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对人体的作用
对八段锦健身作用的看法与认识

八段锦是我国传统的健身方法之一,起源于宋代,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它是一套传统的健身功法,包括了八个连贯的动作,旨在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魄。
在我国,很多人都会选择八段锦作为日常健身的方式,因为它简单易学,同时对身体有很好的锻炼效果。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八段锦健身的作用,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认识。
1. 八段锦的基本动作八段锦的基本动作包括:两手托天理三焦、垂死绝息归元、支腰后仰顿挫背、举步拔萃益肾腰、定步揽雾纺丝柔、瞪目怒视麟甲死、转头怒目射二黄、搓揉拍打掌浴肩背。
这些动作基本上涵盖了全身各个部位的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筋骨肌肉。
2. 八段锦健身作用八段锦的健身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血液循环:通过八段锦的动作,可以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营养,排出代谢废物,从而有效地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 加强筋骨肌肉:八段锦的动作涉及到了全身各个部位的活动,可以有效地加强肌肉力量,增加柔韧性,改善关节灵活度,预防骨质疏松等问题。
- 舒缓压力: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八段锦作为一种传统的健身方法,可以帮助身心放松,缓解压力,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3. 八段锦在现代社会的认识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很多人开始关注起了传统的健身方法,其中就包括了八段锦。
人们认识到八段锦具有独特的优势,逐渐将其作为日常健身的一种选择。
八段锦的动作简单易学,适合各个芳龄层的人们。
不论是老年人、中年人还是青年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八段锦来提高身体素质,改善健康状况。
八段锦的健身作用是全面的。
它可以同时促进血液循环、加强肌肉力量、改善柔韧性,并且能够缓解压力,对身心健康都有积极的影响。
八段锦少有受伤风险。
与一些高强度的运动相比,八段锦的动作相对柔和,对于初学者和身体素质较差的人来说,能够减少运动受伤的风险。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八段锦在现代社会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练少林八段锦对老年人有哪些好处

练少林八段锦对老年人有哪些好处少林八段锦是一种动作比较缓慢,动中求静,柔中带刚的运动项目。
它的强度、力度、节奏时间都可以由练习者自己调控,是一种无压力的、艺术化的运动形式。
少林八段锦的益处
少林八段锦融合了力量、平衡、姿势以及凝神静气等要素属于轻量级运动项目,主要有以下几个好处:
●维持心肺耐力
●增强身体柔韧度
●
●改善老年人的平衡能力、摇摆能力
●
●对关节炎,骨质疏松、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缓解作用
●对老年人的自我意识、自信心、睡眠、懊丧情绪等方面均有改善和提高。
练习要领
练习少林八段锦时一般采用逆腹式呼吸,同时配合提肛呼吸。
具体操作是吸气时提肛、收腹、膈肌上升;呼气时膈肌下降、松腹、松肛。
环境要求
阳光和空气一般在阳光斜射时练习较好。
在夏季体弱者更应避免在直射光线下练习。
空气越新鲜越好。
空气污浊,多含二氧化碳,烟灰、尘埃、细菌等物,吸入肺内是不健康的,雾霭天练拳要避开空气污染的地段,地势在练习少林八段锦,要选择松软平整一些场地,如果在较硬的场地上锻炼,就一定穿柔软的鞋,减缓地面对脚踝膝关节的撞击力。
初学者与体弱者最好在平坦宽敞的地方练拳,以便立稳。
八段锦段位功效

八段锦段位功效(八段锦丛书摘)1、两手托天理三焦四肢和躯干的伸展活动,它影响胸腹腔血流的再分配,有利于肺部的扩张,加深呼吸,消除疲劳,调理三焦对腰背肌肉有良好的作用,矫正两肩内收和园痛等不良姿势。
2、左右开弓射似雕重点上焦影响所及两手、两臂和胸腔的心肺,扩胸伸臂可增强胸、胁、肩、臂部肌肉。
加强呼吸和血液循环进一步纠正不良姿势所造成的病态。
3、调理脾胃须单举上托、下压、上下对拉两侧内脏器官和肌肉得到牵引,肝、胆、脾、胃得到牵拉,胃肠蠕动、消化能力增强,久孩治胃肠病。
4、五劳七伤向后瞧头部运动,头向左右转动、活跃头部血液,增强颈部肌肉和颈椎活动,消除大脑中枢系统的疲劳和一些生理功能的障碍,改善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的平衡功能,增强眼肌。
5、摇头摆尾去心火全身性动作,对整个身动有良好的作用,摇头摆臂、旋转身体、提高全身器官功能,防治受寒、发烧、感冒等不良病症。
6、两手盘足固肾腰前府、后仰充分伸展腰背肌肉,对增加腰部、下腹部有良好的作用。
腰部各组织器官、肾脏、肾上腺得到加强,有助于防治腰肌劳损,增强全身功能。
7、攥拳怒目增气力加强气血运行,促进肌肉发达,体力、耐力增大,怒目可增眼肌。
功法:拳紧攒,足抓地,全身用力,聚精会神蹬眼,怒目,神经激发。
8、背后七颠百病消一上、一上各器官系统受到轻微震动而复位。
功毕在揉和地按摩脏器,对神经、心血管、消化、呼吸和运动系统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综合功效:常练八段锦,补肾健肾、柔筋疏肝,养气壮力,行气活血,促进血液循环,协调五脏六腑,改善神经体液的调节功能,纠正人体不良姿势。
八段锦功法作用(前四段作用:治病)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作用: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掌心向上托,小指和无名指有麻的感觉。
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作用:向前推出的食指向上,拇指斜向上,做法正确会有麻胀的感觉。
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作用:调理脾胃。
四式,五劳七伤向后瞧,作用:任督通,病不生,头旋转,手下按,打通任督二脉(后四段作用:强身)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作用:健肾(去心火即强身)六式,两手盘足固肾腰,作用:健肾,通过身体前后动两手至命门七式,攥拳怒目增气力,作用:练内气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作用:血脉通畅,气血充足传统医学认为,八段锦柔筋健骨、养气壮力,具有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之功能。
八段锦的功效与作用

八段锦的功效与作用
八段锦是一种古老的养生功法,由八个动作组成,通过呼吸调息和身体运动来增强身体的健康和锻炼内外平衡。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传统医学和养生文化中,并被视为一种有效的康复和养生方法。
以下是八段锦的一些功效与作用:
1. 健脾益胃:八段锦中的运动动作有助于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促进脾胃的健康,对于消化不良、胃胀、脾虚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 润肺养肺:通过调整呼吸和肺部的运动,八段锦可以促进肺部气血循环,增强肺功能,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 强身健体:八段锦的动作涵盖了身体的各个方面,包括伸展、扭转、拉伸等,可以锻炼肌肉、韧带、关节等,并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4. 舒缓压力:通过深呼吸、放松动作和注意力集中,八段锦有助于消除身体和心理的紧张感,促进身体松弛和放松,缓解压力和焦虑症状。
5. 促进血液循环:八段锦的运动动作可以提高心脏的负荷和血液循环,促进身体各部位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供应,减少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所导致的问题。
6. 调节脊椎和骨骼:八段锦包含了多种脊柱的伸展、扭转和放
松动作,可以改善脊柱的灵活性,减少脊椎疾病的发生,如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
7. 改善睡眠质量:八段锦练习过程中的呼吸调息和动作可以帮助放松身心,缓解失眠和焦虑引起的睡眠问题,提高睡眠质量。
8. 增强免疫力:八段锦的运动动作和呼吸调息有助于调节体内各系统的平衡,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对于增加体质和预防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总而言之,八段锦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养生功法,通过练习八段锦可以改善身体各个方面的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同时也有利于舒缓压力和促进心理健康。
八段锦的功效与作用

八段锦的功效与作用八段锦,又称为八段锦气功,是一种古老而流行的中国传统健身功法。
它起源于宋朝,由著名的医学家、文化名人、气功专家陈玄祐创立。
八段锦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呼吸法来调整身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八段锦已经在中国深受欢迎,并逐渐传入世界各地。
八段锦功效与作用众多。
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主要功效和作用。
1. 强身健体:八段锦通过各种身体运动,可以锻炼肌肉、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同时,它还可以刺激经络的畅通,加强血液循环,增加气血的供应,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2. 调节呼吸:八段锦注重呼吸的调节。
通过控制呼吸的深浅、缓急和顺畅度,能够调整人体呼吸系统的功能,增强肺的容积,促进新陈代谢的进行,调整身体的气血运行,提升身体的健康水平。
3. 促进心理健康:八段锦注重内外兼修,通过精神与身体的结合来达到平衡与和谐。
在运动中,人们可以放松身心,舒缓压力,培养耐心和集中力,提高自我认知和控制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
4. 缓解疾病:八段锦可以调节身体的各种功能,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有助于预防和缓解一些疾病。
例如,它可以调整体内的气血流动,改善循环系统的功能;可以调整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改善内分泌失调引起的问题;可以调整消化系统的功能,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状。
5. 延缓衰老:八段锦对于抗衰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它通过锻炼身体的柔韧性、调节呼吸、提高气血流动的畅通,可以保持身体的活力,延缓衰老的进程。
此外,它还可以增加体内的抗氧化物质的生成,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对抗衰老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6. 改善睡眠质量:八段锦的运动和呼吸法有助于舒缓压力,平抚情绪,消除疲劳,提供身心放松与舒适感。
它可以使人们更容易入睡,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睡眠的效果。
7. 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八段锦通过动作的流畅配合和呼吸的调控,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在长时间的练习中,人们需要集中精力去控制身体的动作和呼吸,这样可以锻炼和提高人们的集中力和注意力。
八段锦的功效与作用2篇

八段锦的功效与作用第一篇:八段锦的功效与作用八段锦,又称为八宝锦,是一种古老的健身养生功法。
它起源于中国宋代,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品之一。
八段锦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呼吸法来调理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下面我们将介绍八段锦的功效与作用。
第一,增强体质。
八段锦的练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强肌肉和骨骼的力量。
通过持续的练习,可以逐渐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耐力,提高体质。
第二,改善呼吸。
八段锦的呼吸法非常重要,可以帮助调节呼吸节奏,增加肺活量。
长期坚持练习可以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缓解呼吸困难等呼吸道问题。
第三,调理内脏。
八段锦的动作涵盖了全身各个部位,通过练习可以促进内脏器官的运动和血液循环,改善脏器功能,达到保健调理的效果。
第四,改善姿势。
现代人久坐不动,身体姿势不正确,容易导致腰酸背痛、颈椎病等问题。
八段锦通过伸展、拉伸等动作,可以改善姿势,调整脊椎的位置,减轻相关疼痛。
第五,提高免疫力。
八段锦的练习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改善体内的气血循环,调整内分泌功能。
这有助于预防感冒、流感等疾病,保持身体的健康。
第六,减肥塑形。
八段锦可以帮助燃烧体内多余脂肪,增加肌肉含量,塑造身体线条。
练习八段锦不仅可以减肥,还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第七,缓解压力。
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很大,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失眠等问题。
八段锦的练习可以帮助放松身心,舒缓压力,提高情绪稳定性,改善睡眠质量。
第八,延缓衰老。
八段锦的练习可以促进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增强体内活力,延缓机体的衰老速度。
长期坚持练习可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总之,八段锦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传统健身功法。
它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包括增强体质、改善呼吸、调理内脏、改善姿势、提高免疫力、减肥塑形、缓解压力和延缓衰老。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可以通过练习八段锦来改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第二篇:八段锦的应注意事项八段锦作为一种古老的健身养生功法,具有很多好处。
然而,在练习八段锦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八段锦的心得感悟

八段锦的心得感悟八段锦是一种古老而著名的健身功法,它结合了呼吸调理、身体舒展和内外调和的练习方法,对于保持健康、强身健体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在多年的练习中,深深感受到了八段锦带给我的好处和心得感悟。
首先,八段锦的练习对于调节呼吸很有帮助。
八段锦强调的是练习者在动作中配合深呼吸和缓慢呼出,在吸气过程中将气息沉入丹田,以此来调整体内的能量流动。
通过有意识地调整呼吸,我发现自己更容易进入一种舒缓的状态,能够有效地缓解身心的压力和疲劳。
此外,八段锦的练习也对身体的柔软度和灵活性有着显著的影响。
通过各种姿势的练习,我能够感受到身体各个关节的舒展和放松。
尤其是对于脊柱的伸展和腰部的扭转,八段锦有着独特的方法和技巧,使得我的背部更加灵活,腰椎疼痛也得到了很好的缓解。
八段锦的练习还可以调节身体的能量平衡,修炼内外调和。
通过集中注意力、意念和呼吸的配合,我能够感受到体内能量的流动和调整,让身心得到更好的平衡。
这种能量调和的感觉让我感到宁静和放松,也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积极乐观。
在练习八段锦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一些宝贵的心得和感悟。
首先,坚持是成功的关键。
只有每天保持一定的练习量和练习时间,才能够真正享受到八段锦所带来的益处。
即使时常感到懈怠或困难,我也要坚持继续下去,相信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专注是提高练习效果的关键。
在练习八段锦的过程中,我发现只有减少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中,才能够真正领会到其中的奥妙。
通过集中注意力,我感受到身体和思维的和谐,并且能够更好地领悟到八段锦所蕴含的哲理。
最后,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是八段锦练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我发现在保持规律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的前提下,八段锦的练习效果更加明显。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使八段锦的练习更加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八段锦是一项极具益处的健身功法。
通过调节呼吸、身体的柔韧性和内外调和的练习方法,八段锦带给我身心的平衡和舒适感。
古法八段锦

古法八段锦八段锦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医疗保健功法。
承心堂古法八段锦与平时大家接触的国家推广版八段锦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锻炼效果更加显著,不仅可以增强调理身体的效果,平时练习更能强身健体。
八段锦共八式,每式作用如下:1、两手托天理三焦(三焦经,踮脚尖补肾,通足三阴经)作用:吐旧纳新,调节全身五脏六腑功能,消除疲劳,滑利关节,尤其是对上肢关节和腰背作用明显。
(当我们举手练习时,我们就自然为这六条经脉灌满了气血,同时也迫使气血贯通于此六经之中,气血不至于郁积于内脏,而达到排毒的目的。
同时双脚的脚跟站起,如此则更易于使气血向下灌注于大腿、小腿、脚掌,促进脚上六经气血的通畅与旺盛。
脚上的六经是肝经、脾经、肾经、胆经、胃经、膀胱经,它们的通畅与否,与人体肝肾肠胃的功能密切相关。
)举5分钟,可循序渐进,若想达到明显的治病效果,每次举手须持续20分钟才行。
无论哪一种举手疗法,时间一长就会很难受,并有酸痛麻胀之苦。
然而此功的奇妙之处,正在于它的酸痛麻胀。
酸痛麻胀所显示的即是身体气血阻塞的现象。
为了要持久举手,手臂必须调动许多气血来支应,在调动气血的过程中,凡有阻塞之处必然引起酸痛麻胀。
只要忍受酸痛麻胀到一定的时间,酸痛麻胀的现象一定会解除,这表示阻塞已被打通。
2、左右开弓似射雕(心包经)作用:通过扩胸伸臂可以增强胸胁部和肩臂部肌力,增强呼吸和血液循环,减轻胸闷与肩颈酸痛,对腰背肌肉有良好的放松作用,有助于进一步矫正姿势不正确所造成的病态。
3、调理脾胃须单举(脾经)作用:可增强脾胃功能,防治脾胃病,还可以改善四肢末梢循环,适用于四肢不温的患者。
4、五劳七伤往后瞧(膀胱经)作用:可改善头部血液循环,健脑安神,调整脏腑功能,锻炼颈部肌肉,可消除疲劳,防治颈椎病、肩颈酸痛。
5、摇头摆尾去心火(小肠经)作用:清泻心火,可用于心烦、失眠、面赤口渴、口舌生疮、小便黄,也可用于颜面痤疮、黄褐斑。
6、双手攀足固肾腰(膀胱经、督脉)作用:可增强腰部及下腹部的力量,使腰部肌肉得以锻炼,有强腰固肾的功效,对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很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段锦对人体的作用八段锦动作讲解(视频教学) 八段锦对人体的作用为了深一步对八段锦的学习和理解,现将两位教授整理的资料打字成文与博友们分享。
(转抄于安徽医学院、马风阁教授、广州中山医学院、卓大宏教授资料)虽然八段锦的历史悠久,流传很广,流派又多,但八段锦的动作和歌诀总是大同小异,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可见八段锦对人体确有健身疗病的良好作用。
八段锦是我国劳动人民根据生产劳动和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
例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往往低头凹胸或弯腰的时候多,这样久而久之会改变人体姿势,影响内脏和神经的功能,损害健康。
而八段锦的动作大多有助于纠正这类病态。
因而,很适合于广大群众锻炼身体。
我国古代一些健身法,大都有明确的健身目的,某一动作可有益于某一脏腑,防治某一脏腑、经络的疾病,都有具体的规定和说明。
例如有一种叫作“五脏导引法”的健身法,其动作可分为分别防治肝、胆、心、脾、肺、肾的某些疾病,“四时导引法”的动作分别具有补肝、补脾、补心、治肺、治肾等作用。
八段锦也是如此,每个动作的名目都注明了专门增强哪一脏器。
例如“两手托天”可以“理三焦”,“单举手”可以“调理脾胃”,两手攀足可以“固肾腰”,“摇头摆尾”可以“去心火”等,体现了体育与医学、体育与气功相结合,既抓住了保健的重点,又照顾了全面。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肌肉、关节与内脏之间,内脏与内脏之间,都有着复杂的联系。
八段锦各个动作当然可能对某些内脏或经络有较多的作用,但总的看来,作为保健体操的八段锦,它的作用是综合性的、全身性的,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不是说只有单举手,或只靠单举手就能调理脾胃,一个往后瞧的动作就能把“五劳七伤”都去掉了。
实际上是八段锦的各节动作综合起来,才能起到调理脾胃、理三焦、去心火、固肾腰等作用,也就是说才起到全面健身作用。
当然,这并不排除某一动作相对地有其特殊的保健作用。
为了从解剖生理和保健的角度探讨各动作的健身价值,安徽医学院体育教研组、医疗系和中医系等部分中西医教授专家们整理如下:一、两手托天理三焦这一节从动作上看是四肢和躯干的伸展运动,和伸懒腰很相似。
伸懒腰是人体常见的生理现象,据现有资料来看,加强四肢和躯干的伸展活动确可影响胸腹腔血流的再分配,有利于肺部的扩张,使呼吸加深,吸进更多的氧气,显然对消除疲劳有一定的作用。
八段锦开头就做这一动作,一则可消除疲劳,吸进更多的新鲜空气;再则是一种全身肌肉和内脏的总动员,给以下各段动作做好准备;三则对三焦有调整作用。
三焦,系中医学对人身部位的名称,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
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等脏腑;中焦指膈以下、脐以上部位,包括脾、胃等;下焦指脐以下,包括肾、膀胱、大肠、小肠等。
由此看来,上焦约为胸腔,中焦为腹腔,下焦为盆腔。
总起来说,大约就是人身内脏的全部。
由于这节动作是全身的伸展活动,又伴随深呼吸,所以对内脏各部调理是自然的。
不仅如此,对腰背肌肉骨骼也有良好作用,有助于矫正肩内收和圆背等不良姿势。
二、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一动作的重点在胸部,用中医术语来说就是重点在上焦。
除了头以外,上焦可说是全身最重要的部位,这节动作影响所及,包括两手、两臂和胸腔内的心肺,通过扩胸伸臂可以增强胸肋部和肩臂部肌肉,加强和血液循环,有助于进一步纠正姿势不正确所造成的病态。
三、调理脾胃臂单举这段动作是一手上举,一手下按,上下用力对拉,使两侧内脏器官和肌肉进一步受到牵引,特别是使肝、胆、脾、胃受到牵拉,使胃肠蠕动和消化功能得到增强,久练有助于防治胃肠病。
四、五劳七伤向后瞧这一节动作是头部反复向左、向右转动,眼球尽量往后看,显然是一种头部运动。
头部运动对活跃头部血液循环、增强颈部肌肉活动有较明显的作用,而且对消除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和一些生理功能障碍等也有促进作用。
可是,这节动作按中医理论却历来被认为对五劳七伤有防治作用。
五劳,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指心、肝、脾、肺、肾等劳损;另指“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不论那种解释,都是;因劳逸不当、活动失调而引起的几种损伤。
七伤,说法也不同,有所谓七情伤害、肾亏七症等,总之也是由于精神活动过渡强烈和持久或者过度静止抑郁,造成神经紊乱失调,从而造成脏腑气血劳损。
而头部运动,对脑部(中枢神经)、颈椎(通往全身的神经总通路)都有良好作用,有助于增强和改善它们的功能,调节它们对脏腑气血及身体各部的作用,从而达到消除疲劳和劳损的目的。
可能是因为如此,这节动作才历来被认为对防治五劳七伤有好处。
此外,这段动作还有下列三种作用:1、可以加大眼球活动范围,增强眼肌;2、使颈诸肌感到酸疼,其作用和针灸时酸痛的作用相似,对大脑和全身神经活动有良好作用。
3、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颈椎病,保持颈部肌肉正常的运动功能,改善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的平衡功能,减少眩晕感觉。
五、攒拳怒目增气力这段动作要求拳头紧攒,脚趾用力抓地,全身用力,聚精会神,瞪眼怒目,使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激发兴奋,加强气血的运行;长期如此锻炼,会促进肌肉发达,体力、耐力逐渐加大。
这段动作值得注意的是怒目,怒目在外国体操中是没有的。
实践证明,怒目确有助于增强攒拳的气力,也是用力的表现,但其生理机制是否因为怒目时颈部肌肉加强而增加了臂力尚待进一步研究。
一般来说,交感神经兴奋可促进两目圆睁,以至怒目。
总之,怒目是否也可以促进交感神经的兴奋,尚待证明。
不过,怒目有助于增强眼肌是可以确信无疑的。
六、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一段动作,既有前俯,又有后仰,可充分伸展腰背肌肉,同时两臂也尽量向下伸展,显然对增强腰部及下腹有良好作用。
腰,是全身运动的关键部位,是人体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包括腰肌、腰椎骨骼和重要神经,而且保护着内脏重要器官,如肾、肾上腺、输尿管、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等。
腰部运动,实际上也包括腹部及腹部所包括的各种人体组织和器官的运动。
至于肾,其作用是排泄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对人体无用或有害的终产物,它排泄的种类最多,其量也大;又有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机能,对保持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起着重要作用。
肾上腺等内分泌器官,更与全身各种代谢功能有密切关系。
按中医理论,肾的含义和作用则更广泛和重要,认为是“五脏之一”、“先天之本”、“藏精之脏”(精指所谓本脏之精气与五脏六腑水谷所化生之精气,即维持人体生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可见其重要性。
坚持练两手攀足可使腰肌延伸而受到锻炼,使腰部各组织、各器官、特别是肾脏、肾上腺等得到增强,既有助于防治常见的腰肌劳损等病,又能增强全身机能。
但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头部不宜垂得太低。
七、摇头摆尾去心火这段动作是个全身性动作,对整个身体都有良好作用。
但为什么强调可去心火,说法不一。
有人认为心火可能是指受寒、感冒、发烧时抽出现的一些症状;认为摇头摆尾,旋转身体,可提高全身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发汗去热,除去心火。
也有人认为火是交感神经紧张的一种表现,正常活动都多少可引起交感神经紧张,但在健康人这种紧张经休息后即可消除,如果休息后仍不消除,即属病态;并认为心火可能是火的总称,也包括肝火等。
这段动作强调放松,因此可能是消除非正常神经紧张的一种方法。
八、背后七颠诸病消这段动作继续要求放松,但与两手托天动作正相反;托天动作是要把全身伸展,拉开,而这段动作是要把全身各器官、各系统受到轻微震动而复位;用中医针灸术语来说,这是一开一合,很完整。
所谓诸病消和百病消,并非指单做七颠能消百病,而是指长期坚持练整套八段锦动作才可以增强整个身体,夸大些说就是“诸病消”或“百病消”。
综观上述八项动作简单完整,颇为全面,主要用祖国医学理论来解释动作对人体的作用,运动量可大可小,老弱皆宜,即可防病,又能治病,特别是一些慢性病。
八段锦的歌诀,有的可用现代医学加以解释,有的则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和阐明。
但坚持八段锦对人体有良好作用这已是无数人的实践所证实了的。
具体动作要领,请看《八段锦》视频教学:八段锦——在线观看12个视频八段锦是中国古代养生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套针对一定脏腑防病、治病而设计的练功功法。
其中每一句话都提出了动作的要领、作用和目的。
八段锦是在传统医学理论指导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
健身气功八段锦以其简单易学、健身效果明显等特点深受广大练功群众喜爱。
这部教学片,较好的阐明了八段锦动作的要点、错误与纠正、正确的作法、功法的作用等。
是一部很好的教学片。
少林八段锦是少林寺众僧最早演练的健身功法之一。
据传,早在唐朝时,少林寺高僧灵丘善练八段绵,寿达109岁。
八段锦有舒筋活血,调理气血,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等功能,久练可以健壮体质、抗疫祛病、延年益寿。
调理身体最佳音乐《八段锦》八段锦,由五颜六色丝绢巧妙搭配而织成,美观悦目而实用。
古人将它创造的八段健身动作称之为八段锦,其意表示此法为健身术之精华,无数人实践证明,八段锦能起到调脾胃、理三焦、去心火、固肾腰的全面健身作用。
《八段锦》的音乐由于华丽的段锦,耐人寻味。
作曲家石夫先生选出清代相传的《碎金词曲》进行了创造性的改编,组成八段优雅清新、其音乐富有诗化的内涵,把你带入鸟语花香深林仙境、仿佛席卧于锦锻之上,悠然自得理三焦,轻松自如去心火、全身得到淋浴,五脏六腑得到冲刷,血脉打通,疲劳一扫而光。
《曲目》1.钗头凤2.鹧鹄天3.临江仙4.满庭芳-晚景5.瑞龙吟-春景6.雨霖铃-秋别7.水调歌头8.玉楼春-春景八段锦对人体系统的作用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
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深受人民喜爱,据说是岳飞与梁世昌所传。
早在北宋时已有记载,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
八段锦是古代上等丝织品,用多种不同颜色编织而成。
古人把这套动作视为祛病保健效果极好而又编排精练、动作完美的一套导引功法。
此功法共分为八段,故日八段锦。
八段锦的练功方法应以内功为主,是内外相合的定步动功。
因此练习八段锦除注意外形动作以外,还要配合意守、呼吸及以意领气和动作的得气感。
八段锦的锻练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力的练法,一种是不用力的练法。
动作用力练时,应保持肌体放松,不可用僵力或单纯之臂力,动作要随呼吸,气贯丹田。
不用力的练法,则主要是以外带内,外动促进内动,以达到健身祛病之功效。
八段锦对身体的好处,简单概述为滋阴助阳、培元补气、疏通经络、活血生津。
长期锻练可使人强身健体、聪耳明目、延年益寿。
用现代科学医术分析,就是活动全身关节、肌肉、调节精神紧张、改善身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高人体各个生理机能。
其好处如下:《对心血管的作用》八段锦要求身体端正,身贯丹田。
由于横一肌的运动幅度增大,当内脏形成了一个摩擦运动,既可消除腹腔淤血,又可使上下腔静脉血液易于流回右心。
血压高者和血压低于正常者,经过八段锦的锻炼后,可以使血压回复正常。
八段锦气贯丹田的深长呼吸,可使心律减慢,降低心肌氧消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