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语文八下《话说千古风流人物》word教案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设计范文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识记教材中涉及的千古风流人物的主要事迹和贡献。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这些人物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千古风流人物的事迹和品质。
(2)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人物,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千古风流人物的敬仰之情,培养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千古风流人物的主要事迹和贡献。
(2)分析评价这些人物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人物,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千古风流人物图片展览。
(2)教师引导:介绍图片中的人物,引发学生对千古风流人物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千古风流人物的主要事迹和贡献。
(2)教师提问: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千古风流人物是谁?他有哪些事迹让你敬佩?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评价这些人物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千古风流人物的事迹和品质。
四、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选取一位千古风流人物,深入了解其生平事迹,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增强学生对千古风流人物的直观感受。
2.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千古风流人物案例,深入剖析其事迹和品质,使学生深受启发。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设计范文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千古风流人物;(2)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讲述、讨论、阅读、写作等多种教学方法;(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和文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热爱;(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千古风流人物概述(1)介绍千古风流人物的定义和特点;(2)回顾我国历史上的千古风流人物;(3)引导学生思考千古风流人物的意义。
2. 第二课时:千古风流人物的故事(1)讲述一位千古风流人物的故事;(2)分析故事中的英雄品质和价值观念;(3)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向千古风流人物学习。
3. 第三课时:千古风流人物的文学作品(1)介绍一位千古风流人物的文学作品;(2)分析作品中的艺术特色和历史背景;(3)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千古风流人物的文学作品。
4. 第四课时: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贡献(1)讲述一位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贡献;(2)分析贡献的意义和影响;(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继承和发扬千古风流人物的精神。
5. 第五课时:千古风流人物的评价(1)介绍不同历史时期对千古风流人物的评价;(2)分析评价的差异和原因;(3)引导学生学会客观评价千古风流人物。
三、教学资源1. 教材:《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材;2. 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书籍、文学作品、视频资料等;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2. 学生作业和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和阅读理解能力;3. 学生评价:收集学生对千古风流人物的评价和看法。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发言;2.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3. 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历史和文学知识,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千古风流人物;4.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客观评价历史人物;5. 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学设计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学设计1、了解什么是真正的“风流”,树立正确的偶像观、英雄观;2、通过讲述和评论风流人物,练习口语表达能力,开阔视野、增长见识;3、积累风流人物诗文,通过朗诵和练笔,提高朗诵水平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讲述和评论风流人物,练习口语表达能力,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从学生朗读含有“风流”的古诗文导入。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李白《赠孟浩然》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王昌龄《九日登高》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杜甫《咏怀古迹》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师:读过之后我们来想一想,如果用提取相同内容的方法,这些句子都含有什么词?(风流)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中,常常出现“风流”二字,它的含义也是非常宽广的。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上一堂活动课,课题就是“话说千古——”师生:风流人物!二、畅谈风流人物,发现亮点,从而探讨“风流”的含义。
1、提问:说到风流人物你脑海里闪现的一个人物是谁,他身上有什么亮点?(示例:岳飞,他文武双全,为国为民,建功利业,可谓千古风流。
)2、待学生发言完后,教师适时抛出问题:大家把刚才几位同学说的具体可感的内容可以再抽象一下,概括一下,变成一个评价的标准。
也就是说,我们大家共同探究一下,到底什么样的人可以称得上“千古风流人物”?学生思考,并回答,若有难度,教师作些提示。
师小结:此处的“风流”应有这几种义项:①风采特异,业绩突出;②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③风度;仪表;④放荡不羁。
三、学生活动,进一步走进风流人物【活动一:探访风流人物】擦亮记忆的星空,你会发现历史上的名人如闪烁的群星。
请列举你喜欢的历史上的名人,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活动二:讲述精彩故事】中华历史五千年涌现了许多的风流人物,他们的故事传颂至今,他们的精神永放光芒。
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学设计《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是一本以历史人物故事为主线的综合性学习读物。
通过学习这本书,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历史上的风流人物以及他们的事迹,进一步理解历史背景和中国文化。
本教学设计将以四个方面展开,包括课程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步骤和教学评价。
一、课程目标: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部分风流人物及其事迹;2.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内涵和特点;3.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人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2.分析人物的性格和行为;3.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介绍《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这本书及其内容,引发学生对历史和人物的兴趣。
示范问题:你们对历史和历史人物有什么了解?你认为历史人物有何特点?2.阅读和讨论(3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材料,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进行研究和分析。
可以选择几个学生代表,分别介绍所选择的人物的历史背景和事迹。
示范问题:你选择的这个人物有何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他的事迹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3.小组合作和讨论(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共同关注的人物,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每个小组根据所选人物,设计一个小故事,描述其生平和事迹。
示范问题:你们选择的人物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行为特点?你能否给他设计一个小故事?4.展示和分享(2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设计的小故事,并与全班分享所学到的关于历史人物的知识和理解。
示范问题:你们小组设计的小故事中,哪些行为特点反映了这个人物的性格?5.扩展活动(20分钟):老师提供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进行阅读和分析。
学生可以选择写一篇关于历史人物的感想或者进行简短的写作练习。
示范问题:通过你所阅读的材料,你对历史人物有什么新的认识?你觉得历史人物对你有何启发?四、教学评价:1.小组设计的小故事对历史人物的描述准确、生动;2.学生的发言和讨论能够体现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扩展活动中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表现。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word文档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翻开历史长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虽然这些风流人物生命早已消逝,但他的的故事仍在传扬。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一.活动背景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是反映古代生活的文言文,所选的几篇文章体现了历史巨人的风采,如陈涉、唐睢、孔明等。
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是在学习这几篇文章的基础上,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探寻伟人古迹,学习伟人精神,让学生经历一次头脑的洗礼,唤醒他们心中对成功的渴盼。
二.活动目标1、开发校内外语文教学资源,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了解伟人的经历、业绩,学习他们艰苦创业、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意志。
3、阅读伟人的作品,学习他们的英雄豪情、爱国热情,以及他们的开阔胸怀。
4、通过对本地历史上风流人物的探访,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
三、活动重点通过学生对伟人求学经历、创业经历、精神品格等的了解,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和树立目标后拼搏进取的精神,同时,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这次活动的重点。
四、课时安排在课前搜集、整理信息的基础上,用一课时开展活动成果交流评议活动,用一课时写作。
三.课前准备提前两周在班级内布置活动,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各选出组长一名。
第一组同学通过书报、影视、网络等搜集伟人生平、经历、业绩等,组长根据组员的搜集,精选出十名伟人,将他们的资料做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有能力的同学也可制成Flash动画,着重展示伟人们求学、创业的艰辛和他们坚韧不拔的努力。
组员配合组长完成制作课件的工作,每人将收集资料的过程及心得体会好好整理一下,准备在课上交流。
第二组同学通过网络、书刊等搜集伟人的名篇名作,不理解的地方尽量自己查工具书解决。
组长在组员的搜集材料的基础上,精选出五位伟人的作品,(根据作品的篇幅,可以酌情增减人数)配上写作背景、注释等,制成PowerPoint 演示文稿或Flash动画,以备课上展示。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

【教学目标】1、学会搜集各种相关信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2、明确“风流人物”的真正含义;3、了解风流人物的经历、伟业、作品,学习他们的精神意志、文学才华;4、了解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1、了解风流人物的经历、伟业、精神品格,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2、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1、学会正确处理信息,向全班同学交流;2、了解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中华上下五千年,人才辈出,群星闪耀,他们或政绩显赫,或侠肝义胆,或文采飞扬,或思想灵动……这些人物用他们的“浓墨重彩”写成了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这些人,我们后人称他们为“千古风流人物”。
今天我们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就是“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二、学生研讨:1、什么叫“风流”?2、什么样的人物堪称“风流人物”?他们具有哪些特征?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用投影出示:“风流”:(1)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2)才华出众。
“风流人物”特点:(1)建功立业的人物(2)有才学的人物。
三、分组展示每位同学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千古风流人物,我们在课前,已经请同学们按照兴趣分成了合作学习小组,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相信你们已经准备好你们的展示了。
今天我们“话说”的形式可以很多样,可以读可以演甚至可以唱。
下面就请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带领一起走进历史的天空,来欣赏那群星发出的耀眼光芒。
1、屈原小组(1)人物简介(2)视频《屈原投江》(3)人物评价(谢谢他们的展示!这一个小组的同学在展示的时候突出了屈原投江这一段,老师觉得做得特别好,让我们更深切感受到在朝秦暮楚的战国时代,屈原的爱国精神、高洁的气节,可歌、可叹、可敬!2、杜甫小组(1)人物简介(2)诗朗诵(3)人物点评(非常好!同学们认为这一组的亮点是什么?——我认为是朗诵诗歌部分。
只有对作品的进行深入解读,加上反复的练习,才能有这么饱满的感情,深深感染了大家。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设计范文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千古风流人物;(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和热爱;(3)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运用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讲授、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人物的事迹和形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3)通过写作、演讲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历史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感情;(2)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人物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3)引导学生学习历史人物的崇高品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千古风流人物概述1. 千古风流人物的定义和特点2. 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第二章: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千古风流人物1. 夏商周时期的千古风流人物2. 春秋战国时期的千古风流人物3. 秦汉时期的千古风流人物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千古风流人物5. 隋唐时期的千古风流人物6. 宋元时期的千古风流人物7. 明清时期的千古风流人物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千古风流人物及其事迹。
难点:对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千古风流人物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每个时期的风流人物,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的主要事迹和历史贡献。
3.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风流人物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4. 展示: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自己喜欢的千古风流人物,并分享他们的故事。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风流人物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
五、课后作业1. 编写一篇关于你所喜欢的千古风流人物的小短文;2. 结合课中所学,与你身边的人分享一位千古风流人物的故事;3. 思考:为什么这些人物能被称为“千古风流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时的积极性,了解他们对千古风流人物的兴趣和认识。
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

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章节,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千古风流人物的相关知识,包括他们的生平、事迹、成就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对千古风流人物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千古风流人物的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立志成才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导入:介绍千古风流人物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对千古风流人物产生兴趣。
2. 主体部分:分别介绍五位千古风流人物,包括他们的生平、事迹、成就等,如李白、杜甫、苏轼、王阳明、诸葛亮等。
3. 拓展部分:引导学生了解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探讨他们成为千古风流人物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或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千古风流人物,引发学生对千古风流人物的兴趣。
2. 主体部分:分别介绍五位千古风流人物,包括他们的生平、事迹、成就等,通过阅读、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人物。
3. 拓展部分:引导学生了解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探讨他们成为千古风流人物的原因。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阅读笔记、心得体会等。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相关单元相匹配的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千古风流人物的相关资料和视频,丰富学生的学习渠道。
3. 图书馆资源: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千古风流人物。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千古风流人物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和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三、读季羡林的《九十述怀》(节选)
要求,用“”画出文中烘托映衬的文字,体会其表达效果。
如“燕园风光旖旎,四时景物不同。称之为人间仙境,也不为过。在这两年中,我几乎天天都在这样瑰丽的风光中行走,可是我都视而不见,甚至不视不见。未名湖的涟漪,博雅塔的倒影,被外人称为奇观的胜景,也未能逃过我的漠然、懵然、无动于衷。”
尽管美景连连,但是季老却“无动于衷”,突出了他专注于《唐史》的研究精神。
【写前指导】
“像那样生活”写前指导课教案
一、导入新课
人类历史长河中,许多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富深刻的精神财富,他们折射着人性温暖的光辉,带给我们生活的启迪,精神的鼓舞。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读的书,把你最喜欢的人物写在作文本上,并用一段凝练的语言,表述对他的敬重和赞美。
大屏幕显示示例:袁隆平——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专注于田畴,播撒着智慧,收获着富足,又淡泊着名利。而他的小提琴美妙的声音响在了每一株稻谷中------
二、让学生仿写这句话,然后让一组学生(10个左右)读自己写下的这句话,师生作适当的点评,重在引导学生运用富含感情而又凝练的语言,抒发对“风流人物”的赞美。
(引导学生运用写作手法完善写作内容)
六、出示题目:像那样生活,要求学生针对故事,扣准此题,进行议论,重在挖掘人物的精神品质对自己的启发和影响。
病文升格:
像卧龙一样生活
赵君儒
大江东去浪淘尽,也淘尽了往日的英雄,回首往事,那一幕明争暗斗,暗藏玄机,血雨腥风的时代,我驻足良久,我欣赏你,被你所感化。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官居蜀国丞相,谥号武乡侯。
三、师问:思考一下,刚才同学们展示的对“风流人物”的精神歌颂中,谁展示出自己独到的思考?思考后进行评价。
(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去激发彼此的灵感,为下面的写作张本)
讨论后修改自己的语言。
四、师启发:结合你了解的故事(可讲二三事),来阐释你对风流人物的理解和歌颂。
(要求学生讲故事,意在让学生明白,必须选取最能展现人物精神的事例,从不同角度来谈,而且是有自己独特思考的故事)
你出山二十七岁,曾被汉左将军豫州牧刘备三拜茅庐而传为佳话。在当年朝廷腐化,奸臣当道,各路诸侯蜂拥而起,百姓流离失所,你不嫌刘备身份低微,毅然选择在烽烟四起的屠杀场搁据城池。
你有具天下之智慧,气吐宇宙之气概,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火烧博望坡,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获都是你智慧的结晶。
你求才若渴,知人善任,无论是名动天下的大将,还是江湖上泼皮强人都能任用自如,张飞.关羽.赵云.马超.黄忠如提线玩偶能够心服口服,甘听调遣。
师引导学生再来分析大屏幕的示例:“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专注于田畴,播撒着智慧,收获着富足,又淡泊着名利”是对袁隆平精神的赞颂;接着启发学生思考,“而他的小提琴美妙的声音响在了每一株稻谷中------”与第一句话有什么关系?作用是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总结并明确:末句是作者的独特思考,另辟蹊径。当人人都在赞叹袁隆平的贡献和高尚精神时,我们要有自己独特的表达,于是选取了袁隆平的爱好——拉小提琴来写,巧妙切入,新颖独到。让读者从小提琴的声音中听出袁隆平对生活的热爱和理解,那种淡泊名利的精神不是更深刻吗?
大作文话说风流人物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1、客观细致地观察人物,并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或烘托映衬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2、指导学生“高立意、精选才”进行写作。
教学重点:立意决定选材
教学难点:用“我”的心灵思考人物——有独到的视角
教学时数物谁与争锋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讲讲自己心目中古今中外最喜欢、最敬佩甚至崇拜的一个人物:他也许是侠肝义胆的英雄,也许是聪明过人的智者,也许是才华横溢的文人,也许是呕心沥血的科学家……说说他们的动人故事,讲讲他们的伟大业绩,把他们卓越的精神品质说出来,为我们健康茁壮地成长增添力量。
评析:用第二人称便于抒情,对诸葛亮的事迹精神了如指掌,说明平时积累深厚,但是诸葛亮对自己的影响表现不足,影响了中心的表达!
【立意指津】
像谁一样生活?从提示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人名人可以写,现实社会中的普通人也可以写。他们也许轰轰烈烈,也许默默无闻,但只要他们的身上折射着人性温暖的光辉,曾经带给我们生活的启迪,精神上的鼓舞,都可以入题。“人总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一句提示我们要写出自己追求这种生活的原因与期冀。
然后让学生把故事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写一两段话。写完后读给同学们听,学生评价:从故事叙述中能感受到人物的什么精神品质?
要求学生思考:你的故事应该是转述,还是择其要进行概述,为议论作准备?
(意在启发学生不能人云亦云,应该是自己的理解性创作)
五、师问:由此人你还联想到与之有关的人或事吗?写下来,丰富刚才的故事内容。
——奥斯特洛夫斯基
5、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6、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8、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生活是这样美好,活他一千辈子吧!——贝多芬
9、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海明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任用马谡守街亭结果他不听王平等人的正确意见。落得个兵败垂城的局面,你痛心斩马谡,自贬三级。
“非淡泊无以名志,非宁静无以志远”,卧龙,你的命运好似与你开玩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但你毫不言败,六出祈山,逐鹿中原。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你的一生的抱负未能实现,你的精神,气概感动着我,我愿像你一样生活!
活动二:风流人物诗文朗诵会
在班上开一个古今中外风流人物诗文朗诵会,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诵,感受一颗颗伟大的心灵。
【素材直通车】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4、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