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首古诗词30

合集下载

75首小学生必背古诗!一天一首!

75首小学生必背古诗!一天一首!

75首小学生必背古诗!一天一首!1、江南(汉乐府)【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理解】青年男女在江边采莲,茂盛的莲叶在江中生长,有些游鱼在莲叶间穿梭往还。

鱼儿一会儿游向东,一会儿游向西,一会儿游向南,一会儿游各北,无拘无束,怡然自得。

2、长歌行(汉乐府)【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理解】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3、敕勒歌(北朝民歌)【原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理解】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

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4、咏鹅(骆宾王)【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理解】“呷哦,呷哦,”——多好看的鹅!曲着脖子仰起头,对着青天唱赞歌。

雪白的毛,碧绿的水,一对鲜红的脚掌,轻轻地,拨弄起两行清清的水波。

5、风(李峤)【原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理解】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6、咏柳(贺知章)【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理解】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

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原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词古诗词古诗每天一首古诗词

诗词古诗词古诗每天一首古诗词

诗词古诗词古诗每天一首古诗词1 《咏柳》——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渭城朝雨悒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4 《绝句》——杜甫(唐)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5 《江畔独步寻花》(选一)——杜甫(唐)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6 《春夜喜雨》——杜甫(唐)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7 《渔歌子》——张志和(唐)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8 《滁州西涧》——韦应物(唐)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9 《竹枝词》(选一)——刘禹锡(唐)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10 《乌衣巷》——刘禹锡(唐)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11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唐)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12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唐)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13 《绝句》——僧志南(宋)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4 《题都城南庄》——崔护(唐)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15 《清明》——杜牧(唐)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16 《江南春》——杜牧(唐)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三十首古诗大全

三十首古诗大全

三十首古诗大全一、《念奴娇·赤壁怀古》[宋]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二、《野田黄雀行》[魏晋] 曹植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三、《清明》[宋] 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四、《秋风辞》[汉] 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五、《箜篌引》[魏晋] 曹植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

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

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六、《花非花·花非花》[唐] 白居易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七、《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唐] 李煜昨夜风兼雨,帘露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绮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八、《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唐] 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九、《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宋] 柳永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唐诗三百首精选古诗三十首

唐诗三百首精选古诗三十首

唐诗三百首精选古诗三十首
哎呀,朋友们!咱们来聊聊这唐诗三百首里精选的三十首古诗,那
可真是了不得!
就说吧,“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多生动啊!难道不就像一幅画直接展现在咱们
眼前吗?你想想,在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一个人躺在床上,看到那
透过窗户洒在地上的月光,还以为是寒霜呢!这不就跟咱们有时候半
夜醒来,迷迷糊糊看错东西一个样嘛。

再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
浩然这一觉睡得可真香啊,都不知道天亮啦!咱们有时候睡个懒觉,
不也这样嘛。

到处都是鸟儿的叫声,多欢快!可一想到昨晚的风雨,
不知道吹落了多少花朵,这心情是不是又有点小失落呢?
还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
月春风似剪刀。

”那柳树就像个精心打扮的美人,垂下的柳条像绿丝绦
一样。

你说这细细的叶子是谁裁剪出来的呀?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就
像一把神奇的剪刀!这不就好比一个巧手的裁缝,把柳树装扮得美美的。

这三十首古诗,每一首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咱们的心灵。

它们有的让咱们感受到诗人的思乡之情,有的让咱们领略到大自然的
美丽,有的让咱们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

我觉得啊,这些古诗就是咱们中华文化的瑰宝,永远都值得咱们细细品味,反复诵读!。

每天一首古诗词_注释版_20180217

每天一首古诗词_注释版_20180217

01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

遗:保留,存留。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少壮:青少年时代。

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

始: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

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纸:书本。

终:到底,毕竟。

觉:觉得。

浅:肤浅,浅薄,有限的。

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

行:实践。

躬行:亲身实践。

02 生查子·元夕宋代: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

元夜:元宵之夜。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自唐朝起有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

北宋时从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也是年轻人蜜约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机会。

花市:民俗每年春时举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

灯如昼:灯火像白天一样。

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载:“正月十五日元宵,……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

”由此可见当时元宵节的繁华景象。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月上:一作“月到”。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泪湿:一作:满)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了衣裳。

见:看见。

泪湿:一作“泪满”。

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轻时的自己。

03 竹枝词二首·其一唐代: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踏歌声一作:唱歌声)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却有晴一作:还有晴)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晴:与“情”谐音。

《全唐诗》:也写作“情”。

竹枝词二首·其二唐代:刘禹锡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诗词背诵(30首)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诗词背诵(30首)

五年级上学期古诗文经典诵读篇目1,卜算子·咏梅[近代]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沁园春·长沙[现代]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3.沁园春·雪[近代]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5.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现代]毛泽东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住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6.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7.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二毛泽东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8.七律·答友人毛泽东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白居易必背古诗30首

白居易必背古诗30首

白居易经典古诗词30首1、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2、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3、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4、放言五首·其三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5、春雪过皇甫家晚来篮舆雪中回,喜遇君家门正开。

唯要主人青眼待,琴诗谈笑自将来。

6、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7、自咏夜镜隐白发,朝酒发红颜。

可怜假年少,自笑须臾间。

朱砂贱如土,不解烧为丹。

玄鬓化为雪,未闻休得官。

咄哉个丈夫,心性何堕顽。

但遇诗与酒,便忘寝与餐。

高声发一吟,似得诗中仙。

引满饮一盏,尽忘身外缘。

昔有醉先生,席地而幕天。

于今居处在,许我当中眠。

眠罢又一酌,酌罢又一篇。

回面顾妻子,生计方落然。

诚知此事非,又过知非年。

岂不欲自改,改即心不安。

且向安处去,其馀皆老闲。

8、和友人洛中春感莫悲金谷园中月,莫叹天津桥上春。

若学多情寻往事,人间何处不伤神?9、忆江南·江南忆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10、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每日一诗词经典诗句

每日一诗词经典诗句

每日一诗词经典诗句1、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2、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3、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4、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6、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

——卢仝《楼上女儿曲》7、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鹊踏枝》8、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9、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10、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晏殊《玉楼春》11、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12、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13、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1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15、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董思恭《守岁》1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1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18、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19、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卢仝《有所思》20、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秦观《八六子》21、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2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四时》23、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

——陈端生《寄外》24、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2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26、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27、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杜甫《小至》28、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鹊踏枝》2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3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天一首古诗词——水仙子·渡瓜洲
水仙子·渡瓜洲
【元代】赵善庆
渚莲花脱锦衣收,风蓼青雕红穗秋,堤柳绿减长条瘦。

系行人来去愁,别离情今古悠悠。

南徐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头。

【注释】
1.瓜洲:在江苏邗江县南之运河入长江处,与镇江隔岸相对,为著名的古渡口。

2.蓼:植物名,生水边,开鞭穗状小花。

3.南徐: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县。

4.西津渡:一名金陵渡,在镇江城西蒜山下的长江边。

5.北固:山名,在镇江市内长江岸上,为著名的古要塞与名胜地。

【译文】
小洲边的野荷,花瓣脱落,粲绿的荷叶也已委靡。

风中的秋蓼不再青葱,暗红色的穗花一派凄凄。

堤岸的杨柳减了翠色,只留下几乎光秃的长条细细。

这一切,同渡江行人的旅愁系结在一起。

古往今来,离情别恨最是难以摆脱和忘记。

镇江城下,西津渡口,北固山头:一路上我都惆怅不已。

【赏析】
长江素称天堑,横渡决无今日交通之便捷。

所以古人渡江之时,无不心潮澎湃,产生各种各样不可名状的愁情。

作者此时是从北岸的瓜洲渡往对岸,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该篇同同类作品渡江伊始即心绪联翩的通常作法不同,它选择表现的区段是“近岸”与“上岸”的部分。

起首三句鼎足对,分写了洲渚、江滩、堤岸,虽也是由远及近,却已是渡行的结束,且所着笔描绘的,是举目所见的由植物所呈现的萧瑟秋景。

这就使该曲有别于以表现大江江面为主的渡江之作,不以雄奇险豪为目的,而更多了一种冷落衰凉的旅愁情味。

“堤柳绿减长条瘦”,是“渚莲”、“风蓼”萧索风景的延伸,也是此时距诗人最近的感受对象。

作者遂以此为过渡,生发出离情别意的感慨。

“今古悠悠”是从时间着笔,而继后的三处镇江地名则从空间入手,两相综合,便将别离之恨从秋景的细部拓展弥漫开来,有一种触目皆愁、挥之不去的意味。

行程已经结束,而“别离情”却紧萦心头,这就写出了“渡
瓜洲”的心绪。

可见起首三句的景语,虽然局面不大,却有赋中见兴的效果。

赵善庆所作散曲多为写景小令,而其笔下景语多近寒瘦,有孟郊、贾岛的风格。

这在元散曲中虽不多见,却也别具一种特色。

【作者】
赵善庆(?-1345年后),元代文学家。

一作赵孟庆,字文贤,一作文宝,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县)人。

《录鬼簿》说他「善卜术,任阴阳学正」。

著杂剧《教女兵》、《村学堂》八种,均佚。

散曲存小令二十九首。

《太和正音谱》称其曲「如蓝田美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