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细菌_【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上5.4.2细菌 课件(共31张PPT)

15
Hale Waihona Puke 甜蜜就属于你!3实验仪器的使用协调可行,能否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能否使抽象变直观、获得
感知、感受和体验,形成观念,理解知识,目的明确。
15
评委记录
实验方法、步骤是否合理。
4
祝你成功! 15
5
实验现象是否明显,结论是否正确。
25
6
实验报告设计是否合理,目的明确,步骤合理,现象明显,结论正确。
20
细菌的生殖
分裂生殖------一个细菌分裂为两 个细菌。
能力提升
• 计算以下,你手上现在有一个细菌,每20 分钟繁殖一代,4小时后,有多少个细菌, 48小时(两天)后呢?
结果:4小时后212 =4096个
48小时后 2144 =2.23×10 43个
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1、芽孢和孢子一样吗? 2、细菌能靠孢子繁殖吗? 3、芽孢是细菌的细胞结构吗?
1、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2、说出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3、认同发现细菌的过程中技术的进
步起到的作用。
4、激情投入,全力以赴,高效课堂。
探究实验的步骤
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
第一个看到细菌的人
列文·虎克使用的显微镜
列文虎克
细菌的发现: 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
煮沸
完好 变质
变质
巴斯德实验说明了什么?
• 人类在登上月球之前,1976年美国宇航局向月球 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卫星上带了一台电视摄像 机,为科学家拍摄了很多影像,两年半后美国的 阿波罗12号飞船到达了月球,宇航员把这台摄像 机带了回来,科学家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把摄 像机的一小块塑料隔离板放在营养液中,几小时 后用显微镜观察,在培养液中发现了一串串的链 球菌,链球菌25分钟繁殖一代,据此科学家推出 至少有一个链球菌生活在这个摄像机上,在人类 登上月球以前,它竟然在月球那么严酷的物理环 境中不吃不喝生活了两年半。
超级细菌

一、超级细菌的概念及特点 二、显微镜下的超级细菌 三、超级细菌的形成原因 四、超级细菌感染示意图 五、超级细菌的作用机制 六、超级细菌的感染症状 七、超级细菌的主要种类及危害 八、超级细菌的现状 九、超级细菌的传播途径 十、超级细菌的预防措施 十一、超级细菌的药物及治疗方法
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出现的一种“超级 细菌”,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耐药性,有专家 称,这种新型细菌变种基因有可能在全球蔓延。
(1)经血传播 如输入全血、血浆、血清或其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制品,通过血源
性注射传播。 (2)胎源性传播 如孕妇带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 (3)医源性传播 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 不当,可引起传播;用1个注射器对几个人预防注射时亦是医源性传 播的途径之一;血液透析患者常是乙型肝炎传播的对象。 (4)性接触传播 近年国外报道对性滥交、同性恋和异性恋的观察 肯定证实。 (5)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与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 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播。 (6)昆虫叮咬传播 在热带、亚热带的蚊虫以及各种吸血昆虫,可 能对病毒传播起一定作用。
“超级细菌”更为科学的称谓应该是“产NDM-1耐 药细菌”,即携带有NDM-1基因,能够编码Ⅰ型 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对绝大多数抗生素(替加 环素、多粘菌素除外)不再敏感的细菌。
由细菌引发的疾病曾经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每一种传 染病用抗生素治疗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但是由于药物的 滥用,病菌迅速适应了抗生素的环境,各种超级病菌相继 诞生 1920年 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链球菌。 1960年 产生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MRSA取代链球菌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菌种。耐青霉素的 肺炎链球菌同时出现。 1990年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耐链霉素的“食肉链球菌” 被发现。 2000年 出现绿脓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西力欣等 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氏菌,对西力欣、 复达欣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2%-100%。 2010年 研究者发现携有一个特殊基因的数种细菌具有超级 抗药性,可使细菌获得超级抗药性的基因名为NDM-1。
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出现的一种“超级 细菌”,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耐药性,有专家 称,这种新型细菌变种基因有可能在全球蔓延。
(1)经血传播 如输入全血、血浆、血清或其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制品,通过血源
性注射传播。 (2)胎源性传播 如孕妇带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 (3)医源性传播 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 不当,可引起传播;用1个注射器对几个人预防注射时亦是医源性传 播的途径之一;血液透析患者常是乙型肝炎传播的对象。 (4)性接触传播 近年国外报道对性滥交、同性恋和异性恋的观察 肯定证实。 (5)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与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 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播。 (6)昆虫叮咬传播 在热带、亚热带的蚊虫以及各种吸血昆虫,可 能对病毒传播起一定作用。
“超级细菌”更为科学的称谓应该是“产NDM-1耐 药细菌”,即携带有NDM-1基因,能够编码Ⅰ型 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对绝大多数抗生素(替加 环素、多粘菌素除外)不再敏感的细菌。
由细菌引发的疾病曾经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每一种传 染病用抗生素治疗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但是由于药物的 滥用,病菌迅速适应了抗生素的环境,各种超级病菌相继 诞生 1920年 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链球菌。 1960年 产生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MRSA取代链球菌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菌种。耐青霉素的 肺炎链球菌同时出现。 1990年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耐链霉素的“食肉链球菌” 被发现。 2000年 出现绿脓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西力欣等 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氏菌,对西力欣、 复达欣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2%-100%。 2010年 研究者发现携有一个特殊基因的数种细菌具有超级 抗药性,可使细菌获得超级抗药性的基因名为NDM-1。
超级细菌

• 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和敏感菌感染没什么区别; 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和敏感菌感染没什么区别; 感染后抗菌药治疗无效, 感染后抗菌药治疗无效,特别是碳青霉烯类治疗 无效。 无效。 • 易感人群:易感、 护室、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插管、 护室、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插管、机械通气等患 者。 • 起源地:源自印度、巴基斯坦,已在 个国家或 起源地:源自印度、巴基斯坦,已在16个国家或 地区,造成至少200起病例 地区,造成至少 起病例 • 中国患者:两株患者均为新生儿,经过治疗后已 中国患者:两株患者均为新生儿, 经痊愈。另一株是一名老年患者的标本, 经痊愈。另一株是一名老年患者的标本,该患者 已死亡,死亡原因是肺癌晚期。 已死亡,死亡原因是肺癌晚期。
1 ,多洗手,注意饮食卫生,因 多洗手,注意饮食卫生, 超级细菌”仍然还是走“ 为 “超级细菌”仍然还是走“病从 口入”的老路。 口入”的老路。
2,慎用各种抗生素类药品 ,
• 一、什么是超级细菌 • 二、超级细菌的作用机制 • 三、超级细菌须知 • 四、预防超级细菌
• • •
什么是超级细菌? 什么是超级细菌?
• 泛指临床上出现的多 重耐药菌 ,对绝大多数 对绝大多数 抗生素不再敏感的细 菌.
超级细菌须知
• 性质:一种带有 性质:一种带有NDM-1基因的大肠杆菌 基因的大肠杆菌 • 病理:有强大抗药性,能分解绝大多数抗 病理:有强大抗药性, 生素, 生素,潜入其他种类的病菌并互相传递蔓 延 • 感染途径:现在还是在医院内感染为主, 感染途径:现在还是在医院内感染为主, 没到印 度医院接受侵入性治疗,不会 度医院接受侵入性治疗, 感染
超级细菌的产生和对策课件

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抗菌药物的研发将更加精准和高效 。
新型抗菌技术的研发方向
新型抗菌材料
研发具有抗菌功能的材料,如抗 菌涂料、抗菌纤维等,用于表面
消毒和医疗器械的灭菌。
免疫疗法
通过增强人体免疫系统来对抗超级 细菌,如疫苗和免疫调节剂的研发 。
微生物组学研究
深入挖掘人体微生物组中的有益菌 群,通过调节微生物组来抑制超级 细菌的生长。
抗菌药物的管理也是关键,应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规范抗菌药物的生 产、使用和销售,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误用。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使用规范
医疗机构应制定严格的抗菌药物使用 规范,规范医生抗菌药物的使用行为 ,避免过度使用和滥用。
医务人员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 培训和学习,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科 学性和合理性,减少超级细菌的耐药 性产生。
建立全球性的超级细菌监测网络
统一监测标准和数据共享
制定全球统一的超级细菌监测标准和方法,实现各国监测 数据的共享,以便更好地了解超级细菌的传播趋势和防控 效果。
加强信息交流与预警
建立及时的信息通报和预警机制,一旦发现新型超级细菌 或耐药菌株,能够迅速向全球发出警报,采取应对措施。
定期发布全球监测报告
定期发布全球超级细菌监测报告,评估全球超级细菌的防 控形势,为各国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023
PART 05
未来展望
REPORTING
抗菌药物的发展趋势
抗菌药物的研发方向将更加注重针对超级细菌的特异性药物,以减少对其他正常菌 群的副作用。
抗菌药物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菌类型制定最佳治疗方 案。
动物源传播
动物携带的耐药菌株可能 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类。
新型抗菌技术的研发方向
新型抗菌材料
研发具有抗菌功能的材料,如抗 菌涂料、抗菌纤维等,用于表面
消毒和医疗器械的灭菌。
免疫疗法
通过增强人体免疫系统来对抗超级 细菌,如疫苗和免疫调节剂的研发 。
微生物组学研究
深入挖掘人体微生物组中的有益菌 群,通过调节微生物组来抑制超级 细菌的生长。
抗菌药物的管理也是关键,应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规范抗菌药物的生 产、使用和销售,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误用。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使用规范
医疗机构应制定严格的抗菌药物使用 规范,规范医生抗菌药物的使用行为 ,避免过度使用和滥用。
医务人员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 培训和学习,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科 学性和合理性,减少超级细菌的耐药 性产生。
建立全球性的超级细菌监测网络
统一监测标准和数据共享
制定全球统一的超级细菌监测标准和方法,实现各国监测 数据的共享,以便更好地了解超级细菌的传播趋势和防控 效果。
加强信息交流与预警
建立及时的信息通报和预警机制,一旦发现新型超级细菌 或耐药菌株,能够迅速向全球发出警报,采取应对措施。
定期发布全球监测报告
定期发布全球超级细菌监测报告,评估全球超级细菌的防 控形势,为各国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023
PART 05
未来展望
REPORTING
抗菌药物的发展趋势
抗菌药物的研发方向将更加注重针对超级细菌的特异性药物,以减少对其他正常菌 群的副作用。
抗菌药物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菌类型制定最佳治疗方 案。
动物源传播
动物携带的耐药菌株可能 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类。
医院获得性肺炎与超级细菌精品PPT课件

医院获得性肺炎 与 超级细菌
吴允孚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
苏州市立医院
自1996年ATS(美国胸科协会)有关院内获 得性肺炎指南公布以来,已有了许多新的进展, 2005年由ATS和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IDSA联合 委员会起草,以循证医学为依据针对HAP【包 括HCAP(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和VAP(呼吸 机相关性肺炎)】的指南。主要针对
Helling TS, et al. Am J Surg 1996;171:570
7
病原学诊断标准
1、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2、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出相同病原体; 3、痰液定量培养分离到的病原菌浓度
>106cFu/ml; 4、血或胸水中分离到病原体; 5、痰或下呼吸道采集标本中分离到通常非呼吸
道定植的细菌或其他特殊病原体;
高罹患率和病死率
归因病死率达33-50%
常常多重感染
G-杆菌主要
对抗菌药物的耐药使治疗困难
Chastre J, Fagon JY. Am J Respir Crit Care 2002;165:867
发病机理
1. HAP病原体的来源包括,卫生保健设备,环 境(空气,水,设备,和污染物),经常在病 人、医院人员或病人和其他病人之间传播(II)
3 应根据下呼吸道标本培养结果进行正确 的诊断和有针对性的治疗,并缩短疗程以避免 过度使用抗生素。
4 运用针对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防治 策略。
HAP-无MDR危险因素者初始经验治疗
可能病原体
推荐抗菌药物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MSSA
革兰阴性肠杆菌
(抗菌药物敏感)
肠杆菌属 大肠杆菌 克雷伯菌属 变形杆菌属 粘质沙雷氏菌
强调病原学诊断 有发性/迟发性的区别
吴允孚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
苏州市立医院
自1996年ATS(美国胸科协会)有关院内获 得性肺炎指南公布以来,已有了许多新的进展, 2005年由ATS和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IDSA联合 委员会起草,以循证医学为依据针对HAP【包 括HCAP(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和VAP(呼吸 机相关性肺炎)】的指南。主要针对
Helling TS, et al. Am J Surg 1996;171:570
7
病原学诊断标准
1、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2、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出相同病原体; 3、痰液定量培养分离到的病原菌浓度
>106cFu/ml; 4、血或胸水中分离到病原体; 5、痰或下呼吸道采集标本中分离到通常非呼吸
道定植的细菌或其他特殊病原体;
高罹患率和病死率
归因病死率达33-50%
常常多重感染
G-杆菌主要
对抗菌药物的耐药使治疗困难
Chastre J, Fagon JY. Am J Respir Crit Care 2002;165:867
发病机理
1. HAP病原体的来源包括,卫生保健设备,环 境(空气,水,设备,和污染物),经常在病 人、医院人员或病人和其他病人之间传播(II)
3 应根据下呼吸道标本培养结果进行正确 的诊断和有针对性的治疗,并缩短疗程以避免 过度使用抗生素。
4 运用针对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防治 策略。
HAP-无MDR危险因素者初始经验治疗
可能病原体
推荐抗菌药物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MSSA
革兰阴性肠杆菌
(抗菌药物敏感)
肠杆菌属 大肠杆菌 克雷伯菌属 变形杆菌属 粘质沙雷氏菌
强调病原学诊断 有发性/迟发性的区别
超级细菌

细菌为பைடு நூலகம்会使人患病
• 只有1%的细菌会使人患病。
• 使人体组织器官损坏。
• 细菌代谢会产生对人体有毒的物质,使 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受到影响。
人体内的战争
• 白细胞是卫士
• 人类发明的抗菌武器——抗生素
抗生素的滥用
• 医院防感染的主要药物 • 畜牧业和养殖业中的应用
如何抵抗超级细菌
• 减少使用抗生素,用中成药 • 小病不用药,依靠自身免疫力 • 锻炼身体,健康饮食,增强自身免疫力
一、细菌的典型形态
球菌
杆菌
螺型菌
双球菌
链球菌
葡萄球菌
杆菌
杆菌
球杆菌
棒状杆菌
杆菌
shigellosis志贺菌 Bacillus colon 大肠杆菌
分枝杆菌
肉毒杆菌
螺菌
弧菌 螺杆菌
螺菌 弯曲菌
螺菌
cholera 霍乱弧菌
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核质
细 菌
鞭毛
菌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