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电容器的电容(含答案解析)
2025高考物理总复习电磁感应中的含电容器问题模型

此时电容器的电荷量q=CU=1×10-2 C。
(2)导体棒在 F1 作用下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1-mgsin α-BId=ma1
又有
Δ
I=
Δ
=
Δ
Δ
,a=
Δ
Δ
联立解得
1 - sin
a1=
=20
+ 2 2 2
由功能关系 W=E-E0 及 W=qU,结合 Q-U 关系图线,可知电容器所储存的电能
与其极板间的电压及电容间的关系式为
1
1
1
E= QU= CU·
U= CU2。
2
2
2
(2)当导体棒获得向右的初速度v0时,切割磁感线产生动生电动势给电容器
充电,设充电电流为I,则导体棒所受安培力大小为
FA=BIL,方向水平向左
恒力F1=0.54 N作用于导体棒,使导体棒从静止开始运动,经t时间后到达B
处,速度v=5 m/s。此时,突然将拉力方向变为沿导轨向下,大小变为F2,又经
2t时间后导体棒返回到初始位置A处,整个过程电容器未被击穿。求:
(1)导体棒运动到B处时,电容器C上的电荷量;
(2)t的大小;
(3)F的大小。
答案 (1)1×10-2 C (2)0.25 s (3)0.45 N
以恒定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
,所以杆
安=ma,a=
+ 2 2
典题1 如图所示,间距为L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水平固定,导轨平面处在竖
直向下、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导轨左端连接有电容为C的
平行板电容器,质量为m、电阻不可忽略的导体棒垂直导轨放置在导轨上,
2022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一部分常考考点复习 第八章 第3讲电容器的电容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第3讲电容器的电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课程标准】1.能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能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
2.认识示波管,知道示波管的工作原理。
3.观察常见的电容器,了解电容器的电容,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能举例说明电容器的应用。
【素养目标】物理观念:知道电容器的概念,认识常见的电容器,知道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的原理。
科学思维:理解电容的定义式和决定式,并会应用其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理解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规律,会分析、计算加速和偏转问题。
科学探究: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通过对示波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加速和偏转问题。
一、电容器及电容1.电容器(1)组成:由两个彼此绝缘又相互靠近的导体组成。
(2)带电荷量Q: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3)电容器的充、放电:①充电: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充电后电容器两极板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电容器中储存电场能。
②放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放电过程中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电容(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
公式为QC=。
U(2)单位:法拉(F)、微法(μF)、皮法(pF)。
1 F=106μF=1012pF。
(3)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高低。
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1)决定因素:正对面积,相对介电常数,两板间的距离。
(2)决定式:r SC=4kdεπ,k 为静电力常量。
命题·生活情境如图是某科技小组从老式收音机拆卸下来的电子器件,其对应功能是“调台”,请你尝试解释其如何“调台”?提示:旋转转轴可以改变电容大小,从而改变收音机的接收频率;而不同电台的频率是不相同的。
二、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重力的处理(1)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离子等,除有说明或有明确暗示以外,一般可忽略不计。
(2)带电颗粒:如尘埃、液滴、油滴、小球等,除有特殊说明或明确暗示以外,一般情况都不能忽略。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典型例题深度分析(含解析)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典型例题深度解析(含解析)【典型例题】【例 1】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为Q=4×10-8,电容器两板间C的电压为 U=2V ,则该电容器的电容为;若是将其放电,使其所带电荷量为原来的一半,则两板间的电压为,两板间电场强度变为原来的倍,此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
【解析】由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式得: C Q 410 8F 2 108FU2电容的大小取决于电容器自己的构造,与电容器的带电量无关,故所带电荷量为原来一半时,电容不变。
而此时两极板间的电压为:U /Q/Q/2 1U 1VC C2板间为匀强电场,由场强与电压关系可得:/ U /1U1E2d dE 2【答案】 2×10-8F、1V 、1/2 、2×10-8F【例 2】如图电路中, A、B 为两块竖直放置的金属板, G 是一只静电计,开关 S 合上时,静电计张开一个角度,下述情况中可使指针张角增大的是A、合上 S,使 A、B 两板凑近一些B、合上 S,使 A、B 正对面积错开一些C、断开 S,使 A、B 间距增大一些D、断开 S,使 A、B 正对面积错开一些【解析】图中静电计的金属杆接 A 板,外壳与 B 板均接地,静电计显示的是 A、B 两板间的电压,指针的张角越大,表示两板间的电压越高。
当闭合 S 时,A 、B 两板间的电压等于电源两端电压不变。
故静电计的张角保持不变。
当断开S 时,A 、B 两板构成的电容器的带电量保持不变,若是板间的间距增大,或正对面积减小,由平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CS可知,电容都将减小,再由UQ可知,板4 kd C间电压都将增大,即静电计的张角应当变大。
【答案】 C、D【例 3】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
两板间有一个正电荷固定在P 点,以下列图,以 E 表示两板间的场强, U 表示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 W 表示正电荷在 P 点的电势能,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向下移到图示的虚线地址则:()A、U 变小, E 不变B、E 变小, W 不变C、U 变小, W 不变D、U 不变, W 不变【解析】题意: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说明电容器的带电量将保持不变,负极板为零电势。
电容器 实验 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 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3.用功能观点分析 匀强电场中:W=Eqd=qU=12mv2-12mv02 非匀强电场中:W=qU=Ek2-Ek1
例6 如图所示,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相距l.在正极板附近
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在负极板有另一质量为m、电荷
量为-q的粒子.在静电力的作用下,两粒子同时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两 粒子同时经过平行于正极板且与其相距 25l 的平面.若两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可忽略,不计重力,则M∶m为
内容 索引
考点一 电容器及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考点二 实验: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考点三 带电粒子(带电体)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 课时精练
考点一
电容器及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基础梳理 夯实必备知识
1.电容器 (1)组成:由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组成. (2)带电荷量: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 绝对值 . (3)电容器的充、放电: ①充电: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充电后电容器两极板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 电容器中储存电场能. ②放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放电过程中电场能转化为 其他形式的能.
(2)Q 不变 ①根据 C=QU=4επrkSd先分析电容的变化,再分析 U 的变化. ②根据 E=Ud =4kεrπSQ分析场强变化.
考向1 两极板间电势差不变
例1 (多选)如图所示,电容式麦克风的振动膜是利用超薄金属或镀金的 塑料薄膜制成的,它与基板构成电容器,并与电阻、电池构成闭合回路. 麦克风正常工作时,振动膜随声波左右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振动膜向右运动时,电容器的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方法技巧 提升关键能力
1.两类典型问题 (1)电容器始终与恒压电源相连,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保持不变. (2)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电容器两极板所带的电荷量Q保持不变. 2.动态分析思路 (1)U不变 ①根据C=QU=4επrkSd 先分析电容的变化,再分析Q的变化. ②根据E=Ud 分析场强的变化. ③根据UAB=E·d分析某点电势变化.
2025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9章静电场实验10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提能训练

第九章实验十1.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先将选择开关合到“1”,使电容器充电至稳定后进行如下两种操作:(1)若将开关S合到“2”,则二极管_D1__(选填“D1”或“D2”)发光(如图中D1通过向上电流时可发光,D2反之);(2)保持开关S合在“1”,适当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的过程中,二极管_D1__(选填“D1”或“D2”)发光。
[解析](1)先将选择开关合到“1”,使电容器充电至稳定后,则电容器的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带负电;若将开关S合到“2”后,此时电容器上极板相当于电源正极,电容器上极板分别与D1的正极、与D2的负极相连,所以二极管D1通路,D1发光。
(2)保持开关S合在“1”,适当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的过程中,增大两板间距离时,电容减小,电压不变,由Q=UC可知电荷量应减小,所以会形成反向放电,电流为逆时针,依题意,二极管D1通路、D2不通,故D1发光。
2.在“用传感器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实验中,按图1所示连接电路。
电源电动势为8.0 V,内阻可以忽略。
单刀双掷开关S先跟2相接,某时刻开关改接1,一段时间后,把开关再改接2,实验中使用了电流传感器来采集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1)开关S改接2后,电容器进行的是_放电__(选填“充电”或“放电”)过程。
此过程得到的I-t图像如图2所示,图中用阴影标记的狭长矩形的面积的物理意义是_0.2_s内电容器放出的电荷量__。
如果不改变电路其他参数,只减小电阻R的阻值,则此过程的I-t 曲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将_不变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2)若实验中测得该电容器在整个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Q=3.44×10-3 C,则该电容器的电容为_430__ μF。
(3)关于电容器在整个充、放电过程中的q -t 图像和U AB -t 图像的大致形状,可能正确的有_AD__(q 为电容器极板所带的电荷量,U AB 为A 、B 两板的电势差)。
高考物理复习---电容器 实验: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课时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C.灵敏电流计指针往左偏
√D.电池对电容器充电
图6
123456789
解析 当压力突然增大时,电容器板 间距离减小,根据电容的决定式 C= 4επrkSd得知,电容 C 增大,故 A 错误; 电容板间电压U不变,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CU,C增大,则Q增大, 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而上极板带正电,电流将从灵敏电流计正接线 柱流入,所以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当稳定后,则会回到中央, 故B、C错误,D正确.
123456789
能力提升练
6.(多选)(2019·河北衡水中学模拟)如图5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 B接于电池两极,一带负电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开关S,电容器充 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
√A.保持开关S闭合,略向右移动A板,则θ增大
B.保持开关S闭合,略向右移动A板,则θ不变
123456789
7.(2020·浙江宁波市二模)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如图6所示,其中上板
为固定电极,下板为可动电极.可动电极的两端固定,当有压力作用于可
动电极时,极板会发生形变,从而改变电容器的电容.已知电流从灵敏电
流计的正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往右偏,则压力突然增大时
A.电容器的电容变小
B.电容器的电荷量不变
高考物理复习---电容器 实验:观察电容器的 充、放电现象课时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双基巩固练
1.超级电容器又叫双电层电容器,它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时间短、 循环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等特点.现有一款超级电容器,其上标有 “2.7 V 400 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容器的输入电压只有在2.7 V时,才能工作 B.该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成反比 C.该电容器不充电时的电容为零
2023届浙江高三物理高考复习微专题模型精讲精练第54讲 电容器的充电与放电实验(含详解)

第54讲 电容器的充电与放电实验一.知识回顾1.电容器的组成:由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组成。
最简单的电容器是平行板电容器。
2.电容器的充电、放电①充电:两极板的电荷量增加,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增大,电源的能量不断储存在电容器中。
②放电:电容器把储存的能量通过电流做功转化为电路中其他形式的能量。
③充电时电流流入正极板,放电时电流流出正极板。
3.电容(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 与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U 之比,叫作电容器的电容。
其中“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 ”,是指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2)定义式:C =Q U 。
推论:C =ΔQ ΔU。
(3)单位:法拉(F),1 F =106 μF =1012 pF 。
(4)物理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
(5)决定因素电容C 的大小由电容器本身结构(大小、形状、正负极相对位置及电介质)决定,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及所带电荷量(或两端所加电压)无关。
4.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1)影响因素: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极板的正对面积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成正比,与极板间的距离成反比。
(2)决定式: C =εr S 4πkd,k 为静电力常量。
5.常用电容器(1)分类:从构造上看,可分为固定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
(2)击穿电压与额定电压:加在电容器极板上的电压不能超过某一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电介质将被击穿,电容器损坏,这个极限电压叫作击穿电压;电容器外壳上标的电压是工作电压,或称额定电压,这个数值比击穿电压低。
二.实验: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1.实验电路及器材如图所示,把直流电源、电阻、电容器、电流表、电压表以及单刀双掷开关组装成实验电路。
2.实验步骤(1)把开关S接1,观察电流表及电压表指针的偏转。
(2)把开关S接2,观察电流表及电压表指针的偏转。
3.实验现象(1)充电现象:把开关S接1时,可以看到电压表示数迅速增大,随后逐渐稳定在某一数值。
2022年高考物理(新课标)总复习配套讲义:第39课时 电容器 Word版含解析

第39课时 电容器(重点突破课)[基础点·自主落实] [必备学问] 一、电容器1.组成:由两个彼此绝缘又相互靠近的导体组成。
2.带电荷量: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确定值。
3.电容器的充、放电(1)充电: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充电后电容器两极板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电容器中储存电场能; (2)放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放电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二、电容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与两个极板间的电势差的比值。
2.定义式:C =Q U 。
3.单位:法拉(F)、微法(μF)、皮法(pF),1 F =106 μF =1012 pF 。
4.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事的凹凸。
5.打算因素:由电容器本身物理条件(大小、外形、相对位置及电介质)打算,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及电压无关。
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1.打算因素:正对面积,介电常数,两板间的距离。
2.打算式:C =εr S4πkd 。
[小题热身]1.如图所示为某一电容器中所带电量和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图线,若将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从40 V 降低到36 V ,对电容器来说正确的是( )A .是充电过程B .是放电过程C .该电容器的电容为5.0×10-2F D .该电容器的电量变化量为0.20 C解析:选B 由Q =CU 知, U 降低,Q 减小,故为放电过程,A 错B 对;由C =Q U =0.240 F =5×10-3 F ,可知C错;ΔQ =C ΔU =5×10-3×4 C =0.02 C ,D错。
2.有两个平行板电容器,它们的电容之比为5∶4,它们的带电荷量之比为5∶1,两极板间距离之比为4∶3,则两极板间电压之比和电场强度之比分别为( )A .4∶1 1∶3B .1∶4 3∶1C .4∶1 3∶1D .4∶1 4∶3解析:选C 由U =Q C 得:U 1U 2=Q 1C 2Q 2C 1=5×45=41,又由E =U d =Q Cd 得:E 1E 2=Q 1C 2d 2Q 2C 1d 1=5×4×35×4=31,所以选项C 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电容器的电容一.选择题(共20小题)1.给带一定电荷量的电容器进行充电,所带电荷量增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容变小B.电容不变C.电容变大D.电荷量与两极板间电压比变大2.某电容器的外壳上标有“1.5nF 9V”的字样。
该参数表明()A.该电容器只有在电压为9V时电容才为1.5pFB.当两端电压为4.5V时,该电容器的电容为0.75卩FC.该电容器正常工作时所带电荷最不超过1.5X10 6CD.给该电容器充电时,电压每升高IV,单个极板的电荷量增加】.5X10 6C3.关于电场强度、电容和电势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公式E=f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与试探电荷在电场中该点所受的电场力 F成正比,与q成反比B.由公式E=将可知,在离点电荷Q距离为r的地方,电场强度E的大小与Q成正比C.由公式C=另可知,电容器的电容C随着极板带电荷量Q的增加而变大D.由公式U=Ed可知,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与这两点间的距离成正比4.电容器是非常重要的电学元件,通过充电使一电容器的带电量变为原来的2倍,则该电容器的()A.电容变为原来的2倍B.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C.耐压变为原来的4倍D.场强变为原来的4倍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容器不带电时电容为零B.电容器的电容大小和加在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有关C.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D.电容器中加入电介质,电容不变6. 下血是某同学对电场中的一些概念及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 根据电场强度定义式E = f 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成 反比B. 根据真空中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E = k%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场源电荷所 带的电荷量有关C. 根据电势差定义式。
相=争可知,带电荷量为1C 的正电荷,从A 点移动到B 点 克服电场力做功为1 J ,则U AB =1VD. 根据电容定义式C = %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与其所帯电荷量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电 压成反比7. 物理量的决定式能掲示该物理量的大小受什么因素的影响,以下公式不属于决定式的是A.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赢B. 导体的电阻R=p^C. 导体中的电流1=?D. 孤立点电荷的电场强度E=38. 如图所示,平行板a 、b 组成的电容器与电池E 连接,平行板电容器P 处固定放置•带 负电的点电荷,平行板b 接地,现将电容器的b 板向下稍微移动,则( ) A. 点电荷所受电场力增大B. 点电荷在P 处的电势能减少C. P 点电势减小D. 电容器的带电量增加9.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 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
- 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P 点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
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 上移动一小段距离()丄工TA.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B.P点的电势将降低C.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将减小D.若电容器的电容减小,则极板带电量将增大10.关于电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C=2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与它的带电量、两板间电压有关B.电容器带电量多,说明它容纳电荷的本领大C.由Q=CU可知,当U增大时.Q可以无限增大D.两个相互靠近彼此绝缘的人,虽然不带电,但它们之间有电容11.关于电容器和电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容器所带电荷量越多,电容越大B.电容器两板间电压越低,其电容越大C.电容器不带电时,其电容为零D.电容器的电容只由它本身的特性决定12.下列哪些因素不会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A.两极板正对面积B.两极板间的距离C.两极板本身的厚度D.两极板间的电介质13.如图所示,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板正对水平放置,构成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将两金属板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接。
闭合开关S达到稳定后,在两板间有一带电液滴P 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下极板接地,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保持开关S闭合,减小两板间的距离,液滴将向上运动B.保持开关S闭合,减小两板间的距离,则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的电荷量将减小B.T-C. —< ------D.15. 下列哪个是电容的单位( )A.安培B.伏特C.欧姆D.法拉16. 关于电容器和电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容器充电后,两极板带等量异种电荷B. 电容器的带电蛍是两极板帯电量之和C. 电容器电容的大小与其带电量及两极板间电势差有关D. 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侮増加IV,电容器的带电量即增加1C17. 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若将上极板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则( ) 18. 一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上极板带电量为+Q ,下极板带电虽为-Q ,板间电压U 是 20. 某电容器上标有“220V300卩F”,300jiF=C. 断开开关S,上极板稍向下移动,D. 断开开关S,上极板稍向下移动, 14. 下列电学符号表示电容器的是(下极板不动,P 点的电势不变下极板不功,液滴仍处于静止状态A.极板间的电压变小, 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B. 极板间的电压变小, 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C. 极板间的电压变大, 极板冋的电场强度变大D. 极板间的电压变大, 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A. U=g C. U=QC D. U=2QC 19. 有一充电的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为3V, 所带电荷量为4.5X10 4c,此电容器的电容A. 7.5X10 5FB. 1.5X10 4FC. 1.35X 10 3FD. 2.7X10 3FA.3X108B. 3X10 4C. 0.3D. 3X 105二.填空题(共1小题)2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是(选填“库仑”、“伏特”或“法拉”)。
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为Q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则电容器的电容C= °2023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电容器的电容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选择题(共20小题)1.给带一定电荷房的电容器进行充电,所带电荷虽增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容变小B.电容不变C.电容变大D.电荷量与两极板间电压比变大解:c=%是电容器定义式,电容器决定式:c= 晶,由决定式知电容与电容器的带电量和所加电压无关,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o2.某电容器的外売上标有“1.5卩F 9V”的字样。
该参数表明()A.该电容器只有在电压为9V时电容才为1.5卩FB.当两端电压为4.5V时,该电容器的电容为0.75pFC.该电容器正常工作时所带电荷量不超过1.5X10 6CD.给该电容器充电时,电压每升高IV,单个极板的电荷量增加】.5X10 6C解:AB、电容器上标有“ 1.5卩F9V”,说明电容器的电容是C = 1.5卩F,与所加的电压无关,故AB错误:C、根据Q = CU=1.5X10 6X9C=1.35XI0 5C,知所带的电荷量不能超过1.35X105C.故C错误:D、给该电容器充电时,电压每升高IV,单个极板的电荷量増加左Q=CZ\U=1.5X106C,故D正确:故选:D。
3.关于电场强度、电容和电势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公式E=f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与试探电荷在电场中该点所受的电场力F成正比,与q成反比B.由公式E=*可知,在离点电荷Q距离为r的地方,电场强度E的大小与Q成正比C.由公式C =%可知,电容器的电容C随着极板带电荷量Q的增加而变大D.由公式U=Ed可知,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与这两点间的距离成正比解:A、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是由电场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与试探电荷无关所受电场力以及所带电荷量:无关,故A错误:B、在点电荷的电场中,场强公式为£ =答,其中Q为场源电荷,此公式为点电荷场强的决定式,即场强大小与离点电荷的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与Q成正比,故B正确:C、电容器的电容大小是由电容器的本身结构所决定的,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及两板间的电势差无关,故C错误:D、由公式U = Ed可知,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与这两点间沿场强方向上的距离成正比,故D错误。
故选:Bo4.电容器是非常重要的电学元件,通过充电使一电容器的带电量变为原来的2倍,则该电容器的()A.电容变为原来的2倍B.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C.耐压变为原来的4倍D.场强变为原来的4倍解:A、电容器的电容与其带电量无关,选项A错误:B、根据Q=CU可知,电量变2倍,则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选项B正确:C、电容器的耐压与带电量无关,选项C错误:D.根据C = 3和£ = 3可知,场强变为原来的2倍,选项D错误。
故选:B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容器不带电时电容为零B.电容器的电容大小和加在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有关C.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最D.电容器中加入电介质,电容不变解:A、B、电容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大小,与电压U和电量Q无关,给定的电容器电容C 一定,故A错误,B错误:C、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故C正确:D、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取决于两板间的距离、正对面积以及介电常数,加入电介质2023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电容器的电容(含答案解析)精研考纲归纳核心题海训练归纳总结体验实战梳理复习后电容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Co6.下面是某同学对电场中的一些概念及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根据电场强度定义式£ = §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成反比B.根据真空中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E = k%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场源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有关C.根据电势差定义式咔=辭可知,带电荷量为1C的正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1J,则U AB=1VD.根据电容定义式C = g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与其所带电荷量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解:A、电场强度取决于电场本身,与有无试探电荷无关,所以不能理解成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和试探电荷的电量成反比,故A错误;B、根据点电荷的场强公式E = kg知:Q是场源电荷,所以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与场源电荷的电量成正比,与该点到场源电荷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故B正确:C、据电势差的定义式U AB=^知,带电量为1C正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1J,即电场力做功为・1J,则A、B点的电势差为・IV,故C错误:D、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虽,取决于电容器本身,并不是电容器的电容与所带电荷量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故D借误:故选:B。
7.物理量的决定式能揭示该物理量的大小受什么因素的影响,以下公式不属于决定式的是()A.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 =晶LB.导体的电阻R = p^C.导体中的电流I=fD.孤立点电荷的电场强度E=3解:A、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 =晶是电容的决定式,故A错误:B、导体的电阻R = pj是电阻的决定式,故C错误:D、导体中的电流1=?,电流I与q和t无关,属于比值定义式,故C正确:D、孤立点电荷的电场强度E罪属于电场强度的决定式,故岡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