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红对勾】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练习:第二单元综合评估(基础巩固卷)

其次单元综合评估(基础巩固卷)考试用时: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题序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1.下列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秦王还柱而走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秦伯说,与郑人盟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张良出,要项伯 D.⎩⎪⎨⎪⎧旦日不行不蚤自来谢项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2.下列加点词语古今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 .秦兵旦暮..渡易水 C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D .太子及来宾..知其事者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①吾其.还也②君知其.难也 C.⎩⎪⎨⎪⎧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D.⎩⎪⎨⎪⎧①吾属今为.之虏矣②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4.从句式角度看,下列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D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2)今者项庄拔剑舞,__________________。
(《鸿门宴》) (3)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_____。
(《鸿门宴》) 二、阅读理解(43分)(一)阅读材料,完成6~8题。
(9分,每小题3分) 永久的烛之武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
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
郑国最终转危为安。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灵。
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念和士气都值得我们学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高一语文必修①第二单元测试题.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上硼.的一项是()A. H人之力而敝之,不仁B.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C.顷之未发,太子迟之A.氾(怕川南左尹W)睡匕&J)生数(而力I 厉兵秣Or出马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B,樊嗓(kudi) C.彘(zh口肩玉职(jue)披帷刀俎0。
)D.杯杓Ghg) I? (zhi) ®犒由初劳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嘉言懿行提要钩W (xudn)目眦⑥)尊5)据拊心(⑸共其乏困(g荆轲心目刺秦王切而啖面前之夜缱匕hui)而出ong )失其所用(yd)B.变微之声(zhi ) 偏袒扼腕(w^n)夜缱而出(zhu 1 )以药淬之(cui )C.相濡以沫眼目怒视(chmg )遭受重创(chu ang ) 切齿附心(f u )D.鲫生说我(zou) 戮力同心(lu )按剑而跟(j1 )不胜杯杓(zhu 6)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驰援佚之狐明察秋毫急风劲草翼蔽沛公B.规矩流线形何厌之有通宵达旦与臣有郤C .催眠风肃肃寸草春辉偏袒扼腕图穷匕见D.签订护身符屈指可数语无伦次4.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财物无所取D.沛公居山东时5.每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因左手把秦王袖,而右手持匕首接之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唯大王命之6.下列加点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寡人之过也的确是,表判断唯君图之B.今行而无信信用,诚信既祖,取道临行祭路神C.尽失其度D.与之同命风度,常态生死,患难7.下列加点虚词解说正确的一项(A.无能为也已B.失其所与C.秦王购之千金D.楚左尹项伯者旦日飨士卒人为刀俎犒劳作为“已”同“矣”,表疑问自己的,代词他,代指樊於期表判断8.下列句子属被动句式.的一项()A.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高一语文必修①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嘉言懿.行(yì)提要钩玄.(xuán)共.其乏困(gōng)失其所与.(yǔ)B.变徵.之声(zhǐ)偏袒扼腕.(wǎn)夜缒.而出(zhuì)以药淬.之(cuì)C.相濡.以沫(rú)瞋.目怒视(chēng)遭受重创.(chuāng)切齿拊.心(fǔ)D.鲰.生说我(zōu)戮.力同心(lù)按剑而跽.(jì)不胜杯杓.(zhuó)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驰援佚之狐明察秋毫急风劲草翼蔽沛公B.规矩流线形何厌之有通宵达旦与臣有郤C.催眠风萧萧寸草春辉偏袒扼腕图穷匕见D.签订护身符屈指可数语无伦次痛于骨髓4.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财物无所取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沛公居山东时5. 每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因.左手把秦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B.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C.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轲既取图奉之,发.图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大王命之6.下列加点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寡人之过也的确是,表判断唯君图.之考虑B.今行而无信.信用,诚信既祖.,取道临行祭路神C.尽失其度.风度,常态旦日飨.士卒犒劳D.与之同命.生死,患难人为.刀俎作为7.下列加点虚词解说正确..的一项()A.无能为也已.“已”同“矣”,表疑问将焉.取之哪里,疑问代词B.失其.所与自己的,代词以.乱易整用,介词C.秦王购之.千金他,代指樊於期图穷而.匕首见表转折D.楚左尹项伯者.表判断何辞为.做,办8.下列句子属被动..句式..的一项()A.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高一语文必修①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嘉言懿行(yì)提要钩玄(xuán)共其乏困(gōng)失其所与(yǔ)B.变徵之声(zhǐ)偏袒扼腕(wǎn)夜缒而出(zhuì)以药淬之(cuì)C.相濡以沫(rú)瞋目怒视(chēng)遭受重创(chuāng)切齿拊心(fǔ)D.鲰生说我(zōu)戮力同心(lù)按剑而跽(jì)不胜杯杓(zhuó)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驰援佚之狐明察秋毫急风劲草翼蔽沛公B.规矩流线形何厌之有通宵达旦与臣有郤C.催眠风萧萧寸草春辉偏袒扼腕图穷匕见D.签订护身符屈指可数语无伦次痛于骨髓4.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财物无所取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沛公居山东时5. 每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因左手把秦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B.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C.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轲既取图奉之,发图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大王命之6.下列加点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是寡人之过也 的确是,表判断 唯君图之 考虑B.今行而无信 信用,诚信 既祖,取道 临行祭路神C.尽失其度 风度,常态 旦日飨士卒 犒劳D.与之同命 生死,患难 人为刀俎 作为7.下列加点虚词解说正确的一项()A.无能为也已 “已”同“矣”,表疑问 将焉取之 哪里,疑问代词B.失其所与 自己的,代词 以乱易整 用,介词C.秦王购之千金 他,代指樊於期 图穷而匕首见 表转折D.楚左尹项伯者表判断何辞为做,办8.下列句子属被动句式的一项()A.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经典知识题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经典知识题库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芣苢..(fú yǐ)阴霪.(yín) 掇.之(duō)B.场圃.(pǔ)襭.之(jié) 捋.之(luō)C.村酤.(hū)饥乏.(fá) 袺.之(jié)D.闭廪.(bǐn)赋.诗(fù) 余音袅袅.(niǎo)答案:A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及理解其含义的能力。
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本题考查读音及含义,与所学的教材贴近。
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本题中,B项,“襭之”的“襭”应读“xié”。
C项,“村酤”的“酤”应读“gū”。
D项,“闭廪”的“廪”应读“lǐn”。
故选A。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辍.学/阔绰.纯粹./猝.然地壳./脑壳.B.伺.候/整饬.拘泥./忸怩.拗.断/执拗.C.悭.吝/纤.维炮.制/庖.厨偏裨./裨.益D.缉.拿/汲.取狙.击/诅.咒屏.气/屏.除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汉字字音的能力。
做此类题目要注意平时多积累,还要掌握做题的技巧,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审清题干,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A项,chuò,cuì/cù,qiào/ké;B项,cì/chì,nì/ní,ǎo/niù;C项,qiān/xiān,páo,pí/bì;D项,jī/jí,jū/zǔ,bǐng。
故选B。
3、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临摹名帖时,法帖的轮廓和神韵会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当下的心境。
高中语文 必修一 人教版 单元测试 第二单元1 word版 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一单元测试第二单元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史学重在探寻规律、探讨命运刘泽华自古以来,我国史学就强调“经世致用”。
周初提出“夏鉴”“殷鉴”,其后又有“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等。
概而言之,就是“以史明道”。
道的含义很广,要义有“道理”“道路”“知然否”等。
这些精辟之论都隐含着我们所说的规律问题,规律问题也就是命运问题。
史学的内容那么多,如何探求命运问题呢?探讨规律、命运问题,首先要敢于面对历史的真实。
历史一去不复返,考古可以显示部分本相,但多数靠历史著作的记述来传递。
由于人们立场、观念的差别,历史记述本身就有“真”“虚”“假”的问题,即“直书”“曲笔”“虚言”等差别。
后人对历史的认识,同样因立场、观念的差别,又加了一层“真”“虚”“假”。
因此,历史研究者的首要之责是求历史之“真”。
诚如钱大昕所说:“史非一家之书,实千载之书,祛其疑,乃能坚其信,指其瑕,益以见其美。
”求“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要有充分的才、学、识、德,还要敢于面对由于利益纠葛而出现的掩饰、扭曲历史之“真”现象,因而还要有“胆”。
只有揭示历史之“真”,才有可能求规律、说命运。
弄清历史现象之“真”是探讨规律、命运问题的第一步,进一步则是探求历史内在的本质之真。
本质不是罗列材料的直观认识所能达到的,要靠抽象。
比如历史上的租佃关系,把现象揭示出来固然要下很大功夫,但其本质是什么?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占主导地位的认识是地主对租佃者施“仁义”、养活了租佃者。
苏轼说:“民庶之家,臵庄田,招佃客,本望租课,非行仁义。
”从苏轼的言辞看,当时颇为流行的看法是地主家对佃户行“仁义”,而苏轼的看法具有反潮流性,非常了不起。
同时代的李元弼说的就与苏轼相反:“佃户勤强,便足衣食,全藉主家照顾。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配套测试:第二单元+文韬武略呈异彩+单元检测试卷(二)+Word版含答案.docx

单元检测试卷(二)(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项羽何以输给刘邦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
项羽的出身是相当高贵的,他的祖父是楚国名将,到了项羽父亲他们这一代,这个家族就开始破落了,不过破落也还是贵族。
刘邦是没有名也没有字的,他被唤做刘季,就是刘小的意思;项羽可是正儿八经有名字的,叫做项籍,也是有字的,叫项羽。
楚汉战争中,刘邦手下有一个神箭手楼烦一箭就把项羽那边的一个人给射死了。
项羽大怒,出来往那儿一站大吼一声,楼烦被吓得屁滚尿流。
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项羽几乎是每战必胜。
而刘邦的本事就是司马迁说的“好酒及色”。
在整个战争中,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
刘邦的本事只有一句话——“为之奈何?”问张良,问陈平,问韩信。
但是我们如果冷静地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
刘邦攻进了关中,后来项羽也进入了咸阳,他们获得了推翻秦王朝的胜利。
在这场胜利面前,刘邦和项羽的表现完全不同。
刘邦不杀子婴,约法三章,秋毫无犯。
这是一个了不得的举动。
范增对项羽说:项王,刘邦这个人可不能小看。
但项羽听不进去,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
项羽完全不动脑筋。
有人劝说项羽,说咸阳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您应该定都咸阳。
但是,这个时候秦宫已经被项羽烧光了,也没地方住了,项羽又一门心思想回老家去。
于是就说了这样的话:“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
”到了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刘邦准备和项羽在垓下会战,这时韩信、彭越和英布都按兵不动。
这时候刘邦就问张良说,子房啊,我准备胜利以后把天下给分了,你看分给哪些人比较合适呢?张良说,彭越和英布本来是在楚汉之间摇摆的,现在倾向于汉;韩信现在独当一面,如果你愿意把土地分给他们的话,他们一定会来帮助你合围项羽的。
刘邦说行,就这么跟他们约定了。
结果这几支军队全都来了,把项羽团团围住,予以消灭。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二单元测试卷(测试时间:80分钟,分值:150分)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64分,每小题4分)1.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 )A.遒(qiú)劲遏(è)止彷徨(fáng)橘(jú)子洲B。
彳亍(chì chù)颓圮(tuí pǐ)瓦菲(fēi)寥廓(kuò)C。
凄婉(wǎn)火钵(bō)惆(chóu)怅岁月稠(chóu)D.凌侮(wǔ)漂泊(bó)跫(qióng)音笙箫(shēng xiāo)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峥嵘(róng) 遒劲(qiú)磕绊(kē)酾酒临江(shī)B.浪遏(è) 惆怅(chàng)百舸(gě) 举酒属客(chǔ )C.晨曦(xī) 壬戌(rèn )纤巧(xiān)冯(píng)虚御风D.愀(qiū)然乖僻(pì)蛮横(hèng)瞠目结舌(chēng)3.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
B.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C.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D.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4、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毛泽东的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豪迈”“雄壮”,这是和诗人的壮阔胸襟相联系的。
B、《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两诗结构相类似,意境相近,都体现了作者开创一番辉煌的革命事业的伟大抱负。
C、毛泽东的诗词为千万读者所喜爱,是因为其既有着极强的艺术性,也有着深邃的思想内含.D、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其诗词达到了极高的水平.5、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表示较长停顿,“/” 表示较短停顿)A、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6.下列词语中划横线的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全)少长咸集(都) 茂林修竹(修整)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人之相与(交好)崇山峻岭(高)C.修短随化(变化) 终期于尽(至,及)向之所欣(过去,从前)D.喻之于怀(比喻) 其致一也(情趣)列叙时人(一个个地)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D.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8.下列句中划横线词语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 )A.引以为流觞曲水B.列坐其次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D.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9.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天朗气清,惠风和畅B.崇山峻岭,茂林修竹C.清流激湍,映带左右D.人之相与,俯仰一世10.下列句中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⑴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的诗歌作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必修①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嘉言懿.行(yì) 提要钩玄.(xuán) 共.其乏困(gōng) 失其所与.(yǔ) B.变徵.之声(zhǐ) 偏袒扼腕.(wǎn) 夜缒.而出(zhuì) 以药淬.之(cuì) C.相濡.以沫(rú) 瞋.目怒视(chēng) 遭受重创.(chuāng) 切齿拊.心(fǔ) D.鲰.生说我(zōu) 戮.力同心(lù) 按剑而跽.(jì) 不胜杯杓.(zhuó)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驰援 佚之狐 明察秋毫 急风劲草 翼蔽沛公 B.规矩 流线形 何厌之有 通宵达旦 与臣有郤 C.催眠 风萧萧 寸草春辉 偏袒扼腕 图穷匕见 D.签订 护身符 屈指可数 语无伦次 痛于骨髓 4.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财物无所取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沛公居山东时 5. 每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因.左手把秦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B.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C.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唯.大王命之
6.下列加点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寡人之过也 的确是,表判断 唯君图.之 考虑
B.今行而无信. 信用,诚信 既祖.,取道 临行祭路神
C.尽失其度. 风度,常态 旦日飨.士卒 犒劳
D.与之同命. 生死,患难 人为.刀俎 作为
7.下列加点虚词解说正确..的一项( )
A.无能为也已. “已”同“矣”,表疑问 将焉.取之 哪里,疑问代词
B.失其.所与 自己的,代词 以.乱易整 用,介词
C.秦王购之.千金 他,代指樊於期 图穷而.匕首见 表转折
D.楚左尹项伯者. 表判断 何辞为. 做,办
8.下列句子属被动句式....的一项( )
A.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D.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9.下列省略句中补充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军(军)(于)函陵,秦军(军)(于)氾南。 B.于是项伯复夜去,(张良)至军中,(张良)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C.荆轲有所待,欲与(之)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之)。 D.(沛公)坐须臾,沛公起如厕,(沛公)因招樊哙出。 解说:A“军”补充错,B两处“张良”为“项伯”,D第一处“沛公”为“樊哙”。 10.下列特殊句式中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B.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夫晋,何厌之有? 11.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D.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12.选出不同类的一项是( ) A.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 B.又前.而为歌曰 C.使毕使于前. D.左右既前.,斩荆轲 13. 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
A.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D.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14. 每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吾其还.也
B.秦王惊,自引.而起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C.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范增说.项羽曰 鲰生说.我曰
15. 每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秦武阳色变振.恐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B.焉.用 亡郑以陪邻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固不如.也 沛公起如.厕
二.翻译
16.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1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18.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9.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三.阅读《垓下之围》片段,完成20—25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
“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
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①,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
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
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
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
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
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②,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
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注:①檥(yǐ倚):整船靠岸。②面之:跟项王面对面。吕马童原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回过
头来看见他,二人才正面相对。
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壁.垓下 壁:筑壁垒
B.持短兵.接战 兵:兵器
C.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受
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购:购买
2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C.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D.我何面目..见之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B.①汉军至,无以..渡 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C.①骓不逝兮可奈何.. ②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D.①乃.令骑皆下马步行 ②乃.自刎而死
23.从分句间关系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B.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也
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D.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24.下面诗词是后人对项羽的评价,对其表示同情肯定的两项是 ( )
①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
②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
③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
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5.翻译画线句子。
(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2)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20 21 22 23 24
答案
20、D(“购”是悬赏征求的意思)
21、B(“地方”古意是土地方圆)
22、A(两个“而”分别表转折和顺承)
23、D(ABC表假设,D表转折)
24、D
25、(1)即使长江以东的父老兄弟怜惜我让我做王,我还有什么面目去见他们呢?
(2)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