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前对病情的评估-PPT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麻醉前对病情的评估

麻醉前对病情的评估

一、全身情况
应注意发育、营养、体重等
男性标准体重(kg) =身高(cm)-100,女性标准 体重(kg) =身高(cm)-105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kg/m2)= 体重(kg) /身高(m2) 。标准体重的男性的BMI 约22kg/m2,女性约20kg/ m2。BMI 25~29kg/m2为超重。BMI大于或等于30kg/m2 即为肥胖,肥胖对生理有明显影响
2、 判断病人脊髓功能有无障碍
八、胃肠道
严格执行情况麻醉前的禁食、禁水 目的:为了保证呼吸道不受误吸或窒息的威胁 急症手术病人:应注意有无“饱胃”或胃肠胀
满 胃肠道疾病病人:营养不良和(或)水,电解
质,酸碱失调
成人择期性手术病人应在麻醉前12小时内禁 食,4小时内禁饮
如未餐进食为脂肪含量很低的食物,亦至少 应禁食8小时,禁饮2小时
5、心肌梗死
不宜硬性规定心肌梗死发生时间<6个月,主要应评价病 人目前的心肌缺血和心功能情况
限期手术,如果心肌梗死的范围较小,心功能未受 明显影响,或经溶栓治疗后目前心功能较好,虽未 达到一般认为需间隔的时问,应亦可考虑手术
急症手术,如病人有不稳定型心绞痛,近期有发作, 心电图有明显心肌缺血表现,麻醉的风险增大
四、肝
手术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往往较麻醉更为 显著,其中尤以影响肝血流或(和)腹腔脏 器血管阻力的因素为甚
1. 一般情况下,肝功能轻度异常,尚不致使麻醉和 手术成为禁忌
2. 重度肝功能不全者不宜行任何择期手术 3. 肝病急性期除急症外禁忌手术,此类病人的急诊
手术极易在术中、术后出现凝血机制障碍等严重 并发症,预后不佳
ASA分级
Ⅰ级:正常健康。除局部病变外,无系统性疾病 Ⅱ级:有轻度或中度系统性疾病 Ⅲ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丧 失工作能力 Ⅳ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威胁 生命安全 Ⅴ级: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病人

麻醉术前评估流程

麻醉术前评估流程

麻醉术前评估流程引言概述:在进行手术前,麻醉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麻醉术前评估,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这个评估流程包括患者的病史了解、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麻醉风险评估以及术前讨论等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麻醉术前评估流程的五个部分。

一、患者病史了解1.1 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等,以了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1.2 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手术史、过敏史等,以判断患者是否有与麻醉相关的风险因素。

1.3 了解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包括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剂量和频率等,以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体格检查2.1 检查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血压、心率等,以评估患者的基本生理状况。

2.2 检查患者的特殊器官功能: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进行麻醉。

2.3 检查患者的特殊体位和体型:包括患者是否存在颈椎病变、气道狭窄等,以确定麻醉操作的难易程度。

三、实验室检查3.1 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肝肾功能等,以评估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

3.2 进行心电图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心律情况。

3.3 其他特殊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X光检查、超声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的器官结构和功能。

四、麻醉风险评估4.1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等级。

4.2 根据麻醉风险等级,确定适合的麻醉方法和药物选择。

4.3 针对高风险患者,制定相应的麻醉操作方案和应对措施,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

五、术前讨论5.1 与患者沟通:向患者详细解释麻醉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以获得患者的理解和同意。

5.2 与手术团队讨论:与外科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讨论手术的具体安排和麻醉的配合,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5.3 与患者家属讨论: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和担忧,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抚。

麻醉前病情评估制度

麻醉前病情评估制度

xx中医医院xx前病情评估制度根据患者评估管理制度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麻醉前病情评估制度一.对择期手术病人,行政班医师在麻醉前必须访视病人,评估病情。

访视一般在术前一日进行,对一些病情复杂或新开展的手术则宜在术前数日进行会诊,以便完善麻醉前必要的准备。

对急症手术也尽可能在麻醉前进行访视病人。

手术当天患方在麻醉科签署各种麻醉相关的签字单。

二.麻醉医师访视病人时应注意仪表端正、衣着整洁、态度和蔼、言行得体。

三.应明确麻醉前访视的目的性。

1.根据病人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病人精神状态、拟施手术等各种资料和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以完善术前准备并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包括术后镇痛方案)。

2.指导病人配合麻醉,回答有关问题,解除病人的焦虑和恐惧,取得病人的同意和信任。

3、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就麻醉和手术的风险以及如何配合与手术医师取得共识。

(主要指危重病人,重大手术或新开展的手术)。

四.访视时进行下列工作1.仔细全面阅读病历,获得对病情、诊断和手术麻醉风险的整体了解。

2.了解手术方案和对麻醉的特殊要求,必要时应与手术医师沟通。

3.对麻醉前准备不足者应作必要的调整与补充对准备不当者应予纠正。

4.探视病人时应注意(1)自我介绍,说明来意,鼓励病人提问、提出要求、并热情予以解释。

(2)追询某些认为重要而病历上无记载的病史,特别注意手术麻醉史、用药史及过敏史。

注意对合并症的用药情况。

(3)重复一些重要的体格检查(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脊柱及肢体活动等)。

(4)注意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和精神状态,判断病情的轻重。

(5)考虑需否作进一步的检诊。

(6)根据所获资料进行麻醉前评估、分析,制定切合实际的麻醉方案。

在评估中除注意其ASA分级、重要脏器功能、有无合并症及其严重程度和药物治疗情况、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态等外应评估有无困难气道和椎管内麻醉及神经阻滞的可行性。

(7)认真和完整地填写麻醉前访视相关内容(见术前访视记录单)。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引言概述:麻醉前评估是在进行手术或者其他医疗操作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准备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目的是确保患者在手术或者操作期间的安全,并提供最佳的麻醉效果。

本文将介绍麻醉前评估的重要性以及评估和准备的具体内容。

一、身体状况评估1.1 了解患者的基本病史在麻醉前评估中,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基本病史,包括过去的疾病、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

这些信息可以匡助医生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麻醉方案。

1.2 检查生命体征医生在麻醉前评估中需要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同时也可以匡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进行麻醉。

1.3 进行实验室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分析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患者健康信息,匡助医生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

二、麻醉方案制定2.1 选择麻醉方法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类型,医生需要选择适合的麻醉方法。

常见的麻醉方法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脊麻等。

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需求和手术的特点,制定最合适的麻醉方案。

2.2 药物选择和剂量确定医生在制定麻醉方案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并确定适当的剂量。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选择和调整。

2.3 麻醉风险评估和处理麻醉前评估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医生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手术类型等因素,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

三、术前准备3.1 患者禁食和禁饮在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禁食和禁饮。

这是为了避免手术中发生误吸导致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医生会根据手术类型和麻醉方案的要求,告知患者禁食和禁饮的时间。

3.2 心理准备和解释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次重要的生理和心理挑战,医生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匡助其做好心理准备。

这可以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安徽医大麻醉学课件02手术患者术前病情评估与准备

安徽医大麻醉学课件02手术患者术前病情评估与准备

生肾功能不全是围术期发病率和死亡率主要原因之
一。影响肾功能的因素:术前的肾功能储备降低(
糖尿病、高血压、肝功能不全)、外科手术因素和
麻醉可能造成的肾损害
医麻


麻醉前准备
其他方面
内分泌系统:
甲亢:防止术中、术后甲状腺危象
皮质醇增多症:注意水电解质
原醛:应用安体舒通和补充钾盐,纠正低钾血症
嗜铬细胞瘤:控制高血压和扩容
织灌注
医麻


麻醉前准备
呼吸系统的准备:
急性呼吸道感染非急症要手术暂停,控制感染1周 后再手术;
气道高反应性(哮喘、支气管痉挛和慢阻肺)术前 应用支气管扩张药和皮质激素来预防术中支气管痉 挛;
慢阻肺要控制感染、清除分泌物、治疗支气管痉挛
、改善肺功能、提高病人的运动能力和耐力 医麻


麻醉前准备
第二章
手术患者术前病情评估与准备
麻醉前评估
麻醉前病情的评估
意义:病人安全、病人手术 麻醉的耐受、减少并发症。
评估要点:麻醉的危险性; 手术的复杂性;病人的承受 能力。
麻醉评估门诊
医麻


麻醉前病情评估
麻醉前病情评估流程
复习病史 分析各项术前检查和化验结果 访视病人和系统检视:呼吸、循环、肝肾、内分泌、
医麻


1MET
不同活动能量需求的评估
能在室内活动,生活自理,以3~5分公里/h的速度 走 1~2个街区
4MET 能干家务(清洁工作/洗衣服),平地行走3~5公里
4MET 能上一楼或走上小山坡,以6公里/h的速度平地行 走。能短距离跑步/干重活(拖地 板/搬家具等), 能参加中等强度体育活动(打高尔夫球、保龄球、 打网球及打棒球等)

麻醉前评估与择期手术病人控制标准PPT

麻醉前评估与择期手术病人控制标准PPT

病人心理状态控制
心理疏导
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缓 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 提高手术耐受性。
术前宣教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过 程、麻醉方式及注意事项 ,提高病人的认知度和配 合度。
特殊病人心理干预
对于特殊病人,如儿童、 老年人及心理障碍者,进 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确 保手术顺利进行。
03
麻醉前评估与择期手术病人控 制标准的关系
麻醉前评估与择期手术病人控制 标准PPT
汇报人:XXX XX-XX-XX
目录
• 麻醉前评估 • 择期手术病人控制标准 • 麻醉前评估与择期手术病人控制标准的关
系 •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麻醉前评估
评估目的
确保病人安全
提高手术效果
通过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和手术风险 ,确保病人在接受麻醉和手术过程中 的安全。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麻醉前评估是确保手术病人安全的重要步骤,通过对病人身体状况、病情、手术风 险等进行全面评估,为手术提供科学依据。
择期手术病人控制标准是针对择期手术病人制定的一套管理标准,包括术前评估、 术中管理和术后康复等方面,旨在提高手术效果和病人满意度。
麻醉前评估和择期手术病人控制标准的实施,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 提高手术效果和病人生活质量。
04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实际应用情况
麻醉前评估是手术前的重要术风险。
实际应用中,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守 控制标准,认真执行麻醉前评估流程 ,确保病人安全和手术顺利进行。
控制标准是为了确保麻醉前评估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而制定的,包括病人基本信息核对、 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 要求。
等,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麻醉前对病情的评估

麻醉前对病情的评估
危险因素 院内死亡率(%) 年龄>80 5.8 缺血性心脏病 2.9 心肌梗死>1年 4.0 <1年 7.7 充血性心衰 9.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5.0 肾衰 5.9 糖尿病 2.1 急诊手术 2.8 手术时间>300分钟 4.9 大型手术 3.1
有无心肌梗死史
目前心功能状况,有无心衰、心律失常
有无并存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高脂血症)
治疗情况
病因
类型――危险性
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治疗情况
其他心脏病病人,如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
脏病(紫绀性或非紫绀性)
心功能状况,有无心衰,治疗情况
特殊心功能检查 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ngl J Med 1996;335;1713
总之,根据麻醉前访视结果,对麻醉和手术的 安危进行综合分析,可对病人的全身情况和麻醉耐 受力作出比较全面的估计。
㈧ 小结——麻醉和手术的风险评估 1、病人情况,特别是重要器官的并存疾病。 2、手术方面:重要器官的手术,大出血的手术, 急症手术。 3、麻醉本身的风险:麻醉前评估失误;麻醉前准 备不充分;麻醉中监测不力;麻醉者的素质差。
08
跳停止。
09
血病人在围麻醉期可发生大咯血引起急性呼
10
2、肺功能评估
病史 临床表现:呼吸状态、紫绀、咯血、痰量及性质 简易肺功能测试 屏气试验 吹气试验 吹火柴试验 肺通气功能试验 血气分析
表3 呼吸困难程度分级
分级 依 据 0 正常 Ⅰ 能远走,但易疲劳,不愿意步行 Ⅱ 步行距离受限,需要停步休息 Ⅲ 短距离走动即出现呼吸困难 Ⅳ 静息时也出现呼吸困难
四、术前访视的内容
体格检查
常规全身体检
特殊体检
各种相关实验室检查
重要器官功能检查

麻醉术前评估制度

麻醉术前评估制度

麻醉术前评估制度引言概述:麻醉术前评估制度是医院为了确保手术安全和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而建立的一套系统化的流程。

通过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药物过敏史等进行全面评估,麻醉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制定更合理的麻醉方案,从而减少麻醉风险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麻醉术前评估制度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一、患者身体状况评估1.1 患者基本信息:麻醉医生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

这些信息对于确定合适的麻醉剂量和药物选择非常重要。

1.2 体格检查:通过对患者的体格检查,麻醉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心肺功能、神经系统状况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和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

1.3 实验室检查:麻醉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一系列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

这些检查结果能够提供患者的血液、器官功能等方面的信息,为麻醉医生制定麻醉方案提供依据。

二、患者病史评估2.1 既往病史:麻醉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这些病史对于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和制定麻醉方案至关重要。

2.2 药物过敏史: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对于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非常重要。

麻醉医生需要问询患者是否对某些药物或者物质过敏,以便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2.3 麻醉史:了解患者的麻醉史,包括之前是否接受过麻醉、有无麻醉并发症等,对于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非常重要。

麻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麻醉史,制定更加安全的麻醉方案。

三、心理评估3.1 患者焦虑情况评估:手术前患者往往会感到紧张和焦虑,这可能会对手术和麻醉的顺利进行产生不良影响。

麻醉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焦虑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心理疏导等,匡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

3.2 心理疾病评估:对于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麻醉医生需要评估其病情和治疗情况,以便制定更加合理的麻醉方案,并避免心理疾病对手术和麻醉的不良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麻醉学》
第二章 麻醉前对病情的评估
Preanesthetic Evaluation
湖北医药学院麻醉学系
王 贤 裕
1
目的要求
1、掌握麻醉前病情评估的方法 2、掌握麻醉前检诊的基本内容和病情估计分 级(如ASA分级等) 3、熟悉麻醉前访视的流程与重要性 4、了解对病人的全身情况、各系统功能及某 些特殊疾病的评价方法
• • • • • • 麻醉有关病史、体征 肺功能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 X线、CT、MRI 心肺贮备能力 简易呼吸功能测定方法
22
• 简易呼吸功能测定方法:
人在深吸气后屏住呼吸,记录其能屏住呼吸的时间。 一般以屏气时间在30秒以上为正常 2.吹气试验 让病人在尽量深吸气后作最大呼气, 若呼气时间不超过3秒,示用力肺活量基本正常。 如呼气时间超过5秒,表示存在阻塞性通气障碍 3.吹火柴试验 用点燃的纸型火柴举于距病人口 部15cm处,让病人吹灭之,如不能吹灭,可以估 计FEV1.0/FVC % <60%
25
26
1、心功能测定
级 别 I 屏气试验 30s 临床表现 临床意义 麻醉耐受力 良好
能耐受日常体力活动,活动后 心功能正常 无心慌、气短等不适感
对日常体力活动有一定的不适 感,往往自行限制或控制 活动量,不能作跑步或用 心功能较差 力的工作
1.屏气试验 先让病人作数次深呼吸,然后让病
4.病人的呼吸困难程度
23
• • • • • • • •
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识别 肺功能损害程度 慢性肺部疾病 并存中重度呼吸功能不全行胸部或上腹手术 有吸烟史 有哮喘史 有支气管肺部并发症 血气检查:PO2,PCO2?
24
三、心、血管系统
• 手术病人的心、血管情况可能比较复杂 • 同为心脏病,其严重程度不同,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 也各异 • 有的需进行心脏、大血管手术,有的需行非心脏手术 • 对心脏病人常需根据其病理生理情况作进一步的检测、 评估,采取适当措施以减小麻醉和手术的危险性
7
三、麻醉前检诊的基本内容
3.1 麻醉前访视的时间 麻醉前 一日 或数日 或当日 电话问诊
8
3.2 麻醉前访视的步骤和方法 流程: • 复习病历分析结果 • 查访病人 • 风险判断 • 知情同意
9
10
麻醉前访视流程
• 外科疾病和手术方式 • 术前一天访视病人 复习病历 -并存内科疾病 各项检查、化验 询问病史 体格检查 风险判断
2
第一节 麻醉前检诊(访视)
3
4
一、麻醉前检诊(访视)的重要性
无论如何强调也不过分,意义重大
提高安全性,减少并发症 加速病人康复,缩短病人住院日期 降低医疗费用 麻醉前对病人评估是进行或完善术前准备和制定 最适合于病人的麻醉方案的基础
5
手术病人麻醉的风险来源
• 手术创伤大小 • 病人病情及合并症 • 麻醉药物及操作的影响
15
16
• • • •
营养不良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均低 对贫血、脱水等术前均应适当纠正 成人血红蛋白不宜低于80g/L 对年龄小于3个月的婴儿,术前血红蛋白宜超 过100g/L • 大于3个月的婴儿其术前血红蛋白也不应低于 90g/L
17
二、呼吸系统
1. 2. 3. 4. 5. 气道的评估 慢阻肺 高气道反应性,哮喘 肺功能的评估 感染
13
第二节 全身情况和各 器官系统的检诊
14
一、全身情况
• 应注意发育、营养、体重等 • 男性标准体重(kg) =身高(cm)-100,女性标准 体重(kg) =身高(cm)-105 •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kg/m2)= 体重(kg) /身高(m2) 。标准体重的男性的BMI 约22kg/m2,女性约20kg/ m2。BMI 25~29kg/m2为超重。BMI大于或等于30kg/m2 即为肥胖,肥胖对生理有明显影响
11
ASA分级
Ⅰ级:正常健康。除局部病变外,无系统性疾病 Ⅱ级:有轻度或中度系统性疾病 Ⅲ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丧 失工作能力 Ⅳ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威胁 生命安全 Ⅴ级: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病人 如系急诊手术,在评定上述某级前标注“急”或“E”
12
ASA分级的意义: • Ⅰ、Ⅱ级病人,麻醉和手术耐受力良好 • Ⅲ级病人麻醉中有一定危险,麻醉前准备要 充分,对麻醉期间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要采取 有效措施,积极预防 Ⅳ级病人麻醉危险性极大 Ⅴ级病人病情极危重,麻醉耐受力极差,随 时有死亡的威协,麻醉和手术异常危险,麻 醉前准备更属重要,做到充分、细致和周到
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
准确的术前评估、正确选择麻醉药及麻醉管 理、合理迅速的术中处理----围麻醉期安全的 重要保障
6
二、麻醉前检诊的目的
1.获得有关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特殊检 查和病人精神状态的资料 2.指导病人配合麻醉,回答有关问题,解除病人的 焦虑和恐惧,取得病人的同意和信任 3. 与手术医师取得共识





Cormack分级
20
2、急性呼吸道感染 平诊手术:忌,充分控制后1-2周 急诊手术:加强抗感染+非吸入麻醉 慢性呼吸道感染(湿肺):加强抗感染+ 双腔管技术 3、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21
4、肺功能的评估

ASA basic standards for preanesthesia care
• Identification of disease 1. Reviewing the medical record 2. Interviewing & examining the patient 3. Obtaining & reviewing available tests 4. Determining & assessment
18
1、气道评估(Airway Evaluation) !! • 其主要目的: 有无可导致气管插管困难(difficult intubation)
或面罩通气困难(difficult mask ventilation)的困
难气道
--窒息危险
19
• 对气道的评估:病史,体格检查



Mallampatis 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