瘿瘤[方剂] 海带1000克。

[制用法] 水煮。

饮汤,尽量服用。

[功效] 消痰软坚。

用治瘰疬、瘿瘤。

[验证] 据《医学衷中参西录》介绍:一妇人起一瘰疬,大如小橘。

脖子左侧淋巴疼怎么办?

脖子左侧淋巴疼怎么办?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脖子左侧淋巴疼怎么办?
导语:淋巴是我们身体的一道重要的保护墙,它可以阻挡很多的细菌,病毒等等对我们的伤害,但是淋巴同时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系统,平时很多的原因
淋巴是我们身体的一道重要的保护墙,它可以阻挡很多的细菌,病毒等等对我们的伤害,但是淋巴同时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系统,平时很多的原因都可能会引起人出现有淋巴结发炎的情况,出现以后,大多数的病人会感觉到脖子的淋巴有疼痛感,这时候最好是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1去皮大蒜头90克,鸭蛋2粒,加水适量同煮,鸭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饮汤吃蛋,每日2-4次治初期颈淋巴结核。

2鲜刀豆壳30克,鸡蛋1个,酒,水煎服,治颈淋巴结核初起。

3紫菜猪肉汤--猪瘦肉100克,紫菜25克共煮汤,加适量食盐,味精调味食用。

有清热、化痰,软坚作用。

适用于甲状腺肿大,颈淋巴结结核,脚气病等症。

4夏枯草煮猪肉--夏枯草30克与猪瘦肉50-100克,共煮汤,煮熟后加食盐调味,喝汤。

有清热,散结,降压作用。

适用于高血压,头痛眩晕,颈淋巴结肿,肺结核,乳房结核,痢疾,传染性肝炎等症。

7海藻,生牡蛎各30克,玄参15克,夏枯草10克(或海藻.夏枯草.香附.浙贝母各10克),水煎服,治淋巴结核肿。

8黄豆150-200克,海藻、海带各30克,同煮汤,用食盐或白糖调味食用。

有清热、降压、散结、软坚作用,适用于高血压、单纯性甲状腺肿、慢性颈淋巴腺炎等症。

注意:体弱、胃寒怕冷及大便溏稀者忌食。

尤其是对于一些身体免疫能力比较弱的朋友,平时在天气多变的时。

中西医结合治疗淋巴结核105例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淋巴结核105例分析

【 要】 文报 告 应 用 中西 医结合 方 法 治 疗 淋 巴 结核 的体 会 , 西 医诊 断 为 依 据 , 用 复 方 结 核 散 为 主 药 , 根 据 中 医理 论 摘 本 以 应 并
结 合 不 同临床 症状 弁证 施 治加 减 用 药取 得 显 著 地 治 疗效 果 。 【 键 词 】 巴 结核 ; 方 结核 散 关 淋 复 窦 淋 巴结 核 是 由 结 核 杆 菌 所 至 的 一 种 常 见 的 结 核 病 之 一 。 缩 小 , 道 分 泌 物 减 少 者 。
本 病 即可 单 发 、 可多 发 、 颈 淋 巴 结 核 最 为 多见 , 又 以 因本 病 溃 后
常形 成 窦 道 状 如 鼠洞 , 俗 称 鼠 疮 , 医 又 称 其 为 瘰 疬 。 轻 者 故 中
③ 无 效 : 连 续 服 药 半 年 以 上无 明显 好 转 或 恶 化 者 。 经
4 2 治 疗 结 果 : 连 续 服 药 半 年 以上 , 药 两 年 以 上 的 患 . 对 停
最小年龄 3 , 大年龄 5 岁 最 9岁 , 中 3岁 至 2 其 O岁 的 3 1人 , 1 多发 性 淋 巴结 核 , 用 复 方 结 核 散 加 中 药 黄 芪 , 花 , 枯 草 治 2 服 双 夏 岁至 4 O岁 的 6 8人 , 1岁 以上 的 6 , 病 距 就 诊 时 间 最 短 的 疗 , 年 治 愈 , 药 两 年 后 随访 无 复 发 。 4 人 发 一 停
随访 无 复发 。
2 临 床诊 断
根 据 临 床表 现 , 验 室 检 查 、 实 B超 、 光 摄 影 、 T 技 术 等 辅 水 , 沉 4 rm/ 一 时 , 断 为 颈 淋 巴 结 核 , 用 复 方 结 核 散 x C 血 0 a 第 诊 服 助 检 查 确定 诊 断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部淋巴结核的治疗,中医治疗很常见淋巴结核中最常见的就是颈部淋巴结核了,而且女性患者很多,右侧是常见的发病部位,在我们抵抗力下降时才会发生颈部淋巴结核,因此防治这一疾病最重要的就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一、颈部淋巴结核中医治疗
不管是结核性、淋巴瘤还是转移性癌肿,都可以辅以中医中药调理,可以改善自觉症状和生活满意程度。

初期宜疏肝解郁,软坚化痰,用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或服消瘰丸。

后期以滋补肝肾为主,用六味地黄丸加沙参、麦冬等。

如属风热结毒,应以祛风清热为主,佐以软坚散结。

服防风消毒饮。

未溃者外用阳和解凝膏。

已溃者可外用丹药或生肌散。

如有空腔或窦道者,可用千金散药线以祛腐生肌,亦可手术将坏死部位切除。

★二、颈部淋巴结核的症状
1、结节型——起病缓慢,初始症状局部多为淋巴结无痛性肿大,有蚕豆大小,质地较硬,散在而活动,有轻微压痛感,不粘连。

如果病情加重,淋巴结核体积也相应增大,活动度逐渐减少粘连成串。

这个症状可以维持很久并不进展。

2、脓肿型——肿大的淋巴结中心软化,逐渐扩大或突然增大,有波动感而形成脓疡。

若继发感染,则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

浸润型——肿大淋巴结融合成团块,与周围组织皮肤粘连,中心部软化即出现干酪坏死,移动受限,疼痛与压痛均增强。

3、溃疡型——脓肿波动变为表浅,极易破溃,流出稀薄的干酪样脓液,创口经久不愈,形成窦道或溃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