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颐和园有感

合集下载

读《颐和园》有感(精选7篇)

读《颐和园》有感(精选7篇)

读《颐和园》有感(精选7篇)读《颐和园》有感(精选7篇)读《颐和园》有感1近几天,我学习了这样一篇课文,题目叫《颐和园》。

文章主要讲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观,作者是按游览顺序写的。

先写长廊的美丽,然后是写万寿山的高,再写排云殿和佛香阁,接着写了昆明湖湖水的静,最后写了奇特的十七孔桥。

具体表现在:长廊有七百多米长的,分成二百七十三间。

在长廊两旁分别画着几千幅美丽的画,画上有花、草、人物……有很多很多的画。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万寿山。

佛香阁和排云殿发出灿烂的光芒。

登上万寿山一看,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走过万寿山,又来到了昆明湖,昆明湖中心有一个小岛。

走过昆明湖就来到了奇特的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有十七个桥洞,非常壮观。

读了这篇课文,我觉得颐和园美丽更表现在它的景物。

所以,我们不能随意破坏它,要好好保护。

不可以在那里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等一些不良行为,让颐和园的美丽世世代代永存。

读《颐和园》有感2但最为引人驻足玩味的却是那一幅幅构图生动、形态逼真的人物故事画。

画上说的是什么故事?画中人是谁?这些故事典出何处?这一切不仅天真幼稚的儿童想知道,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要了解,便是颇有阔历的成年人也感兴趣,至于那些远涉大洋前来访问的外国朋友就更想明了其内容了。

遗憾的是,极少有人能原原本本地把这些故事都讲出来,更没有一部可供翻检的汇集成册的文字材料。

长廊人物画故事,其时间跨越度极大,从远古时代的三皇五帝到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

上下绵延五千年,其取材范围颇广。

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古典小说、戏曲、神话、童话、诗词、典故等。

其内容有的反映我国勤奋好学淑贤礼让的传统美德、有的记录风云变幻、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既有人民群众抗击侵略,反抗奴役的英雄业绩,又有各族人民友好交往的千古佳话。

可以说,这本小册,是一部历史书,一卷风情画,又是一个了解五千年文明文化史的小窗口。

人们在长廊中漫步,是游览是休息,更是一种美的享受。

颐和园游后感

颐和园游后感

颐和园游后感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郊,是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也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典范之一。

最近我有幸去参观了颐和园,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旅行。

颐和园占地广阔,景色优美,园内分为前、后、庆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特色。

我首先参观了前部,这里有著名的长廊和宝瓶山。

长廊是世界上最长的廊,横跨湖面,可以欣赏到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

宝瓶山是园内的一座小山,山上有着古色古香的建筑,以及许多石刻和雕塑,展示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和艺术。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接下来,我参观了后部的万寿山和寿山禅寺。

万寿山是颐和园的主峰,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园区的美景。

寿山禅寺则是一座古老的寺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宁静和平和的氛围,心情也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和舒缓。

我参观了庆部的宜芸馆和颐和园画廊。

宜芸馆是一座美丽的园林建筑,里面陈列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艺术。

颐和园画廊则是一座以绘画为主题的建筑,里面展示了许多名家的作品,使人叹为观止。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艺术的魅力。

整个颐和园之行,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不仅如此,颐和园还是一座集自然景观、建筑艺术和文化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里,我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还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颐和园的参观让我对中国古代皇家园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悟。

我深深地被颐和园的景色和文化所吸引,这次旅行也让我更加爱上了中国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国家。

我希望将来还能有机会再次来到颐和园,继续领略其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游颐和园的心得体会6篇

游颐和园的心得体会6篇

游颐和园的心得体会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游颐和园的心得体会6篇通过撰写心得体会,可以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时改进,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我们可以记录下自己在不同学习上的感受,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游颐和园的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颐和园心得体会感想(精选10篇)

颐和园心得体会感想(精选10篇)

颐和园心得体会感想(精选10篇)颐和园心得体会感想篇1清朝末年,中国仿佛被无边的黑暗笼罩着,伤痕累累,苟延残喘,慈禧太后专权,她挪用了海军的一半来重建颐和园,并在后来将光绪皇帝囚禁在此园内。

行走在这规模庞大的皇家园林内,帝都遗存的斑驳在脚下掠过,一寸又一寸地被磨平。

宫殿浮雕大都有些褪色,显露出岁月的痕迹。

累于在人群中穿梭,我在昆明湖边找了块石头歇脚。

湖边很是热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川流不息,还有湖上不知名的鸟儿。

享受着迎着湖面吹来的暖风,远处山上的佛香阁在朦胧的雾气和树木的掩映中,给人似近非近的神秘感。

环顾湖周,大小楼阁林立,配合着横跨水面的玉带桥和游船轻拍水花的声响,给人以一种美感。

不远处林荫大道的尽头,便是当年囚禁光绪皇帝的“玉澜堂”。

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囚禁在此,不得与外界有所往来。

迈过高大的门槛,能看到屋内极少的家具,可悲可叹一代帝王竟然被囚禁于此,哪还有一丝皇帝的威严,仅存的只有荒凉,如此,怎能不叫外国人轻视我国呢?小小的玉澜堂虽然禁锢了皇帝的脚步,但怎能阻挡中国人骨子里的自强不屈?与玉澜堂相比,慈禧太后居住的乐寿堂就多了几分祥和与奢华。

清漪园内,被称为“败家石”的青芝柚屹立在园内,据说明朝太仆米万钟不惜代价想把这块石头搬入家中,却终落得个败家的下场。

清朝乾隆不顾皇太后阻拦,执意将巨石搬入园内,但后来的清朝,不正是走向了衰败没落吗。

这一块石头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讽刺啊!昨日的皇家园林,今日的旅游胜地,颐和园承载了太多的荣辱兴衰。

每一阵风吹过绿叶的沙沙声都哭诉着封建王朝的腐朽;每一寸土地都见证了苍白无力的过去,一切都在警示我们“勿忘国耻”。

深吸口气,我踏出了颐和园大门。

车行驶了好远却仍心有不舍,因为我在憧憬着灿烂辉煌的明天!颐和园心得体会感想篇2今天我们要去的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早就闻名,此行可要好好去领略一番。

伴随着马达的轰鸣声,游船缓缓地驶入了一个多世纪前的慈禧水道,心里没有太多起伏,只有默默的崇敬。

游颐和园十七孔桥的作文

游颐和园十七孔桥的作文

游颐和园十七孔桥的作文《游颐和园十七孔桥》篇一嘿,颐和园的十七孔桥那可真是个超酷的地儿!我一到那儿,就感觉像穿越到了古代的画卷里。

我站在桥头,哇塞,这桥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湖面上。

那十七个孔,大小不一,排列得整整齐齐,就像巨龙身上的鳞片一样,透着一种神秘的气息。

我当时就想,这古人可真牛,咋就能造出这么厉害的桥呢?也许他们有什么神仙相助吧,哈哈,开个玩笑。

我沿着桥慢慢走,桥两边的栏杆上雕刻着好多小狮子。

这些小狮子可真是千姿百态,有的张牙舞爪,像是在守护着这座桥;有的闭着眼睛,像是在打盹儿;还有的好像在和旁边的小狮子聊天呢。

我就一个一个地看,感觉自己像是在跟这些小狮子玩捉迷藏。

我数了数,可怎么也数不清到底有多少只,可能它们故意在跟我捣乱吧。

走到桥中间的时候,我往下看了看湖水。

湖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湖底的水草在随着水流轻轻摆动,就像一群绿色的小精灵在跳舞。

湖面上还有几只小船,就像一片片树叶在水面上漂浮着。

我就想啊,如果我能变成一只小鸟,从空中俯瞰这整个画面,那肯定超级美,就像一幅绝美的油画。

这时候,旁边有个小孩在问他妈妈:“妈妈,这桥为啥叫十七孔桥啊?”他妈妈就开始给他解释。

我在旁边听着,也觉得挺有意思的。

我想啊,这名字也许就是因为它有十七个孔这么简单吧,但是又觉得这里面肯定还有更深的含义,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我继续往前走,快走到桥尾的时候,我回头看了看。

那桥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的,就像一座通往神秘世界的金桥。

我心里突然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既觉得这桥很熟悉,就像是我家乡的那座小桥一样亲切;又觉得它很陌生,因为它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神秘的气息。

我在十七孔桥这儿待了好长时间,感觉都不想走了。

但是天渐渐暗了下来,我知道我得离开了。

我一边走一边想,这十七孔桥可不仅仅是一座桥啊,它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下次有机会,我一定还要再来,再好好感受一下它的魅力。

《游颐和园十七孔桥》篇二游颐和园十七孔桥,那可真是一场独特的体验啊。

颐和园读后感受20字

颐和园读后感受20字

颐和园读后感受20字
我站在颐和园,仰望历史的天空。

清朝末期,打仗、失败、签约,仿佛成为定势。

旧中国被无边的黑暗笼罩着,不堪重负,伤痕累累,苟延残喘。

就在这危急时刻,慈禧太后竟挪用每年海军经费的一半,重建了颐和园。

戊戌变法,似乎给中国带来新希望,然而短短一百零三天后,变法夭折,而这次维新派和守旧派的主战场,便是颐和园。

维新派失败后,光绪皇帝也被囚禁在颐和园。

在颐和园的清漪园内,有一块巨石,名叫“青芝岫”俗称“败家石”,它本在大房山群峰中,明朝太仆米万钟发现后,不惜财力,要将此石移到自己的花园中,为搬此石,米万钟倾其所能却终未成,巨石弃于乡间小道中,“败家石”也因米氏家败而得名。

后来,乾隆发现此石,视为珍宝,下令将石搬入清漪园内,而当时清漪园正门已修好,乾隆下令拆破墙门,将巨石搬入园内。

皇太后忽感不祥,说“既败米家,又破我门,其石不祥。

”虽不能说石头怎样,但清朝至此,真的走向衰败没落。

1900年,八国联军的枪炮摧毁了曾经亭台楼阁的颐和园,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也在帝国主义的冲击下走投无路土崩瓦解。

我站在颐和园,脚下是新生的土地,但我无心去浏览烟波浩渺、红花掩映的颐和胜景,我仰望历史匆匆踏过的痕迹,仿佛看到,每一座亭台楼阁上都镌刻着伤痕累累的历史,每一阵风吹绿叶的沙沙声都哭诉着封建王朝的腐朽,每一块土地见证着苍白无力的过去,我仿佛听到来自历史的呻吟。

静静地、静静地倾听颐和园如泣如诉的声音,寻觅历史如歌如泣的足迹,我在憧憬如烟如梦的明天……。

颐和园旅游后感悟与心得

颐和园旅游后感悟与心得

颐和园旅游后感悟与心得•相关推荐颐和园旅游后感悟与心得(通用15篇)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颐和园旅游后感悟与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颐和园旅游后感悟与心得篇1颐和园原名叫清一园,是圆明园中最大的一个公园。

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走过颐和园的大门,便见到了五彩缤纷的长廊,它长700米,分成273间。

绿的桩,红的杆,横槛是各式各样的图画,人物、花草、风景,变化万千,古色古香,充满了诗意。

走完长廊,来到了层林尽染的万寿山脚下。

抬头望去,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光彩夺目,金碧辉煌,耸立在半山腰。

五颜六色却又不失庄重之感,让人仿佛置身于公元前,与皇宫融合了,那建筑便是佛香阁。

下面是一排排熠熠生辉的宫殿,便是排云殿,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格外耀眼。

万寿山后便是游人如织的十七孔桥,它是最吸引人眼球的建筑。

柱子上是栩栩如生的小石狮子,神态生动,动作各不相同,十分惹人喜爱。

栏杆下是一幅又一幅雕刻精细的画,有孔雀,有龙,也有各种人物花草。

十七孔桥下是一潭清粼粼、碧泱泱的湖水,它叫昆明湖。

它蓝似天空,却比天空蓝得活泼;它蓝似大海,却比大海蓝得深沉;它蓝似泉水,却比泉水蓝得柔美。

昆明湖的水,蓝得那么纯净,像一颗纯真的蓝宝石洒落人间。

一阵微风吹来,湖水碧波荡漾,波光粼粼,龙头船在湖面游过,好一幅画中才有的景象。

颐和园旅游后感悟与心得篇2今天我来到了闻名中外的颐和园。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历时15年完工,是大清北京著名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

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66年开始重建,1888年改名颐和园,1895年工程结束,是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建的。

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

我们走过宫殿区就看到了昆明湖,湖边就是长廊,这个长廊是吉尼斯世界记录的保持者,是史上最长的景观步道有700多米长,长廊枋梁上有彩画14000多幅,它还分别有四个亭子代表着春、夏、秋、冬。

参观颐和园有感

参观颐和园有感

参观颐和园有感《参观颐和园有感》篇一嘿,你要是问我去颐和园逛了一圈有啥感觉,那可真是像打开了一个装满惊喜和感叹的大盒子,五味杂陈啊。

刚走进颐和园的大门,我就被那宏伟的建筑给震住了。

那大门就像一个威严的巨人,静静地站在那儿,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好像在说:“嘿,欢迎来到我的地盘,可别小瞧了这儿。

”我当时就想,这颐和园肯定藏着不少好东西呢。

沿着长廊走,那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长长的画卷。

廊上的画啊,各种各样的,有神话故事里的神仙打架,有古代美女在花园里赏花,还有些山水风景啥的。

我看着那些画,就像在看一部无声的电影,每一幅画都是一个小片段。

我心里就在想,这古代的工匠可真是厉害啊,这得画多久才能画完这么长的廊子啊?也许他们当时画得都快“眼冒金星”了吧。

到了昆明湖,那湖可真是大啊,大得像一片海似的。

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的,就像无数颗钻石在湖面上跳舞。

我租了条小船,划着划着,感觉自己就像是这片湖的主人似的。

可划着划着我又有点慌了,我这划船技术不咋地啊,别一会儿把船划到湖中间翻了,那可就成落汤鸡了。

不过还好,最后有惊无险。

万寿山也是个很神奇的地方。

山上的建筑错落有致,就像一群小伙伴在山上玩捉迷藏。

我爬山的时候,累得气喘吁吁的,心里就想,这古人怎么这么爱把建筑修在山上呢?是为了离天更近一点吗?还是为了锻炼身体呢?哈哈,这当然是我瞎想的啦。

但是吧,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也有一些不太舒服的感觉。

你说这么美的地方,怎么有些游客就不知道爱护呢?我就看到有些地方有垃圾,还有些人在古建筑上乱刻乱画。

我就纳闷了,这些人是咋想的呢?这颐和园就像是一个历史的老人,给我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我们应该尊重它啊,而不是在它身上搞破坏。

这就好比你去别人家里做客,你能随便在人家墙上乱画吗?肯定不能啊。

总的来说,参观颐和园就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

我看到了古代皇家园林的辉煌,也看到了现代社会中一些不文明的现象。

我觉得我们在享受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带给我们的美的同时,也要好好地保护它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颐和园有感
在十月下旬的一个周六里,跟随着同乡的学姐学长们,来到了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的颐和园景区。

颐和园作为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

颐和园的前身为清漪园,清漪园本为乾隆皇帝位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将北京西郊一带的四座大型皇家园林改建而成的,但在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在光绪十四年重建,才改称为颐和园。

颐和园先后曾被破坏多次,经过多次重修才形成了当今的个规模样貌。

与我们同行的学姐中有一个曾经做过颐和园的讲解员,在我们这次游玩中她作为我们的小导游带着我们参观。

来到颐和园景区门前,看着门前牌匾上颐和园三个大字内心说不出的激动,曾经多少次在课本上看过颐和园的名字及照片今天终于有机会亲身感受颐和园的风采。

在学姐得到带领下我们进入园内,我们首先参观的是位于颐和园大门东宫门内的仁寿殿,仁寿殿作为颐和园的政治区,是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大殿。

它原名勤政殿,光绪时重建,改称仁寿殿。

东向,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为南北九卿房,所陈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

远远的看着仁寿殿内的陈设,想象着当初光绪皇帝坐在大殿内处理政务的样子,内心万分感。

听着学姐对其的讲解真切的体会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精妙。

离开仁寿殿,我们前往昆明湖,在去昆明湖的途中一群身穿校服的小学生,他们在老师的带领讲解下认真的观看着园内的建筑物,他们那认真的样子充满求知欲的迫切的小眼神深深的打动着我,看着他们那朝气蓬勃的样子,内心倍感欣喜。

来到昆明湖,看着广阔的湖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的样子,内心平静万分,但是看着那样的湖面,有种想要站在那里就那样一直静静的看着那湖面的冲动。

在湖边有一个亭子,记不清那座亭子叫什么名字,只记得我们一行人在亭子旁边拍了照,身后便是那平静广阔的昆明湖望向湖面,可以看到远处的十七孔桥,在阳光的沐浴下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还可以看到远处的万寿山页同样静立在那里,看着这样一番景象针对别有一番风味。

沿着湖边,大家一边欣赏着周遭的美景一边说说笑笑向昆明湖那岸的十七孔桥进发,途中我们陆续路过了几座牌坊,学姐向我们讲解了有关这些牌坊的一些知识,印象最深的是学姐介绍的那座春天牌坊,通过学姐的讲述内心更真切的感受到了中国古建筑的精妙,愈加佩服古人。

经过那些牌坊我们来到了十七孔桥,站在桥上看着广阔的湖面,感觉身心都得到了放松。

离开十七孔桥我们又陆续参观了好几处景点,最后我们来到了长廊,长廊作为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全长728米,共273间,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

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

沿着长廊一路向前走,一路抬头欣赏着梁上的彩绘,再此被古人精湛的技艺所折服,抬头看彩绘的过程中每当看到自己熟知的人物或情景都莫名开心。

游玩长廊我们的颐和园之行也接近尾声,临走前回首看了看远处的昆明湖,看着夕阳下的昆明湖水,波光粼粼,分外美丽。

颐和园之行对我的内心带来了不小的触动,惊叹于园内的一切,由衷的佩服古人的建造技术,赞叹于古人的智慧。

此次颐和园之行真的收获颇丰,收获的不仅是视觉上的盛宴,更是心灵上的享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