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图与控制流图
离子交换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一)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及原理反洗水废液正洗水工作原理:离子交换是指水溶液通过树脂时,发生在固体颗粒和液体之间的界面上,固液间离子相互交换的过程。
离子交换反应是可逆反应,离子交换对不同组分显示出不同的平衡特性。
在水处理中常见的离子交换反应是水的软化,除盐及去除或回收污水种重金属离子等。
水中在阳离子交换剂上的Na+离子进行交换反应。
其反应如下:2RNa+M2+=R2M+2Na2+式中:R-----离子交换剂的骨架N+-----交换剂上可交换离子M2+----水溶液中二价阳离子(三)自动控制,在线检测及参数调节自动控制:水泵1、调节池,盐池,软水池均设下水位开关及水位下限自动报警装置。
水位达下限时报警并停泵。
在线检测:1、流量:泵(A-J,L-N)出口流量在线检测,其中泵(A-C)流量的瞬时值和累计值通过计算机显示,记录和打印。
2、测硬度:A7-A8检测3、Ph值:调节池中污水,混合反应池中污水,泵(G)出水的Ph值在线检测,既可现场检读,也可通过计算机显示,记录并打印。
运行参数调节及控制策略1、流量:泵(I-K)皆为交流电源离心泵,泵(I-K)连接电磁流量计(F1 -10 )可通过计算机,根据流量设定值指定变频器工作,改变泵的转速以调节其流量。
(四)额定运行参数及预期效果1、盐池容积:12.3L2、离子交换柱:进水流量0.1m3h-1,进水空塔流速=正洗强度=12.7m/h,正洗流量100Lh-1,反洗强度10.2m/h,反洗流量80Lh-1,正反洗时间各15分钟。
3、软水池:流量0.10m3h-1,容积1.37m,停留时间13.7小时。
4、调节池:流量0.10m3h-1。
(五)非标设备的工艺设计及计算一)调节池1.容积:设停留时间t=12h ,则V=Q.T=0.10×12=1.20m 32.直径、高度:设h=D ,锥底Φ100,则V=0.785D 3=1.20,则 H=D=1.20m3、管口直径(1)进水管:10分钟充满调节池,管内流速u 0=,则 管中流量Q 0=t V =102.1×60=7.2 m3.h -1 D 0=00785.0U Q =6.1*785.03600/2.7=40mm(2)溢流管流速U 1=0.5 m.s -1 Q 1=Q 0=7.2 m 3.h -1D 1=11785.0U Q =5.0*785.03600/2.7=70mm(3)出水管U 2=1.0 m.s -1, Q 2=0.10 m 3.h -1D 2=22785.0U Q =0.1*785.03600/10.0=6mm ,取D 2=20mm(4)放净管 D 3=40mm4、示意图如图14所示。
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仪表序号为07
七.地面和楼面:地面线用细实线,也可不画。八.图例和索引 :简源自在右上角,复杂单独列表。26
➢保温管道示意画出一小段 保温层(约10mm) 。
b.交叉与转弯:尽量避免交叉,转弯 处画成直角。
c.放气口、排液口和液封口
放气
排气
: d.管道来向和去向
与其他主项(在不同图号的图纸上)连接者, 在管道端部画一个由细线构成的空心箭头
(如图)
与本主项另一张图纸(图号相同)上的设备连接者, 则在管道端部画一个如图所示的符号。
五、设备标注
• ⑴标注内容:位号和名称位号在整个车间不能重复。 • ⑵标注方式:放在图形的上、下方,排成一行。
设备分类代号
六、管道的表示方法
(1)管道的画法
a. 线型规定:
➢工艺物料管道用粗实线(b =0.9mm)绘制;
➢辅助管道用中实线(b= 0.6mm)绘制;
➢仪表管则用细虚线(0.3mm) 或细实线绘制。
图幅
图形采用展开 图形式,呈长条形, 因此可采用标准幅 面加长的规格。但 不宜太长,以阅读
方便为前提。
2、线条要求
线条要求
粗实线: 工艺物料管线 中实线:辅助物料管线 细实线:设备轮廓,管
道上的各种附 件,地坪线 粗虚线:工艺物料不可见管线 虚线:埋地及不可见辅助物 料管线 细虚线:设备内不可见结构, 仪表管线:
件(盲板,大小头、阻火器等),连接管件不 画。
(4)、仪表控制点的表示方法
在相关的管道上并大致按安装位置用代号、符号表示。符号规定:
a
常用参量的代号如表3-2所示
b
常用的仪表功能代号如表 3-3所示
内部控制流程图

内部控制流程图目录第一部分: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步骤及流程一、工作步骤二、工作流程图三、主要经济活动的管理结构四、制度框架第二部分:经济活动控制第一节预算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二、工作流程图三、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第二节收支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二、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第三节政府采购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二、工作流程图三、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第四节资产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二、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第五节建设项目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二、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第六节合同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二、工作流程图三、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第一部分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步骤及流程一、工作步骤(一)成立内部控制领导组织机构单位要单独设置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确定常设的内部控制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开展内部控制工作(二)开展单位层面内部控制1、建立集体议事决策制度主要内容:议事成员构成;决策事项范围;投票表决规则;决策纪要的撰写、流转和保存;决策事项的落实程序;监督程序、责任追究制度等2、建立关键岗位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单位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关键控制岗位责任制;关键岗位轮岗制度和专项审计制度;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岗位条件及培训制度等3、建立会计机构管理制度主要内容: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置及岗位责任制;财会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制度;会计业务工作流程等4、按照单位的控制工作需要建立其他管理制度5、按照内控规范要求建立六项主要经济活动的管理结构(见下文) (三)开展经济活动内部控制1、梳理单位六项经济活动的工作流程,明确工作环节,查找风险点2、根据找出的风险点、采取控制措施,进行内控设计3、进一步完善单位的制度建设,制定内部控制工作手册二、工作流程图三、主要经济活动的管理结构四、制度框架第二部分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第一节预算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二、工作流程图(一)预算编制及批复(二)预算执行与分析(三) 预算追加调整预算调整流程节点简要说明(四)决算管理流程图决算流程节点简要说明(五)绩效评价三、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一)预算编制及批复(二)预算执行与分析(三)决算和预算绩效管理(二)支出业务(三)债务业务二、流程图资金支出流程节点简要说明三、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一)收入业务(二)支出业务(三)债务业务第三节政府采购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二、工作流程图三、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1、采购预算编制与计划管理2、采购活动管理第四节资产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一)货币资金业务(二)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业务(三)对外投资业务二、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一)货币资金(二)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三)对外投资第五节建设项目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二、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一)项目管理(二)资金管理第六节合同业务控制一、工作步骤示意图二、工作流程图三、风险点及主要防控措施一览表(一)合同订立阶段(二)合同履行阶段各项业务和管理程序都制定了操作规程,各业务人员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工作,各项业务和管理程序遵照公司制定的各项操作规程运行;公司对授权部门和人员建立了相应的评价和反馈机制,授权期限不超过一年,对不适用的授权及时修改或取消授权。
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流程图

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流程图(一)限额设计的控制要点限额设计控制工程造价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种是按照限额设计过程从前往后依次进行控制,称为纵向控制;另外一种途径是对设计单位及其内部各专业、科室及设计人员进行考核,实施奖惩,进而保证设计质量的一种控制方法,称为横向控制。
横向控制首先必须明确各设计单位以及设计单位内部各专业科室对限额设计所负的责任,将工程投资按专业进行分配,外分段考核,下段指标不得突破上段指标,责任落实越接近于个人,效果就越明显,并赋予责任者履行责任的权利;其次,要建立健全奖惩制度。
设计单位在保证工程安全和不降低工程功能的前提下,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案节约了投资的,应根据节约投资额的大小,对设计单位给予奖励;因设计单位设计错误,漏项或扩大规模和提高标准而导致工程静态投资超支,要视其超支比例扣减相应比例的设计费。
限额设计的要点:(1)严格按建设程序办事。
每一项工程都必须在前一步工作真正完成能为本项工作提供可靠基础的前提下进行。
(2)在投资决策阶段,要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性,据以确定限额设计。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要充分收集资料,提出多种方案,进行技术分析和论证,从中选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最优方案。
(3)充分重视、认真对待每个设计环节及每项专业设计。
(4)加强设计审核。
既要审技术还要审造价,而且对总造价、分部造价都要进行动态控制。
(5)建立设计单位经济责任制。
(6)施工图设计应尽量吸收施工单位人员意见,使之符合施工要求。
(二)限额设计的全过程限额设计的全过程实际上就是建设项日投资目标管理的过程,即目标分解与计划、目标实施、目标实施检查、信息反馈的控制循环过程。
这个过程如下页图:(三)设计变更流程图。
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控制点工艺流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设立关键控制点,通过监测和控制这些点来保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下面是一个关于饼干生产的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和说明。
首先,原料准备是饼干生产的第一步。
在这个控制点中,我们需要确保原料的新鲜度和质量。
原料可以包括面粉、黄油、糖等。
在这个控制点中,我们需要检查原料是否过期,是否受潮或受污染。
如果有任何问题,我们将拒绝使用这些原料。
同时,我们需要确保原料的数量满足生产需求。
接下来是配料,这个控制点是为了确保配料的准确性和均匀性。
在这个控制点中,我们需要称量每种原料的正确数量,并确保它们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我们可以使用自动化设备来实现这个过程,并监测每个原料的称量和混合状态。
然后是面团制备,这个控制点是为了确保面团的质量和一致性。
在这个控制点中,我们需要根据产品规格制备面团,并确保面团的水分和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我们可以使用自动化设备来搅拌和控制面团的制备过程,并监测面团的质量。
接下来是饼干成型,这个控制点是为了确保饼干的形状和尺寸一致。
在这个控制点中,我们需要将面团通过模具成型,并确保每个饼干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
我们可以使用自动化设备来实现这个过程,并监测每个饼干的成型状态。
然后是烘烤,这个控制点是为了确保饼干的烘烤时间和温度合适。
在这个控制点中,我们需要将饼干放入烤箱,并设置适当的烘烤时间和温度。
我们可以使用自动化设备来控制烘烤过程,并监测饼干的烤制状态。
最后是冷却和包装,这个控制点是为了确保饼干的质量和卫生。
在这个控制点中,我们需要将烤好的饼干放置在冷却架上,并等待其完全冷却。
然后,我们将饼干包装到卫生的包装盒中,并密封起来。
我们可以使用自动化设备来实现这个过程,并监测每个包装的完整性和卫生状况。
通过以上各个控制点的监测和控制,我们可以确保饼干的质量和稳定性。
这些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原料准备--> 配料 --> 面团制备 --> 饼干成型 --> 烘烤 --> 冷却和包装在生产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监测和调整这些控制点,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控制流程图

确定资金 使用计划 确定工程控制价 审核工程量清单
审核施工组织设计
审核投标文件、施工合同
有无不合理之处 设计挖潜修改变更
修改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 审核设计挖潜、修改、变更 主要技术方案 技术经济分 析 设计与施工协调 审核已完工程审核量 不同施工单位间协调 投资目标与进度目标、质量目标 协调 审核已完工程结算单 已完工程 结算 有无不合理之处 已完结算单 修改已完结算单 审核索赔文件 有无合理之处 去除不合理部分 认可索赔 文件 实际投资与计划投资比较分 析 有无偏差 分析投资偏差原因 采取纠偏措施 未完工程投资预测 投资目标是否要调整 提出投资目标调整方案 审核竣工决算文件 有无不合理之处 竣工决算 竣工总结报告 竣工决算文件 修改竣工决算文件 签证索赔文件 提出索赔文件 有无索赔可能 已完工程实物量
内控矩阵、流程图、内控手册-内部控制“三大利器”

怎样填写内控自评问卷
该部分内容与前期各试点单位内控矩阵相一致,包括控制目标、控制活动及责任部门。供自评单位问卷填写人员参照。 该部分内容无需自评问卷填写人员填写。
怎样填写内控自评问卷
若自评单位的实际流程和控制责任部门与左栏“关键控制活动描述”和“控制责任部门”相同,则请填写“是”。不一致则填写否。
建议
整改责任部门
整改完成时间
GF-IA-01
内部环境
制度管理机制不全面
在访谈和穿行测试中我们发现,部分制度下发后,没有明确的跟进要求和追踪管理,未被转化为子公司自身的制度;部分制度制定年份较早,已不能适应企业当前的发展需要。进一步了解后我们发现,公司尚未制定系统的制度管理办法,未能就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下发、跟踪与更新进行规范。
建立制度管理办法,明确在制度管理中各相关部室的权责与分工、制度的编制与发布、制度的下发与跟踪、制度的更新与记录、制度的归档与保存等管理要求,确保: 1.制度管理的权责分工明晰; 2.制度的编制经过适当的审核与法定的表决程序; 3.制度下发过程中确保接收方了解应对制度进行何种处理;并对制度的落实和转化情况进行跟踪; 4.制度能够适时地得到更新,更新内容可供单独查询,制度更新以标准版本号标识; 5.制度得到妥善的归档与保管。
控制目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号
控制目标
控制活动编号
关键控制活动描述
控制责任部门
本公司控制活动与控制责任部门是否相同 (是/否) [1]
本公司控制活动描述 [2]
TLHL-PU-CO-1101
加强和完善付款流程和控制,审核程序 企业应当加强采购付款的管理,完善付款流程,明确付款审核人的责任和权力,严格审核采购预算、合同、相关单据凭证、审批程序等相关内容,审核无误后按照合同规定及时办理付款。
质量控制流程图

3 139
1
323 221
3
1
2
2
7 4 10
6 2 26 2
3 1 2 2
2 24
52 61
13
25
1
3
23
1 10 22 1
133
155
124
68
69
269
3
75
98
60
3
2 2
4
57 10 2
2
6
8
持续改善,消除浪费
实施QCPC – 案例
统计并展示FPY数据,每个车间,具体到每个产品每条拉
Process Yield Wk1 Wk2 First Pass Yield 90.6% 0.0%
数据
持续改善,消除浪费
实施QCPC – 分析
定义
测量
分析
改进
控制
使用QCPC核查表上的折返数据,制作已观察到的“折返率”的巴累托图形
计算
折返 率
=
折返数 进入流程的件数
持续改善,消除浪费
实施QCPC – 分析
计算工序层面的折返率
流程 OP 10
折返数 35
OP 20
101
OP 30
77
OP 40
20000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120%
17264
13987
8100%0% 69%
72%
76%
80%
83%
86%
89%
91%
93%
95%
96% 97% 98%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