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功法简介
健身气功《八段锦》起源、歌诀、特点及作用(附图解)

健身气功《八段锦》起源、歌诀、特点及作用一、八段锦起源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
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深受人民喜爱,据说是岳飞与梁世昌所传。
早在北宋时已有记载,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
八段锦是古代上等丝织品,用多种不同颜色编织而成。
古人把这套动作视为祛病保健效果极好而又编排精练,动作完美的一套导引功法。
八段锦由八节组成,体势动作古朴高雅,故名。
二、八段锦歌诀(详见附1)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三、功法特点健身气功八段锦同祖国传统养生治病理念密切结合,内炼精气神,外练筋骨皮。
整套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有松有紧,动静相兼。
十分适宜中老年人、亚健康人群以及体质虚弱的康复病人习练。
而且可以不受时间、场地和天气的影响。
1、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柔和,是指习练时动作不僵不拘,轻松自如,舒展大方。
缓慢,是指习练时身体重心平稳,虚实分明,轻飘徐缓。
圆活,是指动作路线带有弧形,不起棱角,不直来直往,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
连贯,是要求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转换衔接,无停顿断续之处。
2、松紧结合,动静相兼松,是指习练时肌肉、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的放松。
在意识的主动支配下,逐步达到呼吸柔和、心静体松,同时松而不懈,保持正确的姿态,并将这种放松程度不断加深。
紧,是指习练中适当用力,且缓慢进行,主要体现在前一动作的结束与下一动作的开始之前。
紧,在动作中只在一瞬间,而放松须贯穿动作的始终。
松紧配合得适度,有助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分解粘滞、滑利关节、活血化淤、强筋壮骨、增强体质。
本功法中的动与静主要是指身体动作的外在表现。
动,就是在意念的引导下,动作轻灵活泼、节节贯穿、舒适自然。
静,是指在动作的节分处做到沉稳,特别是在前面所讲八个动作的缓慢用力之处,在外观上看略有停顿之感,但内劲没有停,肌肉继续用力,保持牵引伸拉。
八段锦的动作讲解、图解及呼吸方法

八段锦的动作讲解、图解及呼吸方法1. 预备势(1)动作方法:并步站立,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提起(吸),下落成开立步(呼);两臂内旋,两掌分别向斜下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吸),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掌心向内,指间距10公分,目视前方(呼)。
动作要点:头向上顶,下颚微收,舌抵上颚,嘴唇微闭,全身放松,平心精气,顺项提顶,沉肩垂肘,腋下虚掩,胸部宽舒,腹部松沉,收髋立敛臀,上体重症,意守丹田。
易犯错误:抱球时大拇指上翘,其余四指朝向地面;塌腰、跪腿、八字脚。
正确做法是注意沉肩、垂肘,指尖相对,大拇指放平,收髋敛臀,命门穴放松,膝关节不超越脚尖,两脚平行站立。
2. 两手托天理三焦(1)动作方法:两腿微屈,两手插掌,两腿徐缓挺膝伸直目视前方,两手上托经胸前内旋向上托起至两手心朝上抬头目视两掌(吸),两臂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下颚内收,舒胸展体(闭气)略有停顿目视前方;身体重心缓缓下降膝关节微屈,双手分开,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呼)。
动作要点:两掌上托要舒胸展体略有停顿保持伸拉;两掌下落,松腰、沉髋、沉肩、坠肘、松腕、舒指上体中正。
易犯错误:两掌上托时抬头不,上举时松懈断劲。
正确做法是两掌上托舒胸展体缓慢用力,下颚尖先向上助力,再内收,配合两掌上撑,立在掌根。
功效:三焦是指人体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之一,位于胸腹之间,其中胸膈以上为上焦,胸膈与脐之间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
人体三焦主司疏布元气和流行水液。
这一式为两手交叉上托,拔伸腰背,提拉胸腹,可以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水液布散,从而周身都得到元气和津液的滋养。
在练两手攀足时,需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同时呼吸要平稳自然。
该动作的功效是可以固肾腰,从而预防和缓解腰痛等问题。
动作方法:动作要点:易犯错误:功效:说明:动作方法:动作要点:易犯错误:一些人在冲拳时上体前俯、端肩、先肘。
在回收时,他们悬腕不明显,抓握无力。
健身气功八段锦简介

附件2:八段锦功法作用(前四段作用:治病)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作用: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掌心向上托,小指和无名指有麻的感觉。
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作用:向前推出的食指向上,拇指斜向上,做法正确会有麻胀的感觉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作用:调理脾胃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作用:任督通,病不生,头旋转,手下按,打通任督二脉(后四段作用:强身)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作用:去心火(去心火即强身)六式,两手盘足固肾腰,作用:健肾七式,攥拳怒目增气力,作用:练内气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作用:血脉通畅,气血充足健身气功八段锦简介健身气功----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从悠久的气功文化中走来,继承、创新、发展,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健身气功是一种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中国气功体现了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合一,形神合一的整体观。
“锦”指的是上等的丝织品,在中国文化中,它代表着珍贵而又精美的饰物,有一套动作精美,编排精炼,祛病健身效果俱佳的健身气功功法,从古至今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他由八组动作组成,人们就把它称之为“八段锦”。
气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八段锦是流传最广的健身气功功法之一,他动作简单,易记易学,适合男女老少等不同人群习练。
八段锦是从北宋起便开始流传的一项健身运动,却历经千年仍经久不衰,其魅力可见一斑,清朝末年人们首次把八段锦编排成一个完整的套路,并绘制图像,他的歌诀这概括了八段锦的动作做法和锻炼目的:“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盘足固肾腰;攥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此后八段锦的套路基本被固定下来,一个有历史传承,有功法理论,有真实健身效果的传统气功功法就被定型了。
八段锦的八个动作名称的详细讲解

八段锦的八个动作名称的详细讲解“八段锦”是指一套独特的气功练习方法,由八个动作组成,故称为八段锦。
这套功法把人体内的神经、精、气、血和五脏六腑等内脏得以调和起来,无论是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减压降压、疏通气血,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效。
一、两手托天理三焦:双脚开立自然,两手从体侧自然下垂,双手臂贴着身体缓缓举起至高于头部微微前倾,然后再慢慢下放。
这个动作可以调整心气,增强脾胃的能力,改善胃肠消化不良、厌食等症状。
此时,双手托天不仅可把顶门顶起,而且相当于给胃肝下一个支持,将内脏收缩以消除不透气和疏通胆囊等作用。
二、金鸡独立方鹤立:首先双手交叉抱于胸前,双脚并拢膝盖微微弯曲。
两臂肘部下放,同时向外放开,做拉扯的动作,并在单脚站立的情况下抬起一脚彻底张开。
这个动作可以起到修复五脏六腑的功能,消除便秘、腰腿疼痛、强身健体,因为这个体式的背部与腰部会同时得到以往体式所不及的伸展,有效地改善腰背疼痛、颈椎病等问题。
三、高控白气俯身捶:首先两脚开立自然,两手活动支撑,顺势全身俯下,然后双手缓慢举起至正面位置,接着贴于心率部位,手向上下托起放下,时刻注重内息。
这个动作可以减缓疲劳情绪、舒缓情绪,平衡内分泌系统,同时促进淋巴循环,达到清热解毒、祛病欣旺的作用。
四、左右搬拦捣猴势:两手放于正面腰间,然后左手慢慢向上伸至头顶,右臂贴身下落;之后,一侧的胳膊抬起,另一侧的胳膊攀住,反复左右起伏。
这个动作可以调节膀胱神经、调节脾胃功能,同时缓解颈椎、肩膀紧张和脾胃不适。
五、左右开弓似射雕:双脚分立,左手对脚内侧,右手抱圆来到胸前伸出,然后左腿放长,右手收回、左手向外伸展,眼睛跟着左手一起看向远方。
这个动作可以强化心肺功能,同时调节肝胆系统,同时改变脊椎曲率,达到美化体型的效果,尤其对于颈椎的调整具有明显效果。
六、左右互搂肩背势:先将左手放在胸前右侧,用右手扶住左臂,轻轻拉过到右侧,再将右手放在胸前左侧,左手再扶住,轻轻拉过到左侧,保持左右反复4-8次。
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简介

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简介
八段锦产生于中国宋代(960-1279年)以前产生,在明清(1368-1911年)时期逐渐发展完善,是以肢体运动为主的健身方法。
健身气功·八段锦吸纳传统八段锦功法的精髓,按照现代运动学和生理学规律,对动作次序和运动强度进行了调整,通过动作、意念和呼吸的协调配合,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静相兼、松静自然,柔和缓慢、圆活连贯,适应于不同人群的健身锻炼。
长期习练有助于改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的功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和机体抗衰老能力,改善心理健康。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第二式左右弯弓似射雕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第七式攥拳怒目增气力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八段锦详细讲解

八段锦详细讲解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健身功法,起源于古代道教,被称为“养生之宝”。
它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方法,调节人体内部的气血流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达到延年益寿、强健身体的功效。
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解一下八段锦的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要领:两手抬过头顶,手心向上,手臂伸直,手指自然张开,掌心对着天空。
吸气,手臂从头顶往下收,收到胸前时,掌心向下,手指轻轻合拢,同时用力下压,呼气。
作用:调和三焦,促进气血流通,提高免疫力。
注意事项:手臂要保持伸直,不要弯曲;掌心要对准天空,手指自然张开;下压时用力要适度,不要太用力。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动作要领:右脚向前迈一步,两手伸直向前,左手与右脚成一条直线,右手与后面的腿成一条直线。
吸气,双手向两侧分开,左手向左,右手向右,同时转动腰部。
呼气,双手向前收拢,左右手互换位置。
作用:开通肝经,舒展腰背肌肉,增强体质。
注意事项:身体要稳定,不要左右晃动;双手向两侧分开时,手臂要尽量平行于地面;转动腰部时,要轻松自然。
第三段:左右擦脚洗手跟动作要领:两手下垂,身体保持直立,左脚向左迈一步,同时将右手向左伸出,擦过左脚踝,再向右伸出,擦过右脚踝,同时左手向右伸出,擦过右手手腕,再向左伸出,擦过左手手腕。
重复多次。
作用:刺激膀胱经和脾经,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弹性。
注意事项:身体保持直立,不要弯腰;手臂伸出时,要尽量贴着身体;擦过脚踝时,不要用力过猛。
第四段:左右擒拿牛鼻子动作要领:两手下垂,身体保持直立,左脚向左迈一步,同时将右手向左伸出,从下往上擒拿住“牛鼻子”,再将右手从上往下拉向右侧,同时左手向左伸出,擒拿住“牛鼻子”,再将左手从上往下拉向左侧。
重复多次。
作用:刺激心肺经,增强肺功能,提高呼吸能力。
注意事项:身体保持直立,不要弯腰;手臂伸出时,要尽量贴着身体;拉手时要保持力度适度,不要过猛。
第五段:左右扭转脊髓盘动作要领:两手下垂,身体保持直立,左脚向左迈一步,同时将右手向左伸出,手心向上,从下往上旋转,直到手臂伸直;再将左手向右伸出,手心向下,从上往下旋转,直到手臂伸直。
八段锦功法

如此两掌上托下落,练习四至八次。另一种练习法,不同之处是每次上托时两臂徐徐自体侧上举,且同时抬 起足跟,眼须平视,头极力上顶,亦不可紧张。然后两手分开,在身前俯掌下按,足跟随之下落,气随手按而缓 缓下沉于丹田。如此托按 4 ~ 8次。
南北两派
八段锦被分为南北两派。行功时动作柔和,多采用站式动作的,被称为南派,委托梁世昌所传;动作多马步, 以刚为主的,被称为北派,附会为岳飞所传。从文献和动作上考察,不论是南派还是北派,都同出一源。其中附 会的传人无文字可考证。
八段锦究竟为何人、何时所创,尚无定论。但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导引图》可以看到,至少有4 幅图势与八段锦图势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双手攀足固肾腰”、“左右开弓似射雕”、“背后七颠百病消” 相似。
这一式由动作上看,主要是四肢和躯干的伸展运动,但实际上是四肢、躯干和诸内脏器官的同时性全身运动。
此式以调理三焦为主。有关三焦的部位尚无定论,但大多数人认为上焦为胸腔主纳,中焦为腹腔主化,下焦 为盆腔主泄。即上焦主呼吸,中焦主消化,下焦主排泄。它概括了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原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原 者,三焦之尊号也”。原气即是人生之命。十二经之根,通过三焦激发于五脏六腑,无处不至,它是人体活动的 原动力。因而对三焦的调理,能起到防治各内脏有关诸病的作用。特别是对肠胃虚弱的人效果尤佳。上举吸气时。
发展
坐势和立势
八段锦之名,最早出现于北宋洪迈所著《夷坚志》中:“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 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说明八段锦在北宋已流传于世,并有坐势和立势之分。
立势八段锦在养生文献上首见于南宋曾憷著《道枢·众妙篇》 :“仰掌上举以治三焦者也;左肝右肺如射 雕焉;东西独托,所以安其脾胃矣;返复而顾,所以理其伤劳矣;大小朝天,所以通其五脏矣;咽津补气,左右挑其 手;摆鳝之尾,所以祛心之疾矣;左右手以攀其足,所以治其腰矣。”但这一时期的八段锦没有定名,其文字也尚 未歌诀化。
八段锦名词解释

八段锦名词解释
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健身功法,又称为“八宝功”,源自于明代。
它由八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名称和意义,下面对其中几个名词进行解释:
1. 张臂舒胸:指将双臂向两侧舒展,同时深呼吸,以舒缓胸部的紧张感,促进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
2. 双手托天理三焦:指双手向上伸直,手掌面朝天空,以指尖为中心,向上提起,以理顺三焦的功能。
3. 摇头摆尾:指以头部和腰部为中心,交替左右晃动,以增强脖颈和腰部的灵活性。
4. 两手攀足贯耳:指双手抱住小腿,向下弯腰,同时侧耳,以拉伸腰部和腿部的肌肉。
八段锦的练习除了具有健身效果之外,还能够调节身心状态、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等多种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养生、康复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八段锦功法简介:八段锦功法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至今共八百多年的历史。
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体现其动作舒展优美,视其为“祛病健身,效果极好;编排精致;动作完美,”现代的八段锦在内容与名称上均有所改变,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练习无需器械,无需场地,简单易学,节省时间,作用极其显著;效果适合于男女老少,可使瘦者健壮,肥者减肥。
二、八段锦功法口诀: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向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盘足固肾腰攥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三、八段锦功法作用:(前四段作用:治病)双手托天理三焦作用:上焦心肺,中焦俾胃,下焦肝肾,掌心向上托,小指和无名指有麻的感觉。
左右开弓似射雕作用:向前推出的食指向上,拇指斜向上,做法正确会有麻胀的感觉调理脾胃须单举作用:调理脾胃五劳七伤向后瞧作用:任督通,病不生,头旋转,手下按,打通任督二脉(后四段作用:强身)摇头摆尾去心火作用:健肾(去心火即强身)两手盘足固肾腰作用:健肾通过身体前后动两手至命门攥拳怒目增气力作用:练内气背后七颠百病消作用:血脉通畅,气血充足四、《八段锦》动作口诀预备式口诀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左右开弓似射雕口诀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调理脾胃单臂举口诀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
五劳七伤往后瞧口诀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
摇头摆尾去心火口诀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
两手攀足固肾腰口诀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
攒拳怒目增气力口诀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拳引内气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式还原。
背后七颠百病消口诀两腿并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悬,呼气上顶手下按,落足呼气一周天,如此反复共七遍,全身气走回丹田,全身放松做颠抖,自然呼吸态怡然。
健身气功-八段锦知识问答中国健身气功协会1.怎样才能掌握好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的运动量?答:一般情况下,一周应不少于5次练习,每次练习可做1至2遍,每遍之间休息约2分钟,加上准备活动和结束时的整理运动,一次练习在40分钟左右为宜。
如时间或身体健康情况不允许,可以在一天中安排1~2次练习,每次练习15~30分钟,也可以将整套功法拆开,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动作来练习。
由于受性别、年龄、身体条件等因素以及练习者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影响,不同情况的健身者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运动后的身体感觉来确定运动量安排得是否合理。
如果运动后精神愉快、脉搏稳定、血压正常、食欲及睡眠良好,练习后次日身体无不良反应,表明运动量适宜;如果运动后身体明显疲劳,脉搏长时间得不到恢复,食欲不振、睡眠不佳,表明运动量过大,应及时进行调整。
2.健身气功-八段锦在练习中应如何进行呼吸吐纳?答: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时一般采用逆腹式呼吸,同时配合提肛呼吸。
具体操作是吸气时提肛、收腹、膈肌上升;呼气时膈肌下降、松腹、松肛。
呼吸吐纳要与动作导引相互配合,起吸落呼,开吸合呼,蓄吸发呼,在每一段主体动作的松紧与动静变化的交替处,可适当屏气。
考虑到每个人的肺活量、呼吸频率存在差异,练功时的动作幅度也有大小、长短之别,练习者对呼吸的要求应灵活运用,不要生搬硬套,气息不畅时,应随时进行调节。
3.健身气功-八段锦在练习中怎样进行心理调节?答:心理调节是指练功者对思维活动的调控,也称调心。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调心不是守一,而是意想动作过程,包括动作的规格、要点、重点部位以及呼吸。
具体来讲,在练功初期,也就是学习动作阶段,主要是注意动作规格和要点;在熟练提高阶段,重点是注重风格特点,使动作与呼吸相协调。
随着功法的熟练、技术水平的提高,动作趋于自动化,呼吸也近于自然,心神也随之越来越恬淡,这时可以将意念集中到每个练习动作的规格、要点和重点部位上,最后达到动作、呼吸、心理协调一致。
4.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对提高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有什么作用?答:长期有规律地进行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可以降低体脂百分比和血脂,降低血压和心率,使其维持在正常水平,增强心肺功能;可以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增强迷走神经张力,有助于降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同时,坚持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还可以提高练习者运动素质,缓解焦虑,改善心境,提高中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另外,长期坚持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可以增强中老年人清除自由基的功能,改善性激素水平,缓解智能生理年龄的衰退,具有一定的延缓衰老功效。
因此,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中老年人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一种有效手段。
5.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对改善中老年人身体形态有什么作用?答:研究表明,中老年人经过6个月的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体重、体重指数、围度指标、皮褶厚度等均发生显著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主要是身体成分变化,使皮下脂肪组织含量显著下降,瘦体重显著增加。
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氧健身运动,长时间、系统地参加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锻炼,可以改善中老年人群的身体成分,有助于塑造中老年人群健康、匀称、优美的体型。
6.为什么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能够改善中老年人呼吸系统机能?答:这可以从健身气功-八段锦整套动作的编排中找到答案。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和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三个动作,均要求在完成过程中,不断加大呼吸幅度与呼吸深度,从而使膈肌上下运动幅度大大增加,使呼吸肌肉群得到充分锻炼,而膈肌是人体最重要的呼吸肌,对它的有效锻炼可以增加胸腔体积,从而提高肺活量。
7.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是否能够改善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机能?答:部分练习者练功过程中的心率动态遥测研究结果显示,经6个月练习后,练功者在完成一套功法过程中,无论是练功中的最大心率和平均心率以及练功后即刻心率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提示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对提高中老年人心脏功能有一定作用。
而且健身气功-八段锦运动量为中小强度,运动负荷符合中老年人要求,可以作为提高中老年人心血管机能的一种有效手段。
8.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对提高中老年人的柔韧性及关节灵活性是否有效果?答:是的,这得益于其中第五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该式动作要求练习者尽力做大幅度的躯干前屈,长期练习可以提高人体躯干的灵活性。
其实,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不仅可以提高躯干的灵活性,它对人体其它部位和关节都有一定保健作用,如“五劳七伤往后瞧”可提高脊柱颈部的灵活性,“两手托天理三焦”、“调理脾胃须单举”能够提高肩关节和手关节的灵活性,“摇头摆尾去心火”则可以提高髋和踝关节的灵活性。
9.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对提高中老年人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是否有效果?答:是的。
健身气功-八段锦“左右开弓似射雕”与“摇头摆尾去心火”两式,要求练习者在开收步当中要控制好身体重心,始终做到虚实分明,加上练习过程中又要求保持较长时间的马步站立,这对练习者腿部和踝关节的肌肉锻炼较大,可以提高维持身体平衡肌肉群的力量,有助于对平衡神经中枢的刺激,从而提高练习者的平衡能力。
10.为什么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能够提高中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答: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具有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兼、神形相合、气寓其中的特点。
长期练习可以平衡阴阳、疏通经络、分解粘滞、滑利关节、活血化淤、强筋壮骨、增强体质,这些功效可以从现代生命科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健身气功-八段锦运动强度适中,是典型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作为锻炼者,每天进行1小时的练习,虽然运动强度不高,但长时间的运动可以消耗体内及皮下多余的脂肪,改善身体成分,还可以增加肌肉力量。
从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结构本身来看,其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和第六式“摇头摆尾去心火”等均要求马步站立,这对发展下肢肌肉力量有非常好的作用,同时由于许多动作中都要求手指用力抓握,可以充分锻炼前臂及手部的肌肉群,如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等。
此外,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要求“神形相合,气寓其中”,即整套动作要达到意动形随、神形兼备,可以明显提高锻炼者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并有效建立神经系统与动作的和谐一致,从而使锻炼者对信号的反应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协同发展,最终有利于中老年人群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高雅气质。
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要求心平气和,豁达乐观,祛除杂念,坦荡安稳,最后达到自我调整,改善心理健康的目的,所以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能够提高中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八段锦功法文字说明锦字从金,形容贵重;帛是古代颜色鲜美之物。
因为这种功法可以强身益寿,有如展示给人们一幅绚丽多彩的锦缎,故称为“锦”。
八段锦就是古人创编的八节不同动作组成的一套医疗、康复体操。
八段锦在我国民间流传十分广泛,一般认为是南宋初年无名氏创编。
由于八段锦动作简单,易学易练,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改、创新,又演变出许多种类,如岳飞八段锦、十二段锦、自摩八段锦、床功八段锦、坐势八段锦等等,各有特长。
八段锦功能柔筋健骨、养气壮力,可以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功能,男女老幼皆可锻炼。
现代研究也已证实,这套功法能改善神经体液调节机能和加强血液循环,对腹腔脏器有柔和的按摩作用,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运动器官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是一种较好的体育运动。
下面简介其动作要点:(1)双手托天理三焦。
预备姿势:立正,两臂自然下垂,眼看前方。
动作:两臂慢慢自左右侧向上高举过头,十指交如翻掌,掌心向上,两足跟提起,离地一寸;两肘用力挺直,两掌用力上托,两足跟再尽量上提,维持这种姿势片刻;两手十指分开,两臂从左右两侧慢慢降下,两足跟仍提起;两足跟轻轻落地,还原到预备姿势。
(2)左右开弓似射雕。
预备姿势:立正,两脚脚尖并拢。
动作:左脚向左踏出一步,两腿弯曲成骑马势,上身挺直,两臂于胸前十字交叉,右臂在外,左臂在内,手指张开,头向左转,眼看右手;左手握拳,食指向上翘起,拇指伸直与食指成八字撑开,左手慢慢向左推出,左臂伸直,同时右手握拳,屈臂用力向右平拉,作拉弓状,肘尖向侧挺,两眼注视左手食指;左拳五指张开,从左侧收回到胸前,同时右拳五指张开,从右侧收回到胸前,两臂十字交叉,左臂在外,右臂在内,头向右转,眼看右手,恢复到立正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