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理学期末论文

合集下载

幸福心理学结课大学论文(3)

幸福心理学结课大学论文(3)

幸福心理学结课大学论文(3)心理学结课论文《浅谈环境差异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影响》一、背景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受教育途径变得多样化,在促进他们发展的同时,各方面的竞争和心理压力也随之而来。

不同环境成长下的学生心理健康程度是各有差异的。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与现实和谐一致,心理内容与现实相统一,人格相对较稳定的心理状态。

良好心理状态的特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客观与开放、自爱与爱他、欣赏和审美、以责任感为基础的和谐、幽默感、人格内在和谐[1]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不同于社会环境的另一个概念,自然环境是围绕在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气候与地理环境差异,人们的性格也不相同,例如,北方人的粗犷、简朴,南方人的精致、细腻;南方人说话比较婉转,北方人说话比较直率。

(二)家庭环境家庭环境狭义上是指家庭的氛围,包括家庭的生活条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也包括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

家庭氛围的好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直接的影响。

[2]父母是学生成长中的第一任教师。

父母的学历,性格,价值观,教育方式和家庭的富裕程度对学生心理健康都有大的影响。

父母有“威信型”“专制型”“宽容型”等类型,威信型父母为孩子制定的规范,合情合理,父母也会以身作则,对孩子行为规范的要求、对价值标准的解释,前后一致。

[3]专制型父母的特征是:子女的一切活动都由父母安排决定。

宽容型父母的教育方式的特征是:既不放任孩子也不过分要求孩子,让孩子随其自由和个性自由发展。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一名叫做周婷婷的双耳全聋的女孩,在其父周弘的教育下16岁就成为大学生,并被加德特大学录取为研究生―第一个中国聋人研究生,周弘还提出了全新的“赏识教育”理论。

周婷婷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下不仅成绩优秀而且心理健康。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家庭环境对学生性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健康的性格形成,反之亦然。

幸福心理学结课大学论文(2)

幸福心理学结课大学论文(2)

幸福心理学结课大学论文(2)幸福心理学结课论文篇二《人本主义的幸福心理学理论》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倡导积极心理学运动,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幸福感和自我实现等问题,并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和高峰体验论,构成了系统的幸福心理学体系,为幸福心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

关键词:马斯洛人本主义幸福心理学需要层次自我实现高峰体验从心理学角度上看,幸福是个人的一种自我主观体验或主观幸福感。

中西方古代和近代有不少思想家从人生哲学和伦理学的角度对幸福进行过研究,其研究方法基本是采用哲学思辨的方法,而缺乏从心理学的角度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幸福心理进行研究。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Maslow),倡导积极心理学运动,该运动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幸福感和自我实现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关幸福心理的重要理论观点。

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和高峰体验论构成了系统的幸福心理学体系,为幸福心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

马斯洛认为,人生幸福的层次取决于需要满足的层次,人的幸福本质就是人的自我实现,幸福的最高境界就是高峰体验。

一、幸福的层次――需要层次论幸福是一个人主观、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而情绪情感的产生有赖于需要满足与否,一个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反之,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体验。

在人类需要问题上,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1.人的需要成等级系统。

“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况,一个欲望满足后,往往又会迅速地被另一个欲望所占领……”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七个层次:⑴生理需要:是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各种需要中最原始、最基本、最需优先满足的一种需要;⑵安全需要:是个体希望获得稳定、安全、秩序、保障,免受恐吓、焦虑和混乱的折磨等的需要;⑶爱与归属需要:是个人对友伴、家庭的需要,对受到组织、团体认同的需要;⑷尊重需要:是个人对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追求;⑸认识与理解的需要:是满足人们先天好奇心、了解、解释、理解的需要;⑹美的需要:是包括了对秩序、对称、闭合、结构以及存在于人们身上的对行为完满的需要。

大学有关幸福心理学的论文(2)

大学有关幸福心理学的论文(2)

大学有关幸福心理学的论文(2)大学有关幸福心理学的论文篇二《幸福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幸福感教育浅议》【摘要】本文从心理学界的对幸福感的一大分支——幸福心理学的角度,针对现今我国大学生的幸福感现状并结合大学生辛福渡较低的心理实际,深入分析造成学生偏离幸福的主要原因,同时对于增强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意义和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幸福心理学;幸福感;积极心理学1.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重要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Maslow)曾指出:“心理学这一学科对于消极方面的研究远比对于积极方面的研究成功,它向我们大家展现了人类的短处,他的缺点,他的过失,但却极少的谈到他的潜能,他的长处,他所拥有的某种实际愿望或是精神高度。

好像心理学是自愿固步自封的,让自己仅限于研究黑暗低劣的一半。

”与心理学这种传统倾向相一致,现实中人们也往往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于关注大学生群体中的各种各样的消极心理现象,侧重于对它们的外在干预和管控,而较少注重或花气力对大学生幸福感等积极心理品质的正面教育和培养。

这个世界的抑郁症患者不仅越来越多,而且年龄日益年轻化。

为此,近年来有更多的人关注大学生这样一个充满希望,热情,却又不时陷入迷茫,焦虑的社会群体。

诸如研究大学生抑郁、焦虑、自杀、精神紊乱等,研拟和制定相关的直接干预和管控措施、对策的东西越来越多。

但是,据有关资料显示:今天的抑郁症比例是1960年的十倍。

我们承认有部分原因是认识水平的提高,让我们能更准确的判断出抑郁症。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抑郁症在客观上增加了。

其实,且不说解决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培育主体的积极心理品质远比就事论事地外在干预和管控更内在、更基础、更有效。

我们必须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并不是解决了抑郁、焦虑、精神紊乱,大学生就会感到幸福、快乐和充满希望。

实际上,真正的幸福、快乐和希望是建立在大学生主体的幸福感基础上的。

而大学生主体幸福感的培育,需要我们研究解决那些影响他们成长生涯,影响他们人生感悟的积极心理的培育问题。

心理学研究论文:影响人们幸福感的因素分析

心理学研究论文:影响人们幸福感的因素分析

心理学研究论文:影响人们幸福感的因素分析引言幸福感是人们一直以来都追求的目标之一。

然而,人们对于幸福感的定义和理解却存在着差异。

心理学家通过进行实证研究,试图从不同维度探讨影响个体幸福感的因素,并为提高幸福感做出贡献。

本论文旨在分析影响人们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并提供相关研究结果和讨论。

1. 主观幸福感与客观条件1.1 主观幸福感的定义和测量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于自身生活满意度和快乐程度的主观评价。

心理学家使用各种问卷调查和心理测量工具,如生活满意度问卷(Life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和正向情绪指数(Positive Affect Index),来衡量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1.2 客观条件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表明,虽然客观条件(如经济水平、社会地位等)对于个体的幸福感有一定影响,但其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

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更受到个人心理和认知因素的影响。

2. 个人特质与幸福感2.1 性格特质与幸福感关系研究发现,某些性格特质对于个体幸福感具有积极影响。

例如,乐观主义、内外控制倾向、自尊等正向的性格特质与较高的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2.2 健康状态与幸福感关系健康状态也被证明是影响个体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身体健康问题、慢性疾病以及精神压力对于个体的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

3. 社交支持与幸福感社交支持指来自家人、朋友和社区等方面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

大量研究表明,社交支持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

有良好社交关系和获得社会支持可以提高个体的幸福指数。

4. 心理需求满足与幸福感4.1 自我实现需求与幸福感关系自我实现需求是个体追求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研究表明,个体对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程度与其幸福感呈正相关。

4.2 关系满足和成就感对幸福感的影响亲密关系满足是指个体在家庭、友谊和爱情中得到满足感。

同样,成就感也对于个体幸福感起着重要作用。

两者都可以显著增加幸福感水平。

结论影响人们幸福感的因素包括主观评价、个人特质、社交支持以及心理需求满足等多方面因素。

幸福心理学(论文)

幸福心理学(论文)

幸福心理学(论文)第一篇:幸福心理学(论文)追求——我的幸福观[摘要]:如果你问幸福是什么,会得到成千上万种不同的答案。

如果你问对方幸福吗,却只有是和否两种答案。

对于幸福的认知,既是我们的主观情感,也受客观环境的充分影响。

对于幸福的追求,我们从未懈怠过自己的脚步。

幸福可以似火,甜蜜快乐,而又充满激情;幸福也可以似水,平淡宁静,却又高雅端庄。

我想,最重要的不是幸福是什么,而是我们要的,什么样的幸福。

[关键词]:情感,环境,激情,平淡幸福,是人们主观情感的表达。

是人体脑部的一种刺激反应。

对于幸福的论述,我想,还是先从情商和逆商开始讲起吧。

1.情商和逆商1.1情商,幸福杠杆的支点研究表明,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一般包括:年龄、收入、婚姻、社会支持、自尊等。

而这些因素恰恰是影响成人选择学习、生活方式的重要决定了力量。

情商的好坏深深影响着我们的人际关系、身心健康、就业成败和人生幸福。

不是每个人都会成功,但也不是每个成功的人都很幸福。

幸福与财富、权力并无直接关系,而是由一个人的心态决定的。

把握自己的幸福,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胜而不骄,败而不馁”。

平凡中也有美味,繁琐中亦存快乐。

情商并不是先天因素,而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第一步,则是勇敢地正视自己。

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往往只是我们不愿意承认罢了。

第二步,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因为人生并无完美。

第三步,肯定自己的优点,因为这样才能找回自信。

最后,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努力使之成为现实吧。

课后,我们做了一项有趣的作业——乔韩窗口理论。

将自我性格分成四个部分,即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自己不知道,别人不知道。

这是一个自我认识的好方法,是我们了解自己的重要途径。

1.2逆商,幸福旅途的桥梁帮助你成长的人,总是你的敌人。

每个人都会遭遇困境,高逆商者碰倒了一个难题会认为是一种挑战,是磨练自己意志,增强进取欲望的机会;而低逆商者遇到一个困难时,则会认为是自己的命不好,从而怨天尤人。

幸福心理学结课大学论文

幸福心理学结课大学论文

幸福心理学结课大学论文从心理学角度上看,幸福是个人的一种自我主观体验或主观幸福感。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幸福心理学结课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幸福心理学结课论文篇一《寻找幸福》摘要:幸福是什么?我们无时无刻的不在探索着这个问题。

有人说,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还有人说,幸福就是有人陪伴一生。

每个人心目中对幸福的定义都是不同的。

本篇论文将用幸福心理学概念进行阐释作者心目中关于幸福的定义。

并向大家展示作者对于幸福的理解。

关键词:幸福概念定义理解心理学幸福是什么?尼采说:幸福就是随着权力的增加,阻力被克服了的那种感觉;英格丽〃褒曼说:幸福是有健康的身体和易忘的记忆;卢梭认为:幸福是银行有丰厚存款,家中有美食佳肴,加上良好的胃口;哲学家罗素认为幸福存在于心灵的宁静与淡泊;萧伯纳与雨果则认为幸福来自于与他人真正的分享;亚里士多德与奥古斯丁认为幸福是一种美德的体现。

职业经理人认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在我的手里,把公司做成一个世界品牌。

”小学老师觉得: “幸福就是我的学生都能成才,我的儿子将来有所作为。

”工人说:“幸福就是工资再高一点,加班的时间少一点,能和妻子、女儿散散步、逛逛公园。

”起早摸黑的农民说:“我的牛越长越壮,奶卖得越来越多,就能给儿子娶媳妇了,这就是我一辈子的幸福。

” 一名井下工作的矿工说:“幸福就是马上要出井的时候。

”不同个体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

而我心目中的幸福就是简简单单的生活。

家人健康,朋友安康,生活美满。

这就是我小小的幸福。

我始终认为幸福只是一种来源于心里的一种感觉。

一种满足感。

当你满足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一种幸福感。

但,人人往往是不满足的。

有了房子,就还想买车子;有了贤惠的老婆,就想我的老婆为什么不能再漂亮一点;有了会赚钱的老公,就想我的老公为什么不能再帅气一点。

于是,刚刚诞生的一点幸福感,就被“为什么不能再”的这种东西给消磨殆尽了。

于是,我们又开始不幸福。

其实只要我们要求的少一点点,贪心少一点点的时候,我们就会很幸福。

幸福心理学论文.(优选)

幸福心理学论文.(优选)

幸福心理学论文幸福,基于每一个大大小小让人心生暖意的瞬间,这些瞬间交织成的感动,让我们觉得快乐和满足,让我们体会到了人存在于世界上的一种价值感,然而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人不知道幸福究竟在哪里,因此,我们要拥有一颗感知幸福珍惜幸福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人生最高目的是幸福,感知幸福是幸福的前提。

这学期通过选修了幸福心理学课程,我学习到了很多,在课堂上,老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什么是幸福,怎样把握情绪,设定目标,完善人格,用好时间,用积极的心态感悟幸福等等,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在电视上看到两则意味深长的报道,一个人因为家境穷困,无力再赡养两个孩子,从楼上跳下来。

一个是日本的一位年轻有为的人不堪精神压力跳楼自杀。

之所以将两则故事联系起来,是因为我们通过比较很容易得到一些重要信息。

从结果来看,都是一样的;并且从方式的角度来看,也出奇的相似。

原因也都是精神不堪。

不同的是一个是贫困之人,一个是富有之人。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将幸福的人定义为“有钱、有权、有位”之人。

可是上述的事例正将这个定义打破,告诉我们富有之人、高位之人并不一定是幸福之人。

那么,本质上来说,幸福与物质层面相联系的较少,而更多的是与人的精神层次相联系。

幸福更多的是人们对现实中自己所处的地位与价值的一种肯定与满足。

缺少了这种肯定与满足,必然会导致精神的痛苦。

而当痛苦过多,积压过重,人的幸福感就很快容易消失,取而代之是对生活的失望与沮丧。

所以做一个幸福的人,应该更强调对自己现实的肯定。

物质的过度贫困是不容易产生幸福感的,但物质的过度充足也会产生幸福的危机感。

经常有彩票中大奖的现实事件产生,我们经常容易被那些巨大的数字所吸引,进而叹息。

但又有谁去关注一个人突然暴富所带来的幸福的失衡?我想一个人在突然得知自己获取巨大财富兴奋的同时,是不是会伴有惶恐、惊惧呢?如何不是这样,也就不会出现获取巨奖后举家一夜搬迁之事。

其实事情远没有停止,巨额财富恐怕将原先的家庭的一种幸福感打破,那么就需要花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重塑一种新的幸福感。

幸福心理学论文

幸福心理学论文

《幸福心理学论文》【摘要】:我们每个人对幸福的认知以及定义都不相同。

著名的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以及很多其他著作中都讲过,在他们心目中以及理论思考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幸福的社会。

比如说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创造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满足最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就是满足我们的幸福。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幸福,而我们这些平凡的人也有着我们的小幸福。

【关键字】:幸福一、引言:1、幸福就像是一株新生的小草、是一句亲切的问候、是一首抒情的诗、是一首动听的歌曲,是一阵迎面扑来的清香。

幸福会让我们陶醉,让我们向往。

2、幸福就是“久旱逢甘霖”的禾苗,晃动着稚嫩的身躯,昂首向着天际发出的无声的诉说;幸福就是蚕宝宝咀嚼着香脆的桑叶奏出的“沙沙沙沙”的乐曲;幸福就是小鹰展翅穿过的鹅黄的柳梢剪出一片春色朝向母亲的回眸;幸福就是蜜蜂结伴飞入花海匆忙地采蜜,满载而归时的欢悦;幸福就是啄木鸟穿行在林间寻觅蛀虫的蛛丝马迹,一旦发现奋力啄啄啄然后飘然而去;幸福就是一片片树叶在秋风里簌簌飘落,飘向树的根部,乐在腐化成泥,只为来年春晓;幸福就是梅花,“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从中笑。

”幸福就是一份比较,更是一份比较后的满足;幸福就是一串汗滴,更是擦干汗滴后的惬意;幸福就是一种奉献,更是奉献后的欣慰;幸福就是“忘我”,更是“忘我”后的体味。

世界上,有的人在寻找幸福,有的人在创造幸福,也有的人在与幸福擦肩而过。

二、什么是幸福:1、什么幸福,是十岁过年的时候穿着新的衣服,拿着爸爸妈妈们给的压岁钱,挥舞着烟花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是二十岁的时候跟几个要好的铁哥们儿天南地北的侃山,喝酒;是三十岁的时候与自己心爱的人走过红地毯,一起装扮我们共同的小窝;是四十岁的时候看着自己的孩子在镜子前打扮,然后夸她比她妈妈当年还要漂亮;是五十岁的时候跟妻子以及孩子们一起逛街买东西;是六十岁的时候过年一大家子聚在一起,除夕钟声响起时大家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饺子;是七十岁的时候牵着老伴儿的手一起在公园里散步,一起坐在长椅上一边听着邓丽君的《我只在乎你》一边看着夕阳西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绩:
谈谈学习了幸福心理学后
我生活的改变
学号:140120330
姓名:杨洋
系别:日本语系高级翻译
幸福心理学对于我来说,为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教会了我对于生活要懂得乐观,教会了我更好的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教会了我如何与身边的人相处。

这个课程太有意思了,讲得都是很好的知识,有些难,有些不难。

不难的知识,一学就会了,但还要取决于自己是否能把它带进自己的日常生活,这才是重点。

在上幸福心理学以前,感觉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可是原来生活还有这么多的有趣的地方。

比如说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拖延症。

拖延症是现代人生活速度过快的一项弊病,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患有这项疾病,很多不喜欢的事都会一拖再拖,一直拖到不能再拖,无法逃避后才做,这样的话便会使自己本来可以做好的事达不到最高标准。

比如上学期二外课上需要我们做的PPT,我的学号在班上排在中间,于是我想一定要好好做,我就先想主题,光是主题就想了一个礼拜,眼看就快到我做PPT了,于是不得不赶一个晚上熬夜找素材,制作,练习。

最后课上放PPT时也很不顺利。

或者是期末复习,期末复习这件事我很多周以前就想好了,可是一直没有付诸行动,尤其是很容易复习的时候被别的事所打扰,例如我刚要复习,正好觉得今天有点忙想早点睡,或者突然被手机所吸引,就玩手机玩了好久,又或者是学习环境不够安静,致使我本来要静下心来学习的时候又沉不下心。

自从上了心理课,老师教会我们一个方法:指定时间和规划表。

我于是回去后就把自己上课的时间,吃饭的时间和定好要做事情的时间刨去,发现其实我一周还是有很充裕的时间,只要我把这些充裕的时间利用好,完全可以做完我想做的事。

我把时间按照每一分钟来制定,尽量去按照计划执行,于是我的拖延症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治好了”。

记得幸福心理学还上过一节课,课上让我们做了一项心理测试,测试人的乐观与悲观程度,测试的结果真的非常准,谁都希望自己做一个乐观积极的人,我的心里也一直希望自己可以非常乐观,但是测试的结果还是像一盆凉水倒在了我的头上,我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乐观,有些事情还是会想的比较多,不过通过幸福心理学我反倒对自己更加了解了,看待事情会更加刻意的往好的方面思考。

给我们上课的心理学老师也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人,经常是笑呵呵的,经常会在课上给我们将一些很有趣的小故事,记得一次替我们老师的课当观众,老师在课上就直言说自己也很紧张,我就觉得她是一个很率真的人。

而且经常会在课上
说一些自己家里的小幸福,让我觉得幸福真的就近在咫尺,每每听老师讲课的时候就很轻松,老师的生活也成为了我所期待的一种幸福的标准。

之前觉得来大学的压力很大,很多的事都不顺心意,在高中还算小有成就的我上了大学后屡屡碰壁,虽然在很多的事情上也付出努力了,可始终都得不到成就,有一段时间真的觉得大学的生活很辛苦,不是因为有多忙,而是总觉得一天没有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还把时间全都花费了,一度表现出来我的小悲观,后来上完幸福心理学后我觉得不应该只这么颓废下去,我应该做点什么,于是我开始好好利用时间,把心思用对地方,有一些事情即使失败了也没那么沮丧了,因为失败说明我还有不足的地方,如果一昧的成功只会使自己越来越自大,我开始反省自己的不足,对于生活也抱着更加阳光的心态面对了,有时候忙于学业,也会找时间放松自己,融于自然,和朋友一起聚聚,生活开始变得有趣起来了。

幸福一直就在身边,只是我们过于被生活蒙蔽了眼睛,忘记了幸福的存在。

幸福很清新,就像是一株新生的小草、是一句亲切的问候、是一首抒情的诗、是一首动听的歌曲、是一阵扑面而来的清风、是一只懒洋洋的小猫。

幸福让我们陶醉,让我们向往。

幸福又很简单,像一晚睡得很舒服的觉、像一道弄懂了的难题、像一个和老朋友相聚的机会、像和最爱的人说一句晚安,幸福一直都在,从未改变,变的只是我们太过忙忙碌碌的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