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信息学院模电答案作业题_第五篇

合集下载

东南大学信息学院模电答案作业题第四章

东南大学信息学院模电答案作业题第四章


2
gm
(RD
//
RL
)

Avd2
5.4
gm 2
n COXW
2l
ID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16mS

Avc2

-
gm (RD // RL ) 1 2g m RSS

-0.47,
K CMR
Avd2 Avc2
5.4 11.5 0.47
vO Avd2vid Avc2vic 5.4 10 -0.47 5 51.65mV

R2 ) )rce3
(1
100 0.51
) 36 1.02MΩ
0.51 0.78 1.8 //(13 0.85)
4-55 图P4-55所示电路中,各双极性晶体管的参数均为β=100,|VA|
=100, |VBE(on)|=0.7V, rbb' =0, 场效应管参数也都相同,
作业
第四章
4-1
4-6: 略(方法:先画直流通路,再根据饱和模式下IDQ和VGSQ 之间的关系解方程,得到IDQ) 4-7
直流通路
交流通路
Rs
T
+
+
R4 RL vo
vs
R1 R2
-
-
直流通路: 隔直流电容和旁路电容开路,电感短路。 交流通路: 隔直流电容和旁路电容短路,扼流圈等大电感开路,独立的直流 电压源短路,独立的直流电流源开路。
解: (1 )RE (RB1 // RB2 )

I CQ

RB1 RB1 RB2
VCC
RE
- 0.7V

模电课后答案

模电课后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1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1.9测得放大电路中六只晶体管的直流电位如图P1.9所示。

在圆圈中画出管子,并说明它们是硅管还是锗管。

图P1.9解:如解图1.9。

解图1.9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习题2.5在图P2.5所示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β=80,ber =1kΩ,20iU mV = ,静态时0.7BEQ U V =,4CEQ U V =,20BQ I A μ=。

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在括号内打“√”和“×”表示。

(1)342002010uA -=-=-⨯ (×) (2)4 5.710.7uA =-=- (×) (3)8054001u A ⨯=-=- (×) (4)80 2.52001uA ⨯=-=- (√) (5)20120i R k k =Ω=Ω (×) (6)0.7350.02i R k k =Ω=Ω (×) (7)3i R k ≈Ω (×) (8)1i R k ≈Ω (√) (9)5OR k =Ω (√) (10) 2.5O R k =Ω (×)(11)20S U mV ≈ (×) (12)60SU mV ≈ (√)2.7电路如图P2.7所示,晶体管的β=80 ,'100bb r =Ω。

分别计算L R =∞和3L R k =Ω时的Q 点、uA 、i R 和o R 。

解:在空载和带负载情况下,电路的静态电流、be r 均相等,它们分别为:22CC BEQBEQ BQ bsV U U I A R R μ-=-≈1.76CQ BQ I I mA β=≈'26(1)1.3be bb EQmVr r k I β=++≈Ω 空载时,静态管压降、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分别为:6.2CEQ CC CQ c U V I R V =-≈; 308c ubeR A r β=-≈-// 1.3i b be be R R r r k =≈≈Ω; 93beusube sr A A r R ≈⋅≈-+5o c R R k ==Ω3L R k =Ω时,静态管压降、电压放大倍数分别为:(//) 2.3LCEQ CC CQ c L L cR U V I R R VR R =-≈+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容易理解(//)115c L u be R R A r β=-≈- 34.7be us ube sr A A r R ≈⋅≈-+ // 1.3i b be be R R r r k =≈≈Ω 5o c R R k ==Ω。

模电考试题及答案

模电考试题及答案

模电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在模拟电路中,三极管的主要作用是()。

A. 放大信号B. 整流C. 滤波D. 调制答案:A2.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输入阻抗是()。

A. 0B. 1ΩC. 1kΩD. 无穷大答案:D3.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若要增大输出电压,应增大()。

A. 集电极电阻B. 发射极电阻C. 基极电阻D. 电源电压答案:A4. 差分放大电路的主要优点是()。

A. 放大差模信号B. 抑制共模信号C. 增加输出电压D. 减小输入阻抗答案:B5. 负反馈可以()。

A. 增加放大倍数B. 减小非线性失真C. 增加输入阻抗D. 减小输出阻抗答案:B6. 场效应管的控制量是()。

A. 电压B. 电流C. 电荷D. 电场答案:D7. 在模拟电路中,为了减少噪声,通常采用()。

A. 增加电源电压B. 减小电源电压C. 增加信号源阻抗D. 减小信号源阻抗答案:D8.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范围受到()的限制。

A. 电源电压B. 输入电压C. 负载电阻D. 放大倍数答案:A9. 为了使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工作在放大区,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应满足()。

A. V_BE > 0.7VB. V_BE < 0.7VC. V_BE = 0.7VD. V_BE ≥ 0V答案:A10. 理想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为()。

A. 0VB. 0.7VC. 1VD. 2V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在共基极放大电路中,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相位______。

答案:相同1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差模输入阻抗是指两个输入端之间的阻抗,而共模输入阻抗是指两个输入端对地的阻抗,理想情况下,差模输入阻抗应为______,共模输入阻抗应为无穷大。

答案:无穷大13. 场效应管的跨导定义为输出电流与输入电压之间的比值,即 g_m = ______。

答案:I_D / V_GS14. 为了提高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可以在三极管的基极与信号源之间串联一个______。

模电作业答案

模电作业答案

模电作业答案【篇一:模电补充作业及答案1】并标出幅值。

,二极管导通电压。

试图(a)【解题过程】【3-2】电路如图(a)所示。

设输入信号通压降可以忽略不计,试分别画出输出电压,的波形。

,二极管导图 (a)【解题过程】在图(a)所示电路中,当二极管断开时,二极管两端的电压等于所以当时,二极管截止,当时,二极管导通,由此画出输出电压的波形如图(b)所示。

图 (b)【3-3】写出图所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d=0.7v。

图【解题过程】uo1≈1.3v,uo2=0,uo3≈-1.3v,uo4≈2v,uo5≈1.3v,uo6≈-2v。

【3-4】电路如图(a)所示。

设电路中的二极管为硅管,输入信号,,电容器c对交流信号的容抗可以忽略不计,试计算输出电压的交流分量。

图 (a)【解题过程】因为二极管电路中同时存在较大的直流电源和微变的交流信号,应首先假设交流信号为零(),对电路进行直流分析。

在图(a)电路中,当令、电容器c开路时,采用二极管的恒压模型计算出流过二极管的直流电流由此可估算出二极管的动态电阻。

然后利用二极管的微变等效模型分析计算其交流分量。

在进行交流分析时,令直流电源和电容器c短路,二极管d用交流等效电阻rd代替。

此时,图(a)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

图 (b)由图(b)可得输出电压交流分量为。

【3-5】已知图所示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z=6v,最小稳定电流izmin=5ma,最大稳定电流izmax=25ma。

(1)分别计算ui为10v、15v、35v三种情况下输出电压uo的值;(2)若ui=35v时负载开路,则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图【解题过程】故 uo?rl?ui?3.33v r?rl同理,当ui=15v时,稳压管中的电流仍小于最小稳定电流izmin,所以uo=5v当ui=35v时, izminiz izm,uo=uz=6v。

(2)idz?(ui?uz)r?29ma>izm=25ma,稳压管将因功耗过大而损坏。

模电试卷5答案

模电试卷5答案

宿迁学院20 —20 学年第 学期 《模拟电子技术》期末试卷5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选择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 d , c 2. __a_, _e__ 3. __a__, __c__ 4. b 5. b , _b__,__a__ 6. c

7. __a__和 c 8. __b___ 9. __b__, a

二、计算题(共10分) 解:(1)a图构成反向比例运算;b图构成减法运算。(4分)

(2)0114fIRuuVR (3分)

021211(1)4ffIIRRuuuVRR (3分) 三、分析题(共26分) 1.解:(1)图(a)中采用了电压串联负反馈,图(b)中采用了电流并联负反馈。(8分)

(2) 在图(a)中,00211uFsfuuRAuuR (2分)

在图(b)中,00211IFsfIIRAIIR (2分) 2.解:(1) 图(a)能振荡。10.7962fKHzRC (5分) 图(b)能振荡,12121232fKHzCCLCC (5分)

(2) 图(a)中组成选频网络的元件:R,C (2分) 图(b)中组成选频网络的元件:C1,C2,L (2分) 四、作图题(共22分) 解:(1)1101011212PRuuuRR

01101110 5 10 5PPuVuVuVuV (4分)

0201031(0)tcuudtuRC

0 02(1)10uV 1 02(2)0u (4分) (2)

(6分) 2.解:

(8分) 五、综合题(共26分) 1.解:(1)2124BBccBBRuVVRR

1BBEQEQBuuImAR 1CQEQIImA 33CQBQIIA ()3.9CEQccCQCBuVIRRV (6分) (2)

(6分) (3) '120112(//////)(//////).....mgsDBBbeumDBBbeigsguRRRruAgRRRruu

东南大学微机课外作业

东南大学微机课外作业

《微机系统与接口》课程作业(2008-2009)(标清题号 无须抄题)习题一(第1章)1.写出下列二进制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设字长为8位):⑴ +010111 ⑵ +101011⑶ -101000 ⑷ -1111112.当下列各二进制分别代表原码、反码和补码时,其等效的十进制数值为多少?⑴ 00001110 ⑵ 11111111⑶ 10000000 ⑷ 100000013.已知1x =+0010100,1y =+0100001,2x =-0010100,2y =-0100001,试计算下列各式。

(字长8位)⑴ []11x y +补 ⑵ []12x y −补 ⑶ []22x y −补⑷ []22x y +补 ⑸ []122x y +补 ⑹ []22/8x y +补4.用补码来完成下列计算,并判断有无溢出产生(字长为8 位):⑴ 85+60 ⑵ -85+60⑶ 85-60 ⑷ -85-605.在微型计算机中存放两个补码数,试用补码加法完成下列计算,并判断有无溢出产生:⑴ []x 补+[]y 补=01001010+01100001⑵ []x 补-[]y 补=01101100-010101106.分别将下列十进制数变为压缩和非压缩BCD 码(1) 8609 (2)53247. 下列BCD 码表示成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1)01111001B (2)10000011B8.写出下列字节量对应的ASCII 代码(字符,控制码或符号含义,例如65=41H=’A’)(1)51 (2)65H (3)7FH (4)0ABH (5)0C6H9. (AL )=01110010B , (DL )=01011100B ,试分别指出(AL )与(DL )相加和相减后CF 、AF 、OF 、SF 及ZF 的状态。

10.知当前段寄存器的基址(DS )=021FH ,(ES )=0A32H ,(CS )=234EH ,则上述各段在存储器空间中物理地址的首址及最大末地址是什么?11.基址和偏移地址为3017:000A (H )的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是什么?如果段基址和偏移地址是3015:002A (H )和3010:007A (H )呢?说明结论。

模电第5章习题解答 哈工大

模电第5章习题解答 哈工大

Ri
Ui U i g mU gs Rs2 Rg

Rg 3Rg 3M g m Rs2 1 1 g m ( Rs1 Rs2 )
上式在变换过程中,使用了Ui U gs g mU gs ( Rs1 Rs2 ) 这一关系,略去了 I i 在 R s2 上 的压降。
Ro Rd 10k
U i U gs U o g mU gs Rd
Au gm Rd
对转移特性曲线方程式求导数,可得
gm
2 Up
I DSS I DQ 0.69mS
A u =-6.9 3. CS 开路时的电压放大倍数 CS 开路实际上就是电路出现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增益下降。如果没有学习反馈, 仍然可以用微变等效电路法求解。放大电路微变等效电路如解图 5-4(b)。
U GSQ 2k I DQ
2 I DSS U (1 GS ) 1mS UP U GS(off)
gm
Au
g m Rd 1 10 3.33 1 g m Rs 1 1 2 Ri Rg 1M
Ro Rd 10k 3. 为显著提高|A u |,应在 R 两端并联旁路电容。
U GS U G U S
VDD Rg2 Rg1 Rg2
U GS 2 ) UP
I D Rs
U DS V DD ( R Rd ) I D
I D I DSS (1
上述三个方程联立求解,可得两组解: 第一组:ID =0.46mA UGS= -0.6V 第二组:ID2 =0.78mA UGS2 = -3.8V<Up 第二组数据不合理,故工作点为:ID =0.46mA ,UGS= -0.6V 2. 用微变等效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 微变等效电路如解图 5-4(a);

中南大学模电作业答案第五章

中南大学模电作业答案第五章
当β(1+β)>>3时
I I I 100 A C1 C2 R
3
已知β1=β2=β3=100。各管的UBE均为0.7V,试求IC2的值。
V U U CC BE2 BE1 I 100 A R R
IC0 I C1 I C I E2 I E1
I C I I I I I I R C0 B2 C0 B1 C
' L ' L CC CC c L
静态时T1管和T2管的集电极电流和集电极电位分别为
V U EE BEQ I I I I 0 . 265 mA CQ1 CQ2 CQ EQ 2 R e
' ' V V I R 3 . 23 V CQ1 CC CQ L
V V 15 V CQ2 CC
2
已知所有晶体管的特性均相同,UBE均为0.7V。 试求IC1、IC2各为多少。
V U U CC BE4 BE 0 I 100 A R R
3 I 3 I C B I I I I I R C0B3 C0 1 C ( 1 )
2 IC 2 IR 3
R 2 R 20 k o c
5
已知一个集成运放的开环差模增益Aod为100dB,最大输出 电压峰值UoM=±14V,分别计算差模输入电压uI为 10μ V、100μ V、1mV、1V和-10μ V、-100μ V、-1mV、 - 1V时的输出电压uO。
解:根据集成运放的开环差模增益,可求出开环差模放大倍数
解:(1)在忽略二极管动态电阻的情况下
A u1
r be 3 R c1 ∥ 2 r b e1
Rc2 A u2 rbe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已知其基本放大器的Ri=2k, R'L=2k,Ro=50k,Av=100,电压反馈系数kfv=0.1,信号 源内阻Rs=1k,试计算Rif、Rof、Avfs。
解:
F 1 kfv Av 11 Rif FR i 22 k
R of
R of Fst
R of 1 kfv Avst
5-9 在图P5-9所示的多级放大器交流通路中,应如何接入反馈元 件,才能分别实现下列要求;(1) 电路参数变化时,vo变化不 大,并希望有较小的输入电阻Rif,(2) 当负载变化时,io变化 不大,并希望放大器有较大的输入电阻Rif。
(1):施加电压并联负反馈; (2):施加电流串联负反馈。
5-10
wd
104
jA
105
106
107
108
-45º -90º -135º -180º -225º -270º
ωdAvd1kIfvωp215010 60.01130
f (MHz)
f (MHz)
2020
演讲完毕 谢谢观看
电路施加简单电容补偿,试求补偿后 w d (主极点角频率)
的最大值。
解: (1)
A/dB
100
80
60
40
18 104
105
106
107
108
f (MHz)
jA
-45º -90º -135º -180º -225º -270º
f (MHz)
j=22.5º
(2)
A/dB
100 80 60 40 18
AvRs
(1
Ro RL
)
Av
R of
4.55
k
Avfs
R if R if R s
Avf
R if R if R s
Av 1 kfv Av
8.7
5-20 试判断图P5-20所示电路的反馈类型,并在满足深度负反 馈条件下,求反馈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和源电压增益。电 容CE对交流旁路。
作业
第五章
5-2
×+
电压并联负反馈
+
×
电流并联正反馈
+
+
+
×
电流串联正反馈
+
×
电流并联负反馈
+

+
电压串联正反馈
vo1 电流串联负反馈 vo2 电压串联负反馈
+
×-
电压串联负反馈
-

-
电压串联负反馈
5-3 图P5-3所示放大器电路中,试问有否反馈作用(单级或两 级)?为什么?图中,电容C对信号均可视作短路。
AvdIkfv
2
wp1
2fp1
1 R1C1
2k rad/s C1
1
R1(C1
Cj
)
Cj
3900pF
Avf 1时,计算方法同 上Cj 0.04F
5-28
某运算放大器的增益传递函数为
1025 Av(s)(s105)(10s107)(s108)

施加负反馈后,反馈系数 kf v 0.001
(1)求反馈放大器的相位裕量; (2)若反馈系数 kf v 0.01 ,为满足相位裕量 ≥ 45°,给
解:反馈类型:电压串联负反馈
k fv
R1 R1 R f
0.077
Avf
Avfs
1 k fv
12.96
5-24 试运用幅频特性渐近波特图判别一无零三极系统,其产生自 激的最大反馈系数kfmax值,已知开环中频增益AI=800,极点 频率为fp1=1MHz,fp2=10MHz,fp3=100MHz。
A/dB
80 60 40 20
wd 0.002
0.02
0.2
2
f
20
200 (MHz)
解:
A/dB
80 60 40 20
wd 0.002
0.02
0.2
2
f
20
200 (MHz)
Avf
10, AvdI 104 F 103, 满足深度负反馈 kfv
1 Avf
0.1
当Cj最小时,补偿后的主点极为
wd
wp2
解:先找到相位为180º的频率,再找到该频率处的增益,然后求
反馈系数
A/dB
58
1
38
20 log 18
k fmax
18
kfmax 0.125
0.1 jA
1
10
f
100
1000 (MHz)
-45º
f (MHz)
-90º
-135º
-180º
-225º
-270º
5-27
某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低频增益AvdI=104,极点频率分别为 fp1=200kHz,fp2=2MHz,fp3=20MHz,产生fp1的电路中等效 输出电阻R1=20k。将它接成同相放大器,为保证稳定工作, 采用了简单电容补偿。(1)若要求闭环增益Avf=10,试求所需 的最小补偿电容Cj值;(2)若要求闭环增益Avf=1,试求补偿 电容Cj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