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及治疗作用简介

合集下载

健身气功《八段锦》起源、歌诀、特点及作用(附图解)

健身气功《八段锦》起源、歌诀、特点及作用(附图解)

健身气功《八段锦》起源、歌诀、特点及作用一、八段锦起源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

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深受人民喜爱,据说是岳飞与梁世昌所传。

早在北宋时已有记载,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

八段锦是古代上等丝织品,用多种不同颜色编织而成。

古人把这套动作视为祛病保健效果极好而又编排精练,动作完美的一套导引功法。

八段锦由八节组成,体势动作古朴高雅,故名。

二、八段锦歌诀(详见附1)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三、功法特点健身气功八段锦同祖国传统养生治病理念密切结合,内炼精气神,外练筋骨皮。

整套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有松有紧,动静相兼。

十分适宜中老年人、亚健康人群以及体质虚弱的康复病人习练。

而且可以不受时间、场地和天气的影响。

1、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柔和,是指习练时动作不僵不拘,轻松自如,舒展大方。

缓慢,是指习练时身体重心平稳,虚实分明,轻飘徐缓。

圆活,是指动作路线带有弧形,不起棱角,不直来直往,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

连贯,是要求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转换衔接,无停顿断续之处。

2、松紧结合,动静相兼松,是指习练时肌肉、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的放松。

在意识的主动支配下,逐步达到呼吸柔和、心静体松,同时松而不懈,保持正确的姿态,并将这种放松程度不断加深。

紧,是指习练中适当用力,且缓慢进行,主要体现在前一动作的结束与下一动作的开始之前。

紧,在动作中只在一瞬间,而放松须贯穿动作的始终。

松紧配合得适度,有助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分解粘滞、滑利关节、活血化淤、强筋壮骨、增强体质。

本功法中的动与静主要是指身体动作的外在表现。

动,就是在意念的引导下,动作轻灵活泼、节节贯穿、舒适自然。

静,是指在动作的节分处做到沉稳,特别是在前面所讲八个动作的缓慢用力之处,在外观上看略有停顿之感,但内劲没有停,肌肉继续用力,保持牵引伸拉。

八段锦传统养生健身操

八段锦传统养生健身操

八段锦传统养生健身操八段锦是一种传统养生健身操,对中老年人、体弱多病、慢性病患者有很高的治疗保健作用。

特别是对糖尿病可以改善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同时强身健体减少并发症发生。

1. 双手托天理三焦作用:拉长脊椎、劲肩部肌肉,还可调理气血,稳定情绪。

配合呼吸,上托时深吸气,复原时深呼气。

直立,两足分开。

与肩同宽。

两臂自然松垂于身侧,然后徐徐自左右两侧上举至头顶,两手手指相叉,翻掌,掌心朝上如托天状。

同时顺势踮起两脚跟,再将两臂放下复原,同时两脚跟轻轻着地。

2. 左右开弓似射雕作用:可减轻胸闷与肩颈酸痛等症状。

配合呼吸,展臂及拉弓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直立,左足跨出一大步,身体下蹲作骑马式。

两臂在胸前交叉。

眼看左手,然后左手握拳,食指翘起向上,拇指伸直与食指成八字撑开。

接着左臂向左推出并伸直,头随而左转,眼看左手食指。

同时右手握拳,展臂向右平拉作拉弓状。

动作复原后左右互换。

3. 调理脾胃须单举作用:增强脾胃功能,改善胃酸过多、手脚冰冷或四肢酸痛的症状。

配合呼吸,上举下按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直立,两组分开与肩同宽。

右手翻掌上举,五指并紧。

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时左手下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

动作复原后,两手交替反复进行。

4. 五劳七伤向后瞧作用:缓解肩颈僵硬、落枕等症状。

也适合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

同时配合呼吸,向后望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

两手掌心紧贴腿旁,然后头慢慢左顾右盼向后观望。

5. 摇头摆尾去心火作用:去心火,避免长暗疮、暴发青春痘、流鼻血、情绪暴躁等情况的发生。

特别适合久坐缺乏运动的人。

动作较复杂。

可量力而为。

配合呼吸,在转腰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两足分开,相距约3个足底的长度,屈膝半蹲成骑马势。

两手张开,虎口向内,扶住大腿前部。

头部及上体前俯。

然后作圆环转腰,转动数圈后再反方向转腰。

在转腰的同时,适当摆动臀部。

6. 两手攀足固肾腰作用:可使腹直肌以及脚内侧的经脉得以伸展,透过手的热量对肾脏进行按摩。

八段锦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文献综述

八段锦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文献综述

八段锦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文献综述八段锦,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健身气功,以优美的体式加上呼吸运动,它具有很多的好处,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帮助。

八段锦既是一种保健运动,又是一种疾病预防和治疗的辅助手段。

它的养生价值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本文将从八段锦的历史、运动方式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三个方面来进行综述。

一、八段锦的历史八段锦是中国传统气功养生术之一。

八段锦从南北朝时期开始流传,人们对其进行了发扬光大。

八段锦在唐代时期被认为是一种越王自锻的方法。

到了宋代,八段锦广为流传,并开始被广泛地应用于养生保健,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赞誉。

明朝时期,医药学家李时中对八段锦进行了细致的整理与说明,使其更加明晰、系统化,进一步推广了八段锦。

二、八段锦的运动方式八段锦是一种养生气功,通过八个动作完成一轮,每个动作要求用心而不是用力。

因此,八段锦被认为是一种“精神调节”的运动方式,除了可以起到保健作用之外,还有改善心情的功效。

八个动作为:两手揽彩式、大展弓步式、练腰捧球式、彩凤展翅式、五劳七伤式、双手攀足式、云手转身式,以及站桩式。

三、八段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增强体质八段锦可以帮助人们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在练习八段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呼吸、动作缓慢、身心放松等方式,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

研究发现,八段锦练习者的免疫功能比一般人要好。

2、改善心血管健康八段锦可以通过矫正身体姿势和呼吸控制等方式,改善心血管健康。

正确认识和练习八段锦有助于缓解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3、改善心理健康正确认识和练习八段锦有助于人们缓解紧张、焦虑等情绪。

不仅如此,八段锦还能改善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

通过八段锦的认知与实践,可以达到身心平衡的目的。

4、预防老年痴呆八段锦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通过加强锻炼身体和脑力,改善身心健康,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认知储备和认知灵活度,从而预防老年痴呆。

综上所述,八段锦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气功养生术。

对八段锦健身作用的看法与认识

对八段锦健身作用的看法与认识

八段锦是我国传统的健身方法之一,起源于宋代,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它是一套传统的健身功法,包括了八个连贯的动作,旨在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魄。

在我国,很多人都会选择八段锦作为日常健身的方式,因为它简单易学,同时对身体有很好的锻炼效果。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八段锦健身的作用,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认识。

1. 八段锦的基本动作八段锦的基本动作包括:两手托天理三焦、垂死绝息归元、支腰后仰顿挫背、举步拔萃益肾腰、定步揽雾纺丝柔、瞪目怒视麟甲死、转头怒目射二黄、搓揉拍打掌浴肩背。

这些动作基本上涵盖了全身各个部位的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筋骨肌肉。

2. 八段锦健身作用八段锦的健身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血液循环:通过八段锦的动作,可以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营养,排出代谢废物,从而有效地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 加强筋骨肌肉:八段锦的动作涉及到了全身各个部位的活动,可以有效地加强肌肉力量,增加柔韧性,改善关节灵活度,预防骨质疏松等问题。

- 舒缓压力: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八段锦作为一种传统的健身方法,可以帮助身心放松,缓解压力,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3. 八段锦在现代社会的认识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很多人开始关注起了传统的健身方法,其中就包括了八段锦。

人们认识到八段锦具有独特的优势,逐渐将其作为日常健身的一种选择。

八段锦的动作简单易学,适合各个芳龄层的人们。

不论是老年人、中年人还是青年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八段锦来提高身体素质,改善健康状况。

八段锦的健身作用是全面的。

它可以同时促进血液循环、加强肌肉力量、改善柔韧性,并且能够缓解压力,对身心健康都有积极的影响。

八段锦少有受伤风险。

与一些高强度的运动相比,八段锦的动作相对柔和,对于初学者和身体素质较差的人来说,能够减少运动受伤的风险。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八段锦在现代社会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健身气功八段锦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健身气功八段锦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健身气功八段锦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健身气功在临床治疗中逐渐被应用,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其中,八段锦作为健身气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八段锦,又称为八段锦气功、八段锦功等,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术,具有为人体健康带来一系列好处的效果。

据相关研究表明,八段锦可以调节人体疲劳、增强身体免疫力、改善体质、促进心血管健康、缓解焦虑、改善睡眠质量等等。

现将八段锦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行详细阐述。

一、八段锦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人们面临的严重健康问题之一,而八段锦的相关研究发现,通过每天坚持练习八段锦,可以显著地提高心血管健康指标。

在研究过程中,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的血压及脂肪代谢指标比对照组更明显地改善。

因此,建议健康人群、中老年人及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坚持练习八段锦,从而改善心血管健康。

二、八段锦对免疫力的影响八段锦能够刺激人体各组织器官之间进行协作,并可促进脏器功能,对人体免疫系统有直接的影响,提高免疫力。

研究发现,八段锦能够显著提高游离无机物(包括Cu、Zn、Fe等)的含量和活性氧的清除能力,使人体逐渐形成免疫保护盾,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几率。

三、八段锦改善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研究表明,八段锦能够有效改善肥胖和代谢综合征。

肥胖人群练习八段锦后,其体重、BMI、腰围、腹部脂肪等指标均明显降低。

对于患有代谢综合征的人群,八段锦也有良好的改善效果,能够调节人体内分泌、降低血糖、胰岛素、血脂等不良情况,维持身体健康。

四、八段锦舒缓压力和抑郁情绪随着现代生活的竞争和快节奏化,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抑郁情绪的出现也越来越普遍。

研究表明,八段锦能够有效舒缓压力,降低情绪抑郁,提高身心健康。

通过对病人进行八段锦练习后,可显著降低抑郁指数,并有可能带来长期的心理健康好处。

五、八段锦改善睡眠质量一定程度上,八段锦练习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人们在练习过程中,会感到身心可以更加放松,精神更加集中,从而能够有助于睡眠的提高。

八段锦的功理与作用

八段锦的功理与作用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功理与作用健身气功协会张勃李俊杰祖国医学认为,健身气功之所以具有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独特作用,主要在于人体三调的综合锻炼。

习练健身气功既要有循经取动、循经作势、循经取穴等特定的形体运动,也要有深、长、匀、细的呼吸配合,更要有使大脑渐达专一的意念活动,使人体在三调合一的身心境界中不断优化生命运动。

健身气功·八段锦作为诸多健身气功功法之一种,不仅遵循了健身气功三调合一的固有规律,而且具有自身的功法特点,通过锻炼能使人体大脑皮层不断有序化,皮质下中枢亦得到相应调整,人体的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渐处于平衡稳定状态。

实践表明,人们长期参加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可改善不良心理状态,疏通经络气血,具有保精、养气和存神的作用。

精、气、神是人生命中的三宝,也是人体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

由于以上多方面的综合作用,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逐渐优化整合机体的自稳状态,自然对提高人体身心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效果。

一、导气引体、调畅气血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动作比较柔和缓慢,可以让生命机体在充分放松自然的基础上,更好的发挥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利于机体的全面康复和机能水平提高。

健身气功•八段锦导气引体调畅气血的原理,是通过外在肢体躯干的屈伸俯仰和内部气机的升降开合来完成的,如此才使人体全身的筋脉得以牵拉舒展,经络得以舒畅,实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目的。

研究结果表明,坚持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人体的血管弹性有较大改善,心肌收缩更加有力,迷走神经的兴奋性进一步提高,血管的充盈度和节律性也更强了。

二、松紧结合、增进协调松紧结合是健身气功•八段锦的一个显著功法特点,要求练功时要做到松中有紧、松而不懈、紧从松来、柔和拔身。

“紧”只是动作中的一瞬间,而松是贯穿动作过程的始终。

功法锻炼中,这种松、紧的密切配合和有序转换,有助于刺激调整机体的阴阳协调能力,促使人体经气流通、关节滑利、活血化瘀和强筋壮骨。

八段锦的功效与作用

八段锦的功效与作用

八段锦的功效与作用
八段锦是一种古老的养生功法,由八个动作组成,通过呼吸调息和身体运动来增强身体的健康和锻炼内外平衡。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传统医学和养生文化中,并被视为一种有效的康复和养生方法。

以下是八段锦的一些功效与作用:
1. 健脾益胃:八段锦中的运动动作有助于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促进脾胃的健康,对于消化不良、胃胀、脾虚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 润肺养肺:通过调整呼吸和肺部的运动,八段锦可以促进肺部气血循环,增强肺功能,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 强身健体:八段锦的动作涵盖了身体的各个方面,包括伸展、扭转、拉伸等,可以锻炼肌肉、韧带、关节等,并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4. 舒缓压力:通过深呼吸、放松动作和注意力集中,八段锦有助于消除身体和心理的紧张感,促进身体松弛和放松,缓解压力和焦虑症状。

5. 促进血液循环:八段锦的运动动作可以提高心脏的负荷和血液循环,促进身体各部位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供应,减少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所导致的问题。

6. 调节脊椎和骨骼:八段锦包含了多种脊柱的伸展、扭转和放
松动作,可以改善脊柱的灵活性,减少脊椎疾病的发生,如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

7. 改善睡眠质量:八段锦练习过程中的呼吸调息和动作可以帮助放松身心,缓解失眠和焦虑引起的睡眠问题,提高睡眠质量。

8. 增强免疫力:八段锦的运动动作和呼吸调息有助于调节体内各系统的平衡,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对于增加体质和预防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总而言之,八段锦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养生功法,通过练习八段锦可以改善身体各个方面的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同时也有利于舒缓压力和促进心理健康。

八段锦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八段锦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八段锦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八段锦是很常见的一种中国武术,它具有很好的功效与作用,可以强身健体、增加抵抗力、防治多种疾病。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八段锦的功效与作用,一起来看看吧。

八段锦的功效与作用消除疲劳八段锦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从动作上看是四肢和躯干的伸展运动,和伸懒腰很相似,可以加强四肢和躯干的伸展活动,影响胸腹腔血流的再分配,有利于肺部的扩张,使呼吸加深,吸进更多的氧气,对消除疲劳有一定的作用。

矫正肩背八段锦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是全身的伸展活动,又伴随深呼吸,可以调理内脏各部,对腰背肌肉骨骼有良好作用,,有助于矫正肩内收和圆背等不良姿势。

所以经常伏案学习和工作的年轻人也可以练一练八段锦。

加身体强血液循环八段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一动作的重点在胸部,用中医术语来说就是重点在上焦。

这节动作影响所及,包括两手、两臂和胸腔内的心肺,通过扩胸伸臂可以增强胸肋部和肩臂部肌肉,加强身体血液循环,有助于进一步纠正姿势不正确所造成的病态。

调理脾胃、防治肠胃病八段锦第三式“调理脾胃臂单举”,这段动作是一手上举,一手下按,上下用力对拉,使两侧内脏器官和肌肉进一步受到牵引,特别是使肝、胆、脾、胃受到牵拉,使胃肠蠕动和消化功能得到增强,久练有助于防治胃肠病。

增强头部血液循环八段锦第四式“五劳七伤向后瞧”,这一节动作是头部反复向左、向右转动,眼球尽量往后看,显然是一种头部运动。

头部运动对活跃头部血液循环、增强颈部肌肉活动有较明显的作用,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颈椎病,保持颈部肌肉正常的运动功能,改善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的平衡功能,减少眩晕感觉。

而且对消除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和一些生理功能障碍等也有促进作用。

增强体质八段锦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这段动作是个全身性动作,对整个身体都有良好作用。

摇头摆尾,旋转身体,可放松精神、提高全身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能够增强体质。

锻炼腰肌八段锦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一段动作,既有前俯,又有后仰,可充分伸展腰背肌肉,同时两臂也尽量向下伸展,坚持练两手攀足可使腰肌延伸而受到锻炼,使腰部各组织、各器官、特别是肾脏、肾上腺等得到增强,既有助于防治常见的腰肌劳损等病,又能增强全身机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段锦及治疗作用简介
八段锦是调身为主的功法,练习中侧重肢体运动与呼吸相配合。

据说在隋唐时期就有此名,但该功法大多认为是在南宋初年创编,文字记载见于宋代洪迈的《夷坚志》,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古人称上等的丝织品为“锦”。

八段锦的名称是将该功法的八节动作比喻为上等的丝织品,以显其珍贵,称颂其精炼完美的编排和良好的祛病保健作用。

该功法柔筋健骨,养气壮力,行气活血,调理脏腑,且其运动量恰到好处,既达到了健身效果,又不感到疲劳。

现代研究认为这套功法能改善神经调节功能,加强血液循环,对腹腔内脏有柔和的按摩作用,可激发各系统的功能,纠正机体异常的反应,对许多疾病都有医疗康复作用。

八段锦在流传过程中有坐功和站功之分,站功自清朝开始分南北两派,北派托名岳飞所传,以刚为主,动作繁难;南派附会梁世昌所传,以柔为主,动作简易。

以后为了便于诵记又编成歌诀,经过不断的修改至清光绪初期逐渐定型为七言诀:“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一、功法
1.两手托天理三焦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松静自然,凝神调息,舌抵上颚,气沉丹田,鼻吸口呼,两手由小腹向前伸臂,手心向下向外划弧,順勢转手向上,双手十指交叉于小腹前;随吸气,缓缓曲肘沿任脉上拖,当两臂
抬至肩、肘、腕相平时,翻掌上拖于头顶,双臂伸直,仰头目视手背,稍停片刻;随呼气,松开交叉的双手,自体侧向下划弧慢慢落于小腹前,仍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恢复如起势。

稍停片刻,再如前反复6~8次。

操作提示:两手上托时采用逆腹式呼吸法。

当两臂沿任脉上托至与肩相平时不要耸肩,手臂至头顶上方时稍用力上托,使三焦得以牵拉。

该势主要是四肢和躯干的伸展运动,使手臂、颈、肩背、腰等部位的肌肉、骨骼、韧带得到调理,对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痛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手臂上举时配合吸气,可增大膈肌、肋间肌的运动,加大呼吸深度,使更多的富含氧的血液供给大脑,使大脑清醒,解除疲劳。

此外,该式采用逆腹式呼吸法,腹壁的起伏对腹腔的内脏起到充分的按摩作用,促进腹腔、盆腔内脏的血液循环。

2.左右开弓似射雕
松静站立同前,左足向左橫跨一步,双腿屈膝下蹲成马步站桩,两膝做內扣劲,两足作下蹬劲,臀髋呈下坐劲,如骑马背上,两手空握拳,屈肘放于两侧髖部,距髖约一拳许;随吸气,两手向前抬起平胸,左臂弯曲为弓手,向左拉至极点,开弓如满月,同时,右手向右伸出为“箭手”,手指作剑诀,順势转头向右,通过剑指凝视远方,意如弓箭伺机待发,稍停片刻;随呼气将两腿伸直,顺势将两手向下划弧,收回于胸前,再向上向两侧划弧缓缓下落两髋外侧,同时收回左腿,还原为站式;再换右足向右橫跨,重复如上动作,如此左右交替6~8次。

操作提示:两臂自体侧抬起平胸时身体易出现前后晃动和耸肩,纠正方法是两足抓地,气沉丹田,沉肩坠肘。

练习此势重点是在颈椎、胸椎和腰椎的左右旋转运动,可改善相应部位的血液循环。

特别是头部的血液循环。

并同时对心肺进行有节律的按摩,从而增强心肺的功能。

再加上伸臂、扩胸、转颈,使肩臂、颈部和胸肋部的肌肉、骨骼、韧带得到锻炼和加强。

3.调理脾胃需单举
松静站立同前,两臂下垂,掌心下按,手指向前,成下按式站桩,两手同时向前向內划弧,顺势翻掌向上,指尖相对,在小腹前如提抱式站桩,随吸气,翻掌,掌心向下,左手自左前方缓缓上举,手心上拖,指尖同右,至头上左方将臂伸直,同时右手下按,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上下两手作争力劲;稍停片刻,随呼气,左手自左上方缓缓下落,右手順势向上,双手翻掌,手心向上,相接于小腹前,如起勢,如此左右交换,反复作6~8次。

操作提示:两臂上下争力时易出现上下用力不均,躯干倾斜等现象,所以操作时尽量用力均匀,保持立身中正。

这一势主要作用在中焦,由于两臂交替上举下按,上下对拔争力,使两侧的肌肉和肝胆脾胃等脏器受到牵引,促进胃肠的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4.五劳七伤往后瞧松静站立同前,先将左手劳宮穴贴在小腹下丹田处,右手贴左手背上,配合順腹式呼吸,吸气使小腹充滿;随呼气,转头向左肩背后望去,想像內视左足心涌泉穴,以意領气至左足心;稍停片刻,再吸气,同时将头转向正面,以意领气,从足心
经大腿后面上升到尾闾,再到命门穴;随呼气,再转头向右肩背后望去,如此交替6~8次。

操作提示:头向左右转动时幅度要一致,与肩齐平,避免脊柱跟着转动。

此势能使整个脊柱、两大腿,乃至全身均得到运动,有助于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疲劳,从而使脏腑气血得以调整,可用于防治高血压、颈椎病、眼病。

5.摇头摆尾去心火
松静站立同前,左足向左橫开一步成马步,两手反按膝上部,手指向內,臂肘作外撑劲;呼气,以意領气由下丹田至足心;吸气,同时腰为轴,将躯干摇转至左前方,头与左膝呈一垂线,臀部向右下方作撑劲,目视右足尖,右臂绷直,左臂弯曲,以助腰摆;稍停片刻即呼气,如此左右腰摆6~8次。

操作提示:此势操作时易出现躬腰低头太过,转身角度太过或不及。

纠正方法为转动角度头与左右足尖垂直为度,屈膝左右转动幅度一直,大约90o,腰部要伸展。

练习此式势强调入静放松,以解除紧张。

该势结合呼气时以意引气由下丹田至足心,并意守涌泉,可引气血下行,以泻心火,使头脑清醒。

同时运动腰、颈部的关节,有助于任、督、冲三脉经气的运行,可用于防治颈椎、腰椎疾病,以及心火亢盛所致的失眠、心烦、心悸等症。

6.两手攀足固肾腰
松静站立同前,两腿绷直,两手叉腰,四指向后拖肾俞穴;先吸气,同时上深后仰;然后呼气,同时上体前俯,两手顺势沿膀胱经下
至足跟,再向前攀足尖,意守涌泉穴;稍停后,随吸气,缓缓直腰,手提至腰两侧叉腰,以意引气至腰,意守命门穴,如此反复6~8次。

操作提示:操作此势时易出现身体后仰太过,弯腰屈膝现象。

纠正方法身体后仰以保持平衡稳固为度,上体前俯时两膝要伸直,向下弯腰的力度可量力而行。

此势的动作重点在腰部,腰为肾之府,长期运动腰部可起到和带脉,通任督的作用。

具有强肾、醒脑、明目的功效。

患有高血压、脑血管硬化者,操作时头不宜过低。

7.攢拳怒目增气力
松静站立如前,吸气左足橫出变马步,兩手提至腰間半握拳,拳心向上,两拳相距三拳左右,两手环抱如半月状,意守丹田或命门穴;随呼气,将左拳向左前击出,顺势头稍向左转,过左拳瞪虎是目视远方,右拳同时向后拉,使左右臂争力;稍停片刻,两拳同时收回原位,松开虛拳,向上划弧经两侧缓缓下落,收回左足还原为站式。

如此左右交替6~8次。

操作提示:操作此势时易出现耸肩、塌腰、闭目等现象。

纠正方法松腰沉胯,沉肩坠肘,气沉丹田,脊柱正直,怒目圆睁。

该势主要运动四肢、腰和眼肌,能增强肺气,增加肌力,具有强筋健骨之功。

8.背后七颠百病消
松静站立如前,膝直足开,兩臂自然下垂,肘臂稍外作撑,意守丹田,随吸气,平掌下按,足跟上提,同时,意念头向上虛顶,气贴于
背,随呼气,足跟下落著地,手掌下垂,全身放松如此反复6~8次。

操作提示:足跟提起时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十个脚趾稍分开着地。

百会上顶,两手下按,使脊柱尽量得以拔伸。

患有脊柱病变者足跟下落要轻,不可用力过重。

功中两脚跟有节律的弹性起落,通过震动,使椎骨之间各关节韧带得以锻炼,并使浊气自涌泉排出。

同时有利于脑脊液的循环和脊髓神经功能的增强,防治椎体病变。

二、应用
站式八段锦可强身健体,舒筋活络,对病患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治。

如肝郁气滞,表现为胸闷、急躁易怒,两胁胀痛,头晕耳鸣等,当疏肝理气,可选练一、二势经常练习。

脾虚气滞,表现为脘腹胀痛,食少纳呆,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应健脾理气,可用二、三势。

心肾不交,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当交通心肾,补肾清心,用五、六势。

清阳不升可用四、七势;肝阳上亢可用四、八势。

心脑血管病者,选练前四节为宜;呼吸系统疾病者,多练一、二、三、七式;消化系统疾病多练三、五式;颈腰椎病者多练四、五、六式。

无病之人作为防病保健可以全套锻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