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涵养德行”主题班会
诚信主题班会教案五篇

诚信主题班会教案五篇诚信的人,能得到大家的尊重与欣赏;失信的人,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
关于诚信班会教案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诚信主题班会教案五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诚信主题班会教案1地点:高三(6)班教室班会目的:使大家尽快的进入复习状态,并且认识到作弊的危害,做到诚信考试。
班会过程:1、主持人:本次班会的主题是“考试与诚信”。
的确,又到了月考的时间,这个话题是大家年年讨论的话题,这次班会同样与这个话题有关,希望本次班会能够给大家一些好的方法。
2、班主任讲解“如何正确理解诚信?”“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这是荣辱观之精要,诚实守信是做人立身之根本。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旬子言必信,行必果。
——韩非生来一诺比黄金,那肯风尘负此心。
——顾炎武这些都是古人对诚信的坚持,可见古人对诚信是很重视的。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明确的认识何为诚信和它的重要性诚信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
“诚”是讲诚实,诚恳。
诚恳是立德,立业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
诚实,指言行与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守信用,指信守诺言,说到做到,不失信。
“信”是讲信用,信任。
诚信是做人的美德。
“诚信”是规范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
诚信乃立身之本,无信则不立。
作为精神道德层面的东西,讲诚信,要靠自觉,要树立诚信的为人形象。
“诚于中而形于外”,诚信是心灵美的具体表现,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对于不诚信的人,不仅要使之受到舆论的谴责,而且要在行为上受到惩罚。
一个以诚实守信为荣的人,终生成功可以说已成定局。
安身立命,建功立业,只要坚守“诚信”二字,必然终生受用不尽,想不成功都很难。
诚实守信的人,胸怀宽广,海纳百川,虚怀若谷,言必信,行必果,勇敢地承担责任,铁肩承担道义,善行天下为公,向心力、凝聚力非同凡响,登高一呼,响应者众,不论是做各项事业,还是从事经济活动都有众多的追随者、响应者、忠勇效力者,所进行的事业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培养诚信意识主题班会

培养诚信意识主题班会诚信是一种道德品质,是人们做人做事应秉持的原则。
在当今社会,诚信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我们举办了一次主题班会,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 主题演讲:导师或学生自行准备一篇关于诚信意识的演讲,以个人的亲身经历来引导学生们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在演讲中,可以讲述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如考试作弊、抄袭等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提醒学生们要始终保持诚信,将其视为一种生活态度。
2. 诚信故事分享:组织学生自愿分享或导师分享一些典型的诚信故事,以激发学生们对诚信的思考。
这些故事可以是真实发生的,或者是文学作品中的案例,例如《红楼梦》中林黛玉坚守诚信的道德准则。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探讨一个与诚信相关的话题。
比如,学校应如何创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遵守诚信原则等。
组织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全场分享。
4. 角色扮演:选取一些学生来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诚信情景,如撞车后是否应留下联系方式、考试时是否应该合作作弊等。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并思考在这些情境中应该如何表现,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诚信意识。
5. 诚信宣言:在班会结束前,组织学生们一起庄重宣读诚信宣言,表达对诚信的坚守和承诺。
诚信宣言可以由学生代表撰写,并在班会上公开宣读。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的开展,希望学生们能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将诚信作为自己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有具备了诚信意识,才能在社会中取得更好的发展,成为有担当、有良知的人。
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和践行诚信意识,为美好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德育主题班会教案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德育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诚实和守信,理解它们的重要性;2.掌握诚实守信的基本行为准则;3.培养学生言行一致的意识和态度。
教学内容1. 什么是诚实守信•诚实:指按照事实说话,不撒谎,不欺骗;•守信:指守信用,遵守诺言,不食言。
2. 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作为社会成员应该遵守的基本规则;•诚实守信可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互信和合作意愿;•不诚实不守信会导致社会道德沦丧,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3. 学习诚实守信的基本行为准则•实事求是,不说假话;•不欺骗,不侵犯他人利益;•守信用,不食言。
4. 如何培养言行一致的意识和态度•培养自律意识,自觉遵守诚实守信的底线;•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把自己的诺言变成现实;•倡导班级互助,相互监督,共同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诚实守信,以及它们的重要性和价值。
2. 理论学习老师介绍诚实守信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讲解诚实守信的基本行为准则,帮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对于一个人、一个团体以及整个社会的意义。
3. 实践操作1.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诚实守信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处理;2.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诚实守信问题以及解决方式;3.让学生回顾自己生活中是否存在不诚实不守信的行为,以及如何进行改进。
4.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课程学习内容,强化对诚实守信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将诚实守信的理念运用到实践中,落实言行一致的原则。
作业1.发布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诚实守信的认识以及课程学习的收获;2.要求学生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诚实不守信的行为,并制定具体计划,进行改进。
总结通过本次课程学习,学生对于诚实守信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学会了如何遵循诚实守信的基本准则。
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如何落实言行一致的原则,培养正直、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基础。
诚信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0篇)

诚信主题班会教案诚信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0篇)诚信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班会背景:1、孩子们在生活中并不注重人与人交往的诚信,说话随意,并不考虑最后是否能够实践诺言,缺少对于诚信的认识。
2、社会上一些为了个人利益而缺乏诚信的事情,也影响孩子们对于诚信的正确认识。
二、班会目标:1、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诚信重要性,知道讲诚信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知道诚信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2、让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诚实守信,真诚待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班会准备:1、收集诚信格言。
2、收集有关诚信的小故事。
3、有关诚信的诗歌。
4、新闻资料。
注:诚信演讲稿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有关诚信的诗句四、班会过程:(一)认识诚信:1、主持人:所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诚信是人的基本品质,是人的内在修养。
是一种令人敬仰的道德素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通,国无信不稳,讲诚信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2、欣赏故事《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宋庆龄讲诚信的小故事。
在宋庆龄小的时候,一天早晨,一家人正准备去李伯伯家做客。
而宋庆龄却因为与同学有约而没有与父母一同去伯伯家。
3、主持人: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言必信,行必果。
信守诺言,这就是诚信。
)主持人:宋庆龄奶奶就是这样,从幼年起,终身都要求自己恪守信用,决不自食其言。
有一次她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望小学生,可是到了约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奶奶不能来了,但宋庆龄依然冒雨前去赴约,这让同学们很感动。
(二)品悟诚信1、主持人: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牢牢铭记孔子圣师的警言,在生活、学习中不说谎,言而有信,敢作敢当,就是一种讲道德的表现。
2、故事:一个在国外留学的青年,学习成绩很好,也精明能干。
毕业后,他以为自己能找的一份好的工作,但他跑了好几家公司,可是都被拒绝。
当他问到原因的时候,得到的回答是:“因为你有三次逃票的记录。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德育主题班会教案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德育主题班会教案一、引入班主任首先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诚实守信和言行一致的重要性是什么?通过与学生们的互动交流,引出本次班会的主题: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班主任告诉学生们,今天将会带领大家了解和探究这两个德育方面的内容。
二、诚实守信1. 诚实的定义班主任向学生们讲解“诚实”的含义,诚实是指言行胸怀坦荡,不说谎、不欺骗、不偷盗,以真实、可靠、正直的态度对待他人和自己。
2. 诚实的表现形式班主任列举一些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与他们一起探讨在这些情境下,如何表现出诚实的品质。
•在考试中没有作弊;•爱说真话,不隐瞒、不欺骗、不扭曲真相;•完成作业,不抄袭、不剽窃;•不偷盗、不占便宜、不耍小聪明;•不说谎、不打闹、不揶揄、不恶意陷害他人;•真诚待人,不虚伪、不装腔作势。
3. 诚实的好处班主任和学生们一起探讨诚实的好处。
•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积累良好的社交关系和口碑;•挖掘自身的潜力和能力;•养成独立、自信的人格;•收获内心平和、安宁的感受。
4. 诚实的实践方式班主任和学生们共同探究诚实的实践方式。
•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想法;•对于不知道的事情,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不强刻盲目猜测;•坚持做到言行一致,说到就做到;•尽可能地避免谎言和欺骗,并承认错误。
三、言行一致1. 言行一致的含义班主任给学生们讲解“言行一致”的内涵,言行一致就是自己的言语与行动相符合,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诚实守信。
2. 言行一致的必要性班主任和学生们一起探讨言行一致的必要性。
•培养自律,不说“空话”;•构建良好社交关系,赢得信任和尊重;•建立价值观,做义不容辞的事情;•养成行动力,实现自身目标。
3. 言行一致的实践方式班主任和学生们共同探究言行一致的实践方式。
•守信用,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凡事遵守承诺,不后期收回;•坚持说到即做到,不推卸责任;•解决问题时,要思考并采取行动方案;•不以口头禅代替实际行动。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德育主题班会教案(2)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德育主题班会教案(2)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德育主题班会教案高一()班一活动背景:高一的学生主要是养成教育,在期末考试前夕,开展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主题班会显得更加重要。
二教学目标:1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懂得做事要讲信用。
学习弘扬中华民族的诚实守信文化,使其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2通过这次班会,学习诚信这一道德准则,使同学们知道诚信是人生路上一个永远的朋友,增强学生以德立身诚实守信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
引导学生平时能讲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去做,从现在做起,自律自爱,完善自我,做一个诚实守信的文明中学生。
三活动准备:班主任首先把整个班会课的流程制定出来,然后把任务分配给学生,具体如下:四位组长负责找有关诚信的额小故事,两位主持人准备衔接的部分,请纪律委员做记录。
四活动过程:活动基本情况时间:年月日下午第节课地点:高一()教室班主任:肖艳主持人:副班长纪律委员参与者:高一()班全体学生以及班主任。
男女主持男: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大国。
女: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开放的民族。
男:在我们漫漫的人生路上,什么不可丢弃?女:在我们遇到艰难困苦时,什么要永留身边?男:它在我们身边,离我们是那样近;它又离我们越来越远,是那样模糊。
女:它是我们远行路上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合:它就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朋友------诚信!即诚实守信。
什么是诚实守信呢?男:什么是诚实守信呢?(学生交流:诚实意味着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虚伪,不夸大其辞。
诚实的人,不说谎话,不会欺骗自己,同时也不欺骗别人,做事大大方方,不做违背良心的事,实事求是,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女:是啊。
生活中离开了诚信两个字,交友自然不会是个好朋友;经商不会是个好商人,做官也不会是个好官;那么做为一名小学生,如果失去了诚信也不会是个好学生。
可见诚信的重要。
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自己的诚信,拥有诚信所带来的幸福!《诚实守信,做文明小学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诚信故事会女: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小组内部讲一讲古往今来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选出比较感人的故事全班交流。
培养诚实守信的主题班会教案

培养诚实守信的主题班会教案1. 简介本主题班会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意识,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
通过本次班会教育,学生将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2. 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基石;- 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意识和行为准则;- 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品德修养。
3.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活动1:什么是诚实守信?-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形式分享自己对诚实守信的理解。
- 教师讲解诚实守信的定义,以及其在社会生活和研究中的重要性。
活动2:诚实守信的案例分析- 教师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其中涉及诚实守信问题的情况。
- 学生根据案例讨论,并提出应对方案。
活动3:模拟情境- 教师创建一些模拟情境,让学生角色扮演并演绎其中涉及诚实守信的场景。
- 学生通过模拟情境的互动体验,深入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和应对方式。
活动4:分享诚实守信的故事- 学生自愿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诚实守信故事,或从书籍、影视作品中选取相关故事分享。
- 教师鼓励学生在分享中讲述故事的启示和感悟,以加深对诚实守信的理解。
活动5:制作宣传海报- 学生分组制作诚实守信的宣传海报。
- 学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和具体行为准则。
4. 反思和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次班会教育进行反思和总结;- 学生回答问题:在今后的研究和生活中,如何做到诚实守信?- 教师分享一些实用的诚实守信方法和技巧。
通过本次班会教育,相信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并将诚实守信的原则融入到自己的行为中去。
诚信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优秀7篇)

诚信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优秀7篇)诚信主题班会教案篇一活动目的:结合学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是学生在古诗的海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古诗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养成随时积累语言的习惯,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孝顺父母,激发孩子们阅读故事的兴趣,培养孩子的人文修养。
活动准备:制作ppt;分组搜集古诗;各类节目准备活动过程:一、启谈: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经典,犹如天上繁星夺目璀璨!一首首动人心弦的经典诗文,给了我们美好的享受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绝代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诵读中华经典,会使我们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诵读中华经典,会使我们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人;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诵读中华经典;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享受诗意人生!二、友善篇分享有关友情的古诗和名句(1)赠汪伦别董大等(2)学生交流学习体会和心得(3)我的诵读体会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与人为善,敬人爱人同学之间互相宽容,友好相处三孝敬篇父母为了我们含辛茹苦,呕心沥血。
自古以来,孝敬父母就是我们最重要的美德!(1)诵读游子吟三字经弟子规(2)讨论说说自己身边的孝敬小故事四节俭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
(1)朗读古诗,名句(2)开展有关节约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五诚信篇诚信是为人之本。
诚信是最美之德。
(1)诵读诚信古诗(2)讨论(3)我的诚信格言。
六班主任总结今天我们诵读经典,懂得友善孝敬,今天我们诵读经典,学会节俭诚信。
我们诵读经典,争做美德少年!诚信主题班会教案篇二(一)故事导入,初步感知诚信。
(1)、老师讲故事《是谁打破了花瓶》(2)、播放动画故事《狼来了》(二)请学生简要点评:你喜欢做哪个男孩?教师根据分组的情况进行总结。
(三)格言欣赏,体会古人、名人对诚信的认识。
1、孟子(中国古代思想家):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诚实守信、涵养德行
”主
题班会
关于《“诚实守信、涵养德行”主题班会》,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班会背景】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
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为他们的至高境界。
宋代文人苏辙就曾写道:“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
”这就说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道德的范畴比较广,本节班会就以诚信为中心议题,展开对道德的探讨。
同时,针对最近社会上先后出现了许多商家不诚信的案例,在学生中也产生了一些影响。
因此,希望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能让学生重新认识诚信,从更多的角度感受诚信,从更深的层次理解诚信,认识诚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自觉产生践行诚信的行为。
【班会目的】
1、使学生了解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这种美德。
2、使学生切实体会诚信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认识到诚信对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
3、使学生树立诚信、守信的道德观,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努力用自己的行动践行诚信。
(一)导入主题
师: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见食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当然就极为关心食品的安全性。
但是,这两年,我国在食品安全上陆续出现了很多重大问题。
大家知道有哪些事件吗?下面让我们通过几个图片来回顾一下(观看图片,图片涉及的事件有:染色馒头、瘦肉精、地沟油、毒奶粉)
师: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
生:道德的缺失。
师:对,是道德感的缺失。
诚信是道德的基石,只有诚实守信,才能涵养德行。
我宣布:“诚实守信,涵养德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认识诚信
师:刚才大家分析的已经比较透彻了。
我们敬爱的温总理对这几件事情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看课件)正如总理所说:“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
所以我们真的非常有必要就诚信和道德的问题进行探讨。
既然谈到诚信,那么什么是诚信呢?你个人对
“诚信”是怎么理解的呢?(学生回答)
师:那么,下面我们首先来看看词典里的解释:(看课件)
《现代汉语词典》:诚实,守信用。
通俗的说: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圣贤如是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可见,自古以来诚信的重要性。
因为如此重要,所以一旦失去,就会给人带来很大的痛苦。
正如刚才所提到的食品安全事件,给国人的肉体和心灵都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三)失信之痛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是否也遇到过类似不诚信的事情?对你造成了什么样的伤害?谁能说一下,自己的不诚信行为给别人带来怎样的伤害?(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同学们能够大胆地剖析自己,本身就是一种诚信的表现。
我用作家大仲马的一句话来总结一下同学们刚才的发言:(看课件)
当诚信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
——大仲马
大仲马的这句话让我想到了臧克家诗中所写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这个死,指的是什么死
去了?对,是人的灵魂死了,做人的良知死了,人如行尸走肉般苟活着。
深度分析:为什么有些人会失去诚信?一般是在什么情况下失去诚信?
此环节注重学生现场生成和教师引导作用,在学生思考回答基础之上,教师引导,最终共同得出结论。
(四)感受诚信
师: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丧失诚信,丧失道德的人占多数还是少数?毕竟是少数。
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我们平常的生活当中,有许许多多人,他们虽然普普通通的人。
但他们以一颗诚信之心,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怀。
演绎出很多动人的故事。
下面让我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看课件)
202019年初,在北京当包工头的哥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把工钱发到农民工手上,冒着大雾,在返乡途中遭遇车祸,一家五口身亡;在天津的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来不及处理哥哥的后事,便赶在腊月二十九返乡,将33.6万元工钱送到60余位农民工的手中。
"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
两兄弟20年坚守承诺,坚持在春节前把工资发放到农民工手中,被人们赞为"诚信兄弟"。
他们的故事让人动容,他们也因此被评为2019
年感动中国人物。
(播放:在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晚会上,弟弟接受白岩松采访时的视频。
) 请大家谈谈看完视频后的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时点拨。
如果学生没有想到,教师可以提示:再往深层次考虑知道兄弟两人的事迹后,弟弟的厂子“员工原来100多人,现在扩展到400多人”你是怎样看待这种变化的?
谈谈你身边的诚信故事。
告诉大家你的感动。
(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当对方诚信时,你的感受,对你今后为人处事的影响;当你自己诚信时,心里的感受-------踏实、平静、甚至是一种幸福。
)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看课件)
【感受诚信】
对他人:诚信是一种大德大义,它始终是支撑道德的基石。
对自己:成就了自己的道德品质。
拥有了这种美德,就拥有了一个纯净的心灵和光明的未来。
有些人怕诚信,不诚信。
认为坚持诚信,履行承诺会让自己付出一定的代价。
实际上,诚信,能成就了自己的道德品质,同时也成就的自己的人生之路。
这就是所谓的“得道者多助”。
(五)辨别“诚信”
师:但是,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当事情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时候,有些人能看的真真切切,明明白白,能毫不犹豫地站在道德的一边。
但如果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判断标准就变得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甚至完全失去了方向。
前几天我们班发生了一件事情,引起了同学们之间的争论。
同学们把它编成了一个小品,请大家欣赏。
小品:《考试风波》
对于曾答应要帮助朋友,但是在考场中不让朋友抄自己试卷的这位学生,你认为,他究竟是不是一个诚信之人?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学生回答)
师总结:(看课件)
【辨别“诚信”】
诚信不是简单的说到做到,还应该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尊重制度、尊重良心、符合道德。
明确了这些之后,如果当我们再次面对这种两难的选择时,相信大家会义无反顾选择诚信。
让学生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企业、医生、教师、法官、商贩不讲诚信了后果会是怎样的?
如果每个人诚信了,社会会更加和谐,城市会更加美好。
(六)诚实守信,涵养德行
师:说到城市,大家知道我们济南市的城市精神是什么?----诚信、创新、和谐。
济南城市精神的基石---诚信。
现在济南正着力建设诚信政府,着力打造诚信企业,着力培育诚信市民。
因此,从更深层次上讲。
诚实守信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而且是一种竞争力、影响力和综合实力。
现在的济南也在蓬勃发展。
(视频:济南新貌)
小到一个人,一个城市,诚信是一张名片。
大到一个国家更是如此。
(看课件)
“一个国家,只有提高国民素质和道德力量,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温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如何去做?(让学生谈感想) 师:听力大家的发言,让我感受到咱们这个班集体是一个重德践行的优秀的班级。
(看课件)我们再来重新审视“诚实守信”这四个字。
它在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诚信,考试、完成作业、做值日、交友、听好每节课、与父母真诚交流……都要诚信,走好青春的每一步,这样,我们才能涵养德行。
道德,使人生更精彩;道德,令社会更和谐;道德,让国家更繁荣!
“诚实守信,涵养德行”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五、实践性作业
1、写一篇会后感;
2、结合学校之星的评选,评选出本班的“诚信之星”;
3、搜集诚信故事,下次班会讲给大家听;
4、班内举行演讲比赛,演讲题目《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5、进行一次全班性的“诚信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