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常见物理量的测量工具
物理量的基本概念与测量方法

物理量的基本概念与测量方法物理量是物理学研究对象的性质或特征的量化表达。
在物理学中,准确测量物理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着物理学理论的准确性和实验的可重复性。
本文将介绍物理量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以及一些测量中常用的工具与技术。
1. 物理量的基本概念物理量可以分为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两类。
基本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理系统的基本性质,如长度、质量、时间等,它们是通过定义而得到的,通常用符号表示。
导出物理量则是由基本物理量通过数学关系推导而得到的,如速度、加速度、力等。
物理量通常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数值是用来表示物理量大小的具体数值,而单位是用来表示数值的标准或比较的基准。
国际单位制(SI)是目前国际通用的单位制,其中包括七个基本单位,如米(m)、千克(kg)、秒(s)等。
2. 物理量的测量方法物理量的测量是指通过某种方法来确定物理量的数值大小。
常用的物理量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是指通过直接观察、使用仪器或设备来测量物理量的数值,如使用尺子测量长度、使用天平测量质量等。
在直接测量中,准确操作仪器、设备非常重要,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间接测量则是通过已知关系将物理量与其他可测量的物理量联系起来,从而间接地测量出所需物理量的数值。
例如,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可以计算出该物体所受的力的大小。
3. 常用的测量工具与技术在物理量的测量中,常用的工具与技术包括测量仪器、传感器、实验器材等。
(1)测量仪器:测量仪器是用来进行物理量测量的设备,如尺子、天平、量角器、光谱仪、示波器等。
不同的测量仪器适用于不同的物理量测量,具有不同的精度和测量范围。
(2)传感器:传感器是一种将物理量转化为可测量电信号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测量中。
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将温度物理量转化为电压或电流信号,以实现温度的测量。
(3)实验器材:实验器材是进行物理实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和材料等。
例如,在测量重力加速度时,可以使用简易的自由落体装置,通过测量物体下落的时间和距离,计算出重力加速度的数值。
力学基本测量工具简介

第三章 常用仪器的使用及说明§3—1 力学基本测量工具简介力学的基本物理量包括长度、时间和质量,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些基本量的测量工具。
1. 游标卡尺普通米尺的最小刻度是1mm ,因此使用米尺只能准确地测量到1mm ,为了更准确地测量长度,人们采用了游标装置。
游标卡尺的构造如图3-1-1所示,量爪同刻有毫米的主尺相连,游标框上附有游标,推动游标框可使游标连同量爪、测深直尺及推把沿主尺滑动。
当量爪紧靠时,游标的零点(即零刻度线)与主尺的零点相重合。
用游标卡尺测定物体长度时,用外量爪抓着被测物体,显然此时游标零点与主尺零点间距离就等于外量爪之间的距离,所以从游标零点在主尺上的位置,根据游标原理就可测出物体的长度(内量爪部分是用来测量物体的内部尺寸,如管的内径等),图中紧固螺钉是用来固定游标框的,防止游标框在主尺上滑动以便于读数。
图3-1-1游标卡尺的构造游标卡尺由主尺(米尺)和副尺(标有N 个刻度的游标尺)两部分组成。
主尺上的分度值1mm 与副尺上的分度值N N 1-mm 相差一个微小量Nx 1=∆mm 。
常见的三种卡尺分别为:101=∆x mm 、201=∆x mm 和501=∆x mm 。
如图3-1-2所示,副尺的10个分度值(游标尺刻度总长)与主尺的(101-)mm 重合。
故使用游标卡尺测长度时,读数可精确到110mm 。
例如:101mm 游标(也叫十分游标)§3—1 力学基本测量工具简介35图3-1-2 图3-1-3 游标上每个刻度与主尺相应刻度均差101=∆x mm ,当测量某物体长度时,先将被测物体一端和主尺的零刻度线对齐。
而另一端落在主尺的第k 和k+1个刻度之间(如图3-1-3所示,k=6, k+1=7),则物体长度L k L =+∆,L ∆为物体另一端距离第k 个刻度的距离。
由于游标与主尺的每个刻度的差值为x ∆,将两排刻度进行对比,必然可找到游标上某个刻度(设为第n 个)与主尺上某刻度重合或最为接近,如图3-1-3上4n =处与主尺最为接近,则140.410L ∆=⨯= ,而 4.64.06=+=∆+=L k L (mm) 一般而言,当游标上第n 个刻度与主尺某一刻度重合时,则主尺上第k 个刻度与游标零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L n x ∆=∆。
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测量

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测量测量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它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多个领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测量无处不在,从长短、重轻、面积、体积到温度、时间等各个方面都需要进行测量。
在七年级科学上册中,测量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从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单位、测量工具和测量误差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是指通过某种方法,把物理量的数值与规定的标准单位相比较,从而确定这个物理量的数值大小的过程。
其中,物理量是指描述物体或现象的性质的特征,例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等等。
而测量的结果则是对物理量进行量化的数值,它们通常使用标准单位表示,例如米、千克、秒、开尔文等等。
二、测量单位测量单位是指用来表示物理量大小的标准单位。
在国际上,通常使用国际单位制(SI)中的单位,SI中的七个基本单位是:米(m)、千克(kg)、秒(s)、安培(A)、开尔文(K)、摩尔(mol)、坎德拉(cd)。
其中,米、千克、秒分别对应于长度、质量和时间的测量单位。
在实践中,除了基本单位,还有一些常用单位,例如面积的测量单位是平方米(m²)、体积的测量单位是立方米(m³)等等。
三、测量工具测量中使用的工具有很多,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测量工具:1.尺子:用于测量长度的工具,通常有几十厘米或几米长的直尺,有刻度来表示长度。
2.天平:用于测量质量的工具,它可以测量物体的质量,也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质量大小。
3.温度计:用于测量温度的工具,通常使用水银温度计或电子温度计。
4.时钟:用于测量时间的工具,通常使用秒表或挂表。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专业的测量工具,例如电力电气测量中使用的万用表、示波器等。
四、测量误差在进行测量时,由于测量工具、测量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可能会存在误差。
误差是指实际测量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偏差。
常见的误差类型有以下几种:1.常规误差:由于测量环境、测量工具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2.系统误差:由于测量方法、仪器、观察者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初中物理实验的分类

初中物理实验的分类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物理学习者必须掌握的方法,概括一下,初中物理实验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测量型使实验⑴直接测量型:包括用刻度尺测长度、用量筒测固体、液体的体积、用天平测固体、液体的质量、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
使用这七种基本测量工具要注意它们的共同之处,并区分它们的不同之处。
⑵间接测量型:根据待测物理量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式,先测出式中其他量,然后算出该量。
包括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小灯泡的功率。
对这类实验,要在掌握其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分析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如何测量这些量,然后确定选择哪些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分析实验注意事项。
并会分析实验的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探究型实验通过一些实验现象,探索并总结物理规律。
包括探究固体的熔化过程、探究水的沸腾、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过程、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三、演示型实验根据实验装置的图文信息,说明研究什么;观察现象并能根据实验现象或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包括气体液化实验、真空铃实验、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液体对容器壁、底的压强实验、覆杯实验、浮力产生的原因实验、单摆、滚摆实验、扩散现象、分子引力实验、电磁感应。
四、设计型实验根据题目提出的问题,使用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实行实验设计,选择适当器材,规范地实行物理实验操作,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包括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测小灯泡的功率、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上海初中物理总复习全部知识点总结

物理中考知识点必备测量力与运动要点提纲一、初中物理常用物理量1.长度(l,s,h):测量工具:刻度尺;国际单位:米(m);2.质量(m):测量工具:托盘天平;国际单位:千克(kg);3.时间(t):测量工具:秒表、打点计时器、单摆(间接);国际单位:秒(s);4.温度(t、T):测量工具:温度计( 2 种);国际单位:开(K );常用单位:摄氏度(℃)5.体积(V):测量工具:量筒;国际单位:米3(m3);6.力(F、G、f、N):测量工具:弹簧秤、测力计;国际单位:牛(N);7.电流(I):测量工具:电流表;国际单位:安(A);8.电压(U):测量工具:电压表;国际单位:伏(V );9.电阻(R):测量方法:万用表(直接),伏安法(间接);国际单位:欧(Ω);10.电能(W):测量工具:电能表;主单位:千瓦·时(kw·h)。
二、常用单位的换算1 小时(h)=60 分(min )=3600 秒(s)2 厘米(cm)=103 毫米(mm)=106 微米(μm)=109 纳米(nm)1 米(m)=10 分米(dm)=102)=102 平方分米(dm2)=104 平方厘米(cm2)=106 平方毫米(mm2)1 平方米(m3)=103 立方分米(dm3)=106 立方厘米(cm3)=109 立方毫米(mm3)1 立方米(m注意:立方分米(dm3 )和升(L)等价,立方厘米(cm3)和毫升(mL )等价。
3 克(g)=106 毫克(mg)=109 微克(μg)1 千克(kg)=101 安培(A)=10 3 毫安(mA )=106 微安(μA)1 伏特(V)=10 3 毫伏(mV )=106 微伏(μV)6 焦(J)1 千瓦·时(kw·h)=3.6 ×10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 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初中物理仪器及其单价

初中物理仪器及其单价
初中物理实验室常用的物理仪器有许多,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仪器及其价格:
1. 火柴盒:火柴盒是一种简单而常见的物理实验用具,用于构建简易电路,进行电路实验。
价格通常为1-3元。
2. 直尺:直尺是一种用于测量长度的工具,常用于测量物体的尺寸和直线距离。
价格通常为2-5元。
3. 调节器:调节器是一种用于调整电流、电压和阻力的仪器,用于电路实验中的参数调节。
价格通常为3-10元。
4. 电池:电池是一种能够提供直流电源的装置,它常用于供电实验和电路实验。
价格根据容量和品牌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为1-10元不等。
5. 万用表:万用表是一种用于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等物理量的仪器,广泛用于电路实验和电学测量。
价格根据型号和品牌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为20-100元。
6. 倒立放大镜:倒立放大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常用于
进行光学实验和研究光学性质。
价格根据放大倍数和镜头质量的不同,通常为10-50元。
7. 电磁铁:电磁铁是一种通过电流激发磁场的装置,常用于进行磁学实验和探索磁场的性质。
价格根据大小和电磁铁质量的不同,通常为10-50元。
请注意,以上价格仅为参考,实际价格可能因区域和供应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常用量具及使用方法

常用量具及使用方法测量工具是工程师们在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能够帮助他们精确地测量尺寸、角度和其他物理量,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质量。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量具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1.卷尺:卷尺是最常见的测量工具之一,用于测量线段的长度。
使用时,先将卷尺的一端对准要测量的物体的一个边缘,然后将卷尺沿着物体的边缘滑动,直到另一端与物体的另一个边缘对齐。
读取卷尺上两个对齐线之间的刻度,即可得到物体的长度。
2.卡尺:卡尺是用于测量长度、宽度和深度的工具。
它通常由两个活动的腿组成,可以通过调节腿的间距来适应不同的测量需求。
使用时,将腿的一端放在要测量的物体上,然后通过调节另一端的位置,使其与物体的另一个边缘对齐。
读取卡尺上的刻度,即可得到物体的尺寸。
3.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是一种更准确的测量工具,常用于测量精密零件的尺寸。
它由一个固定刻度和一个可滑动的游标组成,游标可以通过旋转螺旋形的螺杆来调节。
使用时,将游标卡尺的两腿放在要测量的物体上,通过旋转螺旋形的螺杆,使游标尽量靠近物体的表面。
读取游标卡尺上的刻度,即可得到物体的准确尺寸。
4.角度量具:角度量具用于测量两段线段之间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量具包括量角器和角度尺。
量角器是一个半圆形的工具,其中一个腿与一个固定的刻度相连,另一个腿可以活动。
使用时,将量角器的一个腿放在两段线段的交点上,打开另一个腿,直到它与两段线段的一条相重合。
读取量角器上的刻度,即可得到两段线段的夹角。
角度尺则是一个固定的角度,通常用于测量直角或其他特定的角度。
5.深度规:深度规是用于测量孔的深度的工具。
它通常由一个带有刻度的杆和一个可调节的止动环组成。
使用时,将深度规的杆插入孔中,然后通过调节止动环的位置,使其与孔的底部对齐。
读取深度规上的刻度,即可得到孔的深度。
6.卡规:卡规是用于测量外径、内径和间距的工具。
它由两个可调节的腿组成,可通过调节腿的间距适应不同的测量需求。
使用时,将卡规的两腿放在要测量的物体上,通过调节腿的位置,使其与物体的边缘对齐。
初中物理竞赛仪器

初中物理竞赛仪器
一、力学实验仪器
1. 秒表:用于测量时间间隔。
2. 杠杆:研究杠杆平衡条件。
3. 滑轮:研究滑轮的工作原理。
4. 斜面:研究斜面机械效率。
5. 自由落体仪: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6. 气垫导轨:研究物体在导轨上的运动。
二、光学实验仪器
1. 光学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或细胞。
2. 透镜组:研究透镜的成像规律。
3. 三棱镜:研究光的色散。
4. 平面镜:研究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5. 光具座:研究小孔成像、凸透镜成像等。
三、电学实验仪器
1. 电流表:测量电流强度。
2. 电压表:测量电压。
3. 电阻箱:调节电阻值。
4. 电动机模型:研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5. 滑线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阻值。
6. 电池组:提供电源。
7. 示波器:观察波形。
四、磁学实验仪器
1. 磁铁:研究磁场的存在和性质。
2. 电磁铁:研究电流产生磁场。
3. 电磁继电器:研究电磁感应的应用。
4. 发电机模型:研究发电机的原理。
5. 洛伦兹力演示仪:研究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五、声学实验仪器
1. 音叉:研究音调、响度和音色的特性。
2. 扬声器:研究扬声器的发声原理。
3. 超声波发射器与接收器:研究超声波的应用。
4. 声速测量仪: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5. 多普勒效应演示仪:演示多普勒效应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常见物理量的测量工具
1.长度:刻度尺(直尺、卷尺)(特殊测量方法:棉线、滚轮、刻度尺间接测量)
2.液体或固体体积:量筒、量杯,规则固体可用刻度尺
3.质量:天平(实验室)、电子秤、杆秤、磅秤(日常生活),弹簧测力计间接测量
4.时间:秒表、钟
5.速度:速度计(汽车上),平均速度:尺(皮尺)、钟表(秒表)
6.温度:液体温度计(实验室用);体温计(测体温);寒暑表(测气温)
7.力(重力、拉力、摩擦力、浮力):弹簧测力计
8.液体的密度:密度计;天平、量筒;或弹簧测力计、量筒
9.固体的密度:天平、量筒;或弹簧测力计、量筒
10.液体的压强:压强计大气压:气压计(水银气压计即托里拆利实验和无液气压计)
11.电流:电流表电压:电压表电阻:电流表和电压表(伏安法)或欧姆表。
12.电功:电能表
13.电功率:伏安法或电能表、秒表
14.直接测量型实验有10种基本仪器、仪表:钟表(或停表)、刻度尺、温度计、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电能表.要求学生会根据测量范围选合适量程和根据精确程度先最小分度值,会正确操作与读数,能判断哪些是错误的操作.每种仪器测量前:都要认真观察所使用的仪器零刻度线的位置(调零)、最小分度值和测量范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