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警官学院公安法律专业形式逻辑试题及答案
20XX年广东招警行测逻辑判断试题详解

20XX年广东招警行测逻辑判断试题详解判断推理是广东招警行测考试中的考察难点,在试题中提高逻辑判断能力是备考的关键。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广东招警行测逻辑判断试题,供考生备考练习。
广东招警行测逻辑判断试题(一)1.某产品滞销或者是因为质量不好,或者是因为价格太高,或者是因为广告促销没有做好;经分析该产品质量很好。
那么( )。
A.该产品滞销是因为价格太高B.该产品滞销是因为广告促销没有做好C.该产品滞销或者是因为价格太高,或者是因为广告促销没有做好D.该产品滞销既不是因为价格太高,也不是因为广告促销没有做好2.教师把双手伸进围棋匣子,然后双手握拳各执一子,让同学猜哪只手里有黑子。
假设教师说了四句话,其中三句是真的,一句是假的。
(1)右手肯定不是黑子。
(2)或者左手是黑子,或者右手是黑子。
(3)如果左手是黑子,则右手就不是黑子。
(4)左手、右手都是黑子。
则假话是( )。
A.(1)B.(2)C.(3)D.(4)3.在人事科科长人选问题上,某局决定由单位全体工作人员投票产生,得票前三名作为候选人。
每人只需在本局职工名单上打勾即可。
计票组发现,刚毕业的张浩没有打任何人的勾;凡是对赵杰打勾的人,王明对这些人都打了勾;没有得全票的人李紫露都打了勾。
由此可以推出( )。
A.王明与李紫露相互没打勾B.王明与李紫露相互打了勾C.王明选了李紫露,但是李紫露没选D.王明没选李紫露,但是李紫露选了王明4.任何小说在写完之前,都和作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总是努力使它完美无缺。
而一旦出版之后,一切可用的心血都已用尽,个人已再无力量去改动它,剩下的事情就是让别人去评说。
由此可以推知( )。
A.任何小说都不是完美无缺的B.小说作者能做的就是把小说写好C.小说作者不关心别人的评说D.出版之后的小说与作者无关5.想从事媒体工作的学生都报考新闻与传播专业。
李金报考了新闻与传播专业,他一定想从事媒体工作。
下述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断?( )A.所有报考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都想从事媒体工作B.有些媒体的记者是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毕业生C.想从事媒体工作的学生有些报考了新闻与传播专业D.只有新闻与传播专业毕生的学生,才有资格从事媒体工作广东招警行测逻辑判断试题答案1.C规则推演型题目。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律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法律制度B. 法律关系C. 法律思维D. 法律行为答案:C2. 下列哪个原则是法律逻辑学中的“非矛盾原则”?A. 同一事物既是白的又是黑的B. 同一事物不能同时是白的又是黑的C. 同一事物可以是白的,也可以是黑的,取决于观察角度D. 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可以是白的和黑的答案:B3. 在法律逻辑中,什么是“假言命题”?A. 一个命题包含两个或更多部分B. 一个命题表明两个或更多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C. 一个命题表明一个条件和在该条件下的结果D. 一个命题表明一个事物的存在或属性答案:C4. “如果A,则B”这种命题形式在法律逻辑中属于什么?A. 条件命题B. 因果命题C. 选择命题D. 假设命题答案:A5. 在法律逻辑中,“归谬法”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推理?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逆向推理D. 无效推理答案:A6. 下列哪个选项是法律逻辑中的“排中律”?A. 一个命题可以既是真的又是假的B. 一个命题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C. 一个命题的真假取决于上下文D. 一个命题没有真假之分答案:B7. 在法律逻辑中,“充足理由律”要求什么?A. 每个命题都需要有一个原因B. 每个命题都需要有一个结果C. 每个有效的论证都需要有充足的理由或证据支持D. 每个无效的论证都不需要理由或证据支持答案:C8. “如果A,则B”且“非B”,根据法律逻辑,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A. A是真的B. A是假的C. 无法确定A的真假D. A和B的真假无关答案:B9. 在法律逻辑中,什么是“归纳推理”?A. 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B. 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C. 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D.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答案:B10. 下列哪个选项是法律逻辑中的“类比推理”?A. 从已知事实推断未知事实B. 从一般规则推断特殊情况C. 从一种情况推断另一种相似情况D. 从一种逻辑结构推断另一种逻辑结构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逻辑学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A. 法律解释B. 法律推理C. 法律制定D. 法律执行答案:A, B, C2. 下列哪些原则属于法律逻辑学的基本原则?A. 非矛盾原则B. 排中律C. 充足理由律D. 因果律答案:A, B, C3. 在法律逻辑中,哪些命题形式属于复合命题?A. 条件命题B. 联言命题C. 选言命题D. 假言命题答案:A, B, C, D4. 法律逻辑中的演绎推理方法包括哪些?A. 直接演绎B. 间接演绎C. 归谬法D. 类比推理答案:A, B, C5. 在法律逻辑中,归纳推理的方式有哪些?A. 完全归纳B. 不完全归纳C. 统计归纳D. 类比归纳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法律逻辑学是研究法律规范和法律关系如何通过逻辑方法得到合理解释和应用的学科。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法律逻辑学试题一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 分)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 ,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C )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B. 对称但非传递C.非对称但传递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D )。
A.主项和谓项B. 主项和量项C. 谓项和联项D. 量项和联项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A )。
A. 主、谓项都周延B. 主、谓项都不周延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D )。
A. ASB. EC. ED. IS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A )。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D )。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C. 某甲或某乙有罪D. 某甲或某乙无罪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C )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B. 某甲可能是凶手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D )。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D. 或然性推理9.“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2)

.法律逻辑学试题一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分)1,在 " 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 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 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 _时 , 它才是假的 ; 在其它情况下 , 它都是真的 .3, 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 .4, 在 " 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这一定义中 , 被定义项是刑法 ,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1. 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 C )关系。
A. 即对称又传递B.对称但非传递C. 非对称但传递D.即非对称又非传递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D )。
A. 主项和谓项B.主项和量项C. 谓项和联项D. 量项和联项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 A )。
A.主、谓项都周延B.主、谓项都不周延C.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D. 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 D)。
A. ASB. EC. ED. IS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 A )。
A. 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B.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C.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D.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D )。
A.某甲和某乙都有罪B.某甲和某乙都无罪C.某甲或某乙有罪D. 某甲或某乙无罪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 C )为真。
A.某甲必然是凶手B.某甲可能是凶手C.某甲可能不是凶手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D )。
A.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B.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C.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D. 或然性推理9.“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
法律逻辑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法律逻辑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法律逻辑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1. 法律逻辑中,以下哪项不是演绎推理的基本形式?A. 肯定前件B. 否定后件C. 选言推理D. 条件推理答案:C2. 以下哪项是有效的法律逻辑推理?A. 如果张三犯罪,则张三会被判刑。
张三被判刑,所以张三犯罪。
B. 如果张三犯罪,则张三会被判刑。
张三犯罪,所以张三会被判刑。
C. 如果张三犯罪,则张三会被判刑。
张三不会被判刑,所以张三没有犯罪。
D. 如果张三犯罪,则张三会被判刑。
张三没有犯罪,所以张三不会被判刑。
答案:B#### 二、简答题1. 请简述法律逻辑中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
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它依赖于观察和经验,旨在从具体的事实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演绎推理则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它基于逻辑规则和前提,如果前提为真,则结论必然为真。
归纳推理的结果不一定是确定的,而演绎推理的结果在逻辑上是确定的。
2. 描述法律逻辑中的同一律及其在法律实践中的意义。
同一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指出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概念或命题必须保持一致性。
在法律实践中,同一律要求法律解释和应用必须保持一致,以确保法律的稳定性和公正性。
这有助于防止法律解释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保障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 三、案例分析题案例:李某因涉嫌盗窃被警方逮捕,警方在李某家中发现了失窃物品。
李某辩称物品是其合法购买的,但无法提供购买凭证。
请运用法律逻辑分析李某是否构成盗窃罪。
分析:根据法律逻辑中的因果关系原则,要证明李某构成盗窃罪,需要证明李某的行为与失窃物品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
警方在李某家中发现失窃物品,这构成了李某涉嫌盗窃的初步证据。
然而,李某辩称物品是合法购买的,这提出了一个反证。
在没有其他证据支持李某的辩解,且李某无法提供购买凭证的情况下,根据法律逻辑中的排除合理怀疑原则,李某的辩解不足以排除其盗窃的嫌疑。
因此,根据现有证据,李某构成盗窃罪的可能性较大。
(完整版)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经典)

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1)定义过宽 (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4)(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_____p→g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1)大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 (4)两否定推结论8,"p∨g"的等值判断(3 )(1) p→g (2) p∨g (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1)p∧q (2) p∨q (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6套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试题1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 ),逻辑变项是( )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 )而后件( )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 ),( )和(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 ),种差是( ) ,邻近属概念是( ).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 )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1)大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 (4)两否定推结论8,"p∨g"的等值判断( )(1) p→g (2) p∨g(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 )(1)p∧q (2) p∨q(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2,推理与论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3,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四、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共同犯罪就是几个人共同犯罪。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概念一、填空题1.在一个正确的划分中,“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属种关系,而“子项”与“子项”之间具有全异关系。
2.从“属加种差”的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负判断是否定某一判断的判断”中,“否定某一判断的”是种差,“判断”是属。
二、单选题1.“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判断的主项“犯罪”是(B )。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D、负概念2.“安顺位于贵州”这句话中的“安顺”与“贵州”这两个词项外延之间具有( D )A、真包含于关系B、真包含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3.下列各句属于逻辑划分的是(B)A、选言判断分为选言肢和选言联结项B、命题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C、直言命题分为主项和谓项D、论证分为的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4.“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定义,则(A)A、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5.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B )A、把“律师”概括为“先进律师”B、把“刑法”概括为“法律”C、把“中级人民法院”概括为“高级人民法院”D、把“判断”概括为“推理”。
6.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是(D )A、交叉关系B、全同关系C、真包含关系D、全异关系7.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勇敢、勤劳的民族”这句话中,“中华民族”是( C )。
A、非集合概念、正概念B、非集合概念、正概念C、集合概念、正概念D、集合概念、负概念8.设a为“《三国演义》”,b为“《鲁迅全集》”,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为( C )。
A、a真包含于bB、b真包含aC、a与b全异D、a与b全同9.下列属于逻辑划分的是( B )。
A、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B、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C、关系判断分为关系项、关系者项和量项D、定义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双选题1.在“新闻报导应该是实事求是的”这个判断中,“新闻”是( B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警官学院公安、法律专业 《形式逻辑》试卷(B)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 判断题(指出下列论断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写“对”,不正确的写“错”。每题1分,共10分)
1、“教师在人民群众中享受着崇高的威信,我要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这段议论中的两个“教师”都是集合概念。( 错 ) 2、“干部”和“农民”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 错 ) 3、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来实现的。( 对 ) 4、“所有的同学都不是不认真学习的”这个判断的主谓项都是周延的。( 对 ) 5、如果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所有的选言支是真的,那么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 对 ) 6、“SIP”换位简单换位,其换位后的判断是“PIS”。( 对 ) 7、定义就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错 ) 8、演绎推理是以一般原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错 ) 9、根据矛盾律,两个互相反对的判断必然有一个是真的。( 错 ) 10、证明就是说明事物客观性的判断。( 错 )
二、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思维的结构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C )。 A、思维的内容 B、逻辑常项 C 、变项 D、语言表达形式
2、“人民警察”这个概念可以概括为( C )。 A、人民卫士 B、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C、公务员 D 、职员
3、“没有一个犯罪分子不是危害社会的”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B )。
A、特称判断 B、全称肯定判断 C、单称判断 D、全称否定判断
4、“北京在武汉的北面”和“北京和武汉都是大城市。”这两个判断( C )。
A 、都是关系判断 B、都是联言判断 C、前者是关系判断,后者是联言判断 D、前者是联言判断,后者是关系判断
5、已知“SEP”为假,可必然推出( C )。 A、SAP真 B、SAP 假 C、SIP 真 D、SOP真 6、对于A.B两个概念,如果所有A都是B,并且有些B是A,那么A、B两个概念具有( B )。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7、“在铁铁欣赏弹弹”这个关系判断中,“欣赏”这一关系是( B )。 A、对称关系B、非对称关系 C、反对关系 D、全异关系 8、“小王是转业军人”与“小王不是转业军人”,这两个性质判断( C )。
A、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B、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C、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D、可以同真,也可以同假
9、“大学生必须遵守法律”为真,可必然推出( C )。 A、“大学生必须不遵守法律”为真 B、“大学生可以遵守法律”为假 C、“大学生可以遵守法律”为真 D、“大学生可以不遵守法律”为真
10、以“大学毕业生都是高素质的人才”这个判断为真进行推理,可必然推出 D
A、“大学毕业生都不是高素质的人才”为真 B、“有些大学毕业生是高素质的人才”为假 C、“有些大学毕业生不是高素质的人才”为真 D、“有些大学生不是高素质的人才”为假
三、多项选择(在每题的五个备选的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
1、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有( ABDE )。 A、定义 B、划分 C、分解 D 、限制 E概括 2、直言判断的直接推理有( AD )。 A、判断对当关系推理 B、类比推理 C、间接推理 D、直言判断变形推理 E、假言推理
3、下列具有不相同的逻辑常项的判断形式组是( ADE )。 A、SAP与SIP B、SIP 与 PIS C、P←Т与F←Y D、SEP与SOP E、P←R与Y~U
4、从“公民必须遵守纪律”,可必然推出( CE )。 A、并非“公民必须不遵守纪律” B、并非允许“公民遵守纪律” C、允许“公民遵守纪律 ” D、允许“公民不遵守纪律” E、并非允许“公民不遵守纪律”
5、“在性质判断中,主项和谓项都周延的判断有( BE )。 A、全称肯定判断 B、全称否定判断 C、特称肯定判断 D、特称否定判断 E、单称否定判断
四、简述题(指出下列推理是何种推理,并说明是否有效,写出其推理形式。(每题6分,共10题,60分)
1、犯罪分子的行为既是违法的,又是缺德的。所以犯罪分子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2、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所以,所有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3、公民都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所以不允许公民不遵守国家法律。 4、刘一农揭发了王大山的犯罪事实,所以,王大山揭发了刘一农的犯罪事实。
5、并非所有违法者都是犯罪分子,并非有的犯罪分子不是危害社会的,所以,有的危害社会的不是违法者。
6、所有的大学生都是知识分子,王萧萧是知识分子,所以,王萧萧是大学生。
7、不讲道德不可能不损害他人利益,所以,不讲道德必然损害他人利益,,
8、此盗窃案要么是内盗,要么是外盗;根据调查此盗窃案不是外盗,所以,此盗窃案是内盗。
9、只有有伤害他人的故意,才会犯故意伤害罪;李某没有伤害他人的故意,所以,李某没有犯故意伤害罪。
10、如果大满的行为构成抢劫罪,那么他使用了暴力或暴力威胁夺走了他人财物。根据调查,大满没有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夺走他人财物。由此可见,成大的行为不构成抢劫罪。 五、分析题(10分) 朝星贸易公司的保险柜被盗窃,经过公安局侦查人员的侦查,查明作案者是凛凛、统统、安安、絮絮中的一个人。于是这四个人作为犯罪嫌疑人接受讯问。在讯问中这四个人的口供如下: 凛凛:我没有作案时间,我不可能作案。 统统:絮絮是罪犯。 安安:是统统盗窃了公司的钱财。 絮絮:统统与我有仇,他在陷害我。 假定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说假话,请问罪犯是谁?并请写出分析证明的过程。
广东警官学院公安、法律专业 《形式逻辑》试题(B)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指出下列论断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写“对”,不正确的写“错”。每题1分,共10分)
1、错 2、错 3、对 4、对 5、对 6、对 7、错 8、错 9、错 10、错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10分)
1、C 2、C 3、B 4、C 5、C 6、B 7、B 8、C 9、C 10、D 三、多项选择(在每题的五个备选的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
1、ABDE 2、AD 3、ADE 4、CE 5、BE
四、简述题(指出下列推理是何种推理,并说明是否有效,写出其推理形式。(每题6分,共10题,60分) (评分标准:指出推理形式1分,是否有效1分,写出推理形式1分,说明是否有效的理由3分)
1、联言推理。有效,因为联言推理的前提联言判断真,推出的结论必真。其推理形式是 P∧q→q 2、换位法推理。无效,因为违反了换位法推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到结论中不得周延”的规则。其推理形式是:SAP→PAS。 3、规范判断对当关系推理。有效,因为规范判断对当关系推理矛盾关系可以由真推假。其推理形式是:必须P→不允许不P。 4、关系推理。无效,因为“揭发”是非对称关系,推不出必然结论。其形式是:aRb→bRa。 5、三段论推理。无效,因为违反了三段论推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到结论中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大项扩大周延的逻辑错误。其形式是:POM,MAS→SOP。 6、三段论推理。无效,违反了三段论推理“中项必须周延一次”的规则,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其形式是:PAM,SAM→SAP。 7、模态对当关系推理。有效,因为模态对当关系推理矛盾关系可以由假推真,即知道一个判断假就可必然推出另一个判断真。其推理形式是:必然不P→不可能P 8、不相容选言推理。有效,因为符合不相容选言推理“肯定一个选言支,就要否定剩下的选言支”的规则。其推理形式是: 要么P,要么q; 非q; ——————— 所以P; 9、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效,符合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就可
否定后件“的规则。其推理形式是:(P←q)∧ P__→q__。 10、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效,因为符合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的规则。其推理形式是:
(P→q)∧q__→P__。
五、分析题(10分。评分标准:指出罪犯是统统,4分;分析论证全面准确6分;比较准确4—5分,不够准确1—3分)
罪犯是统统。分析论证如下: 根据矛盾律,可确定说假话人在统统和絮絮中。由于确定说假话的人在统统和絮絮中,可推知凛凛和安安说的是真话,由此又可推知,凛凛不是作案者,统统是作案者,因为安安说的是真话,从他的话中也推知统统是作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