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可怕的细菌ppt课件
细菌ppt课件有图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重要作用。
营养物质合成
一些细菌能够合成维生素B和维生 素K,这些维生素对人类健康至关 重要。
免疫系统调节
细菌可以训练和调节免疫系统,使 其更好地应对外来入侵者和疾病。
细菌感染与疾病
常见细菌感染
包括呼吸道感染、肠道感 染、皮肤感染等。
细菌性传染病
如肺炎、肠道感染和败血 症等,可通过空气、水和 接触传播。
细菌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细菌简介 • 细菌的结构与组成 • 细菌的生存与繁殖 •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 细菌的利用与保护 • 细菌研究的前沿与展望
01
细菌简介
细菌的基本信息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 膜、细胞质和核等基本结构。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 在于其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
细胞壁
细菌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组成,具有维持细 胞形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和调节物质交换 等作用。
细胞质
细菌细胞质主要由水、蛋白质、核酸和多糖 等组成,具有进行新陈代谢和能量代谢等作 用。
细菌的遗传物质
DNA
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它由四 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 啶和胸腺嘧啶)组成,通过DNA 复制传递遗传信息。
细菌的形状和大小各异,一般呈球形、杆状 或螺旋状,大小在微米级别。
细菌的发现与历史
细菌最早由荷兰科学 家列文虎克于17世纪 发现。
细菌在医学、农业、 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 的应用价值。
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 广泛,对人类生活和 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细菌的分类与特点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具有 肽聚糖层,对一些抗生素具有耐 药性。
可怕的细菌教案

可怕的细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细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了解细菌的危害和防控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细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了解细菌的危害和防控方法;三、教学难点1.理解细菌的重要传染途径;2.掌握细菌的防控方法。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5分钟)通过观看一段细菌感染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感觉这些细菌是不是很可怕?为什么?我们接下来就来学习一下细菌的知识,看看它们为什么可怕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防控。
”2.细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15分钟)(1)根据课本内容,简要介绍细菌的基本特征,如微小、无色、无臭、无味等;(2)通过图片和实物,介绍不同种类的细菌;(3)让学生观察幻灯片中的细菌形状,并通过互动问答来巩固学生掌握的知识。
3.细菌的危害和防控方法(20分钟)(1)介绍细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如引起传染病、食物中毒等;(2)通过图表和实例,让学生了解细菌的重要传染途径;(3)介绍细菌的防控方法,如常洗手、勤通风、合理饮食等;(4)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防控方法,并相互交流。
4.实验环节(20分钟)通过实验观察,加深学生对细菌的认识,让他们亲自操作,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1)实验一:细菌在不同食物上的生长情况a.准备不同种类的食物,如面包、水果、蛋黄等;b.将食物分别贴在培养皿上,并标记好;c.将培养皿放入恒温箱,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d.观察培养皿中细菌的生长情况,并进行记录。
(2)实验二:洗手对细菌的影响a.准备洗手液、细菌培养物和洗手盆;b.先用洗手液洗手,然后取一部分细菌培养物涂在手上;c.观察手上细菌的生长情况,用显微镜观察细菌数量和活动情况;d.再用洗手液洗手,重复上述观察过程,并进行比较分析。
5.总结与评价(10分钟)(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细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请学生总结细菌的危害和防控方法;(3)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观察、实验能力。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可怕的细菌》

大班健康活动教案《可怕的细菌》
【活动名称】可怕的细菌
【参与人群】大班幼儿
【活动目标】
1. 认识细菌的基本概念和危害;
2. 培养幼儿规范保护自身卫生的意识;
3. 通过互动游戏和实践,让幼儿了解细菌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
【活动准备】
1. PPT或教具:磨菇素材图示;
2. 实物道具:比较直观的一些生活、学习用品等;
3. 活动道具:肥皂、洗手液、报纸、鼻涕纸、牙刷、杀菌水等;
4. 游戏笔墨用具:画板、彩色卡纸、涂料、笔刷、贴纸等。
【活动过程】
【引入】
1. 工作人员向幼儿讲解“细菌”概念及其危害,并播放PPT上
磨菇素材图示;
2. 与此同时,在大班教室角落,散布一些代表细菌的生活、学习用品等,例如:牙刷、鼻涕纸、找毛巾、抹布等;
3. 询问幼儿,这些东西能否安全使用?为什么?
【活动部分1】
1. 对幼儿进行模拟洗手实践;
2. 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掌握正确洗手步骤;
3. 以生活情境为例,让幼儿自由探索细菌传播的途径;
4.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防治细菌传播;
5. 使用触觉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到细菌是难以直观感知的。
【活动部分2】
1. 分别向两组幼儿展示一个“感染病例图”,让其中一组问病人的病历,另一组负责回答;
2. 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境下的细菌传播措施。
【活动总结】
1. 工作人员简要回顾今天的活动主题;
2. 针对大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让幼儿对今天课程进行自我评价,鼓励幼儿积极向大班讲解今天的主题和相关情境;
3. 工作人员再次向幼儿重申了细菌对人体的危害,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卫生,以避免感染细菌。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可怕的细菌》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可怕的细菌》一、活动目标1、通过讲解细菌的概念、分类、危害等,让幼儿认识到细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增强他们的卫生防护意识;2、通过观察实验和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幼儿了解细菌的特点、大小等;3、通过游戏和故事等形式,让幼儿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掌握正确的卫生习惯和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内容1、细菌是什么?进入活动的第一步,给孩子们讲解细菌的基本概念。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幼儿了解细菌的大小、形状等特点。
并告诉孩子们,细菌可以是好菌,如帮我们消化食物的肠道细菌,也可以是坏菌,如引起感冒、肺炎等疾病的病原菌。
2、卫生防护和饮食卫生为了深入孩子们的理解,可以设置一些场景,让孩子们做实验,来加深对细菌危害的认识。
比如:展示照片,让孩子们看看哪些地方比较卫生,哪些地方不卫生;然后可以通过实验,给孩子看盘子里的食物,会有多少细菌附着在上面。
这个实验中可以用增菌盘、洗手后放的培养皿、厕所瓷砖上取落叶或厕所水等样本,可以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数量、形态、大小等。
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会正确洗手、清洁饮食器具等生活常识,提高卫生防护和饮食卫生意识。
3、手工制作手工制作环节,让孩子们可以亲自动手,来感受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对细菌所代表的意义。
在材料上,可以准备不同颜色的气球,再加上一些小纸片、小石子等,让孩子们把自己想象中的细菌通过手工制作呈现出来,既可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让他们在感性认识的同时深入了解了细菌相关的知识。
4、游戏和故事游戏和故事环节,可以通过一些绘本故事、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细菌是什么,具体有哪些危害和措施。
比如,通过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们知道李翔因为一次不小心玩弄了陈洁萍的零食,吃进了她的口水,感染了细菌,导致摔倒发高烧,只能卧床休息;而陈洁萍因为在吃饭前洗手了,所以每次都很健康;又或者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尝试找出手上细菌的数量,或者在加满水的瓶子里放一些小球做为细菌,然后通过倒转、甩动等手段,让水中细菌跑动。
可怕的细菌

大班《可怕的细菌》
活动目标:
1、能知道细菌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危害
2、能够懂得爱清洁讲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一个健康的孩子
活动准备
按顺序浏览娇娇肚子疼的图片(蔬菜的图片)
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谈话导入)
教师:动物幼儿园里今天吃什么食物呢?娇娇为什么肚子疼了呢?请你找一找细菌。
小朋友A:娇娇因为吃饭前不洗手,细菌进入的身体才会肚子疼。
教师:A小朋友,回答的正确,就是因为娇娇没有洗手,手上的细菌进到了肚子里,肚子就疼了。
所以大家在吃饭之前一定要记得洗手手。
正式课程
教师:大家动脑筋思考,我们怎么样才能消灭细菌呢?
小朋友B:我们要勤洗手
教师:B小朋友说的对,我们要勤洗手、洗手液洗手、饭前便后洗手、多运动晒太阳增强体质,消灭细菌。
教师播放食物腐烂图片和孩子们一起发现细菌在哪里
教师:这里有很多好吃的,但是上面已经爬满了细菌,试一试你能找得到吗?吃了它会怎么样?
小朋友C:细菌会进入我们的身体,我们会生病。
教师:小朋友C说的真棒,这些食物虽然有营养,但是过了保质期,或者没有保存好腐烂了,就不能再吃了,它会产生细菌,让我们身体生病。
教师播放保质期图片,请小朋友观察下这些食物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过期了吗?是否还能使用?
教师:我们在吃食物的时候一定要先看下食物是否新鲜,有没有腐烂,超市买的我们要看看保质期是多长时间,尽量在保质期内食用完。
结束:
教师:那么我们怎么样消灭食物里的细菌呢?
教师:我们要注意食品的卫生习惯,清洗干净食物在食用,看保质期在有效期内食用完,看食物的保存方式,可以利用冰箱冷藏和冷冻来保持食物的新鲜。
中班其他教案:可怕的细菌

中班其他教案:可怕的细菌概述细菌是一种微小的生物体,虽然体形非常微小,但是对人体危害很大。
因此,如何保护自己不受细菌的侵害也成为了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这也是本次课程的主题。
教学目标1.认识细菌,了解细菌的危害;2.学习如何预防细菌感染;3.了解正确的洗手方法;4.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
教学步骤步骤一:认识细菌1.教师向学生展示细菌的图片,向学生解释细菌是一种微生物,很小,需要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2.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向学生描述细菌的危害,例如导致感冒、发热、肚子疼等症状;3.强调细菌的危害,让学生意识到正确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步骤二:认识洗手的重要性1.教师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细菌的传播途径;2.教师告诉学生,洗手是预防细菌感染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强调正确的洗手方法能帮助我们预防很多疾病;3.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例如:用流动的水,取适量的洗手液揉搓双手至起泡,然后用水冲洗干净,最后用毛巾擦干手。
步骤三: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1.强调卫生的重要性,告诉学生卫生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健康,也关系到周围人的健康;2.教师通过实际例子向学生展示如何保持室内卫生,例如经常打开窗户通风,勤换衣服、被单等。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学习的情况;2.帮助学生回顾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和方法;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的知识,提高卫生素养。
总结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和如何预防细菌感染,提高了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
在今后的生活中,学生将更加重视个人卫生和周围环境的卫生,预防细菌感染,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微生物儿童PPT幻灯片

讲卫生的孩子不随便玩脏的玩具,不随便摸脏的地板, 不吃坏掉的食物,这样坏蛋微生物等啊、等啊,等来
等去,就只能躺在那里活活地饿死。
13
洗手歌
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 手背,换只手,再搓搓,冲冲 冲,冲干净
讲卫生的孩子经常用肥皂认真地洗手、 洗脸,早晚用牙膏刷牙,坏蛋微生物 一看到肥皂和牙膏来了,吓得抱头就 跑,可不敢在你们的牙齿里、肚子里 安家了!
9
看,黑妞小朋友因为身体 里面有很多的坏蛋微生物, 所以就生病了!
10
生病了就全身不舒服 头疼、嗓子疼、肚子也疼
生病了就要去看医生,就要打针、吃药!!!
11
• 小朋友们,你们想坏蛋微生 物在你们的牙齿里、肚子里 安家吗?不想,对吗?那我 告诉你坏蛋微生物最害怕什 么。它们最害怕讲卫生的孩 子。
有一个王国 我们看不见,我们摸不着,我们 闻不到! 但是他就在我们身边:在小朋友的小
脏手上,在小朋友的玩具上,就在坏 掉的蛋糕里……
——他的名字叫做
1
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可
以放大1000倍的放
大镜——
2
3
微生物王国成员表
好人:酵母菌、乳酸杆菌、黑曲霉……
坏蛋:致病菌、病毒……
4
微生物王国的坏蛋喜欢住在那些爱吃甜食又不爱刷牙的小朋友的 牙齿里,专门吃小朋友牙齿上的甜东西。它们这里咬咬,那里啃 啃,把小朋友的牙齿咬出了黑洞。小朋友长了蛀牙,还会牙疼!
有没有哪个小朋友长了蛀牙的呀?
5
• 微生物王国的坏蛋致病菌和病毒最喜欢不讲卫生 的小朋友,它们躲在脏兮兮的玩具上面、楼梯扶 手上、地面上,专门等着不爱干净的孩子去摸它 们。一旦哪个孩子摸到了,它们就会非常高兴地 跑到这个小朋友的手上、脸上和指甲缝里,然后 趁小朋友吃东西或喝水的时候钻进小朋友的嘴巴 里。
细菌-PPT课件

细菌的发现
一滴普通的雨水放到显微镜下,就呈现 出一个令人惊奇的世界——这里有成千上万的 “小动物”(微生物)生活着。
第一个揭开这个惊奇世界秘密的,是17世纪最著 名的显微镜专家——列文·虎克。
细菌的发现
列文·虎克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632.10.24-1723.08.26 )
6、巴斯德的实验有何意义? 在巴斯德严格的实验面前自然发生说不攻自破。
7、从细菌的发现故事中,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样的认识? 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
1、大约10亿个细菌堆起来,才 有一颗小米那么大。
2、300个细菌竖着排列只有 普通的一张纸那样厚。
细菌形体微小,通常以微米(1um=1/1000mm)为测量单 位。肉眼的最小分辩率为0.2mm,因此,观察细菌的形态、 结构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到上千倍才能看到。
3、你知道含细菌数量排名前十名的生活用品吗?
120多万
30多万
25万
10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第五名
第六名
第七名
第八名
第九名
第十名
细菌在地球上几乎无处不有,无孔不入。我们人体的皮肤 上、口腔里,甚至肠胃道里,都有许多细菌。85公里的高空、 11公里深的海底、2000米深的地层、近100℃(甚至300℃) 的温泉、零下250℃的环境下,均有细菌存在,这些都属极端 环境。至于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地方,也正是细菌生长生活 的适宜条件。因此,人类生活在细菌的汪洋大海之中,但常常 是“深在菌中不知菌”。
结构 细 细 细 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