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知识点

现代汉语知识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什么是语言?内部(结构) 既是以语言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外部(作用.功能) 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一视同仁的为社会成员服务二.语言的表现形式口语形式:受限制,通俗自然,简洁生动,结构不严谨书面语形式:结构严谨,语句雅正文学语言:加工规范的书面语,高级的书面语口语形式的文学语言〉〉〉促动了口语的发展,促使其规范化三.现代汉语的形成1.民族共同语: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2,普通话的形成: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四,方言概况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不是相互对立,同时又不以方言的消亡为前提1,北方方言:⑴华北,东北方言⑵西北方言⑶西南方言⑷江淮方言2,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3,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4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5,客家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6,闽方言;闽东;福州话为代表闽南;厦门话为代表7,粤方言;以广东话为代表五,现代汉语的特点㈠语音方面⑴没有复辅音⑵元音占优势⑶有声调㈡词汇方面⑴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⑵双音节词占优势⑶新词的构成广泛使用词根复合法㈢语法方面⑴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用语序和虚词,不大用形态形态;指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⑵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⑶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⑷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六,汉语的地位①历史悠久,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②使用人数最多③联合国六种正式语言之一,国际上影响大第二节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一,国家的重视1,50年代初期国家制定的语言文字工作三大任务;促动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2,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促动汉语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的发挥作用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与实施的意义首次明确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为增强语言文字使用的管理和促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法律依据4推广普通话的方针‘大力推广,积极普及,逐步提升’工作;①成为教学语言②成为宣传工作的规范语言③成为工作语言④成为全国的通用语言第三节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1,语音的含义;是指人说话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只有有词句意义的声音才是语音语音性质:物理属性;产生于物体的颤动生理属性;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社会属性;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㈠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色,音质)⑴音高;,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在一定时期内颤动的快慢即颤动次数的多少,这叫做“频率”。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文化载体,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系统,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联合国的6种法定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就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世界语言的语系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英语德语)、罗曼语族、拉丁语族(法语)、希腊语族、斯拉夫语族(俄语)、波罗的语族、阿尔巴尼亚语族、亚美尼亚语族、印度-伊朗语族等汉藏语系:汉语、壮侗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闪含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高加索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七大方言区:1.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北方方言区可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2.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3.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4.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5.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6.闽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分为闽南(厦门话)、闽东(福州话)、闽北(建瓯话)、闽中(永安话)、莆仙(莆田话)五个次方言,华侨和华裔有不少人说闽方言7.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华侨华裔也有不少说粤方言现代汉语的社会变体:性别变体、年龄变体行业变体、阶层变体、社区变体第一章语音第一节现代汉语语音概述语音具有三种基本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1.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汉语普通话中四声的差别就主要是由音高来决定的。
2.音色:语言中各个音素的差别主要是取决于音色,音色分为绝对音色和相对音色,绝对音色主要由发音体的不同来决定,相对音色由发音方法不同和共鸣器的形状不同来决定。
人的发音器: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一般情况下,元音是乐音,清辅音是噪音,而浊辅音则是乐音和噪音的混合音。
现代汉语

(二)音位变体:可归并为同一个音 位的各个音素。 1.条件变体:有各自出现的条件的变 体。
/ɑ/
[a]在韵尾[-i][-n]之前
[ᴀ]做韵腹,无韵尾 [ɑ]在[u]和[ŋ]之间 [æ ]在[i] 和[n] 之间或[y]和[ŋ]之间
1.动力器官:肺、气管 2.发音器官:声带、喉头 3.共鸣调解器官:口腔、鼻腔、咽腔
(二)物理属性:由声带振动或声腔里空气扰 动引起的。
1.音高: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与发音体的大小、粗细、厚薄、长短、松紧有关。 它决定声调、语调的不同。
A
B
2.音强: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振幅, 振幅的大小跟发音体收到的作用力有关。 例如:“地道、大麻子”
二、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
三、音节拼写规则
(一)隔音字母y、w的用法 1.韵母表中i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如
果i后还有别的元音,i改为y,如果没有,在i前直接 加y。
2.韵母表中u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如 果i后还有别的元音,u改为w,如果没有,在i前直接 加w。
3.韵母表中ü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不 论ü后有没有别的元音,一律要在ü后加y,加y后两 点省略。
元音韵尾 按韵尾
鼻音韵尾
韵母表
三、韵母结构
韵头
韵
(i、u、ü)
韵腹(十个 单元音)
韵尾(i、u、n、ng)
第四节 声调
一、调值: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是 调类的实际音值。 普通话中有四个调值:55、35、214、51 描写方法:五度标记法
现代汉语的定义

•现代汉语的定义(广义、狭义)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广义:还包括各种方言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方言的分区(1)北方方言区(2)吴方言区(3)湘方言区(4)赣方言区(5)客家方言区(6)闽方言区(7)粤方言区方言差别的表现:闽、粤方言与普通话距离最大,吴方言次之,湘、赣、客家方言与普通距离相对较小。
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词汇、语法)(一)语音方面的主要特点1.元音占优势2.没有复辅音3.有声调(二)词汇方面的主要特点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构成新词3.双音节词占优势(三)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1.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2.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3.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4.词类与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5.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语音的三大属性:1.物理属性(语音四要素及其与语言中的具体现象的联系);2.生理属性;3.社会属性(语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本质属性)1、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普通话中四声的差别主要由音高来决定2、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
•普通话语音轻声和非轻声是由于音强的不同3、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持续的时间长短。
4、音色:又叫音质、音品,是声音的特色,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音色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1)发音体不同(2)发音方法不同(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二)生理属性1、呼吸器官(主要由肺、气管、支气管组成)2、发声器官(包括喉头和声带)3、共鸣器(主要包括口腔、鼻腔、咽腔、喉腔)(三)社会属性是区别于其他声音的本质属性1、语音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2、语音必然表现出一定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
3、语音的系统性。
汉语拼音方案1、字母表2、声母表3、韵母表4、声调符号5、隔音符号音素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
现代汉语

1、1、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怎样形成的?答: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的过程中,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
早在唐代,北京已是北方军事重镇。
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
近千年来,北京一直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方面,它作为历代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上个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国语运动”的开展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两个运动互相推动和影响,这就使得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共同语是指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也叫作民族共同语。
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方言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分支或变体,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一个民族语言的共同语,则是通用于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
对于各地方言来说规范化的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它比任何方言都富有表现力。
共同语形成之后,对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
它的词汇经常传播并渗透到各地方言中去。
规范化的共同语,往往促使地域方言向它靠拢对方言的发展起一种制约作用。
与此同时,共同语也要从方言中吸收种种语言成分,以丰富和发展自己。
但是地域方言间差异的缩小,以至于消失,则须经过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3、3、20世纪50年代国家制定的语言文字工作的三大任务是什么?答: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语言文字工作。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国家制定的语言文字工作的三大任务1955年10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
接着,中国科学院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上册1、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2、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地区,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变体,都具有自己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系统,我国现在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七大方言区。
3、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明确一致的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4、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
5、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
6、甲骨文:指通行于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特点有笔形是细瘦的线条,拐弯多是方笔,外形参差不齐、大小不一、异体字较多。
7、隶书:有秦隶和汉隶两种。
秦隶是产生于秦代的隶书,把小篆圆转弧形的笔画变成方折平直的笔画,基本摆脱了古文字象形的特点。
汉隶是在秦隶的基础上演变来的,是汉代通行的文字,字形规整,撇、捺、长横有波磔,很少有篆书的残存痕迹。
8、楷书:兴起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至今,字形方正,笔画没有波磔,书写方便。
9、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从落笔到起笔所写的点、线叫一笔或一画。
(基本笔形有横竖撇点折)10、笔顺:笔顺是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
(p153,基本笔顺规律掌握)11、部件: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一个合体字由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
)12、形声字: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叫做形声字。
13、语素: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14、词: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15、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
(复合式,重叠式,附加式)16、联绵词:单纯词的一种,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增订五版)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现代汉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
4.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的语言。
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
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5.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是语言的地域分支。
(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就叫作基础方言)第二章语音1.语音:语音是人类说话时由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交际职能能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这个物质载体才能表达出来。
一切语音都具有三方面的属性,即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根本属性。
2.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由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振动次数的多少决定:振动的次数多,即频率高,发出的声音就高;反之,声音就低。
汉语的音调有高低升降的变化,主要是音高的变化。
3.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发音体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就强;反之,声音就弱。
语言中的重音、轻音就是由于音强不同所致。
4.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发音体振动时间持久,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有的语音用音的长短来区别意义。
5.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本质特征,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全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全部名词是语言中的一个重要词类,用来指代人、事物、概念等。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的解释有很多种,以下是对一些常见名词解释的详细讨论。
1. 人名:人名是用来指代具体个体的名词,如张三、李四等。
人名通常由姓氏和名字组成,用于个人的唯一标识。
2. 地名:地名是用来指代地理位置的名词,如北京、上海等。
地名可以包括国家、城市、山脉、河流等地理要素,用于描述特定的地理位置。
3. 物品名:物品名是用来指代物品的名词,如书、笔、汽车等。
物品名可以包括具体的实物,也可以包括抽象的概念,用于描述具体的物品。
4. 抽象名:抽象名是用来指代抽象概念的名词,如爱、幸福等。
抽象名可以包括情感、状态、观念等抽象概念,用于描述抽象的概念。
5. 动物名:动物名是用来指代动物的名词,如猫、狗等。
动物名可以包括具体的动物种类,用于描述具体的动物。
6. 植物名:植物名是用来指代植物的名词,如树、花等。
植物名可以包括具体的植物种类,用于描述具体的植物。
7. 专有名词:专有名词是特指某个具体个体的名词,如《红楼梦》、《水浒传》等。
专有名词可以包括作品、机构、品牌等特定的个体,用于描述具体的特定事物。
8. 泛指名词:泛指名词是用来指代一类事物或概念的名词,如人类、动物等。
泛指名词用于泛泛地描述某个范围内的事物或概念。
需要注意的是,名词的解释可以根据上下文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同一个名词在不同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因此,在使用名词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意义来进行理解和解释。
总结起来,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可以分为人名、地名、物品名、抽象名、动物名、植物名、专有名词和泛指名词等。
名词的解释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和意义而有所变化,需要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进行理解和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上册)1.现代汉语(普通话)含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2.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3.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划分界限:五四运动。
4.民主共同与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5.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汉民族共同语。
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雅言”。
从汉代起称为“通语”,明代改称为“官话”。
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称为“国语”。
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普通话。
6.七大主要方言区(1)北方方言: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它的分布地域最广。
(2)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
(3)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
(4)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
(5)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6)闽方言:①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
②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
(7)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
7.现代汉语语音方面的特点(1)没有复辅音。
(2)元音占优势。
(3)音节整齐简介。
(4)有声调。
8.现代汉语词汇方面的特点(1)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
(2)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3)同音语素多。
9.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特点(1)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主要用户语序和虚词。
例如:1.语序:A.一切为了孩子B.为了孩子一切C.为了一切孩子(顺序不同意思不同)2.虚词:爸爸和妈妈(并列结构)爸爸的妈妈(偏正结构)虚词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不同(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例如:皮鞋→皮子做的鞋(偏正)可以将词扩展为句子来辨析词的结构(3)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4)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10.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11.语音的三中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12.语音的物理属性的四种要素(1)音高: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震动的快慢。
对声调有作用(相对音高)(2)音强: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震动幅度的大小。
(语言中的重音、轻音是由音强的不同所致)(3)音长: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震动时间的久占。
(对汉语普通话不起作用,对英语起作用)(4)音色: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震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13.(语音的生理属性)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以及咽腔、鼻腔和口腔三大部分。
14.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
15.音素可以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
辅音是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而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主要声母)22个:b p m f d t n l k g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ng元音是气流震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10个:a o e ě i u u er –i(前) –i(后)16.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17.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有辅音构成。
18.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19.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型式。
20.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
21.从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辅音音位,从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元音音位,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声调音位,简称调位。
22.《汉语拼音方案》1956年2月拟定出并公布,1958年2月公布推行。
23.普通话辅音总表(自己画P30)24.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图(自己画P47)25.舌尖元音-i 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I 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26.卷舌元音er 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27.复元音指的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
复元音总表29.普通话的韵母共39个。
普通话韵母总表(自己画P52)30.韵母的结构可分为韵头、韵腹、韵尾。
31.韵头只有i、u、ü三个。
32.韵腹是韵母的主干,所以也叫“主要原因”。
33.韵尾只限于韵腹后头的n、ng、i、u四个。
34.声调是依附在音节上的超音段成分,主要由音高构成。
35.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36.调值指依附在音节里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的固定格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37.赵元任的“五度标记法”阴平阳平上声去声38.音节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发音时发音器官肌肉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
39.普通话的音节结构特点P76(1)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因素符号来拼写(如:建),也可以用一至三个因素符号来拼写。
(2)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
(3)音节可以没有辅音。
(如:我、外、语、有、优)(4)汉语音节都有音调,都有韵腹(主要元音);可以没有辅音声母(但有零声母),可以没有韵头和韵尾。
40.韵腹前面的元音就是韵头(介音),韵腹后面的音素就是韵尾。
41.普通话声韵配合简表P7842.上声的变调43.一、不的变调44.七、八的变调(可变可不变)45.哪些音节读轻声(1)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和语气词“吧、嘛、呢、啊”等读轻声。
领路的愉快地学得(好)笑着活了看过他呢谁啊算了吧好嘛(2)部分重叠词的后一音节读轻声。
猩猩饽饽(单纯词)妈妈弟弟姑姑娃娃星星(合成词)坐坐劝劝催催看看(单音动词重叠式)(3)双音动词重叠式ABAB的第二、四音节读轻声。
研究研究考虑考虑打扫打扫(4)后缀“子”、“头”和“门”等读轻声。
鸽子燕子辫子石头馒头木头我们你们他们(5)表示方位的词或语素等读轻声。
马路上脸上地底下村子里箱子里前边左边外面火车上(6)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起来、下去”等读轻声。
送来进来起来过去出去上去热起来说起来夺回来跑过去挑回去冷下去(7)有一批常用的双音词,后面的音节习惯上要读轻声。
伙计喷嚏簸箕蚂蚱咳嗽云彩蘑菇护士事情脑袋胳膊窗户算盘消息牡丹体面动静应付招呼清楚稀罕石榴力量吩咐客气扫帚喜鹊风筝亮堂先生关系行李包袱葡萄糖(8)下列词语里面加着重号的字一律读轻声。
黑不溜秋傻不愣登糊里糊涂啰里啰嗦46.“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的韵母就叫做“儿化韵”。
47.儿化的作用(1)区别词义头(脑袋)----头儿(领头的)(2)区分词性画(名词、动词)画儿(名词)(3)表示细小、轻松或表示亲切、喜爱的感情色彩。
48.语气词“啊”音变规律表49.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50.汉子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
汉字世界上起源很早的文字之一。
51.文字一般起源于图画。
52.汉字的特点(1)汉字的主要特点是它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2)汉字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3)汉字分化同音字能力强(4)汉字有超时空性53.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
54.甲骨文通行于殷商时代。
55.金文通行于西周时代。
56.篆书有大篆、小篆的区别。
大篆一般指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小篆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文字。
57.隶书有秦隶、汉隶两种。
秦隶是秦代运用的隶书,称古隶。
汉隶是汉代通行的隶书,称今隶。
58.楷书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
59.现行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部件。
60.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
61.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62.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则(1)先横后竖:十(2)先撇后捺:人(3)从上到下:二、芳(4)从左到右:川、汉(5)从内到外:月、同(6)从外到内后封口:四、国(7)先中间后两边:小、水63.汉字笔顺的特殊规律(1)先竖后横:王、里、非(2)先撇后折:几、久、狈、句、及先折后撇:刀、万、皮、女、乃(3)从内到外:边延、凶函(4)先上再内后竖折:区、医、臣、巨(5)先两边后中间:火、爽64.造字法(六书理论)(1)象形:象形就是用描绘事务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独体字(不可拆分)造字法的基础 300个(2)指事: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独体字 120个(3)会意: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
可拆分,拆分之后各部分都有意义 1200个异体会意字同体会意字(4)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的词。
65.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穿棉鞋(错)灵活穿小鞋(对)固定搭配66.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音单位。
这是一台黑色的电视机。
(7个词,10个语素)理发师给姐姐设计了一个摩登的发型。
(10个词,15个语素)67.以语素的结构能力为标准分类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成词语素。
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叫不成词语素。
68.从语素的位置分有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
69.表示词的基本意义的语素叫“词根”。
表示词的附加意义和起语法作用的语素叫“词缀”。
词根前的词缀叫“前缀”,词根后的词缀叫“后缀”。
70.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独立运用:单独成句虚词:单独起语法作用71.短语是由词逐层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
72.区别词和短语的方法叫扩展法,或插入法。
73.合起来算一个词,分开时算两个词叫离合词。
例如:洗澡→我洗了个澡。
理发→我这个月理了两次发。
74.固定短语是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的成分。
固定短语可分为专名(专有名词)和熟语两类。
75.临时短语是词跟词的临时组合。
76.缩略语是语言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
分为简称和数词略语两类。
77.简称是较复杂的名称的简化形式,与全称相对而言。
例如:家用电器---家电外交部长---外长中学、小学---中小学复旦大学---复旦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文改会78.为了使话语简短,使用数字对并列词语的语素或义素概括出来的略语叫数词略语。
例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酸、甜、苦、辣、咸-------五味79.(词的结构)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
80.单纯词(单语素词)(一)联绵词:联绵词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
(1)双声联绵词:指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联绵词。
参差仿佛忐忑伶俐崎岖玲珑蜘蛛琵琶吩咐尴尬(2)叠韵联绵词: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的联绵词。
彷徨窈窕从容烂漫逍遥蟑螂哆嗦叮咛(3)双声叠韵联绵词:指两个音节的声母和“韵”都相同的联绵词。
辗转(4)非双声叠韵联绵词:指两个音节声韵都不同的联绵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