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癫痫药物的选择
简述抗癫痫药的用药原则

简述抗癫痫药的用药原则
抗癫痫药物的用药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根据癫痫发作的类型和病因选择药物: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和病因所使用的药物也不同。
例如,大多数癫痫发作是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因此抗癫痫药物通常用于治疗这种类型癫痫发作。
然而,有一些癫痫发作可能与大脑组织结构异常有关,例如先天性癫痫,这些类型的癫痫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
2. 开始剂量应小而恒定:通常情况下,抗癫痫药物的初始剂量应小而恒定。
这有助于防止剂量过大或过低,从而避免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剂量的调整通常需要遵循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判断力。
3. 联合用药:有时需要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抗癫痫药物,以增加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
常见的联合用药包括抗抑郁药、抗惊厥药、扩张血管药和抗炎药等。
4. 控制癫痫发作:药物治疗的目标之一是控制癫痫发作。
抗癫痫药物可以通过减少神经元异常放电来防止癫痫发作,但有时候可能需要使用发作控制药物来减少发作次数。
5. 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监测抗癫痫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
应非常重要。
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药物治疗反应,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同时,患者也需要定期监测自身症状,以便及时告知医生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抗癫痫药物的用药原则因个体差异而异,具体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比较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和丙戊酸

比较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和丙戊酸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进行治疗。
苯妥英钠和丙戊酸是两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对这两种抗癫痫药物进行比较,以帮助患者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一、苯妥英钠苯妥英钠是一种老牌的抗癫痫药物,已经有几十年的临床应用历史。
它属于苯二氮䓬类药物,通过增强脑内抑制递质GABA的作用,抑制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从而达到抗癫痫的效果。
苯妥英钠的主要特点如下:1. 治疗效果:苯妥英钠对多种类型的癫痫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地减少或控制癫痫发作的次数和强度。
2. 药代动力学:苯妥英钠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能,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它的半衰期较长,一般在15到50小时之间,因此通常只需每天服用一次。
3. 不良反应:苯妥英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恶心、皮肤过敏等,但这些反应大多数是轻微和暂时的,只有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二、丙戊酸丙戊酸是一种新一代的抗癫痫药物,相较于苯妥英钠,在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面有一些不同之处。
丙戊酸的主要特点如下:1. 治疗效果:丙戊酸在控制癫痫发作方面的疗效与苯妥英钠相似。
它通过增强GABA的抑制作用,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达到抗癫痫的效果。
2. 药代动力学:丙戊酸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与苯妥英钠相比有所不同。
它在体内的清除速度较快,半衰期一般在3到5小时之间,因此需要分次服用或每日多次给药。
3. 不良反应:丙戊酸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头痛、食欲不振、体重增加等。
相对而言,丙戊酸的不良反应较少,且多数较轻微,不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功能产生明显影响。
三、药物选择与个体差异在选择苯妥英钠或丙戊酸作为抗癫痫治疗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 癫痫类型:不同类型的癫痫可能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2. 患者年龄:儿童和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性可能与成年人不同,需要适当调整剂量或选择其他药物。
癫痫患者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及使用说明

癫痫患者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及使用说明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脑电活动的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脑功能障碍。
为了控制或减轻癫痫发作的频率和强度,医生常常会给癫痫患者开具抗癫痫药物。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及使用说明,帮助癫痫患者和家属更好地了解这些药物。
一、苯妥英钠苯妥英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癫痫药物,属于传统的长效抗癫痫药物。
它通过增强GABA(A)受体的抑制作用,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从而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目的。
但是苯妥英钠容易引起一些副作用,如嗜睡、智力下降、骨髓抑制等。
因此,在使用苯妥英钠的过程中,患者应密切监测药物副作用并定期到医院复诊。
二、卡马西平卡马西平是一种广谱的抗癫痫药物,属于钠通道阻滞剂。
它通过阻断神经细胞的钠通道,减少异常放电的产生。
卡马西平的优点是起效快,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癫痫发作。
但是,患者在使用卡马西平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包括头晕、恶心、皮疹等。
因此,用药期间应遵医嘱,避免突然停药或随意调整剂量。
三、丙戊酸钠丙戊酸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有效抗癫痫药物,主要通过增强GABA 的抑制作用来控制癫痫发作。
丙戊酸钠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一般来说患者能够较好地耐受。
但是,长期使用丙戊酸钠可能会引起骨质疏松等副作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定期检查骨密度。
四、氟马西尼氟马西尼是一种新一代的抗癫痫药物,属于氨酸类谷氨酸盐受体拮抗剂。
它通过减少谷氨酸释放,抑制神经元间的兴奋性,达到抗癫痫的效果。
氟马西尼在抗癫痫治疗中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耐受性,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然而,由于氟马西尼是一种处方药物,患者在使用前应遵医嘱,并定期进行复诊。
五、甲氧巴马琥珀酸盐甲氧巴马琥珀酸盐是一种短效抗癫痫药物,主要通过增强GABA的抑制作用来控制癫痫发作。
它的特点是起效快、血药级别稳定,适用于急性期的癫痫发作。
然而,甲氧巴马琥珀酸盐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多,常见的有胃肠道反应、精神异常等。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并及时报告给医生。
抗癫痫治疗的药物选择

抗癫痫治疗的药物选择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在大脑中短暂的异常放电诱发出来的突发性发作。
抗癫痫药物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控制和减少癫痫发作的次数和强度。
然而,不同的抗癫痫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因此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本文将探讨常见的抗癫痫药物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第一类药物:传统的抗癫痫药物苯妥英苯妥英是最早使用的抗癫痫药物之一,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增强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来预防和减少癫痫发作。
尽管苯妥英副作用较少,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肝功能损伤、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副作用,因此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
氯硝西泮氯硝西泮是一种作用类似于苯妥英的抗癫痫药物,但其作用时间更短,因此常用于急性的癫痫发作,或在手术前给予患者镇静作用。
氯硝西泮副作用较少,但可能导致嗜睡、肌肉无力、记忆力减退等。
苯巴比妥苯巴比妥和苯妥英类似,也是通过增强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来预防和减少癫痫发作。
但由于苯巴比妥的代谢速度较快,因此需要多次给药来维持血液药物水平。
副作用包括肝损伤、骨质疏松、贫血等。
第二类药物:新一代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卡马西平是一种较新的抗癫痫药物,其作用机理是通过调节钠通道使神经元处于较稳定的电位下,从而减少癫痫发作。
卡马西平副作用较少,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心律失常、记忆力减退等不良反应。
利拉西酮利拉西酮是一种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其作用是恢复由癫痫引起的异常电位,减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
利拉西酮副作用较少,但可能导致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
奥卡西平奥卡西平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增强神经元γ-氨基丁酸(GABA)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来预防和减少癫痫发作。
副作用包括头晕、情绪波动、肝损伤等。
目前的抗癫痫药物主要分为传统的抗癫痫药物和新一代抗癫痫药物两类。
选择何种药物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综合考虑。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长期使用药物对身体的影响,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监测。
抗癫痫发作药物治疗时机、药物选择、长期规范性服药建议、不良反应识别、婚育和哺乳期间及减停药物建议

癫痫疾病抗癫痫发作药物治疗时机、药物选择、长期规范性服药建议、不良反应识别、婚育和哺乳期间注意事项及减停药物建议抗癫痫发作药物治疗时机1、出现癫痫发作,不宜自行用药,需经过正规医院癫痫专业医生系统性评估后进行。
2、在2次明确的无诱因癫痫发作之后开始药物治疗,但即使是首次发作,在以下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在癫痫专科医生指导下考虑药物治疗:并非真正首次发作;虽然为首次发作,但专科医生判断再次发作的风险很高;患者本人及监护人认为再次发的风险难以接受等。
3、针对癫痫病因治疗也非常必要,一部分遗传及代谢疾病导致的癫痫对特定的治疗有良好的效果,免疫性病因需要启动免疫治疗。
抗癫痫发作药物选择在准确诊断系统评估后,根据患者的不同癫痫发作和癫痫综合征类型,癫痫专科医生同时兼顾患者的年龄、性别、共患病、合并用药、经济条件等因素,给予适合患者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抗癫痫发作药物种类的选择、药物服用方案的制定以及可能的药物配伍等。
长期规范性服药建议1、对癫痫的治疗过程要有正确认识。
癫痫需要长期规律服用抗癫痫发作药物来控制症状,使癫痫在足够长的时间不再发作之后,才能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减药、停药,不能急于求成。
2、大部分抗癫痫发作药物需要从小剂量逐步加量到目标治疗剂量,然后长期规律服药。
抗癫痫发作药物不是临时起作用,需要药物在血中保持一定的药物浓度才能有效治疗,需要每天规律服药。
3、大部分药物以每天早晚两次服药为宜,餐前餐后都可以。
4、服药期间应定期到癫痫专科门诊复诊,病情稳定建议每3——6个月门诊复诊,向医生报告服药情况、癫痫发作控制情况、情绪变化、学习情况、女性月经情况、生育需求等。
5、连续多次漏服抗癫痫发作药物容易导致癫痫发作甚至癫痫持续状态,建议制定服药日志,也可应用标有日期的药盒或设置手机提示等方法提醒,特别是针对记忆力下降的老年患者。
6、漏服药物的补救措施:如确定漏服,且距离下次服药时间较长,则应尽快全量重新补服;如果不能确定是否漏服,只是怀疑,则可以补服既定剂量的一半;如果发现漏服时已经很接近下次服药时间,可以将原定下一顿药提前服用,不建议加倍服用,以免出现药物过量。
执业药师考试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11章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练习)

第11章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章节练习一、最佳选择题1、下列药物中,不可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的药物是A、阿司匹林B、双嘧达莫C、巴曲酶D、华法林E、尿激酶2、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时间窗为A、1hB、1.5hC、2hD、2.5hE、3h3、关于脑梗死的分期治疗策略叙述错误的是A、腔隙性脑梗死不宜脱水B、大、中梗死应积极抗脑水肿降颅压C、恢复期以康复锻炼,改善功能为目标D、后遗症期需要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E、急性期无论有无禁忌症都应予溶栓治疗,以降低致残率4、未发生卒中前预防卒中的发生所采取的措施属于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四级预防E、五级预防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治疗药不包括A、尿激酶B、降纤酶C、华法林D、氯吡格雷E、阿司匹林6、脑梗死脱水治疗中,可与甘露醇交替使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药物是A、甘油果糖B、七叶皂苷钠C、呋塞米D、氢氯噻嗪E、皮质类固醇激素7、下列关于脑梗死急性期药物治疗的说法,正确的是A、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是12hB、脱水治疗使用甘露醇的疗程为3~5dC、收缩压>150mmHg的患者不得进行溶栓治疗D、溶栓后24h内不主张使用抗凝治疗E、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应在溶栓后24h内开始使用8、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时间窗非常短暂仅为A、1hB、2hC、3hD、4hE、24h9、脑出血治疗原则错误的为A、昏迷患者应加强抗菌药物预防肺部感染B、一般不用止血药物C、降低颅内压首先高渗脱水药D、卧床2-4周E、不急于降血压10、脑出血急性期病死率约A、10%~15%B、20%~30%C、30%~40%D、40%~45%E、45%~60%11、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病因是A、颅内动脉瘤B、脑血管畸形C、高血压D、动脉硬化E、动脉炎12、患者,男性,62岁,主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意识不清13小时"入院。
查体及检查后诊断为脑梗死。
分析一线抗癫痫药物和二线抗癫痫药物

分析一线抗癫痫药物和二线抗癫痫药物抗癫痫药物是用于治疗癫痫的药物,根据其药效和治疗优先级可以分为一线抗癫痫药物和二线抗癫痫药物。
一线抗癫痫药物通常是首选的药物,有较强的药效和较少的副作用,能够有效地控制癫痫发作。
二线抗癫痫药物则是在一线药物使用无效或者不耐受的情况下才会考虑使用的药物,通常具有更多的副作用和临床应用限制。
一线抗癫痫药物一线抗癫痫药物是治疗癫痫的首选药物,在临床中被广泛使用。
这些药物往往具有广谱性和较低的毒性,可以有效地抑制癫痫的发作。
常用一线抗癫痫药物1.苯妥英钠(Phenytoin)苯妥英钠是一种广谱的抗癫痫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神经元的对钠通道的作用来抑制癫痫发作。
它的主要副作用包括肝功能异常、皮疹和骨髓抑制等。
2.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卡马西平是一种广谱的抗癫痫药物,主要通过阻断钠通道来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晕、嗜睡和皮疹等。
3.丙戊酸(Valproic Acid)丙戊酸是一种广谱的抗癫痫药物,具有多种作用机制,包括增加 GABA 的释放和抑制钠通道等。
其副作用包括恶心、头晕和肝功能异常等。
二线抗癫痫药物二线抗癫痫药物是在一线药物无效或不耐受的情况下考虑使用的药物。
这些药物往往具有更多的副作用和使用限制,需要在临床使用时慎重考虑。
常用二线抗癫痫药物1.琥珀酸盐(Topiramate)琥珀酸盐是一种多效药物,主要通过增加 GABA 的释放和抑制谷氨酸受体来发挥抗癫痫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混乱、注意力不集中和言语障碍等。
2.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奥卡西平是一种钠通道阻滞剂,通过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来抑制癫痫发作。
其副作用包括皮疹、头痛和嗜睡等。
3.卡巴马唑(Gabapentin)卡巴马唑是一种 GABA 类似物,能够增加 GABA 的释放来发挥抗癫痫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晕、肌肉震颤和嗜睡等。
总结一线抗癫痫药物和二线抗癫痫药物在临床治疗癫痫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其适应症、副作用和临床使用限制有所不同。
抗癫痫药物研究现状与新进展

抗癫痫药物研究现状与新进展一、综述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抗癫痫药物的研究和发展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抗癫痫药物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对当前抗癫痫药物研究的现状和新进展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在抗癫痫药物的研究中,首先需要关注的是药物的选择。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癫痫药物主要分为传统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和新型抗癫痫药物(如拉莫三嗪、帕金森、托吡酯等)。
这些药物在治疗癫痫方面各有优缺点,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此外抗癫痫药物的副作用也是影响其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抗癫痫药物由于其生物利用度低、副作用大等特点,使得许多患者难以耐受。
因此新型抗癫痫药物的研发成为了研究的重点,新型抗癫痫药物通常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更少的副作用以及更好的疗效,这使得它们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除了关注药物的选择和副作用外,抗癫痫药物的研究还需要关注其作用机制。
目前研究表明,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增强神经元膜稳定性、改变离子通道活性等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作用机制,可以为抗癫痫药物的研发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向。
抗癫痫药物的研究现状与新进展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生物学、药学、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期待抗癫痫药物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为他们带来更高质量的生活。
1.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想象一下你正在享受着一个美好的时刻,突然间你的脑海中闪现出一些奇怪的画面,然后你开始失去对周围环境的控制,手脚不听使唤地抽搐,甚至口吐白沫。
这种状况不仅让你痛苦不堪,还会让你的家人和朋友担忧不已。
因此研究抗癫痫药物,帮助这些患者摆脱病痛,重返正常生活,是我们科学家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多药及高剂量增加风险 (尤其VPA + LAM)
– 但是…先天性缺陷 is 5% (神经管缺陷 0.2%) – … > 90% 癫痫应用抗癫痫药物的女性有正常的小孩
癫痫女性需要的特殊建议
• 怀孕前建议 – 所有可能生孩子的女性
– 在怀孕前及怀孕前3个月补充叶酸每日5mg。 – 产前应用解剖超声筛查主要的出生缺陷
老的 或是新的抗癫痫药
巩俐
两者均值得我们的尊重
章子怡
急情况 » 静脉给药, 仰卧位时可以给以片剂 (外部营救或在病区)
门诊: » 用维持剂量开始 (250 - 500mg bd) » 成人剂量每日 500 -3000mg
– 相互作用:
很少
– 副作用: 耐受良好
» 不好的主诉, 尤其当癫痫发作控制不好时 » 怀疑患者出现毒性反应而患者应用一种以上药物时。 » 调整苯妥英剂量,没有运动不能with its zero order rate kinetics
不要单独靠血中的水平调整抗癫痫药物浓度!
常规血中测试需要吗?
• ? 常规血中测试
不
– 不能预测很少副作用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肝炎: (发生率<1 in 10,000)
» 困倦
» 行为影响,需要撤药
• 生气,焦虑,激动
» ?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
» ? 骨健康及致畸性
11% ~10%
5% 不知道
适应症及用法与丙戊酸相似
拉莫三嗪
适应症:
所有癫痫类型,除了可以加重肌阵挛。 给药:
不用于急性治疗
缓慢给药,避免皮疹 (发生率5%)
• 每日25 mg 2周, 每日25 mg 两次2 周, 然后每日 50mg 两次
– 不要过早应用插管 » 影响临床评估,影响准确诊断,掩盖痫性发作
• 终止痫性发作 = 用安定类药物
+
• 阻止痫性发作 (不需要辅助呼吸)
– 苯妥英 20 mg/kg 静脉 不必因为病人用了苯妥英而调整负荷剂量 永远不要肌注 – 损伤组织
其他可能性:
– 丙戊酸 – 左乙拉西坦 – 苯巴比妥
20 mg/kg ivi 20 mg/kg ivi 10-20mg/kg ivi
• ? 基本血液测试
是的,如果容易得到
– 基本血细胞计数,尿,肝功能,电解质
• 治疗期间监测变化
– 肝酶 (VPA/CBZ/PHT/PB) 10% 升高
– 短暂性白细胞减少(CBZ)
12%
女性癫痫需要的特殊建议
• 激素避孕
– 对癫痫的影响 » 对癫痫的发作频率和严重性没有副作用
– 对避孕的影响
» 肝酶诱导药物 (PHT,CBZ, PB,TOP, OXCBZ) 增加激素代谢:
• 恢复很快,经常在10-20 s之内
- 患者之后一般没有意识朦胧但经常感到疲倦 ….如果病人举得很直,摔倒时有头损伤,或者是老年患者,患者可能有意识朦胧。
癫痫发作的分类:
全面性
痫性发作
癫痫发作 同时影响大脑半球的两侧
局灶性
痫性发作
什么时间开始应用抗癫痫药物?
• 急性症状性癫痫?: 可以, 但仅短期 应用几个星期和几个月
澳大利亚抗癫痫药物应用
每 日 应 用 丙 戊 酸 的 人 口
丙戊酸
卡马西平 苯妥英 拉莫三嗪
左乙拉西坦 妥泰
DDD = defined daily dose
Hollingworth SA, Eadie MJ. Pharmacoepidemiology and Drug Safety 2010;19:82-89
– 氯巴占
口服,耐受良好,
每日10-30mg,每日一次
可以间断用于成簇的痫性发作,旅行或特殊情况下
– MIDAZOLAM
静脉/肌注/灌肠/口腔
5-10 mg (半衰期 1-3 小时) 急性癫痫发作
– 氯硝西泮 – 地西泮
口服 急性癫痫发作静注
急性癫痫发作静注
直肠
缓慢给予0.5 mg (镇静)
1 mg (半衰期>22 小时)
• 体格检查
– 如果时间短, 用尽可能多的时间采集病史
– 心血管:
卧立位血压
– 神经病学:
• ± 调查 (被病人和患者过高估计)
– 血管迷走神经晕厥: 不需实验 – 12 导心电图及血化验 – 脑电图 – 显像
不好的医疗
= 病史采集不好
& 过分信任技术手段
晕厥
• 持续10-20 s
• 运动经常是不连续和多灶的 • 可能有摔伤或尿失禁(25%)
• 全面发作性癫痫:
- 丙戊酸 (VPA)
- 拉莫三嗪 (LAM) - 乙琥胺 (仅用于失神)
-如果仅为强直痉挛,可应用卡马西平(CBZ)
- 但是CBZ 可能加重失神和肌阵挛
• 部分及全面发作性癫痫:
- 卡马西平(CBZ) - 丙戊酸 (VPA) - 苯妥英 (PHT) 及其他抗癫痫药物
- e.g. 在丹麦和意大利苯巴比妥是位居第二的抗癫痫药物
注意: 妈妈的安全最重要!
注意: 酒精,烟草,他汀类药物,华法令,也可能致畸
• 母乳喂养?
是的!
• 避免骨质疏松
– 酶诱导或非酶诱导抗癫痫药物易于引起骨质疏松 – 每日保证摄入钙及维生素D – 如果骨密度降低,应补充钙及维生素D
– 然而…骨健康关系到整个社区,尤其是女性。
那双鞋最合适?
一线抗癫痫药物
• 然而:
•
没有药物是十全十美的
» 新的抗癫痫药物更有效
…但是一些在应用和耐受性方面有优势
– 没有药物没有副作用 » 甚至致命的过敏反应(<1/10,000)
• 与 SUDEP 相比(1/2500/yr - 1/200/yr)
• 抗癫痫药物选择:
– 取决于痫性发作的类型(癫痫症状) 加 – 病人状况 (年龄, 性别, 其他问题)
抗癫痫药物选择
© 2010 John Dunne Adult Epilepsy Centre Royal Perth Hospital, Western Australia
目标
• 准确诊断 • 无痫性发作 • 治疗无副作用 • 正常生活
– 教育/工作 – 安全 – 家庭生活
…然而 达到所有这些目标是不可能的 现实目标是必须的
10 mg 安定 静推 10-20 mg (0.3 mg/kg 到 10 mg)
水溶
成人剂量: 5 - 10 mg (0.2mg/kg) (1ml 塑料安瓶5 mg )
外部治疗措施: 咪达唑仑经鼻或 口腔
经鼻
或 口腔
连续性癫痫- 阵挛
• 紧急评估
– 观察 (可能的情况下录像) » 强直阵挛发作大多自限,仅开始时需要帮助 » 除非痫性发作在继续,否则不要给安定
• 第一次非刺激性痫性发作?:
不经常
» 两年复发的危险
~ 50 %
» 第一次痫性发作开始治疗不影响预后
– 在第一次痫性发作后考虑治疗: » 高复发危险 » 个人或家庭认为有不能接受的危险,希望得到治疗
• 复发非刺激性癫痫 (= 癫痫): 是的
在诊断明确之后
• 目标?:
– 没有癫痫 – 没有副作用
抗癫痫药物 (AED)
• 副作用:
– 镇静, 眩晕,视物模糊和复视 » 事先告诉患者,一般持续时间较短
– 皮疹 ~5%
» 皮疹出现,立即停药 » Stevens Johnson 综合症:尤其是 HLA-B*1502
中国汉族人
– 非正常ADH 分泌, 尤其在脑损伤时
– “自杀行为和意念”: 不确切
• 其他药物可引起CBZ 毒性反应:
» 录相研究56名德国医学生自发性晕厥 (Lempert et al. Ann Neurol 1994;36:233-7)
» 在缺血皮层没有癫痫发作– 皮层是静止的 » 痉挛发作是由于脑干反射的释放。
诊断
• 病史是关键
– 病人和目击证人
» 最重要诊断依据
» 护士或医生通过电话和证人进行交谈 – 证人: 用录象或电话交谈
• 如果癫痫患者需要抗抑郁药物,抗抑郁药物应用没有问题
• 主要致畸性
1-2% (脊柱裂) 剂量相关,尤其当每日用量 >1,000mg
卡马西平
• 适应症: 部分发作和强直阵挛痫性发作
但不是失神,全面发作,肌阵挛发作
• 给药: 慢
– 大部分病人缓慢给药避免副作用(?包括皮疹)
– 卡马西平控释片 CBZ (Tegretol-CR®) » 耐受良好 » 每日两次给药 » 痫性发作控制较好 » 与传统的CBZ相比吞服同样剂量更稳定
(Pihlstrom et al. J Periodontol 1980; Angelopolous Oral Surg, 1972)
• 其他 外表方面
– 毛发增生 < 3%, 或更少
(相比 VPA 毛发减少6-10%)
• 致畸性
– 安全性与CBZ相同
• 小脑萎缩
– 很少 – 与剂量相关的毒性反应共济失调是可以恢复的。
如果在丙戊酸基础上添加
• 每隔2日25 mg 2 周, 然后每日25 mg 2 周
准确诊断为什么重要?
• 错误诊断是有害的
– 不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 最常见的鉴别诊断:
– 首发临床表现- 惊厥 晕厥 – 慢性病人 精神心理事件
晕厥比痫性发作更常见
• 晕厥
– 40%-50% 生命 中 » 20-30% 复发
– 晕厥是引起短暂意识丧失和痉挛的最常见原因。
– 90% 的晕厥患者有短暂痉挛发作
– 需要调整
药代动力学
苯妥英
多毛
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