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 第2讲 化学用语A
高考化学新课标二轮复习课件专题 化学基本概念

考点1 考点2
精要研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 纠错训练
(2015四川卷)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 ) A.明矾作净水剂 B.甘油作护肤保湿剂 C.漂粉精作消毒剂 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考点1 考点2
精要研析 触类旁通 失误诊断 纠错训练
和H2O六种微粒属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氧化产物为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1∶8 3+和Fe2+分别属于反应物和生成物 D.若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 Fe2+ 解析:根据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可判断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为
B.Cl2+FeI2 FeCl2+I2
C.3Cl2+6FeI2 2FeCl3+4FeI3
D.2Fe3++2I- 2Fe2++I2
解析:Co2O3的氧化性强于氯气的,即Co2O3能将Cl-氧化成Cl2,所以反应 Co2O3+6HCl 2CoCl2+Cl2↑+ 3H2O可以发生;I-的还原性强于Fe2+的还原性,所以 Cl2和FeI2反应时,首先氧化I-,反应Cl2+FeI2FeCl2+I2可以发生,而3Cl2+6 FeI2 2FeCl3+4 FeI3不可能发生;Fe3+的氧化性强于I2,Fe3+能把I-氧化生成I2,2Fe3++ 2I2Fe2++I2可以发生。
√
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防止食品被氧化,故起到还原作 用
答案:D
考点1 考点2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资料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资料高考化学是中国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对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分析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复习化学知识,本文将总结并阐述高考化学的必考知识点。
一、元素和化合物1. 元素周期表:重要的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2. 元素和化合物的命名: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命名规则、酸、碱的命名。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平衡化学方程式的编写方法、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化学量的计算:物质的量的概念、摩尔质量、摩尔质量与化学方程式的关系、气体摩尔体积。
三、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的定义和特点。
2. 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原子氧化反应、电子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氧化还原反应。
四、溶液与电解质1. 溶液的基本概念:溶液的定义、溶解度、饱和溶液的判断。
2. 电解质的分类: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特点和区别。
五、酸碱与盐1. 酸碱的定义:质子理论和氢氧离子理论、酸碱反应的特点。
2. 盐的性质和分类:一元盐和多元盐的概念、酸性盐、碱性盐、中性盐的判断。
六、电化学1.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和电离程度、导电性的影响因素。
2. 电化学反应: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反应、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特点和应用。
七、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烃类、醇、酸、酮、醛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2. 有机化学反应:烷烃的燃烧、烷烃与卤素的反应、醇的酸碱性反应等。
以上是高考化学的必考知识点的简要总结,虽然只列举了一些基础知识点,但对于高考化学的备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了解这些知识点的概念和规则外,还应进行大量的练习,掌握解题技巧和思路。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记住知识点是基础,通过实践运用才能真正掌握化学知识。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多进行实验、化学计算和解题训练,培养化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在高考化学中,有一些必考的知识点是考生们必须熟悉和掌握的。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化学计算等方面。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
1.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家们根据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将元素组织起来的一张表格。
高考化学通常会考察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周期性规律以及元素的性质,如元素的原子半径、电负性、化合价等。
2. 化学键:高考化学常考的化学键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化学键的形成方式以及相应的性质。
3.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一种表示方式。
考生需要熟悉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平衡化学方程式的原则以及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4. 化学计算:高考化学中经常会出现与化学计算相关的题目,如化学反应的计算、溶液的配制、气体的性质计算等。
考生需要熟悉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并运用到实际的问题中。
5. 酸碱与盐:酸碱与盐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
考生需要了解酸碱与盐的定义、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酸雨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6.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是高考化学中常见的考点。
考生需要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速率方程和速率常数的计算,以及化学平衡的条件、平衡常数和平衡原理。
7. 电化学与电解:电化学和电解是化学中的重要分支。
考生需要了解电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电解过程的原理以及电化学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8. 有机化学基本概念:有机化学是研究含有碳的化合物的科学。
高考化学中常考察有机化学基本概念,例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结构特征和化学性质。
9. 胺基酸与蛋白质:胺基酸和蛋白质是生物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考生需要了解胺基酸的结构、分类和性质,以及蛋白质的组成和功能。
10. 高分子化合物与聚合反应:高分子化合物和聚合反应是高考化学中的必考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聚合反应的原理和常见的聚合物的应用。
高考考前重点回顾+要点提示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 化学用语

一、化学基本概念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2)氧化物类别剖析2.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中各概念之间的关系(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①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②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有关,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且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浓度和溶液的酸碱性等。
③典型粒子氧化(或还原)性强弱:还原性:S 2->SO >I ->Fe 2+>Br -2-3氧化性:KMnO 4>Cl 2>Br 2>Fe 3+>I 2>S 氧化性:Fe 3+>Cu 2+>Fe 2+>Zn 2+>Al 3+(3)生产和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冶炼、电镀、燃料的燃烧、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易燃物的自燃、食物的腐败、钢铁的锈蚀等。
(1)胆矾(CuSO 4·5H 2O)属于混合物( )(2)用于环境消毒的漂白粉是混合物( )(3) 生火取暖应注意通风,防范CO 中毒,CO 为酸性氧化物 ( )(4)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5) 苯酚晶体在空气中由无色变成粉红色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6)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100 nm( )(7)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8)碳纳米管属于胶体分散系,该材料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 )(9)2Na 2O 2+2H 2O===4NaOH +O 2↑是置换反应( )(10)煤的气化和液化均属于物理变化( )(11)颜色反应、显色反应、焰色试验均为化学变化( )(12)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13)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14)物质氧化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 )(15)在Cl 2+H 2O HCl +HClO 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均是Cl 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 )(16)3Cu +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 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之比为8∶3( )(17)因为Fe 3+具有氧化性,所以用KSCN 溶液可以鉴别Fe 3+( )(18)CaO 2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CaO 2只作氧化剂(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二、化学用语的规范运用1.物质组成结构的规范表示粒子化学用语①核素符号含有20个中子的氯原子的符号为37Cl②电子式氧原子()、镁离子(Mg 2+)、铵根离子()、硫离子()、氢氧根离子()、羟基()、N 2()、HF()③结构示意图26Fe3+的离子结构示意图:④电子排布式24Cr 的电子排布式: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1;32Ge的价电子排布式:4s 24p 2⑤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7N 的电子排布图:⑥最简式4种最简式为CH 2O 的不同类型物质的名称: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⑦分子式臭氧(O 3)、砷化氢(AsH 3)、十八烯酸(C 18H 34O 2)⑧结构式如:氨气()、乙醇()、乙烯()⑨结构简式如:乙醛(CH3CHO)、乙酸(CH3COOH)、乙酸乙酯(CH3COOCH2CH3)2.离子方程式书写易错点再提醒致误原因应对策略错例阐释忽视反应环境对产物的影响在酸性环境中不能生成OH-、NH3、Mg(OH)2等;在碱性环境中不能生成H+、CO2、SO2等盐酸与次氯酸反应:ClO-+Cl-+H+===Cl2↑+OH-(×,HClO不能拆写,OH-与H+不能共存,正确的为HClO+H++Cl-===Cl2↑+H2O)忽视氧化还原反应在强氧化性物质存在的环境中不能生成Fe2+、SO2等还原性物质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a2++2ClO-+SO2+H2O===CaSO3↓+2HClO(×,ClO-可将+4价的S氧化,正确的为Ca2++3ClO-+SO2+H2O===CaSO4↓+Cl-+2HClO)忽视题目要求要注意题目中“过量”“少量”“适量”“足量”等字眼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NH+OH-===NH3·H2O(×,OH-还可与+4HCO反应,正确的为-3NH+HCO+2OH-===NH3·H2O+H2O+4-3+CO)2-3忽视电离与水解的区别弱酸的酸式根离子的电离与水解的反应物都可以有水,前者是酸式酸根离子少H+,后者是酸式酸根离子加H+HS-的水解方程式:HS-+H2O S2-+H3O+(×,实际上给出的是HS-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为HS-+H2O H2S+OH-)3.电极反应式书写的常见错误(1)不能正确判断电极(正、负极或阴、阳极)。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一基本概念.ppt

实例 吸附、蒸发、升华、焰色
反应、金属导电等
解质溶液导电、同素异 形体转变等
15
(1)常见的物理变化:①物质的三态变化;②金属导电;③蒸馏和 分馏;④挥发、升华;⑤吸附、盐析、渗析;⑥溶解、潮解; ⑦焰色反应。 (2)常见的化学变化:①风化、硫化、老化、裂化、硝化、钝化、 硬化、氢化、水化、皂化、炭化、催化、酯化、同素异形体的相 互转化;②脱水、变性;③干馏;④分解、水解、裂解、电解、 电镀、电化学腐蚀、电解质溶液导电;⑤显色反应、颜色反应、 指示剂变色反应。
层排布情况示意图。如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7)离子符号:如Ca2+、OH-、 等。 2.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 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包括: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境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化学试剂、化学制品和化学工 艺。它包括:①开发绿色反应,将原子利用率提高到 100% ; ②使用无毒无害的原料;③选用无毒无害的催化剂;④使用 无毒无害的溶剂;⑤发展“绿色工艺”;⑥开发和生产绿色 产品。
(4)结构简式:把连接在相同原子上的相同结构累加书写, 仅标出官能团的式子,是结构式的简便写法。如丙酸 的结构简式:CH3CH2COOH或C2H5COOH。
物质组成和结构的表示方法
(5)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 等符号表示元素原子或离子最外层电子个数的图式。
(6)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分
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点

《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点全解析》高考,是无数学子人生中的重要关卡。
化学作为高考科目之一,其知识点繁多且复杂。
掌握重点知识点,对于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考化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全面解析。
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2. 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化学符号。
(2)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3)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3.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mol)。
二、化学反应原理1.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当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此时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
2. 电解质溶液(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
(3)电离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达到平衡状态。
3. 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的物质称为氧化剂,失去电子的物质称为还原剂。
(3)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三、元素及其化合物1.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1)钠及其化合物: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其化合物有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专题一化学基本概念1传统文化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课件

考情分析
-8-
精要排查 真题示例 知能提升 对点演练
1.(2018课标Ⅱ,7,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关闭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于去除餐具上的油污,A项正确;漂白粉中的次氯
考情分析
-5-
精要排查 真题示例 知能提升 对点演练
传统文化与STSE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黑火药由硫黄、硝石及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 ) (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 × ) (3)“日照澄洲江雾开”中伴有丁达尔效应 ( √ ) (4)“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中“玉”的成分是硅酸盐,该 句诗表明玉的硬度很大 ( × ) (5)“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过程 中,葡萄糖发生了水解反应 ( × ) (6)“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 √ )
考情分析
-7-
精要排查 真题示例 知能提升 对点演练
2.根据常见的环境问题及它们对应的污染物,填写下列表格中的 空白。
环境问题 酸雨 光化学烟雾 臭氧层空洞 水体富营养化 温室效应 白色污染 重金属污染
污染物 SO2 及 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 及碳氢化合物 氟氯代烃 及氮氧化物 含 氮、磷 的化合物 CO2 及 CH4 等烃类化合物 有机难降解塑料 废气、污水及废旧电池等
关闭
A
解析 答案
考情分析
-10-
精要排查 真题示例 知能提升 对点演练
3.(2017课标Ⅰ,8,6分)《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
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分类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分类1.(2023·新课标卷)化学在文物的研究和修复中有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竹简的成分之一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B.龟甲的成分之一羟基磷灰石属于无机物C.古陶瓷修复所用的熟石膏,其成分为Ca(OH)2D.古壁画颜料中所用的铁红,其成分为Fe2O3解析:纤维素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6H10O5)n,其相对分子质量较高,是一种天然高分子,A项正确;羟基磷灰石又称羟磷灰石、碱式磷酸钙,其化学式为[Ca10(PO4)6(OH)2],属于无机物,B项正确;熟石膏主要成分为2CaSO4·H2O,Ca(OH)2是熟石灰的主要成分,C项错误;Fe2O3为红色,常被用于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俗称铁红,D项正确。
故选C。
答案:C2.(2023·湖南卷)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 )A.HClO的电子式:B.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8 8OC.NH3分子的VSEPR模型:D.基态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解析:HClO中O与H和Cl形成两个共价键,因此HClO的电子式为,A项正确;中子数为10,质子数为8的O原子其质量数为10+8=18,其原子表示为18 8O,B项正确;根据VSEPR模型计算,NH3分子中有1对孤电子对,N还连接有3个H原子,因此NH3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C项错误;基态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2s22p3,其电子排布图为,D项正确。
故选C。
答案:C3.(2023·全国甲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甲酸钠可作为食品防腐剂由于其具有酸性B.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C.SO2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氧化丝织品中有色成分D.维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难以被氧化解析:苯甲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可作为食品防腐剂是因为苯甲酸能使蛋白质变性,而不是由于其具有酸性,A项不正确;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线发生了散射,豆浆属于胶体,因此,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B项正确;SO2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与丝织品中有色成分化合为不稳定的无色物质,C项不正确;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因此,其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容易被氧气氧化,从而防止水果被氧化,D项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